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入大乘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入大乘门

 

  【敬礼至尊成就大悲诸善士足。】

  《广论》全书最前面,以及进入中士、上士、止观之前,都是先归敬,不但是归敬诸佛世尊,而且还有菩萨等等。这里的「成就大悲诸善士」是指菩萨,也就是大乘僧众,因为要进入上士道,所以祈求他们的加持。

  【如是恒长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见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证解脱息灭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学三学道,能得解脱脱离生死。】

  这简单的几句话也把前面的纲要说明了。这是我们修行过程当中的一个指导原则,一定是先要了解生死的特质,原来不是可爱、可乐的,而是有种种祸害和过失。了解了以后,还要思惟观察,而且不是马马虎虎,是要恒长地练习。由此内心会生起相应而如理如量的正确认识,否则变成嘴巴上面说说空话,就像在酸酒上洒一点面粉,那是没有用的。

  能够如理如量地生起了相应的正知见以后,「见一切有如同火坑」,所有眼前的这些就像火坑一样可怕。我们可以拿这个内涵检查一下,自己内心对三有的认识是不是像火坑?如果把它看成火坑的话,逃都来不及,这就对了;反之,不管是见解或习性,只要觉得这个地方舒服、快乐,这还蛮好的等等,那就错了。应该对于三有当中的任何东西,都像看成像毒蛇、火坑一样,逃都来不及,这是前面共中士修习的主要内容。由于晓得这些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快乐,实际上无边的生死大苦就藏在这个糖衣下面,因此一心希求从错误的无明当中解脱出来,才不会一直沦落在生死中受大痛苦。为了要解脱,必须以三学为正对治,所以努力策励自己,以全部精神去学戒、定、慧,这样就能够从生死苦海当中解脱出来。

  【又此解脱无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断过及所证德仅是一分,故于自利且非圆满,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后佛劝发当趣大乘。故具慧者,理从最初即入大乘。】

  下士希求现前增上生,求的是后世而非现世。佛法当中绝不会追求现世快乐,如果贪着这一世的话,那完全不是修学佛法,就连下士道都谈不到。虽然下士能得到下一世的安乐,但是即使生天,最后仍会堕落;中士所讲的解脱则不会退失,但是它所断的过失以及所证的功德,只是很少的一点点,就连自利都不圆满,利他也仅有少分。究竟说来,要想自利一定要包括利他,而利他也一定能自利。真正要圆满的话,自、他二利是分不开的。所以到最后佛还是会劝我们应该走究竟圆满的路,这个「大」是指究竟圆满的,前面中士的解脱是不圆满的。

  所以,真正能够明白事理并辨别清楚的智者,一开头就应该走大乘。也许有人认为:先得到解脱,然后再回过头来走大乘道,不也蛮好的吗?是的,终究一定还可以走得回来,可是这条路很迂曲、很远,既然最后还是要这样走上去,又何必走这条迂曲的路子呢?譬如我们要到山下,一下去就到了,结果你转了个大圈子,跑了三天才到,这不是颠倒吗?所以如果真正有智慧,对事情能看得清楚的话,一开头就应该走大乘。

  【如《摄波罗蜜多论》云:「无力引发世间利,毕竟弃舍此二乘,一味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又云:「知乐非乐等如梦,见痴过逼诸众生,舍弃利他殊胜业,此于自利何精勤。」】

  二乘人虽然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却没有能力引发其他人的利益,只是在自利的过程中,可以兼让他人得到一点好处。譬如要修行必须乞食,因为他证了圣果,所以送给他食物的人可以得到一点福德,但也只是如此,并不是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所以说「毕竟弃舍」,就是指一定要弃舍只求自利,真正应该走的是以全部精神去利益别人的大乘道。入大乘之门是悲心,现在所要讲的就是这个。

  世间一切的行相,不管快乐的也好,痛苦的也好,就像在梦中一样。众生因为愚痴,而产生种种的祸害,遭到种种的苦恼逼迫,如果不修持殊胜利他这一条路,却专门忙着自利,即使很努力,也是不好的!

  【如是见诸众生堕三有海与我相同,盲闭慧眼不辨取舍,履步蹎蹶不能离险,诸有成就佛种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应正理。即前论云:「盲闭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间有佛种,何人不起悲愍心,谁不精勤除其愚。」】

  前面下士、中士一路修学过来,先从自己身上深深体验,再推己及人:原来众生在三有的苦海当中,就像我一样盲无慧目,而其根本就是无明,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不晓得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所以不能正确地走该走的路,一直在生死的险恶道当中。了解这些以后,成就大乘种性的人却不悲愍他人、不勤利他,这是不合理的。

  为什么要推己及人?应该想想世间众人对我有这么大的恩,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靠他们,如果我只解决自己的苦而不管别人,这说得过去吗?世间的人尚且不可以这样,何况是修学佛法的人!透过这样的思惟,会策发我们的大乘种性。不过必须先要懂得怎么利他之后才能利他,如果自己不懂,却藉利他之名自害害人,这个不是佛法!这是我们应该把握住的,这到后面会详细谈。

  上述这个内涵,也就是《摄波罗蜜多论》说的:由于我们缺乏慧眼,在无明当中,所以一直困顿。由这个感受推己及人,要利益一切世间,有这种种性的人,没有一个人例外,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定会引发大慈悲心,精勤努力地要把世间一切人的愚痴净除干净,解决生死轮回的痛苦。

  【当知此中,士夫安乐,士夫威德,士夫胜力,谓能担荷利他重担,唯缘自利共旁生故。故诸大士本性,谓专一趣注行他利乐,《弟子书》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获水亦欢饮,士夫此为勤利他,此圣威乐士夫力。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如是见诸众生众苦逼恼,为利他故而发匆忙,是名士夫亦名聪睿,即前书云:「见世无明烟云覆,众生迷堕苦火中,如救头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聪睿。」】

  士夫是指上士夫,他内心中希望做的,以及他的功德威力,还有种种的殊胜的能力等等,就在能担负利他的重担。有的人很神气,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因为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如果是坏事没什么好神气的,但如果是好事当中最究竟、最圆满的而你能够做,那才真是好汉,这才是上士。所以这里所指的他会感到欢喜,以及他的威德、和种种的殊胜力量,都是从能担荷利他重担这上面讲起的。

  如果只管自己的话,畜生也是一样呀!那岂不是白得了这个人身?这段话我们要常常摆在心里策励自己。所以,大乘行者的心性是专心一意利益别人,这才是他真正的好乐,他的意乐所在。《弟子书》说:假定我们单单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到一点点小小的快乐就满足了,这其实很容易,畜生也是这样。我们已得到这个殊胜的人身,居然只求这么一点点的小利,那是不对的。所以真正作为一个士夫,就像我们一般说的要做一个像样的人,应该努力地勤于利他,而不是只求自己吃饱、穿暖就算了。真正要求的是得涅槃城,不要只求自己得到快乐。

  平常我们都只顾利益自己;现在要像太阳普照世间一样,普遍去利益一切众生,要负担起一切利人的重担。就像大地一样,能负担任何东西,高楼大厦它也担,大如须弥山它也担,小草它也担,干净的东西、最脏的东西它都担。同样地,所有众生的利益,我都一肩担起,那才真正是大丈夫,才真正不枉费这个人身,大士的本性就是这样。我们之所以做不到,无非是为了这个私心,实际上如果真正能把私心拿掉,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所以真正的大士是「一味利乐诸世间」。像这样因为见到众生被众苦逼迫,为了利益别人而发精勤,这才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能除一切衰恼妙药,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当思希哉,我今所得诚为善得,当尽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此如《摄波罗蜜多论》云:「净慧引发最胜乘,能仁遍智从此出,此是一切世间眼,具足照了如日光。」由种种门观大乘德,牵引其意起大恭敬,而当趣入。】

  当你利益了别人,结果自己的利益也成办了,所以自他一切利乐的根本、根源就从这个地方做起。又能够除掉一切不好的事情,得到一切圆满的好事情,这是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该走的大路。在这条大路上,你的起心动念、见闻念触,都能够长养一切众生,增长尽世间一切众生的利乐。真正自己的利益就从利他而来的,而且还非从这上面去做不可。换句话说,真正的完全利他,结果却是利了自己。到了圆满的时候,能够无所缺少地具足广大善权方便。

  能够知道有这样的一条路可以走,这真是稀有难得!我们都希望离苦得乐,现在居然有这样殊胜圆满的一条路,能把所有的痛苦彻底解决,把所有的安乐圆满得到,当然我们要走啊!而且最后你总归还是要走这条路,若一开始不走,这才是走了冤枉路啊!所以如果了解的话,一定从一开头就会走这条路。这个众人都寻求的无价之宝,别人怎么找也找不到,而我现在得到了,真高兴啊!所以应当尽所有的能力,一心一意趣此大乘道。

  就像《摄波罗蜜多论》(这是讲述大乘法门的论典)所说的:由于这个清净、究竟的智慧,才能够引发最殊胜的这一条大路;而诸佛的一切种智,也是从这个地方出生的。这个才是一切世间的眼目,能够破尽一切无明黑暗,解决所有的愚痴,就像是太阳的光明,平常的灯乃至于月光,在日光下统统都被隐蔽住了。这个才是我们该做的,所以一开始就应该由各种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和观察,并思惟大乘种种殊胜的功德,以此引发对大乘功德产生爱乐,策发大恭敬心一心希求。

  大师非常地善巧,从一开头到这里,处处地方一定以胜利过患为开头,说明这样做不好,那样做好,先说明利害关系以策发我们的心意,有了这个想求的心之后,就能真正地进入。实际上这正是一切诸佛真正的善巧方便,所以佛经上面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是千真万确的。当你了解了它的好处,不断去思惟,有了强盛的追求的心,下一步才会去找正确的方法,能这样步步上去的话,就没问题;否则虽然觉得这个好,但是因为没有这种强有力的推动力量,也许才跑两步就会觉得很辛苦。前者因为了解有大利益在,所以有强烈的推动力量,即使再辛苦也不怕。反之,虽然只是一点小小的辛苦,可能就挡不住了。所以对这两句话,我们应时时摆在脑筋里面,自己不断反复地策励。如果眼前能够提起来,那当然最好,万一不行的话,这是提策最佳的方便。

  反过来说,我们为什么提不起劲来?就是因为陷入现在的安乐当中,怕修行的苦。当如理地了解真正苦的行相,以及真正安乐的内容以后,一定会把追求正法的心意提起来。所以这一点的确是我们修行人最佳的正对治,这是不论讲到哪里,本论总归会以胜利过患来提醒我们的原因;我也会把这真正重要的内涵、意义,时时重说。

  ※﹝由是因缘于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① 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② 如何发生此心道理,③ 既发心已学行道理。今初﹞

  既然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该走的是上士道,并策发了想走这条路的心,那么上士道修行的次第是怎么样呢?分以下三部分:首先说明进入大乘之门,或者说大乘的根和基础就是发大菩提心。晓得了要发心,那要怎么样去发呢?所以第二是如何发起大菩提心的道理。第三是发心以后,你还要去做才能够圆满这个愿,所以接着就讲修学的道理。现在依次说明:

  【如是若须趣入大乘,能入之门,又复云何?此中佛说二种大乘,谓波罗蜜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

  我们现在晓得了要学大乘,那么进入大乘的门从哪里进去呢?佛讲的大乘一共有两条路,一条是显教,一条是密教,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的大乘了。这样说明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圆满的教法,因此它交代的时候一定是一无遗漏。必须一开头因地当中没有一点遗漏,在果位上才能够究竟圆满;要不然刚开始的时候你觉得摸到了,但实际上不圆满,到最后得出来的结果是残缺的。所以一开头的时候就特别点出:现在要进入大乘,而整个大乘包含的内容就是显教、密教,此外再也没有其它的了。如果讲了半天还有遗漏的话,将来就会出毛病了。

  大乘虽分显教和密教,但真正能够进入之门却是一样的-大菩提心。这个决择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个认识,然后照着去修学,当「相续」(就是指身心)中能够生起大菩提心,即便是其它的任何功德都没生起来,就算是大乘行人了。反过来,一旦离开大菩提心,尽管有很多功德,乃至到了通达空性的程度,都不算是大乘,还是堕落在声闻地当中,因为你退心了。

  【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故于最初入大乘数,亦以唯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离此心安立。】

  对于上面这个内涵,很多大乘经典都说得很清楚,关于这一点,有的学南传佛法的人容或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在他们的观念当中所接受的只是小乘。这是因为个人的认识不一样,我们千万不要去争论,这一点要注意。今天有这样殊胜的机会了解了,当然你可以选小乘的路子,这绝对是个人的方便,走到最后还是走得上的,但是一定要把这个内涵分别清楚才对!自己清楚以后,如果对方无法了解,那也不必谈。如果跑去跟他争论的话,不是他幼稚,而是你的无知,这一点我们要很清楚,以后可能会遇到这种问题。

