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36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36集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但净本心,】我们常说「擒贼先擒王」,这个王就是你的心,事实上都是你的心在作用。我们常掉入一个陷阱,你一直想办法要让自己的心清净。当然有很多人这样教你,不是不对,这样是渐修。比如你心很乱,你透过持咒、念经、数息让你的心静下来,但心是无常的,怎么静?你现在心很烦、很乱,透过一种方式让你的心静下来,从乱到静,这是无常。同样的道理,静了之后还会再乱,因为它同样是无常。这样的修行就像拉锯战,这样修不是不对,这叫渐修。就好像说,你现在没有钱也不快乐,你就是要有一点钱才会快乐,这样就注定你现在不会快乐;你要等到有钱才会快乐,你这样蛮累的。你什么时候才能够体悟到「我现在快乐,我过程快乐,结果也是快乐。」这样才是圆满嘛!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苦如果你把它解释成历练还可以,但很多人把苦跟痛苦连在一起。当你被人看不起时就想:「不要紧,我忍耐,有一天你就会知道!」这叫瞋恨。有一天成功了,他就说:「你看我成功了!」然后就往生了,悲哀!也就是他的成功真的很无知,这样的人从古至今一大堆,但有人不知道这样的道理,还歌功颂德。你要知道六祖大师说的真正的意思,〔但净本心〕,指的是你心的真相是清净的,这就符合前面讲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现在是叫你去明白。《坛经》的下手处是叫你悟,惭修的下手处是叫你修,渐修是先修后悟,顿悟是悟后起修,你要把这个次第弄清楚,这两个都对。悟是悟什么?悟是要悟那个本来。你现在讲的,心清不清净,就是心的作用,不是本来面目。你现在胡思乱想,就是心的作用。你要分清「体、相、用」,光是这三个字你可以贯穿很多道理。你不需要在「作用」打转,你只要明白它的真相,自然就会清净,就像六祖所讲的「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就是说,当你可以悟到那个清净,任何念头就变成清净。当你没有悟到那个清净,任何的念头你不要去求个静,因为那个静是无常的,短暂的,你求不来。纵使你求来,它也会消失,它不是真实的,这样的概念,真正明白的人不多。一般人谈修行方法,就是乱的时候怎么让自己定,烦的时候怎么让自己静,就是停留在一种对治法。我刚才已经讲过,你的心情本来就是变来变去,就这么简单,你只要接受它就好。有同学问我:「诵经或念佛之后念头会起来,怎么办?」有些同学是把心拉回来,我说:「不用把它拉回来。」为什么?来让它来,去让它去,让它来去自如,因为来去本来就正常,因为无常是真理。你有这样的正见,自然「来去」就会渐渐没有影响力。一刚开始不是透过训练,而是正见的问题,这种正见的核心,一般人真的不容易抓住。《坛经》里所讲的正见就是本质,就是在谈这个道理,《无相颂》就讲得很清楚,你只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能够:「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

  【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禅的东西不啰嗦。〔六识〕就是你的认识,你透过身体的感官系统: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来认识六尘,〔六尘〕就是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谁在主导呢?就是本心。所以,本心清净,你看出去的世界就一切清净,事实上它就是这个样子。悟不到本心清净,这个世界怎么看都是起伏不定,都随着你的心情和个人的偏见来决定。不相信你去看,你每天去公园散步,公园没有变,但你的心情会变。当你在恋爱中,看见落叶都对你微笑,你若是失恋,花开都枯萎,随着你的心情看这个世间,所以才说「见仁见智」,因为妄心在作祟,每个人心情不同,看的世界就不一样。离开这个核心,你要从你的意识,或从你的感官系统或外面的现象去下手,了不可得。今天最难的就在这个问题,难在我们就是没有办法看到那个清净的心。清净是什么意思?你的脑袋还是会凭空想像。你说:「像我上课一样,清净就是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这叫做理论,并不代表你懂清净。或比如,「这开水很清澈。」这只是一个譬喻,清净不一定是这个意思。你听课也好,看佛经也好,清净是什么,只是你凭空想像的,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人知道,如果没有契入「空」,任何东西都谈不上「清净」。你要好好地悟「空」这个字,这个字你也不需要查佛学字典,你查了也没有用,好像各有各的定义。我只送给各位一句话,「空」是一个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要透过不执着,透过不执着,你才有机会跟空相应。相应了不就知道了吗?任何的解释都是没有意义的。明白道理的人,都是这样修,这样悟而已,不明白道理的人,借助各种法门到处摸索。

