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六届普茶 柏林夜话三 |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六届普茶 柏林夜话三 (利生法师教营员们行茶) 明杰法师:请大家共同端起手中的杯,我们饮一杯赵州茶。唐代的时侯这里叫观音院,凉风徐徐,柏子青青,我们再一次盘坐在观音殿前,这是一种奇妙的因缘。今天晚上的普茶,大和尚的指示要轻松,所以最重要的事就是饮茶,第二件事是闻法解惑,用一个现代的词呢,就是Q and A。 到今天夏令营已经过去三天了,我想各位营员对柏林寺、对佛教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你们心中也有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今天晚上的时间就自由地开放给大家,大家可以向坐在前面的大和尚、向衍空法师、游教授提问,坐在前面的几位大部分都已经认识了,我需要介绍的一位是坐在大和尚右侧的木村礼道法师,来自日本。木村法师在1993年的时候就来到柏林寺,在柏林寺住过六年半的时间,到1999年回到日本,所以说木村法师也是柏林寺早期修复过程的见证人。 现在有人提问吗?(明海大和尚插话:还有游祥州教授,介绍一下游祥州教授)我忽略了游教授,因为在我心目中游教授已经是前一天来的,我感觉大家已经跟他很熟了,其实大家已经和他结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昨天晚上那一个非常特别的普茶的形式“我的善缘”的分享,就是游教授和明海大和尚共同策划的,所以大家已经跟游教授结缘了。明天游教授会给我们主持《禅茶一日》的这样的一个活动。我们会有机会亲近游教授。刚才我看有一位营员举手想提问。 营员: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我注意到文殊阁和普贤阁里面都是一个字,可它们写的又不同,我想请教一下这两个字是做什么用的呢?谢谢! 明海大和尚:这两个汉字是一个字,就是“无”。这个字和那一天宗舜法师跟大家讲的赵州禅师的一个公案有关,有人问他:“狗子有佛性吗?”他说:“无。”在唐朝这个音发“mo”。“无”的音,现在在南方还发“mo”,有无(mo),有无。在日本他们就把这个接近的音保留,他们发“mu”,但是也是从“mo”来的,所以现在你别看我们文殊阁、普贤阁这两个字啊,世界闻名,知道它的不光是中国人,还有日本的、韩国的、欧洲人、美国人,还有很多人皱着眉头,在苦苦参究这个“无”,这就是那个字。 营员:那为什么写的不一样? 明海大和尚:写的不一样,那是书法问题,应该请利生法师来回答,利生法师是书法家。你们谁去弄张纸?谁去弄一张大宣纸,一支大毛笔,让利生法师现场给我们把这个“无”的好几种写法现场表演一下,所以,(对利生师说)这问题你得等一下再回答,你先去弄一张大纸来,多弄几张吧,一张一种写法,这个“无”有很多种写法,你当众挥毫,用笔给我们表演一下,我也学学,我也有这个问题,注意!我也有这个问题,这个“无”,因为它有的写法我也纳闷,有一个写法,日本朋友喜欢这样写:一横三竖再一竖下来,拐一个弯带出来,我参究了很久,这个写法怎么来的,我们繁写的“无”怎么变成这个,我不明白。所以今天请利生法师表演、讲解一下,你现在可以离席去准备你的工具。利生法师今年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法研究生班,那个不是开玩笑的啊! 明杰法师:本来前台坐的法师就不多,已经离开了一位,所以呢,接下来的问题希望你们慈悲不要再让我们的法师,另一位再离开准备什么。但是我需要跟大家说的,衍空法师明天要离开,所以呢,你们还是可以把一些问题丢给他,在他走之前为你们解答。 营员:我想问一下衍空法师,人为什么会做梦? 衍空法师:你这个问题,还是很好玩,反正做人就是做梦的嘛,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会做梦,可能是生理上的,亦可以是白天有时候想的一些事情,你晚上睡觉会重复想的东西。有的时候不是你自己作的,是外来的因缘来影响你,好像是佛菩萨可以到你的梦中来,你可以在梦中看到观音菩萨。所以做梦有不同的理由。但是佛教时常用梦这个概念来解说人世间,让我们感觉,人生就如梦一样吧。好像昨天晚上我们在后面喝茶,今天在观音殿前面在喝茶,明天两个事情就好像发了一样梦,梦的特点是,当在梦中,一切都感觉真实,醒后完来都是假的,无法证实,或把梦境留下,故经中说如梦幻泡影,教我们把得失都要放下。 营员:修行好的人,还会去做梦吗? 衍空法师:应该也会做梦的,但是你来的时候做梦,因为你的觉性大,你对你心里的活动更清楚的时候,你可以在梦中影响你自己的那个梦。好像你在梦中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那个时候你可以念观音菩萨,因为你的修行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了,你梦中可以影响你自己。 游祥州教授:你们讲话的时候我正在做梦,我觉得衍空法师讲得很重要,梦有很多的方式、很多的形式。梦其实就我们身体来讲,我想从神经医学的角度上来讲,我们现在还不太了解,人的神经系统到底有多奥妙而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所以世上有的梦好像是个预兆,没见过的事情,可是它是在你的梦里出现的,所以解梦也是非常困难,佛教对梦的几个方面的看法,我想跟大家分享。比如说,像《金刚经》它对梦,它作为一切有为法的很重要的比喻,六个比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那么这六个比喻来形容有为法,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在人这一生,你放眼看这个世界,它好多东西就好像刚刚衍空法师讲的就像梦幻泡影一样,这是佛教用梦来比喻生命或者有为法的虚幻性。