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9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9讲

 

  《广论奢摩他69》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6-19

  闻法意乐

  我们现在已经得到八种闲暇、十种圆满的人身宝,而且也能够听到并学习至尊仁波切完整正确无误开示成佛次第道路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与《密咒道次第广论》。能遇到此教法,且又具足十八个条件的睱满人身宝,此人身宝能够发挥伟大的功效,具有能力去取得心要(佛法的精华),因此,应当努力的做闻思修,使自己的这辈子、下辈子、每一辈子都能发挥很大的功效,现在应当要这样去努力。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在《密咒道次第广论》的前面不能欠缺,这部份应当好好的学习完,之后,才能好好的去学习《密咒道次第广论》,这是非常有必要。因此,才有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现在是简略的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止与观的部分,将来把广论的内容做一个广大完整的学习,如此做的话,能够使这辈子、下辈子发挥很大的功效、意义,好好的思惟,调整自己的动机,来学习教教法。

  复习

  至尊仁波切所开示安止的实修,首先,说明安止是如何产生的(得到)?再进一步说明已经得到安止之后,要运用它去作什么样的实修?共分成这二个段落说明。

  首先,第一个安止是如何产生的(得到)?此部分已经讲解完毕,接下来就谈到已经得到安止,要如何运用安止去修行?现在进行到此段落。一般而言,已经得到安止之后,接下来所要走的道路,有一种是世间的道路,即先修世间的胜观,之后,在世间的道路上不断的晋升、进步。其次(另一种是),先修出世间的胜观,得到之后,走出世间的道路,有这二种类型。

  二种世出世间的道路,对我们来讲只是前、后学习的差别而已,总之,ㄧ定要学习。为什么呢?因为欠缺出世间道路,不能解脱轮回,也不会得到一切智的佛果,所以一定要学习。世间的道路,即观察下方的世界粗糙,上方的世界是寂静,如此再三分析之后,好好的观修之后,以此观修方式使下方世界的烦恼暂时不会产生,此种观修方式帮助很大,可见世间的道路实在是非常有必要。

  除了根器非常锐利的特别者,因为无明的部份对他的修行,不会立刻形成很大的伤害,不会产生障碍。而且很粗分、力量很强大的烦恼也没有,这种人可直接修出世间道路。但是像我们现在来讲,就是修世间道路的钝根者,此处别趣世间道轨所讲的就是世间道路如何修行的内容。

  得到安止之后,怎么走世间道路?首先,要先得到一个安止。欲界之补特伽罗修行之后得到安止时,此行者所拥有的心就不是欲界的心,那属于何者之心呢?是初静虑之心。但是要了解,初静虑心程度的高低又有很多种,就初静虑的心来说最纯粹的、品质最好的,当然是初静虑正行之心。但在未到达此(初静虑正行)标准之前,当然还有很多属于初静虑之心,这部份就称为近分。

  而近分又还有很多种,因此谈到六种作意,关于作意的部份上次谈到六种作意、七种作意、八种作意。六种作意都是属于近分,从了相作意一直到加行究竟作意,共有六个。后面又有一个加行究竟果作意,即已经得到果了(已达正行的标准、量)。

  但是,到达加行究竟果作意又有二种,有时达此也并未达其标准,所以也不一定是得到加行究竟果作意之时,就同时得到初静虑的正行,因为有利根、钝根之别。所以,有些人得到加行究竟果作意的同时也得到了正行的心;有些人得到加行究竟果作意的时候还没有达到初静虑正行的标准。

  初静虑正行得到时,即等于由下方的世界的心到达上方世界的心,由初静虑到达二静虑也是跟此趣入的方式一模一样。到达二静虑之后,其中最纯粹、品质最好的心,当然是二静虑的正行,但并不是马上就能够得到此心,在此之前又有很多不是那么好,属于近分的六种作意,之后,得到第七个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时,就得到第二静虑的正行,此即是从初静虑之心到二静虑的心。

