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五节 观门修法 |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五节 观门修法 观门的修法与止门修法不同,它要在禅定心中,以能观的观智,观于所观的诸境,层层深入,最后达于智境冥一,悟证实相。先述次第三机,次论觉意三味,最后论十乘观法。 一、次第三观 次第三观是方便观法,如练习者在止法中无法入门,即用次第三观来修。 1、从假入空观这一观是入门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认真修习,反复研磨。此法又分为二科,一是析假入空观,属于初步的练习;二是体假入空观,观力较强者方可进修。 (1)析假入空观:练习者在禅定心中,以明了的心慧分别起观,先观定心中的微细出入呼吸的相状,只觉此时息相,犹如空中之风一般,无内无外,了无实合格。次观皮肉筋骨、五腑六腑等身体各种成份,犹如芭蕉之叶,也如梦幻泡影,无有实质。次观微细的心念,无常变迁,刹那不住,没有一个我的主宰。因此,一一遍观身体、感受、心念、五蕴等一切诸法,令其消归于空。久之,于观心中,明见诸法皆无自性,没有得禅之人,亦无禅境之法,既无人法,而此禅定依什么而立?因此了达禅定的虚妄,其体本空。在定心中作如是观时,便有功能与观智的开发,如感觉呼吸出入遍及全身毛孔,心眼开明,透视身内的五脏六腑及经脉细胞与一切虫类,因见到内外不净的假相,及刹那变易的诸法,于是心生悲喜,证得无常、苦、空、无我的四念处智慧,破除凡夫常乐我净的四颠倒。由此得相应的智慧,已深明无我的真理,但未入见道,未证本来。如果在修此法时,出现各种烦恼障碍,则应用对治观来分别观破,如(一)多贪的用不净观法;(二)多嗔的用慈悲观法;(三)愚痴重的用因缘观法;(四)业障重的用念佛观,或用持咒法。 用析空观修习后,虽未证入真空,但已得相应空,内心应是清明的,空觉应时时现前,身心轻快,头脑清醒,精神爽朗而饱满,执着明显减轻,在生活中有一种异常的寂静安宁感。 (2)体假入空观:这种观法也是在禅定细心中,或在析空观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观法。析空观以思惟分析身息心三者皆空无性,而此法则以推理心境四性无体而悟入无生真空理性,故在观智上要比前一步难一些。 四性即以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四句模式,来推理心境诸法本自无性的真理。不过不能在四句上产生分析性的执着,而应借四句模式的推理,打破心境的执着。如在推理时冥然进入真空无生之境,则推理就可停止不用,因为当证入真境时,法亦应舍故。 推理的方法是这样的:①先以心法来推四性:如果是心法自生,应从心生心,那么,能生所生,就有二个心了;又不对境时,心也应常生,但没有境的存在,也就没有心的反映,因此,心并非自生。如果心是从他而生,从外境产生的心,与我又有何干呢?又如从境生心,那么圣人在对境时,也应该生心了,但圣人并不会在对境时生心,所以心并不是从他而生。如果是心境共生,那么,到底与心境各有生性才成为共生呢?还是心与境各无生性才有共生呢?如果心境各有生性,为什么还要依赖对方的共和才能生起?假如一定要心境共和时才能生起,那么应有二个心共同生起,一个心从自心生,一个心则从境而生,但实际上又不然,因为假如心境各无主体没有独立的能生之性,那么在共和之际怎能有所生呢?比如一粒沙没有油,众多的沙共压又岂能压出油来?所以心并非从共生而来。如果说无因而生的,既然是不因心生,又不因境生,心境的本体尚自没有,又怎能产生心呢?不应该人虚空突然无中生有的变幻出心识来,所以说也不是无因生。这样用四性来推理检责,寻找不到一个心的生处,则悟知心本无生,因无生故,一切妄念当下止息,真空妙性全体显现,便证入一空一切空的境界。 ②如果用以上四性推检心本无生仍未入门,就应用四性推检境本无生的道理了。如果境是自生的,那么应该从境生境,便有二境的重叠。又心不缘境时,境也该常常现前,而实际上心不缘时境便不现,由此而知境必待缘,是不能自生的。假如从他而生,那么从心生境,此境还属于心中之境,怎能说是境?又心念兔角,兔应生角,而实际上心念之时兔角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不是他生。假如是共生的话,正如前面所说,各无能生的主体,又怎能从共和中而生呢?(注意:前面的二心并生,在此处应改为二境并生)假如说无因而生,就如在太阳之中,忽然出现月亮一样,是不可能的。因此境的产生也不是无因而生的。如此用四性推理检责,也寻找不到一个境的生处,则悟知境也是无生的。 