可是,我觉得到了大乘佛教,到了华严宗的时候呢,它却从梦里面发展出来一种智慧,叫如幻智,就是说它还是梦,可是这个梦呢,你可以把它经营,也很有意义,我认为这是另一种智慧的开垦,所以我觉得刚才衍空法师讲得很重要,梦真的很难解,很难的问题,刚才他在讲的时候我正在做梦,我梦到坐在这个古观音院,赵州禅师的古观音院,设想如果我今天坐在这里正在跟赵州禅师喝茶,不知道师父会跟我说什么法,这是刚刚做的梦。 营员:尊敬的衍空法师,因为您明天就要回香港了,我觉得这几天跟着您学习真是因缘殊胜,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我们今天学了两种禅法,一种是坐禅,另外一种是行禅,不知道我们佛学的禅除了这两种形式的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的禅?这是第一个问题。 衍空法师:我可以请我的翻译过来吗?因为我发现我来了以后非常感到遗憾的是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所以很多方面我想展示得好一点的,但是有困难。(香港营员上前来替衍空法师做翻译) 佛教的禅修当然是好多好多种了,首先跟大家说的是四念住那个方法,还有你今天那个行禅的那个方法。坐禅里面也有很多很多方法,好像唯识宗有唯识宗的方法,密宗有密宗的方法,密宗有很多很多方法,天台宗有天台宗的那个方法,参话头是一个方法,所以禅修有很多方法,一下子也不能全部给你说出来。但是虽然禅修有很多很多方法,都只有一个目的。 首先就是,我以前说过,禅修的目的就是打破对自己的执着,就对我们这个“我”,要把这个“我”打破,就是通过禅修这个方法,用不同的方法,来打破我们对我的执着。我昨天也讲过,我们认为的“我”是个什么东西呢?一般佛教里认为“我”就是五蕴和合而成的“结盟体”,禅修其实就是要对五蕴培养深刻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打破我们对五蕴的执着。比如说有参“念佛的是谁”,其实也是对五蕴当中其中一个蕴的参透,参“念佛的是谁”也就是对色、受、想、行、识的那个“识”,最后那个识,意识的识的参透。禅宗的参话头的功用,就不在五蕴之中的前四个“色、受、想、行”,而是直接参透能认识的“识”,而当打破了那个能认识的那个“我”,你会同时间就打破你所认识的“色、受、想、行”,打破了。所以禅宗的直指人心是很快的、很深入的,其实所有的禅修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如说密宗的大圆满,也是一下子对我们的心境和心识的观察,所以有人说参禅跟大圆满是相似的。其实禅修本身没有所谓的高或低的,只有契机与否。 营员:阿弥陀佛!大师,您要走了,还想问个问题,就是昨天大和尚做了个比喻说:人的“我”和禅的“我”之间的关系,再请法师给我们讲一下六道轮回与因果报应的秘密,它是怎么运转的,就是它的机制,就是怎么来运作的? 衍空法师:其实六道轮回与因果报应的运作,它的秘密是什么呢?就是完全没有秘密的。因为佛法是说的缘起法或者因果法,其实是自然的法则,佛教称为法尔道理,法尔道理就是说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比如说我们把手松开杯子就会掉下来,你吃饭了你会觉得饱。这个就是事情本身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法呢不论佛陀出生与否,有没有向众生说法,那个法还是会存在的,存在于宇宙之间。不过呢佛陀出世领悟了解这个法,因为明白、了解了,然后为自己断了烦恼、了生死。继尔向众生开示这个宇宙的真理。你刚才问的缘起法的秘密,其实太简单了,它的意思就是说你如果想要吃苹果,你就需要有苹果种子,这是要带出一个道理,就是说,人要改变事实,改变生命,你就先要改变因,如果你不从因入手,而想改变那个果,是不可能的。所以果只能接受。比如说你现在是个男生或是个女生,这个是个果,这个是改不了的,除非你找医生做手术,但是你用怎么样的心态来接受你的男生或者女生的身份呢?这个是可改变的,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智慧或者无明来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果你沉迷或执着的不喜欢你自己的身份,你会因此而种下一个不好的因,但是如果你因为自己的智慧或者理解,接受你现在的状况,产生一个好的心,你会因此而得到一个好的果报。所以佛陀所说的因果的道理,其实第一就是希望我们接受现实的果报。因为果报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你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来面对果报呢?那个心是灵活变化的。它有沉迷或者觉醒的分别的。沉迷面对现世的境况,你会因此而生起“贪、嗔、痴”和痛苦。如果你是觉醒的面对现世的境况呢,你会生起慈悲喜舍心,你会有一个快乐的果报。所以呢,学佛虽然是讲因果,但佛陀也说得很明白,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什么叫佛性呢?其实就是我们觉醒学习的本能。比如说你以前不会讲话你现在会了,以前不认识佛法你现在认识了,那种觉性的能力就是我们的佛性。当你完全的发挥你的这种觉性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宇宙真理,那你就会成佛了。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呢,就是去发挥我们的觉性,培养我们的戒、定、慧,有戒、定、慧之后呢,就可以影响我们对境的理解。当我们对境的理解不一样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就不会随境而转,心不随境转就成佛了,心随境转就是凡夫。 明杰法师:下面有没有营员主动上来唱一首歌,黄帅在吗? 女营员:我可以唱一首吗? 明杰法师:好!你来吧!唱好了一会儿有奖! 女营员:其实我拿话筒是想问问题,不过让我先唱一首歌,然后再问问题也可以。