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二辑 一、念佛与礼敬诸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二辑 一、念佛与礼敬诸佛

 

  —在八堵正道山海会寺讲—净土宗道源上人讲述

  比丘尼弟子仁光记录

  总题:念佛与十大愿王

  一、念佛与礼敬诸佛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

  时光快得很,自从创建海会寺以来,每年冬季举行念佛七,今年已是第八次了。往年的佛七,都是从农历十一月十一日起七,至弥陀圣诞日圆满。可是今年因为要到大岗山,参加慈舟大师的舍利塔落成典礼,所以把念佛七提早几天,自今日(初八日)起七,至十四日圆满。因十五日还有「消灾会」,十六日就要乘火车往南部去了。

  本来在打七期中,只须一心念佛,不须讲话,所谓「行起解绝」。然而在这念佛堂中,有初发心的人,倘若不听听开示,以启发道心,恐怕念不了几天,便懈怠下来了。又有「一番提撕一番新」的好处,老修行也须要听听。因此就得讲讲说说,以作助道之缘。既然在佛堂中讲的话,是为启发道心而讲,那就不是平常随便讲的话了。所讲的都是很重要的道话,希望诸位注意听着!

  在这次念佛七中,准备与诸位讲一讲「念佛与十大愿王」的道理。为甚么要讲这种道理呢?因为这种道理,可以启发诸位的道心,可以帮助诸位的功行,是非常重要的。诸位一定要谛听谛听!

  十大愿王,出在《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出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有三种译本,第一次翻译的有六十卷,即所谓《六十华严》。第二次翻译的有八十卷,即所谓《八十华严》。第三次翻译的有四十卷,即所谓《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即是《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也就是全部《华严经》的最后一卷。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乃世尊成佛之后,将他自己所证得的境界,说与圆顿大根众生听的。经中具有无量法门,无量义理,圆顿大教,都在这部经里。我们读了《华严经》,方知佛位之高,法义之广。所谓「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现在影印的《大藏经》,三种《华严经都有,希望诸位发心读一读,便知我佛法王是如何的大富大贵了。

  《华严经》是对圆顿大根众生说的,但圆顿大根亦应分为三等:上等者:因深缘熟,智利德厚,一闻便悟,一见便证,如华严法会中,诸大菩萨。中等者:随闻随悟,即修即证,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生办道。下等者:虽闻圆顿大教,未能即生悟证,谨依十大行愿,念佛求生西方。《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即徧收此类众生。由此观之,方知《行愿品》在全部《华严经》中之重要性!《华严经》倘若没有《行愿品》,则摄机不普。假使不能普摄群机,则《华严经》亦不得谓之「圆教」了。有志华严者,其注意及之!

  以上所讲的是《行愿品》的经文,现在再讲《行愿品》的注解,我国古代高僧,对于《华严经》,不但有精深研究,而又能发扬光大,创建一个专宗。华严宗共有五位祖师:初祖杜顺和尚,二祖智俨尊者,三祖贤首国师,四祖清凉国师,五祖圭峰大师。清凉国师着有《华严疏钞》,是解释八十卷华严的。迨四十卷华严译出后,复作疏十卷释之。而于最后一卷之《行愿品》,更作《别行疏》释之。又得圭峰大师作「钞」以解其「疏」,解释得最为详尽。此《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载在《卍字续藏经》第七套第五册,台北市善导寺太虚图书馆,存有一部,志愿研究者,可往阅之。

  我们应当注意:清凉四祖于《大疏》之外,特为行愿品作一部《别行疏》。而圭峰五祖更复作「钞」以解释之。这两位大祖师,何以特别重视这部《行愿品》呢?大概有三种原因:第一、《行愿品》是全部《华严经》的纲领!设无此品,则研究华严者即不易得其纲领。第二、《行愿品》能摄受尚未成熟的圆顿大根众生!设无此品,则摄机不广,而「圆教」亦不得谓之圆了。第三、《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设无此品,则末法时代的众生,实在没有办法「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由此可知:古代祖师之重视此品,而特加疏钞,近代祖师又将此品,列入净土五经之内,实在有其必要了。(净土五经:《阿弥陀经》、《十六观经》、《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全部佛法在于《华严经》,而《华严经》之纲要,在于《行愿品》。《行愿品》之纲要,在于十大愿王,我们能了解十大愿王,即等于了解全部佛法。因此这十种大愿,方得称为「愿中之王」!