  不但是经教上面这么说,就是以正确的理路来看,也能够圆满地说明这件事情。所以真正进入大乘第一步,是从发菩提心开始的,一旦发了菩提心,你就安立在大乘道上了。是否退出大乘,还是指这个心的有无而定,并不是说我求的是大法,我就是大乘行者了!尤其现在密教盛行,不要因为密法了不起,就认为自己修了密就是大乘人。法再了不起,如果你跟大菩提心不相应的话,一点用场都没有,当然结个缘那是有的。所以特别要强调说明的是,真正进入大乘一定是从菩提心的有无而安立的。密教的仪轨一开头的时候一定先发菩提心,这是要照《广论》的次第学上去,每一个地方都要认识正确的质、量,然后衡准内心相应与否,不是嘴巴上面讲讲就算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故大乘者,随逐有无此心而为进退。如《入行论》云:「发菩提心剎那后,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又云:「今日生佛族,今为诸佛子。」此说发心无间,即为佛子。】

  是否算大乘,完全看有没有大菩提心,如《入行论》说的:一旦发了菩提心,哪怕才一剎那,虽然还是个系缚在生死牢狱当中的凡夫,但却是佛真正的法子。佛法当中,证了声闻果还不算是佛子;佛子是菩萨,就是发大菩提心的人。什么时候发菩提心,就真正进到佛的家族里,不只是一位佛,乃至是一切诸佛的真正佛子。

  【《圣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一切胜妙金庄严具,亦不弃舍金刚宝名,亦能遣除一切贫穷。善男子,如是发起一切智心,金刚宝石,纵离修习,然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具,亦不弃舍菩萨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贫穷。」此说虽未学习胜行,然有此心便名菩萨。龙猛菩萨云:「自与此世间,欲证无上觉,其本菩提心,坚固如山王。」】

  经上面特别举个比喻,像金刚宝石一样,虽然破碎了,其它的任何金庄严具仍然不能跟它相比。而且虽然破碎了,它还是金刚宝石,名字也一定是金刚宝石。我们再举个比喻,比如金子,虽然破掉了,比起外面的砂土,这个价钱还是贵得不得了,而且它还是叫金子。菩提心就像金刚宝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能摧毁一切,而不被一切所摧毁。

  佛进一步说:善男子啊!一切智心(就是佛的心,就是大菩提心)就相当于世间的金刚宝石;纵然才发起还没有修行,就已经超过有修行而且证了果的一切声闻独觉。这令我想起那个小沙弥跟罗汉的公案,说实在的那个小沙弥只是想说:「我要成佛。」在因地上面种下种子,他真正的菩提心还没发起,这位罗汉马上说:「你的东西我来担,请你走在前面。」现在我们并不了解真实菩提心的心相,也想要发大菩提心,那只是一个因、一个种子,但这会推动我们努力去学习,到时候就会走到正发此心的果,所以对我们来说,发这个愿是很重要的。

  龙树菩萨也告诉我们:不但自己见到生死的痛苦要解决,而且要帮一切人解决,因此必须要证得究竟圆满的无上正觉,而它的根本就是菩提心。所以要把菩提心坚固地建立起来,像山中之王,最高、最大、最强。

  【《金刚手灌顶续》云:「诸大菩萨,此极广大此最甚深,难可测量,秘密之中最为秘密,陀罗尼咒大曼陀罗,不应开示诸恶有情。金刚手,汝说此为最极希有,昔未闻此,此当对何有情宣说?金刚手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时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尔时此诸菩萨行菩萨行,行密咒行,当令入此大智灌顶陀罗尼咒大曼陀罗。若菩提心未圆满者,此不当入,亦不使彼见曼陀罗,亦不于彼显示印咒。」故法虽是大乘之法,不为满足,最要是彼补特伽罗入大乘数。】

  《金刚手灌顶续》是密教的经典,上面说到:大菩萨啊!这个法门是最最大、最最胜,难可测量,秘密当中最秘密,一切陀罗尼当中最殊胜、最奥妙的,不应该对诸恶有情宣说的。金刚手实际上就是显教中的大势至菩萨。在密教里边,文殊师利代表一切诸佛之智,金刚手代表一切诸佛之力,又叫秘密主,是密部之主。现在文殊菩萨问金刚手菩萨:这最难得最稀有的法,应该跟谁说啊?金刚手回答说:假定有人如理修行大菩提心成就了,进一步去行菩萨行或密咒行。菩萨行包括六波罗蜜多,这是真正进入密教之前的准备。密教行者的发心还是大菩提心,前面的基础也是六波罗蜜,然后再照一定的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所以行菩萨行是共乘,最后进入密教。「当令入此大智灌顶陀罗尼咒大曼陀罗」,要是这种人就应该让他进到密乘;反之,发菩提心不圆满的人都不当入。这个地方注意,不圆满的都不当入,如果没有的话,那当然更谈不到。不但不当入,乃至于不让他看见曼陀罗,也不对他显示种种的行相、手印,以及咒语等。

  所以真正的密教的确是密传密行的,外面的人根本看不见。现在普传的只是在末法的时候让大家种一点种子。了解了这一点,固然说我们在末法还能种下最殊胜的善根种子,应该庆幸,但千万不要因此而说自己是大乘行者,好像自己学密教了不起。如果没有发菩提心,根本谈不到学密;即使发了,不圆满的话也不行;乃至就是发的这个心够了,如果跟六波罗蜜行不相应,还是不够条件学密!真正的密教要这么高的条件啊!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广论》是西藏来的,所以大师特别举学密为证。在我们汉地,不管是学哪一个法门,不是说这个方法是如何地珍贵、高深,而是要看你发的心是不是真正进入大乘的中心--菩提心。所以法虽然是大乘,这还不够,根本的主因是大菩提心。有了大菩提心才进入大乘,然后才能够修相应的大法。

  【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仅有解了,大乘亦尔。若有此心德相圆满,则其大乘亦成真净,故当勤学。】

  现在我们了解大乘是以菩提心建立的,所以假定对菩提心只是了解或者听见一个名词,那么你的「大乘」也只是这样而已,心里跟它并不相应。如果内心真正地相应,而且有圆满的菩提心,那你这个大乘也是真实而且清净的。所以既然希求成佛,要学大乘法,大菩提心正是我们应该努力学的。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当获定解,故更释之。此如水粪及暖土等,与稻种合为稻芽因,与麦豆等种子相合为彼芽因,故是共因。如麦种子任会何缘,终不堪为稻等芽因,故是麦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摄水粪等事,亦皆变成麦芽之因。如是无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犹如种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粪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

  《华严经》的确是最圆满的大乘教法,所以不但在中国,西藏与印度的祖师也常引用这部经。经上说:善男子啊!要晓得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种子。种子是根本,有了种子,然后加上土、水、肥料等等,苗芽自然会长出来;倘若没有种子,光有其它的也不行。关于这一点我们要获定解,否则虽然听的时候蛮好,一遇境心就动摇了。为了策发定解,必须要先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下面详细地再说明一下。

  譬如水、肥料、土地、和阳光等等,把这些与稻的种子合起来就长出稻的芽,若跟麦种摆在一块就长出麦的芽;如果把这些和豆种摆一起,长出来是豆的芽。前面这些东西是稻、麦、豆的芽长出来的共因,而麦种子不论如何,它长出来就是麦芽,不会长出稻的芽。所以尽管长出麦芽需要很多因缘,可是这里边只有一样最主要的,就是麦种子,这叫不共因,这个我们要把握得住。因为有了麦的种子,再加上其它的共因(共同必需要的条件),如水、肥料等等,那么麦的芽就长出来了。

  同样地,要增长启发佛芽,菩提心就像种子一样,是最主要的不共之因。其它的解空之慧(就是我们说的大彻大悟,不过这有深有浅,不要误解了。)就像水、肥料等等,是三乘菩提的共同之因。不管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还是佛果的无上菩提,解空之慧是共同需要的。所以修学佛法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先忙着解空性、求开悟,而是要先检点正确的因在哪里﹔先不要忙着学密、学显等等,而是要先知道你走的路是大乘还是小乘。如果学的是大乘,那么大乘的主因先要把握得住,然后再去找能使得这个主因启发的其它因缘,这些都能配合上的话,大乘的芽就会发起来,果就能够得到。

  【故《上续论》云:「信解大乘为种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谓菩提心如父之种,证无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决定不生汉胡等子,父是子姓决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种种子,故是共因。】

  内心当中建立正确的认识以后,对大乘启发信心,了解大乘的种子是大菩提心,为了要圆满这个大菩提心,那个时候才讲到智慧。菩提心就像父亲,证得空性的智慧像母亲,孩子的姓是根据父亲而决定的。如果父亲是西藏人,那么生的儿子一定是西藏人,不会是别的,所以决定儿子姓氏的是父亲,跟母亲没有关系。母亲尽管是西藏人,如果父亲不是西藏人,那生的儿子不一定是西藏人,所以母亲是共因。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开始一定要决择清楚,认识它真正的主因在哪里。

  前面第一个比喻是指一般的植物,比如要让稻、麦长出来,需要很多因缘条件,这些因缘当中有很多是共因,而最主要的有一样不共因,这个我们必定要把握得住。然后又说到人,除了父亲、母亲,还要吃、穿等等很多东西,少掉一样都不行,可是这个人的种姓,只有由他父亲来决定。又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除了棉纱以外,还要人工等等各式各样的因缘。人工是不管做什么都要的,所以是共因,那么衣服的不共因就是纱、棉花等原料。

  没有一件事例外的,都各有不共因。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所以会转大圈子的原因就在这里。所以一开头的时候必定要把握住根本,有了根本再慢慢地增长,将来一定有果;如果在枝末上面摸的话,虽然最后还是可能摸得到,但是不晓得有多辛苦!我们往往想求快捷方式,碰到一点什么就修什么,一直在枝末上面转,好一点的,最后虽然转得进去,但冤枉苦头实在吃得太多。这个观念要了解,而且要不断加深这个认识,这是现在的第一步,之后再根据你的认识去修行就对。

  【龙猛菩萨云:「诸佛辟支佛,诸声闻定依,解脱道唯汝,决定更无余。」此赞般若波罗蜜多,声闻独觉亦须依此,故说般若波罗蜜多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证空慧,不能判别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广大行而分判之。《宝鬘论》云:「诸声闻乘中,未说菩萨愿,大行及回向,何能成菩萨。」此说不由见分,当以行分。】

  龙树菩萨说:佛(大乘)、辟支佛(缘觉),以及声闻,不管是哪一乘的人,最后一定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来解脱。解脱道只有般若波罗蜜多,除了这个以外,再没有其它的了。换句话说,这一个是确定的,三乘必依此,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是大小二乘之母,这一点我们要了解。

  证得空性的智慧,不能判别大乘跟小乘;大乘、小乘是以有无菩提心,以及依之而起的广大行来辨别的。中观、唯识对于这个概念上面有一点差别,在我们并未彻底认识之前,对这个争论也无法圆满地去了解,乃至于他们究竟诤论些什么都不知道。不过至少有一点,一般说来,中观是最究竟彻底圆满的,这是历来的祖师大德经过了千百年详细地辨别所决择的。但中观最重要的祖师也说:证空的智慧不是判别大乘小乘的关键,判别的关键在菩提心及广大行。

  注意喔!这就是为什么阿底峡尊者见过这么多的大善知识,而尊金洲大师为所有师长中最珍贵的一位的原因。他第三位大善知识阿都帝是对中观有正确认识的人,而且他见到明了杜梋论师,就已真实通达了空性。当时他的老师告诉他:「你现在在加行位上。」实际上在中国祖师当中,达到这种位次的没有几位。以后很多善知识都告诉他:「你单单学空性不行啊!」后来遇见金洲大师,大师把大乘的主因菩提心传给他,而且有完整的教授,所以他把金洲大师看成老师当中最珍贵的。有关菩提心的叙述,平常在经典上也都看得见,但是完整的教授却是从金洲大师得到的。现在我们最主要的就是辨别这一点。

  【如是证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况诸余道。故若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正修习,仅于起首,略忆文句,而于余道微细一分,多殷重修,显然于法知见太浅。】

  证得空性,换句话说大彻大悟,达到这样高的程度,尚且不是大乘不共之道。真正发了心以后要想修上去,的确证空性的智慧是绝对不可少,但它像母亲一样,并不是种姓决定的因。这是以中观宗的角度来判别的,至于其它宗派不同的见解,此处我们暂时不讨论。所以证得空性是大乘道的共因,但并非是大乘道的不共道。