  二静虑之心进入三静虑之心也是一模一样的方式,到了加行究竟果作意时,有些人就得到非常纯粹、品质很高,三静虑正行的心。然后由三静虑进入第四静虑,又是一模一样的方式,又由此进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再到达无所有处,由此再往上就到达有顶天,以此方式不断不断的升级,此内容即此处所说别趣世间道轨,显示由安止得到之后,如何在世间的道路上,升级、进步的情形。

  由初静虑进入第二静虑要经过六种作意,到第七个作意会进入二静虑天(得到二静虑正行),可是在六种正行之前,仍然要得到一个安止。譬如一位欲界的补特伽罗,现在是欲界的心,之后,要先得到安止,由此才进入六种作意,然后再得到最后的加行究竟果作意,此时就得到初静虑的正行。

  得此初静虑正行的行者,接下来要进入二静虑天,要得到二静虑正行,还是跟前面一样,要先得到一个安止,可是此位初静虑正行的行者,内心不是已经有一个安止了吗?此是初静虑地所摄的安止,但是他现在要到二静虑地,所以要先得到二静虑地所摄的安止,得此之后,再进入六种作意,之后,又得到第七个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此时即得到二静虑的正行,从二静虑以后都是一样的方式。

  此处都一直提到六种作意,有人会产生疑问,如此安止就不列在作意之中?假设依照八种作意的理论来说,最初先要得到安止就已经是作意了,前面说要先得到一个安止,安止得到之后才得到六种作意,六种作意之后又得到第七个就是正行了,若如是说,岂不是得到安止之后才得到作意吗?可见安止不是作意,也许会有此疑问?如果以八种作意来解释,也要把安止了解为作意。譬如初静虑要进步到二静虑时,要先得到一个二静虑地所摄之安止,再来得到六种作意,之后再得到第七个作意,即得到二静虑果(正行),此时的安止不要把它当成不是安止,此时的安止也是属于二静虑地所摄,也是属于二静虑地的近分。

  由此来看即可了解,安止是有很多种类型,如欲界的行者要进步到初静虑,要先得到一个安止,之后,要进步到二静虑的正行也要得到一个安止,进入第三静虑天又要得到一个安止,所以往上每个阶段都要再得到安止,即表示有很多种类型的安止。

  (392页第五行)「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未到地摄正奢摩他,纵未获得以上静虑及无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习胜观,亦能脱离一切生死系缚而得解脱。」此是说明出世间的胜观是不能欠缺的分支,而世间道路的胜观,有、没有都可以,并非不可欠缺的项目。为何出世间的道路是不可欠缺呢?其能立因有二项,现在所讲的即是其中的第一项。如果安止已经得到之后,譬如欲界的行者,如果得到近分(初静虑天近分所摄的安止),就可以直接修出世间的道路,在修出世间的道路之前并非所有全部的安止都要得到,故此处言「纵未获得以上(上层世界静虑天安止、无色界的安止)」这些不需要得到,只要得到初静虑近分(未到地)所摄的安止即可修出世间的道路了。此处谈到静虑及无色界奢摩他,即表示安止有非常多。

  一个欲界的补特伽罗,首先,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内心变成不是欲界的心,何时可以变成不是欲界的心呢?得到初静虑地近分所摄的安止即是,可以直接去修出世间的道路,并不需要得到上层所有安止,从此句即可了解安止有很多种。由此看看我们的脑袋是不是大部分都没有用到,现在所谈那么多的内容,都是我们内心的能力,内心有办法得到这么多能力,其实表示这些能力都存在,但是我们都还没有用到。

  前面谈到得到安止之后,走世间道路的情形。总之,一定要先得到安止,即一位欲界的补特伽罗想要得到初静虑的正行,前面一定要先得到一个安止,接下来得到六种作意,再来得到最后的果,就得到初静虑的心。假设要从初静虑进入二静虑,一样的方式,也是要先得到一个安止,接下来得到六种作意,再来得到最后的果(加行究竟果作意),此时就得到二静虑的正行,是这样一段一段逐渐进步提升。

