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 (2002年于台中法印学苑)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 (2002年于台中法印学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种善根品第七十三

  2002年于台中法印学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是这一部经的名题。「摩诃般若」,这是印度的梵语,翻成中国话呢,「摩诃」翻成中国话是「大、多、胜」的意思。这个大、多、胜,是赞叹般若义的,般若的义是大、多、胜,是这样意思。可以分两个意思来解释:第一个意思,这个「大」是表示大乘佛法的般若,不是小乘佛法里面的般若,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不必说小乘、大乘,可以不提这件事;只是赞叹「般若」是大、多、胜,这样解释也应该是合理的。

  「大」就是广大的意思,广大的内容就是「多」和「胜」,简单地说就是量多、质胜,就是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我们会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这个数量是很多的。「胜」呢,所成就的功德都是特别殊胜的。「殊胜」也可以解释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说,它不是有漏的功德;是无漏的功德,所以叫做「胜」,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就是它能够利益无量众生,所以叫做「胜」,简单地可以这样解释。

  我现在这一段话就是说这个题目的大意。我再重新解释,怎么叫做「有漏」?怎么叫做「无漏」?

  「漏」这个字,就指我们的心里面的烦恼说的;有漏、就是有烦恼,无漏、就是没有烦恼。在这里,这个烦恼怎么样解释呢?就是我们做这件事,我们自己感觉到功德很大,但是事实上,我们心里头有烦恼,用烦恼做这个功德,所以是「有漏」,是有漏的。「用烦恼做功德」这句话还应该再解释,怎么叫做「有烦恼」呢?这件功德是我做的,你们都没有做功德,只有我做功德了,就是用「我」来做功德,这就是烦恼。佛法里面说烦恼有两种:一种就是「我」,这是个烦恼;第二就是「爱」是个烦恼。用我的执着心来做功德,就会引起很多的问题,所以他本身也是不清净。第二种说「爱」这个字,若再加上一个字就是「贪爱」,就是心里面认为这件事、对于这件事有执着,认为这件事是真实的,我爱着这件事,我希望我能成就这件事,用这样的心情去做功德,也叫做「有漏」。那么这样子,虽然也是功德,也能够使令你得到安乐,但是不是殊胜的;就是这个功德,它会有生、还有灭,会出现了你如意的事情,但是这件如意的事情还会无常的,所以我们还是不满意;我希望我如意的事情永久存在,但是这件事不可能,所以叫做「有漏」。

  「无漏」呢,就是无我,无我实在是一种智慧;没有我的烦恼去做这个功德。第二种呢,我不是有所求,虽然是做功德,而实在是毕竟空寂的,那他无所求。用这样的心情,无所得的心情做功德,这个功德就是无漏的;无漏的功德若成就了以后,永久也不失坏,是常住的,所以说无漏的功德是特别殊胜的。有我的烦恼,有我的执着的烦恼,有所求的这样的烦恼去做功德,会无常,它会败坏,所以这个功德不是那么殊胜。若是我们能够有无所得的智慧,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做了功德以后就是得圣道了,得圣道以后永久不退转为凡夫,永久是圣人的清净自在的境界,所以这样的功德是特别殊胜的。这是一种。

  第二个意思,这个功德还能够有大悲心来推动这件事,普遍地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它特别殊胜。有这两个原因,总合起来叫做「大、多、胜」。这是解释「摩诃」这个词,就简单地解释到这里。

  「般若」翻到中国话就是「智慧」。什么叫做「智慧」呢?通达第一义的智慧,就叫做「智慧」。若是我们没有通达第一义,我们的智慧还是很肤浅的。现在这里说的「摩诃般若」,这个「大、多、胜」,为什么你能成就「大、多、胜」的功德?原因就是你成就了「般若」的关系。「般若」这句话,刚才说是智慧。智慧有两种:一种是根本智,一种是后得智。「根本智」是通达诸法的平等相,「后得智」是通达一切法的不平等相,这两种智慧圆满了即是佛。这个「般若」的义,我们到正文的时候再多说,在这里就解释这么多。

  大、多、胜的般若「波罗蜜」,「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到彼岸」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到涅槃的彼岸,一个是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彼岸,有这两个意思。现在这里是说智慧圆满的时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那叫做「彼岸」。如果一般的说「到彼岸」呢,是到阿罗汉的境界;现在是超过了阿罗汉的境界,所以应该说是无上菩提的彼岸。这句话也就是圆满的意思,「波罗蜜」是个圆满的意思。你若学习这个大、多、胜的般若波罗蜜,大、多、胜的般若法门呢,你就可以圆满无上菩提,所以叫做「摩诃般若」。

