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莲花生大士:空行教授 第二节 皈依 |
 
莲花生大士:空行教授 第二节 皈依
邬金之莲华生大师,为化身现成人身,乃为卡珍公主磋嘉妈所请问:大师,请慈悲授以一切佛法之基本,断生死之法门,小因而得大效,易行无苦之方便。 化身大师言:磋嘉,皈依为一切佛法之基本,三宝为一切佛法之支柱。皈依乃其支分及断生死之法。 磋嘉妈白言:皈依之精要为何?其义何在?又可作何分? 大师答云:皈依之精要为以佛、法、僧为师,道与道伴,并誓言其为所得之果。故皈依为誓句或接受,何以此种接受,名为皈依?此名为皈依以接受佛、法、僧为支柱、皈处及令离苦障大怖畏之护持,及拯救者故。此为皈依之精要。 皈依之本义为求免于下三道之恐怖及离外道认五蕴中有我之邪见。 其分齐为三:外皈依,内皈依及密皈依。 外皈依 磋嘉妈白言:至乎外皈依,欲皈依之因若何?皈依境为何?谁乃皈依者?皈依之法又如何?皈依时又应抱何种态度? 莲师答言:若皈依之因为怖轮回苦,信三宝为皈处。复次,以三宝为皈依之境,与皈依之守怙,以此三者,生起欲皈依之念。总之,皆以畏死而作皈依者。 甚多人不知已虚度半生,并无刹那想及来生者。此等无皈依。 若人无死,或明知可再得人身,则不必皈依矣。然死后与转生,于下道有极苦恼者。 皈处又为何?当皈依三宝。谁能了生死?唯遍知佛陀,方离诸垢,并圆满一切功德,以此故,唯其教法与继承其教之僧伽,方能自化断生死之轮。以此乃唯一可皈处,当皈依此等。 总之,众多人以真正圆满觉悟者之教法不外预知者之言,而于困厄时,只知皈向神祗,此等人得皈依,为甚难者。 何等人得皈依者?若人于三宝具志向,诚信并念其功德,此等当具如下心态: 轮回既无始末,当下远离之! 外道神祗等,非为皈处! 唯遍知佛陀,为真皈处! 此为得殊胜皈依之道。 皈依之时,空言无益,此如空泛之喃喃自语,自亦不知何往者。 皈依时之态度如何?当以身、语、意,尊重而作皈依,当以三念作皈依,畏下道与轮回,信三宝加持,并以坚信与大悲。 以此生完美,来生亦完美者,于仍筹划修法时已死,故此为不足。 于此,当知皈依之轨。 当以何态度行皈依?当以对众生负责,并欲利之而作皈依。当以此态度行皈依,若只离轮回,求涅槃果,则无法达真正与圆满之觉悟。 为令众生离轮回苦故,作皈依直至我与三界一切有情,得无上觉! 总之,一切所求均为边见所求。未离边见执著之皈依为不足够者。 磋嘉妈再白大师言:外皈依锻练共分几种? 大师答言:一受皈依,当善巧修八法,以免誓句退转。 磋嘉妈白言:何为此八法? 大师答言:首为以下之不共法:皈依佛竟,不礼拜其他神祗;皈依法竟,勿害众生;皈依僧竟,勿与外道往来,此为三不共法。 再欲详述者:首先,皈依佛竟,“不礼拜其他神祗”之意为对世间神如大天、韦纽天、温婆等礼拜,即坏皈依戒,若皈依是等神,即毁皈依戒。 次者,皈依法竟,“勿害众生”者,若杀即肯定毁皈依戒,若以嗔心打众生,奴役之,穿鼻,因之于棚,拔其毛发与羊毛等即坏之。 其三,皈依僧竟,“勿与外道往来”者,若常与断常二见者交往,则戒已坏,若见与行与之同,则戒已毁。 总之,一切法皆纳于皈依中。邪见者不知此。 现为五共锻练。 一、修法之初,以大量好饮食作广陈供。于十四日向宝贵者献供,并恳请莅临。此等供有四:顶礼供、物供、赞颂供、法供。 首、顶礼供者,直立合掌,想诸佛与菩萨功德,并观想顶礼时,触其具轮之足。 次为物供:献以如花等物,而非为他人所有者,又或观想供,又或自身等。 以具韵赞颂。 法供养者,乃愿根与功德,生自悲空无分之菩提心,乃为众生得觉悟者。 莲师云:三宝实无有微尘,需一杯之水,或尊敬者。