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益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 5 第四问题:修行时应观察(观)修,还是安住(止)修 |
 
益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 5 第四问题:修行时应观察(观)修,还是安住(止)修
丙四、第四问题:修行时应观察(观)修,还是安住(止)修 分三:一、宣说他宗;二、分说自宗;三、摄义 丁一、宣说他宗 颂曰: 修习胜乘正见时,观察安住何应理? 在修习胜乘甚深正见时,观察修与安住修二者何者应理? 颂曰: 有谓不察安置修,观察障蔽实义故, 不察笼统而安住。。。。。。。。。。。。。。。。。 有的认为应当不用理证观察,只需安住修;因为观察的分别念会障蔽现见甚深实相义,所以应不观察而笼统安住。 颂曰: 有谓唯一需观察,无有观察之修习, 如同睡眠无利故,时时必定需观察。 有的认为何时何地都应该观察,因为无有观察的修持如同睡眠,没有任何利益,故应时时以理证观察,远离了观察就不能证悟空性。 丁二、分说自宗 分三、一、总说;二、分说;三、消除对自宗的邪见,并成立自宗为殊胜正道 戊一、总说 颂曰: 修习不得偏执为,断定观察或安置, 胜乘正见的修持,不能偏执于单独的观察修或安住修。 颂曰: 一般不察安住修,虽能成就仅寂止。 然修未生定解故,脱道一目即定解, 彼舍不能断除障。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以真实正理观察抉择正确的空性见解,而贸然去从事修行,即便是有所成就,最高不过能得到无色界禅定的寂止修法而已。这种盲修因为没有能现见解脱圣道的唯一眼目般的定解,故无法断除障碍而趣入于圣道解脱。 颂曰: 未知法性修何者?修俗妄念有何利? 如同盲人趋入道。 没有正确见解去了达诸法本性,那么修行什么呢?如果分别心只是一切都不执著地平庸放松,安住于庸俗迁流的妄念上,却执为胜修,那有什么利益呢?此修法未断除迷乱分别的障碍,无法发起胜观光明智慧。就象一个盲人长途跋涉,只会有撞墙碰壁、堕坑落堑的危险,如何能迈入解脱的康庄大道呢? 颂曰: 无始迷乱之习气,颠倒贪执自性故, 应用百般方便力,若未勤察难证悟。 因为众生无始以来的实执与迷乱习气长期串习的缘故,将诸法远离戏论的本性颠倒邪执为我见常见等,若没有运用各种真实正理精勤地观察思维破除此类错误观念,生起契合实相空性的见解,则难以证悟离戏的空性。 颂曰: 何故贪执此迷乱,与见真义相违故, 极为串习有暗中,实义光明真难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对迷乱显现的实执与现见真实义二者,犹如黑暗与光明一样互不相容,在无始以来串习坚固的执著三有的痴暗中,极难现见真实法界的光明。 颂曰: 往昔修学之宿缘,成熟上师加持故, 观察生住来去时,虽有通达实空义, 彼者罕见极少数,全都如是不能证。 有些上根利智弟子,因往昔累世积功累德、久修胜道的宿缘,自相续业已成熟,且成就上师的甚深加持入于心间,从而通过如理观察自心的生住来去,能对诸法的离戏空性生起定解而顿时彻悟,但此类情况极为罕见,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以这种方式来证悟离戏空性。 颂曰: 探寻本来清净义,必需究竟应成见, 由从离戏方面言,已说此二无差别。 内心中若要探寻轮涅诸法本来清净的意义,就必定需要最究竟的中观应成派见解,从法界离一切戏论的角度而言,大圆满的本来清净与中观应成派所抉择的离戏空性无有任何差别。 颂曰: 是为断除空性执,密乘宣说大安乐, 空乐无别之法界,以离能取及所取, 如是之理而感受。 为了断除对本性偏于空性边的执著,密乘中宣说了大安乐智慧,对空乐无二双运大等性的法界远离能所二取,以现量来感受,是密乘的无上特法。 颂曰: 由此现明觉三者,即是大乐之异名 所以现空无别、明空无别、觉空无别三者是大安乐智慧的异名,意义上无有不同。 