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海云继梦法师:十二因缘讲记 第四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海云继梦法师:十二因缘讲记 第四集

 

  那么你有了智慧呀,你就会站在生命的立场、生命总体全方位的立场来看这些资料,那么这个时候就叫做有智慧。当你有智慧的时候,意识形态就够了。所以呀,智慧是破无明的利器,智慧要破无明,就是破意识形态。那么从这个地方下来,无明跟这个意识形态的“有”,就同时双扣。这个时候展开,你就已经超越了,就已经超越了。 我们刚才是从这个指识用根上来跟各位谈的,我们现在看大乘另外有一派。刚才讲的是弥勒菩萨这一派的思想,现在我们再跟各位介绍,文殊菩萨这一派的思想。他是怎么样子破无明的,他就不讲自性、根性呀,他是从本体,跟事相上面来看。 本体,我们现在来讲,简化了噢,不能再讲那么长了噢,就是空性!就是空、空性!那么事相呢?就是我们讲的“有”,也就是心经上面讲的“色”。这个“色”呀,包括“色、受、想、行、识”五蕴都在里面噢!不是色档的色而已哟,更不要解释成色情的色呀!有个博士写论文说,“色即是空”,色即是色情,色情当然是空。那么我们不管他,色是包括“色、受、想、行、识”,它只是个代表而已。 那么以今天的立场来看,这个观世音的菩萨,唉,不是观自在菩萨,这个是文殊菩萨讲的。他在大般若经典里面特别强调这个部分,空性是本体,“色、受、想、行、识”都是“相”跟“用”,相跟用就是色,我们用这个部分来作代表。他说这个本体的存在,必须要有色相显现才能知道有本体,那么这色相显现呢,必须有本体做基础,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那么我们,一般的凡夫,他并不了解这一点,他只看到相,他只看到相呀,他不知道本体是什么!然后自己就会去归纳出他的答案,那么他的答案都是从识性上面去作用,用他自己生死轮回这个部分来去做答案。那对于生命本质,跟生命本能上面,那个真正的微细部分跟微妙部分,他体会不到,他体会不到。 我们早上讲,弥勒菩萨章,特别跟各位谈到这个部分,修以慈心。但是呢,不离嗔,不离嗔可是又不与这个这个什么嗔恚呀相结合。他意思就是慈心为基础、本体,那么嗔心的“相”现前,我们并不回避,可是呢,心不跟嗔心相结合。那换句话说,一个行者在相上他可能不避嫌,可是我们呢,就从相上捕捉,那你捕捉很多相以后,你会把它交替起来,然后做成一个答案。那么你不知道本体的运作是怎么样的,你不知道本体的运作是怎么样的,那这样的话,你所得的答案不正确,就不正确。 但是有很多人坚持这样,尤其喜好那个个性,自以为是的个性。那你就要特别留意了,他不是不能接纳,当他高兴的时候,他会接纳,当他不高兴的时候他就拒绝。而且在那种个性很明显的时候,那种专横霸道的情况会产生,那这个时候呀,就造成无知的断见。所以佛法本身在谈这部分呢,就是让你避开,你原来认知的那个范围,假如你不能避开你原来的认知呀,那就不行,那你学佛绝对没有意义。 那怎么样避开?不要再用你传统的方法。那么从文殊菩萨教导的里面,我们知道,依止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法门的修学上面,有很多地方,他是要考验你的意志,考验你的意志什么,你放得下放不下。那你会觉得这不能放下,那你就是保留着你自己,要你放下你能不能完全依止统统放下。那这个部分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为你自我的申诉会保留着你自己,而不能接纳。这个事是很麻烦的事呀! 所以在讲本体这个的部分,我们现在凡夫,你没有办法直接去揣摩,那个事相展现的背后体性是什么。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借着事相的现前,你开始要去揣摩,要去进入状况,那一个体性到底是什么?要一再的去体验。刚开始呀,你不要以为你找得到,你不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呀,无相,告诉各位,决对摸索不到。你不要以为说,这个我很快就可以进入状况。告诉各位,没有那么容易,要那么容易呀早就成佛去了,不会现在又跑过来,不可能! 因为那个体性的部分,决对不是你想像中的,他必须一再地去揣摩。