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五集 |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五集 净土法门的报化之争是古来已久的大问题,也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一个枝干问题。要是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于念佛此生得利是极为困难的。念佛的圆满报德会于现生中消除我们薄地凡夫的倒见、浊业,能迅速地得见利益善巧。假如我们对弥陀的国土成就认识模糊,念佛往往会不得力。实际净土一法千百年来被很多人曲解、误解或是轻视,包括现在亦复如是。修行这个法门的人虽然很多,但真正对它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或者说深入实践的人并不是十分多。此处,道绰禅师引用经论一再的阐明:彼土是报土非是化土。我们真正实践过念佛的人对这个问题是比较在意的,若是平时对净土法门不太深入实践,这个问题也就象“别时意”一样一带而过。 《经》(卷下意)云:「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彼《经》(大乘同性经卷下意)云:「阿弥陀如来、莲花开敷星王如来、龙主王如来、宝德如来等诸如来,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报身佛也。何者如来化身?由如今日踊步如来、魔恐怖如来,如是等一切如来,秽浊世中,如现成佛者、当成佛者,从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如是化事,皆是化身佛也。何者如来法身?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形、无现、无著,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生无灭,是名真法身义也。」 “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这是《大乘同性经》所辩报化的一个抉择,也就是唯依佛教来抉择这个法则,抉择这个教言。 “彼经云。阿弥陀如来。莲华开敷星王如来。龙主王如来。宝德如来等诸如来。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报身佛也。”这个经典给我们确定过此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是报土,此处给我们抉择性的文字,给我们往生彼国决定的回归。往生化土就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惑,念佛的人时常会在这里产生徘徊。 “何者如来化身。由如今日踊步健如来。魔恐怖如来。如是等一切如来。秽浊世中。如现成佛者。当成佛者。从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如是化事皆是化身佛也。”这个地方提示的特别清晰。舍兜率、降王宫等八相成道都是应化佛所示现,比如我们娑婆世界的释迦佛所示现,这都是应化佛,阿弥陀佛并不如是,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假如我们能深入实践净土法门,对这个报化问题就有抉择力了。 “何者如来法身。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形无现无著。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生无灭。是名真法身义也。”蕅益大师对三身的说明让人感觉更简洁一些。在其著作中这样讲:“诸佛法身无来无去,无相无著;报德圆满,有始无终,亲证法性故。”依报德彰显法性功德,故有始无终。“应化身应众生因缘,若现若灭。”此处即是说报身常住,所谓常住就是说圆满功德故,无有灭相。若灭,非是圆满相。 问曰:如来报身常住,云何《观音授记经》(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观世音菩萨次补佛处」也? 答曰: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证也。 又《宝性论》(卷四意)云:「报身有五种相: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即其证也。 “问曰。如来报身常住。云何《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观世音菩萨次补佛处也。答曰。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示现即是应化。因为三身本是一体,只是表现有异。道绰禅师此处的解释是为泯灭众生疑惑的权宜之说。 “彼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证也。”此处说明取灭者是应化身,报身不灭。 “又《宝性论》云。报身有五种相。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这是五个状态。 问曰:释迦如来报身报土在何方也? 