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诺布旺典:西藏医心术 第一部 平衡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诺布旺典:西藏医心术 第一部 平衡

  平衡对于禅修和日常生活都是重要的。过分强迫和匆忙只会产生僵硬、压力、偏执狂和痛苦。过分松散和懒惰则会导致白日梦、幻想,并缺少焦点、力量。为了学习如何禅修,贝珠仁波切劝我们要注意经典中所提及的故事:

  佛陀的大第子阿难,教亿耳(Shravana)如何禅修。但亿耳总是做不好,因为他的心有时候太紧,有时候太松。佛陀听到这种情形之后,就问亿耳:“当你未出家前,不是擅弹吉他吗?”

  “是的,很擅长。”他回答。

  “吉他的声音来自紧弦或松弦呢?”佛陀问。

  “都不是,尊者。声音来自平衡的弦。”他回答。

  “那也就是你的心所需要的。”佛陀接着说。

  因此,亿耳以平衡的心来禅修之后,就得到了应有的果位。

  在禅修中,我们放入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这需要某种程度的努力。但我们切不可以感到紧张,否则禅修是不会有效果的。就像吉他的弦一般,我们是紧但又放松的——换言之,是警觉而不紧张。如果太懒散,心就无法变得稳定而平衡。如果紧张,就把能量烧尽,最后形成执着。贝珠仁波切引用西藏最有名的女性上师玛琦·拉珑(Machiglabdron)说:

  禅修见的关键点,

  在于紧而又放松。

  为了日常情境中保持心的平衡,其关键是弹性。十世纪印度最伟大的佛教大师,阿底峡(Atisha)写道:

  每当你的心吊举时,

  就必须记住上上师的教诲,

  粉碎你的傲气。

  每当你的心昏沉时,

  就必须给予启发。

  每当你面对贪或嗔的对象时,

  就必须把它们看成幻想和幽灵。

  每当你听到不喜欢的事情时,

  就必须把它们视为回音。

  每当你的身体受伤时,

  就必须接受它为业果。

  一位滑雪好手即使在旋转和表演特技时都能保持平衡;同理,我们需要觉察到我们的中心。如果我们走向极端,就会失去平静的内心,便的不平衡。譬如,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友谊和支持,也需要独立。

  如果我们陷入憎恨之中无法自拔,就会在身体内产生毒素,

  执着它们,终至伤害我们自己

  人们在与别人相处时,往往都会落入极端。有些父母在互相过分依赖的关系中,扼制了他们的孩子。有些父母亲则会恐惧情绪上的亲密,无法给予足够的支持。是的,每个人必须能够站在自己的双脚上。但大体上来,亲密感具有滋养效果,让亲子双方都能在情绪方面有所长。父母亲必须与他们的孩子交谈,加入孩子的游戏和生活,表达他们对孩子温馨和爱。他们也必须容许孩子成长,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平衡。

  许多长大成人的孩子把自己情绪问题归咎于父母,或反抗任何权威。我们也许需要了解我们的过去,但责备并不会带来自由。如果我们陷入增恨之中无法自拔,就会在身体内产生毒素,执着它们,终至伤害我们自己。治疗就是答案。如实地看看过去,然后宽恕和放下。这是发现安详之道。

  极端的自我依赖,或者恐惧依赖别人,都会阻碍我们在情绪和精神方面的成长。有些人除了自己之外,拒绝去依赖别人。但由于过分的骄傲或恐惧,他们自己会否认精神训练的利益。他们怀疑老师或特别教法能够帮助他们,这种怀疑也让他们无法得到治疗。完全不依赖别人是可能的,但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在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时,想要完全独立的企图是错误的。

  我们需要别人帮助,让生命少一点挣扎。来自家庭、朋友和社区的支持,是非常正面的。同时,努力要在情绪和精神方面有所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依自己的步伐和能力前进,不可以依据别人的时间表。在每一个环境下,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平静和放松的话,必然可以发现平衡。

 
 
 
前五篇文章

诺布旺典:西藏医心术 第一部 感觉

藏密问答录:济群法师撰《问答录》缘起

藏密问答录:前言

藏密问答录:关于食素问题

太虚法师:论严译

 

后五篇文章

诺布旺典:西藏医心术 第一部 一致和努力

诺布旺典:西藏医心术 第一部 清净见

诺布旺典:西藏医心术 第一部 即使小进步也要放大

诺布旺典:西藏医心术 第一部 第四章 培养信心

诺布旺典:西藏医心术 第一部 菩提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