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

  《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佛教学者世亲所著的对于《十地经》的解释性著作,本论作者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读诵《十地经》而信仰大乘,成为瑜伽行派的祖师。《十地经》早期可能是单独流通的,相当于现今通行的《华严经》的《十地品》。《十地经》主要解释“菩萨乘十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菩萨渐开佛眼,成就一切种智,形同诸佛。关于“地”的涵义,如《菩萨璎珞本业经》的解释:“云何名‘地’?佛子!‘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①]“地”取的是大地的能“持”以及能“生”万物的功能作譬喻,譬喻此法是生“佛”的根基。而“十”这一数字,也具有象征涵义,即“一周圆数,十十无尽”,“十地”是成就佛果之因,“果”则指十地能够“生成”佛果即佛智。

  汉译《十地经论》十二卷的基本内容如下:卷一至卷三,释十地中的“初欢喜地”,卷四释第二“离垢地”,卷五释第三“法光地”,卷六释第四“焰慧地”,卷七释第五“难胜地”,卷八释第六“现前地”,卷九释第七“远行地”,卷十释第八“不动地”,卷十一释第九“善慧地”,卷十二释第十“法云地”。

  下文将依照十地本身的顺序,简要地说明“十地修行诸相”,然后将世亲在解释十地修行诸相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引起地论师热烈讨论的几方面单列加以说明。

  一、十地修行诸相

  第一“欢喜地”,即菩萨初地,又作“极喜地”。菩萨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修行阶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证“真如平等圣性”,全部证得“人空”、“法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欢喜,因而称为“欢喜地”。《十地经论》中的“经曰”讲九种“欢喜”,世亲解释说:“欢喜者,名为心喜、体喜、根喜。是欢喜有九种:一者敬欢喜,于三宝中恭敬故。如经‘多信敬’故。二者,爱欢喜,乐观真如法,如经‘多爱念’故。三者,庆欢喜,自觉所证挍量胜,如经‘多庆悦’故。四者,调柔欢喜,自身心遍益成就,如经‘多调柔’故。五者,踊跃欢喜,自身心遍益增上满足,如经‘多踊跃’故。六者,堪受欢喜,自见至菩提近,如经‘多堪受’故。七者,不坏欢喜,自心调伏,论义解说时心不扰动,如经‘多不坏他意’故。八者,不恼欢喜,教化他摄取众生时慈悲调柔,如经‘多不恼众生’故。九者,不瞋欢喜,见诸众生不如说修行、威仪不正时,忍不瞋故,如经‘多不瞋恨’故。”[②]

  菩萨进入初地修行的目的是获得“圣性”,而初地就是断除障碍而证得真理的过程的第一台阶梯。初地所证的“徧行真如”是断除“异生性障”之后由“我空”、“法空”所显的“真如”,因为其遍于一切事物,所以称之为“徧行”。

  第二“离垢地”,又作“离垢”、“无垢地”、“净地”、“具戒地”。进入此地之菩萨,获得守清净戒行,远离烦恼垢染,因此称为“无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净戒”的缘故,也称之为“具戒地”。

  关于菩萨来第二地修行的目的,世亲解释说:“菩萨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此清净戒有二种净,一发起净,二自体净。”[③]第二地是依持于初地而修习的,初地为“出世间道”,为佛教修学的“正位”。而将第二地的内容安排为“戒”,有三层涵义:一是“三学”之中,“戒”为第一,所以先言“戒”。二是初地虽然证得了真理,但在“戒”方面还不能完全无误,所以需要再行修戒。三是从“十度”来说,“布施”之后就是“戒度”。“发起净”是讲“十种直心”,即经中所说:“若菩萨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当生十种直心。何等为十?一直心,二柔软心,三调柔心,四善心,五寂灭心,六真心,七不杂心,八不悕望心,九胜心,十大心。”[④]而“自体净”则是指“三聚净戒”——“摄律仪净”、“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第二地的“所证”为“最胜真如”,是菩萨在第二地断除“邪行障”之后所证,由于严谨持戒而证无量功德,于诸法中最为殊胜,因此称之为“最胜真如”。

