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15课 |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15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这部《净水如意宝》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部分,整个正论部分分了两大科判:【甲一、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 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里面又分两个:【一、基立为实空;二、道择为无我】,现在我们学习【基立为实空】。 【乙一、基立为实空分二:一、正义;二、断诤】。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二、断诤】 【丙二、断诤】分三:【一、于所诠空性断诤;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三、彼等摄义】。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丁一、于所诠空性断诤】。 在这里面又分三大科判:【一、于基断诤;二、于道断诤;三、于果断诤】。今天我们正式进入第二个科判【戊二、于道断诤】。 这个科判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就像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说,我们从文字语言上面获得了一些了解以后,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字、停留在语言上面,那么它仅仅是一种浅浅的影响。前面对于基的断诤,如果我们以此断诤而生起正见,但生起正见以后,又不去依正见而修行,那么,这样的正见,它的理虽然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影响,但是这些影响也只是浅浅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依见起修,将这个见解放到身心上面来观察、运用,以这种观照的智慧照见基的实相理体,以此理体,引动身心的变化,这样才具有实义,这才是最深的影响,才是最深的作用,也才是最深的受用。我们每一个修行人,都是要受用这个大空性,而且要深深地受用,不是浅尝则止。所以,有了见解以后,我们还要将它用到身心里面,安住其中,进行修行。 所以,这个科判的断诤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把这些观念建立好以后,我们后面趋入道就会充满着极大的信心,也知道这其中的妙处在哪里。这样,在道当中,就可以依妙道而得妙证,最后获得妙果。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每一个修行人都是至为重要的。法,都是用来修行的,法,不是用来作为一种空头的理论。所以,作为佛法,就要用到心里面来,成为一个修道的功夫。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要花一定的心思在上面,去思维、去琢磨。让这些内容转动自己的内心,使自己的内心触发以后,依道而修行。 上师的讲记中提到,这个地方所说的“于道断诤”的“道”是什么呢?就是安住空性而修习。这个空性,就是前面所说的“基立为实空”的“空”。也就是,一切万法,无一实有,荡然空寂。这样的本性,是诸法的真实本性。其实,安住空性而修习,就是安住真实本性而修习。所以,我们一般说要见道以后才说修道。你没有见性,就不能够乘性起修。修行是要见性以后乘性起修的。首先,我们说要明心见性、明悟自心,照见它的本性,这是第一步修道的功夫。以此“见性”,依靠本性的安住,最后就是一个修行的功夫。从大乘的般若妙道上面,就是如此的。所以,这里的“道”,不是离开空性之道,而正是安住空性之道。是“无所住而住”的这种安住,“以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这样一个转心之道。