我唱的歌是布袋和尚的《插秧偈》(营员许可唱《插秧偈》) 女营员许可:各位法师慈悲,我想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第一天普茶的时候大和尚带我们回顾了前十五届夏令营,我们知道很多师父都是参加了夏令营然后出家的。但是我想出家的师父毕竟是少数,每一次夏令营都有几百位营员,那剩下的营员大部分都是要结婚的,我想问一问法师对于佛化婚礼是什么样的看法?因为今天有幸香港和台湾都有法师和老师在这里,我也想问一下在香港和台湾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佛教有没有帮助居士举办婚礼的情况,大家可以想象解放前在北京城有四百多座庙,寺庙其实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初一、十五都会去庙里拜一拜,成就了很多因缘,我不知道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冒昧了? 明杰法师:我先插一句啊。在今年三月底四月初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里面,在无锡和台北的两个部分,一共有十六个分论坛。其中在台湾的分论坛里面,在佛光大学,明海法师去参加,他在那部分论坛提交过一篇论文,就是讨论这个佛化婚礼,那么明海大和尚的这篇论文发表之后呢,就引起了一些关注。凤凰网的《华人佛教》里专门做了一个访谈,做了一个问答的这样一个活动,就是叫做《问道》这样一个栏目,请了宗舜法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何建民教授来讨论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这个因缘就更加难得,那我们知道如许可所说,这佛化婚礼,无论在香港在台湾,都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了。那么之前呢,关于佛化婚礼也有一些讨论,我的想法呢,先由明海大和尚简短的发表他的看法,然后由衍空法师结合香港的状况来讲他的看法,然后,我们再请游教授谈在台湾的状况。 明海大和尚:在2003年,我在柏林寺主持过一场佛化婚礼,在《中国宗教》杂志上还有照片和报道。如果在2003年以前,大陆没有这样的婚礼的话呢,那么可能我们这是大陆的第一次。举办这一次以后呢,我就对自己说:再也不办了,讨厌!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这个缘起是这样的,当时我们这里负责电脑网络数据中心的老杨还在这儿,老杨,在吗?老杨在楼上忙。就是一个学究气的老先生,现在已经六十了。他呢这么多年都在柏林寺负责电脑网络的工作。那时候他就在方丈室,天天跟我打交道。有一天,他说我女儿呀最近要结婚,想办一场佛化婚礼。因为我这个人也蛮重视因缘的,他在寺院工作这么多年,又在我身边,我脱口而出“好啊,来吧”。就这么定了,定了以后选了一个日子。我心想按什么仪轨呢?我知道佛光山有,所以让明杰法师帮我从佛光山仪轨中查出来,查出来以后印出来。因为他们要结婚总是有很多亲戚朋友要来,我记得那个婚礼那天是个周末,大概是星期天,他有亲朋好友要来,提前一天到寺院里来住。为了这个事啊,他们来了以后,我还在客厅先跟他们讲了一通,就是他们这些亲戚们,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我想,他们也会想说“怎么寺院这个和尚也会弄这个”,我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当然,第二天就在方丈室做。但是我们这个杨居士呀,是很热心的,行动力很强,他以前是当兵的,行动力特别强。因为他很多亲戚要来,柏林寺又大,所以呢他擅作主张,他本来在寺院里的媒体部门,我们叫宣传部门,所以他就擅作主张,印了很多告示“参加婚礼的人到***集合”,这儿贴一张,那儿又贴一张。结果,周末有很多游客来,不是说游客参加婚礼,游客说“哎……”,下面的话我不敢重复,你们去想吧,反正游客的想象,这个情况呢,我并不知道。在这个时间段内,我到指月楼跟他们讲,讲完了回去,第二天上午就给他们做,然后还有新人按照我们传统供的上堂斋呢!做的时候很隆重,还请师父来唱炉香赞,在方丈室,我按照佛光山的仪轨,给他们做,做了以后,再跟他们合影,所以那个宗教杂志上就是那张合影的照片。后来,我好像有看到他贴的这些“参加婚礼的……”这个告示,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讨厌”的意思。所以,这个问题沉淀了几年以后呢,再也不做了!沉淀了几年,等我忙得有点头绪了,我再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在香港、在台湾他们有介绍,所以同时我也在研究佛教的戒律,出家人的戒律。所以,后来参加世界佛教论坛,我就写了篇讨论佛化婚姻的文章。我的基本态度是这样,第一个呢,我认为佛教界要面对这个现实,僧团要面对这个现实,要组织这样的活动,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点,我的基本点是积极的;第二个呢,是怎么做,这个需要好好讨论,而这个讨论是应该在僧团、在出家人的范围内,要仔细的,特别是有号召力的长老,大家拍板,定下几个基本点。这几个点呢,它应该来自于我们戒律的精神,释迦牟尼佛教导的精神。然后呢,这几个基本点,一定是我们出家人主持这样的活动,在操作上应该有一些界限,不要逾越。然后在仪轨上,要有来自于佛经,来自于传统的文本的根据,我在那篇文章也提到了我读的英文版的《阿含经》,巴利藏的经文,中间有佛陀对一对夫妇的开示,我觉得这个开示非常好。因为我是先答应别人办佛化婚礼,后来才去查佛光山这个仪轨的,结果我看了以后,觉得他这个仪轨多少有点世俗化。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一个来自于佛经的一个依据,这个依据我也找到了这么一点,佛陀对一对夫妇的开示,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一个婚礼中的一个主线,仪轨也不是很复杂,所以大家要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因为我知道各处都有做的,可能有些地方并不符合戒律的精神,那么下面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刚才我讲讨厌的问题,这样的活动在什么场合,在什么地点,这很重要。