  【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用自己的智慧,达到一种解脱的境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这就是错解如来真实义的人,他以为「无念」就是什么都不想,不明白法义的人,反而被法所绑。我们今天学佛法,首先不是悟,首先先不要被绑。我们今天为什么学佛法?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痛苦烦恼,所以你首先不要增加你的负担。你没有减少你的痛苦、烦恼,反而被佛法所绑,这样学没有用。刚开始学佛法,不求你悟,只要你学了不要被这个东西绑,不要越学越痛苦。我举个例子,我们还没有学佛法之前,就像个病人,因为病了去看医生,想让自己的病情减轻,不要越看越严重。请问,你来这边看病门诊几次了?你们都是做全天的健康检查,病有没有比较好?有改善就好。现在是吃《六祖坛经》这一包药,包起来,送给你;打开来,里面没有药,明白了就叫中道。真的有拿给你,真的有讲给你听,你听到什么?听到「本来无一物」,听到「无一法可得,无一法可说。」你要善于譬喻,你就知道佛法真是妙不可言。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从六祖大师讲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他很推崇无念。什么叫〔无念〕?套一句《金刚经》的话,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会无所障碍,「生其心」,生起智慧的心、慈悲的心、清净的心,念念清净。一个人只要达到〔无念〕的境界,就与「空」相应,既然与「空」相应,就〔万法尽通〕。既然没有障碍,就通,我们就是因为有障碍,所以才不通。什么障碍我们自己?当然不是别人,是自己,是自己的知见。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就是能够见到真相,一个开悟见性的人看这个世界的人、事、时、地、物就是不一样,看起来他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他的心境就是跟你不一样。在哲学里面很喜欢谈真、善、美的境界,开悟的人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真」,他能够看到真相。「善」,他能够体悟到至善。「美」,他能够体会到美的境界,各有各的妙用,真的是很美好。

  【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佛〕就是觉的意思,他自然能够达到那个层次。有时候《坛经》谈佛字,不一定要把它摆在成佛或释迦牟尼佛的概念。有的人,不认同《坛经》的理由,在于六祖讲得太快了,因为按照大乘经典,有很多层次,六祖讲的好像一悟就成佛了。你不要误会六祖,〔佛〕就当作「觉」的意思,觉了之后,每个人的体悟就不一样。有些禅师一生悟很多次,就代表悟的层次不一样,悟到什么境界没有人知道。两个人开悟,他们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初果、二果、三果、声闻的问题。只要你愿意,你一定能够突破。突破到什么程度?学无止境。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顿教法门就是直接了当,直接谈你的心,谈那个核心。但这样的法门,一般社会大众有几个看法,第一种,六祖大师是千古的奇才,你学不得;第二种,末法的众生资质愚钝,不像从前的人;第三种,六祖大师这个法门是要上根利智的人,我们是中下根,甚至没有根。我现在要讲的不是我的看法,是佛的看法,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佛说「诸法平等」,佛说「法无高下」,佛说众生「人人皆可成佛」,纵使「一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这是《法华经》讲的;学佛没有信心的人,要去看《法华经》。做一件简单的事,他都会成佛,又何况他专心去修行,难道不会开悟吗?但你这样讲,别人不见得会接受你的看法,所以他要有〔同见〕,他的知见要能够认同,这样的人,你可以为他谈顿教法门,否则,不要讲这个法门,因为怕会害了他,或是跟他起争执,或者造成他诽谤,也许他认为自己没有办法,他表面上说:「你根器好,你修,我不行。」但他的潜意识是说:「你不要傻啦!」他说:「我根器没有那么好。」意思是你的根器也没有那么好。听人说话,你要听他心里的话,但你又何必去炫耀你在学什么,这样扰乱别人的心也不对。你不要到处去跟别人讲:「你知道吗,我在学顿悟法门,很快呢!就好像两岸直航,不用绕来绕去。」你自己的体悟也不用这样讲。我们平时可以旁敲侧击,在聊天时就可以知道对方的知见。或许你认为:我又不认识他,怎么跟他聊?其实你只要跟他聊几句话,在一问一答之中,快则五分钟,慢则半个小时,就可以知道他的程度了。

