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惟觉法师:自在 |
 
惟觉法师:自在
自在(一) 自在禅, 认为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 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自在, 而是放纵自己的意念、行为。 「自在」意义的认识与界定,在目前的社会是很需要的。对于自在、自由、民主的认知,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思想和行为就容易产生偏差。譬如,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自由;表面上谈民主,但是所作所为,却都不符合真正民主的精神,就不是真正的民主。 佛法讲「自在」,如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是因「观」而得自在,所以,希望得自在就须下一番功夫。现在有许多知见不正的人,讲自在禅,认为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自在,而是放纵自己的意念、行为,由于放纵而造种种的恶业,产生种种邪见因而堕落,若犯了国法,还要坐牢,将来也会堕入三涂恶道,如此不但未来不得自在,现在也不得自在。这种自在就成了放纵,放纵身、口、意,必定招致种种罪业。 自在(二) 行、住、坐、卧要具足四威仪。 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 则行、住、坐、卧都能自在, 这种自在才是真自在。 当学生要遵守校规,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有些学生却认为是一种束缚,觉得很不自在。其实,规矩与适当的约束,能够改变很多坏的习气,使生活有规律,帮助身心达到真正的自在。所以,对「自在」应有正确的观念。 常听到一种邪知邪见的说法:认为修行要不受拘束,不须持戒、静坐,甚至误解六祖坛经里「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的法义,认为不用持戒就是自在,以为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这就是自在,其实不然,这是放纵自己的身心、行为,是不正确的,徒增无明烦恼。应该要先想想,自己的心是不是如佛一般平直了?若是,才不须持戒、参禅,还未达此境界,就一定要持戒、参禅。 佛法讲:行、住、坐、卧要具足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四威仪具足,涵养良好的习惯,则行、住、坐、卧都能自在,这种自在才是真自在。 自在(三) 希望得到自在,就要善调身、心。 第一、身要放松、自在,但不得放逸。 第二、心要自在、轻松,要保持宁静、专注, 如此就能得自在。 希望得到自在,就要善调身、心。第一、身要放松、自在,但不得放逸。第二、心要自在、轻松,要保持宁静、专注,如此就能得自在。若是行、住、坐、卧,任何时刻都患得患失,起很多妄想,不但得不到自在,反而还造种种恶业。 邪知邪见的人,认为身心可以随便,生活也可以放逸,以为这才是自在。其实佛法开示成佛、成菩萨的道理,也是以人为根本,要从建立完整的人格开始;如果生活放逸懈怠,人格都不完整,更遑论成圣、成佛。 譬如有些学生讲自由、平等,就认为老师不能责备学生,老师若责备学生,就好象犯了法一般,成为众矢之的,这就是对自在的真义有所误解。其实老师的责备,是基于慈悲的关爱,是为了帮助学生进步,应该感恩才是。从这个角度思惟,才不会将自在、平等的意义误解了。 自在(四) 何谓圣人的自在? 身口意三业清净,才是真正的自在。 对自在的态度中,有一种愚人的自在,不知道人生的真理,只知吃喝玩乐,沉醉于酒色财气中,认为人生就是要享受,要自在,完全为自己着想,不会关照他人,这就是愚痴的人所讲的自在。 另一种人认为的自在是「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自己要吃就吃,要喝就喝,生活就是要享受,不须要照顾、关心别人,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一点善事都不愿意做,可是对于声色犬马之事,却一掷千金,处处奢侈,讲究享受,以为这就是自在;其实这是一种放任、自私的行为,不是真正的自在。 真正的自在是圣人的自在,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种圣人,都可以得到自在。何谓圣人的自在?第一、心要得自在,第二、口要得自在,第三、身要得自在。身口意三业清净,才是真正的自在。 自在(五) 何谓自在的心? 即这念心能够作主, 要想就想,不想就不想, 要睡就睡,不睡就不睡, 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如此才是作主、自在的心。 何谓自在的心?即这念心能够作主,要想就想,不想就不想,要做就做,不做就不做,要睡就睡,不睡就不睡,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如此才是作主、自在的心。但是一般人的心大多作不了主,譬如,静坐时,感觉很无聊、空虚,不然就是妄想不停,想过去、现在、未来,念念迁流;这念心始终不得自在。又如,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垂涎三尺,暴饮暴食,这就不是自在了。遇到逆境即心生烦恼,也是不得自在。 这念心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能达到六根清净方是真正的自在。譬如眼睛看到好的东西会起贪着,接着马上想占有,得不到,就去偷、去抢,这就是眼睛不能得自在。又如看到漂亮的小姐,就想多看几眼,这也是眼睛不能得自在。 佛菩萨的自在是要看就看,不看就不看,心不染尘,不随境转,是真正的自在。 自在(六) 佛法讲的自在, 不是邪人的自在,不是愚人的自在, 而是菩萨的自在-- 身、口、意三业自在。 佛菩萨的自在是心不染尘,不随境转,是真正的自在。 譬如遇顺境不起贪着,遇逆境不生烦恼。利益众生之事当仁不让,有害于他人之事,绝对不做。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水滴虽小渐盈大器,故心要能做主,方可得自在,若不能作主,就易为外境所转,始终不得自在。 若能六根清净、心不染尘,像一面镜子、一潭止水般,色身也会因而得到清凉、舒适,行、住、坐、卧,皆能自在安乐。 这念心风平浪静,智慧就现前,则做任何事情,皆能清楚、明白,知道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反之,若无智慧,不该做的事去做,就造了恶业,甚至犯法,感召牢狱之灾,不得自在,此时则悔之已晚。 