而且你会发现,你所能够感受到的部分,可能倾向于某一部分,你没有办法展开在全部。你可以先从某一部分下手,先装上药引,然后慢慢地去运用,去体验,去感受。其他部分也是一样,那可以这样子处理,但是这个体性的部分,绝对不是我们一般人想象的。噢,不要轻易地以为,我证得了。没那么容易,体性是本来面目啊,体性我们讲的法身慧命,体性我们讲的第二生命啊,体性证得你就进入一真法界啊,常住常寂光世界呀,你哪个有了? 体性两个字很简单,相对于事相,相对于作用,那讲起来是很简单,可是要进入并不容易,并不容易呀!所以,表相上我们可以有那种曙光乍现的情况,是这样的可以,你会有这样的经验。但是不表示这样叫做一得永得啊,这个不表示说你是一成永成啊!这表示说你的功夫做到这里没有白费了,就像我们打石头,有火花出来,那有火花出来不表示火已经点燃了,是不是这样?你必须把火点燃,烧火生起来才算呀。那“叮叮”刨几个火星出来叫什么?叫什么成就呀?那只表示你在用功,没有错。磨出火光,但是火还没有起来,那你还要继续用功,这只是告诉你说,你这样用功没错,继续努力吧。这样而已。 所以体性的认知不是轻易可得,大家要懂得这真实义。那么你得这体性以后,你会看破事相。看破事相,那个作用呀,你也可以放下,会让“相”跟“用”随缘而来的。当你能够让“相”跟“用”随缘的时候,你的意识形态就可以破,意识形态就可以破。这个时候只能够说破我执,破我执,那么它的、它所用的极乐内涵,那还不是我们讲的究竟,因为法执还没有破。 破法执它有一个特色,我们也顺便提供给各位做参考。我们这里讲过破我执的人,很容易很愿意随缘,很愿意随缘。但是你会发现他会很消极,他不会主动,这是讲法的特性。可是,要破法执啊,你要是真的执著这样的法,随缘,而一直不发愿呐,法执永远不能破。要破法执第一个就是要发愿,所以叫做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呀!他这个愿叫什么?让你能够随缘的心,能够起一个饶益众生的心,主动地饶益众生。因为一个能够破我执的人,再能够提出饶益众生的话,他是真的饶益众生,他是真的饶益众生。我们现在很多人在饶益众生啊,那是假的!事业办的再大,慈善事业办的再大都一定有目地的,一定有目地的。是自己的目的,还是被人家利用的目的,这样而已。真正能够破我执的人,他要能够起饶益众生的心,这个时候他才能够发大慈大悲的心。没有破我执呀,他无法发大慈大悲的心。 我们在前面已经跟各位讲过,慈悲心容易发,大慈悲心不容易发。因为大慈悲心是一种无形的作用,他是以安定整个社会为前提,他是以建设整个社会福报为前提,而不是救渡哪些人的问题,你去注意看看。所以这个部分来讲,破我执的人要想破法执,一定要起愿。愿当中,为了饶益众生,他就能够随缘,在随缘当中又能主导,在主导当中,又能够恒顺,在恒顺当中,又能够引导。那你要注意哦,这个当中要如何拿捏?要如何拿捏?这有重重复杂的关系存在! 我就随缘啊,对不对?我不生不灭啊,不生不灭还要起一个愿,起愿又要恒顺众生,恒顺众生又要引导众生,然后又要随缘,因为有福报有因缘啊,没有福报没有钱你怎么饶益众生啊?那你又要主动的引导众生,然后又要随缘。这两者当中,你要怎么弄得很好,而且你要知道,众生啊,是有偏执的。你注意看看,那个人说只要有人这么说我不收徒弟,那就有很多人说这个法师修得很好,那个法师假如说,我不收你做徒弟,你就特别喜欢这种人,为什么?不作怪啊没人拜啊,所以他越怪,你就越拜,为什么?因为他要起那个愿,但是那个愿本身呢就已经含有一个什么暗示的作用了。 真正的愿不是这个样子,他要饶益众生,要普度众生,那是没区别的,没有区别的。那在不区别当中你要如何去进行,这里面有所谓轻重缓急,有所谓前后次第,当你一个状况出现以后,众生会朝着你那个地方去,一窝蜂的过去,可是当你发觉这个境界已经变得要开始往这边的时候,这些人会把你骂死的。当你要往这边的时候,这一群人会一窝蜂跟着过来,当你认为这跑道是弯的,你还要再转回去的时候,他会说,哦我被骗了,你应该一直往前跑啊!对不对?可是跑道已经转弯了,众生不会看到跑道转弯了,众生只会看到偶像,当偶像一转弯的时候,毁谤就来了。那你要知道一个大修行者,他在这里要接着经得起这些毁谤批评啊,谣言要经得起。 那么在经得起这些考验的时候你也会发现,他的群众会一再地过滤掉,会一再地过滤掉。这些人是因为你这种状况来的,当你开始变成那种状况的时候他又开始变了,他们会一直在变。一直在变那无所谓,这样的一个人啊,他能不能够说任这些群众来来去去而心不动?