供养乃为得诸佛之普照者也。 供好饮食者,作三最好美食之供堆,诵嗡、阿,吽三遍。由此观想供品成甘露海,随观本尊以无数三宝围绕,而献以甘露供,并请其纳受,若无法如是作者,则献任一供养,并颂言:“至宝者?请纳受!” 若无任何供物,每日至少供水,若不如是作者,皈依戒将退。 三宝实不用此等物供,食物多玛乃于不知不觉间积累资粮也。 二,第二锻练:乃宁弃身命,或所宝,亦不弃至尊之三宝。 至乎宁舍身命,不弃皈依者:纵有人威胁取眼、斩足、耳、鼻及手等,宁让为之,而不舍三宝。 至乎宁舍本命不弃皈依者:纵有人威胁以杀,当让其为之而不舍三宝。 至乎宁舍所宝而不弃皈依者:纵人允以整个世界,充满宝石,而须放弃皈依者,不应离弃皈依。 三、第三种锻练:为无论何事发生,或病或辛劳、或安乐、欢喜或愁苦,均应陈设曼达与五种供与三宝。皈依并作召请: 大师,大金刚持,一切佛菩萨,祈请垂听!惟愿病苦,与一切恶魔及黑业所驱者皆不生。祈愿安乐,吉祥与贤善。 除此,亦宜以朗声诵经,讽诵,及供食子积资粮,以此等为皈依之基本故。若无助者,勿生邪见,念三宝无加持力,法为虚假等。当思维当黑业尽时,当感舒畅!勿作占卜或巫术等,当只作皈依。 四、无论往何方,当忆念诸佛菩萨,并作皈依,假若明日将往东而行,今日当陈设曼达,并作供养该方向之诸佛菩萨。 又如何作召请?当于出发时召请如下: 大师,金刚持,一切佛菩萨,敬请垂听!祈请寂息人非人所生障碍并令诸事吉祥,自出发之时至达目的地。 若不于出发前一日作,即可于出发之时行之。 若于出发后离家园十或七步内,忘作皈依,其戒已坏。 一日心投入皈依,即无能被蒙蔽者。 五、当思维皈依功德,并数数修习。皈依三宝后以之为愿望之所,并仰之作依怙。守三宝为唯一皈处,并作召请。祈祷三宝求加持。 思维所表三宝者,无论塑像、雕像、画像、塔或经卷为法身,于礼拜,供养或召请时突然了悟法身自性,为可能也。纵此不生,礼拜供养三宝能结一缘,来世可成一佛之弟子。 莲师云:无论任何生起,如觉者之功德与喜乐,当思为上师三宝之加持,何种难题与苦恼生起,思为自恶业。此等断一切黑业者。总之,若不信赖三宝,而生邪见;如三宝无加持力等,有难离最下地狱之可能也。 磋嘉妈白大师言:皈依有何功德? 大师答言:皈依具八功德。 一、与佛弟子聚:皈依已,即名佛弟子。若不皈依,则不入佛弟子之列,纵自以为圣人、大行人或活佛。 二、成一切戒:如别解脱等之器。反之,若失皈依戒,以之为基之他戒亦毁。若欲还净,还净皈依戒足矣。意即于三宝前供养并作皈依即足矣。 受一切戒前亦当作皈依:由一日戒到密咒戒均如是。故受皈依又名为令成一切戒适合器之因。 三、皈依三宝灭断过往生中积聚之一切业障:意即受共皈依时,障即消减,受不共皈依已,障将完全断除。 再者,当皈依之真感受生起,业障即完全灭断;而只诵之,障即消减。 更且,于一切时,行住坐卧,作皈依,业障即完全灭断,若经常皈依,障即消灭。 四、能具大功德:世间功德如长寿、健康、光彩、尊贵、财富等于皈依后即得。皈依后亦有无能胜证悟出世间之果。 五、能免人非人之袭击及兔此生各障难:更谓真实皈依生起,此生不受人为障碍,亦不为非人如龙及恶鬼所害。 六、一切所愿成就:若皈依之真实感受生起,无能不成就所愿者。要之,若深信皈处,得一切所愿望,犹如召唤如意宝珠。 七、不堕下道、恶处或邪途。下道者为地狱、饿鬼、畜牲。恶处为生无佛法之边地。邪途指非佛法之见,若欲免入此者,皈依即可矣。 八、最后为疾速得圆满正觉。更何待说他利益耶? 如云于密咒之大乘教法中,能于即身及即生得悟,故当断只须间歇作皈依之邪见,当日夜不断作皈依,即必疾速得圆满正觉。 莲师言:若精勤作皈依,不用修甚多法,能达觉悟之果为不疑。 磋嘉妈再白大师言:皈依之正行如何? 