故知佛法讲的自在,不是邪人的自在,不是愚人的自在,而是菩萨的自在-身、口、意三业自在。 自在(七) 贪、瞋、痴、慢、疑等恶念, 不用教示,却自然就会生起, 此即是过去的习性, 也因此心不能得自在。 所谓菩萨,就是心要得自在,身、口皆要得自在,心存善法、善念,绝不起恶念,如此就能得自在。众生就不若菩萨般自在;开示众生善念相继,似乎不容易做到,但贪、瞋、痴、慢、疑等恶念,不用教示,却自然就会生起,此即是过去的习性,也因此心不能得自在。 应时刻反观这念心,是不是能得自在?是邪恶的心?愚人的心?庸人的心或圣人的心?圣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就是时刻起善念,绝对不起恶念;起善念即感应光明,起恶念则感召黑暗,所谓心劳日瘁,妄想太多,患得患失,就会感觉身心很疲倦,就没有办法得自在。 善念相继是自在的开始,进一步要达到圣者的自在,即无念、无相、无住,不想过去、不想现在、未来,当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主的这念心存在,这就是清净心,即佛法讲的菩提心,究竟圆满的清净智慧。 自在(八) 无念, 不是任何念头都没有, 而是没有妄想, 且清楚明白、作主的心要存在。 希望心得自在,第一步要不起恶念,只起善念,心中一片光明,身心愉快、欢喜。进一步要慢慢提升,起善念后,善念也不执着,最后归于无念,这就是佛、菩萨的境界了。无念,不是任何念头都没有,而是没有妄想,且清楚明白、作主的心要存在。 无念的心是真正究竟的自在,有如一潭止水、一面明亮宝镜。若起恶念,如是非、得失、恩怨、名利、财色、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种种的无明烦恼,宝镜就蒙尘了。要将尘垢擦掉,这面宝镜才能照天照地,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 自在的心如一潭止水,没有波浪。但一般人被外面的境界风一吹,心就起波浪,不得自在。苏东坡先生曾说,人生遭遇的境界,譬如八种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若遇此八风,都能不起波浪、如如不动,就是如止水般自在的心。 自在(九) 契入禅定, 则身没有挂碍, 没有病苦、老苦、死苦, 离开种种的痛苦, 这念心清清净净,才真正是得自在。 身、口、意三业自在,才是真正的自在。 口业自在,即时常赞叹他人,不要恶意毁谤别人。现在一般人不但不赞叹别人,反而赞叹自己、毁谤别人,如此,口就造恶业了。佛经云,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语。要口业清净,就须做到没有这种四过失,才能真正得自在。口离开这四种过失,讲的话别人就会相信,持咒、念佛也才有感应。 其次,身体要得自在,即身业要清净。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YIN。身根清净,进一步要修习禅定,静中熏修、养成,动中磨练,动、静都能得自在,禅宗祖师云,挑柴运米都是神通妙用。契入禅定,则身没有挂碍、没有病苦、老苦、死苦,离开种种的痛苦,这念心清清净净,才真正是得自在。 自在(十) 若心能作主, 即使经过一天的工作, 眼、耳、鼻、舌、身、意,都在疲劳当中, 一打坐,禅定现前, 身、心得到真正的歇息, 一天疲劳则可顿时消尽。 一般人,身体不安定,心也不安定,就是因为作不了主,即不得自在,所以要用功修行。首先要修清净行,身、口、意三业清净。第二、心要作主。清净、作主,这要在平常日时生活中养成。 意清净、口清净、身清净,动静闲忙都可以修,经过一番熏修、反照、检讨、反省,心就能得自在,身、口也能得自在,这是初步得到自在,进一步还要保任,动得自在,静也得自在。若心能作主,即使经过一天的工作,眼、耳、鼻、舌、身、意,都在疲劳当中,一打坐,禅定现前,身、心得到真正的歇息,一天疲劳则可顿时消尽。 若能于日常生活中,保持动、静皆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在那里,心就在那里,清净心现前了,心便得自在。 作主的心始终存在,即是真正的自在。 自在(十一) 心像电台、电波一样, 一个念头就是一个频道。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起善念, 进一步更要无念、无相、无住, 心像一面镜子、一潭止水一般, 就可以消业、转业,就可以得自在。 心像电台、电波一样,一个念头就是一个频道。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起善念,进一步更要无念。无念、无相、无住,心像一面镜子、一潭止水一般,就可以消业、转业,就可以得自在。 要做到自在,必须下一番功夫,否则,心不容易得到自在,便有烦恼、妄想、无聊,这些心理现前,就不能得自在。 佛的心是无念、无住。但是一般人,误以为无念、无想,就像石头、木头一样,便失去了作用。其实,真正达到无念、无想,是指这念心不起心、不动念、不攀缘,不想现在、不想过去;当前这念觉心,了了分明,就是古德所说:清明在躬。这念清清明明的心,时时刻刻存在。这种境界现前,就是大自在! 经常熏习、照顾这念心,自在的境界时时刻刻都会现前,动、静、顺境、逆境、白天、晚上如此,一年、十年都是如此,便没有生死可了、自在解脱。 自在(十二) 能够持守五戒, 即具足五常的涵养; 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 可因此而富强安乐。 希望得自在,要从日常生活中努力。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若要建筑很高的楼层,地基一定要扎得很稳固。做人的根本就如地基,根本稳固了,人格才得以日趣完整。 在佛法来讲,做人的根本,第一要三皈,三皈就是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僧为师。就如读书或在世间学艺,先要拜师,免得走远路、走错路。所以先要受三皈。受了三皈后,其次要受五戒:谨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戒律。五戒持守清净,则人格必定健全,福报自然增长,将来做任何事情皆可无往不利。 五戒就如同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是维持家庭、社会、国家秩序的伦理道德规范。 能够持守五戒,即具足五常的涵养;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可因此而富强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