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圆春法师:随念三宝经释 第7课 |
 
圆春法师:随念三宝经释 第7课
随念三宝经释 无尽吉祥妙音 (第7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一起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随念三宝经释——无尽吉祥妙音》。 这部殊胜的论典分了四大部分:一、名义;二、译礼;三、正文;四、末义。《无尽吉祥妙音》这个注释对于《随念三宝经》分了这四个科判。我们现在在学习第三个科判——正文部分。 正文分三:一、随念佛陀功德;二、随念圣法功德;三、随念僧伽功德这三个科判。我们学习的是随念佛陀功德。 这里面分三个科判:一、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二、广说差别因与果;三、摄义。我们还在学习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佛陀薄伽梵”是总称,从自利圆满的角度又宣说了“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这五个名号。又从他利圆满的角度宣说了“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这四个名号。通过这些名号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全面地了解佛陀名副其实,与名实相符的这些功德。一个名词的认识也是对佛陀功德的了解,这也是相当具有意义的。 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名号当中的“明行圆满”。“明行圆满”和“善逝”是从因果的反体来安立佛陀的功德:“明行圆满”是从因的角度宣说佛陀的功德;“善逝”是从果的角度宣说佛陀的功德。其实善逝就是依靠明行圆满而呈现的,真正明行一圆满以后,决定会呈现善逝的果位。这就是因圆果满。虽然说,明行圆满就会水到渠成、自然呈现善逝,但是作为我们凡夫人来了解佛陀功德的时候,最好分开从因的角度和果的角度来分别了解,才能够认识佛陀的整体的因果圆满。因的圆满的角度是用明行圆满来叙述,果的圆满就是用善逝来给我们表示,这样分别的去认识。明行圆满的“明”就像眼目一样,明见诸法的真实意;“行”就像双脚一样,如理的如同所见那样趋入。这两者在我们的修行过程当中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解和行的关系,解行双运,这是成佛正因。讲因的角度时就讲到这两者,明和行。 【对如是佛陀,若就因果而分类,前者因即是经中所说的“明行圆满”,从因而言,虽有无量道相,但可以正摄于戒定慧三学中。在圣者地安立的八圣道中,正见即是明,其余七支称为行。】 这样显示佛陀功德的时候用了“明行圆满”,这是从因的角度来讲,而“善逝”是从果的角度来讲。对于佛陀可以通过因和果来进行分类,佛陀是站在果位,也就是果觉的佛陀。我们在认识果位的佛陀时,从他以前的因的角度或者现在他怎样把因做好了,然后他果的呈现是个什么样的果。这样子把结果也看清楚,把因缘也看清楚,这就是我们对于佛陀整体的了解。从因上面我们了解的时候就是从“明行圆满”上去看,为什么呢?因为在因上面虽然有无量的广大道相,但这一切无量的广大道相都可以完全摄到戒定慧三学当中,而戒定慧三学就可以摄在明和行里面。因为慧就是这儿所说的“明”,戒和定就是这儿所说的“行”。广开这三学就称为是八圣道,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等。这当中的“明”就是正见,正见之外的正思维、正语等这些就属于“行”。我们在后面可以去归摄一下,这儿就是大概的说一说。 【此处"明"与"见"同义,即是如人行路时,目视之处以足履行,故一般对明行圆满,学道位对应为胜观与寂止,无学道位则对应为宿住智证明等三明与四神足、四圆满,如是有诸多对应的解释,然其实际则是同一关要,因为见义与入义二者何时也须要双运的缘故。】 这让我们一开始就要注意明和行并运。因为见义与入义要相应,这样不断修上去,最后才能够明行圆满。一旦明行圆满就是佛果,这就是在因上面做到了圆满。在因上面看,我们要明行并运。这就像一个人走路,走路需要有眼目,看清楚前面所要走的路,也需要有双脚。如果有双目而无双脚的话,虽然看到路了但是无法走;有双脚而没有双目的话,没办法看清前路也无法移动一步。所以这两者都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两个都相当重要。这在我们实际的修行过程当中,都是需要去圆满的认识的。我们实际修行的时候,就是面对这两个侧面。佛陀就是这两个侧面作圆满了的一个人,而我们作为随学佛陀的一个佛友,就是想从道上面把这两方面做好。一旦我们哪一天将明和行都双运圆满了,那一天我们就成佛了。假如我们没把这两者做好,我们就不可能成佛。