所以这个“道”应该这样来理解,而不是名言世俗的转心之道。这个“道”,特指的是胜义空性的正行的修道。 断诤,就是要断除种种诤论。有些人觉得,这个道不能够断烦恼。而且,举了幻师的例子,给我们说:“哎!你这个空性的道理,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嘛?都是一些空头理论!”就像现在很多人就觉得:“噢!四大皆空对这个世界、对我的修行有什么影响呢?”他不知道,其实要断烦恼,唯一要靠空性,无有般若,一切其他的余道(其余之道)都不能够撼动烦恼的根子。所以,要从根子上面去撼动烦恼,解决烦恼的问题,从根本上断除,必须要遇到空性。而如果说,对此不理解,会引发种种的怀疑和诤论。那么,对这些诤论,通过以理说服的方式来断除。 这个断除,不是蛮横不讲道理的。不是说,你只要出现,我就一棒子给你打下去了,不是这样一种横不讲理的方式。这种断除,是一种以理说服。我们前面讲到,任何的教法都是对我们内心转心修行的教法,所以,这当中的诤论,也是要断除我们内心的怀疑。所以,这种以理说服,也是劝服我们自心。让我们知道,空性断烦恼确实是最直接的、最根本的。而且,它是唯一能够从根断烦恼的。这样,由此引申断烦恼的信心。在这上面自劝自心,以理说服。所以还是在我们自心上面,归到我们自心上面。这些诤论,不是说外在有一个人发起这样的诤论,而就是我们内心会有这样的疑惑。就是要通过以理说服,把我们的疑惑打消。这样,对于一个道,才能够无疑而趋入,信心百倍、信心十足地走向断烦恼之道。这是第一个断诤,即“断除道不能断烦恼的诤论”。 然后,有些人就说:断烦恼,虽然看起来前面说得很合理。但是,要断烦恼,必须要断分别。而你所说的空性的道,它会引生分别,而不能遮止分别。就像我们说,黑云、白云,都会遮障阳光的。对于一个有的建立,这个“实有”当然会让我们引生分别,但是,这个“空无”也会让我们引生一个“空无”的分别。只要你有一个概念,就会引生一个分别,它就会转动我们的心,起分别、打妄想。这样,你就是永远都给众生一个起分别、打妄想的,怎么可以说是断分别呢?假如说,不能断分别,前面的断烦恼也就形同虚设。所以,针对这样子的一个误解,我们也通过正理说服,而“断除道不能遮止分别的诤论”,这是第二个断诤。 第三个断诤,就是“断除遮无实不应理的诤论”。有些人就说,噢,最终确实要把一切分别都寂灭。但是,如果要把所有的分别寂灭,那就不仅是“有”的分别要寂灭,“无”的分别也要寂灭。这样的话,“无实”只要一断,就变成“实”,也就是遮“无实”就成了立“有实”。因为“遮”是否定,否定“无实”,没有“无实”就说明是“有实有”。那么,遮此又变成彼,即遮“无”又变成“有”,非“无实”即“有实”,非此即彼。这样,就转而成为让“实有”又抬起头了,让“实有”又复活起来了,这样还不如不遮。所以,如果说不能遮“无实”,就像我们前面所说,它就不能遮止所有分别,那么我们前面说的那些理论,就会被他方或者被我们的邪执打破了。但是,邪不胜正,我们一定可以通过正理来看到,这种说法是对于这种遮“无实”的误解。所以,我们就对对方说,或者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分别念对他说:遮了“无实”以后,不会回转到“有实”;遮“无实”以后,最后会荡尽“有”、“无”而入于离戏。这样,就应当放下“遮无实不应理”的诤论,由此得以断除。这是第三个层次的断诤,即“断除遮无实不应理的诤论”。 但对方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层意思,他觉得,假如把“无实”遮了,变成“实有”,然后,又必须把“实有”遮除,“实有”一遮除,又转成“无实”,“无实”一遮除,又转成“实有”。就是说,“有”、“无”两边轮番交替,就像一个人的两只脚,不是左脚踩地,就是右脚踩地,总之必须有一脚踩地。这样,他总是有一种执著在里面,没办法理解这种“腾空”的境界,只能理解“不腾空”的见解,就只能在实执上面、分别上面要安立。所以,总是有一只脚,总是要落到这种执著当中。所以,他就觉得必须是轮番。就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话,要么两只脚都在地上,要么一只脚在地上,另外一只脚换,或者是左右换,反正必须有脚在地上。他觉得,好像就是这样轮番地遮立。遮一会儿,然后被立了;立了一会儿,又被遮了,这样遮立轮番。他就会有这样的一种误解。