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天台宗文集:历别六妙门略析(朱封鳌) |
 
天台宗文集:历别六妙门略析(朱封鳌) 何谓六妙 天台智者大师(538—598)秉承南岳慧思大师之说,为三根性引三譬喻而说三法门,力倡三种止观,即:(1)渐次止观,略称渐次观,为初浅后深之观。(2)不定止观,非初观实相,亦非次第由浅至深,而系前后互更之观法。(3)圆顿止观,指初发心即观实相。在三种止观中,渐次止观是对初机的人说的,圆顿止观是大根性的行者们所修持。而不定止观在浅深、事理、渐顿方面,并不依一定的次第,只随众生的根机,酌情而行,故最宜三乘人修持。 《六妙门》属于天台止观中的不定止观。是智者大师在金陵瓦官寺为大众讲述的(一说为大臣毛喜撰)。此书非常精要,开头说:“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径。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即数息观):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指出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正士,都是从修六妙法门,进入涅槃之路的。足见修持此法的重要。 据《法界次第初门》卷上称,智者说的六妙门,是特指六种禅观:(1)数,是数息门。数息观又称安般,为五停心观之一。即计数呼吸的次数(从一至十),以收摄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此为除散乱、入正定的修法。一般是数入息(吸),不数出息(呼);但也有主张数出息(呼),不数入息(吸)者。总之,不可将入息、出息同时计数。(2)随,是随息门。数到一定时间,即随息的出入而不计其数,凭感觉来制驭散乱,禅定便容易引发。(3)止,是静止门。由于一心不乱,止灭烦恼,使心安住于一处,以无为的真如为缘,远离种种相对相。(4)观,是观照门。观五阴的虚妄,以有为的事相为缘,而发出殊胜的智解。修行者应先以止来制服烦恼,再以观来断除烦恼,而证入真如。(5)还门。对心起反省观摩,知其为空。这样,我执自然消失,无漏的方便智自然显现。(6)净门。心无住著,泯然清净,则真明的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六妙门中,前三门属定,后三门属慧,依此定、慧,即可获得真正的菩提。 智者还对“六妙门”三字的含意作了总的概括。他说:“今言六者,即是约数法而标章也。妙者,其意乃多。若论正意,即是灭谛涅槃,故灭四行中言灭、止、妙、离。涅槃非断非常,有而难契,无而易得,故言妙也。六法能通,故名为门。门虽有六,会妙不殊。” 大意是说:“六”只是约数法标章。因为禅法“虽数有多少,穷其法相,莫不悉相收摄,以众生机悟不同,故有增减之分,分别利物。”这里说的“六”法,是最利于三乘人修持的。“妙”,主要是指灭谛涅槃。我们知道,观四谛(苦、集、灭、道)之境,每一谛应观其四个相状,而得十六个相状,称十六行相。其中观灭谛的四个相状是:灭谛已尽除肉体的束缚,故是灭;没有贪瞋痴烦恼的扰乱,故是静;没有一切过患,故是妙;从种种危难脱离出来,故是离。总之,涅槃是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的境地,“非断非常,有而难契,无而易得”。所以称为“妙”。“门”,是指“六法”皆能通过的门户。“门”虽有六种,但它们都是通向“涅槃”这一无上妙境的。 历别六妙门修持法 六妙门的修持及其关联可分多种。最主要的是历别对诸禅之六妙门。这是修六种禅法所能达到的各各不同的境界。 首先是数为妙门。智者说:“依数为妙门,行者因数息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若于最后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定得三乘道。” 数息,是六妙门中的初门。主要是为了入定。修数息观,应当持之以恒,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寂心静虑,直到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禅,即指色界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四禅的特点为已离欲界的感受,而与色界的观想、感受相应。从初禅到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步发展,形成不同精神境界。其对治和利益也有所区别,如初禅虽已离欲界的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的喜、乐,但仍有寻(觉)、侍(观)的粗细分别的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到二禅时,寻、侍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的喜、乐,住于非苦非乐的“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舍三禅的妙乐,称为舍清净,只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的感受。 修数息观,在治惑的同时,还应生诸功德,即四无量心。