所以这两者是任何修行人都要去认识的两大关要。 我们必须要充分的看到:其实,“明”和智慧是同一个意义,也就是一个智慧的见解。它就是一个见解,一个智慧的侧面。“行”其实就是行持的侧面,行就是让我们看到要去修行,要去实际地走前面这条路。所以,“明”就是讲我们的见解如同双目,有了如同双目的见解以后,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行”就是行持,行持就像双脚一样,有了双脚以后,即使路途遥远也可以一步一步地向前。只要一步一步地向前,即使千里之遥我们也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到目标。假如说没有双脚,没办法迈出一步,那么我们所有的目标都无法达到。即使目标很好但是永远不可能达到。这就是要有一种行持的实际功夫,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有见解,要有行持,解行必须相应。而且解行双重双运、双行、并驾齐驱,才能够依靠明行而前,向前无疑地走。 对于修行上面来说,我们就是首先要通过闻思去生起这种明见真实的见解。然后通过行持让见解去落实去实现。为什么我们要来闻思修呢?其实闻思修也可以包含在明和行当中的。任何的东西都离不开闻思修,任何的教法都离不开明和行。离开了明和行或者说,只有明没有行,只有行没有明,我们都没办法实现任何的修法。没办法达成我们的修行的意愿。所以修行必须首先要有一个见解,看清方向不要走错路。假如说修行之先没有明见如同眼目的眼睛,那么我们所走的路也就是盲目的修行。这样子就是盲修瞎练,就会迷失方向。所以错乱的修行最后的结果将会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遥远。 外道也在行持也在走路,但是都走错路了。一个修行人假如没有首先树立见解的话,最后是走不下去的,即使走也是走得越来越远。修行的效果首先第一步必须要有见解的双目。有了见解的双目,光是停留在思想见解上面,而不把它去落实,不去实际性的行持,那所有再高的见解,它都没办法呈现一个高超的境界。也就是说最后我们要出现一个高的境界,而高的境界必须要通过实修高的见解,让见解落实到我们的内心当中,呈现这种高超的境界。 修行实际上是一个很需要我们去认识它双方面的问题的事情。举一个故事,以前堪布阿琼仁波切,他有一个弟子叫做赤诚扎巴。他曾经在桑耶寺闭关了十一年,但是由于他不知道修行的方便,没有很圆满的见解,最后他没办法修下去了,就生起了感慨,觉得好像这一生就是浪费了粮食而已。在桑耶寺并没有修起来功德。带着这种感慨,他就回到家里面去了。这还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因为他修了十一年,看到我没有修起一个真正的修法的境界,观察之下就看到自己不知道怎么修行。 所以修行首先要知道怎么修行,才能够修行。假如不知道怎么修行就去修行,是不能够修行的,是不可能修出来的。如果不知道怎么修行也能够修出所有这些圣道的话,那么所有的佛教徒都应当不要学佛,都不应当依止善知识。因为你自己去作不就可以了?我们也没有见到谁是通过这种方式而成就的,都是看到这种方式是让很多人吃亏上当受骗的。所以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有见解。 还有一个例子,莲池大师讲到有一个叫做性空的僧人,他有一次就写了很多的信告诉各方,说自己要发愿闭关了。他在瑶峰山那去闭关的时候,莲池大师是非常的赞叹。他从内心当中觉得这是一个真正发誓愿实修的人,所以他叹为希有。但后来就听到说性空著魔颠狂而死,这个时候他就从内心里面生起了无限的悲凉。他去分析这当中的缘由的时候,就是觉得,虽然在修行上起了一点修行的信心,但是有信无慧——没有这种“明”的侧面。虽然想去“行”,但是没有“明”,有了信心去行,但是关靠信心没有明见的见地,最后居然依靠一颗好心,而让自己心识着魔、颠狂而死,这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事情。 在这种问题上,其实古往今来都有不少的人在不断的犯错误。即使是传承上师历代大德都在千番百次地给我们强调其中的关要,但是现在仍然有人在铤而走险。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很难具足方方面面的因缘条件。莲池大师就说:古人心地未通之时,都会不远千里去参师访道,从一个丛林出来又入到另一个丛林,都是不断的去参访。这样广参遍学,从来没有在这上面休息放逸,没有放松求的见谛。所以住山的时候必须有住山的本钱,如果得到内心当中的见解之后,才可以在水边林下长养圣胎。自己首先要悟后才能修行,如果还没有见解,没有“明”的时候去“行”的话,是不可能行得到的,这样去做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错;有疑惑也不去辨别。 这样按照莲池大师讲的就是“求升而反堕”——本来想超出生死,但是反而又堕落下来。