  就好像前面的比喻,把种子种在土里,要灌水、加肥料,还要太阳晒,种种的培植才长得起来。但是要得到所希望的结果,这个种子要种得对;如果要苹果,却种了麦种下去,长了半天长出来的是麦,不是苹果。但把苹果的种子种下去以后,也不一定就能够长出苹果,还要其它的助缘:水、土、太阳、肥料,这些东西叫共因。所以共与不共要分别得清楚,不是忽视其它的共因,而是先要了解、把握根本的主因,然后再把跟主因相应的、使得主因能够圆满成就的辅助因缘,一一加上去。现在我们辨别大乘道的主因跟其它的助因,证空慧尚且不是主因,何况其它的呢?这句话值得深一层探讨,我们首先在见解上要认识这一点。

  所以现在真正重要的,应该以菩提心为修学的中心,努力去做,不是刚开头的时候「略忆文句」而已。平常我们早晚课的时候,像「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等四句,往往就这么念几下;在密教的仪轨当中,有些人也是在开头的时候这么念几下。这还算好哩!还略略知道一些文句,但是我们真正主要的修习是菩提心,如果只略略把文句念一遍,而致力于其它余道的一小部分,显然是对佛法认识得太不够。所以一定先要把根本的主因把握到,然后随分随力做哪一个都可以,不论念佛、参禅、学教都好;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律上说出家人要做的三件事情──行福、坐禅、读诵(在家人也可以做),这都是圆满这个根本的其它因缘,这一点是这里特别需要了解的。

  【总如生子俱须父母,道支圆满亦须方便智慧二品,特须方便上首发菩提心,智慧上首通达空性。设修一分而未全修,】

  就像孩子的出生一定要靠父母;要圆满道体一定也要方便为父、智慧为母,这两个是最重要的,一个也不能少。方便的上首是发菩提心,智慧的上首是达空性慧,除此以外,还要有其它相关各方面的配合。譬如说盖房子要钢筋混凝土,它确实是需要混凝土跟钢筋,说起来好像只要这两样,其实还牵涉到很多,像是模板等一大堆,这些都不能少。我们要把这个根本认识了,然后慢慢地从根本上再进一步去修习。

  假定单单修一部分而未全修的话,要求的圆满结果一定得不到。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回头去想想,为什么本论一开头并不直接告诉我们怎么修,而是在因地当中先对所学的内容有正确的认识:本末在哪里、次第如何,一点都没错了,这时去做就非常省力,而且很快就得到所要的结果。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的确看起来比别人慢,也许是慢了三年五年,乃至于三生五生,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比别人快无量阿僧祇劫,这是完全不能比的。如果对这个概念还弄不清楚,要先弄清楚,可以把《法华》、《华严》这种大经大论约略地看一看,那时候就很清楚明白,为什么善财童子一生取办,而大智如舍利弗、乃至于这么多了不起的大圣者,都还要转无量阿僧祇劫。在《法华经》里佛一再说:我出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佛的圆满教法给你们,多生多劫一直告诉你们,但是你们偏偏没办法听我的!以我们常说的话:我们不是来这里学佛,而是来学「我」啊!那有什么用呢?所以佛尽管为他讲了,但是他只选自己相应的,其它的都听不进去,那就害了。

  拿一个眼前就可以看得见的实例来说,以学《菩提道次第广论》而言,正确的学习态度,一定先要把自己的成见拿掉,然后再一步一步去了解论上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所以《广论》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要断除自己内心的三过,学的时候还要具六想。三过中第一个覆盖固然不行,因为并没有真正地听进去。第二种情况是心里有自己相应的东西,听见相应的觉得欢喜;其它的就算不排斥,听了以后当耳边风,所以对整个全貌把握不住;乃至于听见不相应的东西,就以自己的概念将它排除掉了,结果这个圆满的教授就得不到了。

  有一位同学曾听我说到我以前一天用多少功,他来问我用功的方法。我有两种心情:一个是很欢喜他来问;一个是觉得他完全弄错了。就像刚才提到等起的问题一样,我欢喜他肯来问,我才能够把问题指出来;的确他问过以后好高兴,因为了解自己的问题何在,如果他不问的话,就会一直执着在这个问题上。他问我以前一天念几万声佛﹖怎么念﹖我一听就了解他心里的等起有他自己的偏好──他跑到这里只想念佛,所以听见说一天念两万声佛,就很想学,对于其它的开示内容,就当耳边风这样听过了,所以尽管教他圆满的教法,他却学不到。

  《法华经》上说得清清楚楚,佛无量劫来就告诉我们这个内涵,但是我们就只听见自己欢喜的东西,别的就听不见。不但是《法华》,《华严》也说大智如舍利弗尊者,坐在那里如聋如哑。为什么如聋如哑?单单相信是不够的!它后面说得很清楚:如果因地当中没有学过这个东西,心里跟它就不相应。看那文字好像信得过,但是真正文字所指的行相我们不一定懂。我们眼前的状态就是这样:虽然在学《广论》,但是心里真正执着的是什么?好参禅的人,听见禅听得很来劲,能对别的东西不排斥已经算蛮好的了;或者你想念佛,听到念佛的时候蛮来劲,其它的地方你觉得不对劲的话,就会听不进去,乃至于排斥它;或者你心里一天到晚忙很多事情,叫你听《广论》,你越听越烦。对不对?所以不但《法华经》,《华严经》上面也说,本来你在因地当中,这一方面就没有种下种子!种子没有的话,虽然土很肥沃,水、阳光都有,却长不出这东西来,反而是以前下的其它的种子长出来了。现在我们不但对经文了解,而且也知道原来内心的行相是这样的,该努力的方向就很清楚很明白了。

  所以特别再说一下,记住!大家跑到这地方来,一定要把以前内心的执着拿掉,告诉自己我是来学的,先把自己抽空。不要像覆器的过失一样,口要仰上;然后心里不相应的邪执把它拿掉;再用心记住它,那个时候就有用了。眼前花不了太大的功夫,将来能够快速地成就却完全靠这个,所以欲速要有正确的方法,否则结果是欲速而不达,非常可惜!这段文告诉我们:单单修一部分是不行的。

  【若唯希求解脱生死,于奢摩他须莫误为毘钵舍那,善修无我空性之义。】

  上面谈大乘佛法固然如此,小乘人虽不求圆满大菩提,只求自己解脱生死而修学定、慧(戒是定、慧的根),也一定要了解定跟慧的内容和次第,绝对不能把定误以为是慧。慧的特质是了解无我空性之义,定只是慧的准备。定慧的差别,到后面会详细地讲。

  有些实际上我遇见过的例子可以告诉大家。有的人只是玩一点文字游戏,有的人倒真地下过功夫,得了一点定力,一坐几个钟头,而且心念一念不起。自己觉得是在定当中,刚开始的时候如云如雾,感觉眼前实质的东西慢慢地微薄、轻微了,到后来变成空空洞洞,就觉得证空性了。以前我的确不懂,现在我了解了(我这个了解不是修证的了解,你们只要如法去学,就可以分辨得很清楚),像这种情况连根本定都没得到。

  学定有几个次第,第一个叫住心,住心又分粗细。平常我们的心是散乱的,不是昏沉就是掉举,你要念佛,它就不听你招呼,你要数息,它却胡思乱想。当安住在住心之上的时候,就有种种相应的微妙境界会出现,更进一步心慢慢地越来越宁静,就会得到所谓的欲界定,那时候心里就如刚才那种状态,实际上只是欲界定喔!再进一步叫未到地定,这时候会觉得眼前身体的质碍都不见了,好像空掉了,实际上这连根本定都没得到,从这地方还要超越,才得到根本定,这个完全是共凡夫的。

  刚才举的例子中,他说他已经见到空性了,实际上他不是平白说空话,因为平常感受到心里的烦恼、身上的粗重,在定当中慢慢地一一消失,到最后连身体的形相都不见了,觉得空了,但实际上这连根本定的境界都没有。所以除非有善知识在旁边,他是过来人有经验;再不然一定要有圆满的教授,否则走上了错路都不晓得,自己还觉得很对,好可惜!这个地方我们千万不能误解。

  【然若自许是大乘者,是则必须修菩提心,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以慧遮止堕生死边,以悲遮止堕寂灭边;慧不能遮堕寂灭故,不堕有边小乘有故,菩萨道者,正所断除,堕寂边故。】

  小乘尚且要如此,如果是大乘的话,对于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也千万不要误会。圆满佛道须要智慧和方便二者,一分是不够的,而刚开始主要的是修菩提心。慈尊就是慈氏菩萨,实际上所有的大乘经论,都清清楚楚告诉我们,大乘的行者要圆满两个内涵:悲,智;也就是方便、智慧。有了解空性的智慧,就能够不住三有,三有指的就是生死轮回。

  但是了解空性,而没有大悲方便的话,就会安住在空性当中,无法广行利他事业。所以要靠大悲把心提策起来,由悲所以不住寂灭。所以是慧把堕落在生死当中这个缺陷遮止、消除了。另一方面,虽然证悟空性,但是会安住在寂灭当中,不能广行一切有大义的利他事业,这要靠悲才能遮止堕寂灭边。因为单单智慧没办法遮止沉空滞寂的毛病。当见到一切都是空的,也就没什么推动力,自然也不愿意广行利他事业。以不堕在三有苦海中而言,不单单是菩萨,二乘也有这个本事和能力。所以真正的大乘行者跟二乘不同之处,不在能够跳出生死轮回的苦海,而是有跳出来的本事,还能够再进去救众生,这个才是。

  所以大乘行者最主要断除的这一点不是共凡夫的,是共三乘圣者的。要注意每一个地方的界限都要分得很清楚,弄错一点点就会出毛病的。菩萨正所断除的是安住在寂灭边,换句话说,他有证寂灭的能力,但是不堕在寂灭中,而会在三有之中。我们凡夫往往会觉得自己是学菩萨要救众生,所以也是不堕寂灭边。问题是你有本事堕寂灭吗?菩萨是能够证得寂灭,但是他不堕在里边;现在我们连寂灭是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拿学习菩萨作借口,自欺欺人,这要特别注意。

  【解佛密意堪为定量诸佛子等,若有如此宝贵之心,于内生起执为希有,叹生如此希有妙道;若内心生愚夫所爱微分功德,则不执为如是希奇。】

  真正对佛的深密意趣能够如理如量不错地了解的佛子们,如果生起了最珍贵的菩提心宝,他们会执为稀有,这个才值得赞叹!这个才是真正的无上深妙的大法!所以前面是告诉我们,真正修学的根本是发菩提心,了解以后应该全部精神努力于此。而一般人要么不修行,一修行就希望马上见效,但这只是微分功德,愚夫对这个功德会执着;但真正能够了解佛陀密意的,如理如量称得上佛子的人,对这些微分功德就不会觉得很稀奇、很稀有。

  所以我们现在要了解一个道理,先不要说开悟了或者得到念佛三昧,现在我们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自己就觉得很欢喜。比如平常拜佛的时候,不是妄想就是昏沉,如果今天拜佛觉得内心很宁静,就欢喜得不得了,那实在是连功德都谈不到,或者是做了一点点事情就欢喜,这个都是愚夫所执的微分功德。这个的确也有功德,但现在圆满的教授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在发菩提心。我们总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在这些事情当中,一定要分辨出本末,还有就算是正确地得到了,还要从这上面步步上升,千万不能停在这里。

  【《入行论》云:「余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胜心宝,先无今得生。」又云:「岂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识,岂有如此福。」又云:「谁发胜心宝,即礼彼士身。」又云:「从摇正法乳,出此妙醍醐。」此说是出佛语心藏胜教授故。】

  《入行论》的全名是《入菩萨行论》,要修学菩萨行,就是从发菩提心进入的。此论一开头就特别强调,那些单求自利、只管自己的人,是生不起这样广利一切有情的心的。真正要自利必定要从利他做起;反过来说真正利他才是利益自己。所以「利益有情心」才是稀有的殊胜的心学之宝。由于如理如量地修学了佛法,以前没有的菩提心,现在生起了,应该欢喜啊!没有比菩提心更好的了!以前那种微分功德是愚夫所爱的,天底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跟菩提心相比。要得到菩提心要靠大善知识,没有大善知识的引导是绝无可能!菩提心的福德是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下面会详细说明。所以我们要经常思惟,哪怕只是心念一动,证果的罗汉马上恭敬你,菩提心的种子才落下这么一念,就已经这样殊胜了!所以菩提心是真正的宝贝。如果只求解脱自了,那不必忙这个;要想成佛的话,菩提心才是它真正最重要的中心。