  「经」,「经」这个字,梵语是「修多罗」,翻到中国话就是翻个「经」。「经」也有契合的意思,就是一方面契合佛所证悟的第一义谛的道理,一方面也能契合众生的根机,这样子就可以称之为「经」。

  这个题目,就是简单说到这里。

  种善根品第七十三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共是九十品,现在这一品是第七十三品。「种善根」这句话呢,在我们佛教界里面常常会说到这句话,而这一品就是用这个名字,用这个为品题的名字。「种善根」,「种」这个字,应该说就是栽培的意思,栽培善根。这个「善根」也和刚才说的「摩诃般若」有直接关系。佛法里面说「善」有两种:一个是世间的善法,一个是出世间的善法。世间的善法,就是刚才我们说的,有我、我所的执着,我们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这也是善根,也是善法,但是它就是所谓世间的善法了,就是在世间上得到一些如意的果报,或者是在人间得果报,或者是到天上去得果报,那么这些善法都是有破坏的情形,就是不能长久的存在。

  现在这里说「善根」呢,是出世间的善法,不是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善法,表面上看,也就是利益人的事情。譬如说我们或者说布施,或者说持戒;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事情。或者说我们拜佛,或者我们读经,或者是念咒,这一切的善法,表面上大家无差别;但内心里面,你是世间善法、你是出世间善法,是在你内心里有差别。你内心里面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的话,那就是出世间的善根。说是有一个乞丐来,我给他一块钱,这个事情谁都会做,但是内心的动机不一样,那也有世间善、出世间善的差别的。这是这个「善」我们姑且就说这么多。

  「根」这个字,就是有能生长的意思。我们种的这个五谷在田里面种下去,然后它就会生出苗来,然后就会有果实,它有能生长的功能叫做「根」。我们修学善法,世间善也应该有一点好心肠,有一点慈悲的意愿利益他人,你这样的好心肠做了这件好事,你做过去以后,它就在你的心里面栽培一个力量,你以前这样做过,再有因缘的时候你还欢喜做。为什么呢?就是以前栽培过,栽培过那个力量再有因缘的时候,它会再发生作用,所以有「根」的意思。有的人前一生、前多生做了很多的善法,他今生还不需要人教授,他就愿意做善事,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前生有「根」、有善根,所以今生这样子。这些差别的事情,如果你肯注意的话,到处都会看出来。一个年轻人,他也大家一样受父母的栽培到学校读书,但是到了时候,这个年轻人他要出家当和尚;大环境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人他就偏要这样子,那为什么呢?就是他以前有这样的善根。说那个人为什么不能这样子?他没有栽培这个善根。从这里看出来,人是有过去生。有过去生,所以有现在生;有现在生,也有未来生。所以人是有三世的,有过去世、有未来世、也有现在世。若是我们学习经论的话,对于佛菩萨开示我们,人的生命是相续不断,不只是这一生,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这件事。这叫做「根」。

  「种善根品」,我们能够学习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由这个智慧栽培出世间的善根,我们将来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这样的功能,这叫做「种善根」。这个「品」,品者类也。是凡属于种善根这一类的,就是这一段文,这一品的文,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话,属于这一类的义,属于种善根的义。就是这一品里面都是讲种善根的义的,所以叫做「种善根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若不供养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真知识,当得萨婆若不?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供养诸佛、种善根、得真知识,一切种智尚难得,何况不供养诸佛、不种善根、不得真知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供养诸佛、种善根、得真知识,何以故难得一切种智?佛告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远离方便力,不从诸佛闻方便力,所种善根不具足,不常随善知识教。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若不供养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真知识,当得萨婆若不?」这是这一品的第一段;这一品里面的大意就是说的种善根这件事。但是大意的这句话呢,「明方便善成」,他的大意是说这样的意思:「明方便善成」,「方便」是什么呢?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这一品里所说的大意,是说佛教徒若能这样学习,你的般若波罗蜜成就了,这就叫做「方便善成」。这个「方便」就指般若波罗蜜说的,这一品的大意是这样。分二科,就是分二段,第一段「论上具足善根义」;这一品是第七十三品,前面就是七十二品,七十二品里面说到善根的事情,那件事还没说完,这里继续地来说明这件事,所以叫做论上品所说的具足善根的道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一大段是舍利弗尊者和佛来问答,第一大段是舍利弗尊者,第二大段是须菩提尊者和佛来问答、讨论般若波罗蜜的义。现在是属于第二大段;「须菩提白佛言」,他对佛说:「世尊!菩萨摩诃萨若不供养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真知识,当得萨婆若不?」提出这一个问题。先称呼佛是「世尊」,就是世间一切有智慧的人都知道恭敬佛,所以称为「世尊」。「菩萨摩诃萨」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这个人他一定是发愿,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现在还没成佛,但是他发愿他要成佛。成佛的时候「若不供养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真知识」,这是三种善法;「供养诸佛」是一种善法,「具足善根」是一种善法,「得真知识」这是一种善法,这是三种因。由这三种因「当得萨婆若」,「萨婆若」翻到中国话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得无上菩提,就是成佛的意思。现在把这件事反过来说;「若不供养诸佛」,说这位大菩萨他「不供养诸佛」、也「不具足善根」、也「不得真知识」,他能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这话是这么意思。