莲池大师就说,假如有一些刚初学佛的人,就开始结茅深山,一个人在那孤孤单单地独居,以为是一个高人在修行,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虽然不一定都会着魔发狂,但也是在那白白浪费时间,没有多少利益。所以莲池大师就教诫说:明者试一思之。也就是有智慧的人应该好好地思考这件事情。确实在修行上千万不要盲修瞎炼,这就是必须在修行之前有双目的“明”,有了明见以后我们才看清楚了路该怎么走。 实际上修行这条路,是一条充满着歧途的一条路,这条路假如看不清楚是走不好的。所以必须要看清楚才能走得好,要想走好必须要看好,看好之后才能走好,这就是要有“明”才有“行”。假如仅有“明”没有“行”会是什么样子呢?光有“明”没有“行”,就是一直在原地踏步,虽然口头上能讲很多,但这些都是“数他人家珍,自无半分钱”,说食而不能自饱的。(一个饿的人他说很多饮食,很多饮食,不可能通过说而让自己饱的。)即使能够思维、能够了达,但如果不去实际串习修行,不可能获得什么成就的。任何的成就都是要通过实修、实行、实证而得到的,不可能通过空谈而得到的。从这一点我们就要知道:所有的佛法都是让我们去行持的;而所有的行持,都是要我们有明见的见解的眼目的。 因此我们就要知道修行是一个智慧的修行,而不是盲目的修行;而智慧也是一个修行的智慧,不是一个空谈的智慧。这一句我们是从上面体悟出来——修行是智慧的修行,而不是盲目的修行;否则就不能叫真修行。一个人在山里面闭关很长时间,这是不是真正的修行呢?首先看他有没有一个明见的智慧,有没有见解,没见解的话,盲修瞎炼,不能叫真正的修行。必须有高的见解才有高的修行,修行是智慧的修行,而不是盲目的修行;智慧是修行的智慧,而不是空谈的智慧。有些人以为自己有智慧,但全部是空谈,没有落实到修行的关要,这样的智慧拿出来是没有任何可以用的。我们真正要有一个真功夫,要能面对生死,你在阎王爷那去空谈,那个时候是一点都用不着的;在面对生死的时候就是要有真功夫,真功夫才能敌得过生死。这一点我们众生在修行的时候,这两方面都不能偏废。假如说光修行,而不是智慧的修行,是盲目的修行,最后会错乱修行而出种种前面所说的这些问题。 莲池大师在他的《禅观策进》当中就讲到:一个禅师叫通达禅师,进入到太白山里面去,没有吃一粒粮食,他在饿的时候只吃一点草;在他累的时候,靠着树休息。就是这样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吃的东西,都是吃草,在树下休息的。这样的修行人,他的苦功夫可以说是做得非常精采。他端坐思学五年不息,最后依靠木头打到一个石块的时候,石块破的时候他豁然大悟。后面所讲的也是相当关键的,前面他是一个苦修,后面依靠自己端坐、思维玄妙的佛理。在五年当中没有休息,不断的思维,后来就豁然大悟。他是两个方面都有的,“行”是有,“明”也有,由于“明”和“行”都有,所以因缘一到,豁然大悟。如果说仅有“行”没有“明”,他不会有后来的大悟的。假如仅是在那想一想,而没有去苦修苦行,也不可能豁然大悟。所以大彻大悟都看到它的因缘,都在行持上、在明见上这两者都是具足的。 莲池大师就评价通达禅的这个公案就讲到说,即使让你草食树息(就是说你一天到晚只是吃草,只是在树下息歇安住。),假如说你不去思维真正佛法见解,即使经过很多年,都像一个虚度光阴的人一样。而且和深山当中的野人有什么两样呢!找不出和野人有什么两样。即使在深山去苦修、苦行,假如没有见解,和野人是一样,野人也在这深山当中,假如说在深山中就是修行人,那么所有深山老林当中的动物都是大修行者了,我们是不是要顶礼这样的大修者? 我们就要看到真修行是智慧的修行,真见解也是修行的见解。假如一个人他总是空谈而不去行持,就说明他见解其实还是不透的、还是不圆满的,都是一些虚招,他没有真实认识到佛法的妙处。这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对于佛法有认识的人,他会知道这是需要行持的,它不是空淡的。而且我们要寻求佛法的时候,念念之间都要想到:“这个对我修行有什么帮助?这个见解对我的修行有什么指导?”这样才去勤学它,所以我们闻思修都是以实修实证作为目标去闻思修。在听闻佛法的时候就是想听一个实修的教法,在思维的时候就是在思维一个怎么实修的教法。去修行的时候就是按照一个实修的教法一步一步的去落实。这些都是一个修行的智慧。智慧必须是修行的智慧,才是一个有意义的智慧。既然它是一个修行的智慧,那你有一分智慧你就可以依靠这个智慧去行持一分,它才是有价值的。 我们学佛法,不是为了在人前表现自己多么聪明、多么智慧,其实就是在了解怎么修行。千万不能变成一个只是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智慧的人,那样是毫无意义。你炫耀一辈子,在轮回当中你炫耀一百辈子,也不可能依靠这个炫耀而让你得到解脱的;反而依靠这种炫耀会损福德的。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其实“明”和“行”这两种是相当重要的。 具体来讲:在学道位的时候,“明”和“行”是对应“胜观”和“寂止”。