颂曰: 以此现分色身者,乃至世间为救渡, 一切有情得利乐,究竟大悲之本性。 证悟大乐智慧后,法性的显现部分即色身,乃至轮回未空之前,恒时救护一切众生使其得到暂时利益与究竟安乐,此即是究竟果位无缘大悲的自性。 颂曰: 是故本来之自性,不住有寂大智慧。 本基之中如何住,是依便慧空乐道, 修持今身亦现前,色法双运之佛果。 所以,诸法的本性是既不住三有边——轮回,也不住寂灭边——涅槃,而是悲智双运大无为法,通过大空性的智慧与大乐双运的修行之道,于浊世短暂一生中即可获得双运大金刚持的果位。 颂曰: 基道果三实不分,金刚乘果四灌道, 着重觉空自生智,光明金刚顶之宗, 即是诸乘究竟处。 基道果三者其实无有分别,这就是金刚乘的究竟果,是第四句义灌顶的道,着重于觉空无别自生智慧的光明,其余诸大续部对此仅以隐秘方式宣说,唯于光明精华金刚顶的大圆满宗和盘托出,此宗即是一切乘之究竟处。 颂曰: 乃至定解未生前,方便观察引定解, 若生定解于彼中,不离定解而修习。 因此,对现空无别的实相未生起定解之前,应以种种方便和真实正理的如理伺察来引生善妙定解;若已生起真实定解,应制心一处不离定解而修持。 颂曰: 如灯定解之相续,能破颠倒分别念。 对此应当常精进,若离又复观察引。 具有明灯一样定解的相续,能灭除一切颠倒的粗细分别念,因此对于生起定解应当精进不懈地修持,若失此定解,应该反复通过观察再次引生,如是而修持。 戊二、分说 颂曰: 初时观察极关要,若未引上善观察, 怎能生起胜定解? 最初时依靠甚深经教与真实理证而观察抉择诸法现空双运的等性定解极为关要,因为如果没有通过教理的善加观察,怎能生起现空双运实相的善妙定解呢? 颂曰: 若未生起胜定解,怎能灭除恶增益? 若于自相续中未生起善妙定解,怎能灭除自他种种实执等的恶增益呢? 颂曰: 若未灭除恶增益,怎能禁止恶业风? 若未禁止恶业风,怎能断除恶轮回? 如果没有灭除恶劣的增益,又怎能禁止种种无明恶业风呢?如果没有禁止诸无明恶业风,又怎能断除轮回的种种恶劣显现呢? 颂曰: 若未断除恶轮回,怎能灭尽恶痛苦? 若未断除轮回的种种恶劣显现,怎么能灭尽轮回中的种种恶劣痛苦呢? 颂曰: 轮涅实上无贤劣,证悟等性无贤劣, 此为殊胜之定解。 什么是定解呢?三有轮回与寂静涅槃在实相上无有少许贤劣的差别,如是真实证悟轮涅无别等性而远离一切疑网是善妙定解。 颂曰: 此说殊胜定解者,未作舍立轮涅故, 虽似相违而句义,不违诸道之关要。 此善妙定解,不是舍弃轮回,再去成立一个善妙涅槃,此无有取舍之等性与断除轮回而得涅槃表面上看好象相违,但其实和世尊所说的句义稍许也不相违,因为现相上虽有轮涅,实相上则无有破立与取舍,轮涅无别等性任运自成者,即是诸道的关要。 颂曰: 见行窍诀之密要,应当观察受义味。 所以轮涅无别等性的见解与无有取舍的行为,是诸窍诀的甚深秘要,应该善加观察,感受其义味! 颂曰: 中须观察轮番置,设若观察生定解, 未察执著庸俗时,再三观察引定解, 已生定解彼性中,不散一心而修习。 修行到达中间时应当观察与安住轮番而修。若通过观察能生起离戏等性实相的定解,不观察则生起实执与庸俗的执著时,应当数数善加观察而引生定解。若已生起定解,则应一心安住于定解中而修持。 颂曰: 定解增益互违故,观察断除增益根, 应当增上胜定解。 现空双运的定解和增益的分别念之间互为相违,通过甚深真实正理的观察,能根除一切增益之分别,为此我们应当增上现空无别善妙定解的智慧。 颂曰: 最后虽无依观察,自然生起定解时, 除彼性中安置外,已成何必又成立? 修行的最后阶段,虽然没有以正理数数观察,也能自然生起善妙定解时,除了一心安住于此定解中外,何必还要不断地观察又重新成立呢? 颂曰: 假使了知绳无蛇,则彼定解断蛇执, 仍说此处无有蛇,又复观察岂非蠢。 就象已了知绳子不是蛇,此定解已经断除了对蛇的执著,若还要再三地说此处无蛇,并反复加以观察者,难道不是愚蠢的表现吗? 颂曰: 现前圣道智慧时,不必尚依观察修, 已经现量证悟者,何必伺察因论式。 现量证悟离戏等性的圣道时,不必再依靠正理伺察而修持。已经现量证悟各别自证智慧者,何必以伺察的分别念和比量辩论的方法来认识空性? 