  第三“发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进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萨成就殊胜之“定”,因修持佛道而开发出极明净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称之为“发光地”。如世亲的解释,此地菩萨“住无障碍解脱智”之中,“以如来所说一切法随顺如实觉起”,此智慧名“光明”,“依是光明故名明地”。第二地为“戒”,此地为“定”,显现智慧。

  第三地的“所证”为“胜流真如”,“胜流真如”主要是显示“定”的殊胜。从“定”中所证的“真如”之中流出“正体智”等,从“正体智”之中流出“后得智”,从“后得智”之中流出大悲等等。这些都显示出此地所证之真如的殊相。

  第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进入第四地修行的菩萨,安住于最胜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智慧之火焰,焚烧烦恼之薪,因此名为“焰慧地”。世亲解释说:“第四焰地,依彼净三昧闻持如实智,净显示故。”[⑤]

  第三地虽然获得了世间的禅定功夫,但却未得“菩提分法”,因此须来修第四地之“行”。四是前三地依然处于世间,为世间的修行,而从此地开始进入出世间的修行。世亲的解释是说,凭借第三地所修之“定”,自然产生出修证此地之智的要求。

  第四地的“所证”为“无摄受真如”,是由于断除了微细的“烦恼现行”而获得的,所以,也就没有了我执,心灵自由而无所系属。

  第五“难胜地”,又作“极难胜地”。关于此地名为“难胜”的意义,世亲解释说:“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⑥]总之,修行进入此地的菩萨能够使“行相”互违之真、俗二智互合相应,因为其难为而菩萨能为,因而称之为“难胜地”。第四地说明声闻初果修行之法,而此地则是修习声闻第四果罗汉修行之法,说明的是与“四谛”相应的智慧。

  第五地的“所证”为“类无别真如”,即生死与涅槃之间并无根本的差别,二者是圆融无碍的。

  第六“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菩萨至此位,能够通观缘起之义理,住于缘起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显现于前,因此名之为“现前地”。如世亲的解释:“此地中出世间智增上,光明转胜示现,如经‘诸佛子!譬如本真金以琉璃磨莹光色转胜明净’,乃至‘以方便智观转胜明净故’,以‘无障碍智’现前,般若波罗蜜行光明现前故,名为‘现前地’。”[⑦]这是从总体上对于第六“现前地”的描述说明。此地讲的是“缘觉”之法,第五地能够随世生存,但不能破除世间染、出世净的固定见解,并且由于这一原因,仍然对于世间产生厌恶,未能以“无相作意”的方法来入世,第六地则能够破除这些蔽障。

  第六地的“所证”为“无染净真如”,“无染净真如”,即此真如之本性既无杂染又无清净,本性无染,不可说是修证之后才清净。

  第七“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因此名之为“远行地”。世亲《十地经论》卷九解释说,此地则寄菩萨之法,宣说“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菩萨在第六地虽然住于“无相作意”但未能使“无相作意”无有间断、无有缺欠,菩萨来此地即是使其所欠所缺得以圆满。

  第七地的“所证”为“法无别真如”,其涵义是了达种种法,归同于“真如无相”,凭借“空”理而起殊胜修行,成就“方便波罗蜜多”。

  第八“不动地”,菩萨至此“不动位”,“无分别智”相续任运,不被“相”、“用”、“烦恼”等所扰动,因此名为“不动”。菩萨在第七地虽然于“无相作意”方面获得无间断无欠缺,但却沉溺于修习住而未能舍离功用,也未能在“相”方面获得自在。菩萨来此地会在第七地“近一乘”的基础上,进入“一乘”。