明是胜观,行是寂止,止观这两者就在明行中来对应。在无学道的时候对应的是“三明”,“四神足、四圆满”。“三明”是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及漏尽智证明这三个明。这三明后面会讲到,其实就是打破了对过去法、现在法、未来法的无明,之后显现的智慧。也就是对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万法通达无碍这样的三明智慧。“四神足”就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和观神足这四神足。“四圆满”就是法圆满、义圆满、欲圆满和解脱圆满。法圆满是指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法已经成就;义圆满是指伴侣、财产等义已经成就了;这两者所产生的果,从暂时来讲就是享受一切的妙欲,这叫欲圆满;欲圆满是从暂时的角度来讲, 解脱圆满就是从究竟的角度来讲,获得解脱,这就是解脱圆满。四圆满是指果位的时候,佛陀已经获得了暂时乃至究竟的一切圆满。 前面讲到“明”和“行”这两者都要具足,而佛陀就是这样:通过学道止观圆满了,果位的时候也成就了“明”和“行”这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不管是资粮道还是佛果,从资粮道作为起端,在佛果的顶端,这两端乃至于它们的中间都有“明”和“行”。所以就强调这两者互相不能够偏离的,也就是两者一分一分的都需要具足,双运并运,这两都才能够行。 【因此,分析别别位而领取其义,在解释一切教典尤其经典时,不可或缺。】 “不可或缺”就是说哪怕是“暂时的缺少”都是不能的,不能够有偶尔的缺少,时时都应当具足无缺。在解释一切教典尤其在解释经典的时候,对于能诠的文句,应当按照当时所针对的情况,相应的来领取它的意义——相应的依靠明和行去领会、了解法义所带给我们的两个侧面。在佛经当中用种种的语言来描述了佛法的智慧,而佛法的智慧都有“明”和“行”两个侧面,让我们作为修行人去面对,修行人就是要认识佛经当中每个教义提供给我们的“明和行”的指导。就象上师讲的:从暇满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有明见,通过自己的思绪见到暇满的体性,认识暇满难得和义大的含义。“行”的意思就是:知道这些意义以后,在相续当中去不断地数数串习,不断地提起正知正念,趋入到暇满的法义。在讲皈依的时侯也是同样如此的。“明”说是明确皈依的因、境、作法以及皈依以后的学处等等。这样子明确以后,才能够按照自己所能够见到的让步自己的心趋入到皈依当中去。所以明和行都是具足的。 同样的,在我们现在学的《随念三宝经》也是这样。你要首先知道《随念三宝经》讲的是什么?知道是讲什么以后你才知道怎么去随念。你就要知道这个东西是需要不断去串习、去实修实行的。这两个侧面其实在面对每一个法的时侯都是如此的,我为什么不能随念三宝呢?就因为我不能明。我已经明了我现在该做什么呢?我就应当去行。如果这两者我们都能做得好的话,一生当中佛法事业就会非常的完美了。 【是故,正见智慧由如眼目,即是“明”或“见”,属于慧学范畴,其余正业等七支归摄在前二学中。】 “前二学”就是指戒学和定学,这是讲:成佛因是修道,而修道的内容是八圣道,八圣道的内容就归摄到明和行当中,怎么来归摄呢?正见的智慧就是“明”,属于慧学,三学当中的慧学;正业还有正业所包含的其它的七支,都是在戒学或者定学当中,属于行。具体来说,其中的正思惟,正语,正命,正业,属于戒学;正念,正精进,正定,属于定学。所以,三学可以广开为八圣道,而八圣道可以略摄为“明”和“行”,“明”和“行”可以统摄八圣道,而八圣道可以涵摄无量的道相。这就说明“明”和“行”一圆满就可以圆满无量的道相。佛陀得到了圆满的“明”和“行”,就说明他已经把因上面所有该做的都已经做圆满了,这就是最为幸福的一天呈现。我们修行就是想实现这样因圆满的一天。 【以遣除对过去、未来、中间分的无明的方式,由必要而安立的无学道三明,亦不出于智慧。】 这个时侯把“三明”全部把它包涵在智慧里面,“三明”是依次遣除三季的痴愚。三季就是过去分、现在分还有未来分;“痴愚”就是指无明,对过去分的无明,对于未来分的无明和对现在分的无明,就是通过这三明而遣除的。前面已经讲到:宿住智通是对治前际的无明,死生智通是对治中际的无明,而漏尽智通是对治终际的无明。这样子一旦遣除了这三种无明就获得了三明的智慧。三明的智慧一旦获得就可以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诸法无余的照见。这就是佛陀为什么有无无碍智,能够知道过去怎么样,现在一切怎么样,未来一切怎么样。他能够无余的了达这三者,就是因为他有三明的智慧。而三明的智慧在佛那儿就是一味无别一种智慧。从不同的侧面广开出来成为三明,也就是从他所对治的方面。所对治的有前面的无明,未来的无明和中间的无明这三方面。不这样去分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佛的智慧。 