最后我们给他讲:实际上,你是对于佛陀的密意、对于般若的妙理,形成了一种没有智慧了达。本来给你以指标月,这个时候你却指指为月,你指指为月的时候,不仅不知道所标之月,甚至把你的手指也误解了;把手指当成月亮,你在迷失了手指的同时,也迷失了月亮(迷失了月亮,迷失了手指)。你对“能诠”误解了,对“所诠”也误解了,所有这一切,你都误解了。所以,将以理说服“将成遮立轮番”的这种诤论(即第四个断诤:断除将成遮立轮番的诤论)。通过道理让他看到,实际上应当随顺于我们语言文字的引导,而消归自性、远离一切分别。最后,就像“一法不立”的这种境界现前,远离这一切执著;就像一个腾空无缘的境界,没有以什么所缘而建立任何关系。“无缘最寂灭”,只有现前这样的境界,才说明是一个真正的正道。 然后,下面是“正说道的无上力用”。也就是说,前面都是反说,就是想从反面遮除一些不合理的诤辨,说服了以后,最后进入正道。正道现前,即会产生无上力用。无上,就是说明它是“更无有其上”。所以,这个时候,后面就会给我们展现真正的离缘智慧,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无缘最寂灭”的这种内心的寂灭之道。这个道的力用相当不可思议。就像上师讲的,讲到后面的颂词的时候,当时寂天菩萨腾升虚空,与虚空比高低。最后,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件最奇特的事情,就是寂天论师飞上虚空以后,隐没在虚空当中,却能够朗朗听闻他的音声、念颂。所以,这个道将会让我们超越一切实有的世界,远离幻化的世界,趋入到一层一层的向上之道,从凡夫地上升圣位,从见道上升修道,从修道最后圆成佛道,最后现前佛果,这都是道的无上力用。其它的不可能让我们超越这个实有的轮回,不会远离这个幻化的世间。所以,这个道,它的力用无上。所以最后正说,结一个圆满,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总体来看“于道断诤”。 下面我们具体进入到论文中来看一看,来循着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智慧,去看透这些不合理的诤论,去认识这种无上力用之道。我们首先讲注释,讲完注释后再回观颂文。 第一、断除道不能断烦恼的诤论 【若想:虽了知内外诸事如幻,然以此不能断烦恼,譬如何时幻师了知自己所变的美女仅是幻相,然于彼犹生贪心。】 “若想”,是对方想,或者是我们心里有这样的疑惑出现,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的邪分别,来引生对于空性的怀疑。实际上,我们遇到所有的教法当中,从来都没有像般若这一法一样有断尽烦恼、不可思议地摧覆一切烦恼的威力。但是,我们由于福德、善根不够,由于和般若的因缘不深,就会以为般若实际上只是一种空谈的道理,它和解决烦恼没有什么关系。尤其我们学般若的道友、学般若的修行人,我们不去实际修行,别人也会看到,我们学般若仍然起烦恼。别人就会怀疑,说:“你看!他的烦恼都这么大,说明般若不可能解决烦恼!否则的话,为什么他听了般若的课还那么烦烦恼恼呢?”实际上,他有没有生起一个般若的正见,有没有依靠见而起修,这些都是要去观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如实地看清楚这个事实的真相,不要因为外在的一些现象以偏盖全,欺骗了我们智慧的眼目。遇到佛法的时候,没看到佛法不可思议的力量。就像般若,假如有机会学修般若,你就要珍惜这种善缘,这是无量时劫当中积累无上的资粮,才得到这种无上的教法。假如说,有些不是直接在学般若的,也应当祈祷,我什么时候能学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妙法。这样,当你学一个法的时候,就会尊重另外一个法,法法都能获益,法法都普遍尊重,法法都普遍皈依,这才是我们应当生起的。但是,假如我们缺乏正知正见,也许就会误解这一条道、小看这一条道,觉得它没有什么,没有觉得它确实是不可思议断烦恼的力量。 全知的这句话里面表述得非常充分,我们看颂词说:“虽了知内外诸事如幻”。我们首先看,这里面有一个“知”。那“所知的”是什么呢?“所知的”就是“内外诸事如幻”,“内外诸事如幻”就是前面我们想建立的“一切万法无有实有”,仅仅是一个虚相,了不可得,如同幻化,无有自性,空寂离戏。这样的一种法义,也就是“基”的这种空性之义。