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三章 亲近善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三章 亲近善友

 

  如果把修行比作盖一座高楼,皈依就是打好地基了,但如何把砖瓦一块一块地垒上去,这还需要有知识和有经验的人来指导,高楼才能如期完工。我们在皈依三宝、正确发心以后,就成为了正式的佛弟子,可以进入佛法正修行了。按照《瑜伽师地论》所述,正修行的次第为“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第一步就要亲近善士,也就是亲近善友、善知识。

  所谓“远行不问路径,必定有误”,修行之路是非常漫长的,充满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歧途,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很容易就会走错方向,重者会断送法身慧命,轻者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增加了不必要的修行障碍。为了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近善知识。

  善知识又名善士、善友,另外还有族胜子、善人、善丈夫、善男子、善女人、调士夫、大夫、良家等许多异名。我们在讲《止观》的时候讲过,善知识有三种:一是外护善知识,二是同行善知识,三是教授善知识。我们这里讲的亲近善知识主要指的是亲近教授善知识,也就是能指导我们修行的善知识。《瑜伽论》告诉我们,要具足八种功德才能称为善知识,哪八种呢?

  第一是安住禁戒。身心安住在戒律所规范的行为当中,无有毁犯戒律的行为。

  第二是具足多闻。佛所讲的经典和律藏,以及祖师大德的论藏,在教理上都能通达无碍,并能够随时宣讲,令众欢喜。

  第三是能有所证。也就是要有真修实证,有真实受用的才能称为善知识,比如种种禅定受用,甚至明心见性等等,这个要求就比较高了。

  第四是性多哀愍。还要看善知识和众生的因缘如何,如果都没什么缘分,那他也教授不了众生。如果他能对一切受苦的众生都生起哀愍、同情之心,看到别人痛苦如同已受,就会不舍一切行去教导众生、引导众生,使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所以真善知识要性多哀悯,有这种悲天悯人的性格。

  第五是心无厌倦。众生习气很多,刚强难调,所以善知识对法布施要毫无厌倦,随时随处、反反复复地讲解正法。很多人开始修行后,自己不知道对错时也不敢问法,总怕打扰师父,其实这种担心既违背了善知识的意愿,又违背了佛法慈悲的精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如果师父是真善知识,你无论何时问法,他都会很欢喜,除非你不是真的问法,而是和师父说些无聊的事情,那才是耽误师父的时间,才是打扰,这个我们要分清楚。

  第六是善能堪忍。佛陀称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凡夫众生要忍受这个世界的一切痛苦,才能改造自己,得到利益;佛菩萨、善知识也要能忍受各种不安,才能度化众生,所以叫堪忍世界。善知识要能八风吹不动,尤其是在遇到一些逆境,比如弘法事业不如意、不顺利,甚至受到委屈、指责时,能够安心忍受、不起烦恼,这是作为善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第七是无有怖畏。善知识面对堪忍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感到畏惧恐怖,哪怕是最坏的事情,比如天灾人祸,甚至是三恶道的境界现前。比如有些修行人着魔出偏差了,遇到麻烦了,善知识都能无有怖畏和厌离之心,甘之如饴、安之若素,不会舍离众生而去。

  第八是语具圆满。善知识要俱足语言的方便,所谓“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能令众生,令离诸著”。就是语言非常柔软,让众生乐于接受、听从,这种语言方便才是最圆满的,只有佛陀才能完全具备,但善知识至少也要能做到指点到位,深入浅出,言语适当,让众生对修法恒生欢喜,不会退堕,不会骄慢,更不会听不懂。

  这就是古大德告诉我们的最圆满的具相的善知识要具有的八种功德。现在这样的大善知识比较难找了,这是末法众生感得的共同果报,那我们想修法如何去选择善知识呢?最起码也要具足三种:第一是持戒清净,第二是具足多闻,第三是性多哀愍。能具足这三方面的功德,也是一个很好的善知识了。如果这三条也不能完全具备,那至少要持戒清净,这是我们选择善知识的根本标准。

  永嘉大师在“亲近善友”这一章里,告诉我们两个内容:一个是慕道志仪,一个是戒骄奢意。慕道志仪就是修行人所应该具备的志向和对待善知识的礼仪。永嘉大师从三个角度告诉我们善知识的重要性:第一是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第二是如何亲近善知识,第三是不亲近善友会出现什么问题。

  一、慕道志仪

  (一)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先观三界生厌离故,次亲善友求出路故。永嘉大师的语言非常简练,用短短的两句话就概括了修学佛法的最终极的问题。先观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狭义的三界就是指天道当中的三界,也就是欲界的六层天、色界的十八层天和无色界的四层天,加起来是二十八层天。广义的三界还包括欲界里的前五道,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这五趣,叫五趣杂居地,加上天界的八地,凡夫的境界共分为三界九地,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全部内容。