  先得到安止,再得到六种作意(看395页)即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作意,此六种作意得到后就得到果(加行究竟果作意亦即得静虑的正行)。得到静虑正行之前的六种作意要发挥何等作用呢?后面会详细解释,以下先简略说明:

  第一个了相作意,此是个别性相了解作意,至此已经得到安止了,因此进入了相作意时就不是只有安止了,此时已经开始做检查分析,是随顺的胜观,但还未得到胜观。更加进步之后即进入胜解作意,此时就得到正式的胜观,此时即能止观双运禅修,接着不断让止观双运的力量愈来愈强,如此才能把下方世界的烦恼逐渐的断除,譬如由欲界要进步到初静虑天,就能够以止观双运的力量把欲界的烦恼逐渐的灭除,如此就要再把欲界的烦恼分成九种:上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故由上上品一直到下下品逐渐的去对治,此即是远离作意,由此逐一的去对付烦恼,逐渐的全部灭掉,所以经过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这四个作意把前面谈到由上上品到下下品烦恼的部份,逐一灭掉,到最后全部灭掉即是加行究竟果作意,因此,一定要靠胜观,只有靠安止不行的,所以安止得到之后,接下来就要得到了相作意(随顺的胜观),胜解作意就是正式的胜观,由此就有止观双运,在止观双运之下,逐渐的就能够灭掉一一的烦恼,到最后全部灭掉,即加行究竟果作意。如果是欲界行者,此时就得到初静虑的正行。后面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初静虑天到二静虑天、二静虑天到三静虑天、三静虑天到四静虑天,由四静虑天进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都是一样的方式,此即是六种作意的内容。前面所谈的内容,根本之处即在于要先得到安止,由欲界进入初静虑天,初静虑天进入第二静虑天,第二静虑进入第三静虑都是一样的,无论如何,前面一定要先得到一个安止。最先得到的安止如果不将之列入近分(了相作意)–此是对方的主张,此主张有毛病,因此,自宗要将之破除。对方为何会形成此主张(毛病)?即对于(393页)《声闻地》的引文,「云何作意初修业者,谓专注于一缘勤修作意。」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把最初的安止列在近分(作意)中,现在提出二个能立因(道理)来破除。

  (394页第四行)「若如是计极不应理」,如果对方主张,最初产生的安止列入近分(作意),此种想法不合道理。下文举出原因说明,为何对方的主张不合道理,原因有二项,上次解释完第一项,「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了相作意是观察修,由修习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以上是第一个道理。

  接下来是第二个道理,又如先引《本地分》说,欲界心一境性无诸轻安,《解深密经》等说,未得轻安即不得止。故未得近分即未能得正奢摩他。此段是说明,欲界的心识最高级、最上等的是第九住心(欲界心一境性)。首先,得到安止之前,要先产生无过失的等持,得此之后,接着修九住心,由此一步一步慢慢生起,到最后九住心才得到安止。

  在九住心过程中最后得到的心是第九住心,此即欲界最高级、最上等、最好的心,然此最高级的心尚未得身心轻安乐,由此之故,当然也未得安止。因此《本地分》引用《解深密经》之经文,欲界心一境性(第九住心)的时候,还未得身心轻安之乐,未得此当然就没有得到安止。此句话主要要说明的是:安止并非欲界的心识(欲界的心识并无安止),因为欲界的心识最高级、最好的,都还没有得到安止。

  因此,非常肯定,安止至少要在初静虑的心识才会有,初静虑的心识最低者为近分,而近分即有安止。由此能破除对方主张初静虑近分即是了相作意,因为得到安止即是初静虑的近分。了解此意义,再读文字内容,就比较容易了解了。

