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止观自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止观自性

 

  「止观自性」

  丑三止观的本质:

  「止」的性质,就像《解深密经》所说:

  独居于僻静之处,正确地令注意力向内集中,专注于曾经仔细思维的法义,令注意力相续不断向内专注。当进行这种修持的心能屡屡这样安住,并且生起「心轻安」和「身轻安」,即称为「奢摩他」。菩萨便是这样求学「奢摩他」。

  经意是说,我们可采用「五蕴」等任何一种已获得定解的「十二部经」法义来作为修定的所缘境。然后,应以不散乱的「正念」和「正知」,令注意力(亦即「作意」,藏: yidla byed pa)相续不断地专一安住于这种所缘境,这样,心意便能够随意安住于所修境之上,当生起身心轻安的喜乐时,这种三摩地便会转成「奢摩他」。这只须要透过令注意力内摄,不让所修境散失便能够产生,并不需要通达诸法真实。至于「观」的性质,在《解深密经》是这样说:

  在获得身心轻安之后,便要舍弃其他「心相」而安住于这种状态之中。这时,便要向内分辨思索胜解三摩地所行影像。任何与这种三摩地有关的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察、周遍伺察、忍、欲、分别、观见,通达所知义,均称为「毗钵舍那」。这样便是擅修「毗钵舍那」的菩萨。

  传说堪布支那和尚看见这部经典极明确且不容否定地指出「观」就是「观察慧」时,竟出言毁谤「真不知道这怎会是佛经?」更把经书践踏。因为他认为凡是思维分别皆属执相,必须舍弃观察慧,心无所念才是修习甚深法义。由于这部经典和他的见解不一致,所以便做出这样的事情。可是奉行这种宗规之辈,依然大有人在。

  经文中的「思择」(藏:rnam par ’byed pa)是指抉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是指抉择「如所有性」。圣无著说,当有「慧」的分别作意在取「相」时,使是「周遍寻思」。而正确的寻思便是「周遍伺察」。

  「寻思」(藏:rtog pa)是指粗略思索,「伺察」(藏:dpyodpa)是仔细辨析。这里所说的「取相」并不是「实有执」,而是明辨对象的细相。所以,抉择「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两者各有「周遍寻思」和「周遍伺察」。《宝云经》亦如《解深密经》明申此意:

  「奢摩他」就是一心专注(心一境性),「毗钵舍那」就是观察思择。

  至尊弥勒在《大乘经庄严论》亦说:

  应要知道,「止道」就是总摄诸法的名称。应要知道,「观道」就是辨析诸法的意义。

  (据格鲁派大师巴索卓之坚赞所说,「总摄诸法的名称」的意思就如把「诸行无常」总摄为「无常」, 然后专心安住于「无常」之上。见《广论》英译本附注。)

  同论又说:

  以正住作为基础,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心与及分辨诸法,便是「止」和「观」。(住,藏:gnas ’cha’,即是安住。「正住」便是「正定」)

  意指依仗正定的「住心」便是「止」。辨别诸法的「慧」就是「观」。由于这种解释与上述的经义相同,所以不可采用其他意思来解释这些经文。《菩萨地》亦说:

  令自心专住于某种完全不能言诠的事物或意义的所缘境,是一种尽离戏论,尽离心散乱而认取任何所缘境专注认知。于各种定相令心内住、安住、等住,以至专注一趣、等持,皆是「奢摩他」。什么是「毗钵舍那」?运用与修习「奢摩他」相同的专注力,思维先前所思的法相。从如理拣择、最极拣择,极拣择法,以至任何广泛运作的才智皆是「毗钵舍那」。

  这种说法与上文所引用的经论极为符合。它能同时阐明经意及至尊弥勒的论意。所以,必须对上文于「止」和「观」所作出的说明取得定解。《修习次第》的中篇亦说:

  把外境散乱止息后,安住于任运相续趣向内所缘境的欢喜轻安心,即称为「奢摩他」。在安住「奢摩他」时,思择真实境,即称为「毗钵舍那」。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亦说:

  「止」的所缘境是「尽所有性」或「如所有性」的无分别影像。

  「观」的所缘境是「尽所有性」或「如所有性」的有分别影像。

  论意是说,无分别安住于「如所有性」或「尽所有性」便是「奢摩他」。思择这两种对象便是「毗钵舍那」。《解深密经》这一段文字的意趣也是这样:

  世尊,奢摩他的所缘(藏:yul。「所缘」即是「境」或「对象」)有多少?