我在文章里也有讲到,基本上我认为,不太适合在僧伽蓝内,这是我的实际经验,因为老杨居士他这么整的,在僧伽蓝内不适合,僧伽蓝就是由僧团结界,我们出家人在一个地方修道啊,结夏呀,它有个整个场地范围,有个仪轨来结界,这个叫僧伽蓝。在僧伽蓝内不合适,但是我们可以在僧伽蓝外,在不是僧伽蓝的地方,在一个什么中心,在一个什么协会,随便有一间屋子都可以,这一点是场地问题。第二点,就是参与的人,参与的人我的文章也没有提到,这个细节我没有提,我认为应该是以居士为主来组织。我们设定仪轨,居士来组织。这个结婚的事挺复杂,它还有这个那个各种环节来布置,都由居士来做,最后师父被迎请来出席,他就相当一个证婚人的角色,最后的这个核心的部分请他来,这样会更加好。当然还有一点我在文章里提到,就是这样的活动师父愿不愿意参加,要完全依他个人的选择,他自由选择,我们不能说大家都要这样。这个师父说我不愿意主持这个,那我们要尊重他的意愿,也就是说这样一个活动也是一个修行的法门,修行的法门当然就要自愿了。你念佛我不愿意念佛,我愿意参禅,那可以自由,根据个人的情况,自己根据自己修行的状态,自己发的愿,根据这样灵活来定。这大概是我的一些基本点。 衍空法师:我基本上认同他的说法,因为佛教界的婚礼,要面对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年轻的佛教徒太多了,我们完全不管他们好像有点不近人情,在香港的一些寺里面有部分是有婚礼的,我认同大和尚说的佛教的婚礼要合乎戒律,也可以参考一下南传佛教的婚礼,在南传佛教里出家人都不是证婚人。因为出家人如果做证婚人的话,就可能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现在在香港,结婚的人呢他可以请一个律师在任何地方进行婚礼,在他们新人结婚之后呢,就可以到寺院里去供斋,希望得到出家人的祝福,南传佛教的做法也基本上就是这样子。因为受供养和开示本来就是出家人该做的事情,在家人是因为什么因缘到寺院里去供斋这个是出家人不会太关心的事,不需要理会的事情。得到出家人的祝福和开示其实是一种幸福,所以在现在的制度之下,如果我的徒弟要结婚呢,我会跟他们说,你去找一个律师或者居士帮你们当证婚人,你完成那个结婚的手续之后呢,就去寺院找出家人供斋,就得到出家人的开示和祝福,我认为佛教的婚礼可以这样子,但是也认同大和尚说的应该有一些长老级的老和尚来批准。 游祥州教授:我感觉到刚才大和尚和衍空法师谈的观点都非常的重要,事实上,我想在谈任何世间法的问题,可能我们首先要有一个认知就是:所有的世间法都是有漏法,有漏就是有缺陷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世间法里面,没有一个做法会是完美的,会是百分之百的大家都可以接受或者认同。因此,我觉得佛化婚礼,就是像在台湾,这几年佛教徒大概都是会找这样一个方式。佛化婚礼在台湾有不同的道场,会用不同的形式来安排过程。 佛化婚礼有几个最好的地方就是,第一个是通常办佛化婚礼的是佛教徒,在这个婚礼的过程中,师父讲一些开示的话啦,当然佛教强调的是出世道,究竟的成就是出世道,可是我们佛教还是有世间法,有入世道的,这个入世道,譬如说佛说的《善生经》就是讲在家居士的,所以我觉得佛教如果没有去把在家居士强化,那我们很可能就会跟社会脱节。所以我们看西方宗教,像基督教,它结婚一定是要到教堂去的,那不管是牧师还是神父,主持这个婚礼是他的本职,是他的义务。所以我觉得,我们佛教强调慈悲嘛!我们先说师父们虽然很辛苦,但我想来分担这样一个责任,我想,给佛教徒更大的欢喜,特别是他们柏林禅寺参加过夏令营的同学,我想我们师父更不能拒绝了,对不对? 另外一点,我感到,师父刚谈到很多的细节,比如说要在僧伽蓝之外等等,我觉得这个都是很实际的。但是我是觉得如果从大乘佛教——当然,讲南传佛教他是比较保守,南传佛教就是觉得在家就是染法,就是污染的法,是一个污染的环境,所以当然是尽量的不去接触。可是我觉得大乘佛教,它可能更有一种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这样的一种承担,这样的一种智慧。所以我倒是觉得,我请求,代诸位请求,请明海大和尚慈悲,虽然这件事情做起来“讨厌”,但是尽量圆满众生愿。 明杰法师:佛化婚礼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讨论的问题,不久以前,我们见到一位,老和尚的弟子,叫做明宝,他是瑞典人,他在五年前跟随老和尚出家,他在瑞典有一个小的这样的禅修中心,当我们见到他的时候呢,他告诉我们,他的弟弟刚刚结婚,结婚的时候,举行了两种婚礼,先是举行了一个基督教的婚礼,然后又到他这儿来举行了一个佛教的婚礼。 在几个月前,世界佛教论坛里边,有很多的专家学者老师,要发表论文,论文是很多的,围绕各种主题的发表。我觉得明海大和尚的论文,它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一方面他的这篇论文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我在这里透露给大家一点,如果今天宗舜法师在这儿,就会更有意思。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佛教论坛之后,有一次我跟法师联系时候他说:“要文章吗?”有时候我编杂志,经常要求人写文章。然后他说:“我写了一篇文章,不知你敢不敢登。”我说:“你准备写什么样的文章啊?”他说最近大家在讨论佛化婚礼,我有看法,我要写一篇文章。我说:“那你是怎么想的呢?”他说:“我反对。”我就建议他,我说明海大和尚刚刚发表一篇文章,你可以先去看一下大和尚的观点是什么样子的。实际上我觉得大和尚认为佛化婚礼是可以做的,但是在具体执行的层面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宗舜法师呢,他是从戒律的角度,有很多的根据,他有他的观点,有他的保守的这种观点。