大师言:皈依之正行如下。首以热望思维: 愿安住一切众生于圆满觉中,以此故。当积集资粮,净障与清除阻碍。以此故,直至觉悟即时作皈依。 随以不散乱诵三遍: 一切人中之最胜,十方一切诸佛,我与无边诸有情,直至菩提永皈依。 一切无执之最胜,十方一切诸法,我与无边诸有情,直至菩提永皈依。 一切聚集之最胜,十方不退圣僧,我与无边诸有情,直至菩提永皈依。 此后,以无散乱尽力诵: 我皈依佛。 我皈依法。 我皈依僧。 再召请三遍: 三宝,析护离此生诸怖畏。祈护离下道之怖畏。祈护免入邪途! 圆满时再诵: 功德之根,以此愿为众生利乐故得佛位! 当如是作。 磋嘉妈白化身莲师云:受皈依戒之法又如何? 大师言:当顶礼绕行具戒上师,供献鲜花并白言: 大师慈鉴。十方诸佛菩萨慈鉴。于此直至无上正觉,我、某甲,皈依人中之最尊,亿万圆满法身佛陀。 皈依离执之最胜,大乘之教法。 聚集之最胜,不退转圣菩萨之僧众。 于诵三遍后即得戒。顶礼散花。如上修习,精勤作皈依。 此如外皈依之受与其修法。 磋嘉妈白大师言:皈依后如何得保护? 大师言:凡正确修习,如上皈依,必为三宝所护,以此故,若惧堕于邪途,欲过正道,必能过之者也,亦必能于此生之怖畏得依怙。 若皈依之功德生起,即不满足之停止,功德即续增长。当以心中生起之功德积聚资粮及消除诸障,若此精勤得生起,更多之功德即生。 根器不趋向生起空性,或自生本尊坛城之功德者,仍可以皈依积集资粮与除障。 或质疑,如皈依并得保护,若如是者,乃谓诸佛现前,并带领众生者欤?答为诸佛无能以其手带领众生出轮回。若能者,诸佛以其大悲与方便,早已无余解脱一切众生矣。 或再问,何谓得保护耶?答谓各各以其修法得保护。 若皈依于自生起,即不用修他法,无法不为三宝所护佑者。犹如具最胜保镖,即必无惧者也。 如是莲师向磋嘉妈解说外皈依之法。 内皈依 化身大师莲华生为卡珍公主磋嘉妈所谓问:内皈依之对象为何?何品器之人受皈依?以何法受皈依?其态度当如何、时限又如何?于何处境受皈依?作用与功德又如何? 大师答曰:皈依之境者,当皈依上师,本尊,与空行。 皈依者当为入密咒道之门者。 皈依之法乃以身、语、意至诚。 其心态当为以上师为佛,纵失身命不舍本尊,并不断向空行作供养。 时限者,自灌顶时,发菩提心,直至成就金刚持位。 处境为虔信密咒道。 作用或功德者,为转成密咒根器,以得不共加持。 磋嘉妈白大师:至乎内皈依,当修习何法? 大师答言:此中有八种锻练。有为三不共修持。 一、皈依上师已,于彼勿起恶心或欲谤之。 二、皈依本尊已,勿断对彼之观想,与念诵。 三、皈依空行已,勿断经常之供养。 五种共修持如下: 一,任何饮食先取加持为甘露,供与观于顶上之上师。供与观于心轮之本尊并脐轮之空行。当作如此啖食之锻练。 二、无论所往何方,召请上师、本尊、空行。观想上师于顶上,观想自成本尊并观想空行护法为护佑。此为行之锻练。 三、纵失命或肢,当锻练成以上师如心之珍贵,本尊如眼之珍贵,而空行如身之珍贵。 四,无论任何事故,或病、苦与自在,喜与愁,当锻练召请上师,供养本尊,供献食物及食子与空行,除此,勿作占卜或巫术等。 五、常忆念上师,本尊与空行功德,数数作皈依。皈依上师已,障即除。皈依本尊已,成就大手印身(英译者按:指本尊如虹身。汉译者按:即大印身)。皈依空行已,得诸成就。 磋嘉妈白莲师言:内皈依有何功德? 莲师答曰:皈依上师,不为世智所缚,无明与愚痴之障即除。见与觉之积集圆满,并得当下之觉悟。 皈依本尊,离日常觉识,自生智资粮积集,得大手印成就。 皈依空行,离恶魔之障,饿鬼困穷之障清除,得积集离执之资粮,并离染著,得成就报身之大乐。 磋嘉妈白莲师言:内皈依之正行为何? 大师答曰:首当热切求无能胜之觉。