  第八地的“所证”为“不增减真如”,其涵义是由于菩萨住于“无相”而不随染、净而有增、减。澄观说,结合《十地品》则知,此地所证真如也称之为“相、土自在所依真如”,因为其能在菩萨“身相”、“国土”方面都自在的缘故。

  第九“善慧地”,又作“善意地”、“善根地”,菩萨修证至此地,已经获得“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乐说无碍解”等“四无碍解”,能遍于十方,以一音演说一切善法,使闻者生欢喜心。又在“力波罗蜜多行”中,断除利他门中的不欲行之障,证得智自在所依真如,因此称之为“善慧”。菩萨虽然在“无相住”中舍离功用,也能在“相”方面获得自在,但未能在说法方面获得大自在。为获得说法自在的缘故,菩萨来此地修习。第九地所证得的“智自在所依真如”是指菩萨在说法度生方面所依持的真如。

  第十“法云地”,又作“法雨地”,菩萨至此位,“大法智云”含众德水,如虚空覆隐无边二障,使无量功德充满法身,因此名为“法云地”。菩萨来第十地修行的目的,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中说:“于九地中,已作净佛国土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此是胜故。”菩萨虽然在第九地已经获得说法的大自在,但却未能“现前”证受法身,所以来此地使其圆满。与第八、第九地相比,第十地更为殊胜,菩萨在此地将使“智”圆满。

  第十地所证得的“业自在所依真如”是指菩萨在“神通”、“经咒”、“禅定”等方面获得自在的真如。

  二、“六相”

  “六相”名目来源于《十地品》的初地“欢喜地”的“校量胜分”中,菩萨的十大“愿胜”之中的第四大愿——“修行二利愿”。“六相”的名目最先出现于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华严经》卷二十三,即《十地品》的“初地”经文之中。菩提流支所译《十地经论》卷三所载的相应经文为: 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杂诸波罗蜜所摄,诸地所净生诸助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说一切菩萨所行如实地道,及诸波罗蜜方便业,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行数增长,无有休息。”

  此段经文有三种译本[⑧],但差别并不算大,重要的却在于“六相”的汉语名目有了不同的两种。后来的华严经师习惯采用菩提流支的译语。

  从《十地品》的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十地品》中所用的“六相”是对于“一切菩萨所行”、“一切菩萨行”所作的说明。而世亲则将其作为可以普徧使用的诠释“十句”的范畴与方法。世亲《十地经论》卷一说:“一切所说十句中,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世亲的这一解释并非是针对《十地经》初地的第四大愿而作,而直接针对的是如下经文:

  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摄一切善根故,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广知诸法故,善决定说诸法故,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一切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⑨]

  关于此十句经文,世亲先将其分为一句“总句”和九句分句,世亲说:

  此是“根本入”,如经“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罗中说,依“根本入”有九种“入”:一者,“摄入”,“闻慧”中摄一切善根故。如经“摄一切善根故”。二者,“思议入”,“思慧”于一切道品中智方便故。如经“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义中无量种种知故。如经“广知诸法故”。四者,“教化入”,随所思义名字具足,善说法故。如经“善决定说诸法故”。五者,“证入”,于“一切法平等智”,“见道”时中,善清净故。如经“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菩萨教化众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六者,“不放逸入”,于“修道”时中,远离一切烦恼障故。如经“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者,“地地转入”,出世间道品无贪等善根净故。如经“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复有善根能为出世间道品因故。八者,“菩萨尽入”,于第十地中,入一切如来秘密智故。如经“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九者,“佛尽入”,于“一切智”入智故。如经“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是诸“入”,为校量智义,差别次第转胜,非“根本入”。