  先观三界就是先要观察清楚凡夫六道轮回的生命过程,也就是凡夫的生命总是在三界里循环往复地运转。恶心得恶报,就入了三恶道,面对可怕、痛苦、恐怖的境界;善心得善报,就能得到欲界的三善报,无忧无虑生活一段时间;如果再能修习世间禅定,那就进入了色界和无色界了,可以得到天神的快乐享受。这就是一个凡夫所能具备的所有生命状态了,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任何境界都不可能长久,天界的天神生活得再好、再快乐,也蕴含着极大的痛苦在里面,因为福报一尽,就不得不离开,又要转生到别的地方去忍受各种辛苦和磨难,佛教讲“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再想得到人身都很困难,天界的快乐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得到,正是所谓“难得而易失”。

  佛经里有个佛陀教化难陀的故事,王子难陀出家后非常想念美貌的王妃,总想还俗,不好好修行。佛陀观察到他的因缘即将成熟,就运用神通带他去观察自己轮回中的来生境界。佛带难陀在天空上飞行,经过一片森林时,看到一只耳朵、鼻子、尾巴被火烧焦的老母猴,佛就问难陀母猴与他的王妃比较如何?难陀说母猴太丑了,哪能和王妃相比?他们飞到仞利天后,看到了五百位极美的仙女,佛再问难陀,这些仙女与他的王妃比较又如何?难陀回答说王妃简直就和老母猴一般丑,哪能和仙女相比呢?而这五百位极美的仙女异口同声地说,她们都在恭候夫君难陀,难陀因为随佛出家修行的功德,死后会往生天界享乐,她们都是侍奉他的妻子。难陀听了不由得心花怒放,决定马上回去好好修行,不还俗了。

  可是佛陀却不着急,又带他来到了阿鼻地狱。地狱里支着一口大锅,锅里什么都没有,炉子也未点着,狱卒在旁边打瞌睡。难陀问狱卒在等谁,狱卒回答说:“我在等释迦佛的弟子难陀,他因不用功修行,不能证果出轮回,会因随佛出家功德往生天上,寿命千岁,享尽风流快活,可千岁一过,功德耗尽,又会因不修梵行、喜欢YIN痴的罪行落入地狱,这口火锅就是等他来受用的。”难陀听了之后,不由吓得汗毛倒竖,知道了无常的可怕,对三界生起厌离心,一心修行,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这就是先观三界生厌离故,次亲善友求出路故的修行过程。如果能清楚地观察三界,自然就会生厌离。我们平常对自己的人生是很不了解的,所以妄想会很多、消除不了,总觉得自己的妄想很有价值,很值得按照妄想去生活,以世俗学来的知识不停地去实现妄想,妄想又会筑垒起来更高的欲望,人生就变得很忙很累很烦恼。其实就算所有妄想都实现了,又有什么用呢?人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对自己以后的生命并不了解,也就不能负责,如果了解了,像难陀尊者一样,我们自然就会明白轮回的生命毫无意义,因为轮回就意味着无常,无常就是痛苦的根源。

  三恶道我们且不讲了,地狱、恶鬼、畜生的境界是非常可怕的,谁也不想去。即便我们做好事求好报,往生了三善道就能快乐了吗?确实可以快乐一下子,但这个快乐是不究竟的,因为这种快乐里蕴含着极大的痛苦,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

  什么叫快乐里面有痛苦?就拿我们现实的人生来讲,没有得到快乐的时候,我们要不停地去追求、去想,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痛苦的;得到快乐以后,我们还需要去保护它,保护也是一种胆战心惊的过程,一边享受快乐一边又怕失去,无形当中在内心就埋下了痛苦的根;那最终的结果呢,随着境界的变化、生命的死亡,必定会失去快乐,再进入下一个轮回,又是一个重复的过程。所以任何快乐的起因和结局都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观三界就能生厌离的最大的原因。