因此,无论是心或境,在反复的推理中,悟知俱如梦幻,求其生性了不可得,当体即是无生。这无生之理,今古常然,始终不改,故佛不能增,生不能减。悟入此无生性,即体达无生真空之道。《童蒙上观》第十证果章中说:“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则体真止也(此与从假入空义同,法则略有差别,初入佛法,最难的即是体入空寂的真性)。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查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观,即堕声闻、辟支佛地。……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见佛性。若菩萨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不应取着无为而自寂灭,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此即提示证空的情况。 2、从空入假观证得空寂之性后,不取着空觉,而更从空寂之性上启其妙用,广施善巧方便,度化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功德庄严,因此菩萨应进修从空入假的观法。入假观法须在了知一切诸法如幻、缘生无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明入假三法:①知病:深知众生三惑等无量烦恼习气之病,明晰无谬。②识药:深悉一切佛法方便,八万四千法门,诸宗善巧妙观,乃至世间一切有用的学问,都应一一掌握。③应病与药:深明病药相治之法,对不同的众生、方便施以不同的法门,使各得其益,符合于根机,善巧除其障难;在一一病药中,没有错谬与颠倒,都能使众生欢喜受益。菩萨如果不明了以上三点即是尘沙惑,能够遍观三点又能遍学精进,即是伏尘沙惑。如进一步能称机启用,深符药病,即称之断尘沙惑。如所知病药及应用之见未亡,即属于菩萨习气。如《童蒙止观》中说: “则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虽无定实,亦有见闻党知等相差别不同。行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如空中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无量故(病),则说法无量(药)。若能成就无碍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生病与药)。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钟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指入空、入假),是名方便观门,非正观门也。” 此即提示入假的情况。 3、中道第一义谛观在入假观的修习中,因为缘对偏多,慧照偏胜,所以对寂静心有所影响,这也正是菩萨在众生中所难避免的微细四相的执着,因此必须进一层打破偏执、融空有于一体,消真俗于不二,便可破无明、证法身,全体契入中道妙境。因此《童蒙止观》中说: “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中道果智)。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云何修正观?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正;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 通过中道正观的修习,启开大智慧,证入佛眼一切种智,因定慧力等故,了了见于佛性,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于一切法无所染着,一切佛法同时证入,具足真名二身,能于百娑婆界,八相显示,广度众生。这就是中道观初步成就的初发心时,此时的性质、功能与佛一样,所以也称为佛,不过仍未究竟圆满,所以只是分证佛德而已。 二、觉意三昧观 修习者在次第三观法中,经过数月的练习而终未悟证中道,或毫无兴趣,或初有进步,中途退转,由于种种因缘与上法不契,则可改修觉意三昧观法,以进一步开发善根,助成大道。 修此观法,先要发大誓愿,以此庄严自心,并要深明自性空寂、本具一切万德,而我今被无明所覆,未能觉了,因此必须勤修正观,真正行到此境乃能证知,一切知解均属缘虑故,不能明悟佛法。