  对照世亲的解释与《十地经》原文,便可发现,“根本入”与其余九种“入”是世亲对于经文的逐句解释。《十地经》的原文是解释菩萨十地修行所证入的境界的,所以,世亲说“诸‘入’,为校量智义,差别次第转胜”,也就是说,九种“入”是对于“佛智”(“一切智人智”)的分别说明,从修证而言,是逐“地”逐步逐渐殊胜。但这却并非“根本入”。如果参照世亲在别处的说法,所谓“根本入”是从“总体”而言的“入”,带有某种中土所习用的“顿入”的意味。从这个角度理解,“诸入”,便是分解“入”,或者更准确地讲,是分别“言说”的意思。世亲说,“六相”为“言说解释,应知除事”。“解释”的对象就是菩萨十地修行的境界,因此,世亲明确地说,此“六相”应该知晓是不能应用于诸如“五蕴”、“十八界”、“十二处(入)”等“事法”中的。

  世亲以“六相”说对于《十地经》的前引十句作了解释说明:

  “总”者是“根本入”,“别相”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余一切十句中随义类知。

  “根本入”为十地修行的“总相”,“是中‘一切菩萨’者,谓住‘信’、‘行’地。‘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明’者,见智得证;‘说’者,于中分别;‘入’者,信乐得证;‘智慧地’者,谓十地智。”[⑩]这就是说,已经证得“信”、“十行”等境界的菩萨,依照出世间之法的要求,见智得证,于中分别,信仰并乐于证入菩萨十地智慧。这就是“根本入”,即“总相”,其余九句所言的九个方面,相对于“总相”而言就是“别相”,即“个别”之相。“别相”依止于“根本入”,使那“根本”得到圆满具足。十种“入”之间的目标、内容从根本上言之,是相同的,因此,“诸入”之间是“同相”关系。九种“入”之间逐次构成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关系,因此,九种“入”之间也是“增相”,即“异相”关系。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世亲对于“成相”与“坏相”的解释。佛教中有用来描述“有为法”之存在状况的“成”、“住”、“坏”、“空”等“四相”,后来的地论师和华严经师实际上是将“有为法”之“成相”、“坏相”与“六相”中的“成相”、“坏相”混淆起来理解、诠释的[11]。“六相”义的扩大及其最终转换成为华严宗的教义的基本成分——“六相圆融”,与此关节的转换关系甚大。其实,“六相”中的“成相”、“坏相”准确的涵义是:前者“应作‘略相’或‘合相’”,后者“实为‘广相’或‘开相’”。[12]正因为此,世亲才说“‘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仔细考究,“成相”大概是指《十地经》中对于诸“地”境界的概略说明,“坏相”则是对于诸“地”境界的广泛详细的说明。

  以《十地经论》为研习、弘扬对象的地论师在世亲这一解释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新义,使“六相”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诠释“诸法”之间关系的解释方法和义理体系。

  三、“六善决定”

  世亲、澄观以“六决定”作为十地最核心的要义。世亲在解释《十地经》中的如下经文时用了“六决定”义。《十地经》的经文是:“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覆护一切众生界。佛子!是诸菩萨乃能入过去诸佛智地,乃能入未来诸佛智地,乃能入现在诸佛智地。”[13]世亲对此经文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所谓“善决定”是指“真实智摄故”,也就是“已入初地,非‘信地’所摄。”这里所说的“信地”是指十地之前的“十信”阶位。菩萨进入“十地”之“初地”已经确定无疑地与此前的修行完全不同。这就是“善决定”。

  世亲说可以从六方面来说明“善决定”:“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大胜高广一体,异名法相义故,一切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真如观,胜诸凡夫、二乘智等净法法尔故。复法界大方便集地,谓说大乘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白法界善法法尔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次前善决定,此愿世间、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综合上述引文,可以确定作为十地之“体性”的“六决定”的涵义。进入初地之后的菩萨,依圣智证真顺理有“六种善决定”,具体是:第一,从修行的“体相”言之,菩萨之正智决定观照真如之理,契同一味无杂之相。这就叫“观相善决定”。第二,从“所证”而言,菩萨之实智出世间,决定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这就叫“真实善决定”。第三,从“所断”之烦恼而言,菩萨之行广大如法界,为一切佛之根本,决定具足断除所有烦恼的胜德。这就叫“胜善决定”。第四,从“所信”言之,菩萨之行因决定能有成果之功能。这就叫“因善决定”。第五,从所“化度”的众生言之,菩萨利他之行决定覆护一切众生界,而无局限。这就叫“大善决定”。第六,从“所成佛果”言之,菩萨证果德,入一切诸佛智地,决定而没有对于“法”的畏惧。这就叫“不怯弱善决定”。