所以,所知的是什么呢?就是万法的如幻本性。这种本性,就是最终要落到空性上面,也就是“缘起如幻,而自性本空”。“内外诸事如幻”就是我们前面“于所诠空性断诤”的“于基”,就像“基”的这种本性是如幻的本性。 了知了这种本性,后面就说“然以此不能断烦恼”。“以此”,就是以此了知并不能够断烦恼。以此了知不能断烦恼,那就说明从断烦恼来看,你的这种了知是没有意义的,是没有用的。但是我们说,只要是空性的实相,依它而起修,就会明见真相,最后就会断除烦恼。所以,我们按着前面的一道走来的教法提示大家,那么,这个“了知”和“能断”是同时的。也就是说,你能“了知内外诸法如幻”,你就能断烦恼,以此了知能断烦恼。但是,现在我们就会在想:“以此了知并不能断烦恼吧?”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我们看这个“断”字,是一个动词,“所断”是烦恼。按我们平时的正见当中的理解来说,“能断”是什么呢?“能断”是“了知内外诸事如幻”。也就是说,了知空性是“能断”,“所断”是烦恼。能断是了知空性的智慧,以了知空性的智慧能断烦恼,这个“能断”和“所断”,我们是这样来建立的。但是,对方就说:“啊!这是所断烦恼,虽然,我们大家现在都是要解决烦恼,但是,烦恼是不是以了知空性为能断呢?”(对此)他不承认,因为“以此不能”,以此不能断烦恼。这样的话,见空性就不是一个能断的智慧了,那就说明空性不是一个有意义的教法。 我们这样想了以后,就觉得:“噢!既然空性不是一个能断烦恼的教法,那我就去找其他的教法,或者我就走其他的路。而前面说,唯此一条路才能断烦恼,其他的都不能断烦恼,不仅是说总的不能断,而是一丝一毫、一丁点都不能从根上断。能断烦恼,从根上面能断,唯一只有般若空性这一条道才能断烦恼。其他的道,我们知道,它也是解决烦恼的教法。佛陀讲任何法,都是为了解决烦恼。烦恼是苦的因,有烦恼,就绝对不会少了这个痛苦的。烦恼是痛苦的因,这个痛苦的因要解决,那么,其他的很多教法,也是佛佗宣说的甘露妙法,法法都是甘露妙法,都是要解决烦恼的。那我们就会想,噢,都是解决烦恼的,其他的也能够解决烦恼,而空性在这个地方却不能断烦恼,那我还不如走其他的路。而其他的路又不能从根断烦恼,只能去转变心,转变一种心态,变成另外的一种分别心的境界。它不能从根子上把烦恼的根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全部解决,它只能是去压服、转变,没办法是把它断除,没有办法从根断除。这样的话,就等于是佛法无望了。但是,不是如此的!我们后面会看到,其实这种怀疑是非理的怀疑,这个“能断”绝对能断除这个“所断”的。 但是,对方不承认,就举了一个例子说:譬如何时幻师了知自己所变的美女仅是幻相,然于彼犹生贪心。你看,这里面有一个“了知”,它的“所知”是什么呢?所了知的就是自己所变的美女。既然是自己所幻变的,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幻相,仅是幻相,这是他能了知的。他以此了知,并没有断除这个烦恼。后面说“然于彼犹生贪心”。“彼”,就是指前面的“美女”的这种幻相,最终落到幻相,这里是以美女作为例子。“彼”是了知这种幻相,了知仅是幻相。也就是说,以这种对于幻相的了知,并不会断贪心,反而(犹且、尚且)还会生起贪心,仍然还是会生起贪心。也就是说,这种了知是能生贪心的,这里面同样出现一个“了知”,但是了知以后,并没出现一个“断”,而是出现一个“生”,以这种了知,它还是能生。以对于美女如幻的了知,还能够生贪心。就说明这种了知和生烦恼,没有一个相反的力量,它没有遮止生烦恼。反而,这种了知仍然成为一个生烦恼,随顺于生烦恼,并不是与生烦恼相违,没有遮止烦恼、贪心的生起。所以,由它能够生贪心,就说明了知如幻是无义的。既然这个例子当中,有了知如幻无义,那前面所建立的这个观点,他就觉得是成立的。“虽然了知内外诸事如幻然而以此不能够断烦恼”,这个所立,他就觉得是合理的,因为可以找到一个同等的比喻,找到一个同等的例子。所以,了知法如幻,不能断烦恼,如同幻师。因为幻师虽知自己念咒语加持木块所变现的美女,只是显而无实的幻相,但还是对幻女生起贪心,以此就想说空性之道无义。 那么,我们进一步来看。下面的这个反驳的内容确实很重要,我们如果在这上面思维,就会想到,确实,佛法当中不会少掉任何一个遣除任何一个怀疑。这些现实当中,我们见到很多人修空性并没有断烦恼,那不是说他修了空性不能断烦恼,而是他是不是已修到空性了,是不是已经有空性了,这是很重要的的。