  六道就如同六条道路,我们可以去选择、调节,却没有出路,有时是荆棘丛林、寸步难行,走一步就痛苦一步,感觉非常艰难;有时也能感觉极其轻松、浪漫、舒服,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个境界,到底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我们如果拥有很浪漫的心情,就会觉得非常幽雅、非常美好,如果我们心里有所牵挂,这种境界就非常痛苦。所以人生环境的感受,我们可以通过内心世界去调节,但是作为凡夫,我们所调节的结果只有痛苦和快乐两种,其实这就是三善道和三恶道的境界,而且这两种结果都是不稳定的,不永恒的,心境会变化得很快,所以我们欲界也被称作“五趣杂居地”,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时间会忘记一切”,无论我们多难受,也会为自己而感动,无论我们多快乐,也总会有失落的感觉,快乐了还会痛苦,痛苦了也还会快乐,来来回回,循环不已。即使到了天堂的最高境界也有掉下来的一天,即使入了阿鼻地狱也有再见天日的时候,因为凡夫心就是这样有善有恶,不可能脱离出去,所以感得的六道轮回就是死胡同一条,转来转去没有出路。观察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随妄想转了,才有机会找到出路。但是末法时期,凡夫靠自己解脱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凡夫都有我执,解脱首先就要把我执破除掉,自己去否定自己,善根不深厚的人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人生有两条出路可以解脱轮回,第一条就是解脱道,发了出离心的人所证得的境界。自己能够解脱轮回困扰,从此不再有生命的困惑,可以安享生命的美妙,所谓“人在花丛过,片叶不沾身”。去感受生命的风花雪月,却不会被任何境界所干扰,非常洒脱自在。第二条就是菩萨道,也叫菩提道,是发了大菩提心的人才能证得的最高境界。当我们觉悟了缘起性空的生命真相时,当下就能不在轮回里涉足了,就能实现我们的菩提大愿。这两条出路都非常高妙,轮回里的凡夫可能连边都摸不着,那谁能够带领我们走出这六道轮回呢?次亲善友求出路,亲近善友就有出路了,因为善知识是知道这条出路的人,他也有带领我们走出轮回的愿望,所以我们找到善知识就有救了。

  破除了我执的圣人都是善知识,包括罗汉、缘觉、菩萨、佛,但罗汉、缘觉属于自了汉,自己解脱了,并不太想度众生,所以不能算大善知识,而菩萨和佛陀都有大菩提心,永远不会舍弃一个众生,会不舍一法地救度我们,所以叫大善知识。严格地说,佛陀是大善知识,僧宝也是善知识,所以皈依三宝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依靠善知识。善知识也包括在家的居士菩萨,俱足善知识功德的人,我们都要去亲近,向他学习请益。

  (二)如何亲近善知识

  有位藏地的师父说过,现在不是善知识少,而是我们都不具备弟子相。如果没有弟子相,善知识就不会现身,因为他出现了也没有用。如果我们不知道亲近善知识的礼仪和修法所应该具备的态度,就会对师、对法都产生轻慢、甚至毁损,反而增加了我们造恶业的机会。所以永嘉大师花了很长的篇幅,一步一步地来教我们如何具备弟子相。前八条是教给我们应有的礼仪,后面四条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志向和修行态度,只要修行人内心生起了这两种应有的素质,那善知识肯定会现身说法,我们也不会为找不到善知识而难过了。

  第一,朝晡问讯,存礼数故。

  首先对善知识要很有礼数,礼数是指礼貌、礼仪的等级,要有待师的规矩,不能破、也不能减。什么礼数呢?就是要做到朝晡问讯,问讯是问候、问安,朝是辰时,现在的早上七点到九点,晡是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对善知识至少要做到早晚两次问讯,问问师父身体是不是很安,有什么训示等等。

  在家居士往往在皈依以后,好像就万事大吉,很少再跟师父联系了,严重的可能师父死掉了也不知道,这样的弟子就很差了,没有办法受到师父的指教,自己也进步不了,白白浪费了师徒缘分。

  所以我们不能把善知识给忘记了,再忙也要经常问讯,至少半个月要和师父联系一下,看师父是不是还健在。但就算我们没有时间修法,如果能想着善知识,时常问候一下,这都是有功德的。尤其现在联系都非常方便,手机、短信、网聊上留言等等,这一条我们应该比古人更容易做到,主要看我们内心是否有善知识和法的位置了。

  第二,审乖适如何,明侍养故。

  因为要知道如何服侍、安养善知识,就要善于观察。审是审察,观察了解,违背为乖,恰当为适,也就是要观察善知识的喜好和需要,知道如何去侍养善知识。缺乏的东西要及时补充,需要帮助时要去协助料理,让善知识不用操心杂务,生活能健康、清闲、舒适,更有益于弘法利生。

  有时我们在家居士去看望师父时,也不问师父到底合适不合适,就送来一些东西,师父用在哪里都不合适,不用又违背了大家的愿望,就让师父很为难。这是弟子侍养师父时,应该避免出现的问题。