【依于如是安乐之道后,获得无上安乐之果,称之为善逝。】 下面是讲善逝这个词的含义。善逝就是从果的角度来描述佛的功德。为了导师佛陀为善逝的名号,怎么来安立呢?是依于如是安乐之道。“如是安乐之道”就是前面“明行并运之道”——明行并运之道就是安乐之道。假如“有明无行”,就不是安乐之道;“有行无明”,也不是安乐之道。这两者都不能够成为真实的安乐的道。当然,从不同的侧面,我们说要做到圆满,从每个人的身心上面很困难,但是从圆满的要求来说必须是这两者完全做到,都是这样子要求的。从学修的次第上面我们通过首先学明,然后去实行,这两者可以有次第。但这两者都是要走完的,才叫做圆满的安乐之道。 道是安乐的,它的果也是安乐的,从安乐的因走向安乐的果,这个安乐的果就叫“善逝”。“善”就是好的意思,善妙,很好。“逝”就是逝去,到达哪里。“善逝”又叫做:好去。在《大智度论》当中翻译的时侯也叫做“好去”。去得好不好,去得善不善,就需要我们去考察。去得好就是一个安乐的结果,去得不好就是一个不安乐的结果,而佛陀他通过安乐的道,最后他所去的是一个安乐的果,这是我们对于佛陀所需要了解的果上面安乐的一个呈现。 【如何安立?如经云:“ 乘如虚空无量殿,能得喜乐之胜乘,乘比有情皆灭度。”】 成就无上果位的道是怎样来安立的?如《般若摄颂》当中所讲: “乘如虚空无量殿”,大乘的体性具有如虚空般法界空性的甚深方面;以及无量殿般的无量广大的方面。这两方面就是甚深和广大。甚深用虚空来作比喻,广大用无量宫殿来作比喻。虚空,我们在前面学《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到,无量的般若修行其实都是给我们显发如同虚空中央般的这种大空性,这就是甚深不可测量,不是思绪分别语言的对境。从广大角度来说,作为大乘的佛子也要修无量广大道相:要成就广大的三摩地,广大陀罗尼,广大的十度的修行,这些就象无量宫殿一般无量广大。这两方面作为大乘的行者,“深”上面深不可测,连一法都不立;“广”上面具含一切万法的修行,不舍一法。万行齐修,万行并行,这是两个侧面,是成就大乘之道的一个道相。 靠这个道能得什么呢?能得喜乐。能得喜乐就是指大乘的殊胜的作用。前面是认定大乘的体性,第二句“能得喜乐之胜乘”是讲具足如是体性的大乘有一个作用:能得喜乐——能让无量的众生以无漏的安乐,暂时获得身心的欢喜,究竟上面获得不住轮涅的安乐。这个大乘是让见闻念触的众生都能够依它获得无量欢喜和快乐,这是它的一个作用,它有这种殊胜的作用。这个作用最后会显现它利他的侧面。 “乘彼有情皆灭度”,乘上这个大乘,就会让很多的有情到达寂灭涅槃的彼岸,这是教证当中讲到大乘它的体性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结果是什么。这些可以让我们看到大乘的道,确实安立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自他二利、安乐的善逝的果位。 【如是依靠由空性慧与方便——悲、愿、定、通等无量游戏成办二利的不夺之力后,于殊胜之果妙逝、不退逝、无余逝三者。】 我们学这个内容的时候应该很用心,因为这个地方对于“善逝”解释得很全面。这里讲到依靠“空性慧”和“方便”这两个双运道而成办二利的双运果;获得二利的时候它是获得了一种不夺之力——不会被侵夺的力量。依靠这种不夺之力,它就可以获得殊胜的果,而殊胜的果就是一个具有妙逝、不退逝、无余逝这三种相的果。 这让我们认识到大乘的道是安乐道,安乐道是什么呢?就是空性慧和方便。这两个安乐道最后会成办一个果位——善逝。善逝从三种相来描述,就是妙逝、不退逝、无余逝。空性智慧是指什么呢?指了达一切万法无自性的这种智慧,就是前面所说的“甚深如虚空的大智慧”;方便是指大悲、大愿、三摩地、神通的这些无量游戏,这些无量游戏就是前面所说的“如同无量宫殿般广大的广大道”。依靠两者就会让一个修行人不再堕入有寂二边,这样便会获得无住大涅槃,而获得妙逝、不退逝、无余逝。依靠空性慧不会堕入到轮回边,依靠大悲方便就不会堕入到寂灭的涅槃边,所以不住轮涅而获得殊胜的善逝。这是大乘最终让我们得到一个好去的结果,所以前面说“善逝”又叫“好去”。按照《大智度论》就是说,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这就是经过大般若涅槃才是好去,假如没有去到这个地方就不是好去,就不是善逝,就不好,就不善,去到这个地方才是最好、最善的,所以用“善逝”来描述。 其实三种逝:妙逝、不退逝、还有无余逝,都是简别,区别佛陀他超越了凡夫,超越了外道,超越了小乘。妙逝就是简别超越了凡夫,不退逝就简别超越了外道,无余逝就简别超越了声闻。为什么呢?因为凡夫是有苦果和苦因,也就是说苦集这两者,所以说不妙,不叫做妙逝。外道呢,他虽然修行四禅八定获得了自己暂时的境界,但是终究会退堕,所以不是不退逝。声缘虽然证悟了暂时化城的境界,但是毕竟还在路途当中,不是无余断证圆满的,所以不能叫做无余逝。通过这样的区别超越了三者,就能显示佛果的安乐之果是无上安乐之果,才能叫做善逝。 