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海集四 第一部分: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4 快去究竟的彼岸 |
 
法海集四 第一部分: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4 快去究竟的彼岸
所谓菩萨,是一生起菩提心,就称为菩萨。但只有空正见的修行者,还不能称为菩萨。不止有空正见,还有现量能证悟空性智慧(证空现量),如果没有菩提心,也不称为菩萨。以现证空性的智慧,断除烦恼,获得阿罗汉果位,如果没有菩提心,也不称为菩萨。因此有空正见,没有菩提心,不能称为菩萨;但没有空正见,有菩提心,可称为菩萨。 所谓行菩萨行(菩提心),不止是看到众生痛苦,所生起的怜悯心、不忍心;而是生起极大的心力,想要拯救众生永远离开痛苦,我要承当一切的责任。为了生起强烈的悲心,必须从心底真正的爱护一切有情,否则很难生起悲心,所以悦意慈心非常重要。而且大悲心所缘,是对具有痛苦的有情,对此生起不忍心、怜悯心,因此必须了解众生遭遇何种痛苦,才能生起强烈的悲心。首先从自己身上的痛苦开始,比较容易体会。 何谓真正的痛苦?如果只是一般世间痛苦的感受,就连畜生都不想要,对于“苦苦”的厌离心态,不需刻意的修行。至于“坏苦”,是世间安乐的感受,最后一定会衰坏、消失,终究也会变成痛苦。真正希求解脱之心,只是对世间安乐的追求,产生厌离,仅仅厌离“坏苦”,还不够。如何生起希求解脱之心、真正的出离心?必须认识“行苦”。前面说过,世间的不吉祥来自无明,无明是颠倒的执著,仔细想想,我们若听从它的使唤,被它控制,不论做任何事都错误,都会带来痛苦。认识“行苦”,才能生起出离心。如果对痛苦的厌离心,只是“苦苦”,从暇满人身、天道,可暂时得到解脱。如果只是厌离“坏苦”,无色界的众生或四禅天,在定中永远是无痛苦无快乐的舍受,也可暂时从“坏苦”中得到解脱。因此真正厌离痛苦,希求解脱,必须了解烦恼的过患。总之,有烦恼绝对不会有快乐,透过对“行苦”的认知,才能真正生起出离心。 何谓烦恼?藏文的烦恼二字,代表著带来痛苦和损害之意。当有人生起烦恼时,内心的平祥和寂静,在那当下刹时消失了,这就是烦恼。我时常说,虽然身体带来的痛苦、及快乐的感受,感觉很强烈,也不容忽视;但内心所造成的苦乐等感受,它的震撼力量更强烈。因此本能的,我们必须在意内在情绪的波动。使内心苦闷难过的原因就是烦恼。烦恼让我们过份的贪心、慢心、竞争计较心等,内心有烦恼,永远无法平静,永远都是痛苦。烦恼可分为︰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等,有很多的支分。从日常生活可以体验到,有一天遇到难题时,内心起伏不定,在这天肯定有强烈的贪、嗔或其他烦恼产生。倘若这天没有强烈的烦恼,是不会不安宁与痛苦的。 乍看之下以为是,今天碰见讨厌的人,是他让我痛苦不安;或某因缘让我难过不开心。虽然有这些的外缘,但不让内心随著转移变化,外缘将不起作用。【入行论】曾说过,主要是内心缺乏调伏,随著外缘而走,并非外缘让我痛苦。但我们却把外缘当作借口,其实是内心产生烦恼,才造成了痛苦。如果有个人,天天带给其他人,伤害和痛苦,他真的如此坏,无论遇到谁,谁都应该痛苦才对,可是答案并不一定。也许看到不喜欢的人,觉得倒霉,但他的好朋友看到他,却是很高兴呢!可见外缘虽有影响力,但无法左右痛苦和快乐的感受。仇人和痛苦的因缘,不是从境上而有(自性有),如果因缘来自它本身,任凭谁遇到,都会痛苦才是。 同理,老、病、死,是人人不想要的痛苦。有人连说“老”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害怕老化的痛苦。但在西藏,可能有佛法基础,一些老和尚持戒久了,虽然年纪大了,也会老苦。但被称为“长老”,这是尊敬之意,老了不但不痛苦,反而欢喜!同是老苦,以不同角度、想法去观待,产生不同结果,一者更痛苦,一者庆幸欢喜。 有个公案,一般认为出家人,恒久持戒后,“头发微秃,胡须满腮,喉头长结,此三特点象征是有修为。一位上师正在传法时说,具此三特征的老和尚很庄严。会场上正好有位具备这种条件的和尚,故意伸长脖子,但上师说,倘若三特征长在同一人身上,是非常难看的丑相。 以各种角度思惟很重要,内心的情绪与我们苦乐的感受,有极大的关系。当遇到事或境,完全的排斥,属嗔心,积极追求争取,属贪心。