  第三,问何所作,为明亲承事故。

  承事是承担善知识所交付的事情的意思,亲是亲自,因为要明白如何才能帮助善知识处理好事情,比如帮助弘法、处理杂务等等,要经常问善知识是否需要自己去做什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们问了以后,如果善知识确实有需要,那我们有能力就尽心去做,如果没有这方面能力,那就不用做,可以在其它方面帮忙,所以经常要询问清楚。

  亲承事是非常重要的,不单是增长福报,所谓“近朱者赤”,说严重些我们的法身慧命就攥在善知识手里,当我们跟随在善知识身边亲承事时,哪怕是看他如何在日常的行为中待人接物,都能得到智慧的提升,都能受到善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就会增长我们的法身慧命。

  第四,瞻仰无怠,生殷重故。

  瞻仰,瞻就是看望、瞻视,仰是仰望,怠是怠慢、懈怠,殷重就是殷勤尊重的意思,就是我们要非常景仰善知识,非常希望学习到他的心法,不要懈怠。

  有些人就没有瞻仰尊重之心,总是挑善知识的毛病,那你就没有弟子相,也学不到善知识的优点。因为我们凡夫所看到的毛病,在善知识那里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缺点,因为菩萨常常会示现“扶习润生”,也就是依靠着剩余的习气受生于三界,度化众生,凡夫看这些都是习气、毛病,但在善知识那里就是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了。

  比如妄语,就是说假话,属于四大根本戒律之一,很严肃的,可释迦佛在世的时候,碰到一个猎人追打一只兔子,兔子跑到佛陀身边藏起来了,猎人就问佛陀看到兔子没有,佛陀说没有看到,结果就让兔子得以逃生,也让猎人免了一次杀生的罪过,因此结了善缘,将来可以把他们全度化过来。那佛有没有犯妄语戒呢?当然没有,戒律不是死的,不能随便开,但要开的时候就必须开,不开才是犯戒,这就是佛陀智慧、方便的地方,也是凡夫众生不可思议的地方了。如果我们作为弟子看不到佛陀的慈悲和智慧,就认为,“怎么他还能打妄语?看来不是真善知识”。或者说“我们也去打妄语没有关系”。那就完全错误了,那我们就是个瞎眼弟子,对善知识没有信心,也得不到他所传授的法益。所以我们对善知识要敬重瞻仰,不能生懈怠,要生殷重心,好好跟随善知识学习。

  当然这是讲对于真正的善知识我们要瞻仰无怠,并不是要我们作个糊涂弟子。作弟子也要有“择师眼”,能够准确地选择真正具相的善知识,选择标准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八功德。

  另外,我们如果瞻仰无怠,就能领会到师父的发心,如果他发心是为众生,那就是真的善知识,在戒律上有开许也是为度生的方便,并没有违背戒律的精神实质;如果他发心总是从自我角度出发,只为自己考虑,那无论外表如何,都不是我们依止和修学的对象。

  其实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瞻仰无怠,对方绝对是我们的善知识,这是非常奥妙的地方。讲一个故事,有个弟子供养一位出家人,用过斋以后,请他上座,然后自己很虔诚地跪下问法,请他开示佛法的深义。可是这位出家人是个烦恼和尚,自己并没有开悟证果,被居士这么一请法,什么也讲不出来,又没有办法说,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感觉很苦,在座上不由得叹道:“苦啊!”,居士一听,“对啊,我是很苦啊!这个师父说的真对”。于是头都不敢抬起来,想继续听。这个出家人一看居士把头低下不看自己了,就赶紧下座溜掉了,居士因为很专心,一点也没有发现,伏在那里半天,看师父什么也没有讲,抬头一看,师父不见了,法座空了,结果居士恍然大悟,“原来苦是空的啊!”他就解脱了,那这个烦恼和尚就是他的善知识。

  所以发心殷重很重要,对善知识很有信心的话,我们对他所传的任何法门都会非常受用,否则再高妙的法门我们也不会珍视。所以永嘉大师才婆心恳切地告诉我们这些尊师礼仪,就是为了让我们先具足弟子相,才能与法相应。

  第五,数决心要,为正修故。

  数就是数次、多次的意思,心要就是心得体会,正修就是进入心地法门的修行,只有修心才是正修。心是看不见的、层次又很多,很容易出差错,所以师父传给你法以后,为了少走歪路、岔路,我们要多次地、不停地去总结自己内心的体会,比如我现在对佛性怎么理解,对解脱怎么理解,对持戒怎么理解,甚至对做人、做事、禅坐、弘法怎么理解,我以后打算如何去做等等,都要经常去总结,然后去请教善知识,看自己这些心要对还是不对,还存在哪些问题。善知识因为是过来人,对你的修行层次会很了解,哪些是进步的表现,哪些是存在的误区等等,会对你的修行做些适当的调整,这叫数决心要。这样我们的进步就会很快,也会很稳妥,不会出现走入歧途等等的麻烦。