所以这样的一种讨论是很有意思的,也很有意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不关注它,会很冷漠的对待,而大家这种讨论反而会使问题更加的明白,会共同的来找到答案。现在请大家饮茶,稍等利生法师的书法。 明海大和尚:衍空法师建议,让木村法师谈谈他对佛化婚礼的看法。 (明海大和尚对木村法师说)我们在讨论出家人、僧人主持在家信徒的婚礼的问题,您讲讲日本的情况,可以吧?就是你们的檀家,他们结婚的时候你们僧人们做的…… 木村法师:阿弥陀佛!日本和尚可以结婚,寺庙也是家庭寺庙,所以结婚的观念,是和一般人一样的,所以如果我们寺庙的当家的弟子结婚的时候,一般没有特别的,中国的、台湾的居士们的结婚,所以我们的佛教已经跟你们的不一样了。 明海大和尚:如果是信徒呢?檀家结婚呢?寺院的信徒、弟子、居士,他们请师父做什么吗? 木村法师:我们参加。 明海大和尚:举行什么仪式吗? 木村法师:如果我的寺庙里的居士结婚,一定把我叫来,叫我去。 明海大和尚:你会送他一些钱吗? 木村法师:我们会送红包。我们这样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 明海大和尚:对,就是不新鲜。好!我们明白你的意思。 明杰法师:今天真的是非常难得,本来是两岸三地的佛化婚礼研讨,现在成了国际性的了! 游祥州教授:我想来补充一个我了解的日本的情况,现在日本人大部分人结婚是在基督教的教堂,但是丧事都是在佛教的寺院办仪式,所以实际上,佛教扮演的角色就只管死的这一部分了。所以在日本佛教被认为是死人的宗教,所以我有几个日本佛教的朋友,他们现在非常努力地在做一件事情,要改变这个形象,他们说佛教不是仅仅为死人服务而已,就是像太虚大师讲的,佛教不只是要关心死后,同时是要关心人间,关心当下。我是觉得中国佛教不能走到那一步,不能像社会上认为的佛教就是管死人的事,最后请师父来诵经、超度。我觉得佛教应该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它的社会责任,那我就觉得大和尚刚才讲的,怎么样跟戒律不违背,然后又能够承担社会责任,我想那个是很慎重的思考,我想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明影法师:在我出家以前,我的一位好朋友要结婚,他是一位修行非常认真的居士。参加婚礼的只有双方的家人和我一个客人,希望让我帮着做一个有佛教内涵的婚礼,双方父母也非常支持。首先是这两家人这一天都要吃素,我们早上先到女方家,上午去北京广化寺做了吉祥普佛,当时广化寺正在念佛法会期间。接下来我们去放生,买了很多鱼放到什刹海里,中午回到新娘家吃素宴,下午把新娘接到了新郎家,晚上还是素宴。整个婚礼的过程非常简单祥和。夫妻双方很幸福,双方的父母也非常自豪,不但没折腾,也没有大鱼大肉的,没有伤害任何生命,很高雅。这是我在出家以前主持的一个佛化婚礼。谈到出家人可不可以主持婚礼,我觉得应该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出家人受持的必须远离家庭生活的比丘戒,是对自己而言的,持戒主要是个体修行的需要。我们在家居士需要受持的是五戒十善,需要建立一个和谐完美的家庭,在家庭当中尽孝,养育子女,夫妇之间互敬互爱,依据佛法的指导尽好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生命。家庭是我们在家居士主要的修行环境。我对戒律没有认真研究过,但依据佛法的根本精神,我认为一位师父可以主持居士的婚礼活动,因为这是利益我们在家信徒的慈悲行,这应该是比丘的责任之一。但由于婚礼的复杂性,具备什么条件的出家师父能够胜任这样的弘法活动,同时又能不影响自己的解脱行,这倒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儒家的礼仪非常符合佛法五戒十善的要求。我看到《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周朝的时候,女子出嫁了,回到娘家,不能再与自己的同胞兄弟同坐一榻,不能再同吃一个碗里的饭,这比我们五戒的要求还要严格,在那样的环境下才容易成就和谐完美的家庭,夫妇间才容易做到相敬如宾,琴瑟相和,才容易在家庭生活中修身进德。所以,健康的家庭生活一定要以五戒为基础,可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港台的情况我不了解,在大陆,我们儒家的教育没有了,儒家礼仪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戒,这样没有了礼仪,没有了家庭伦理,情感生活没有合理的约束,健康的家庭是很难真正建立的。在传统的儒家教育非常衰落的今天,提倡佛化婚礼,把五戒的授受体现在婚礼中,这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的重建一定会有很好的影响。这即是我们大多数营员未来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代佛教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明杰法师:刚才女营员这边许可自告奋勇的唱了一首歌,然后她的一个问题就引发了一场讨论。我们男营员这边是不是有人起来唱个歌? 男营员:我只能唱几句,行吗? 明杰法师:可以! 男营员: 唱得不好没有关系吧? ( 唱春有百花秋有月……) 明杰法师:我想关于佛化婚礼的讨论可以延续下去,有待以后继续讨论。有的营员拿不到话筒,已经迫不及待的写条子上来了,我想应该给他们机会把他们想问的问题问出来: 第一位营员的问题,虽然纸条不大,但写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功能及对我们的影响。第二个问题跟这个不太一样了,他说:“丰欠不二,然后可立贫富之命,夭寿不二,然后可立生死之命。”这两句话应如何理解? 明海大和尚:我来吧!他问的问题有点专业,下来你来找我,单独来找我,好吧? 