下面依次的解释三种逝的含义,让我们对于善逝佛陀的善逝产生真正的了解。 【其中前者——杂染轮回方面的苦集过失障垢,纵然微细分亦永尽而逝者——善逝或妙逝,犹如冠如美玉之士夫。】 “妙逝”就是简别超越了凡夫。我们这些凡夫众生在感受着种种苦的处境,我们都在痛苦当中,我们在内心当中有苦的因缘——内心当中充满着种种的烦恼。所以我们大家都很不妙,我们的状态是一个很染污的状态、是不清净的状态,这种状态使我们去到了轮回的地方。处在轮回的这种状态当中,我们就没什么妙不可言的。 其实我们都很不妙,因为我们在杂染中,有苦的因,有苦的果。从苦的因上面就是烦烦恼恼,有种种的贪欲,有种种的嗔恨,有种种的傲慢嫉妒,还有这一切的随烦恼。八万四千烦恼让我们变得极为染污,一点都不端严,这是我们的这种面貌所呈现出来的,它的这种苦的因缘。从苦的果上面,我们要么是处在苦受当中,是苦苦的状态;要么处在乐受的状态当中,是坏苦的侧面;要么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当中,就是行苦的侧面。不管我们是感觉痛苦、感觉快乐,还是感觉不苦不乐,实际上都是一个“苦”字贯通。其实我们在轮回当中所有的状态都是苦态。苦态有什么好看的呢?苦态就像一个人的苦脸,一点也不好看。 所以,我们众生的这种境界是非常不妙的。不管我们生活在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我们都是生活在苦的结果和苦的因缘上面,我们没办法在这上面超越,所以我们来到这个地方很不妙,我们的去处也是一个很不好的去处,所以不能叫做妙逝。这些侧面对于佛陀来说是一丝一毫都不复存在,苦因苦果彻尽无余,永尽而逝。佛陀已经从这个地方完全超出了。佛陀所去的地方完全没有苦的烦恼,也没有苦的结果。没有苦的因,没有苦的果,这是佛陀的状态,所以佛陀非常的美妙,他所去的去处是一个真正的好去处,是一个非常妙的去处。 这当中用了一个比喻,如同“冠如美玉的士夫”,宝玉无有任何的垢染,洁白无暇,就像脸上没有一点污垢一样的,看起来无比的端严、很善妙。而我们众生不是这样的,我们众生走到轮回当中,一路走得很不妙,走的很不好,轮回的种种杂染,使我们栽在这里面,很不端严。轮回里面没什么好东西,里面全是苦因苦果,所以进到这里面很不妙。举个反例:这里说是一个洁白无暇的美玉,而我们轮回的众生就像满脸长满麻子的状态,满脸长满麻子的状态不管他是什么形状,看起来都是丑陋、不堪入目的。我们根本不像佛的妙逝——如美玉之面,洁白无暇,端严无比。我们就象满脸长满麻子,丑陋不堪。这就是众生不妙而佛陀是妙的,我们去的地方都是很不妙,而佛去的地方就很妙。 【以此简别于轮回,以三有众生皆未超出苦因与苦果的缘故。】 “妙逝”就是说明佛陀和轮回的状态不同,他没有轮回众生的状态,所有三界一切有苦因苦果、轮回因轮回果的众生都没有超出苦因苦果的这个范畴的缘故。所以一旦超越了轮回,就超越了这种杂染不清净的状态,就非常的妙。轮回当中不论是地狱、天界,这些在我们心相续当中都有苦(苦果),和它的因(集)。 上师在讲记当中讲到:无论地位崇高的,还是地位卑下的,我们这些人类众生在相续当中都存在着很不妙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很不端严、很杂染。上师说,在五浊恶世,我们为了掩饰轮回的丑态,用尽心思去做美化,去化妆啊、美容啊,这些只是骗了我们的钱,实际上没办法让我们真正的美妙起来。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美妙起来呢?即使你怎么化妆、怎么弄,你的内心当中都有烦恼,一旦有烦恼,你就是一个很丑陋的状态。你的内心当中有着在生存环境当中所呈现出的坏苦啊、苦苦、行苦这些,一个苦态有什么可妙的呢?所以凡夫人没有“妙逝”。只能是在苦和集当中轮转不休,所以,我们众生不妙而佛妙。 认识众生是什么样子,就知道佛是什么样子,因为佛是和我们相反的。就像你知道什么是麻子,你就知道什么是没有麻子的状态;知道什么是没有麻子的状态就知道什么是麻子,因为这是相反的,反过来就可以知道的。我们知道众生有多少过失就知道佛陀有多少功德;而众生有无量的过失就知道佛陀有无量的功德;众生有无量的杂染就知道佛陀有无量的清净、有无量的美妙。这样从自身上面去认识。 我们认识佛陀的时候,首先从自身上面去认识到我们不妙之处,只要我们对于自己的不妙之处知道得多了以后,就知道确实佛陀是太了不起了!他的去才是真正的妙哉。这样子来转到身心上面,我们就要想到,对于佛陀和自己做比较以后,一方面就会出离这种苦因、苦果;一方面会寻求佛陀的这种安乐的境界。这其实也是我们要实修的,要多去思考的,千万不要以为“善逝”两个字和我们修行没有直接的关系,那只是佛陀好嘛,佛陀好,反正又不是我好。为什么你不好哪?就是因为你与佛陀有这些不同的地方,你与佛陀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苦因、苦果。既然佛陀那么好,而你那么差;佛陀那么美,而你那么丑,那就应该把自己的丑态改变、放弃,或者丢下这个丑态,而希求佛陀这种美妙的妙好。 所以,就是要我们生起出离心。