  「又如先引《本地分》说,欲界心一境性无诸轻安,《解深密经》等说,未得轻安即不得止。」

  《本地分》说欲界心一境性还没有轻安,引用《解深密经》等等很多佛经都有谈到,没有轻安当然没有得到安止。欲界的心最高级的是心一境性,此时并无轻安,当然也就没有得到安止。因此,可以了解安止并不属于欲界的心,意即表示欲界的心没有安止,没有得到安止就没有得到近分。但是对方主张第一个近分就已经是了相作意,而了相作意之时不会得到安止。若如此的话,即表示在此(了相作意)之前须有近分(安止)存在,由此可证明了相作意不是第一个近分,因为欲界的心识没有安止,当然也没有近分。

  如果,初静虑的第一个近分是了相作意,而了相作意又无安止,因此,安止应该在前面先得到,如此的话应该就先有近分,即可证明第一个近分不会是了相作意。

  根据前面的主张可知,「故初近分六作意之最初者,是修近分所摄毗钵舍那之首,非初近分之最初,其前尚有近分所摄奢摩他故。」如果,了相作意不是第一个近分(前面举出二个道理证明其非第一个近分),为什么六种作意的理论的第一个是了相作意?七种作意理论的第一个还是了相作意,它都是第一个,为什么呢?六种作意或七种作意第一个都是了相作意,因为它是修近分所摄毗钵舍那之首(胜观的开始),在了相作意之前有得到安止,但它是一个单纯的安止,不是止观双运的安止,是已经得到安止,由此之后开始有六种作意,六种作意第一个开始是了相作意(属于相随顺的胜观),依此而有胜解作意(正式的胜观),从了相作意开始即有(随顺的)止观双运,因此,了相作意是胜观最初开始的项目,意即是修近分所摄毗钵舍那之首,但不能说是近分的第一个。

  此处所谈的近分是指初静虑所摄的近分,而初静虑所摄近分的第一个不是了相作意,而近分所摄的胜观第一个是了相作意,因为了相作意的时候胜观才开始。若是说近分,那在了相作意之前仍然有静虑所摄的近分(安止)。由此因可了解,近分的第一个不是了相作意,因为在了相作意之前还有一个近分所摄的安止,因此,如果说近分的第一个就不是了相作意,但是,如果说近分所摄胜观开始的第一个即是了相作意。

  「未得初近分所摄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是欲界心一境性。」得到近分所摄三摩地(等持),此时已经是安止,此是欲界的等持,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欲界的等持,由此欲界等持更加进步,之后,得到近分所摄得等持,此即非欲界之等持,是初静虑所摄之等持,也就变成安止了。因此,在初静虑所摄等持之前当然也有等持,但是属于欲界所摄的等持(即前所说初静虑近分所摄三摩地–等持之前还有等持,欲界要先得到无过失的等持、九住心,这些等持都是属于欲界的心识),此欲界心识的等持,更加进步一直到初静虑近分所摄的等持,即变成安止,所以假设没有初静虑的等持,前面的这些等持都只能列入欲界,且最高级的就是欲界的心一境性,这时候都不是上界地的等持,只能算是欲界的等持,那就不能算是安止啦!因为不是初静虑近分所摄持。

  「若依诸大教典之义,得奢摩他者亦极稀少,况云能得毗钵舍那。」从这些大论典仔细分析对方的主张,可知其连安止都没有得到,更遑论得到胜观,因为对于何时能得安止都不知道,而且把安止当成欲界心即可得到,就把安止看得太容易得到。

  (394倒数第五行)「未得初近分所摄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是欲界心一境性。「故」若依诸大教典之义,得奢摩他者亦极稀少,况云能得毗钵舍那。」

  「若依诸大教典之义」之前请加「故」字,表示由前面的道理,可以得此结论之故。如果依照这些大教典来看,对方连奢摩他都没有得到,那毗钵舍那根本就不用讲了。因为对方的主张把安止放在欲界的心识就可得到,安止应该是上界近分才能得到,并非欲界即能得到,若以此说法来看,安止也太容易得到了。所以,如果这样的修行应该是没有得到安止,这恐怕是他宗误解了。对方说以这种禅修方式于欲界心就得到安止,然由此种理论看来表示还没有得到安止,至尊仁波切前面做了很多分析证明没有得到,故言得到安止者少之又少,得到胜观就更不用说啦!