  现在开始讲十大愿王,先讲第一大愿「礼敬诸佛」,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来讲:

  1.礼敬诸佛的释义

  「礼」是礼拜,「敬」是恭敬,「诸佛」是尽虚空,徧法界,剎中尘,尘中剎,重重无尽的诸佛。

  印度有一位三藏法师,梵名勒那摩提,华名宝意。在元魏时代,来至洛京,住永宁寺,讲说七种礼佛。清凉国师更加三种,成为十种礼佛。

  一、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身体虽在礼佛,心中毫无恭敬,只有身形在那里一上一下的礼拜,恰如舂米的石碓一样,这是不对的。

  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见有人来,即诈现威仪,口唱佛名,身行礼拜,而内心实驰求于外境,这亦是不对的。

  三、恭敬礼:五体投地,两手接足,心存殷重,方成礼佛之仪。五体投地,即是倒身下拜,把全身投在地上,这在印度是第一种敬礼。可是我们中国人没有见惯,一般不信佛者,常常讥谤我们,因此古德们,就倡行「曲身礼」。这在印度是第二种敬礼。虽然曲身,亦必五体投地,五体即是两手、两膝、一头顶。至于我们拜佛时,为甚么要把两手掌翻向上呢?这即是「接足礼」,表示最敬之意的。我们的身体上,最尊最贵的莫过于头顶,最卑最下的莫过于两足。佛在世时,弟子们礼佛,必须将自己的头,碰在佛脚上。即是以自己最尊之头,礼佛的最下之足,方称最敬之礼。佛涅槃之后,我们所拜的佛像,是高高坐在金刚台莲花座之上,虽欲以头碰佛之足而不可能。于是心存殷重之观想,把两手掌翻过来,接捧着佛的双足,以自己的头顶礼拜之,真是恭敬之至了!

  四、无相礼:以智慧观想着佛的境界,远离「能礼」「所礼」之相,而不起「礼佛」之执着。须知「所礼之佛」是真空无相的,而「能礼之智」亦是真空无相的,如是观想,方能深入法性,而获得礼佛的真实利益。我们知道:第一种「我慢礼」,第二种「求名礼」,都是不对的,第三种「恭敬礼」才是对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假若礼佛之时,只有「恭敬」之心,而不进修「无相」之观,则将会引生「新的我慢」「新的求名」之念的!因为我们但求精进礼佛,不修真空观想,自然而然会「着相」的。一有「着相」之心,就会觉着自己能修行,肯用功,每天每天都在拜许多拜。由是又会觉着他人皆不修行,不肯用功,都不如我。我们想想看: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不是「我慢」吗?又因为自己觉得了不起,逢人便要表示一下,我天天在拜多少拜的佛,这不是「求名」吗?拜佛有拜佛的功德,能作「无相观」更有无量的功德!设若不进修「无相观」,而只知恭敬拜佛,则恐将引生我慢求名之心。如是则将功德翻成烦恼,岂不是太冤枉了吗?

  五、起用礼:由于以前所修之「无相观」,而悟到诸法无「能」无「所」,这是得到了「真空理体」。须知「真空不空」,从体起用,观想到能礼之人,所礼之佛,犹如影像,普徧一切,才能达到「妙有」的境界哩!

  六、内观礼:前面的「依体起用」「从空入假」,是很高深了,但是应当再进一步的观想:自己具有的觉性,便是法身真佛,一一礼拜,只是自己礼拜自己的法身佛,不必向外求佛。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就是这种道理。

  七、实相礼:上来所讲的第三种礼,乃至第六种礼,虽然一步比一步深奥,但仍存有自他内外之差别相。今此一礼,观入「实相」。实相平等,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不二。不住于法,而常礼诸佛,真是玄之又玄了。

  以上七种礼,乃勒那三藏所定。以下三种礼,是清凉国师所加。

  八、大悲礼:以前之礼,虽然观智圆明,尚未显示大悲利生。故此一礼,以明「同体大悲」之心,随一一礼,皆普代众生礼,方堪称为菩萨之礼。

  九、总摄礼:谓融摄前六门由浅至深之礼,以为一种观想。前面所讲的八种礼,为甚么只融摄六门呢?因为第一第二,不合礼仪,所以除去不用。现在将第三至第八,总为融摄起来:谓凡欲礼敬者,先须五体投地,殷重接足──即是第三恭敬礼。继之深入法性,离能礼、所礼之相──即是第四无相礼。再继之以普运身心,礼不可礼之佛──即是第五起用礼。进一步观想:但礼内佛,不向外求──即是第六内观礼。更进一步观想:若内若外,同一实相──即是第七实相礼。若能随一一礼,普代众生──即是第八大悲礼。将这六种礼,融为一种观想,便谓之「总摄礼」了。

  十、无尽礼:观入「帝网珠」的境界,能礼之自身,与所礼之佛,皆重重无尽。若依此礼,则一一礼,皆有无尽的功德。倘若不修此种观想,虽终日礼佛,实徒自疲劳而已!