  第六,随解呈简,为识邪正故。

  解是理解,简是文字、书信,就是要随我们所理解的佛法义理,写一些简单的文字性的心得体会呈给善知识看,请他指点,就像交作业一样,这样做是为了验证自己对佛法的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这一条和第五条是有区别的,第五条是偏重于实修上的心要是否掌握得透彻,属于战术上的问题;第六条偏重于教理的学习,属于战略上的考虑。我们都要请善知识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以便我们修学上能够做到教观并重。

  第七,验气力,知生熟故。

  生是陌生,熟是熟悉,修行佛法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和恶法越来越陌生,和善法越来越熟悉;和散乱越来越陌生,和禅定越来越熟悉;和烦恼越来越陌生,和智慧越来越熟悉;和诸识越来越陌生,和自性越来越熟悉;和生死越来越陌生,和解脱越来越熟悉……熟悉的程度就是修行人的气力,验就是勘验、考验,看自己对这个法的修行能打多少分。

  比如说我们修坐禅,会有气脉打通的过程,到底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禅定的觉受,心境有什么转变,对境时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等等,这些都是修行力量的体现。有善知识在身边,他就会随时勘验,看我们对治烦恼有没有气力,所学的方法用得是不是熟悉等等。

  第八,见病生疑,堪进妙药故。

  见是见解、知见,病是不健康、不正常,见病就是见解不准确,因此就会产生疑惑、怀疑,会生疑,不敢肯定。这就是修行上出问题了,法身慧命不健康。有善知识在旁边,他就会给我们开“妙药”,我们进药以后,法身慧命就会恢复健康,继续成长了。

  所以无论是身体上的疾病和内心的烦恼,我们都要及时听取善知识的意见,不能隐瞒不报。善知识会告诉我们如何去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给我们妙药,就能防患于未然。有些人在坐禅当中出现错误,病入膏肓了都不敢说,到最后可能连善知识也无能为力了;还有些人是不服药,总觉得没有那么严重吧?结果等问题严重了,自己害怕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就要亲近善知识,以便病时能及时得到良医和良药的救治。

  后面四条就是修行所要具备的态度了。如果我们亲近善知识以后,没有这四种态度,那善知识也不会轻易把法传给我们,因为我们还不是法器,法传下来也兜不住,会给我们上路修行带来障碍,所以不能授法;如果四条全都完备无缺了,那就是难得的法器了,修行任何一个法都能够成就。那如何才能成为法器呢?

  第九,委的审思,求谛当故。

  的是准确、得当,委是详细的意思,委的审思就是详细准确地审察和思考,我们修的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是禅定还是智慧?修行的目的是不是明确?下手处准确不准确?等等,我们都要认真去思维和了解,这是因为求谛当的缘故,谛是真谛,真理,当是恰当,恰到好处,修行很讲究恰到好处,所以需要委的审思。

  比如我们刚发了出离心,还没有发菩提心,然后我们选择布施作为正修行,那就不恰当,做起来会很难很难。因为在修布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别人痛苦,会生厌离心,会觉得轮回真是太苦了,我要赶快去修行,赶紧逃跑。看到众生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又想那样,你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很可笑、很麻烦,这就是没有谛当。如果我们发了菩提心再去修布施,就谛当了,因为发了菩提心的人看所有众生都和佛一样,无论他多坏都不会心生厌离,都会非常恭敬他,这是源于同体大悲的力量。所以我们需要详细地审查自己的思想境界,思考所修行的方法是否得当,这也需要善知识的帮助。

  第十,日夜精勤,恐缘差故。

  精是精纯不杂,勤是勤恳不放逸、不懈怠,缘是因缘、缘分,差是错过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从善知识那里得到法以后,一定要日夜用功,精而不杂、进而不退地修行,直到得到圆满的受用为止,才能再求下一个法。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善知识,他可能就专精一门,但这一门只要你学到手了,就终生受益。

  这就和当学徒一样,我们专心跟着一个师傅学上三年,掌握一门技巧,那就会终生受用;如果不专心,今天学学泥瓦匠、明天学学木匠、后天又去学编筐,万一师傅一走,我们还是什么都拿不起来,一样也不行。