  为何对方说有得到安止,而宗大师说没有呢?原因即是:「未得近分所摄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是欲界心一境性。」初近分所摄的等持才能算是安止,假设没有初近分所摄的等持都不是安止,那只是欲界心识所摄的等持(欲界心识所摄等持最高级的即心一境性),这还不算安止,但是对方却将之视为得到安止,如此就把安止看成太容易得到,其实这种说法没有办法相信。根据很多教典引证,他宗的说法不可相信,由他宗的说法来看,不只安止没有得到,胜观更不用讲了根本就没有得到。

  问:得到了相作意即得随顺的观,此时可以说是止观双运吗?还是要到胜解作意时才可说是止观双运?断烦恼是进入无间道及解脱道,那不是要到见道位吗?而远离作意之前就已经在断烦恼,可是又还没有进入见道位?

  答:此科判为第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而第二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总道轨是讲不管世间道或出世间道,都一定要先有奢摩他。我们要理解,首先,生起奢摩他的时候,还没有确定要用在世间道或出世间道。若以究竟来说,依靠奢摩他修出世间的毗钵舍那是必不可少、一定要修。世间道的胜观,就看个人的(情况),烦恼比较粗,常常受到干扰,就要想办法用世间道暂时不让它现行,此世间道的方法没有办法究竟灭掉烦恼,来世还会生起,所以真正究竟的一定要用出世间道。

  假如我们不要受到(烦恼现行)干扰的话,用世间道比较快(此是因出世间道又深又广,不是那么容易做到),我们眼前就可以看到欲界很多问题,所以,用世间的方式修比较容易。

  世间的方式,宗大师说看个人(的情况决定用不用),他并没有说非常重要,他所讲的毗钵舍那,整个都是出世间的,世间道讲的不多只有几页而已。世间道的毗钵舍那(胜观)是从胜解作意开始,而了相作意只是相随顺的胜观,但还是要说修胜观,因为修并不是一定生起,为了生起而修也是修胜观,所以了相作意也是属于修胜观(初近分所摄胜观),到胜解作意时就真正生起毗钵舍那(真正的胜观)。

  也就是说从了相作意开始,即确认其进入世间道,前面奢摩他时还未确定,一进入了相作意即是修粗静行相之道。了相作意即是个别性相了解作意,个别就是透过无量的理由分析下界粗糙,上界寂静,故此时是观。因此了相作意之时,一直不断的去思惟欲界的很多问题及初禅的种种好处,刚开始的时候,要训练不让前面的奢摩他不见,且观察的力量也要同时存在。到后来在奢摩他的时候观的力量也愈来愈强,到后来真正的胜观就产生,此即是胜解作意。

  接着,更进一步培养止观双运的修行,待此力量愈来愈强大,就是远离作意。由此就开始压伏欲界上品的三个烦恼,此时也有用到无间道、解脱道的名字,但这并不是出世间道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阶段的无间道、解脱道及非彼二根本定。故所用的名字虽然一样,但是实际上完全不一样,因为一个是究竟断除烦恼的方法,一个只是(暂时)压伏烦恼不让它现行,而且不让它现行的烦恼也不是一切的烦恼,只是很粗的烦恼不让它现行,欲界的烦恼仍旧存在,譬如,我执及常法的执着这些细的烦恼都还在。世间道是连外道都有修,外道主张有(常一自在)的我,因此,一个主张常一自在的欲界行者也可以生起初禅的根本静虑,虽然已经压伏欲界粗的烦恼,但是,欲界细的烦恼还是会现行,譬如常法的执着心、我执也会生起(现行),只是色声香味触等比较粗的烦恼不现行而已,所以出世间道的断烦恼与世间道的压伏烦恼差别很大。所以,远离作意时压伏欲界上品的三个烦恼,也是压伏非常粗的欲界烦恼,可是那时候也一样用无间道、解脱道、非彼二根本定的名字,但是它对治的方式只是暂时压伏(且所压伏的烦恼也不是整体、也不是种子,只是非常粗的烦恼暂时不让它现行而已),因此运用对治的时候称为无间道,压伏的时候就称为解脱道,所以名字虽然一样,但是是属于世间道。

  问:了解走出世间道是最究竟,如果已经得到安止,并决定要走出世间道,那还要不要走了相作意等七个作意?