  有知见也要修行,所以叫〔同见同行〕,然后能够〔发愿受持〕。很多人害怕发愿,但这个〔发愿〕讲的是你的心,你愿意流通和受持这个顿教。六祖讲这样的人,〔如事佛故〕,在大乘经里讲这个人「早植德本」,或「曾供养百千万亿佛」,你受持这个法门,跟你在服侍佛的道理是一样的。〔终身而不退者」,指你这一辈子不会退转,不会怀疑。〔定入圣位〕六祖大师讲话要负责任,但他敢讲,他很肯定地说这样的人一定会超凡入圣,事实上他也以他的成就证明给你看了,若我们是当时六祖的弟子,说不定还会半信半疑,但事情是要通过时间考验的,现在已经经过一千多年了,尤其他后面的示现,以及他现在的肉身。肉身菩萨最完整的,莫过于六祖,连红卫兵也不敢破坏他的肉身,很多东西真的很不可思议。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我们不可以吝法,不可以知道而不说。这个人可以说,你不说,这叫失信于人;这个人不可以说,你却说,这叫失信于法。你们可不可以说?你们自己找上门来的,当然可以说,没有这个因缘就不会入此门。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我们都知道佛法有三个系统: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就是西藏、尼泊尔那边;南传佛教指泰国、缅甸、斯里兰卡一带;汉传佛教就是我们中国,包括台湾跟大陆。请问,这三系,哪一个系在全世界知名度最高?藏传佛教。为什么?因为达赖喇嘛的关系。如果谈事,是因为政治,牵涉到政治的东西影响力最广。如果不是这个关系,他们也许还是会隐居在与世隔绝的喜马拉雅山,这是达赖喇嘛自己讲的。但是,哪一个系统最接近佛陀时代?南传佛教。你看他们的修行和理论,最接近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哪个系统境界最高?汉传佛教。你们既然要分了,就要分清楚,这得对内行的人说,不然争得没完没了。你只要去了解西藏和南传佛教的修行方式,再把中国禅宗的祖师摆在一起,境界的高低你一看就知道。问题是中国禅师境界最高,但最难学,因为最抽象,最难掌握。藏传或南传的,他们有个体系、次第、系统,很清楚,或有人指导,或经过哪一关之后才能够有哪一关。禅的东西没有这么讲,表面上证悟是有高低的,但悟没有定法。所以有的东西你不可以听我讲,你要去看看,然后亲自去体会,越了解你会越赞叹中国的那些禅师。如果释迦牟尼佛看到中国的那些禅师,应当会赞叹把禅法发挥得那么淋漓尽致,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说:「佛陀的时代有讲禅法,为什么他所表现的跟南传的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当时,佛陀的弟子真正懂这种道理的莫过于舍利弗、须菩提,不是他没有讲,他这样的言行比较少,因为懂的人少。大部分人就是要有形有相,有个方法,有个步骤,一般人比较好学,有次第的东西,就是有时间差,就是要拖很久。只要是没有次第的东西,不是大好,就是大坏,不是懂,就是不懂,只有这两个,所以有人说:「这样修很危险。」你要是这样认为,纵使你这一辈子没有开悟,也不用紧张,你下辈子一样是修行人,你要珍惜此生,因为这个正见会跟你走,「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生命的状态并不是只有今生,它是生生不息,生生不已的状态,它是在无常当中无限的延伸,你说它是常不对,说它是无常也不对,所以,佛性非常非无常,在这个无常的概念当中,它可以生生不息,一直地变化。那你开悟做什么,成佛做什么,去西方极乐世界做什么?还不是要继续生活!只是你的能力更好,你的心情更愉快,你的行动更方便。高铁算什么?飞碟算什么?尽虚空遍法界,一念之间想去那里就去哪里。你要了解佛法这三个体系,明白你在学什么,要明白它们的差别在哪里,但也要尊重它们,这叫平等。你要明明白白,否则你被别人一说,信心就会动摇,谈到最后,你会放弃,因为你自己正见不够。你读了《六祖坛经》要修别的法门,我也不反对。至少要有这样的正见。

  【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什么叫〔愚人〕?并不代表一定是不明白这个法门的人,而是不懂诸法平等的人,才在那里谤法。你不要想说法,却造成你在谤法,你不要以为你在护法,实际上是在毁法,这一点很多人都不了解。因为不懂法,所以才诽谤这个法,因果的东西丝毫不爽。没有见性的人,因为他执着,所以因果受报,虽然一切本来就是空,但他依旧会受报,因为他谤法,他长时间没有办法接触佛法,这就是他的因缘,是他自己所创造的,就叫做因果。

 
 
 
前五篇文章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35集

海云继梦法师:华藏工程 圆融道

海云继梦法师:华藏工程 一个圆满一切就都圆满了!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34集

海云继梦法师:华藏工程 十大愿王的修持关键

 

后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法师:华藏工程 华严思想的承先与启后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37集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38集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39集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40集 释功德净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