次观上师、本尊与空行坐于面前虚空中莲花日月座上,并诵三遍: 上师,传承之根本, 本尊,成就之本源, 空行,加持之与者, 皈依此三根本。 及后,无散乱专注上师,本尊与空行,重复诵: 皈依上师、本尊与空行。 再召请如下: 一切上师、本尊与空行,请颁赐身、语、意加持! 请颁赐灌顶!请赐共不共悉地!请慈悲眷顾我,汝具信之子。 嗣后将上师溶入顶上,本尊溶入心轮,空行溶入脐轮。 磋嘉妈白莲师言:内皈依之法为何? 大师答言:首次受戒之仪轨如下。必先受灌顶,灌顶时即同时受戒,若不灌顶而欲受戒,先顶礼绕行上师,献之以花,并白言: 上师垂听,本尊之聚集,坛城圣众,空行与随侍,请垂听,自即时至得无上大手印持明位,我某甲皈依传承之根本,一切超然之诸上师。 皈依成就之本源,一切本尊之聚集。 皈依胜加持之颁与者,一切空行众。 诵此三次,皈依即成。 此为皈依之仪轨,吾已解说内皈依之法。 密皈依 卡珍公主磋嘉妈白大师言:至乎密皈依,皈依之对象为何?何种人得受皈依?以何法受皈依?其态度当如何?时限又如何?于何处境受皈依?作用与功德又如何? 大师答言:皈依境者,当皈依见、修与行。 受皈依者为最上根人欲得觉者。 其法为以见、修、行、果作皈依。意即以决定见、具境界之修与一味之行作皈依。 至乎心态,离染之见即不求成佛不弃轮回。离实执之修为不堕边见而离言表者,离取舍之行为不堕任何界限。 皈依时限,为直至觉悟。 皈依之处境,为不欲再投生。 皈依之作用,为于此生达圆满证悟。 磋嘉妈白言:关乎密皈依,当作何种修持? 莲师答云:首为三不共锻练: 一、具觉悟之见:当修习使具别无他处可得佛果之决定见,以一切众生与佛同体故。当修习得空有无分之决定,以悟诸相与心无二而得。 二、具境界之修:心勿外求,勿内求,锻练其任运,自在与放下。 三、至平行之于无散乱之境界之得锻练。行住坐卧中观修之境不可得。勿于须臾有散乱。 以下为七共修法。 一、纵胜悟自心为佛,亦无弃上师。 二、纵知诸相为心,亦勿中断功德根本。 三、纵无畏地狱,亦避最细之过。 四、纵不求觉悟,勿谤教法。 五、纵得无上悉地,勿自负或自夸。 六、纵知人我无二,勿断众生之大悲。 七、纵知轮涅无二,亦于僻处而修。 磋嘉妈白化身大师言:至乎密皈依,其如何作守护,并有何功德? 莲师答言:皈依见已,护无入断常二见,邪见与执著得清除,光明法性之积集圆满,身语意不断之悉地得成就。 皈依修已,见亦护持修。染著与习气之障得除,得集无二之资粮,决定与本来解脱之悉地得成就。 皈依行已,护持不入邪见或断见。伪善与愚痴之障清除,造次亦无执之积集圆满,转一切觉受成悟之悉地得成就。 磋嘉妈白莲师言:密皈依之正行如何? 大师答言:见,自然放下,应离执与免边见。 修当离实执,及定见。其为不可言表。 意即心勿向外求,勿专注于内,住于自然而离实执。 无散乱于行住坐卧,住于不断之境界中。 满足,振奋,空灵,大乐或光明等均为短暂之觉受,切莫视为神异。 若心掉举、受障、昏沉,以此等觉受作修习,一切显现,如上者,勿以之为过患。 磋嘉妈白言:受密皈依戒之法为何? 大师答言:顶礼绕行上师,献之以花。弟子当跏坐,以大悲受利自他之菩萨戒。继凝望天际勿动其目,安住觉性——活泼、醒觉、明朗及遍满——勿执于能所,此即为决定之见,具境界之修,胜利之行!当于此直指。思维如前。 此为密皈依之讲授。 化身大师莲华生云:此为吾以外、内、密教法,上下诸见,密与显摄集为外、内、密皈依唯一根本之口授。 若能如上而行,即可转法为修,转修为道,而道熟为果,卡珍公主,当信解之。 于此以皈依为道之修,讲授圆满。 三昧耶,密、密、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