我们说,空性是从根子上面解决一切烦恼的无上、第一妙法,它不可能和对治烦恼没有关系。甚至这个空性的教法一出现,魔王都害怕,因为烦恼将会被空性解决,他就没有办法俘虏我们了。所以,在《般若经》当中讲到,佛佗的教法中最殊胜的是般若,只要般若住世间,就等同如佛住于世。假如般若没在这个世间,就等于佛陀的心脏没有了。佛陀有其他的教法,也只是一种外壳了。所以,这个般若确实是很重要。 【驳:幻师于任何所知均未断烦恼习气,不曾以对治智慧稍许制伏执著二我的分别故。由此,幻师见幻女时,因见者相续中的对治——空性习气极弱,怎能彻断贪心?心中无有与实执状态直接相违之空性故。然而,由见无外境真女,亦不发起追求幻女及接触等。】 对这几句话我们逐字逐句地来分析。“幻师于任何所知”。首先我们看,幻师在哪些上面没有断烦恼习气呢?就是在任何一个所知法上面,都没有断烦恼习气。所以,任何所知对他来说,都是一个生烦恼的对境。因为他未曾以对治的智慧,稍许制服过执著二我的分别的缘故。他认为人的自性有可得,法的自性有可得,人法二我的自性都是有可得的。执著人、执著法,这是幻师这种凡夫身份的内心的状态。看到人,就起分别执著;看到法,就起分别执著,这是他一贯的状态。这种状态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能对治,这种状态应当要对治,但是从来没有产生能对治。能对治就是智慧,所对治就是执著二我的分别。但是从来都没有产生过这种能对治的智慧。所以说,稍许制服的情况都从没有出现过,稍稍的那么一点点的制服,它都没有出现过。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呢?因为人我不存在,法我不存在,二无我的智慧从来没有生起过。所以他没有对治的智慧。没有对治分别,烦恼就会由分别出生。 我们前面都学过《中论》中很殊胜的颂词:“业惑分别起,彼从戏论生,戏论空能灭。”这里就讲到,要断痛苦,就要断业;要断业,就要断烦恼;要断烦恼,就要断分别;而要断分别,必须要断戏论。戏论不断,分别不休;分别不休,就只是涌现烦恼。所以,戏论分别是引生烦恼的根源。而断戏论分别的这种智慧,作为一个没有学过空性般若教法的幻化师,他有没有闻思过呢?有没有修习过呢?他不仅没有修行,连思维都不可能思维过;不仅不可能思维,连听闻都不曾听闻过。没有听到过这种教法,他怎么能够以此引生闻思修,而稍许制服执著二我的分别呢?所以,对治分别一定要有智慧!没有这种智慧,分别就不断,没有断分别的话,烦恼怎么能断?所以,分别的对治法或者违品,就是空性的总相或者自相的智慧。而空性的总相的智慧也好,自相的智慧也好,他从来就没有生起过,所以,他无法断除这种分别。由于他没有断这种分别的缘故,后面说“由此”,也就从来没有对任何所知断除烦恼习气。因此,幻师一见到幻女的时候,就会在内心相续当中引生烦恼。幻女是所知法当中的一个,而幻师对任何的所知法都没有断过烦恼习气,因为他从来没有制服过执著二我的分别,所以,一见到幻女,他就会对这种所知对境起分别。一起分别,就起烦恼,所以的话,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会无遮止地涌现出来。 所以,就像这里面说:由此,幻师见幻女时,因见者相续中的对治——空性习气极弱,也就是说,他的这种空性习气的对治智慧,或者说,这种对治智慧在他的相续当中暗昧无有光彩。就像一个根本没有光的黑暗世界一样,他没有用空性智慧来照亮过内心相续。既然无有空性智慧,就无法断分别,没有断分别,怎么能够彻断贪心呢? 所以后面说:“心中无有与实执状态直接相违之空性故”。也就是说,要断烦恼,必须要断分别。但是,他的内心当中,根本没有和实执状态直接相违的空性。没有和实执状态相违的话,他看到什么,就执著什么。实执在内心一直存在。所以他看到什么,就会起执著。有执著的话,就会起分别,分别执著一直不停,一直不断,就无法控制内心当中的贪心的出现。因为所知一出现,一现前,就等于是逢源对境了,这种逢源对境的时候,他就自然会起实执分别,由起分别,就会涌现烦恼。这就是一连串直接的反应。所以,这个幻化师,关键在于他没有万法如空的空性智慧,从来没有与实执较量过,内心就自然不可能放下分别习气,也就自然涌现烦恼。 但是,后面说:“然而,由见无外境真女,亦不发起追求幻女及接触等”。也就是说,他虽然没有空性的习气,但是仅仅以他的一种了知,也能起到一种效果:也就是说,他不会把幻女当成真女。