这是学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使之离苦得乐,所应具有的四种精神:一是思惟使无量众生得乐之法,称为慈无量;二是思惟使无量众生离苦之法,称为悲无量;三是思惟使无量众生离苦得乐,于内心深感喜悦,称为喜无量;四是思惟使无量众生一切平等,无有怨亲之别,称为舍无量。 数息观修到相当时期,能达到四无色定的高级境界。这是超离色法(物质)系缚的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这四种定,是对治色法的系缚,灭除一切对外境的感受和思想的修行,并借此修行达到清净无染、虚空静寂的精神境界。四无色定即:(1)空无边处定,此定超越色界的第四禅,灭除障碍禅定的一切想,思惟“空间为无限大”,也就是思惟空无边之相。(2)识无边处定,此定超越空无边处定,而思惟“识为无限大”,亦即思惟识无边之相。(3)无所有处定,此定超越识无边处定,与无所有相应,即思惟无所有之相,并安住于这种定境中。(4)非想非非想处定,此定超越无所有处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并安住于这种定境中。 但是,修持者应当知道,即使修数息观达到了四禅、四无量心,直至最后的非想非非想定,也并非进入了涅槃。因为烦恼、散乱之心,尚未完全收摄。还须继续修持,进入随门,达到“不住不著,心得解脱”的地步。 其次是随为妙门。智者说:“随为妙门者,行者因随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胜,所谓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心受喜,七、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 十六特胜,又作十六胜行,是数息观中最为殊胜的十六种观法。不计数出入息,而凭感觉来制驭散乱,使精神统一。上述这段话的大意是:(1)知息入,集中心念,作意识分明的呼吸,念气息徐徐而入。(2)知息出,念气息徐徐而出。(3)知息长短,心若粗杂散乱,则呼吸短促;观心微细,则呼吸亦长。(4)知息遍身,知肉身是空,而作气息遍满全身的观想。(5)除诸身行,除去身体的行为,使心安静,并消除粗杂的气息。(6)受喜,即心达到欢喜。(7)受乐,即身体得到安乐。(8)受诸心行,摄受心行,知烦恼即菩提。(9)心作喜,若心沉则使之振起生喜。(10)心作摄,若心浮则将其摄归于静。(11)心作解脱,舍离心的浮沉,使心得到解脱。(12)观无常,知心寂静,一切事相皆属无常。(13)观出散,知心正定,观流荡散乱产生的祸患。(14)观离欲,断欲望,生厌离心。(15)观灭,观有为之诸法,皆具有刹那间坏灭的性质。(16)观弃舍,即弃舍有想和无想,不执著于非想非非想。可见十六特胜是要依靠微妙的觉知来控制,运用对治之法,使心平和中正。智者特别强调十六特胜中的“观弃舍”。他说:“深观弃舍,不著非想,能得涅槃。”为什么呢?所谓非想非非想,是属于不是想像,也不是非想像的境界。它是无色界的第四天,已无欲界、色界的粗想的烦恼,称非想;但尚有细想的烦恼,称非非想。由于是非想,故外道以为这是真正的涅槃境地;由于是非非想,故智者以为此中尚有生死,尚未能真正的解脱。也就是说,这境界虽然没有明胜的想像,但仍有细隐的想像。对修行者来说,这虽是相当高的境界,但还不是究极的境界。所以,智者强调“观弃舍”,要修道者继续不懈的修持,进入“止”门,达到真正的涅槃境界。 其三是止为妙门。智者说:“止为妙门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著正慧如金沙也;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永尽无余,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 智者认为,修行者通过长期修习数息门、随息门,逐步达到去绝分别,远离杂念,使心安住于一境中,从而产生五轮禅。 五轮禅,即是由修禅所得的五种功德,又作五轮三昧。此五法门是借譬喻立名,以离下地的粗乱心,次第转至无学的极果,故通称为轮。所谓地轮三昧是指修行者在“止”之中,若证得“未到地”之定,忽然湛心,自觉身心之相皆空,泯然入定,而定法持心不动,好比地之具有住持不动、出生万物二义,故称地轮三昧。所谓水轮三昧,是指修行者于地轮中若发诸禅种种功德,定水润心,自觉心中善根增长,身心柔软,折伏高慢之心,好比水之具有润渍生长、体性柔软二义,故称水轮三昧。所谓风轮三昧,是指修行者若因禅定,发相似智慧,无碍方便,能发启种种出世善根,功德生长,亦能摧破一切诸见烦恼,好比风之具有游空无碍、鼓动万物、能破坏三义,故称风轮三昧。所谓金沙轮三昧,金譬喻真,沙譬喻无著。是指修行者若发见思真慧,无染无著,得三道果,好比金沙,故称金沙轮三昧。所谓金刚轮三昧,又作清净禅,即第九之无碍道。譬如金刚,体坚用利,能摧碎诸物而不为妄惑所侵,能断灭一切结使,进入涅槃。 智者还指出,修“止”得五轮三昧之后,能证得尽智和无生智。什么叫尽智呢?尽智是人们体现四谛所尽知之智,亦即“我已知苦,已断集、证灭、修道”的无漏智。无生智是尽知我人已体现四谛,更无体现者之智,即遍知“我已知苦,更无所知之苦”等的无漏智。通过“止”,将心从一切烦恼的系缚中脱却出来,断除再生于迷妄世界的种种业因的境地。此时产生的真如,显现于离障的主观努力的完成中,这就达到了真正的涅槃境界。 其四是观为妙门。智者说:“观为妙门者,行者因修观故,即能出生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炼禅、十四变化心、三明六通及八解脱,得灭受想,即入涅槃。” 