不论对此执著是否取名为贪嗔,当内心碰到境,会产生这些的现象。过份排斥或追求,造成内心痛苦,就是烦恼。我们感觉今天快乐或痛苦,其实主要与贪嗔有关系。有强烈的贪嗔在,内心怎会安宁呢?对悦意的事物,欢喜、想拥有,对不悦意境,厌烦、想远离,不一定代表贪嗔。这点要分清楚,佛也对悦意境和不悦意境,也有感受,但不是贪心。 我们在无记状态中,本能地做出的一些杂事或动作,不一定透过思绪,属于自然流露。可是多数的行为,皆来自于动机,如:自杀;或过份气愤而自残,撞墙等;甚至以语言或肢体去伤害别人,种种伤害行为都是贪嗔造成的。世界上人类的历史,严重的,如: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轻微的,如:以拳头捶桌……,显而易见,都是来自内心的烦恼。另外只在乎眼前暂时的利益,不考虑未来长远的利益,由于无知,不但伤人也害己,这是属于愚痴。愚痴分二︰不了解事物和对事物颠倒的执著。不止人类社会如此,动物之间的伤害,也是由于贪、嗔。如:互相之间的搏斗,来自嗔心,追溯此嗔心的来源,不外乎争夺食物和追求异性,因此也是来自贪嗔。 不同的情绪会造成内心的烦恼,贪嗔的形成,乃是真实的执著我或我所。当面对悦意境或不悦意境,我们会完全的执著,它是真实的好或坏。因为有完全独立的真实好坏产生、从境上产生的好坏,不依赖因缘产生的好坏;我们把它看成如此真实独立的去执著,于是强烈的贪嗔生起,也因而造作了,许多损人害己的恶业。烦恼虽有多种,但主要的根源是真实的执著,自性的执著。也因为不了解究竟性质,无自性的道理,产生颠倒的执著,此颠倒执著是无明,也是烦恼的根本。 常在经典上看到,三界轮回的根源,痛苦的根源,轮回的痛苦,无明…,就是指自性或真实的执著。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随著无明,任它使唤控制,我们就是真实执著的奴隶,也是颠倒执著的奴隶,这样会快乐吗?我们应从这方面思惟,轮回的痛苦。只要是真实执著所生,一定是痛苦,或者它本身就是痛苦的因缘。因为贪嗔痴造成太多伤害,所以称为三毒。我们随著毒物走,不但内心无法安宁,也会造成肉体的损害,如︰短寿等。天天随著烦恼转,怎会不折寿? 真正的仇人,就是造成损害,不但无法带来安乐,还是快乐的逆缘。外在的仇人定义亦同,伤害自己或亲朋好友,造成生活上的困扰等。倘若如此,也把内心的烦恼视为仇人吧!因为它永远带来痛苦。不同的是,外在的仇人在外面,可以逃避,甚至远离仇人,也可请人帮忙远离困境。可是内在的仇人,不论我们到何处,总是如影随形,无法逃避,再多亲朋好友,也无法帮忙,脱离内心的仇人,完全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对治烦恼。况且外在的仇人,不一定永远是敌对,会改变的,有可能成为朋友;另外他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时时刻刻伤害我们。可是内心的烦恼,永远是敌人,不可能变成亲朋好友,帮助我们。只要生起的刹那,内心的安宁就消失,造成极大的起伏和痛苦。烦恼别无外务,唯一就是伤害我们,只要它存在,永远想尽办法伤害我们。二者比较,深刻感觉到,内在敌人的力量强过外在,又狡猾、又狠毒。 从以上的道理明白,所谓涅槃,就是远离痛苦(烦恼)。在断除烦恼的当下,获得救护,即是法。法最究竟的本质,就是涅槃。从烦恼得到救护,去对治烦恼敌,必须依靠与它正相违,或作用上相反的力量,才能成办。如︰嗔心的对治是慈心,贪心的对治是不净观。慈心和不净观,可损害贪嗔的力量。对治烦恼的根源真实的执著,必须认识诸法的究竟性质,原来是无真实、无自性。待真正深刻体会空性的道理,对原本根深蒂固的真实看法会改变。感到非常难过和愧疚,从始至今被真实执著蒙蔽、欺骗,于是实执的力量会渐渐削弱。 从痛苦的根本是烦恼,讲到苦谛和集谛。苦谛是果,即痛苦;集谛是因,即烦恼。集谛来自无明,是对事物的颠倒执著。想破除颠倒执著,必须更透彻了解实际状况是无自性,由空性的认知,才能正对治真实执著。能从烦恼当中得到救护,是靠空性的智慧,对究竟性质的认知。由空证智慧断除痛苦,获得永远的安乐,称为涅槃。这才是真正获得救护。所谓皈依,就是得到救护。这也是为何称法宝,是正皈依的原因,唯有透过道谛和灭谛的功德,才能彻底断除痛苦。 对治烦恼的方法和次第,首先1.刻意压制粗分的烦恼产生。努力守护,压抑由烦恼造成的恶劣行为。2.正对治。彻底消灭烦恼。3.烦恼已灭,对治烦恼留下的习气。