你与佛陀越比较越是感觉做一个人真的是没意思。在轮回当中即使再有钱、再美妙的人,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非常不妙,和佛陀比较起来是彻底可怜的一个样子。因为就像一个美女和母猴的比较一样,母猴非常丑,而美女非常的端严。你看到美女和丑猴的时候,你觉得哪一个可怜呢?人其实就像母猴一样,没有丝毫的端严,你这样去思维了以后,才会放下整个轮回。否则,我们做这种很丑陋的生命的时候还觉得在轮回中感觉很有意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样子对轮回生起骄慢,没有办法生起出离心的话,我们的修行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总是不断的让自己过着这种丑化的轮回的生活。就在苦因和苦果当中去受苦,所以,这是要去思维的。 【不退逝者,以永断我见种子之故,似薪成灰不可复原,不复退堕轮回之处,犹如传染病痊愈,此处主要指解脱麻疹之人,终生不会复发,以此而作比喻。】 “不退逝”也需要我们去思维。我们修行就是想逃出轮回,但是,我们不能错乱修行,要对于外道的修行生起厌离——要厌离外道。为什么我们要闻思佛法呢?因为如果你不去闻思佛法,你凭什么确定走的这条路不是外道之路呢?我们面对佛陀就会发现原来他和外道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简别于外道的时候,外道的修法是无法到达“不退逝”的状态的。也就是说,外道他有退,而佛陀没有退转。退转是什么意思呢?外道虽然有种种的苦修、苦行,修行四禅八定,但是呢,他没办法永断我见种子;没办法永断我见种子,就还会现行我执;依靠我执就会起烦恼而造业;依靠业就会在生死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感受种种的痛苦。我们众生就是因为执著“我”而产生轮回的。外道的修行都是在“我执”上面,没有断除“我见”种子,所以他还是在走一条轮回之路。 “不退”就是指佛陀没有这种退逝,他是因为从根子上面,依靠般若空性、无我的修行,能够彻断一切我见的种子。这样子,我见一断就没有我执,没有我执就不会起烦恼,就不会造业,就不会轮回。这就像比喻当中所说的“似薪成灰不可复原”,这样子把薪柴烧尽以后,它已经成为灰了,再也不会还原成薪柴。同样的,佛陀用无我的智慧,将我们的这些我见,把这些苦因、苦果全部断尽无余,这样子就不会再退到轮回之处。此处的“火”比喻无我的智慧;“柴”比喻苦因和苦果。“灰”比喻永尽。“不可复原”比喻不会再退出轮回。这就是从根上面把轮回断尽,这是佛陀再不会轮回的原因。 假如这个道走了以后还会退转,那这条道是无用的一条道,或者是欺骗的一条道。假如你想赚钱,最后你得到钱的时候,得到了一万元钱他会转变成一元钱,或最后归零没有,你得到了也等于没得到。或者你想得到一个高位,最后又从高位跌下来了,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有地位的人,因为地位不可靠,会退转的一个东西,都是不可靠的东西。我们轮回的众生其实走的都是不可靠的路:得到钱财是不可靠的钱财,它会退。所以穷人会变富人,富人也会变穷人。得到的地位也是不可靠的,它也会退。美貌也是这样子,得到美貌以后还会年老色衰,它也会退,也是一个靠不住的东西。 我们在轮回当中你能举得出一个东西是永远可靠的呢?不会退转的呢?没有。佛陀他得到了一个永不退转的安乐,这就是我们要寻求的可靠的一种安乐。这里面用比喻:就像麻疹病痊愈以后终生不再复发,再不会有犯轮回这回事了,再不会有轮回的回转。就像得了传染病,最后生起抗体,再不会复发,永远都是快快乐乐的永恒不变的快乐。 【以此逝相,简别于未断我见种子的外道之道,彼等纵然修治非想非非想天也不能超出三有藩篱。】 外道是走了一条不可靠的路,这条路不可能不退堕,因为他们的道不是无我空性之道,都是建立在我见上面的一个道。既然是这样的道,他所走的这条路,就不可能和轮回因的“我见种子”相违,既然没有和我见的种子相违,缘此道而修行最多只能升到非想非非想天。这虽然是轮回当中是最高的地方,但在天报受尽之时,仍然要堕落成为旁生、饿鬼、地狱的众生。就像永嘉大师所说:“犹如仰天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遭得来生不如意。”虽然有一个很好的愿望,想去修行、苦修。外道所付出的苦修,现在我们想起来,作为佛教的修行人是相当惭愧的。为什么呢?人家付出了那么大的精勤,而我们一天都没吃什么苦。但是那条路是走不通的,就像仰天射箭一样,他射得再高最后还是会掉下来的,一掉下来就是不如意。为什么不如意呢?以为这下可好了,那知道并没好,一下子又回转了,这就是一条欺诳之路。 我们修行就是要找到般若,没找到般若你走的路就是一条不可靠的路。真正老实学佛就是老实学般若、老实学空性。因为依靠它你才能真正踏踏实实的走好解脱之路。否则你走其他的路都不能踏踏实实。我们要老实尊重般若。