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四、四条问答 |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四、四条问答 四条问答 或人云:阿弥陀佛之慈悲、名号胜余佛,并本愿体用之事。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言「十方众生」者:漏于诸佛教化之常没众生也,怜愍此等众生,诸佛之慈悲与阿弥陀佛之慈悲相同,此约「总愿」;若约「别愿」时,则阿弥陀佛之慈悲胜诸佛之慈悲。其故者:依「常没众生以十声一声之称名功力,往生无漏报土」之愿也,阿弥陀佛名号之胜余佛名号,亦是因位之本愿所建立之名号故超胜也;若不如是,则不成报土之生因,而与诸佛之名号同。 抑!言阿弥陀佛之本愿者,其义云何?言「本愿」者,虽通于总、别之愿,而「言总意别」,以「别愿」为本愿也。本愿者,训读为根本之愿。根本之愿者,法藏菩萨之昔,建立常没众生一声称名之力,使称名之众生往生之愿,是故名为本愿也。 1问:本愿有体用,其差别云何? 答:言本愿者,法藏菩萨于因位时,誓愿言:「称念我成佛时之佛名者,使其往生极乐」故,以法藏菩萨之愿心为本愿之体,以名号为本愿之用。此是约十劫正觉之前、兆载永劫修行之始、当时发愿之法藏菩萨而论体用也;于今法藏菩萨已成就因位之愿,而成为果位之阿弥陀佛,是故,若无法藏菩萨,则无法论法藏菩萨本愿之体用,故要约而言本愿之体用。 体有二义:一者以念佛行者为本愿之体,二者以名号为本愿之体。 先,以行者为本愿之体者,法藏菩萨之本愿言:「一声称念我成佛之佛名之众生,使其往生极乐」,是故信而一声称念之众生,必定往生,指此称名行者之众生,以行者为本愿之体也。 2问:称佛名必往生,是本愿所誓故,以称名之人视为本愿之体,如何? 答:此有与夺之义。与者以行者正坐莲台而往生时为本愿之体,夺者念佛行者必往生故,指念佛之人为本愿之体。就行者而言,以为本愿之体时,别无用之义;以托莲台、往生以后之增进佛道为用,此是极乐净土之事。 次,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此亦是誓愿使称名之众生往生故,信而称名之众生,必得往生,故言以名号为本愿之体。称名众生之往生者名号之作用也,今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若以法藏菩萨之愿心为本愿之体,则用者名号也,然今正以名号为本愿之体。 体用之义,因事而异。以喻而言,如灯火与光明,燃灯而明者,火之体也,依灯火而闇去明生者,火之用也。以光之明为体时,此明朗之中,能见黑白等一切形色者,光明之作用也。如是以用为体,亦常事也。因此,以行者之往生为本愿之体者,非不称名而能往生,是依称名号而往生也。虽然,如是之事者,依约束而言者,亦可言以行者之往生为本愿之体。以名号为本愿之体时,乃因称名行者之往生,是名号之用也。故行者或以本愿之体,或以名号之用,必得往生也。依此道理,约本愿之体而言者:本愿与行者、行者与本愿;本愿与名号、名号与本愿,只是一体之物也。约用而言者:名号是行者,行者是名号。总而言之:无体则无用,用依体故。本愿与行者,唯是一物,一而不离也。 3问:法藏菩萨本愿之约束者,十声、一声也;一称之后,系心于法藏菩萨因位之本誓,不必称名号,此义如何? 答:无知之人,故作此解。以为心缘因位之愿而念佛则得往生,不缘其愿之念佛不得往生;以念佛有善有恶,此乃无知故也。 法藏菩萨之五劫思惟,不以众生之意念为本,知众生识扬神飞故,不契往生,而以名号为本愿;此名号任何乱想亦可称念,称念者,虽不系心于法藏菩萨往昔之愿,自然觉知名号即是本愿,故不必特别系念因位之本愿。 4问:本愿与本誓其差别如何? 答:使称名之众生往生者本愿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者本誓也。故四十八愿是法藏菩萨当时之本愿,依此愿成就而成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名号胜余佛之名号者,本愿之故也。若不建立本愿者,虽称名号,不能破无明,不成为报土之生因,则与诸佛之名号相同,故阿弥陀佛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为成就此愿,经兆载永劫之修行,今已成佛,此大愿业力附随故,胜于诸佛之名号,若称念者,依阿弥陀佛之愿力,决定往生也。是故闻阿弥陀佛之本愿,无疑住于应得往生之道理,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应思决定往生也。 譬如身着香味所熏之衣,虽谓其源是彼香味,然而衣香熏身故,成为其人之香。本愿熏力之香味熏于名号之衣,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名号之衣熏身故,决定往生之人也。 言大愿业力之香味者,往生之香味也;大愿业力之往生香味,由名号之衣传出,熏于行者之身,依此道理,故《观经》言:「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华。」以念佛之行者喻为莲花者,莲花是不染之意,称念本愿清净之名号,不为十恶五逆之浊泥所污染,故以此为喻也。 又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此文之意者:此亦是往生之香味熏身之行者,必定往生;故善导和尚云:「三心具足之人,邻于极乐圣众。」言「极乐圣众」者,因中说果之义也,有成为圣众之道理故,以此时而言,与二菩萨并肩促膝而为胜友之意也。依命终以后,往生证得佛果菩提,故又言:「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是故一念得无上功德之人,应住欢喜之心,常称念必得往生之弥陀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