  这件事,我们通常说:我们要供养诸佛、我们具足善根、得真知识,才可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嘛,现在反过来说;这个须菩提尊者怎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呢?这个分两个意思解释这段文。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最擅长于说一切法空的,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在空无所有上看:供养诸佛、不供养诸佛,具足善根、不具足善根,得真知识、不得真知识,是无差别的。所以你供养诸佛、具足善根、得真知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毕竟空上看是无差别的,那我们就不要供养诸佛、也不具足善根、也不得真知识,我们也可以成佛吗?所以提出这么个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

  但是在《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解释这一段文呢,可是特别地有一个意思,特别地说出一件意思。说是有一个比丘去乞食;佛在世的时候、佛灭度后的佛教国家,当然中国不在内。中国,这个比丘去乞食的这件事,好像一直行不通这件事。那么比丘家家地乞食,没有乞到食,没有人给他饮食,他就是空钵就走回来了。走回来了,看见一只狗卧在那里,这个比丘就说:我家家乞食都得不到饮食,你卧在这里能得到饮食吗?龙树菩萨说出这么个故事来,说出这么件事来。那这件事也影射这一段文的意思。说我们供养诸佛、具足善根、得真知识,有可能还不能得圣道;你「不供养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真知识」,你坐在那里闭上眼睛,你能得无上菩提、能得圣道吗?我认为有这样的味道;龙树菩萨这段话里头有这个味道。但是我这么说,我说的不是太明白,我不知道你们各位明不明白我的意思?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若不供养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真知识,当得萨婆若不?」能不能得萨婆若呢?能不能成佛呢?但是在这里说「当得萨婆若」这句话里头,这里面还有一个意思,里面有一点差别义。

  我们从经论上说的道次第上来看,这个地方有一点事情的,有什么事情呢?我们先说声闻乘的道次第,就是小乘佛教的道次第。小乘佛教的道次第,他们开始用功修学圣道的时候,就是所谓主要是修止观这件事,他们在奢摩他的用功里面再加上一个毗钵舍那的观,这个观、观什么呢?就是修这个我空观,观这个我不可得、没有我可得,就是在色受想行识这里、在眼耳鼻舌身意这里面没有我,要这样子思惟观察。思惟观察也有两个差别:一个是散乱心的思惟观察,一个是在禅定里面思惟观察,这两个还是不一样的。

  我再多说几句。我们汉文佛教,今天的情形……其实也很久以来也就有这个情形,不修止观的、不修止观,我们就念阿弥陀佛就好了,就是这样子。现在忽然间说到修止观呢,也就是好像有一点不正常。但是我们若是读经论呢,这是正常的,不修止观反倒是不正常,应该是这么说。

  其中有什么事情呢?就是在印度的哲学界,应该说是哲学界,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应该这么说。当然这个话说起来也是有一点奇怪。就是印度的哲学界,他们有不平常的思想,就是在我们这个老病死的身体,这个身体一定是要败坏的,当然我们不学习佛法的人根本也不想这个问题;就是不愿意想这个问题,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是不愿意想。但是印度人有那么一部分人,是很注意地观察这个问题,观察什么问题呢?就是这个身体一定要老病死、结束了,但是我没有死,还有一个我还在、常存不灭的,还有一个我常存不灭,印度人有这个思想;有一部分的印度人有这样的思想。我们中国人想过这件事吗?我看孔夫子也没有明白地说这件事,孔夫子没有讲这件事;子路问死,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答复了也等于没答复,就是还是不太明白怎么回事。但是印度人明白地说出这件事,这个身体是要死的,但是我还常存不灭的。这个身体不是我,另外有个我,我是常存不灭的。我们中国人对这个问题有注意吗?你可能也没有特别注意这个事情。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时候,我们彼此间的思想上的沟通的时候、说话的时候,「我」,常会用这个字的。「我」吃饭没有?「我」这件事做没做?也常会用这个字。但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想:究竟什么是「我」?我们多数没有想这个问题。