因此以广大真正之心,行六度法化转六蔽,在修六度时,应一一了知三轮体空,善调其心,令意柔软,然后随心所起,以无住着之心,反照观察四念细心之相。这四念即是所观境:①未念:心未起缘境寂然状态。因为此时心相已止,没有对待,但心体空湛寂,灵明不昧,不过一般粗妄未歇,覆蔽重的人是看不见的。②欲念:心正想起念缘境的最初一刹那开端,是从细至粗,从弱至强的心相活动过程。③念:起一念一定有一个对象,心与对象相应,即有明了思惟的作用,念正是心与境相应的一个过程,这也有粗细不同,粗的心缘境较长而不自觉,波动较大;细的较短而能自觉,波动也小。不过未证空性的心会随之而迁,如悟知心相心体不一不异,则即是明心见性的境界。④念已:一念缘境势力尽的时候,但一般很短,所以平常不易察觉,如果慧照力强,即在念灭之时,顿了空相,然后又见念起,或者亦可以暂伏不起,但不能即认为无念为究竟,因为心念的作用,正是寂灭体上的妙能,所以无念无所不念,方是真正寂照同时的真境。我们的心念无论缘善缘恶以及行住坐卧语言行动等一切作用,都有以上四相的过程,因此把握住四相,即能自在地应用心的功能。假如能够在行住坐卧、一切时处中,不断地观察四相,了达四相即是非相,便入一相平等,悟入无念真心。悟入后,又以了了分明的慧照,启明用一切心能,善巧成就一切事业,广度无量众生。如果因根机较差而未能悟入,则应用推理四相以念转念的方法,以冀悟入。 推理方法分四层,每层中有四句,如于其中一句相应,即能趋入妙道。 第一层谛观推理法: 第一句:未念心为灭、欲念心生耶? 第二句:未念心为不灭、欲念心生耶? 第三句:未念心为亦灭亦不灭、欲念心生耶? 第四句:未念心为非灭非不灭、欲念心生耶? 第二层还转谛观推理法: 第一句:未念是心灭者,为欲念心生耶? 第二句:未念心灭,为欲念心不生耶? 第三句:未念心灭,为欲念心亦生亦不生耶? 第四句:未念心灭,为欲念心非生非不生耶? 第三层谛观推理法: 第一句:念心生,为念已灭耶? 第二句:念心生,为念已不灭耶? 第三句:念心生,为念已亦灭亦不灭耶? 第四句:念心生,为念已非灭非不灭耶? 第四层还转谛观推理法: 第一句:念心心生,为念已心灭耶? 第二句:念心心灰,为念已心灭耶? 第三句:念心心亦灭亦不灭,为念已心灭耶? 第四句:念心心非灭非不灭,为念已心灭耶? 在如上四相的推理中,找不到一个生灭、不生灭、亦生灭亦不生灭、非生灭非不生灭的任何一种特定的心相,一切过程都是虚妄无实,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不在内外中间,也不自有,即是无名字。假如在推理中,深悟在生灭四句中没有名字相,但也不离假名的迁流作用;因无名字,所以非假(即空故),仍有假名的作用,所以非空(即假故)。于是在一念妙观心中,融通了真俗、世出世间、有漏无漏、生死涅等的二边,不取不执,远离一切结业障覆。正观之心,犹如虚空,湛然清净;因此中道正慧,朗然开发、双照二谛,自然流入大涅海。 觉意三昧观法的主要意义是通过推理等方法,返照心不可得,本然无住及毕竟空寂的心性原态,无论坐中修或动中的历缘对境修,都无非是体悟四相本空的真境,从而返照真心,任运无碍。由此可知,这种观法是较为亲切的,与禅宗的参话头有一定的相似处。因此在谛观中,不能向外分析,而重在破其妄执,洞明心愿,一旦“翻身触破太虚空”,则真常灵光,朗然现前! 三、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最广大、最圆满的法门,它是在十境的观境上,用十法构成非常严密的观行系统。通过十法的修习,无论是哪一种根性,只要具备对诸法实相的圆解,都能悟证道果。现将十乘摄在六妙门的观门下,一方面是由于六妙门的圆通性,另一方面是使学者通过最后这一道观法,能有更深的体验,得到亲切灵活的受用。 在论十乘观法前,先述十境,因为十乘观法均是在十境上立观的,所以一境有十观,十境便有百观法,而且,境中有境,粗细深浅等各有差别,故境智观法便有无量了,这只有在具体的修习中,方能真正体悟。 1、十境:(1)阴境,即色受想行识的五阴之境,取第五识阴中的第六意识作为入手的观境,因为它时时现前,易于起观故。(2)烦恼境,贪嗔痴等恼乱昏烦的心理现象。(3)病患境,四大增损等种种生理疾病。(4)业相境,过去所造善恶之业在坐中所现的善恶幻相。(5)魔事境,一切破坏寂静善根的外在种种功能、境界,如天魔、精灵、鬼神及邪道功能等。(6)禅定境,一般出现禅定是色界中的四禅,属于过去宿习的再现,极少数有更深一层禅的发现。(7)诸见境,一切不正确的推理与识识,由于在静细心中不断地思惟,久之似乎对人生宇宙的真理有所明悟,但因未断分别意识的虚妄执着,所以这些认识皆属邪见。