《四百论》说这种对治烦恼的方法,非常善巧。 班禅洛桑却坚曾说,对“苦苦”是世间的痛苦,生起厌离心,这种出离心,连畜生道的众生都有。对“坏苦”是世间的安乐,生起厌离心,这种出离心,外道也有。如何生起真正的出离心?“行苦”是轮回的痛苦。由烦恼所生的蕴体,即我们的五蕴,是以前由烦恼所带来,会造成未来烦恼,是未来痛苦的所依,现在痛苦的储藏所。只要有被烦恼控制,不自在的身心,没有脱离今世的五蕴,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为断除来世再得到五蕴,需了解来世五蕴的过患,因而追求出离。厌离“行苦”,想彻底断除一切烦恼,这才是真正的出离心。 有了真正的出离心,就会想希求解脱,不是从外境困缘解脱,或到达某地的解脱。真正的解脱,是从内心获得永恒的解脱。解脱的方法是,了解烦恼的过患,彻底断除烦恼,当烦恼不再困扰我们的心,在那当下就是获得解脱。出离心应如此观修。 由以上了解,痛苦从何处来之后,接著对众生所遭遇的痛苦,修学悦意的慈心,亦即真心的爱护有情。经典上说,修学悦意的慈心,有两种观修方法︰一、七因果。二、自他换。 七因果的观修︰ 思惟今世对我们最有恩惠的,以多数人而言,是自己的母亲。但不一定观修母亲,可观修自己一生当中,最有恩惠的恩人。对一切有情,透过前世今生的认识,让自己相信,他们以前也是最重要的恩人。以此角度思惟,真心爱护他人,就像爱护今世的恩人。这是培养爱心、增长爱心的方法。也许有人从小失去依怙,但多数必须依赖父母,才能成长茁壮,尤其母亲更是辛苦、重要。仔细思惟母亲的养育过程,也许不是百般疼爱,但她会有一种天生的责任感,会全心全意照顾孩子。而尚未长大的小孩,也是完全的依靠父母,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止人类,看看动物间亲子关系,也是紧密不可分。如︰刚出生的小鸟,无依无靠,唯一可相信的是母亲,而母鸟为了小鸟,遇到任何危险,也是勇敢面对痛苦,不惜身命的保护它。由此角度思惟、感恩、培养爱心——虽然现在的有情众生,不一定善待我,也许还伤害我,但以前世今生的理论,他们确实对我有恩惠。 以修心次第而言,首先平等看待众生,称为“平等舍”。这种观修非常重要。我们常常对一些众生,感觉比较亲近,对另一些众生,感觉比较疏远。仔细想想,对比较亲近的众生的爱心,都会受到贪心的污染,爱心与贪心混淆了,一旦遇到因缘,马上产生嗔心。因为有造成嗔心的危险,对于悲心的生起会造成障碍。想生起真正的大悲心,不分你我、平等观待,对人不需特别好或特别排斥,平等看待之后,再作同等的悲心和爱心的观修。如同爱自己今世的恩人,去爱一切有情,等真正爱一切有情,又了解有情随著烦恼走的痛苦,会生起不忍的悲心。 当内心真正生起悲心,无法忍受众生遭遇这种痛苦,会有一股心力产生——为了众生能远离痛苦,我愿意做一切的事、承担一切的痛苦。当生起此清净意乐,就会生起菩提心。所谓菩提心是,为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须成就无上菩提。 自他换的观修︰ 修自他相换前,先修自他平等。无论你、我,人人都有离苦得乐的心态,因此很自然的,人人有权力、也有能力,想得到究竟的安乐、永远断除痛苦。在此基础下,人人一致、没有差别。唯一不同,“我”永远是一个人,“他人”永远是无数的。有时觉得自己和他人,完全分离,他人的快乐和痛苦,与自己无关,不会影响自己。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生活的社会安宁,我们也安宁,反之,治安动乱,或所生活的团体不平静,我们也会遭殃!因为我是团体的一份子,不可能分开,所以社会是否安定,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且彻底保护自己的这种执著,如果真能让自己得到安乐,今天应该是最快乐呀?从诞生在此世间的第一刹那起,直至现在,永远只想到自己、保护自己、爱自己。以佛教的角度而言,相信前后世、轮回,因此从无始以来,由于“我执”,而有“爱我执”。如果“爱我执”可以累积快乐资粮,我们已经本钱雄厚、可以享受快乐了。 今世的痛苦,都是人类多余制造出来的。从人类不合理的思想和行为,造成的痛苦。同样的,想减少痛苦,也必须由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著手,只要是善良的、合理的,都可以减少痛苦。