  2.礼敬诸佛的利益

  有人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何必一定要礼敬诸佛呢?

  这话说得是不错,不过我们须要细心的研究一下,既然每一种法门,都可以入道,那么世尊只要说一种法门,令我们入道就好了,又何必广说八万四千法门呢?这是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故。烦恼如病,法门如药,有了何种病,即用何种药对治,把病治好了,即是得到了药的利益。修行佛法,也是这样的,有了甚么烦恼,即用甚么法门对治。把烦恼治好了,即是得到了法门的利益。

  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因为众生执着有「我」,故于他人生起高慢之心。「慢」因「我」起,故名「我慢」。我慢能障佛道,故名「我慢障」。《唯识论》说:「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这是总释「慢」字的意义。若详解「慢」的种类,则有七种:

  一、「单慢」:以自己与他人相比较,他人劣于自己者,则谓自己胜于他人。他人与自己相等者,则谓自己等于他人。这虽然比较得没有错,但因内怀高举之心,所以叫「单慢」。

  二、「过慢」:他人与自己相等者,硬说自己胜。他人本来胜过自己,而偏说与自己相等。这种过分的慢心,所以叫「过慢」。

  三、「慢过慢」:他人本来胜过自己,而翻过来说自己胜过他人,这比「过慢」更加过分,所以叫「慢过慢」。

  四、「我慢」:这是七种慢的根本慢,内执有「我」,则一切人皆不如我。外执有「我所」,则凡是我所有的,都比他人所有的高上,这就叫「我慢」。

  五、「增上慢」:增上者强盛之义。因「我慢」未除,于精进修行之时,得一种「相似境界」,便谓已证圣果,这叫着「增上慢」。

  六、「卑劣慢」:这有两种人:一种人,对于他人多分胜己,亦承认自己卑劣,但是还要「慢」一下,说是自己不过少分卑劣而已。另一种人,已完全承认他人之高胜,自己实在是卑劣,但是决不肯虚心下气向人学习,竟会说出这样话来:「你高你的,我卑我的,你成你的佛,我堕我的地狱,我不希望你来度我。」唉!这种「卑劣」而仍要「慢」的人,真是可笑亦复可怜了!

  七、「邪见慢」:社会上有一种恶人,仗恃着他所作的恶事,生起高举之心,这就是「邪见慢」。例如:恶人作恶,犯法坐牢,他不但不以为不名誉,反而以为坐监牢的次数越多,越有资格!又如恶人杀人,不但不知悔改,反而以为杀人越多,越是英雄!噫!这种人在世之日,危害社会,危害国家,死了之后,一定堕入阿鼻地狱,真是害人亦复害己了!

  一切凡夫,皆有「我执」,凡有「我执」者,皆有「我慢」,不过有轻重之分而已。有些人,见了诸佛之像,即肯礼敬,这是「我慢」轻的人。有些人,见了诸佛之像,不但不肯礼敬,反而故意的挺起胸脯,背抄两手,举目高视,好像要与诸佛较较身量似的,这就是「我慢」重的人。我们见到礼敬诸佛的人,固然欢迎他,但是见到不肯礼佛的人,也不要舍弃他,应当循循善诱,方便劝导,令知礼敬诸佛有不可思议之功德!初入佛门的人,教他礼佛,当然有点勉强,可是时间久了,也就自然了。将来不但见了佛不起我慢,就是见到一般人,乃至见到一般畜生,皆不会生起我慢之念。结果把「我慢障」消除净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尊贵身,这就是得到礼敬诸佛的利益了。

  3.念佛与礼敬诸佛

  又有人说:我们只要一心念佛就好了,不必再去拜佛。因为念佛的目的,在求一心不乱,设若一边念佛,一边拜佛,岂不令人分心动念吗?而且「一法具有一切法」,只要一心念佛,自然具有拜佛的功德,又何必劳身累形呢?

  这话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这种道理并不圆满。若在「一法具有一切法」来讲,则颇有道理,可是在「一切法即是一法」来讲,这道理就只有一边了。

  我们不要讲得太高深玄妙,令人难懂,还是讲浅显一点吧!