答曰:《涅槃经》(北本卷二四、南本卷二二意)云:「西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所有庄严,亦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有异。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来在此娑婆国土。但非我出此土,一切如来亦复如是。」即其证也。 “问曰。释迦如来报身报土在何方也。”此处是对浊土的疑问。因为问者会延续疑问,我们也会延续疑问:阿弥陀佛的报土在极乐世界,那么释迦佛的报土在什么地方呢? “《涅槃经》云。西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所有庄严亦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有异。”《药师经》上讲东方有药师琉璃国,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差别。诸佛报土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为什么我们单提阿弥陀佛的报土呢?因为阿弥陀佛誓愿超众故!这种摄化有情令生彼国的愿望就是凡夫愿生其报国而得往生,凡夫依彼报德圆满摄化而成就不可思议功德,这是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力所致。那么其他诸佛在报土示现的因缘是他方应化,而非摄众生令生彼国。这实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差别,于无差别法中示现差别。阿弥陀佛的愿望超越一切诸佛,故称为佛中之王、光中极尊,这是释迦佛亲口所赞。这个地方我们往往会忽略它,认为这是净土行人偏赞本法门。实际并不如是,这是法门抉择的优势,也是这个法门所依从的威德。 “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来在此娑婆国土。但非我出此土。一切如来亦复如是。即其证也。”此处证明释迦佛的报土在无胜国。诸佛皆有其净土、浊土,浊土是其应化土。 问曰:《鼓音经》(意)云:「阿弥陀佛有父母。」明知非是报佛报土也? 答曰:子但闻名,不究寻经旨,致此疑。可谓错之毫毛,失之千里。然阿弥陀佛亦具三身,极乐出现者,即是报身。今言有父母者,是秽土中示现化身父母也。亦如释迦如来,净土中成其报佛;应来此方,示有父母,成其化佛,阿弥陀佛,亦复如是。 又如《鼓音声经》(意)云:「尔时阿弥陀佛与声闻众俱,国号『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阿弥陀佛父,是转轮圣王,王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魔王名无胜,佛子名月明,提婆达多名寂意,给侍弟子名无垢称。」又上来所引,并是化身之相。若是净土,岂有轮王及城女人等也?此即文义炳然,何待分别?皆不善寻究,致使迷名生执也。 “问曰。《鼓音经》云。阿弥陀佛有父母。明知非是报佛报土也。”这又为我们设一问。我们有时读到一些净土法门的旁依经典,会生疑惑:阿弥陀佛怎么会有父母呢?没有女人怎么会有母亲呢? “答曰。子但闻名。不究寻经旨。致此疑可谓错之毫毛。失之千里。然阿弥陀佛亦具三身。”此处消融我们的疑惑。阿弥陀佛有三身。 “极乐出现者。即是报身。今言有父母者。是秽土中示现化身父母也。”此处就象释迦佛诞生于迦毗罗卫国是一样的,母为摩耶,父为白净,这样父母相应出现的示现,阿弥陀佛亦复如是。 “又如《鼓音声经》云。尔时阿弥陀佛与声闻众俱。国号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由旬是印度人记距离长度的方法。一般是这样评判:平原六十里为一由旬,丘陵地带四十里为一由旬,山区三十里为一由旬。 “阿弥陀佛父是转轮圣王。王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魔王名无胜。佛子名月明。提婆达多名寂意。”每一尊佛出世都有这一套人马应化于世间,大家配合演一出成佛度众生的戏。八相成道就是应化世间,令众生出离轮回苦难而摄化于世间,所以称为化身。 “给侍弟子名无垢称。又上来所引并是化身之相。”关于化身报身的区别,此处引用经典举了很多例子以畅明彼土是报土非是化土。 “若是净土。岂有轮王及城女人等也。此即文义昉然。何待分别。皆不善寻究。致使迷名生执也。”怕我们堕入这种知见中。我接触过一些藏传佛教对净土法门的讲解,他们十分强烈的判定往生极乐国土是化土,他们说众生因所熏习之业故得生彼国。此处就有很大的差异了。我们念佛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故,令众生往生彼国,这个“令”是众生愿往生者依佛愿力摄化故,令其往生。要不然,众生入佛报土实在是大难。因为这个地方是不可思议的功德,是佛愿力所成,菩萨心智所不能及。在善导大师立宗的教言中,是直接破除一切不了义教,一切菩萨教言皆应放舍。其所用十分勇猛,要不然,净土一法立宗无由。 现在许多修行净土法门的行者为什么对净土法门不能深入实践呢?就是这些抉择的地方没有生起决定。那真正知道净土教言唯依佛愿,令众生现业泯灭,直汇入法性,这样的大功德力,就是缘佛愿力,令见心智,身心安乐,无动无摇。这样大功德心智的加持,要是按推导实在是无意义的。在这个地方无法生起决定故,所以很多人对净土法门是徘徊的,观望的,也没法深入去实践。