  答:了相作意是世间道才会用,出世间道完全没有用。所以,生起奢摩他之后,就要选择走世间道或出世间道。世间道是从了相作意开始,所以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些名称只有世间道才用,出世间道完全没有用。

  可能你们会想了相作意是随顺胜观,胜解作意是真正的胜观,此中所谓随顺胜观是指相随顺世间道的胜观,胜解作意真正的胜观是指世间的胜观,不是出世间的胜观。所以,并不是修出世间道也要修了相作意、胜解作意。

  因此,了相作意一定是世间道,了相就是指下界、上界个别的性相(即粗静行相),这一定是世间道,所以,出世间道不可以用这些。(修出世间道没有用这些名字,但是也用这些相随顺的出世间道胜观),生起出世间的毗钵舍那(胜观)的时候,就同时进入加行道。加行道修无我、空性,要现证无我与空性,才能够对治烦恼。所以,虽然已经生起胜观,但因为义共相还在,所了解的空性,并不是那么清净、完整,还是存有很多自己的意思,所以,还要把自己的意思清净,要如水溶入水,对境实相是什么,有境就是什么,唯有现证无我、空性,才会有此种水溶入水的情况。已经去除了自己的意思(义共相),现证空性、无我,此即是见道,「见」是完全清楚法的实相是什么,好像亲自看见,没有自己的意思存在。所以见道开始就对治烦恼,然后断烦恼的种子。

  一个行者要不要修了相作意?端视个人的情况,譬如,住在寺庙或山洞,也不会有什么打扰,心里也不会有很粗的烦恼,这样不修也可以,就直接修出世间道。出世间道的胜观还未生起,还是有很多出世间的法可以用,如出离心、菩提心、空性,闻思修这些法,也是可以压伏烦恼,也可以做到不让粗的烦恼现行,不是一定要修了相作意。所以,还是看个人的状况而定,有时候受烦恼严重的干扰,世间道是比较简单一点。譬如,外面有很多禅修是属于世间道,跟道次第比较好像那边(世间道)比较容易。有没有问题?

  问:外道藉由修定就可得神通,此是属于奢摩他的定吗?

  答:对啊!奢摩他的定加上世间道的胜观。

  问:我们不一定要修世间道,譬如修出离心、菩提心、无常等道次第,回想以前学习道次第的过程,好像也是否定一者,成立另一者,此类似观下为粗上为寂静的方法,那我们是否可以靠着修中士道以前的法,压伏欲界的烦恼,只靠着修道次第能不能发挥那样的作用?因为我们修的时候,会看现世的不好,把目标放在来世,以及只追求人天果报不好,应该要追求解脱,只解脱不好,应该要追求成佛,类似这样,也是藉由否定一者成立另一者,这个跟走世间粗静相道是不是类似?

  答:有点不一样。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些都是有关联,有前面的基础,才会有上面。世间道跟出世间道不是关联的,出世间道之前并不一定要世间道。

  世间道的修行方法是否定下界粗糙,成立上界寂静。下士、中士不可以说否定,是指下士道不够好、不够圆满,还要更多,是这个意思,不是不要的意思。譬如,我已经修中士、上士道,还是要来世的暇满人身,但是只有这个不够圆满,我要解脱。我要解脱也不够圆满,众生也要解脱。所以,前面还是要,但是不够圆满的看法。而世间道来说好像有一点否定,这个完全不要,到了另一个地方,又不要这个,又要往上去,所以它下面并不是基础,这点不一样。

  问:成就奢摩他一定是离开欲界心的状态,如此说来,不要受到欲的影响好像变得很重要,如果我们的心没变法从欲界往上调整,根本就不算在可以修的行列里面,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从欲界离开,就不能成就止,更不用说往上的东西?