  第一、念佛的人,没有不拜佛的。因为念佛的人,对于佛都存有毕恭毕敬之心。有敬佛之心的人,遇见佛像,焉有不拜之理?设若不拜,必无敬心,既无敬佛之心,念佛还能念到一心不乱吗?

  第二、假若一种法门可以对治一切烦恼,则普贤菩萨又何必发十种大愿呢?一愿有一愿的妙用,礼敬诸佛之愿,其妙用在对治「我慢障」。假使只知念佛,而不礼敬诸佛,或虽礼而不敬,如前面所讲的「我慢礼」「求名礼」,如是则「我慢障」未能伏除。具有「我慢障」的人,发心念佛,念来念去,会增加「我慢」的。例如有些念佛的人,自己觉到会念佛,会用功,便自以为了不起,于是以为别人都不会用功,便瞧不起别人,这都是念佛念出来的「我慢烦恼」,急应以礼敬诸佛之法对治之。

  现在要讲念佛与拜佛的方法了,诸位留心听着!

  在念佛七中,当然以念佛为主。可是在「起香」之前,要拜三拜。每一支香念完之后,也要拜三拜。尤其在晚上「大回向」之时,要拜很多拜,这都是用的礼敬诸佛的功夫。但是切不可礼而不敬,必须至诚作观,方见功效!一定要依着文殊菩萨所说的「礼佛观想偈」来作观想,偈曰:「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弥陀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第一句的意思,是要观想着:能礼之人与所礼之佛,其体性本自空寂,也就是前面所讲的第四种「无相礼」。第二句的意思,是要观想着:其体虽空,其用不无,自然感应道交难思难议了,即是第五种「起用礼」。第三句及第四句的意思,是要观想着;我此礼佛道场,如帝释天的宝珠网一样,有重重无尽的弥陀如来,影现其中。帝释天宫有一庄严罗网悬饰空中,是用一千个宝珠穿成的,粒粒宝珠,皆有光明,互照互摄。一个宝珠里面,有九百九十九个宝珠的影子,个个宝珠,悉皆如是,这是第一重境界。一个宝珠,带着所照摄的九百九十九个珠影,又照入个个宝珠之中,个个宝珠,悉皆如是,这是第二重境界。如是互相摄入,第三重、第四重,乃至重重无尽。

  我们没有珠宝,可以用十面镜子来证明,四方四隅,用八面镜子,上方用一面,下方用一面,中间点一盏灯,就会出现「重重无尽」的境界。设若十面镜子不容易找到,可以先用两面镜子试验一下,在这两面镜子中间,点一盏灯,试想该有多少灯影呢?若依我们的粗浅想法,至多不过两个灯影吧!啊!那里知道竟是数不完的灯影哩!上面所说的灯影,是证明「帝珠」的。帝珠是譬喻无尽的世界,无尽的诸佛。虚空之中,有无量数的世界(世界亦名剎),即有无量数的佛,这是第一重境界。每一个世界中,有无量数的微尘,粒粒微尘之中,复有世界,亦复有佛,这是第二重境界。尘中有剎,剎中复有尘,尘中更有剎,如是剎尘尘剎,重重无尽!所有之佛,亦复重重无尽!我们拜佛的时候,要如是观想,亦即是第九种「总摄礼」,及第十种「无尽礼」。礼佛观想偈的最后两句:「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即是第三种「恭敬礼」了。

  讲到这里,总结一下:在念佛七中,每一支香之前后,都要拜三拜。每一拜伏身在地之时,就要依着文殊礼佛偈,至诚作观!每日晚上,「大回向」「顶礼」之时,口唱佛名,即随文作观:「一心顶礼,宏扬净乐土,释迦佛如来,千百亿化身,徧法界诸佛!」「一心顶礼,常寂光净土,阿弥陀如来,清净妙法身,徧法界诸佛!」一共十条「顶礼」,每一条都带有「徧法界诸佛」。徧法界,即是尘尘剎剎,重重无尽之界。如是礼一佛,即是礼无量诸佛,如是用功,即是将念佛名号与礼敬诸佛融而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为主的,话说多了「打闲岔」,诸位还是打起精神来念佛吧!

-----------------------------------------------------------------------------------------------------------------

更多道源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二辑 二、念佛与称赞如来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二辑 三、念佛与广修供养

佛教历史:中国佛教(赵朴初)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二辑 四、念佛与忏悔业障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二辑 五、念佛与随喜功德

 

后五篇文章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二辑 序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一辑 七、念佛平时须相续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一辑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一辑 五、念佛必须认真念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一辑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