明杰法师:明天晚上我们还有一个小参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恐怕要游教授来回答,因为他的问题在您给出的问题的下边,他的问题是:听了昨天的课,可以理解禅与茶的共通之处,想问一下,为什么其他东西不行,比如水、比如烟,为什么不叫吃水去、吃烟去这样的说法在禅的世界出现。请游教授回答。 游祥州教授:我想明天我们就要讨论有关茶跟禅,所以我想明天我再细答,今天我先简略地回答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讲“吃水去”,而要讲“吃茶去”。我觉得禅跟茶的结合实际上是从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开始,中国最早懂得喝茶的是道家的,是道士。后来天台山,智者大师在那边修行的时候,发现天台山有个道家的葛道士,葛玄,在那边种了很多茶,然后,很懂得这个茶跟养生的关系,后来就把茶跟佛教做了一个结合。 我觉得茶跟咖啡或者是跟香烟的不同,是因为茶的性质,比香烟多了一个——比如说香烟你吸了就上瘾了,你看吸烟的人,一天不吸就很痛苦,不要说一天,一个小时不吸烟都很痛苦。可是喝茶,如果你喝茶得当的话,基本上就不会上瘾,这个跟吸毒就非常不一样,有关这里面茶跟禅为什么能够结合上,明天再细谈,好不好?谢谢! 明杰法师:现在请大家安静你的心,我们听一首古琴曲。(古琴乐起,同时利生法师演示不同的无字的书法)五个“无”字已经写就,我们请利生法师帮我们讲解一下。请前边拿着字的五位居士一字排开。利生法师讲到那个字,向前走一步。 利生法师:献丑了,第一个大家很熟悉,经常见的繁体字,楷书“无”字,实际上最早的“无”字来自于我们很熟悉的——刚才我没有写甲骨文,很抱歉,甲骨文的“无”字就像一个人,像跳舞一样,这样子,把那个汉服服装的大袖垂下去,很漂亮。所以早期的“无”跟这个“舞”字,这两个字是互用,“无”字是这么来的。 第二个是行书,笔划快了点,运笔稍微不同,再过来,实际上这块拿掉,再简化就有点相似。第三个,没有绝对的,“无”字的写法是非常多的,非常多!不仅仅是这五个字,这五个字是常见的。 第四个字很潇洒, 先自夸一下,(明海大和尚插话:第四个字好)看到吗?什么意思?上面有交叉,下面你看这条路很长,一直通往“无”的境界。这里呢,一个点,一个圆圈,又一个圆圈,所以后来就变成符号了。谢谢大家! 明杰法师:谢谢利生法师!我来主持现场拍卖的环节。 这个拍卖呢,大家不要怕,不是出钱的,唱歌就可以,谁唱的歌掌声最热烈,我们就请利生法师送一幅字给他。有人愿意唱吗?许可,你不要字吗?(许可:我想唱,可是我想把机会让给其他人)要看大家的掌声,要掌声热烈才行。 男营员:阿弥陀佛!我现在会唱的佛教歌曲就是前几天学的那首。我还是唱一首以前学的俗家的歌曲吧。 明杰法师:对不起,我看你还是要唱佛教歌曲。 男营员:那我唱什么? 众营员:三宝歌。 (男营员唱三宝歌,众营员掌声应和,随唱,鼓掌) 明杰法师:我纠正一下,那个“南”字和“无”字放到一起念”namo”,他可能想得这幅字的心太切了,念成了“nanwu”了。男营员同意送他字吗? 男营员答:同意! 明杰法师:女营员呢? 女营员:同意! 明杰法师:那好吧!请利生法师送一幅字给他。 (明海大和尚插话:不得了啊!) 89岁老居士张明辉:我也要个字,我唱。明杰法师:这位是张明辉居士,是个老居士,她已经八十几岁高龄了。 张明辉居士:我唱一段,一段给不给呀? 众营员:给! (张明辉居士唱三宝歌,众营员掌声应和,热烈鼓掌,欢呼) 明杰法师:请利生法师!最后一幅了! 女营员:我前几天刚刚学会孟庭苇唱的《心经》,也是我们今天在晚课的时候唱过的,因为这个《心经》比较长,我只唱半段行吧? 明杰法师:半段只有半张。 (女营员唱《心经》至“……以无所得故”) 明杰法师:有营员能帮她接唱下半段吗? 女营员:大家好,她唱的是孟庭苇的,应该属于流行版本,我听的是属于佛教音乐的,我平时当轻音乐听,我实在是太想要利生法师的字了,我平时只是听,不是很会,因为太想要了,所以在这儿现一下丑吧! (女营员唱《心经》) 明杰法师:注意!最后一幅! 女营员:我已经抢到了!我也是唱《心经》,我只记得前半部分,因为是梵语的,别人听不出来,但是法师听得出来,请不要笑话。 (女营员唱梵语《心经》) 明杰法师:这是非常难得的因缘,我觉得她们四个人唱的还不如你一个人唱的长呢! 也是非常难得的因缘,利生法师写的第一幅字留给了你,请你到前面来。 女营员:谢谢,谢谢! 明海大和尚:你是那个学校的呀? 女营员:中央财经大学。 明海大和尚:不简单哪,梵文哪,这是梵文! 明杰法师:本次利生法师书法的专场拍卖,成交量百分之百,但是男营员就得到了一幅,女营员这边得到了四幅,为什么呢?因为女营员这边有供养心,女营员供养我们大家好几首歌曲。 营员许可:我有一个请求,衍空法师,您带的翻译或者您可不可以用粤语给我们念一遍《心经》? 明杰法师:我觉得你应该让法师用英文念的。 明海大和尚:先粤语再英文。 衍空法师:我们一起来念吧,我念广东话,你们念普通话。 众营员:好! 衍空法师:先三称“观世音菩萨”。 (共诵《心经》) 营员:想听日文的吗? 众营员:(鼓掌)日文的! 木村法师:用日文诵《心经》。 (乐声起,黄帅唱“月落乌啼霜满天……”) 黄帅:我们一起来唱吧,《四大菩萨,四大佛教名山》好不好?起来好不好?我们所有的人供养各位法师。 (乐声起,唱《四大菩萨,四大佛教名山》) 明海大和尚: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一切时中吉祥者,愿诸三宝哀摄受。谢谢大家! 明杰法师:一曲过后方才明白,我们女营员有水平,男营员境界更高,等字送完了才自告奋勇的出来供养大家一曲。刚才为我们演唱的是夏令营的义工——黄明音,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他! 我手中的纸条越来越多,我也知道大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问,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可能你们的问题只能留到明天晚上的小参。 