  所以下面又说,不管是哪一个人,一旦发起了这个殊胜的心宝,那就是我们真正应该恭敬的,因为这个才是真正尊贵的。所以《华严经》上面说:「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初发菩提心,以及证到究竟佛果的时候,这两个心的特质是没有差别的,但是两者当中初发心难。我们现在不是要礼敬诸佛吗?佛的因就是这个菩提心。所以真正最珍贵的是发心,这是佛亲口说的;哪一个人发了菩提心,那才真正是我们礼敬之处。

  而菩提心是哪来的?「从摇正法乳,出此妙醍醐。」听到了正法以后,不是听一听就算了,必须要在正法上不断地努力,才能够得到菩提心这个妙醍醐。就如同一般是从牛乳提炼出生酥、熟酥,最后才得到醍醐,要经过很多手续,费很多功夫才提炼得出来。所以不但要得到正法,而且还要对正法真正下一番很切实的功夫,才能够得到这个菩提心宝。这也是佛告诉我们的最殊胜的中心教授宝藏。

  在《法华》上佛举喻说,如同以前的人有了一点功劳,皇帝就会赐给他东西,但是有一样东西平常不随便赏赐的,那就是皇帝顶髻当中的明珠,这是到最后才会拿出来给最了不起的人。而菩提心宝就是佛真正的宗要,所以佛说了四十九年的法,到最后才说出来,这个才是十方一切诸佛究竟根本意趣所在。别的经一开头的时候,放光现瑞,有人请法,佛就把那道理说一说,说完了就算了。《法华》可不是哦!放光现瑞,三止三请后,佛才说出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例外,其真正的中心教授就在这里,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是故吉祥阿底峡尊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中实相之见,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为师中恩最重者。若有了解圣教扼要,观此传记,于道扼要有大了解。】

  「吉祥」,在印度是对人最尊贵的称呼,譬如我们现在念佛的时候,念「南无薄伽梵」,就含有这个意思。凡是对尊胜的人,通常会加以尊称。中国人尊称他人,习惯上是把尊贵的头衔摆在后头,西洋人、印度人则摆在前头。阿底峡尊者持中观见,而他的老师金洲大师持唯识宗里实相派(编者按:即真相唯识派)的见解。尽管尊者的见解比老师还要高,而且尊者有几十位大善知识,最起码都是加行位上的菩萨,但他视金洲大师为恩师当中最珍贵的,因为菩提心是从金洲大师传来的。换句话说,成佛与否的中心根本是菩提心,我们要学佛就要从这个地方学起。阿底峡尊者能有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对佛法有这么了不起的贡献,根本原因都在这里。

  我们不妨再退一步说,为什么要学佛?很简单,就是要把一切的痛苦彻底圆满地解决,把所要得到的一切的安乐最究竟圆满地成就。这些要从哪里学?也从这里。说它简单,也真简单,说它重要,却是那么重要。如果有人对佛法真正的中心扼要了解的话,看看《阿底峡尊者传》,对道的扼要会很清楚。希望你们好好去看,如果将来有因缘,我一定要讲这本传记。这本传记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有很重要、特别的内涵在。这个意趣如果能够分辨得清楚,然后照着去做的话,那殊胜的利益是我们人人可得的。

  【若勤修此生真实心,虽施乌鸦少许饮食,由此摄持亦能堕入菩萨行数。若无此心,纵将珍宝充三千界而为布施,亦不能入菩萨之行。如是净戒乃至智慧,修诸本尊脉息明点等,皆不能入菩萨之行。】

  了解了以后,如果努力地修,只要这个真实的菩提心生起来,这是对比于上面所说「仅于起首略忆文句」。刚开始的时候是照本宣科念一遍「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现在这里是真实生起来了,此时就算不念,可是心里真实的状态是这样。生了这个心以后,哪怕布施乌鸦少许食物,功德也无量。乌鸦是鸟类,通常我们会把自己吃剩或者不要的,随便给牠们吃;或者拿一点糖给蚂蚁吃。由于菩提心的摄持,即使布施再小的任何一点点,这个行为也算是菩萨行。这里并没有说明菩提心的功德,功德在后面会讲,那是大得不得了。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真实的大菩提心而去行善,例如我们现在帮人家一点忙,也许几仟块钱、几万块钱,就觉得好像很了不起了,但是就算把三千大千世界全部的珍宝都布施了,也不是菩萨,所累积的最多只是升天的福。修二乘用不着这些福,升天的福是三世怨。经上处处指出,不管你做多少布施都是有限的,跟那个无限的发心永远不能比。

  不单布施是如此,乃至持戒等也都是,换句话说,尽管做的内容是六度,如果没有菩提心的话,这个六度没有用,以上是就显教来说。进一步密教中也说,如果没有菩提心,光修本尊、气脉、明点也没有用,有了菩提心,然后修这些法才能成就,这是我们必定要了解的。也就是说,没有真实菩提心的话,就算修六度、本尊等等,也不能算是菩萨,不能成就佛果。

  【犹如世说刈草磨镰,若此宝心未至扼要,任经几久励修善行,无甚进趣,如以钝镰刈诸草木。若令此心至于扼要,亦如磨镰虽暂不割使其锋利,其后刈草虽少时间,能刈甚多。一一剎那亦能速疾净治罪障、积集资粮,虽微少善能令增广,诸将尽者能无尽故。】

  就像我们要割草,先要把镰刀磨快﹔这把刀就是比喻菩提心,假定菩提心没有达到如理如量正确的内涵,那么不管经过多长的时候,不管是多少努力,做多少好事,真正的进步很少;就像拿钝的刀割了个半天,怎么割也割不下一般。所以现在我们不必先忙割草,应该先忙磨刀,而这把刀就是我们要练的菩提心。

  第一步要努力把菩提心先生起来,而且在真正的根本上把握住。不必先忙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也不必修观本尊、学定等等,学一大堆!这些暂时先不必忙,要忙的是先建立对于菩提心的正确认识,认识后如理如量去修。就像割草一样,不要先忙着去割草,要先磨刀,将这把刀磨快了再去割,一下就能割很多了。

  修行要做几件事情:净除罪障、积集资粮、增广无尽。如果把握住重点,先认识菩提心的教授,不忙着做其它,如果能够以菩提心推动你去净除罪障、积集资粮,很快地乃至于一剎那的时间之内,就能把所有的罪障统统净除,要集的资粮很快地就积集起来,任何一个微少的善便能够增广到无穷无尽!发心殊胜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譬如为了赚钱到山上去打柴,打一百斤换十块钱,你拼命地打,即使把山上的柴统统砍下来了,也只赚几千块钱而已。现在我不忙这个,换另外一条路──去寻宝,这个宝很难寻喔,你要打柴遍地都是!要去寻宝的话,虽然吃尽了千辛万苦,但很值得。佛陀因地当中就是这样做,结果找到了如意宝。把那个宝一找来,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就都有了,你打柴怎么打也打不到,这不是很明白吗?

  所以经上有很多这样的譬喻,又譬如牛头栴檀,乃至于很少的一点点,它的价值就超过我们全部的南阎浮提。所以真正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根本中心在什么地方,把握住了,哪怕只做一点点,你要净罪,什么罪都净除掉,要集资,什么资粮都很快就集起来。又像治病一样,牛头栴檀有这种妙效,一拿到它,什么样的病,一下子就完全拔除掉了。否则你找了再多的药,弄了半天就是不生效。所以做任何事情无一例外,都要有方便善巧。现在人都有太多事情要忙,确实是要忙,但是要了解该忙什么、怎么忙呀!这一点值得我们再三学习、思惟观察。

  【《入行论》云:「大力极重恶,非大菩提心,余善何能映。」又云:「此如劫火一剎那,定能烧毁诸罪恶。」】

  过去造的极重恶业,这个恶业力量大得不得了,除非是以大菩提心,其它的善不大容易净除它。所以在小乘中犯了五无间罪不通忏悔,而大乘能忏悔,就是因为菩提心的力量大得不得了,就算犯下再重的罪,只要跟菩提心相应,很快就净除掉了。

  一般的火就够厉害了,干的树木固然烧,如果火旺的话,连湿的也一样地烧。虽然能够烧树木,但其它的就不一定能烧。而劫火来的时候,它把须弥山也烧成灰尘,连大海水也烧干,没有一样东西不烧光的,这么厉害!菩提心就像劫火一样,能烧尽诸罪恶。所以不论净罪也好,集资也好,做任何事情,只要有菩提心都容易成就,这就说明了大乘菩提心的珍贵。

  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发菩提心,发心以后,哪怕是施给乌鸦一点点东西吃,这个功德就大得不得了。否则,尽管说要弘法,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拿什么心去弘法?」若你拿菩提心,那我很赞叹、随喜;反之,如果内心不相应,那就暂时不必忙。如果是以染污心去弘法的话,那更不可以,骗人容易,骗不了业果,这一点务必要知道。说实在的,我们倒是不会故意去骗人,真正的问题还是内心的烦恼,因为并不认识心里真正的行相,有的虽然认得一点,可是烦恼现行的力量很强盛,挡不住,这个才是我们目前真正应该注意对治的。

  【又云:「若思为除疗,诸有情头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无量。况欲除一一,有情无量苦,欲为一一所,成无量功德。」又云:「余善如芭蕉,生果即当尽,菩提心树果,恒无尽增长。」】

  《入行论》又说:假定你发一个心,要把一切有情头痛的毛病都治好的话,有这样利益旁人的心,这个福德就大得不得了,何况现在发了菩提心!不但是除头痛,所有有情一切的苦,都要把它净除,这个功德怎么能衡量呢?记得《了凡四训》的立命篇最后有一段话,说他刚开始做功德时,立了一个心愿,做了十几年才成功。后来继续做了很久,慢慢地心里面越来越成熟了。最后求考进士的时候,他才发一个善念,金甲神在梦中就告诉他:「你要求的功德已经圆满了。」他怀疑:「咦!我还没作啊!怎么会功德圆满了呢?」于是就问五台山的幻余禅师,幻余禅师说:「那当然了,因为你发了这个心。」原来他做了县长,看到那年收成不好,老百姓这么苦!所以想办法要把他们的税减轻一点。就起了这么一个念头,他还只是注意到一个县喔,一县最多几万人,发了利益几万人的心就有这个功效,何况是缘一切有情的心。所以菩提心的功德是大得不得了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菩提心是普缘法界一切有情的,法界是无法想像的大。不要说法界,光说我们这地方的有情,你看看白天出来的蚂蚁,晚上的飞蛾,都是数以万计的。平常你能帮助一个人,这个人就感激不尽;一家之主在外面赚钱养太太、儿子,家里面就以你为中心。所以我们可以从事实上面去体会,为什么菩提心的力量这么强!不要听过了就觉得懂了,这个力量是不强的,必须从很多事情上面去想,证明的确没错,就是这样。譬如你生病时有一个人对你好,你会很感激他,常常不忘记;如果不但是病痛的帮助,吃的、用的他都给你,你对他就一生感激不尽。帮助一个人是这样,假定能够帮助两个人、三个人,甚至能够帮助一切人,请问这个功德是不是无法想像的大?而这从哪里开始?就从发心开始!因为造业真正最重要的是意乐,当你心里面一动,那就是业了。

  下面又说:其它的善像芭蕉,感果之后就完了,芭蕉树外面看起来是实的,其实中间并不实。菩提心就不是这样,它不但有无限大的好处,而且永远无尽地增长。所以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发起真实的菩提心,但是每做完事以后都要回向无上菩提,就算嘴巴上念一下,这个种子落下去也是好的,这就有很大的意义和功德!