有没有?对修行人来讲,才是修行啊,到这个时候的修行就已经不是各位所看的,这不止八风吹不动,这大概是八万风吹不动!什么境界起落顺逆,他完全无动于衷,这个愿力指导着众生啊是这样子不可思议的。 所以我们在体性上啊,各位想想看,你能了解多少,你能了解多少?一个行者他依于体在起用的时候,在破法执,而一群群众,他不是依体,他是依相啊。可是体是随缘而展现不同的风貌啊,可是他看不出来。我们这么多年,虽然时间不多啊,十几年来,还没有看到有人,坚持这个、这种状况的。有很多人跟我讲说,你几年前讲什么,他还在几年前讲什么?你不是说要做什么,你不是说要做什么么?是啊,我是曾经说过要做什么!一样吗?不一样啊。 所以这些境界的转变、转换,在整个的过程当中各位要懂得体的运作是非常微妙的,非常微妙的。所以我们从体相之间来看,体是破无明,相是破有,破意识形态,这个叫做双管齐下。其实跟舍识用根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两个人法门不同,一个是文殊菩萨的法门,一个是弥勒菩萨的法门。那各位你就可以了解到,大德修行酸甜苦辣,味道完全不同,请问你要选择哪个法门?选择哪个法门?你自己想啊,你说我怎么跟你指导啊?我可以告诉你,可是你说我要吃辣的怎么拿酸的给我?我说这加起来就变酸辣汤,你说口味太重了,对不对?我们法门的指导跟参考是这样提供给各位,你要怎么样运作那就靠自己,靠自己啊。所以十二因缘法他给我们一个很殊胜的感觉,就是对我们思维模式的意念啊,他很有帮助,对于这种理念、观念的矫正有很大的帮助。 你从这个地方你就可以看到,修行当中你要从习气下手来修,当然可以。你要从观念下手来修也可以,我们从普及面下手,那就是从这个习气上面来修的。我们要从十二因缘法下手的话就从观念上来修,那么观念上来修的人,他的思维要比较敏捷,要比较敏捷。知识分子修学这个法门啊都比较容易。从习气上来的人啊,那你就要注意,要持戒比较严谨。那这两者没有说哪个对,哪个错,我们不论对错的,我们只看你相应不相应,对机不对机。 我不知道啊这样提供给各位做参考,对你选择法门跟修行的下手处有没有摸到一点门径?剩下来就是我们要怎么跳下去啊,是不是这样?要不要我替你推下去?不要啦,要怎么跳你自己选啦,你要从深的地方跳也可以,从浅的地方跳也可以,自己去尝试。修行的这个轮廓,那个概念的模式大约是这个样子,那么你认为哪一方面比较适合你,那是你自己选择。假如你真的是没有办法下手,那我劝你一定要找个善知识,找个道场,去选一个法门,接受人家的指导,你自己不要自以为了不起:我自己跟师父修就好。修到最后"咸咸"(台语口语)。您不要这样修啊,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去斟酌一番,你能够自己动手下手,那最好也要找个善知识,找个道场,作为什么旁证,作为指引。那你假如完全没有办法做主,那你就完全依止那个道场,那个善知识。 那我们再告诉各位一个状况,你现在要修行啊,在家讲通常有困难。现在以各位在家来讲,你应该是啊,是以护法为主,你没有办法完全投入。假如你要完全投入,那你就应该可以放下家庭去修行,对不对?那你就出家嘛!那你现在又放不下啊,大约只能放一半,对不对?一半放下那一半再提起,那就不叫放下了,那不叫放下了。你有很多这种情况,有的人放下,放下,穿的可以随便穿,睡觉啊一张床要一百万啊,那你床为什么不放下,衣服都放的下,床还放不下?你讲,没有这床啊,我就睡不着。那就是放不下!这一种更不行,这个时候只能够说啊,我以护法为主,然后我亲近各道场要做什么,只是选择一下这个善知识、这个法门。哪个法门适合我,我有没有找到那个门径?找到了,好,然后我就开始结缘,在这道场,在这法门上结缘,多参与,多了解。这时候你还算不算真正的修行,只是看一看,摸索一下,然后做一些实习。人家要开刀啊,我就拿一些东西啊,记得纱布跟剪刀拿出来,不要放在肚子里面啊。因为你自己在实习常常会忘记呀,那实习常常会有错误啊,那这个时候你不成就不要紧,因为实习好了你会发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我该怎么办?那时候对于法的殊胜,你体会到感受到的时候,我告诉你啊,你就没有放不下的! 你现在就体会不到嘛,听说很好,变成意识形态,听说修行很好,这个法门很好,那你在家里啊也很认真的修,修到普光大道啊,对不对?