  答:我们是欲界的人,但是我们的心没有现行(种子)的部份有很多,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很多,要让这些生起,第一个就是奢摩他,此奢摩他不属于欲界,但我们人还是欲界,我们可以让细的种子现行、发芽,然后运用,此即是奢摩他。那时候欲界的心是不是同时存在?还在,不可以说(人)欲界的心都不存在,但此欲界之人以前只有欲界心(种子)现行,上界心的种子都不现行、发芽。现在上界的心就生起,那时候的三摩地(等持)就不属于欲界,因为欲界现行的心最高的、最好的就是欲界心一境性。所以,我们先要理解,已经生起奢摩他的人,他心中还是有很多欲界的心,他将来可能生到有顶天的根本定,那时候他心中还是有无所有处、识无边处、空无边处所摄的根本定、四禅、三禅、二禅、初禅根本静虑、欲界的心都还在。现在科学说我们的头脑还没有用的还很多,即心里的种子有很多,只有用了一部份,其他部分都没有用到,没有用到表示心的种子都可以发芽、现行,我们可以使用,以前可以用现在当然可以用,以前只用一边,现在修行的结果全部都可以用。那就不能说达到有顶天的时候,欲界的心就不在,所有的心都在。譬如,睡觉时细的心也在,细的心出现,不能说粗的心不在,粗、细的心都在,欲界里粗细的心都在,同样的,达到有顶天的行者其内心也有有顶天的心(细),也有欲界的心(粗),所有的心都存在。

  问:行者粗细的心都在,如果他修到二禅、三禅,那他的烦恼是不是已经压伏了?

  答:对。虽已经压伏烦恼,但是欲界人的心还是在,欲界细的烦恼还在,欲界的感觉也都在(如不是很严重的情绪都还在)。

  问:佛有没有欲界的心?

  答:欲界的心,不可以说完全都是不好的,我们修了以后,可以用在好的地方,欲界心是有点粗的状态,粗的状态也可以用在好的地方,细的状态也可以用在好的地方,粗细各有其好处。粗细不一定从烦恼的角度来看,譬如,我粗略的看空性,或仔细的看空性,二者都是好的,所以粗细与好坏不可看成相等。

  欲界的心、色界的心、无色界的心佛都有,不管世间或出世间任一个心,一定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心。

  生起奢摩他进入出世间的胜观(缘空性的毗钵舍那),这是属于初禅近分所摄。(你们前面可能没有好好看。按:在广论392页,第65讲)预流、一来、顿证阿罗汉,此三者所修的是初静虑–近分所摄的毗钵舍那,他们没有修世间的毗钵舍那,此三种类型的行者完全走出世间道路,他们是依靠奢摩他修现证空性的毗钵舍那,此现证空性的毗钵舍那跟前面的奢摩他一样还是属于初近分所摄,现证空性的毗钵舍那也有初近分所摄。

  我们的心可以分成三界所摄,色界、无色界所摄的我们现在还没有用,欲界所摄已经有用了,用的地方不对就是烦恼,用的地方对就如佛、菩萨一样,他们的心也是一样分三块,欲界所摄、色界所摄、无色界所摄,「所摄」不代表是世间道,这个要区分。世间道与欲界所摄、色界所摄、无色界所摄不可以等于,出世间道的根本定也是欲界所摄、色界所摄、无色界所摄。看你们的表情好像不是很清楚,没有关系先听,慢慢再想。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70讲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心为境转是轮回 境为心转是解脱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念转了,生活本身就是修行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8讲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通过缘起开启内在智慧

 

后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8讲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没有清净的愿不能感化人心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7讲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看破放下了福报自然就有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逆境来了消业 顺境来了积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