不会把一个幻化的美女当成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女人。由此,他就不会像现在世间的男女那样,用他所有的钱财,所有的力量,去互相追求,用自己一生的生命,去追求一个幻化的女人。对于幻师来说,他不会去做这种荒唐的事情。但是,他看到幻女的时候,仍会引发他的实执分别,仍会因此而起烦恼。但他不会起像面对真女的那种所知法的烦恼,他只是缘着幻女,起现幻女的分别和烦恼。所以,他不会产生去追求她的烦恼,也不会去产生和她接触、和她生活,用多少钱去娶得幻女等的这样的烦恼,他不会起这种烦恼。这个时候,他只要知道不是真女,就不会有真女的烦恼。所以,对于什么所知,起什么烦恼,还要看这个所知法。有些人对这个法特别贪,有些人对另外的法特别贪。对所知不同的话,他的贪心的状态会不同。比如所知法中,一者是真女,一者是幻女。对于真女的贪心,他在幻女上面没有。因为所知法当中是不一样的。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有分别习气,会涌现分别引生的烦恼,这个是会出现的。所以,这就是看到空性之道,幻师并没有生起过。 【因此,欲之源为虚妄分别,彼从戏论生,彼等虚妄分别的戏论则以空性断除。亦即:诸遍计由唯见真谛如了知绳上无蛇般断除,诸俱生则由串习对治渐次根除,最终识全分成为对治体性时,微细种子也以永不复生的方式而断,如日光前毕竟不住黑暗。】 正因为像前面分析的那样,我们知道,欲的根源就是虚妄分别,而虚妄分别是由戏论所产生的,戏论由什么能断除呢?由空性能断除,这就是我们要去回溯的根源。面对着欲,这就是我们以欲的烦恼作为代表,代表着我们一切烦恼,这个“欲”代指一切烦恼。就像我们生起了一个欲,这个欲望,也就是贪欲的烦恼起来的时候,我们就要看它的根源。 就像我们大家现在都在起心动念,不管你在起善心、善念也好,恶心、恶念也好,贪、嗔、痴、慢、疑,不管你起哪种烦恼,那么,你都要在念头起来的时候,观这个念头。一念起来,观它是什么样的本质,那么就知道,这种念头实际上是一种分别,是一种分别的状态。由于我们执著这个人很好,所以我们就去贪他。我们如果执著这个人是一个坏人,是一个对我伤害的人,就会恨他。所以,不管你是起贪、嗔等烦恼,实际上,它都是对法的分别,对法的分别引生你内心的烦恼。 所以,它是由虚妄分别引生的,那这种分别心,实际上是由什么而产生的呢?就是从这个戏论。这个虚妄分别,就是看到一个人以后,我们(就认为)有常、乐、我、净。噢!他是一个常法,他能带给我快乐,或者他让我失去快乐,他有人我的自性,或者他是清净的、干干净净的。这些都是因为执著常、乐、我、净而引生的,尤其执著自我是一种常、乐、我、净。由这个内心的这种虚妄分别,它就会引生种种的计较,引生种种念头。然后这些念头,每一个去看,它都是由戏论所产生的。从什么戏论呢?也就是看,是有?还是没有?是有这个么?还是没这个?是有那个呢?还是没那个?都是在有、无上面去计较,在这上面计较不休而引出的虚妄分别。所以,最后就是在有和无上面。假如你的有的念头和无的念头没有断的话,那么戏论就不断;戏论不断的话,那么这种虚妄分别就不会停;这种虚妄分别不停的话,我们的贪欲,我们的嗔恨,所有的这些烦恼,就会无法控制它的纷纷涌现。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看到,噢,原来这个戏论是要由空性断除的。所以,空性一照,有也是无自性的,无也是无自性的,就把这个有、无皆照破,照破这个有、无,有、无的自性找不到了,化归一念空。这个时候,再没有一个虚妄分别起现了。虚妄分别没起现的时候,欲望就没看到了。这一句话,实际上是我们实修的一个窍决。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要去观这个念头,要去内观它,找它的源,以智慧去照见,妄源本空。也就是说,照见这个虚妄分别,它的有无戏论的这个源头,实际上本来空寂,只要以智慧能够照见,念念之间,烦恼的妄源本空,这样的话,烦恼即可在空性当中自然解脱。 我们的烦恼在哪里解脱呢?就是在空性当中,化成一片空。一片空的时候,就没有一个法可以有力量让我们的烦恼起来了。因为你的烦恼面对的是一片空,在这个离戏的境界当中,哪儿还有它滋生烦恼的材料呢?它的动力在哪里呢?它的力量这个时候一点都使不上了。