也会放光,也会分身,也会到处跑啊,早上在这里啊,下午在那里,晚上在那里啊。人家奇怪,到哪里都会看到你,那其实你是盲目地在护法而已,你跟修行完全无关,完全无关。那么最大的遗憾是什么?遗憾是,遗憾在你没有选择到你自己的法门!然后我能告诉各位,你在这个时候以护法为主,来找寻善知识,道场跟法门为辅,当你找到了,你肯定这个法门这样修下去,我的思维模式是这样,我的心灵方程式就可以这样进行。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法喜一定很深,你对于修行的殊胜感一定很深,这时候你一定可以统统放下,绝对可以统统放下。 你现在就是没有啊,出出入入都不错,反正我到哪里人家都叫我菩萨,不管怎么样叫菩萨我总是很舒服啊,对不对?人家没有叫我坏蛋呐,你这样子的情况,就好像加入菩萨俱乐部,人家国际十字会,你是加入国际菩萨会一样。那你加入这菩萨俱乐部以后,你就变成大好人一个,那你根本没有在修行啊,没有在修行啊。有的是出钱的时候大家认捐嘛,只有这样一种状况而已。那这个算不算修行?我们可以籍这个机会去选择,哪个法门适合,哪个善知识适合,哪个道场适合?然后慢慢地去感受,那种甘露、法语它的滋润。你感受到说啊这样子真的不错,相对于这个目标来讲,我世间这些都没用了,可以放下啦。那可以放下就放下嘛,世间这些加总起来总没有一滴甘露的殊胜嘛。那既然连一滴甘露的殊胜都没有,我还留着它干嘛,要放下当然就简单了。 现在问题不在这里啊,殊胜是殊胜是很殊胜,我跟师父讲很殊胜,我都不知殊胜哪里,所以你会放不下。所以这个时候各位在佛法就有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对不对?你说有味道嘛,我找不到下手处,说没味道嘛,不要嘛,不要嘛,下辈子不知道到哪里去,能不能再听闻佛法还不知道,所以我还是赶快袈裟尾巴抓紧一点,对不对?将来业力来引的时候,看世尊的袈裟能不能救救我,你现在就变成这种状况啊。这样的话无意义,无意义。你不要担心说我是一个护法而已,护法就护法,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到道场来扫地,倒垃圾,那你就来扫地跟倒垃圾,其它你就不要管。然后人家在论道,我们就旁听,这个法怎么修好自己去摸索,这个道场这个善知识的指导可以,那我就去摸索去探讨。当你弄好了,恩,这点没有错,这个确确实实是这样,那个法喜产生,那个殊胜感产生了。那我告诉你,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这个时候你完全投入修行的因缘才能叫做成熟,才能叫做成熟。 你不能够说:我现在要放下是可以啦,啊,不过……你看看,大家都有“不过”,都有“但是”啦。还是来常住啊?要讲清楚啊,都没有问题,是没有错啊,你唯一没有问题的就是家里佛堂可以把它庄严起来,然后呢在家里接受供养。因为讲你晓得会供养这个佛宝,那这样子的话还不够,你还是有放不下,心里只要有那个疙瘩放不下的话,修行对你来讲没有意义。你要是放下99%,有1%放不下,还是没放下,还是没放下。你要100%的放下,100%的放下不是“相”上放下,是在根本上你要能够放得下。那一个根本是什么,你自己要去体会啊。刚才讲体相,那个体啊你要去感受到,要能够去感受到。所以你现在最好,所谓的修行就是假设模拟境界,模拟那个境界啊。比方我开车或者我搭车,一个紧急刹车……咦咦咦,你就想,啊,撞下去了,我就去了,或者这么一撞,哎呀,阿弥陀佛咯!这样你就去不了了,你这个境界一点都没有。 我们现在在家就做这种训练,你能够凡事都设定这个状况,我随时都可以去,修行人就是这个胆量啊,视死如归!不是说我们要求死,但是境界来不怕,不怕境界,你假如这一种感受都没有,你说你修行,可以进入状况,我告诉你很难很难,绝对难。在家里你可以先做这种心理的调试,人家对生死的看法是怎么样,我们不管,我们要懂得,我对生死的看法是怎么样正确的。这样子你才有可能去突破,去突破。从这个基本上啊,你已经肯定了,生死轮回的必然性,那么我们要把这种必然性的锁链给剪断。 那么有几个方法,从观念上来已经有了,把意识形态破除,把爱、喜欢不喜欢的习气给剪断,或者呢从名色上面来破除,或者呢从这个色、从这个无明上面来破除都可以。那看你运用哪一套模式,那你就要去建立你的心灵方程式了,建立你的心灵方程式!这是整个的运作过程当中啊,我们告诉各位,没有一定的模式,但是它基本的原则,十二因缘的这个原则是不变的。