  所以真正入大乘的门是发菩提心,前面讲的只是一个很粗浅的概念,我们目前第一件要注意的,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依正知见(正确的认识)为最重要。小乘最重要的就是共中士的内涵;共下士是求后世的安乐;而上士真正重要的不共之处就是发大菩提心,这个是我们首先应该认识的。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1、由依何因如何生起,2、修菩提心次第,3、发起之量,4、仪轨受法。﹞

  既然认识了菩提心是这样重要,那么菩提心怎么发呢?这个次第很清楚明白,因为了解了它的重要,所以一心好乐要追求它,进一步再了解发心的方法,那时候做起来就没问题了。我们做事情所以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内心当中对所希求的东西本身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听人家说好,也跟着说好,由于缺乏真实的推动力,所以做起来也没有劲。其次,因为没有正确的了解,没有强烈推动的心,碰到一点点困难,就觉得不行了。所以十之八九都是因为认识得不够圆满,结果白白浪费掉这样难得的暇满人身!所以必定要先了解次第所以必然这样安立的原因,也就是能够感果的正确圆满因,你只要照着去做,一定能够得到正确圆满的果。

  下面进一步说菩提心怎么发,它分成四部分:第一、首先说明发心的原因。一切法都是如是因如是果,要求这个果,就要知道这个果的因是什么。第二、了解了以后,照着去修时的次第又是如何呢?这也要了解。第三、发起之量,内涵了解了,修学的次第也有了,去修行的时候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以上三点都有了,接下来才讲正受的方法。一一了解了,然后如理去行持,就能以最快速的方法得到最圆满的结果。

  【初中有三,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

  菩提心生起的原因分三部分:第一是从四种缘发心。第一个是亲自看见诸佛、诸大菩萨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心里面欢喜得不得了。我们人人都有这个本能,看见一个喜欢的事物,心里面就痒痒的想跟着去了。其实何只我们自己,连一个小孩子、一只狗、乃至于一只蚊虫,牠感觉到你的体温就来叮你,虽然有被打死的危险,当眼前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时,你赶牠,就是挥之不去!所以的的确确这个求好处的能力是一切众生都具足的。

  我们往往看见某个人稍微有头有脸,就会羡慕他;而佛的功德是不得了的大,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仰望的。所以要常常告诉自己:要做就做一个最了不起的人!别人有好处,我当然要羡慕,当然要学!但是到底要学什么?乞丐也有他的好处喔,他只要到处去讨,很省事就讨到了,但这不是我们要学的。现在做个大老板我们都不愿意,要像佛这样,做个人天导师。这是第一种,亲眼看见或听见诸佛菩萨的难思神力,听见必须是可信的,有很多人乱扯一通,这个不能相信。根据所看见、听见的,一心一意觉得无上菩提有这样不得了的好处,这个才是我所要的,因此策发菩提心。

  【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第二个是没有亲自看见或听见诸佛菩萨的威神力,但是听闻了无上的菩提法藏(也就是大乘教法),由于信得过,进一步去了解到:佛有这么了不起的功德,是因为他有无量无边的智慧,这个才是我要学的,而发起菩提心。这就是为什么忏悔的对治力当中第一个是读诵大乘甚深经典的原因,当你读的时候,所读的内容一定会落在心识当中,将来一定会产生影响的力量,因为它本身的内涵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只要沾到任何一点边,它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现在能够根据这个而启发菩提心。所以第二个就是听见了大乘教法以后启发这个心,这个就是我们目前的状态。所以我们平常应该多读诵大乘经典,自然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策发这种好乐之心,觉得欢喜、赞叹、羡慕,有了这个心,进一步才会去学,这个是眼前很重要的。

  【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

  第三个是虽然没有像第二个那样闻法,但看见大乘的正法快要衰灭了,心里想:「现在法快灭了!不行啊!我一定要好好地学,发菩提心,使菩萨的正法能够久住世间。」所以前面告诉我们,在正法将灭的时候,只持一个学处,功德就无量无边;现在不但说明这个事相,而且提出理由,因为法灭之时能够发这个心,那法就有希望了,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正是这样。不过要注意,发菩提心并不是单单发一个心而已,而是要跟菩提心的内涵相应,前面一路上来对正误是非都有很清楚的决择,弄错一点点的话,那最好的东西就受到了大损害。

  【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见难发心而发其心,共为四种。】

  第四是看见恶世的众生太愚痴了──此处不说贪瞋而说愚痴,是因为愚痴是根本因,有了愚痴什么毛病都来了。末法时代真正最严重的就是愚痴,因为愚痴不晓得自己错误,于是无惭无愧、悭贪等等样样跟着而来。看见这些人都愚痴到极点,希望自己能觉醒,不要走那错误的路子,因此而发心,就是发正确认识了解事相的心。「菩提」是觉,发菩提心有三种,声闻、缘觉都是觉悟了世间颠倒,现在发这种心都是难得,何况是发无上大菩提心!发了这个心后,其他的人也会慢慢地追随而学,它越是难,我越是要发,这是第四种。这里边有两种心相,第一种是我们见到世间行相的错误颠倒要改正它,还有一种是看见它难发而发。

  为什么要这样辨别呢?因为了解了这个以后,就可以检查自己的内心,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拿正确的来净除自己内心的错误,我们就有希望学上去。关于这一点,有很多同学未尝不想学,但是始终对他不知道的事情畏缩,对他不会做的事又不肯做,那请问你来学,要学些什么?不正是要了解不知道的,学会你不会的东西吗?结果来了以后,告诉了你,你又不想学,叫你去做,你又不想做,那你来干什么?我特别针对这毛病指出来,虽然不一定马上能改过来,可是必定要先晓得病的行相,晓得了病你才肯找医生,照他的话吃药。

  就是因为不懂所以才要来学,懂了你还来干什么?正因为这个地方能够让我懂,所以我来。把握住这个关键所在,进一步不要退缩。之所以处处不如人,就是因为你不会,现在让你了解了、会了,岂不是最好的机会?你若放弃就完了。不要说要解救一切众生,小乘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尚且如此;乃至不要说佛法,世间要做事情都要先懂得如何做,现在碰见关键处,正好可以解决问题,你反而退缩,岂不是颠倒?这个顺便一提。

  所以尽管我们眼前大菩提心一时还谈不到,但是就这个关键,你能够克服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本论下士、中士、上士的次第真正的善巧之处,就是在你眼前生活当中,每一个关键所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要了解了,依这个教授走上去,就能够一直走到最究竟之处。这件事你真正把握住了的确不难,反过来说,如果怕难而不走的话,那才是将来真正痛苦的因。现在偷懒躺在床上睡觉,将来却要在地狱当中煎熬,到那时候就来不及了;眼前一点点小苦都受不了、冲不过,将来是逃也逃不掉的大苦,这是我们应该认识的。

  【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由何缘者,初由见闻希有神变生希有想,念我当得如是菩提。第二谓从说法师所,闻佛功德先生净信,次于此德发欲证心。】

  发心是发什么心呢?就是对所盼望的、所景仰的、所羡慕的这个菩提,发欲证得之心。第一个是因为亲自看见或者听见诸佛、诸大菩萨无量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因此也想要得到它。

  第二个是听见人讲了以后,知道佛的功德这样广大不可思议啊!净信就是清净的信心,我们平常的信心是不清净的。如果对所听见的、看见的内涵都不了解,你怎么可能发清净心?你觉得羡慕他,到底羡慕他什么?这个内涵一定要把握得很清楚。对于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能够心里面真正相应,清净心就生起来了。譬如你听见了佛的功德,觉得很好,但这个好是他的,你心里面没有这个感受,这种情况净信心尚未生起。如果你生了一个怎么治也治不好的病,医生说是绝症,别人告诉你念佛的殊胜功德,结果你居然念佛念好了,就会觉得有信心。或者你听懂了某个道理,照着去做,烦恼居然净除掉了,那时候你对这个道理能够净化烦恼就很有信心,这种叫净信心。佛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要在内心当中产生真实不可动摇的力量,确定说:「对!这个才是我要的。」要不然始终会被眼前的小名小利等莫不相干的世间染污所束缚。

  【第三谓由不忍大乘圣教迁灭,于佛妙智发欲得心。此中由见圣教不灭则能灭除有情大苦,亦缘除苦而发其心,然其发心主要因缘,是由不忍圣教寝灭,若不尔者,则与下说依悲发心有重复过。】

  第三个,因为了解大乘圣教真正殊胜的内涵,一心要修学弘扬,不忍正法消失湮灭,因此而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所以这一条当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看见佛的法将消灭而发心;还有一种是因为看见佛法安住世间能够利益有情而发心。这里是指第一种,第二种是包含在第四条当中,那是由于悲而发心。就好像我们看见一间大庙,是前人辛苦建立起来的,眼看着就要支离破碎,于是我们发心修复,这是一种。或者你觉得把大庙修复以后,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可以得到利益,因此而发心,这是另一种。当然,把大庙修复好以后,后面的好处一一都跟着来了;但是当时你发的心,主要是看见这个大庙这么好,不忍心让它毁灭掉了。至于这个庙存在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则是附带的。

  为什么要这样辨别呢?圆满的教典它处处都分得有条有理,一点都不含糊。谈论任何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都会说清楚,不会牵丝盘藤地一扯不晓得扯到哪里去了。它每一条有每一条的特质,一样一样做到了,到时候兜起来就行了,这个概念这里不详细讲。我们对理论的方法(即所谓的理则)不了解,所以犯了太多的错误,平常讨论的时候,往往题目很明白,可是却不晓得扯到什么地方去了。而本论任何地方尽管很小一个范围,都非常严密。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现在科学之所以发达的原因,就是它任何地方一点都不马虎,你们想:一个小小的机器,如果是大而化之的话,行吗?短一点点不行,长一点点也不行,凡是任何精密的东西都是这样的。所以此处清楚辨明,这一条是不忍圣教隐没,至于圣教存在世间有什么大利益,这是第四条要讲的内涵。

  【第四由见此心大利极为希贵,正由此缘之所激动,便于佛所发欲得心。】

  由于看见菩提心有这么大的利益,唯有菩提心才能够救济一切众生离一切痛苦,因此而发心。而前面第三条当中,圣教真正的功德也是利益一切众生,也能够救济一切众生,所以第三条也兼具利益一切众生的功能,但实际上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心是第四条。由于这样的心情,觉得菩提心真是难能可贵,而且稀有极了,由于被这样的因缘所「激动」,策发了他而生起欲得心。「激动」两个字很美,平常我们看见某个东西蛮好,但是往往心动一动也就算了,「激」就是强烈地推动你的心,策励你一定要去做。以上是说明由于前面这四缘,策发你发这个心。

  下面更进一步辨明发心的内涵,这有绝对重要的理由在,稍微弄错一点点,将来发起心来就不圆满,乃至会出大毛病。譬如引擎汽缸的活塞,如果有一点点漏气的话,这个引擎就没用。现在这个是要解救法界一切有情的一艘大船,又像最大的一架飞机,如果引擎出了一点小小毛病的话,几百万人岂不是送命,怎么得了?所以每一个细节都要辨得这么严密,走上去的时候才能毫无漏洞,千稳百当。成佛都是千稳百当了,何况只是要想求生西方、生天或得到现世安乐,那更是保证一万个人修,一万个人成就,没有一个遗漏。

  【又此发心,由于菩提发欲得心而为建立,非就所为而为安立。】

  这里是辨明菩提心的内涵,就是想要得到佛圆满的果位的这个心,并不是说现在已经能做到了。佛有这么大的功德威神,能够救济这么多的众生,所以你羡慕他,也想像他一样,这个心就是菩提心。

  平常我们讨论问题,常常一口气问了一大堆,谈到这个问题又牵扯到那个问题,把握不住主副、次第;就像我们煮菜,也是先把菜拿来,洗干净、切好……,照次第一步一步来;假定你不这样做,一股脑儿把菜、油、盐、乃至菜根上面的泥土、农药等都一起放入锅子里,行吗?所以我们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每一个地方要辨别清楚它明细的界限,然后再一步一步地跨上去。

  就像一台非常复杂的机器,它每一样零件都担负一个功能,因为彼此之间有最严密的组合,所以开关一启动,整个机器就能运作起来。现在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否则,你毫无头绪地去忙了半天,下面一步怎么办又不知道,乃至发现弄错了又重来,永远在原地转,忙了半天却一团糟!