很多人学佛基本上和学净土法门的状态是一样的,在门外徘徊,不能深入。我们有幸闻到道绰禅师这样的善知识清净的引导,引用经文来引导,给我们一个决定的信念。若没有弥陀圆满报德愿望的加持,我等欲见心智之根本安乐是无力的。若依佛的报德彻彰众生心性圆明,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啊,也是佛法出世的根本,也是诸佛慈悲所在。 但是众生,包括一些菩萨都有所疑惑。何以故?菩萨皆因六度万行,或者说无量劫来的修持守护、愿望的守护与实践而成就的菩提,或者说成就的道业,这是自身报德的道业。要是依菩萨心智来思维此法,此法亦不可信及。所以释迦佛在《阿弥陀经》中这样讲:我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玄奘法师把他翻译成:我于一切世间说此极难信之法,是为甚难。这个“一切世间”就是诸菩萨世间、声闻世间、人天世间、修罗世间、地狱、饿鬼、畜生世间。这个境界是唯佛与佛能知能见的。《无量寿经》在这个地方反复开示,说此法唯佛与佛方能知。因为这个念佛法门,为什么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在门外徘徊呢?因为欲以凡夫知见测度佛愿故,以凡夫知见测度佛圆明心智故,以佛情智测度佛大悲故,不能去随顺佛的愿力得到心智的畅明,所以不能安心起行作业,不能深入这个法门。 以前接触很多的念佛人给别人这个讲,那个讲,但是一到关键问题上就舍弃净土法门的守护了。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我们念佛人或者学佛人审思重视的一个问题,不单单是净土法门的问题,是现前学佛于法门生起抉择心的一个大问题。你在这个法门上抉择不了,你能在其它法门上抉择(也极难),因为这个法门是十方诸佛所赞许、十方诸佛所加被、十方诸佛所推荐的,这个法门你有疑虑,那么其它法门的疑虑是可想而知的。 问曰:若报身有隐没休息相者,亦可净土有成坏事? 答曰:如斯难者,自古将今,义亦难通。虽然,今敢引经为证,义亦可知。譬如佛身常住,众生见有涅槃。净土亦尔,体非成坏,随众生所见,有成有坏。如《华严经》(晋译卷四)云:「由如见导师,种种无量色,随众生心行,见佛刹亦然。」是故《净土论》(道安)云:「一质不成故,净秽有亏盈。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故知若据法性净土,则不论清浊;若据报化大悲,则非无净秽也。 问曰:若报身有隐没休息相者,亦可净土有成坏事? 这是假设一个疑问。要是报身有隐没休息相,它可以隐没。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那为什么我们现前众生不能得见呢?这就是个隐没相。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也是一个很重的问题。那么净土是不是有成坏呢? 答曰:如斯难者,自古将今,义亦难通。 就是你很长时间,这个义也是难通。 虽然,今敢引经为证,义亦可知。譬如佛身常住,众生见有涅槃。 这个佛身常住,法身是常住的,报身是常住的。这个常住有两种常住。这个“常”非众生识心之常,是为法性。非常之常,就是非对待之常,非生灭之常。所谓的法性周遍之实相体,此体非色相所取。因为我们说观诸法无常,那么这是不是矛盾的呢?这个“诸法”实际是说生灭法。一切生灭造作必然无常,但于自性中无得失、无生灭之相,何以常、无常呢?此处作非常之常,亦名净相。 像阿弥陀佛这个十万亿佛土是报土,那有报身。报身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为何此浊土有情不能得见得闻呢?无所障碍——为什么我们在这个地方心智有所障碍呢?是自设障碍还是佛设障碍呢?我们应该思维观察。有人行般舟现前见佛。那么在同一国土中,为什么有见佛有不见佛者呢?这是众生业障所蔽惑,是妄执所蔽惑,非是佛光有碍。佛的愿力是普摄十方,摄化有情。所以善导大师在他的教言中说若冥见若显见,若冥加若显加,咸是佛恩,直透法性真实安乐,众生安心念佛。这就是无所障碍之功德自然的应化,无相之光明普摄十方,令众生一时得以无挂无碍,远离分别。这实际是佛的无碍光所回施。我们的心是对待心,所以多以爱心得见爱相,那就不能见佛无碍妙相。菩萨行法不坏于色,不取于色,心净则见。举个例子比较简单一些。阿弥陀佛报身佛,犹如大日出于晴空,有目者见,你睁开眼睛就能得见,那闭目者呢,我们现在不学佛人、不念佛人,或者说不以正知见念佛人就像闭目之人。非大日无光,非佛光不圆明,非佛有分别心。此光无有分别心,圆照于法界,阿弥陀佛的报德亦复如是,愿亦复如是,圆摄于有情,但盲眼者不知。 众生见有涅槃。净土亦尔,体非成坏,随众生所见,有成有坏。 实际是随我们现前心智所见。像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若在此处歇心,即见法性。有人读《金刚经》,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实际很直接地告诉我们报德的清净、法身之周遍。众生不能认取,自己的妄执妄见,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虚妄揣度,不能得见诸佛无碍功德。 这需要大家去思维观察,依佛了义教来观察思维,不要依自己的妄心思维,不能如法思维就不能契入法则。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