这个时候,空性一起来的时候,烦恼就一个一个的纷纷没有力量,就会自然呈现一片自在、祥和、安静、自守的一种淡定境界,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回归了我们心性的本源。那么,一旦心性现前它的空幻本性的时候,一切的烦恼都无影无踪。 所以,如果能够实现以“空性断除”,那我们就特别幸福了!就是妙不可言了!因为,所有的欲望,以其它的道怎么解决都无法解决的事,居然以空性的智慧,让他看到,我们终于可以放下、自在,能够解脱,能够不受烦恼的制宰了。不会受它的主宰,不会受它的制约。所以,这个时候,是我们在制约烦恼,而不是烦恼制约我们。而我们凡夫人就是被烦恼控制,不是被这个空性所控制。烦恼一旦遇到了空性的话,那么烦恼就被空性制服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以空性断除,这个空性一旦出现的时候,在我们的内心一出现的时候,就是面对烦恼,以一种釜底抽薪的方式让它彻底地死尽,彻底地死去一切烦恼无明,就是在内心当中生起一个釜底抽薪的空性智慧。就像下面一直有材火往里面添,火就燃得越来越猛,猛烈的火焰烧煮着这个锅,锅里面有沸腾的水,水里面煮了东西的话,就上下的翻腾。就是这样的,我们就是由这个戏论,引生这个虚妄分别,虚妄分别就让我们贪嗔痴的无明烦恼,一直在我们内心相续中翻滚起来,煎熬我们自己。我们众生被烦恼所煎熬,实际上就是被戏论所控制。而假如一旦把这个戏论,一把它给抽了,就像在这个煮水的灶下,把所有的燃料全部给拿出去了,这时候哪里还能够再翻腾起这个水呢,就翻腾不起来了。所以的话,我们的这种无明祸水,就是戏论;烦恼的祸水,烦恼的根源,就是戏论。假如我们空性一出现,用空性智慧一照见“妄源本空”的时候,一切烦恼在空性中自然地死亡,自然地让我们呈现内心自在的解脱。所以,这是最妙的一条妙道,以空性让我们自在,让我们祥和、安宁。 这里讲到“亦即”,这种状态,具体来说就是要生起一个正念了。也就是说明,这个道是怎么断除的,它确实有一种次第。我们一看到这种次第以后,就会知道,这一个釜底抽薪的教法,是怎么把这个烦恼解决的。釜底抽薪,有一个过程。它不是一下子让你所有的三毒烦恼,或者说这种戏论全部断尽。它是有一种渐次的,有渐次,就说明佛陀的这个教法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教法。它把这个过程给我们描述得一清二楚。下面,“亦即”,也就是讲到这种釜底抽薪的空性,它是怎么断除的,这一路的风光。把这一路的风光,给我们介绍得清清楚楚的。 首先,第一步,“诸遍计由唯见真谛如了知绳上无蛇般断除”,面对着所有的这些障碍,除了这个烦恼障和所知障以外,再没有第三种障碍。“遍计”,就是“遍计”障碍,是“人我”和“法我”的这种遍计的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它都是遍计的。“遍计”的意思,就是“周遍计夺”。“周遍计夺”的这种执著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就是被一些邪教、邪师所诱导,以此就起了种种的邪分别、邪执著。古人说得好:“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朝错路”。就是很多人面对佛法的时候,不珍爱佛法,反而去珍爱一些世间法,珍爱一些其他外道的教法,依靠这些外道邪说,就会引生自己的邪执分别,就会在内心里面形成一种久远的影响。我们凡夫人都有这种影响,所以,一听到有一些外道的时候,内心里边自然有一种相应。反而听起佛法来,就没滋没味的。那么,我们在前生当中,在无量生世当中,绝对有这一类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制约、障碍我们的功德出现,障碍我们的智慧,也会引生我们的烦恼和无明。 这一部分(遍计障碍)怎么断呢?唯见真谛。唯见真谛,也就是见道现见远离一切戏论的胜义。在见道的时候,就能够把它彻底地断除了。不管是烦恼障、还是所知障的这种遍计的部分,遍计的烦恼障和遍计的所知障,全部在见道的时候解决了。为什么呢?后面说:“如了知绳上无蛇般断除”。绳子上面没有蛇,你觉得绳子上面有一条蛇,那是你看走眼了、看花眼了。只要你一打亮灯,这时候,你再不会看花眼了。所以,一旦见到真实本性,也就是“见性”的时候,那个时候,就会把这些遍计(两种遍计)全部断除。这是在见道位,也就是大乘菩萨登地的时候,就可以解决这样的诤议分别,把这种分别戏论断除。 