最后我代表大家问前排的法师两个问题,因为明天晚上有一个小参的活动,在第六天的时候,还有一个三皈五戒的传授,我的问题是请法师为营员们解释一下,什么叫三皈五戒,为什么要受三皈五戒?第二个问题是小参,是一个怎样的仪式,应该怎样的进行? 明海大和尚:第一个问题请衍空法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答。 衍空法师:三皈五戒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我们出生以后,一路一路的长大,小的时候我们依靠父母,长大了就靠老师的指导,后来工作了就靠金钱,结了婚就靠老婆或者老公。其实我们整个人生要依靠的人和事是很多,问题是我们所依靠的都是不太可靠的,那么多的要依靠的人和事中呢,最不可靠的就是自己。你记得自己小时候说过,我以后要怎么样,怎么样……后来又改变了,其实在人生里面要找到可靠的事情是很难的,在众多的不可靠的事情里边,最可靠的就是自己的觉性,这个觉性如果能够得到发挥的话,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时候应该走路什么时候应该停下,这个朋友我们应该值得跟他交往,那另外一个我们应该放弃。佛陀说,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有觉性,可是我们这个觉性、佛性是蒙蔽的。在众多的众生之中,有一位觉者,这一位觉者经过他对人生深刻的了解,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从而明白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为我们众生带来觉醒的道路,经过学习这条觉醒的道路,我们就会找到我们本有的觉性。当我们能够掌握我们本有的觉性,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上迷失。 人生实在是有太多苦难了,也有幸福,在幸福和痛苦之中。我们要学会抉择和处理,所以我们要跟随佛陀学习,在那么多不可靠里面,之后只有佛陀觉察到宇宙不变的真理,当我们能够掌握这个不变的真理,我们能够从生死里面,在生里面生的心的安宁,能够懂得怎么样去面对痛苦,分享幸福,当我们对自己的觉醒的道路有了深刻的明白的时候,我们就能够面对死亡。皈依佛的意思,就是皈依究竟的觉者;皈依究竟的觉者就是皈依佛陀,在宇宙当中究竟的觉者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当我们皈依佛的时候,就是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希望通过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唤醒我们自己本有的佛性,希望将来都能成佛,这个就是皈依佛的意思。在众多不可靠的地方,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地方真正能够依靠的,这个就是我们本有的觉性或佛性,但是我们需要依从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来唤醒这佛性,所以一定要皈依佛。皈依法,法,就是佛陀所说的道理,一般来说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在三藏十二部经典中所包含的道理呢,就是佛陀觉察到的宇宙的真理,而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使我们步上断苦的道路,所以在法来说,也就是宇宙的真理,当你掌握了这个真理以后,也就是踏上了断苦的道路。这个真理,无论是在佛出生之前或者出生之后,这个真理还是如如不动,也是陪伴着我们面对生老病死的道路,帮助我们面对世间的困难和痛苦,帮助我们去培养出世间的幸福。所以我们应该皈依法,因为它是宇宙的真理,也是我们断苦的方法。在宇宙之中,没有一样东西比如来说的法更可靠。僧就是佛陀的弟子,而佛弟子就是依佛修行,而踏上佛法的道路,和弘扬佛法的。一般来说,佛陀所说的皈依僧,是皈依贤圣僧,贤圣僧就是阿难尊者、达摩祖师、六祖慧能、包括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这些就是贤圣僧。四位贤圣僧加起来就变成贤圣僧团,一个贤圣僧团就是我们众生的皈依处,是非常可靠的,不过在众多的大和尚里面,众多的出家人之中,凡圣交集,你不知道谁是得道者,谁是凡夫僧,所以一般来说,凡是持戒清净的僧人都是我们的皈依对象,而僧人就是住持寺院,弘扬佛法,是众生的善知识,也是众生的福田僧,你供养一位清净的出家人,能够得到好的福报。 佛陀说佛法僧是众生的三宝,宝的意思就是难得的,珍贵的,难得是因为佛法难闻,听说能够参加这个夏令营是不容易的,你看我们中国有13亿人,有多少人能够闻法修行呢?有多少人能够来到我们柏林寺参加这个生活营呢?人生实在难得,佛法实在难闻,善知识难求啊。 最后一个就是信心难植,很难有一个很好的信心,你们现在在柏林寺,当然感觉到皈依三宝是很好的事,但是过了一两个星期你出去以后,接触这个花花世界,你可能又回复过往的贪嗔痴,所以既然能够来到这么好的地方,就要亲近善知识。皈依三宝的意思,就是好好的把皈依三宝的因缘种下一颗种子,当你有一颗强的种子,将来这颗种子就会开花结果。如果你单单参加这个夏令营,不受三皈依,错过这个因缘呢,就像流水一样过去,但如果你能在佛前皈依三宝,大和尚问你“皈依佛吗?”,你诚心的大声的说:“皈依佛”;大和尚问你“皈依法吗?”,你大声的诚心的说:“皈依法”;大和尚问你“皈依僧”吗?你大声的回答:“皈依僧”。就这样在你的心田里,深深的种下一颗皈依三宝的种子,当你能够种下这个皈依三宝的种子,将来你再回到那个花花世界里面,那个种子在心田里面稳当的发挥它的作用,影响你的生活,提醒你要觉醒、觉察,这就是皈依三宝的意义。在人生里面,每一样东西都是迁流变化,包括我们的心,如果你能够皈依不变的三宝,常住的三宝,你在迁流变化之中,种下如如不动的觉性种子,这是相当难得的一件事情,希望大家能够发心皈依,不要浪费这个机会,希望大家能够珍惜。 