  佛陀回答:有一种,这就是「无分别影像」。

  毗钵舍那的所缘有多少?

  佛陀回答:有一种,这就是「有分别影像」。

  两者的所缘有多少?

  佛陀回答:有两种,这就是「事边际」和「所作成办」。

  《阿毗达磨集论》说「事边际」是兼指「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两者。所以,就如宝生寂论师(寂静论师)在上文所说「奢摩他」或「毗钵舍那」皆可以采用「如所有性」或「尽所有性」来作为修所缘境。由此可知「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并非就它们各自的所修境而区分,因为既有通达空性的「寂止」,亦有不通达空性的「胜观」。

  「寂止」(藏:zil gnas,「止」的全称)是令心驰散于外境的活动静息(即「寂」zil的意思),然后停住(即「止」gnas的意思)于内所缘境。

  「胜观」(藏:lhag mthong,「观」的全称)则是一种殊胜卓越(即「胜」Ihag 的意思)的见解看法(即「观」mthong的意思)。

  有一些人认为内心处于缺乏「明了力」( 藏: gsal cha ’ingar,或作「了分力」)的无分别状态便是「止」。若内心具有「明了力」则属于「观」。这种说法不合道理,因为它有违于佛所说经,慈尊、无著的论典(如《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现观庄严论》、《无上相续论》、《大乘经庄严论》)与及(莲华戒大师的)《修习次第论》等各种详尽确立止观定义的教典,这些经论明言「止」是一念专注于修所缘境,「观」是正确拣择所知境(藏: shes bya) 的意义的智慧。于无分别心有或没有「明了力」,纯粹显示三摩地是有「沉没」( 藏:bying ba)还是没有「沉没」,所以,若说「止」与「观」的分别是在于「明了力」的有无,实在毫不合理。因为任何一切「寂止三摩地」也必定要断除「沉没」,凡是远离「沉没」的三摩地也必定会有「澄净分」的心境。(澄净分,藏: dwangs cha。或作「澄分」。「 澄净分」和「明了力」在下文将会作出解释。)

  所以,专缘「如所有性」的「定」和「慧」,是就内心证或未证(人、法)两种无我(梵:anatman。藏:bdag medpa) 而分,非就内心是否住于乐(藏:bde ba)、明(藏: gsalba)、无念(藏:cir yang mi rtog pa) 的状态而分,因为内心未趣向无我实相的行者亦有多不胜数的乐、明、无念三摩地。所以,纵使未能获得通达诸法实性见地的任何一切无分别心亦足以引生「乐」和「明」。又即使不能了解空性,亦绝不会对引生「无分别定」做成障碍。若我们长期以这种方法摄持自心,便会令风息(藏:rlung)变得堪能(藏:las su rung ba,又作「堪任」,意指足以胜任)。只要这种情形出现,便没有什么事情会阻碍「乐」的生起,因为能引发身心喜乐便是这种「堪能」的自然本质,当「乐」生起时,在喜乐觉受之中的「明了力」使会令心明了清晰。因此,认为一切乐、明、无念三摩地皆是证悟真实(空牲)之说,是完全缺乏清净依据。在证悟空性的三摩地之中虽然是有乐、明、无念存在,但是,乐、明、无念亦常常出现在未趣入空性的三摩地之中,所以必须清楚分辨这两种三摩地的差别。

 
 
 
前五篇文章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理须双修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次第决定

佛祖十大弟子:优波离尊者

帕绷喀大师:掌中解脱 第一天 纠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

帕绷喀大师:掌中解脱 第二天 阿底峡尊者生平与藏地道次

 

后五篇文章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修习止观之利益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别学后二波罗密多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上士道 学习四摄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上士道 学习般若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