然后说“俱生”。也就是与生俱来的。烦恼障和所知障,都有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可分成九品(二障分成九品),也就是,首先分成(上、中、下三品)粗、中、细三品,每一品中又分成粗、中、细三小品(也就是粗的粗、粗的中、粗的细;中的粗、中的中、中的细;细的粗、细的中、细的细)。这样子总共有九品,就从二地菩萨到十地菩萨,每一品分到每一地,每一地断除它相应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俱生障碍,这是一个分分断的过程。最后说,这就是修道,二地到十地的修道,“诸俱生执之串习对治,渐次根除”。 然后说,“最终识全分成为对治体性时,微细种子也以永不复生的方式而断,如日光前毕竟不住黑暗”。这就是在佛道的时候,那个时候就会彻底把二障完全断尽,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再看修道,修道就是“串习对治”。这个对治,就是指现见法性的智慧,对治法,其实就是在见道的时候,明心见性所见的那个心性,将所见的这个心的本性,让它继续在内心当中随念(也就是“随顺意念”)。不断启用见性的智慧,将这种见性的智慧在内心当中不断地去串修它,这样绵绵密密念兹在兹、乘性修行以后,最后就会灭尽无始无明,就会分分断除我们内心当中无始劫以来产生的无明,这就是一个串习的过程。 所以,要真正的要真修,首先要有正见。没有真正见性,就不能叫做真正的修道。要乘性起修,首先要见心性。古人说:“住山要有住山的本钱。”如果你没有见性,你说你去修这种心性,怎么修呢?所以说,古代的修行人,他们只要心性没见到,就要踏破铁鞋,到处参访善知识,要把自己的心性开悟。开悟以后,才能够悟后起修。所以,必须要依靠所悟的法性,而在内心当中随念串习。这样子,才能够分分的生起力量。这种智慧的力量越大,他断障碍的力量越大,就会分分地断除二到十地的九品的二障的俱生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些障碍全部以渐次根除的方式来断除。 就像《楞严经》中所说:“理则顿悟,事须渐修,因次第尽”。也就是说,在见道的时候顿见空性的妙理。虽然顿见空性的妙理,但是,以此他只能断除遍计的障碍,而俱生的障碍还必须以不断地随念串习,去修行它、次第地根除。最后,一分一分的障碍断除,一分一分的智慧显现,最后,智慧增上,障碍减少。障碍最后以至于无的时候,内心全部成为了对治智慧的空性智慧的圆满状态。圆满空性的智慧状态显现的时候,连微细的种子也全部断尽了,也就是永尽无明,方成佛道。最后,一丝一毫的无明全部断除了,戏论彻底根断。这个时候,内心相续当中,以一轮大日轮,就是光照十方,在这里面,没有一丝黑暗,全部是一片法性的光明,这就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当中,永远没有这种无明,永远没有这种黑暗,完全都是一片明见真实的空性智慧。 这就是依靠一个道,它能断烦恼。不仅能断,而且分分都能断,不仅分分能断,而且彻底能断,最后斩尽杀绝,不留寸丝,一丝一毫都不会残存在内心当中,从根子上面,永远地解决了烦恼的问题,解决了无明分别的戏论,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妙道。佛法的般若之道,就是如此神奇。神奇,正是佛法的威力所在。 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幻化师,他并没有这种见性,他没有这种见性的智慧,他怎么可能断除这种分别呢?怎么可能断除这种虚妄的分别计较?怎么会断除欲等烦恼呢?所以,这当中就见到,噢,确实,我们就是要去闻思空性,首先,在资粮道的时候,去听闻和思维引起这种总相的智慧,引起这种总相的智慧以后,就去串习它。在加行道的时候,就主要是在这种空性的定解上串习。串习了这种定解以后,在见道的时候,就能够见到心的本性,也就是见到空性的法性。然后见道以后,就开始断除遍计的二障。在二地以上,开始随念见道的这种心性;依靠这种心性,不断地去串习,最后,分分地断除障碍,分分地显发智慧,最后,显发的智慧达到了圆满,一切的障碍在这个楞然的智慧当中断尽无余,就成佛了。所以,完全都是以空性而成就的。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