戊三、消除对自宗的邪见,并成立自宗为殊胜正道 分五:一、超离一切执著的入定智慧是大乘道的正行;二、以此说明阿底约嘎是一切续部的究竟处,一切乘的顶峰;三、抉择其义的宗派超胜一切道乘之理由;四、一切经续、窍诀的究竟密意与光明大圆满无二,并均源自大圆满;五、宣讲凡夫也能修持大圆满法中的殊胜智慧 己一、超离一切执著的入定智慧是大乘道的正行 颂曰: 若谓远离伺察意,尔时不成见义智, 则诸圣智如来智,世间无害识所取。 汝宗皆成颠倒意,因为彼等无分别。 自时无有观察故。 如果说远离伺察,就不能现证真实胜义实相,那么圣者的根本慧、佛的一切智智以及世间无害之识,按汝宗所许都应成为颠倒之意了,因为他们在如实取境时无有分别念。 颂曰: 远离四边之戏论,具有殊胜定解前, 思维此是此境等,所缘观察不得故。 在如实现证远离四边戏论的定解者前,不可能生起是此、是此境等所缘的伺察,因其远离一切所缘。 颂曰: 此时观察执相者,如蚕以丝缠自身, 彼念束缚彼者故,如是正义不得见。 此时若仍以分别念伺察执著,那么就象蚕吐丝自缚一样,伺察的分别念遮蔽了远离一切执著的本来觉性,不能如实现见真正实相义。 颂曰: 故以殊胜定解者,断除实相之障时, 本义光明见无误,即是各别自证智。 何为心所之妙慧。 所以,具有现空无别等性定解的士夫,在远离遮蔽实相的一切增益时,无误地现见法界本来实相的光明,这就是圣者入根本定的各别自证智,这种究竟的智慧怎么可能是具有二取的心所妙慧呢? 颂曰: 妙慧之境即辨别,意念如此等执著。 因为心所妙慧即是缘取对境并加分别意念等种种辨别执著。 颂曰: 由于等性智慧者,不缘二取各现空, 不住心及心所相。 圣者的智慧不缘二取及单独的现和空,是现证现空双运离戏等性,不住于心与心所的法相中,是无有执著之所证。 颂曰: 是故观察引定解,入定于其无垢慧, 彼因得果无二智。 所以首先应通过真实观察引生定解,然后不远离定解而入定,以此无垢的妙慧为因,能获得远离二取的究竟无二智的佛果。 颂曰: 抉择正见立定宗,以及了达各辨别, 即是无垢之慧量。 因此,抉择实相的见解,建立宗派,以及抉择辩析各种法相的时候,都属无垢的妙慧。 颂曰: 慧引定解之道中,究竟实相入定智, 此为大乘道正行。 由无垢妙慧引生定解,依此定解而修持,能逐渐引发出究竟实相中入定的智慧,它是寂灭一切二取分别的智慧,是了义大乘道的真实正行。 颂曰: 具此今生得无二,是故既乘亦是大。 真实具此无误正行者,于一生中能速疾获得无学道双运金刚持的果位,所以它是大乘中的殊胜无与伦比者,故称为大。 己二、以此说明阿底约嘎是一切续部的究竟处,一切乘的顶峰 颂曰: 使以按照四续宗,此道无上句灌顶, 虽是究竟之智慧,然未安立单独乘。 密宗的续部分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无上续的句义灌顶是四种灌顶的正行,虽然是究竟的光明双运智慧,但并未单独安立为顶乘。 颂曰: 譬如具德时轮续,着重解释等性智, 彼许诸续之究竟。 又譬如新密宗的时轮金刚续中,着重宣说了大平等的智慧——遍虚空金刚智,从而被安立为诸续之王,或诸续的究竟处。 颂曰: 无上续中第四灌,着重宣说此道智, 诸续密意之精华。 阿底约嘎窍诀部的诸续宣说了第四句义灌顶之道智为觉空无别自然双运无为法,故此续是一切续部中最究竟密意的精华。 颂曰: 如金十六炼极净,余乘宗派经观察, 越来越净此究竟。 就象黄金经过十六次提炼后,变得极为纯净一样,通过对其它各乘诸宗派的教理窍诀的渐次观察,越向上越来越清净圆满,到达顶乘大圆满时便到达了最究竟清净处。 颂曰: 是故无垢智慧量,成立此义之理趣, 若思诸续密意疏,尤其法贤理观察, 离魔成熟不夺智。 所以,通过无垢的智慧正量观察,能在自相续中真实建立大圆满的秘密理趣,若如理伺察续部及其密意的注疏窍诀,尤其是大班智达遍知法贤的善说,能远离一切内外魔境,并于自相续中成熟不可夺的甚深智慧。 己三、抉择其义的宗派超胜一切道乘之理由 颂曰: 然而见之正行义,若以偏执现空等, 说为心与心所境,则已非说宣说故, 智者密意皆相违。 