  所以我们跟一个善知识学一定要学到受用为止,不能松懈马虎,要日夜精勤,因为恐缘差故。任何因缘都是有定数的,我们和善知识有这段师徒之缘,就要好好地感恩、珍惜,利用这段缘分来认真修行。如果我们东修两下、西修两下,哪个都修不好,等缘分一过,我们再想挽留也挽留不住,那就很可惜了。

  佛门里常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人身确实非常难得,佛经里讲得很明白,持五戒才能得人身,那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现在谁能百分之百持得了?如果我们觉得五戒非常难做到,就应该知道现在这个暇满的人身有多难得了。

  佛陀曾抓起地上的一把土作比喻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场轮回下来就是这个下场,谁能保证自己还能得人身呢?尤其是得到暇满的人身、能听闻到正法的人身,更是难上加难。佛也曾比喻过这个难度,就如同一个瞎眼的乌龟在大海里漂流,偶尔把头钻进了一个中间有空的浮木一样,几率之小可想而知。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现在日子好过,就随随便便地浪费掉。我们现在能听闻正法,那真是无量劫的善根因缘,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定要日夜精勤,才对得起这份善缘,否则哪一天缘分不具足了,再想修行就没机会了。这是永嘉大师,也是历代祖师大德的肺腑之言。

  第十一,专心一行,为成业故。

  如果说日夜精勤是态度问题,那专心一行就是如何用功实修的问题了。行就是行门、法门,专心就是一心,不能三心二意,这样修行才能道业有成,所谓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为成业故,成是成就,业就是道业。

  永嘉大师告诉我们,无论修行哪个法门,都要二十四个小时用心在这个法门上,日夜精勤。比如我们修念佛法门,就一心念佛,不涉余事,这是一行,是指修,不是指学,其它法门还是可以学的,但修的时候不能杂修,要专心一行。如果今天持这个咒,明天持那个咒,后天又念佛、还想弄弄禅定,忙得不亦乐乎,心不知道安在哪里,越修越乱,离道就越来越远了。

  所以有句话说“志当存高远,心不外平常”。我们大家心要简单,学要广博,志向要很高远,但是心要安住在一个修行方法上,平平常常地用功,才能成就我们的道业。

  第十二,亡身为法,为知恩故。

  亡身为法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在内心的认识上,不要总以为有个“我”,有个身体。《法华经》云:“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为了佛法可以舍弃身命,为法忘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世间的五欲六尘和内心的贪嗔痴所转,抽身在烦恼痛苦之外,像个大死人一样,才能修行进道,这是广泛的意义。第二层意思就简单了,就是我们用功修法的时候,要把身体忘记掉,什么痛啊、痒啊的都不管,专心一行,安心在法上,这样就能得到法的受用。

  比如我刚开始练习打坐时,先修五分钟的白骨观,感觉身体坐在那里已经是一副白骨了,和死掉了一样,但既没有堕地狱也没有上天堂,还不知道到哪里去,那这时我就很专注了,生怕轮回的这些六道之光会粘着我,生怕世俗的善恶是非再来粘着我,一心坐在那里念佛,这样子打坐进步得非常快,本来只能盘半个小时,这么一观照,两个小时也没问题了,这就是亡身修法的好处。所以连老子都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倘若无身,何患之有!”如果能把身体忘记掉,世间的烦恼何处安身呢?

  但我们执着身体习惯了,对佛法又没有什么很深的感悟,那就很难做到亡身为法,除非我们真的知道了修行的意义所在,真的发了出离心和菩提心,才会感恩佛陀、感恩善知识、感恩十方无量的众生。这种感恩心生起来,我们才能真的做到亡身为法,进步就比坐火箭还要快。如果做不到亡身,那修行就是爬天梯,一步一步地,又累又危险;如果再懈怠懈怠、流连流连,那就是蚂蚁上高山了,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呢?

  这就是亲近善知识的最重要的十二条,具足了这十二条,我们就是如法的具相的弟子,任何一个善知识绝对都会愿意度我们,都会愿意给我们说法。甚至当我们具备这十二条以后,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山河大地都会现善知识相。所以大家要记住这点,不要再哀叹善知识越来越少了,我们要从内心去检点自己,看我们是否具备了这十二条弟子相。

  (三)不亲近善知识有什么不好

  其信力轻微,意无专志,粗行浅解,泛漾随机,触事则因事生心,缘无则依无息念,既非动静之等观,则顺有无之得失。

  这就是不亲近善知识会出现的问题。其是指没有亲近善知识的修行人,信力轻微,对善知识信心不足,对佛法也是一样的态度。你说他不相信吗,他也信,也偶尔来听听、看看,但意无专志,不能专心修行,很浮躁,没有主心骨。粗行浅解,对佛法理解得很浅,行为上也不能如法,所谓“浅尝辄止”,深入不下去,稍微了解了一点就以为自己全懂了。永嘉大师说的虽然是他那个时代的人,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起来了,更是一个浮躁的世界,这样得过且过的人就更多了。