  四、一切三界,唯心转故

  《十地经》卷八在诠释“第六地”时讲道:“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十二有支”就是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经文将“贪欲”与“心”作了区分,“随事贪欲共心生,即是识事,即是‘行’。‘行’诳心故名‘无明’。”也就是说,“无明”祇是心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心”的全体;十二因缘可以从“无明”开端,但“无明”并不是最后的本原,其因果系列追思到底皆为“心”造。世亲在《十地经论》中强调“‘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14]不过,世亲《十地经论》并未集中论述“一心”之所指,其说散见于全书各处,难见系统,此论译出之后便滋生分歧。

  《十地经论》卷八在讲到一种“染依止观”时说:“因缘有分,依止一心。”又称此观为“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无明等十二因缘既是染,因此三界十二因缘所依之“心”乃是“染依止”,是杂染心。“心”既然为世间杂染的本源,所以“常应于阿梨耶识及阿陀那识求解脱”[15]。不过,此论对于此“阿梨耶识”之性质并没有给定统一的说法。卷三讲到“因缘”有“三相”,谓其中的“自相”亦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梨耶识生”;“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三者,彼果次第相,入‘六入’乃至于‘有’。”从此段文字看,阿梨耶识似应为杂染的。但同书卷九说:“自性不染相,如经‘心清净相’故。”卷十有言:“善住阿梨耶识真如法中”。从这二处文字看,“阿梨耶识”又是真如法的负荷者,是本有的“自性清净心”。《十地经论》在前二种说法之外,尚有第三种。卷九说:“譬如二世界,一染净世界,二纯净世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欲过此界,当以大神通力。”卷二说“出世间智”要“转依止,依止常身故,非如无常意识智依止无常因缘法。”这两处文字似乎认为“阿黎耶识”属染净混杂,而另有一个纯净常存的精神本体——“常身”。后来的地论师各取上述三类中的一类作立论根基,歧义争锋便必不可免。

  --------------------------------------------------------------------------------

  [①]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正藏》第24卷,第1017页下。

  [②] 世亲《十地经论》卷二,《大正藏》第26卷,第135页下—136页上。

  [③] 世亲《十地经论》卷四,《大正藏》第26卷,第145页中。

  [④] 世亲《十地经论》卷四,《大正藏》第26卷,第145页中—下。

  [⑤] 世亲《十地经论》卷六,《大正藏》第26卷,第159页中。

  [⑥] 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7页上。

  [⑦] 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大正藏》第26卷,第173页下。

  [⑧] 唐尸罗达摩译《十地经》,其“六相”译语与《十地经论》和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华严经》相同。《十地经》译于唐贞元年中,贞元十五年入藏。译时大致在贞元二年(公元七八五)至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年)之间。

  [⑨] 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4页中。

  [⑩] 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4页下。

  [11] 如前引文,菩提流支所译《十地经论》的这一段文字中,在“成相”、“坏相”的解释之后,有一句“如世界成、坏”。这确实令人费解。这样看来,古德的有意无意“误读”、“误释”也是其来有自的,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12] 呂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197页,中华书局,1979年。

  [13] 后魏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6页中—下。

  [14] 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大正藏》第26卷,第169页上。

  [15] 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大正藏》第26卷,第170页下。

 
 
 
前五篇文章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后五篇文章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慧光法师:精进弥陀佛七开示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导言

慧光法师:「执着」,是对生命的实相,有颠倒的认知。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作者的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