若将大圆满正行见的意义,偏执为显现或单空,或说成仅是一个心和心所摄持的境界,则有将本无法宣说的却作了宣说的过失。与诸大智者的真实密意完全相违了。 颂曰: 由于阿底约嘎者,现空不可思议智, 是故唯离不净心。 因为大圆满阿底约嘎的见解,是现空无别不可思议的自然智慧之体,所以说大圆满是唯一超离了不清净的心和心所的究竟境界。 颂曰: 于此分二直断见,抉择本净之空分, 光明顿超能抉择,自成身智之自性, 深解内明瓶童身。 大圆满极密部又分两个部分,一是直断见,抉择诸法本来清净的空性方面;二是光明顿超部分,抉择的是每一众生任运自成的五身与五智的自性方面,由此能对内明童瓶身产生深刻的信解。 颂曰: 二者亦无各分别,即是本净及自成, 唯有双运大智慧。 这二者不是互不相同、单独成立的他体,从本性上讲也是无有分别,是本体本净的法界与自性自成的光明双运大无为法的智慧。 颂曰: 对此余续不同名,称为无毁智明点, 此处宣说极明显。 其余续部中称此为无毁智明点等,而意义上实无差异,只是大圆满窍诀部的极密部宣说得极为明显而已。 己四、一切经续、窍诀的究竟密意与光明大圆满无二,并均源自大圆满 颂曰: 大圆心部窍诀义,各诸大德所修持, 道果息灭大手印,无二中观等异名, 实上离心智慧故,一切皆为许相同。 光明大圆满心部的有些窍诀与他宗的大德所修持的法门虽然名称不同,实际上都是远离了分别心的智慧,象嘎举派的大手印,萨迦派的道果,断教派的息灭,中观派的无二双运或离戏大中观等,皆为相同而无有贤劣之别。 颂曰: 一切智者同声说,如来成就同密意。 所以,一切智者同声宣说:如来和其他成就者的密意是相同的。 颂曰: 有说自宗大圆满,已经胜过大手等, 无证则无道名言,若证密意一致故, 理证应理不可分。 有人说自宗光明大圆满已超胜于大手印等其它宗派的究竟法。对此,若就没有证悟的人而言,对大圆满是否殊胜等这些修道的名言是没有能力去判断的;若是证悟者,因为各宗派的究竟密意一致的缘故,依靠理证没有彼此不同的分别。 颂曰: 如是一切无上续,第四灌顶诸智慧, 大圆满中无分别。 所以一切无上秘密续部中的第四灌顶智慧,即一切真实义光明皆摄于觉空光明大圆满中,故无有分别。 颂曰: 然彼诸源大圆满,心界窍诀部所分, 深广殊胜之密要,余宗曾无之修法, 众多零散之窍诀,不必说为差别法。 然而其余各派的来源为大圆满续部,大圆满续部又有心部、界部、窍诀部的分类,其中很多殊胜深广的密要,其它宗派未曾有过的修法,以及众多零散的窍诀等自宗所特有的特点,也不必说是自宗与他宗的区别所在。 己五、宣讲凡夫也能修持大圆满法中的殊胜智慧 颂曰: 于此究竟大圆满,深寂光明无为法, 虽是如来之智慧,此处暂时修道中, 与彼同分之智慧,喻义双运分别用, 画月水月天月喻。 此究竟大圆满是深寂光明的无为法,虽然是如来的智慧,但凡夫在暂时的大圆满修道过程中,修的是与如来相类似的智慧,也即是喻智慧、义智慧和双运智慧,可分别用画月、水中月和空中真月来比喻说明。 颂曰: 次第前引后者故,此为自然无漏智, 按自心力有修故。 此等的次第,前者引出后者,为超越因缘勤作的自然无漏智,修行者各自按其慧力而修持,此三者是前前引出后后而次第经过的,最后证悟大圆满的自然无漏智慧,但是因各自根机,心力的差别,各自暂时的证悟过程也不同。 颂曰: 譬如为得圣道智,如是修行同分也。 譬如见道圣者离一切戏论的智慧,凡夫也依自力修持与其相类似的智慧。 颂曰: 法性无二大智慧,若以现量抉择时, 一切伺察执著见,皆必消尽见离戏。 对于法性无二的大智慧,若经传承上师的加持,现量抉择并亲身感受了,那么相续中的一切伺察心与执著都必将消尽于大圆满心的本性之中,而见到离戏的本性。 丁三、摄义 颂曰: 是故若未善辨别,定说有执或无执, 悉有过患及善分,如同月形盈亏住。 此为真实圣教义,无垢理证而成立。 所以,如果没经过善加辨别,就片面地断定说修行的初中后都应观察或都应安住,都有错误与正确的一面,犹如上弦之月有盈与亏,不够圆满。自宗的见解是依据显密经续的真实了义观点,并以无垢的理证而真实成立的。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