  泛漾随机,泛漾就是随大流,大家怎么样我也怎么样,就像把石头扔到水里,会“扑通”一声,起个水花,然后会泛出波纹,荡漾开来,这叫泛漾。泛漾的波纹是一层一层扩大的,也越来越微细,泛到最后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我们现在修法不就是这样吗?刚开始听法,遇到善知识时,都很踊跃,觉得佛法太好了,师父太好了,道场也太好了,我遇到他们真有福气,一定好好修行,结果没几天,热情就小了,再过几天就又想去随便浪荡了,最后世俗因缘、机会一出现,可能还会挑佛法和善知识的毛病,就完全不修行了。“老太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随着自己凡夫习气又流浪去了,这就是泛漾随机。

  触事则因事生心,因为没有善知识指导,遇到事情就被事情转了,好事就开心,坏事就害怕,起心动念乱个不停。缘无则依无息念,境界过了,没有事情的时候,觉得心里没有什么妄想了,自己就很得意,以为自己心安了,佛法很有受用。其实这都错了,既非动静之等观,则顺有无之得失,违背了佛法却不自知,也没有亲近善知识去请教,那就根本谈不上是什么修行了。

  我们修行时总觉得妄念很多、很乱,如果不亲近善知识,不懂佛法修行道理,就会以为妄念停下来,没有妄想就是解脱了,所以特别想止住。这个观念是大错特错了,因为真正心地的修行并不是“止妄念”,而是“转妄念”。

  妄想停下来只是一种定境,并不是解脱境界,打开了无漏的智慧才叫解脱。妄想止得住固然不错,但必须要有智慧来驾驭,如果妄想停下来,却没有智慧觉照,那就是外道。我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感觉没有妄想、心里很安时,就会以为自己悟道了。这样去修不但我执很难除掉,还极有可能就成了天魔外道,那麻烦就大了,所以不亲近善知识很容易造成类似的问题。

  那妄念靠什么转呢?就是靠智慧、正知见来转,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能转过来就不会被妄想所惑。所以我们把修行上不去的原因归结到妄念上是错误的,就像把败国亡身之罪归结在女人身上一样。君王都是需要女人的,只要君王有智慧,即使妻妾成群也不会被女人控制住;我们其实需要有妄想,没有妄想连生活都无法自理了,还谈什么成佛度众生呢?只要我们有了智慧,妄念就会为我们服务,我们却不会被妄念所控制,如此修行才能成就菩提大业。

  永嘉大师告诉我们,修行没有善知识的指导就是盲修瞎练,既非动静之等观,则顺有无之得失。因事生心为动、为有,缘无则息念为静、为无,两者都是和境界相对的,内心并不是动静一如的平等观,而是有无相对、有得有失的凡夫见。执着在这上面,却以为自己修行很得力,那危险就很近了。

  其实生命就是有动有静、有止有观、有定有慧的,但一定要等观,动静一如、止观一心、定慧等持才是完美的生命,不等观就是畸形发展。我们平常的凡夫心都是非常散乱的,没有定也没有慧,修行之后呢,又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追求定,一坐八个小时、十个小时,却没有智慧,一点小境界来了都看不开,掉在里面出不来,定力好嘛;另一个是追求慧解,喜欢听闻经教,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可因为一点定力也没有,习气转不过来。这两种都是畸形的修行,有无两样患得患失,动静不能等观,这也是不亲近善知识容易出现的问题。

  其实当我们还在修行的路上行走时,并没有驾驭所有境界的真实智慧,常常会被境界所转而不自知,而善知识却是慧眼如炬的,能带我们从迷阵里走出来。而且在一定阶段内,修行境界越高,越需要善知识的指点,因为这时候出现问题,往往就是大问题了,就像车开的速度很快时,方向稍微打错一点,就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只要我们还在修行路上,就必须随时有善知识的保护和不停地调教,不亲近善知识是绝对不可能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的。

  二、戒骄奢意

  骄是骄傲、我慢贡高,奢是奢侈、不惜福,这两点是修道的两大障碍,因为修行就是福慧双修,福慧圆满就成佛了。如果我们很骄傲,贡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还怎么继续学习、修行呢?不修学佛法又如何能增长自己的智慧呢?如果我们生活很奢侈、浪费,那如何积累福德呢?福慧都无法增长,我们还谈什么成佛成道呢?所以永嘉大师深恐凡夫这两大缺点给修行带来障碍,又苦口婆心地分了两个层次来劝导我们,一定要戒除骄奢。

  衣食由来,长养栽种,垦土掘地,盐煮蚕蛾,成熟施为,损伤物命,令他受死,资给自身。但畏饥寒,不观死苦,杀他活己,痛哉可伤!兼用农功,积力深厚,何独含灵致命,亦乃信施难消!虽复出家,何德之有?