  但是佛法里面呢……,我说我个人的事情。我出家了以后,我在佛学院里面学习佛法,学习佛法的时候,经论上就会讲这个「我」;一个我烦恼、一个爱烦恼,爱烦恼、见烦恼。见烦恼就是「我」烦恼,「我」是个烦恼。我说:我也没有感觉有我、没有我这个问题嘛!究竟什么是「我」呢?不明白,很久不明白这件事。到后来呢,多少有那么一点开一点窍,我们的「我」是很大的,我们的「我」遍一切时、一切处一直都是「我」,一直是有「我」的;一直是有我、执着我是执着得很厉害的呀!我们平常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你年纪愈大了,你事业愈有成就的时候,你这个「我」愈大,「我」是愈大的、愈来是愈大。虽然并没有对这个「我」究竟是怎么回事,没有深入地观察,但是「我」的执着是很厉害的、很厉害的。

  所以佛的大智慧看「我」的这个烦恼是很厉害、很厉害的,一定要消灭这个烦恼。所以小乘佛法也是释迦佛说的、大乘佛法也是佛说的;佛不管你是小乘佛教徒、你是大乘佛法的学者,你要修学圣道的时候,先要断「我」的烦恼,断这个「我」的烦恼、所以修无我观,观察「我」是没有的,这个身体里面没有「我」。当然,印度人是说:这个身体死了,我还继续存在;存在的时候,我可能是到天上去了,我可能再来到人间,也可能跑到三恶道去,这样子的。但是现在佛说:没有我,就会又更有很多问题,会引发出来更多的问题,还有这样子。那么佛法里面说:那就是业力。我们在生的时候我执着有我,有很多的烦恼、有很多的行动,造成了很多的业力;由这个业力带你到天上去,或者是再来人间,或者到三恶道去受果报,这个业力结束了,这果报也就结束了,那么又可能到别的地方去,就这么流转,相续不断地流转,是这样。不是我,而是业力,业力使令我们这样子,那么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我是说,解释这个「当得萨婆若不?」我现在这话就从这句话来的。这句话就是,是凡不管你是小乘佛教的学者,是大乘佛教的学者,你在修学圣道的时候,一定要作如是观:「我不可得」,修这个我空观,要观察我不可得,要作如是观的。当然,大乘佛教又加上一个法空观。譬如说:色受想行识……。我们用佛法的话说,印度的外道执着有我;那样说呢,就是色、受、想、行、识、我,就是六个,六个法;或者眼耳鼻舌身意是六个,再加个我,就是七个。现在佛法说,观察「我」没有,只有色受想行识、只有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我」没有,这样子。但是,还是有色受想行识,有眼耳鼻舌身意。那么佛又告诉我们,色受想行识也是空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空的;就是我也是空的,法也是空的,修这两种观。小乘佛法只修我空观,不修法空观;那么我没有了,还有色受想行识,还有眼耳鼻舌身意,小乘佛法的修行是这样子。当然,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存在,和我们不信佛法的人的说法不一样,那个想法还是不一样的。他观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是苦、是空、是无常的,还这样子观的;那么加上个我空观,就是四念处了。大乘佛法呢,加上一个法空观;就是我空观、法空观。

  这样用功的时候,成功了的时候,就是见到第一义谛了,见到第一义空,见到这里。那么这个时候,这个人是圣人,不是凡夫了。我们爱着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爱着色声香味触法,在这里流转生死;这个得圣道的人,他没有这个爱,也没有这个见了,这个时候他是: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时候心是清净的,心是寂静的,心里面不动乱了。这个时候这个道次第到此是一个段落,到这儿是一个段落。

  这个段落,这时候得到的这个智慧,这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是不是「萨婆若」?不是,还不是「萨婆若」。「萨婆若」就是到了这个程度以后,天台宗的话叫做「从空出假」。观察一切,我也是空、法也是空,那么证悟了空的道理之后,从空又出来,还是有眼耳鼻舌身意、还是有色受想行识的、也有一切众生、也有菩萨、也有佛、也有阿罗汉,都是有;从这个空无所有,出来还是有,但是这时候的有是如幻有,不是像我们执着的真实有,和那个不同。在这里继续地要亲近十方诸佛,这时候,这个人不是凡夫、是圣人,他可以在这个世界见佛闻法,也可以到他方世界去见佛闻法,还继续要学习的,要学习佛法的。那么他有大悲心,也从佛的世界又回到众生的世界广度众生,这叫做「从空出假」。

  这个时候就是……刚才说「大、多、胜」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他这个时候有无我的智慧,有法空的智慧,用这样的智慧加上大悲心、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所以这时候有清净无漏的功德。这样子要三大阿僧祇劫,或者说无量阿僧祇劫广度众生,而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个时候的智慧叫做「萨婆若」,就是一切种智,就成佛了。这时候的一切种智就是两种智慧:一个是诸法我空、法空的智慧,另外还有一个是世俗谛的智慧,加起来是名为「萨婆若」,是名为「一切种智」。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2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3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七喻品 3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4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5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1

永海法师:众生意欲不同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0

永海法师:自作自受

永海法师:五蕴譬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