你要哪个阶段来开始修都可以,我跟各位谈的是这几个,那你可以从这里面跳出你自己的修法,那也可以。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你可以寻找你适合的方法,那你也可以啊,运用苦集灭道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妙度万行的方法,也可以运用普贤行愿的方法……那么你要哪一条我们不限制,可是基本的途径、基本的原则是这种状况。那各位在这边要怎么去掌握怎么样去发挥,我想这是切实的问题,讲到修行啊,这里是不能打折扣的!自己要问清楚,我到底要不要修?我现在的环境我现在的处境。 所以现在告诉各位,在准备阶段,我们在假设各位已经发心要进入娑婆若海,那么你在准备阶段,要怎么样去调整自己?有很多新的经验,其实你都已经有了,只是你从来没有去把它规定。现在赶快去把它规定,去感受一下,你的生命因素有哪些需要净化的、你的生命因素有哪些需要加强的、你的生命因素有哪些可以发扬光大的?有没有?你自己去把这个部分整理出来,然后你想想看在我们的这种心性上面,你要怎么样子把它规定,稳定下来。这样要把心性稳定下来之前,你的信心一定要建立,修行绝对可以改变你的命运,修行绝对可以改变你的生命品质,是100%的。 那么从这个地方下手,你才能够再进一步,去看看我们的心灵品质、生命品质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因素有哪些需要调整,需要重组?从这里一步一步来,那这个部分你一直浸泡在这里,你逐渐的你就会发现出来:我要怎么修。这个时候你就不会说我是念药师佛好还是念阿弥陀佛好了,跟那个就无关了,你可以真正的感受到一般的修行所讲的部分都是在表相上,那个表相就是给我们做一种基本心理上的依靠而已。那么对于世间广大群众,遭遇挫折或者心灵空虚的安慰来说,它是有很大的帮助,这不容否认。可是你站在佛教的究竟义,要想了解如来的真实意来说啊,这是不够的。那么站在修行的立场你只有老老实实的修行啊,别的我们没有话说了,要老老实实的修行啊,我们告诉各位只有这一条路,好好地去过滤净化你的环境,找出你的下手处。很自然的,你要怎么进行,你要怎么修啊,它就现前了。这当中啊,一点都不含糊,一点都不含糊。 我们希望这两天简单的介绍,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个实质的利益,在修行当中那个五花八门啊,那个你应该如何进行啊,我们希望说能够好好的去探索一下你自己的内心世界。你现在很贫瘠,没有内在世界,那没有关系,去摸索一下,你的架构都有。因为内在世界是本质具足的,不是没有,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嘛,你的自性本来就有的,只是你没有让它显出来而已。现在工作只是要让他显出来,所以一定可以找得到,不可能找不到。生命品质的高低,也就是让你自性显现的程度大小而已,自性显现越大,你的生命品质就越高,自性的显现越低,你的生命品质就越低,就这么简单!所以怎样去找到,自己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始以来就被无明盖住的那一个东西,去把它找出来,那就做恢复本来面目!好吧,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十二因缘讲记圆满)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和上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开讲一周年开示

海云继梦法师:三圣圆融观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97集

海云继梦法师:轻轻点到,自然开窍

 

后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法师:十二因缘讲记 第三集

海云继梦法师:十二因缘讲记 第二集

海云继梦法师:十二因缘讲记 第一集

净界法师:我们大乘佛法的佛陀是两个!

净界法师:佛陀灭度以后经典的结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