  我举一个实例,二十年以前我有过这样的经验。那时候出家未久,有一次有事情要出门一趟,时间很赶,离出发只有三天,有很多东西待整理,结果我弄了一天还整理不出来,越弄越慌,饭也吃不下,东西摆在那里,不晓得怎么办是好。此时有一个人跑来告诉我:「你安下心来,坐下来先计划一下:你要去做些什么事情?什么东西留在这里,去应该带些什么东西,怎么准备。」我想了半天,觉得有道理,就坐下来,他也帮着我。第二天我慢慢地做,心里稳定下来,结果半天就理出一个头绪来,到了晚上就弄好了。

  以后我到了美国,在美国佛教会我看到沈家桢居士做事情,真有条理啊!通常我们出门之前大多不会想得很周到,往往出去了再说。有一次印顺导师到美国,我们要去机场接驾,沈居士事前就跑来告诉我们,现在有几个人要去,开几部车,从哪里出发,法师们派什么人去接,居士们如何去,路线怎么走;然后到达机场的时候如何迎接,因为他老人家身体不好,他又派一个人从飞机上接下等等,这么一件小事情,次第安排得这么好,我心里想:原来他所以成就的原因就在此。

  几次经验之后,以后我在纽约,凡是要出门,之前一定先坐着想一想:今天我到哪里去,走什么路。因为纽约公路网不像台湾,台湾只有一条高速公路,那里高速公路很多,要走哪一条,哪一个出口出去,万一这个出口有了问题怎么办,我每次事前都想好了,到时候就很顺利。有一次我发现这个真是重要,在美国绝对不是你先认得了路,然后去开车的,而是先确定要到哪里去,然后买了地图,照着地图去摸索,都是这样。有一天我从长岛的菩提精舍到城里去,这是条熟路,尽管是熟路,我还是事先计划好,万一这个出口有问题怎么办。那天到那个出口时,果然在整修,不能出去,要从下一个出口。我图上注明得很清楚,下面还有几个出口,旁边另外还有一个小出口。在高速公路上一个出口错过了以后,必须再跑很远,如果经过华盛顿大桥还要付钱,而且转回来至少还要多开两个小时。可是因为我事前已经有准备了,晓得那个地方还有个小关口,所以我不急着走,马上停下来,把地图拿出来看,决定从旁边出去。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他们做事情为什么能够成功。像诸葛亮成功,人家赞叹他,他说:「诸葛一生唯谨慎」,注意「谨慎」二字喔!爱迪生也说:「我成功的因素:聪明只有一分,九十九分是努力。」

  为什么要讲这一点,因为我们平常做样样事情都大而化之。要成办世间小小的义利,都要有这种态度,现在要求无上菩提,如果也大而化之,觉得拜几拜佛或念几声佛就好了,乃至出了家要修行,却老是畏畏缩缩──这个事情不要做,那个事情也不要做,成吗?所以大家务必要在因地当中注意。假定这样就成的话,那我觉得佛菩萨做你的佣人都还不行,他要学无量阿僧祇劫才成就,你就坐在这地方,样样事情大而化之反而就成就了,反正吃的东西有人送给你,你不必忙这些,难道是这样吗?这是策励我们自己,这个话实在是不应该这么说,但是我特别这样强调的原因,就是我以前一直犯这个毛病。我刚出家也是这样的,总觉得出家很好,忙这些干什么?后来我总算还幸运,由于善知识的提示把我救起来。所以我愿意把自己的毛病告诉大家,这虽然是一个闲话,但对我们有大的启示。其实经论上处处都在这一点上很细致地告诉我们。

  【若不于佛功德修信,则于佛位不希证得,不能灭除,于办自利执唯寂灭为足之心。】

  前面告诉我们,发心就是发求大菩提的心,要发起这个心,一定要先看见你要得到这个的理由:原来佛果有这样大的功德!所以一定先要了解佛的功德,了解以后发起净信心,策发你一心希求证得:「这个才是我要的!」真正大菩提心的主因就是这个,所以如果对佛的功德没有净信,「则于佛位不希证得」。如果没有求佛位的心的话,会觉得除掉自己的痛苦就行了,所以只管自己,问题解决后安住在寂灭之中,不会想到还要帮忙别人,这样就不能灭除只求自利的心,这就是声闻乘性,二乘之心。

  说到这里,特别再提醒大家一下,我一再说念佛是最好的法门,的确是末法时代要解决问题的唯一法门。但千万不要说我自己往生净土就好了,应该这样想:「我念佛一定要学佛那样圆满成就,所以一定要找到佛作为老师,因此我拚命念佛求生净土。」同样地念佛,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你以只想解决自己问题的这种心情到了那边,尽管说这是大乘法门,但是在佛所演说的教法当中,你只一听到苦空无常,就证了二乘之果。经上明明说得很清楚,极乐世界二乘种不生,为什么却有很多人证二乘果呢?就是因地当中这样的心。所以对教法了解以后就很清楚,这个因不在别的,就在你心里面。

  所以念佛当然是要念的,因为我要学佛!学佛要靠最好的老师,阿弥陀佛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一心一意要念佛。因此你不管听到人家讲什么,都会知道:「这个不是我要学的,我要学的是佛。」这样走下去是《华严》的路子,到时候你就能一生取办。关键很细微,但是也很重要。同样地念佛,前面那一种动机,说老实话,还不一定念得去;若能发后面这个心去念的话,去的可能性远来得大,而且位次一定高,最后成佛又是这么近,所以这个地方要辨别得非常清楚。念佛是如此,参禅、学教、学密没有一个例外,都是为了成佛而学的,而根本在持戒!这是我们要把握得住的。

  【若由修习慈悲门中,见于利他须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于利他中执唯寂灭为足之心,不能遮前满足执故,又无余法能遮彼故。】

  前面说有一类人只求自利,寂灭了就以此为满足;如果是透过修慈悲,看到利他需要这个大菩提,所以希求成佛。这虽然很难得,但是还有问题。能够策发这个心,就不会陷于要利他只求寂灭就够了的心,但是不能遮遣觉得成办自利寂灭就够了的心。而且除了前面所说的于佛功德修信,进而策发要成佛之心以外,没有其它任何法门能够补救这一点。

  【又于自利执唯寂灭为足之心,非不须遮,以于小乘唯脱生死,唯有一分断证功德,其自利义不圆满故;又此虽脱三有衰损,然未解脱寂灭衰故;又经宣说圆满自利是佛法身故。】

  认为求自利只要寂灭就够了的心,是必须遮止的,因为小乘虽出生死,也只有得到很小的一分功德,连自利都还不圆满。而且,寂灭虽然解决了沦落在生死当中的种种过患,但是跳出了三有以外,却沉空滞寂而不能动弹,对这个缺点自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所以实际上还并不圆满。真正就自利来说,要想圆满还只有成就佛的法身,而不是声闻缘觉所证得的果位。

  【故于佛德净修信已则能观见,况云利他即办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是为不退小乘最大因缘。】

  所以,对佛的功德净修信以后就能了解:何况是谈到利他,即使求自利,不得佛果也绝不可能圆满。看见了这一点,自然不会退堕小乘,因为不管你为了什么目的而来,要求利他,必须成佛;要求自利,也要成佛;要自利利他,也一定要成佛。只有一个例外──无知,那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我们来这里学,千万注意喔!不要把学我看成学佛,这个话是容易讲,但是你们务必要在内心上深深地体会,我们如果只根据自己的解释去认识,然后就照这样走的话,就走上错路了。所以为什么要这么重视传承,而有了传承还要经过像印度当年这样的辩论,对其内涵深细地明辨。

  因此我最近听你们研讨愈来愈欢喜,你们不要担心自己讲得支离破碎,我欢喜的就是这个,因为就在支离破碎的练习当中,我们能够慢慢地进步;它代表的是一个实际的现况,如果把这个现况抹杀了,闭上眼睛不看,请问我们学的是什么?我们都是学自己想像当中的佛法,最好是连人造卫星都不要用,自然就成佛那有多好!所以我们常觉得:我们才不要学那些老公公、老婆婆,连六祖都不要学,要学就要学佛。乃至于说,佛前面的那六年苦行我也不愿意学,我只学他最后坐在尼连禅河边,抬头一看就觉悟了!哪有这样的事!

  所以现在我们一方面学圆满的教法,一方面以法来衡准自己内在实际的状态,就有机会净化、提升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教法再好,你一定会觉得:「这些人讲讲道理的,修行没有用!」既然是讲讲道理没用,那好,不要学了,去修行了。结果盲修瞎练,不管走哪条路子,自己愈修愈远,每况愈下,而教法也愈来愈衰,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把握住重点。

  【又前所说初二发心,曾未见说慈悲所引,诸余经论亦多仅说见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发心。又说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故此二中,虽一一分亦应预入发心之数。】

  再说发心四缘的前两种,第一种是看见或听见诸佛菩萨的威神,第二种是虽然没有见、闻佛菩萨的威神力,由听见大乘教法,信解佛智而发心。这两种发心并没有说是慈悲所引;不但是这个地方,也有很多其它的经论上说因为看见佛的色身、法身而发心。后面会说到要生起菩提心一定要经过修慈悲,这好像有矛盾,所以本论每个地方分辨得非常仔细。眼前容或不太了解,只要好好学下去,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就是对于理则方面会非常清楚,第二个是次第一点都不会乱,而且绝对地正确。有了这样完整的认识,才不会把事情混淆,乃至于像刚才的譬喻一样,烧起菜来,连根带泥,再加上农药,全部放到锅子里面去。另一种是由于发誓要安立一切有情成佛,这些都算是发心,但并非圆满的发心。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者,仅见利他必须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犹非满足,即于自利,亦见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又此亦非弃舍利他,亦须为求利益他故,《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说双求菩提与利他故。】

  发心真正圆满的德相是这样的:引发的因可能是利他或自利中的一个,可是单单靠这一个是不圆满的。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无一例外。譬如念书,绝对不是先知道了所要念的内容才去学,都知道了你还念什么书?一定是先让你觉得这个好,然后才进一步引导,使你学到圆满的内容。现在这地方也是一样,圆满的德相是量、质两者都圆满,不但是要利他必须成佛,要求自利的话成佛也必不可少,所以《现观庄严论》(也就是诠释《大般若经》的蓝图)上面说到发心为了利他,要自求无上正等菩提,所以它一定包括自他二利都圆满,这个才是发菩提心的圆满相。因此,引动我们发心的是四缘之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是几个,可是究竟圆满的时候要达到这样的状态。

  【二从四因发心者。谓种姓圆满,善友摄受,悲愍有情,而不厌患生死难行,依此四因而发其心。】

  发菩提心的初因是「种姓圆满」,种就是宿种,换句话说这个人善根够,是大乘种姓。不但因种圆满,现生还要有「善友摄受」,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无量劫来累积了各式各样的业种子,要想使它成熟的话,还要其它的种种因缘。当中最主要的,内在是宿生的种姓,也就是种子,外缘是要有善友摄受,这包括上面的师长以及同行善知识,所以僧团真正重要的意义就是在这里,僧的内涵是以证胜义为主,现在我们的学习是随顺于此的。第三「悲愍有情」,这个心一定是自利利他。大乘种姓的增长一定要靠多生悲愍有情来滋长培植它。而要想悲愍有情,圆满这个功德的话,一定要在生死当中,所以要「不厌患生死难行」。

  「不厌患」看起来好像很难,现在连做一点小小的事情,叫我们不厌患还真做不到,所以本论引种种的道理,让我们了解到有这么无边的大利益,心就提起来了。再深一步探索的话,会发现只有这一条路,怕难而不走的话,这个痛苦是无量无边,永远无法解决;但只要肯走,虽然有一点小难,能把大问题都解决。所以如果能得到正见,愈深入会愈发现,唯此一条路最佳、最好而且最容易。这详细的内容后面会一一说明,在所有的大经大论中都说得非常清楚明白。

  【三从四力发心者。谓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昔习大乘,今暂得闻诸佛菩萨称扬赞美而能发心,是名因力。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修善法,名加行力。依此四力而发其心。〈菩萨地〉说依上总别八种因缘,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发心者是名坚固。又由依止此诸因缘,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发心者名不坚固。如是善知总诸圣教及大乘教,将近隐灭,较诸浊世最为恶浊,现于此世应当了知至诚发心极为希少。当依善士听大乘藏,谛思惟等,勤修加行。非唯他劝非随他转,非为仿效其规式等,当由自力至诚发心树立根本,以其菩萨一切诸行皆依此故。】

  第一叫做自力,由自己的功力发起希求大菩提的心。其次是他力、因力、加行力。由自力或因力而发心则坚固,由他力或加行力而发心则不坚固,这就是差别。

  我们正确了解了现在是整个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将近隐没之时,目前这个状态是浊世当中最恶浊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能至诚发心极为难能可贵,而且功德无边。诸位试想,如果在极端困难之中,譬如生了一个必死之病,人人去找药方,居然找到了,你一定会宝贝得不得了,一心一意拿这个药来治病。现在我们就是这个状态,在这圣教将隐灭的浊世,我们居然得到这样无上的宝贝!所以应该依大善知识听闻这个真正圆满的教授,认真地思惟观察,努力去修。不是由于别人,也不是仿效规式。这个仿效规式我们很容易犯,有时乃至于唱念也会去注意「这个人唱念是这个样的,那个人唱念是那个样的。」好一点的讲持戒,又是「他们的规矩怎么好,我们的规矩如何如何……」这个是外表形式,我们一定要进一步了解它的内涵,连小乘制戒尚且需要了知内涵,何况大乘的根本在此,这一点特别重要。所以我们必定要由自力至诚发心,把菩萨的根本──菩提心建立起来。