大家现在都在修学般若,都是在走般若之道,大家都有这个缘分来走这条最踏实、最安稳、最有意义、不退转、让我们永远超脱轮回的一条妙道。而佛陀就是首先把这条道走通了,让我们看到这条路是和外道不同的。所以,修行之处就是要树立般若,来把外道的见解全部超越。所以修行闻思,只要是听一次般若,就完全就超越一切世间的任何的宣说,这样子的善根是纯佛法的善根。只有佛法才有断种子的般若。下面继续讲无余逝的意义比喻简别。 【无余逝或圆满逝者,断证究竟功德之法,未获得者丝毫亦无,犹如宝瓶以物充满一般。以此简别于声缘,以彼等虽有不退转,然为断证不圆满的少分之故。】 意义:一切断证功德无余圆满,没有获得的功德丝毫没有。 “无余逝或圆满逝者”:他是在哪上面圆满呢?在断证功德上面圆满。他再没有一个剩余的功德可以去获得了。他没获得的功德是丝毫没有的。 比喻:如同宝瓶以物充满。没有任何不充足的地方,就像宝瓶已经被东西充满了,整个宝瓶全部充满,没有空隙,是满瓶的状态。佛陀所证悟的断证究竟之法就是这样一种充满的圆满状态。 简别:以这种无余逝简别于声缘的果位。声缘的果位虽然可以称为“妙逝”、“不退逝”,但是不能称为“无余逝”。因为他只断了烦恼障,只证了人我空性,他的断还有不圆满、不彻底的地方,证有不圆满的地方。从断上面来讲,他还有所知障,还有无明习气地,有无漏业,有变异生死还没有断除。(这些我们在学习《净水如意宝》的时候都很清楚的。)从证上面说,还没有证悟圆满的法无我空性,没有现前三身四智十力四无谓十八不共法,无量的相好、无量的三摩地、无量的陀罗尼、无量的神通、无量的方便、无量的净土庄严,这些都没有获得,所以不能叫做“无余逝”。他还有需要去努力证的,还有需要去努力断的。而且他所断、所证的一分,相对于佛陀来说可忽略可不记得地方,忽略不算。 在《大智度论》讲,舍利佛虽然聪明,但他不是一切智智,他的智慧在佛陀面前就像婴儿一样。佛陀的智慧一比较之下,舍利佛虽然厉害,是智慧第一,但是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婴儿,还没有开蒙的状态,这个悬殊是很大的。虽然他可以称为是“妙逝”、“不退逝”,但不能称为“无余逝”。佛陀把凡夫超越了,把外道超越了,甚至把声缘超越了远远而去——这个去当然是圆满的、无余的去。圆满逝无余逝,逝和去是一个意思。这样子的佛陀所去的地方才是最为微妙的。 凡夫没有妙逝,佛陀有妙逝;外道没有不退逝,只有退逝;声闻有有余逝,没有无余逝。从声闻的角度说,前面的“妙逝”和“不退逝”的侧面他都具足;但从外道的角度,是不是说他有一个“妙逝”而没有“不退逝”呢?所谓妙逝就是断除了苦因苦果。而外道其实连“妙逝”也没有的,因为他的苦因苦果仍然存在,所以他没有不退逝。我们讲“不退逝”时所涉及到所谓的修仙啊、修道啊、修禅定啊这些等等的都会退转的。假如是仅仅看到练一下身体啊,所有的苦修苦行,修禅定啊,这些都是让我们认识到它还不是道的关要,最后还是不可靠、会退转的。所以并不是说他已经断除了苦因和苦果的,实际上只是从会退转的这个侧面,想显示佛陀完全永断我见种子而简别超越了一切外道的地方, 所以,我们就从三个角度讲到了:确实我们想要获得安乐,想要获得一个非常美妙的安乐,佛陀所去的就是这样的非常美妙的安乐;我们想获得一个再不会欺骗我们的一得永得的安乐,不会再退回来受苦的安乐,永恒不变的安乐,这样子踏踏实实去享受,这一点佛陀获得了,其他人(凡夫和外道)都没有办法获得的永远不变的安乐;我们想得到安乐的时候,假如还有一分没得到、不圆满、还有欠缺,我们想得到的是彻底的完美安乐,这一点佛陀得到了。他把声缘不圆满的地方全部具足了。佛陀所获得的安乐是美妙的安乐,是永恒不变的安乐,而且是最为圆满最为完美的安乐,佛陀所去之处就是这样完美安乐的一个去处。这样的一个去处怎么不值得我们恭敬?怎么不值得我们羡慕?怎么不值得我们希求?我们回想一下:做众生多么可怜,作为外道多么愚痴,作为声缘也不是我们追求的,这样,自然心求佛果而发菩提心。 其实这些名号对我们来说都是有修行上指示的地方。从前面看到我们没有“妙逝”的时候,我们要发起出离心,而且是彻底的出离,看到外道的修行也不足以让我们走向解脱,所以连其他的道都要出离。即使是声缘的状态也没办法圆满,我们甚至连小乘果位也不希求,最主要想希求的就是佛和佛陀的果位,这样子才可以真正的做一个佛子。确实,佛陀的功德这么圆满,就是让我们生起一个希求菩提之心,这样去学习这些,就会从出离心、菩提心这些角度,这个名号都会加持我们。 但愿我们都是通过这些名号的加持,能够获得出离我们的不妙的,出离外道的退转的,出离小乘的自私自立的,同时我们获得美妙的,不退的永恒不变的,获得圆满无有任何欠缺的果位。希望一切普天之下的众生老母有情,和我们一起来出离这些不妙的、痛苦的,而去获得最为圆满的快乐的永恒的安乐。这些虽然是佛身上的功德,但这些功德都是我们要去转到自身上面去思考,来获得自身修行上面的一个侧面。同时这也是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生起信心,祈祷佛陀时我们想到佛陀是这么圆满,我们就会生起信心来祈祷他。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