明海大和尚:衍空法师讲得非常好,刚才我听的时候心里非常的受用,感觉到三宝就出现在我的头顶一样,我听了很有加持力的,加持力不神秘的,就是说你觉得有一种力量。 第二个问题是小参。小参,这要牵扯到我们汉传佛教禅宗寺院的一个修行的制度。在唐朝的时候,禅宗的寺院,是以方丈为核心,其他的,方丈下面有管理行政事务的执事,也有帮助方丈在寺院里面指导大家修行的班首。那个时代,禅宗寺院一般在山里,每天要出坡劳动,然后用功,方丈是大家的老师,他应该是一个开了悟的,道也明白的禅师。我们在灯录里面看到这样一种画面,大家想像一下在我们的文化里面曾经有这样的图景,就是一些和尚在外面劳动,当然劳动中,有时候师父,就是这个禅师和弟子之间也会有一些交流,修行上的交流。通常情况下回来,在寺院有个法堂,击鼓,方丈要上堂,这个叫上堂,这就是一对多,就是一个人对多个人,有时候方丈升座以后要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没问题,回去,睡觉!类似很多的机锋啊、公案啊都是这样来的,这是上堂。上堂是一对多,小参是什么呢?小参是一对一,就是有的修行人,他愿意单独和方丈交流修行的事情,他到方丈室去,在传统里讲,那也是有一些仪轨的。大家要知道,不管是一对多的上堂,还是一对一的小参,所有的人都是非常严肃的、非常认真的,以身家性命做代价,在参究我们生死的那个问题,那儿没有戏论,没有多余的七七八八的话。问的人呢是非常的投入,有可能是不远万里从外面行脚过来的,答的人呢也非常之真实,所以小参的一对一,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很多公案话头是这样来的。 现在呢,大家知道我是这儿的方丈,我本身是个糊涂虫,我自己也不明白,没有最后明白,但是我相信我们老和尚,还有历史上的高僧大德——赵州老和尚、虚云老和尚指引了我们明白的方向、路径,告诉了我们明白的方法,我也在这条路上走,我们的法师们,刚才衍空法师讲了,他们中间也是有的可能跟我一样还在路上走,也有到家以后回到路上走的,可能已经走到家了,但是还回来,我们这些人还在路上走,他回来跟我们一起走。我们夏令营就借用了这个禅宗传统,用这个词,给营员一个机会,你们有什么问题,愿意单独的跟法师、跟老师交流,一对一。我们——以我来说吧,我相信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认准方向、路径,我们这些法师和老师们,他们都会尽其所能来帮助你们。现在我们这个小参就相当于一对一的谈话,我们明天晚上和后天晚上都是这种形式,我们的执行长,我们的义工会帮助大家具体的执行。 我想讲的是什么呢?第一个,仪轨。像传统的小参,那还是有讲究的,比如要拿香、要展具——因为出家人对出家人嘛!你们进去以后合掌问讯,坐下,在指定的位置坐下。我刚刚到德国去,跟德国人一起禅修,本来在柏林寺我也做过一次小参,就是有一次冬天禅七,平时还是很少的。到欧洲,我想了解一下欧洲人,我也不怕出丑,他们找我,我说那小参吧。他们以前都学过,他们很规矩,一进去都是这样问讯,当然也有个别的顶礼的,欧洲人,就是这样,合掌。所以,明天晚上、后天晚上你们也这样,一进去,问讯,在指定的位置坐下。我们执行长会给你们讲的,提前你要把你的问题在纸条上写一下,这样免得你在讲的时候要组织语言哪,还要去想啊,节省时间。这样你的问题很明确,提前写好,坐下就问,直截了当,没有多余。会有一个大概的时间,因此你直截了当地问,法师和老师会回答你。问的内容可以包括学佛的,像今天晚上你们问的这些问题,今天还有几个条子,没有时间回答,你们可以明天晚上、后天晚上小参的时候再问。可以是这样的问题,也可以是你个人很私密的问题,那种私人的问题,你不愿意跟别人说,很信任这个法师和老师,或者你心理方面的问题,思想情绪方面的问题,这一点有点像现在的心理咨询。当然你们诸位心理都是很健康的,我是打比喻。如果有一些佛法方面的问题,你没有解决,你可以在小参当中提出来。所以有一个要点要注意,提前把你们的问题要搞清楚。 这里就有一个情况希望你们理解,小参中提问,和你们在学校上课问老师不是很相同。你们在学校上课问老师,有时候来自于你的逻辑推理,这个提问题的情况可多了,有时候是明知故问,考老师;有时候是有个问题我有一个答案,问一下老师印证一下,看老师说的跟我有什么不同;还有的时候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问题,问出来的问题跟真正的问题是两个方向,问题在东,他问出来的是西,注意,这不是故意的,但是也有他不自觉的会掩饰他的问题,他问出来的不是很准确的问题,所以我想说的是你们小参中提出来的问题,一定是你们真实的问题,是你的情景,是你的状态。不要脑子里琢磨:哎呀,要小参了,我得琢磨个问题去问问,那就浪费时间了,没有必要了,这是严肃的。所以说小参呢,不是要求你们每一个人都要去,注意啊,自愿!如果在座的诸位都没有问题,那最好了,那就天下太平。所以明天晚上、后天晚上,我们安排,因为这么多人哪,每次小参的人数少嘛,所以大家诵《华严经》,正好我们寺院结夏诵《华严经》,其他人都诵经,今天晚上小参的人出来,有义工来帮助你们进去,问讯、坐下、问,然后出来,然后再一个一个地进去,大概的过程是这样的,执行长把我们方案的一些要点再跟大家再强调一下。 明杰法师:今天衍空法师和明海大和尚对这两个问题都做了透彻的解释,尤其明天晚上和后天晚上的小参,明海大和尚也给我们很多的提示,所以请各位回去之后如果有问题的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今天晚上柏林夜话到此圆满,没有茶的营员请你放下手中的杯,还有茶的营员请你端起你的杯,饮尽赵州茶。 (乐声起) 请大家合掌,我们请明海大和尚领大家读诵老和尚的“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四句话。 明海大和尚:我念一句大家念一句: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 以分享的心回报大众, 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全体与会者及营员随念) 明杰法师:本次柏林夜话到此圆满,感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