  讲到自力、他力,好像自力是宿生的,但宿生怎么来的?还是努力积累的结果呀!所以有了固然好,如果没有,只要这一生肯努力,不是只听别人的,那就对了。所谓听别人的是说,听人家讲的时候好像懂,书本一合就不懂了,这样的话不算。现在我听见了,或是我看了这本书后,牢牢记在脑筋里,一心一意去深入思惟的话,就会变成自己的了,这个才是坚固的。要不然听的时候有,等一下就没有了,这是我们必定要了解的,依这样的方式去把根本建立起来。

  现在我们已经讲到不共的上士道部分,此处的主题是说明入大乘之门是发心,在二百零六页第一行提到:「《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当获定解。」对于这件事情一定要获得确定的见解。这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内涵本身绝对不能弄错,另一部分是对这个正确无误的概念要产生确定不移的信念。就第一点来解释,以种稻子为例,要把稻子种出来需要几个条件:譬如要有稻的种子,然后要种在田里,而且种的时间一定是春天暖和的时候,还要有水、有肥料,这些因缘聚合了,就能长出稻芽,乃至于可以收获稻子。其中有一个条件特别重要,就是稻种,如果这个不能把握得住的话,尽管有水、有土、天气暖和、有肥料,仍然长不出稻的芽,也结不出稻的果。

  为什么要辨明这件事情呢?此处要特别说明,不但是发大乘心,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我们都知道要究竟圆满达成的是佛果,也晓得要发菩提心,乃至于要行六度万行。可是会觉得现在末法的时候不容易做,不要说在家人做不到,出家人也很难。所以通常我们会走佛陀给的方便法门──念佛,尽管是个方便法门,还是要把握得很正确,要了解往生净土最主要的条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就像前面种稻的譬喻:没有水、土、阳光长不出稻子,这些的确是一定要的东西。但是单单有这些东西而缺了稻种的话,再怎么弄都不行,这个概念我们要清楚。有了水、土、阳光、肥料等等,如果放进去的是草种,长出来的就是草;放进去是麦子,长出来的是麦子;放进去的是花,长出来是花。所以水、土、阳光、肥料叫共因,不是不共的根本因。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根本原因,然后再使它圆满。

  在业当中有引业和满业。引业是确定下一生到哪里去的根本原因,满业则是其它附带种种条件。我们要求往生,一定要把握住往生的根本因,然后进一步求它的圆满因。往生的根本因把握住了,那么一定能去,只是品位高下问题。当然我们希望得上品上生,乃至还希望成佛呢!这个是圆满因。如果引业的根本把握不住,满业虽然做得很圆满,产生什么效果呢﹖佛经上有这样的公案,「修福不修慧,象身带璎珞」,他努力的是圆满因但不是根本因,修了很多福,结果得不到人身,沦落畜生道当中,虽然很享受,这个不是我们要的。

  同样地,如果把握不住根本,念了半天不能往生净土,结果生天或在人间享福,变成三世怨就糟糕了,这是为什么我们要辨别的原因。持戒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把握住根本因,从这个根本上面再讲圆满因。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一点去做,那问题自然解决。

  为什么事前先要把根本因、圆满因弄得这么清楚﹖因为我们希望透过学习这个方法而得到所要的结果,现在我们所学的是希望从轮回的苦海中了脱生死的方法,所以不论大小乘,都是想办法度脱生死苦海到达彼岸。拿我们现在来说,不管用汽车、轮船或飞机作为交通工具,要先想清楚,因为有些地方汽车可以去,有些地方汽车不一定能去。什么是汽车,什么是飞机,也要把握得准。光讲道理固然不行,光看见一个样子也不行啊!如果只是照一个样子去制造出来的汽车是不能开的。汽车最重要的是引擎,然后轮胎、车身,其它还有上面的车篷,乃至里面沙发的座椅等等。你要决择其中最重要的根本因是什么,引擎最重要,这个不能出毛病;第二个轮胎,一定也不能出毛病,这两样出了毛病的话,摆在那里玩玩可以,若开出去会马上出问题,至于车身本身不圆满,或坐得不舒服一点,那没关系,这个概念我已经说过很多次。

  现在要进入上士道,要对根本因这个概念很清楚。千万不要说「我只要学念佛,学这么多干什么﹖」有很多念佛的人不晓得这句佛号怎么念,对于要具足的「欣厌」,欣些什么、厌些什么,还有「信愿」,应该信些什么、愿些什么并不清楚。不是说我信了就算了,我愿意就可以了;以前也许我们不懂,但现在学过道前基础、下士、乃至中士,就非常清楚明白了。

  佛法的整个内容都是为了跳出生死轮回,因为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佛特别将它指出来,我们如果不认识的话,尽管念佛也没有用。佛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世间是苦,一无是处,所以只有修学佛法一条路;但修学佛法要有很多条件,而在五浊恶世中这些条件不具足,所以给最简单的方法。但这只是圆满因不具足,并不是根本因不需要噢!就如刚才所说的种田一样,土地贫瘠,水分、肥料不大够,那多多少少还可以长一些稻子;没有根本因的话,不管水分、肥料等等有多好,那是一点用场都没有。所以主要的目的一定是解脱生死。那么生死的根本在哪里,解脱生死之前,应该有些什么准备,这些概念都要清楚。所以不要急,顺着次第来做的话,前面愈清楚将来结果就愈圆满。念佛固然是如此,求最圆满的佛果还是如此。而退一步说,如果你只希望学袁了凡先生一样,改善自己此生的命运,那也可以!你只要肯做,一定能达到。但是同样要把握住两样东西:根本因及圆满因,这要辨别清楚,不要弄错。

  为了要得到正确的认识,一定要去找圆满的教授。佛之所以能够成佛的条件,一个是要帮助一切人解决问题的大慈悲心,一个是彻底圆满地晓得怎么解决的大智慧,并且有大威神力能够帮助我们。所以不是没有善知识,也不是没有圆满教授,问题还是在我们自己。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学就要认识,如果对这个概念不清楚的话,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本论第三个大科,如何听闻相应正法的轨则(《广论》十七页)──听闻正法之前应该要先思惟它殊胜的利益,再来是于法、法师发起承事,最后正听轨理。特别是正式听闻的时候,一定要断器三过、依六种想。如果不能把器过净化的话,尽管佛是彻底圆满成了佛,他也的的确确要救我们,但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有这个过失,佛法就是进不来。就像一个盆倒过来摆着,不管甘露多好,就是进不去;如果不愿听、不想听,佛法的甘露再好也没有用。为了策发我们去听,所以前面要先思惟听法的殊胜利益,你想着它有这么大的好处,就能够把第一个不愿听的毛病拿掉。

  其次,听的时候内心等起有问题,换句话说,心里面有自己的想法。对这一点,大家千万记住,我们到这里来干什么﹖来学佛。「学佛」这个词有两个内涵,一个是我自己的态度是要学习,第二要学的对象是佛。千万不要忘记,我是来学的。很多人跑到庙里,总觉得我要这样、我要那样……。那你不是来学的!这种心情就好像到商店买东西一样。我小的时候看见有一个人跟店家吵起来,他说:「老子有的是钱,我要什么就要什么,不配我的胃口的话,我就……」就这样吵起来了。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那不是学的态度。来学就是表示「我不知道」,这很清楚明白。尤其是出家人,千万不要要求事事配自己胃口,那是做生意的方式,好像说我付了学费,或者说我放弃了一切跑来这里,应该听我的,好像理直气壮,其实,正因为你放弃一切而来,你更应该认真地学啊!如果是求享受,那何必到这里来呢﹖你大可在外面赚大钱然后去享受呀!所以要了解你是来学的,是不懂的。第二个你要学的是佛。佛的特质是觉。之所以要学佛,就是因为迷呀!所以要知道自己是在迷当中,这个一定要认得很清楚。所以如果起心动念,老是要随顺自己的话,就像容器虽然朝了天,但里面有毒,还是没有用。

  依六种想中,首先告诉我们知病,什么病﹖三毒啊!最初学的时候只晓得名词,现在已经学了下士跟中士,下士告诉我们暇满人身难得、义大,进一步由思惟无常、三恶趣苦引发皈依,对这些内容都要清楚,而且牢牢记住。更进一步到中士道,一开始讲「苦」,这个我们也要好好地去体会,加深这个认识。一定要了解眼前我们贪着难舍的真正内涵是苦,因而策励我们跳出来。要跳出来,那要找一找是不是有方法、有可能,结果的确是有方法、有可能的。由苦的因所以才感得苦的果,只要把因拿掉,苦的果就可以解决。所以由苦谛推动我们去修行,然后由集谛找到从哪里去下手,认识到烦恼是系缚我们生死的根本,实际上我们一直都在烦恼病当中,这个就是具六想当中第一个「病想」的概念。

  六想当中假如第一个想生不起来的话,下面都是空话,第一个想有了以后,下面都有了。现在就从中士道来认识:我们千真万确是在无明大病当中。请翻到《广论》一百七十页,我们再复习一下。前面讲到生死轮回主要的因是集谛,就是惑跟业两样,而最主要的是惑,也就是烦恼。接着告诉我们正明烦恼、生起次第、烦恼之因、烦恼过患。对烦恼的过患要好好地去观察思惟,因为了解了过患,才会策发我们要去断除。至于烦恼的行相以及生起的次第,再重新跟大家说一下。

  任何烦恼生起来的时候心里都不寂静,这是总相。不寂静我们体会不到,实际上眼前我们一切时处的心相就在烦恼当中,跟着它在转。就算坐在这里好好的,通常也都是在痴相当中,还是集谛所摄。如果能如理听闻,这是随顺于出生死的,但是除非有些特殊因缘策发你专谛听闻,一般状态仍旧是具足了痴相。我们平常的状态是什么心相﹖第一个贪,粗显的我们容易感受得到,但是贪的细微相,我们就不大容易感受到了。实际上我们一切时处都是这样,譬如说累了,就想去躺一下,舒服一下,这个就有贪相在里头。或者你有种种理由,想要保养身体等等,这也是贪相,但这个是细微的,一般人觉得理所当然,本来就应该这样,但对我们修学佛法的人而言,这是要精进去对治的,所以对于粗细的贪相我们都应该认得。

  瞋相也容易了解,痴相若不说明是无法认识的。别以为我们平常没有起烦恼,其实是在痴相当中。慢相实际上也是随时随地都在生起,只是我们不太容易发现它;总之人我之间产生任何问题的话,慢相一定存在的,因为慢的根本是随着我在转。至于疑,平常说的怀疑是对事情不能肯定,烦恼中的疑特别是指对于业感缘起的道理、四谛、三宝起疑心,所以这个疑是相对于净信心来说的。我们要想修学佛法而做不到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个疑,就因为对于正确的道理没有清净的净信心,所以常常觉得:明明知道,为什么做不到!不检查不晓得,仔细检查的话,就会发现原来你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净信心,所以关于这些道理都要了解得很清楚。

  「见」我们称做「利使」,「使」实际上就是烦恼的别名。见非常利,一对境就起来了,而且我们会一直绕着它转。第一个叫坏聚见,坏聚见就是平常说的「身见」或者「有身见」,实际上就是「我」。这个「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在任何情况之下,如果我们能推己及人,代人家想一想的话,问题就自然会减轻很多。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学到上士道的毗钵舍那,对于这个我见的根本还不认识,所以只能这样说明:平常的时候,经常都是觉得人家委屈了我,他为什么不代我着想,我的立场是如何……,这都是以「我」为主而生起种种概念,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我们凡事要退一步想,或者代别人想一想。

  有人会怀疑,好像念佛法门当中并没有强调要净化我执,其实念佛法门当中也强调的。我们无始以来自然而然一天到晚缘着我在转,念佛法门强调的是一心一意皈投阿弥陀佛,所以念的时候,就不是在重视这个「我」了。一般人临死或生病时就想赶快保护它,可是你已经很清楚这个「我」就是生死痛苦的根本,所以现在一心皈投阿弥陀佛,这个「我」正是我不要的,生病了、死了,正好是往生的因啊!所以一心一意只求阿弥陀佛早些来救我,假定我能今天晚上走的话,我等不到明天啊!也不会一直想找医生了!所以念佛法门尽管没有明说,可是它的方法就暗暗地吻合了这个道理,只要信得过照着去做的话,一样可以达到这个功效,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今天我们既然有机会认识道理,从根本上面把握住了,然后去念佛的话,那事半功倍。

  第二个叫边执见,边执见就是平常说的常见、断见。常见、断见是由于计着「我」而自然引生的两种概念。有一种概念说「我」是恒常不变的,平常所讲的灵魂就是这样,好像一个人从这个房子搬到另一个房子里面。那么有人会问:十二因缘图当中不就是这样讲吗﹖它只是个譬喻,佛法里并没说有像灵魂这样的东西去投胎,如果认为有那就是常见,这个到后面再深一步去说它。至于普通一般念佛的人,总之你只要把握住念佛的根本因──厌恶生死,厌恶这个「我」,一心皈投依靠就可以。断见就是断灭见,现在世间一般人讲究科学,大部分人持的态度就是断灭见,认为人死了以后就完了,要晓得断见并不是指其它的事情,特别是针对「我」来讲的。

