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唐末以下的佛教主流,几乎是被禅宗独占的,到宋代,虽有天台、华严、律等宗门的复兴,亦均不及禅宗的隆盛。禅宗分五派,各各扬其独自的家风,为了接应弟子,给予指导,所作的商榷与问答,便有了公案,或名为语录,而被传流至今。禅门之中,并没有大悟,即须省悟的手段,一般的方式,便是运用触发佛祖机缘的公案。公案,本为公门官府的案牍,是指没有模范先例的案件。那是诱导弟子,并且作为一个指针,极为方便的开悟手段,然此已和禅之本来的顿悟直证的旨趣相背。公案的总数,高达一千七百则。在诱导弟子的问题上,彻底是个别性的;但是,一位伟大的祖师,产生公案之后,往往到他去世之后,仍被引用,这就形成公案的固定化。例如云门文偃的《云门广录》,便可窥知其中的消息。这一倾向,在与文偃同时代法眼文益的《十规论》中,也曾述及。使弟子去看固定化的公案,作为诱导的方法,便是看话之风的形成。将古人的话(古则),用偈颂加以举扬的,则以汾阳善昭(西元九四七─一○二四年)为始,因在当时看话之风,发生了实际上的困难,汾阳便将古人的话百则,加以组织,更是明显地表示公案的固定化。到了黄龙慧南及杨岐方会之际,盛行制作偈颂以举扬古则之风,于是,将公案作了新的整理,编成了几种书籍。在汾阳的时代,禅宗门派,多达十五个,到了杨岐门下白云守端的弟子,五祖法演(西元?─一一○四年)的时代,五家的宗风,已经确立,依用的公案,也渐次多了起来,在举扬公案的方法上,也显出各家的特色。那就是,从古人的公案之中,选出具有特色的一个,作为彻底参究的对象。比如五祖,他便常用「赵州狗子」的古则。另外,和黄龙及杨岐同时代的雪窦重显(西元九八○─一○五二年),选了古人的话一百则,加以颂出,便是《颂古百则》;五祖的弟子,圜悟克勤(西元一○六三─一一三五年),对《雪窦颂古百则》,付以垂示、着语、评唱,编成了《碧岩录》。这一部书,迄至晚近,仍被丛林重视为学道的指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