  这是第一个层次,从人的衣食住行上来反省,让我们意识到,只要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肯定会牵扯杀生害命。比如为了食物去栽种,垦土掘地伤害昆虫;为了衣服去煮蚕蛾,抽丝剥茧,也是损伤物命……因为害怕自己饥寒而去杀他活己,想想真令人心痛,居然能这样自私地活到现在!虽然出家了,可是究竟对众生做过什么有利益的功德呢?又有什么值得去骄奢的呢?

  所以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修佛法,那肯定就是在杀生、消福。有人说我吃素,从来不杀生,那只是没有直接杀生而已,其实间接地不知已经伤害了多少生命了。比如我们吃的米面,都是耕作而来的吧?尤其是现在,机械化翻地、收割,喷杀虫剂,你能说自己和杀生无关吗?除了吃饭,还要吃菜吧?还要喝水喝茶吧?细想一下,每个人都有杀生的份啊!就算出家了,除了吃饭,还要弘法盖庙吧,挖地基时也会伤害很多众生。一般庙里都会诵《地藏经》来超度他们,据说寺庙盖好后,只要有阿罗汉在庙里住上一夜,这些众生就都会得度了,可我们也不知道谁是阿罗汉,就只好多诵《地藏经》了。

  永嘉大师把这些残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再骄奢放逸了,赶快日夜精进、专心一行地修行吧!只要能心安了,安心就是福,如果心不安,福报就分分秒秒地在损失,补也补不过来,总有消失殆尽的一天。

  所以我们要看清自己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德行,生起惭愧心,只有勇猛精进地修行,才能使众生得到大利益。这是戒骄奢第一个层次,接着,永嘉大师又发出了更深的叹息:

  噫!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绝尘之行,徒为男子之身,而无丈夫之志。但以终朝扰扰,竟夜昏昏,道德未修,衣食斯费。上乖弘道,下阙利生,中负四恩,诚以为耻。故智人思之,宁有法死,不无法生;徒自迷痴,贵身贱法耳。

  唉!虽然我现在修学佛法,想超出三界,却空有志愿,并无绝尘之行。尘是尘世、三界,并没有开始真正的修行,空有男子之身,却自私自利、斤斤计较,毫无胆识,如同小女人一般,不是大丈夫。

  什么叫大丈夫?能够担当起弘法利生的菩提大愿的人、带领众生走出轮回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比如三宝中的僧宝,包括比丘尼,也包括发了菩提心的居士大德,都是大丈夫。不发解脱心、菩提心,总是被自己身心的烦恼所困扰的人就是小女人。所以说“出家乃大丈夫之所为,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也。”这个出家是指出烦恼家。

  小女人是什么样的心态呢?终朝扰扰,竟夜昏昏。扰扰用得非常形象,就是没事找事地瞎琢磨,心不安宁,闲下来就烦,东家长西家短地随境乱转,或者把自己安排得很“充实”,弄点名、弄点利、保养保养身体、再修修福报……竟夜昏昏,白天折腾得很累了,夜里就睡得很死,也无法修行了,天天就这么浪费下去了,这叫“浮生扰攘”,道也没有,德也不修,混吃等死一般。所以上乖弘道,下阙利生,中负四恩,诚以为耻。乖是违逆,阙是缺少,负是辜负,四恩是佛法僧三宝恩、父母恩、众生恩和国土恩。上无弘法之能,下无利生之德,也辜负了父母师长的养育之恩,这样的人生真是可耻啊!

  故智人思之,宁有法死,不无法生。有理智有智慧的人就能想明白这些道理,修行比活命更重要,宁可自己有法而死,也不无法而生。大丈夫处世就是应该这样,绝不能贵身贱法,如果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很宝贵,怕吃苦而不去修法,非常骄奢,那是非常愚痴的人,是智人所不为的。修行人一定要戒除骄奢,才能安然入道。

----------------------------------------------------------------------------------------------------------------

更多达照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四章 净修三业(上)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四章 净修三业(下)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五章 三乘渐次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六章 理事不二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七章 简示偏圆

 

后五篇文章

达照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四

达照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三

达照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二

达照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一

达照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