  「见取」的定义是「谓缘萨迦耶见、边见、邪见,三中随一,及彼所依见者之蕴,执为最胜,染慧为性。」这是特别针对解脱果位的见解而言,指外道对究竟目标的认识错误,执着这些见解以为是最殊胜的,所以又称「非果计果」。实际上要达到什么果位才是正确、殊胜的呢?至少要阿罗汉果位以上。

  「戒禁取」是「谓缘坏戒、可舍之戒(指外道的牛、狗戒这一类),及诸行状轨则,身语定转,所有邪禁及缘彼等所依之蕴,见为能净罪恶,能解烦恼,能出生死,染慧为性。」戒禁取特别是针对中士道中究竟解脱烦恼的特质来说的。戒一定要是佛戒,除了佛制定的戒以外,都是不究竟的。但是佛戒的内容我们不容易真正地了解哦!佛制戒的目的是解脱烦恼、出离生死,这个才是戒的根本。不要因为自己受了戒了,就执着戒当中是这样说的,因此和别人起争执,认为「我持戒,你不持戒!」本来持戒的目的是净化烦恼,结果你因为戒而增长烦恼,请问这样「持戒」到底是在烦恼当中,还是真的在出烦恼当中?这些概念要清楚。

  刚才说到先掌握根本因,然后才是圆满因。一开始持戒就想持清净是不大容易的,究竟来说,大乘要到二地菩萨才能够持戒清净,那是何等不容易啊!所以对于圆满因的确我们心里面只有一心一意追求,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做到!」这个因要正确不误。不要说:「唉!要到二地菩萨才可以啦!当然我现在一定做不到!」那你的因已经错了。基于这个理由我们现在要一心恭敬去学,可是学的时候,本末要分得很清楚,根本因要把握得住,这是个重要的概念。

  戒主要的功效是破烦恼现行,所以假定持了戒,烦恼却在增长当中,那就走错了,因为根本因没把握住,这一点请大家特别注意。我们暂时不在形相上面太在意,将来条件够了,形相上也是要一一圆满的。可是现在第一个是掌握根本因,就是所谓「智」这个特质──要认识烦恼,净除烦恼。

  如果把握住这一点,就晓得念佛就是在这一个法则当中,参禅也还在这法则当中,都是以戒为根本。以念佛而言,真正根本因把握住的时候,一定是一心皈投阿弥陀佛,其它的是一无是处,这个心就是真实净化烦恼的心,这就是真正在持戒,所以这一句佛号包括了持戒、念佛。参禅的人不管参的是「什么是你本来面目?」、「什么是无?」、「念佛的是谁?」一定要找到它,当找到了那根本,要把它连根挖除。实际上这根本不在别的地方,就在起心动念之中。所以参禅就是用这个方法,全部精神贯注在这一念上,把所有的杂念统统挡掉,最后找到了执着的根本而破除掉,这正是在持戒当中,这一点我们要了解。如果把握净化烦恼这一个原则(根本因)去做就对,如果把握不住,那都是在戏论。平常我们说戒禁取是非因计因,见取是非果计果,说了半天,根本的观念在这里,所以特别跟大家说明。

  当把烦恼的行相认识清楚了,就晓得平常我们都在病当中,自己不晓得病,还跟人家讲道理,愈讲道理是愈错,病是愈弄愈深啊!学了佛法,还在这上面转,转些什么呀?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烦恼的行相。了解了烦恼相,就能真正很清楚地感受到:没错,我在无明大病中。有了前面这个力量,自然而然能够推动我们去认识、净化烦恼之因。

  现在把烦恼的生因也重新温习一下。一百七十二页第一行:能生烦恼的因有六个,「所依者谓烦恼之随眠」,这个就是烦恼的种子。前面讲业果时提到异熟果、等流果,现在就可以融贯起来了:当异熟感果之时,等流一定同时现起;境界现起的时候,为什么心里有这种状态?那就是从以前串习来的,所以烦恼的随眠就是一种等流因果。这在十二因缘中,触受是第一重因果,当受现起的时候,一定又有爱跟它相应。「爱」支共有三种:对欢喜的叫「不离爱」,这个是贪相应的;对不欢喜的是「乖离爱」,瞋相应的;对于不喜欢也不讨厌的,这个就是跟痴相应的。爱支就是烦恼的随眠,用哪一个定义来解释它都没关系,你一定要认识这个心里的行相。

  随眠生起的时候还要有一个所缘,所谓「顺生烦恼境界现前」,十二因缘当中说得很清楚叫触受,然后下面就是跟着爱。触的特质是根、境、识三种和合生触,所以烦恼一定是在境界上面生起来的。猥杂是指引生烦恼的那些人,也就是恶知识、非善友。善知识和恶知识的判别就在这里,当境界现起的时候,譬如看见喜欢的东西,假定当时有你很尊敬的人(譬如师父或老法师)在,你的心就不会跟它去。反过来,若在场的是平常的人,也许他就会鼓励你:「这个东西好!」你就随着烦恼转了,所以对善、恶友要辨别得清楚。

  猥杂(恶知识)、言教实际上就是从顺生烦恼所缘本身(总相)所别开出来的几个内容。这个非常重要,现在我们修学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大家注意,恶友不是跟你吵架、打架的对头,而是跟佛法不相应的人。平常你和他在一起,大家很好,他告诉你:「这里的师父老逼着你!」然后两个人偷一点巧,聊聊天,偶尔也给你一点好处,那完了,这是恶知识!这个要了解得很清楚,现在我们真正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概念就在这里。恶知识会宽慰你:「某人哪!你现在怎么样啊?我们是凡夫,他要求的条件太高……。」你听了就想:「对啊!我就是个凡夫!他要求我这么高的条件,对我是不行啊!」这是最危险的事情。

  我们应该了解:正因为我是凡夫,所以要赶快努力!菩萨都那么精进,我这个凡夫再不精进那就完了!并不是叫我们现在就学菩萨一样舍头目脑髓,菩萨有菩萨的精进,我们有我们的精进,精进的内容不同,这要分别得很清楚。菩萨的精进是舍头目脑髓,现在我们做得到的精进,是见了面就互相提策。阿底峡尊者就是这样,不管看见什么人,见了面他一定问你:「你现在生善心否?」换句话说,碰见了以后他会说:「你功夫怎么样啊?是不是正在缘念善法?是不是拿精进来策励自己啊?」这样就对了。或者我们还摸不清楚师长教诫的内容,想了解那时候的心相是怎么样的,这样去和同行切磋就对了,我们要从这地方去体验,所以这个概念很重要。

  言教指「听闻邪法」,这个就包括很广了,现在的人极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听闻邪法中,邪知见实在是好可怕!不管是报纸、电视,乃至于很多的杂志等等,处处都是。虽然说大乘要广学一切,等到我们慢慢摸着根本因了,以后才忙圆满因,这个大家千万注意,否则本末弄错那就害了。还有串习、非理作意,这两个对我们眼前的修行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下手处。

  以上就是生起烦恼的几个主要原因。如果能够把烦恼的行相,跟生起烦恼的原因认识了,平常心里面多去观察、认得它的话,要修行就比较容易了。此处是从烦恼的生因讲,后面是从十二因缘讲,现在我们把这两样东西连在一块。

  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无始以来一直随着无明,由无明而行,行而识,已经种下了无量无边的因位识,我们目前的状态,它既没有感异熟也没有对治,所以本来一定会感生死的果。但是感生死还要有个条件──俱有缘(就是一个圆满因),那就是爱取,爱取就是烦恼。以前由于烦恼而造业留下识种,但识种不一定感果。当境界现起的时候,如果你以原来这个烦恼跟它相应、滋长,那么到时候就会感果了。既然我们修学佛法,要跳出生死,所以面对境界之时,心里就要很清楚,勿再以爱取滋润它。

  这里讲烦恼的生因,是从烦恼的所依跟所缘境界现起来说明;这在十二因缘当中就说得更清楚。当一个境界现起了以后就生触,触了以后就会有感受。我们一切时处都在感受当中,下面紧跟着爱就来了,烦恼就是在这时候生起来的。我们要认识烦恼的话,烦恼的行相不外乎前面说的五钝使、五利使,通常一定有见解或者习性在里头,或者两样都有。这里千万注意,不要说:「我现在烦恼还很重啊!做不到啊!」就因为烦恼很重,所以才要修学佛法去认得它,这个是最重要的概念。如果不认识烦恼的话,不管做任何修行都是浪费时间。如果你觉得现在种了一个种子下去,将来它就会感果。能够这样我还是非常赞叹,有很多人眼前能力不够,就是没办法,所以佛也只能给他种一个善根,我们当然不愿意只是种种善根,所以要认得烦恼。

  认得了以后下一步应该跟它斗!如果不斗烦恼的话,持戒没办法真正的清净,所以要修行就必须要斗烦恼。本论第一九八页有一句话:「现在于内与烦恼斗」,这个「内」字就是要往内心看,不要老看别人不对,我们的烦恼都是这么来的。当境界现起,以前无始相应而转的等流因果就现起来了,所以相应的你就爱,不相应的就瞋,这个都在痴相当中。现在懂得了烦恼以后,当境界现起时,看看自己内心的状态是与烦恼相应的,还是与出离烦恼相应的。当你觉得别人不合理时,他不合理是他的事情,你觉得他不合理,那就是你的烦恼。如果你要修学佛法,就从对境当下把烦恼降伏,所以叫「现在于内与烦恼斗」,「不斗烦恼戒不能净」,这是戒的真正特质。戒的真正的目的就在调伏烦恼,如果进一层要想学定慧,那更非从这地方下手不可,如果烦恼不能清净的话,「毕竟漂流生死」。

  至于怎么持戒,下面说「以念正知而为防慎」,我们现在要练习保持正知正念,烦恼只要一出来,马上就用正念知的矛来刺它。所以说菩萨要大瞋,他所瞋的就是烦恼。所以论上说:烦恼生起来,应该不能忍受啊!我们现在却是「忍非所应」,不应该忍贪等烦恼一大堆,我们都忍了,还欢欢喜喜;应该忍的修行,却偏偏做不到,这就是我们现在真正应该要努力的。

  我们现在还不一定完全懂得如何跟烦恼斗,正因为不懂更要努力,所以此处说明如何学戒时,先不讲怎么持,而是先告诉我们破戒的四个原因。在一九五页,四个犯因当中第一个是无知,要对治无知的话,要多听闻多了知。可是我们在无明大病当中,就是不知道啊!如果碰见这种情况,自己心平气和地想一想该怎么办,不论忏悔、皈依等等,整个都绕着这个中心转。

  听了道理以后注意,千万不要拿道理去衡量别人,这样就完全错了。那是无价之宝,你却把它丢在水里。古人有一句话叫「买椟还珠」,有一个无价之宝,用一个非常美的木匣装着,有人跑去看,觉得这个装饰用的木匣很好,就买了。买了以后打开来,看见里面有一粒珠,不认得,就说:「我要买的是漂亮的木匣!」就把珠还给人家。那是个笑话,但是是我们现在应该注意的。(以上复习)

  请翻到二百一十页,前面已经把如何发生菩提心的道理说过了,是以四因、四缘、四力而发心,有了这些因缘,就策励我们要发心。推动的力量有了,如果不晓得方法而去修的话,即使很着急,也不能如理地生起。现在有很多人由于宿生善根所使,对佛法非常好乐,于是一番好心出了家,但是不了解怎么修行,往往把宿生的善根平白浪费掉了。大菩提心是整个佛法的中心,我们很幸运能以这样的次第来修学。

  有了推动我们发心的因,进一步说明怎么修这个菩提心,这个修法有完整的传承,从我们世尊开始代代相传,中间有两样东西没断过,一个是完整的教授,说明修证的道理;一个是历代祖师修证的内容。有这样完整的传承,只要我们如理如量去做,最后就是圆满佛果,这是我们应确定信得过的。这个传承又分两种,这两种并非截然不同,而是各有它特别的功效。当初我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告诉我,这两种中看你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就先学哪一种(学了这个如同右手),再学另外一种(如同左手)来辅助它,这样互相帮助产生的功效,以及内容的坚固等等,可以达到最完整的程度。下面就说明这两种传承。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仪轨受法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学菩萨行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布施波罗蜜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持戒波罗蜜

 

后五篇文章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解脱正道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除邪分别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十二缘起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集谛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苦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