身体的痛苦,如︰生病、老化、死亡……,以为是与生俱来,但佛教认为所有的痛苦,皆是因为内心没有调伏,造了业,由业带来这一切。内心没有调伏,不是自然的现象,是可以改变的,以调伏的心对治不调伏的心。调伏和不调伏是正相违,一者变强,另一者必定转弱。因此由不调伏的心,所造成的老苦、病苦、死苦,一定可以断除。只是它的根源,我们一定要寻获。 无始至今,我们内心存在著真实执著,以及过份爱自己的爱我执,因而带来许多的烦恼和痛苦。直至今天,把二执著心当作宝贝,放在内心的最深处,像不动的金刚杵般,那么坚定和稳固,如果真能带来快乐,我们就不该有痛苦的下场和果报。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真实执著和爱我执,再加上,刻意让自己生起贪嗔等烦恼,制造更多的痛苦。今天起,好好认识痛苦的根源,看看二执著心如何害我们,认识它、对治它。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说,如果为众生想成佛,一定要修学菩提心,成佛的因缘是菩提心,菩提心让我们入大乘道。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一定要修学,才能生起菩提心。在此同时,需有空正见的助伴,才能对治障碍。由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见三因缘,才能成办佛果位。【入行论】说,我们皈依的对象导师释迦牟尼佛、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等,这些具有善巧和成就的大师,是何因缘造就功德事业?就是修行上述的三法门。尊者们了解爱我执的过患,及爱他心的功德,刻意对治爱我执和真实执著,努力修行爱他心,进而获得今日的伟大成就。然而我们却沦落在苦海当中,明明不想要痛苦、抱怨痛苦,烦恼却源源不断的干扰、伤害我们,这是因为皈依爱我执、排斥爱他心的原故。 【入行论】曾说,倘若过去世就了解爱我执的过患、爱他心的功德,如实地修行,今日早成佛了。我曾开玩笑的说,如果我们在导师释迦牟尼佛,发菩提心之前,真正了解爱我执的过患、爱他心的功德,走上菩萨道,也许就成为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学长了呢!可惜之前的我们,完全无视爱他心的功德,因而沦落于苦海。在此世间任何宗教的导师,为什么被信众所崇拜和信任?因为除了对自己的宗教贡献良多,主要是帮助他人、利益许多人。社会上的大人物,也是缔造丰功伟业,贡献社会,并且利益群众,我们才称之为“伟人”。可见好人好事,都以利益他人为原则。由这点也可明白,爱他人很重要。 所谓爱他人、为他人牺牲,并非完全不可以想到自己;为自己著想、追求安乐,这是需要的、合理的、正确的。但是自己究竟的安乐,与他人息息相关,所以必须爱他人,才能获得究竟利益。因此成佛的果位,分为自利法身、他利色身,表示也可以圆满自利。所谓爱他心是,不要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也不要一直想著自己;因为狭窄的心会带来痛苦。宗喀巴大师曾说,完全为他人的利益著想,自己的利益也可随顺成办。这真是非常的善巧!菩萨们心里所想都是他人,无形中也得到自己的究竟安乐。这才是究竟之道啊! 当透彻了解爱我执的过患,及爱他心的功德,为自己不惜伤害别人的心,将会与完全为他人著想的心相换。亦即,爱护自己、排斥他人,变成爱护他人、排斥自己。这就是自他相换。 切噶瓦大师说,仔细思惟,所有的痛苦,皆来自于爱我执;如虚空的有情,不论在轮回、或修道、或成就,所有功德皆来自,一切有情的福德资粮田。因此必须感恩一切有情,唯有他们的资粮田,才能让我们在基、道、果上成就。透过思惟,才会真正爱护一切有情。再配合【入行论】的忍辱品和静虑品,相互修行,渐渐的不止对他人有爱心,对仇人也能生起慈心。当我们沮丧、失望、提不起心力时,多多思惟【宝鬘论】说的四无量。 有了这些基础,自然而然为他人,想要承担一切的责任。这时作取舍的观修,以悲心“取”,以慈心“舍”。如何修学取舍?取一切有情的痛苦,把安乐舍于一切有情。虽然修习取舍,效果不一定明显,可是业果丝毫不爽、也非常不可思议!也许少部分的情况办到了,大部分很难做到,但是取舍的观修,对消灭爱我执、增长爱他心,有极大的助益。由取舍产生的心力,非常强烈,称为清净意乐。