(8)慢境,妄心暂息的人得悟相似智慧,因不了真境,以为已记圣果,于是产生自恃轻他之心。(9)二乘境,在静寂心中,沉溺于偏空,不发大心利益众生,这是宿习小志的发现。(10)菩萨境,虽发大心,且用觉悟之道广益众生,但悟解未圆,处处有偏执二边之咎,因此应更进一步用圆教不可思议的理性,以超越其境。 以上十境如从生起而言,应从五阴境入手,次第开发后九境;如从互发不定来说,则后九境的出现是无规则的,因各人的宿因根机不同,故境界的出现也有差异。 2、十乘观法: (1)观不思议境,现前第六意识的一念妄心,此心全真成妄,今达妄即真,因此了知此一念妄心具足万法,无有缺减。这一念妄心不起则已,若起,则于十法界中,必落一界;若落一界,必具百界千如。以此堕落一界之心,不是心的少部分,而必然是心的全体,因为心外更无百界千如之故。如果能在一念观心中,顿了这现前一念妄心,全具百界千如三千性相,无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无因性,无性亦无性,则能顿证法身、般若、解脱的三德秘藏。则为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则是定慧平等庄严;则以遍破见思、尘沙、无明的三惑;则已了知一切诸法中、皆有安乐性;则已具足圆妙道品;则已到于事理彼岸;则为登于菩萨正位;则为永超十魔八难;则已心心流注萨婆若海。这是上根人,只于观不思议境的一法,便能圆成菩提,同时也即具足了十法之乘。 (2)真正发菩提心,上中根人在观不思议境时,未能顿入,应思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为什么诸佛已悟、而我及一切众生犹滞迷情?因此以无作四谛为所缘之境,思惟彼我,痛悯自他,殷重发起四弘誓愿。因为缘至真理性发心故,豁然开悟,一发一切发,登于发心住,成就三德秘藏。 (3)善巧安心,如果行者在缘理发心时,心仍散动,未能登位。应思惟心体本来寂照,善巧调试。或以即寂之照、令不沉没;或以即照之寂,令不浮散。浮沉病除,心体明净,则能破惑证真,登于初住位。这是上下根人在第三善巧安心中,得证三德秘藏。 (4)破法遍,如修前法仍未安心入道,则心中对所观一念三千之境犹存意解,未知当下即空假中。行者应以四性推理法逐步检责,悟入无生,无生则无所不生,便圆显中道,成就三德秘藏。这是中上根人在四性破法遍中,悟入中道的方便行法。 (5)识通塞,中中根人在上法中,往往意执难忘,因破法而成塞,故应善识通塞,思惟一切诸法中,都有安乐性,但去其病,不去其法;如果是塞阻大道之法,则应破之,若是通顺于大道之法,则应护持。由于善识通塞故,即塞成通。于是烦恼即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生死即涅,涅寂灭,无复生死。因此悟入,得证道果。 (6)调适道品,中下根人在前法中未入,应观现前一念三千性相不可思议,即是圆心念处(四念处)。一心念处,即是一切心念处。更以四正勤策发,缘四如意足,而生五根,使其增长,便成就五力;调停七觉支、使其懈于八正道;开圆三解脱门(空、无作、无相),而入三德秘藏,成就道果。 (7)对治助开,下上根人,因有无始事障未除,所以在前法中被盖障所覆,不能入位。因此须仔细观察哪一障偏重,并以理观为主,以对治事行为助;正助合行、勇猛精进,不惜身命,誓愿证道,终不懈怠退转。由此以事理二治,断无始事理二种幻障,障除理现,豁然证入中道。 (8)知次位,通过前面七个阶段的修习,纵然是钝根之人,也都能获得利益,倘如不知次位,生起增上慢之心,以凡滥圣,招过不轻,所以必须在内心所证上,深入简别观察,到底是究竟即佛?还是分证、相似即佛?或者仅是小轻安的境界?通过观察后,已知自己所入之们即不起上慢之心。 (9)能安忍,在前知位后,或入五品观行位中,障转慧开,神智爽利,本不听学,能解经论;欲释一义,辩不可尽。于是名声渐传,外招名利,内动宿障,被信众之所围绕,讲说弘法,废损自行,不但正行不进,障道还可能时时出现。因此应在此刻好自勉节,对于名利安然无着;并庆忍耐内外荣辱,不动不退;策进五品,进入十信,证入六根清净之德。 (10)离法爱,行者断除内外障后,爱着六根清净、互用神通等中道相应法爱,不能进入初住之位。因此更应断离法爱,而入分真中道,证入分真后,分得大理、大誓愿、大庄严、大智断、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权实、大利益、大无住。从知位到最后的三法,是下根人修前面七法未入中道。所以须加方便助道。当修完十法时,也就同证三德秘藏,得菩提果,圆显中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