天台宗主张止观不二。这里只是为了初修者的方便,才把止和观分开来叙说。这段话可分三个方面来解释:第一,智者认为,只有通过修观,才能发起正智,历历分明地照见诸法。例如九想(对于人尸体的丑恶形相作九种观想:青瘀想、脓烂想、虫吃想、膨胀想、血涂想、坏烂想、败坏想、烧想、骨想)、八念(内心存在的忆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十想(无常想、无我想、苦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欲想、尽想)等。九想和十想,同是修不净观,但九想未得禅定,仍为YIN欲所遮覆;十想能除灭YIN欲等三毒。而八念,则是修行者修不净等观时,恐因厌患其身,产生忧惧和烦恼,修八念才能去除恐怖和烦恼。第二,修行者由于历历分明地照见诸法,而深入禅定,产生八背舍(舍弃色贪等心的八种定力)、八胜处(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的八种禅定)、十一切处(又称十遍处,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十法遍布一切处的禅定)、九次第定(次第无间所修的九种定)狮子奋迅三昧(一种如狮子戏时能制伏群兽的疾速三昧)、超越三昧(由散心亦可直接入灭尽定。由灭尽定亦可直接出散心的一种三昧)、炼禅(此禅能提炼诸味禅,犹如炼金)、十四变化心(指色界四禅定中的十四种变化)。使得止与观二者合而为一。第三,由于止观合一,产生三明六通(六通指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其中天眼通、宿命通与漏尽通,称为三明),及得八解脱(即八背舍的定力)、灭受想次第定(四禅天的最高定力),而进入涅槃。也就是说,修行者进入观门,已经达到了声闻(阿罗汉)的境界。 其五是还为妙门。智者说:“还为妙门者,行者若用慧行,善巧破折,返本还源,是时即便出生空、无想、无作、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缘、中道正观,因此得入涅槃。” 这里说的“还”,主要指的是返本还源,进入空、无想、无作的三三昧境界。所谓三三昧,即:(1)空三昧。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观诸法为因缘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2)无相三昧。一切诸法皆无想念,亦不可见。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之十相,故称无相。(3)无愿三昧(亦作无作三昧)。对一切诸法无所愿求。非常、苦、因等可厌患,故道如船筏,必应舍之;能缘彼定力故,得无愿之名。《法华经玄义》中则将三三昧归结为:真谛三昧,破见思垢。俗谛三昧,破恶业垢、尘沙垢。中道三三昧,破无明垢。这样,修道者对三十七道品(进入涅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四谛、十二因缘,均能观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得到了中道正观。显然,进入还门,已是缘觉的境界。 其六是净为妙门。智者说:“净为妙门者,行者若能体识一切诸法本来清净,即获得自性禅也。得此禅故,二乘之人,定证涅槃。若是菩萨,入铁轮位,具十信心,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种大禅。所谓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净禅。菩萨依此禅故,得大菩提果。”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修持至净门,二乘(声闻、缘觉)之人,定能证得自性禅(即观心之自性,一切诸法莫非由心,心摄一切)。若是菩萨,就能进入铁轮位(十信位),得九种大禅。所谓九种大禅,指不共外道与二乘,独为菩萨所修的九种禅定。《法华玄义》卷4中曾比较诸禅,称九大禅如醍醐,为出世间上上禅。九者即:(1)自性禅,观心之自性,一切诸法莫非由心,心摄一切,如如意殊。(2)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之禅。(3)难禅,指难行之禅。有三种:第一难禅,久习禅定,于诸三昧得心自在,而为哀愍成熟众生,舍第一禅之乐而生欲界;第二难禅,依禅出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深三昧;第三难禅,依禅得无上菩提。(4)一切门禅,一切禅定皆由此门出之意。(5)善人禅,摄一切善法,大善根之众生所修。(6)一切行禅,意指大乘一切行法无不含摄。(7)除烦恼禅,若修此禅,能除灭众生种种苦恼。(8)此世他世乐禅,修此禅定,能令众生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9)清净净禅,依此禅定,一切烦恼惑业悉断尽,可得大菩提清净之果,故名清净;“净”字重复,乃表清净之相亦不可得。这里说的九种大禅,完全是菩萨所达到的境界。 总之,历别六妙门,是修六种禅法所能达到的各种不同的境界。从数门至净门,其中须经历一番长期曲折的修持过程,才能渐入圣境,直趋佛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