即为众生能早日离苦得乐,我要承担一切的责任,这种清净意乐就会非常的强烈。 仔细思考,我们有能力利益他人吗?目前很困难,自己不懂离苦得乐的方法,如何让他人明白呢?为了让他人离苦得乐,并且了解何谓所取和所舍,不止让众生得到后世暂时的安乐,而且是获得无上菩提的究竟安乐。所以自己必须先体验和了解,走上菩提大道之法,才能引导他人,走上正确的成佛大道。为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须成就无上菩提,这种希求菩提之发心,称为“菩提心”。能够任运自然的流露,表示真正生起菩提心,具有此心力的修行者,称为“菩萨”。 发心次第︰先听闻修学菩提心的方法,透过方法的认知,反覆思惟,由思惟认识菩提心的功德,以及修心的内涵,即是“闻所生慧”。之后,再反覆观修,感觉如果我努力修学,应当可以生起菩提心,这时对菩提心有把握,只要静下心专注的思惟,就可以生起这种强烈的心。如果不透过思惟,遇到因缘,无法自然流露,称为“蓄意的修学”。直至有一天,不需透过理路思惟,只要遇到因缘,菩提心就任运生起,而且每次都可以自然流露,称为“自然成就的菩提心”,真正生起菩提心之量。 当了解菩提心,对菩提心有信心,接著是受愿心仪轨,让发心更坚定。等愿心坚固,能真正守戒,再传菩萨戒。受菩萨戒后,必须行六度般若波罗蜜多,六度主要在静虑和智慧的观修。首先生起止(奢摩他),专注一境、毫无动摇的三摩地,接著以三摩地缘性空,反覆观修,会生起缘空的止观双运,即是得到之前说的加行道。获得缘空的止观双运,再不断修行,进入见道、修道、无学道。就是心经说的︰“嗡!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巴喇桑噶德,菩提娑哈。”“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正确无误的去吧!到达无上菩提的佛果位。”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尔时,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见五蕴皆自性空。 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者,作何修习?”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乐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亦不异色,受想行识,亦知是空。 “舍利子!以是诸法性空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埵以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挂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槃。三世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成佛道。 “故应谛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爹雅他:嗡!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已喇桑噶德,菩提娑哈。’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习深妙般若波罗蜜多。” 于是,薄伽梵从三昧起,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复云:“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深妙般若波罗蜜多,应如是行,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薄伽梵作是语已,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暨诸眷属,天人阿修罗,干达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欢喜,宣赞佛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