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0讲 |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0讲
《广论奢摩他30》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4-18 我们进行到的段落,所缘的对象是指什么?已经讲完毕。在心如何朝向对境,这里面谈到无过失的等持情形是什么样子?有过失的方式要把它除掉。第三个是这个段落所谈到的量,正确标准何在? 首先是无过失的标准,应当要具足二个特色,才能称之为无过失,就是当心指向对境的时候,应当具足二个特色,才算没有过失的,就是内心有境而言,要具有力量的明分,明晰清楚这个条件。其次指向对境的时候,还要能专一的安住在对境的上面,这是没有忘念,这是住分的部份。要在这二个特色之下,心朝向对境,当这样讲的时候,有人讲说二个条件之上,还要加上安乐这个条件,有人又主张还要加上澄清这个条件,有人又主张,自宗所谈到的具有威力的明分,这个说法不可以的,就有这些不同的主张,三种不同的主张如何把它破除,上个礼拜已经讲解完毕了。 故说明显殊胜无有过失。(P.360第3行)上次谈到这里,当人朝向所缘对象而作实修的时候,有二种特色。把这二个特色,再不断的加强,首先内心拥有威力的明分,这部份要再加强,之后专一安住而无忘念的部份,它的威力也要再不断加强。在观修的过程当中,主要是指这两方面威力都不断的加强进行观修的。 当心指向所缘对象的时候,像前面所谈到的如此来进行观修,他会遇到什么障碍呢?沉和掉这两个障碍,它的内容是什么呢?具有威力的明分不断加强,阻碍者是沉(昏沉);当要专一对境方面的时候,这部份的威力要不断加强,所会遇到的障碍是掉举。 沉和掉这两者是主要的障碍,所以称为主要障碍的原因,因为我们前面谈到了,当内心指向对境的时候,要具足这二个特色,而且这二个特色的威力,还要不断的强化,但是在这二个特色不断强化方面,遇到的障碍,主要是这二项:沉和掉。看一下课本里面谈到的, …昏沉能障如是明显,掉举能障无分别住,沉掉二法为修净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P.360第3行) 此理是道理,因此之故,沉和掉二者,各别会形成障碍,在具有力量的明分增长方面,会遇到的障碍是沉。在专一安住无忘念的等持这部份,所会遇到的障碍是掉举,各别不同的障碍。为什么要谈到这二种?心朝向对境的时候,要具足二种特色,首先谈到明分本身,明分的威力要发挥、要进步的时候,它所遇到的障碍就是沉。专一无忘念的这个部份要进步的时候,它会被掉举挡住、障碍住,由前面的讨论,这是成立的理由。前面的二种理由之故,可以这样子讲。 上一次谈到内心朝向对境来作实修的时候,要具足二个特色,这是无过失,才是正确的,之后要把这二个特色不断强化它,就是有境本身,内心有威力的明分这部份不断加强,专一安住无忘念这部份也不断地加强。所以这二者不断加强,称之为观修,上次所谈的。上次有特别说明,明分的部份主要讲的是有境的明分,不是对境的明晰清楚,这个部份要注意。有境内心自己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清明,不是对境看得清清楚楚。这在前面有一个段落谈过了,如果要把对境观想得非常清楚,这方面去努力,这个在得到等持方面,可能形成一种障碍。因此内心指向对境的时候,对境粗略差不多也就可以了,譬如观想佛像的时候,佛像的头、手、脚,大致的轮廓出现,粗略的轮廓形成,这样就可以了,这个就可以满意了。心要专一地朝向对境,好好地修等持。 假设不满意这种情况,现在再进一步在头的部份:眼睛是什么形状?嘴巴是什么形状?鼻子是什么形状?头髪是什么形状?一项一项再指向它,要把它注意的非常清晰的话,心思会散乱掉,没有办法得到等持。可见我们现在谈到第一个特色,要有力量明分这个部份,显然不是指对境很明晰,应该是指有境内心非常的明晰。有境内心非常的明晰,不是像昏沉睡觉的样子,就是内心非常的清明,就算内心非常清明情况下,也不一定把对境看得清清楚楚。清晰、明晰指的是有境本身,不是要把对境看得非常的清晰,那就差非常多了。在前面有一个段落谈到过了,就是明分的部份应该要重视有境的部份,而不是对境的部份。 其后思惟身之总体。心中若能现起半分粗大支分,纵无光明应知喜足,于彼摄心。此中道理若以此许犹不为足而不持心,欲求明显,数数攀缘,所缘虽可略为显了,然非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 其后思惟身之总体(倒数第三行)。心中若能现起半分粗大支分(在P.358页倒数第二行),大略轮廓就好了,一半一半差不多粗略就可以了,纵无光明应知喜足,纵然不是很明晰,也应该就满足,于彼摄心,心专一安住在这里,好好修等持。此中道理若以此许犹不为足而不持心,如果心不是好好维持在这种对境上面,欲求明显,想要把对境观想得明晰,数数攀缘,再三观想对境,缘这个对境,要把对境缘得非常的清晰。所缘虽可略为显了,你所缘的对境,可能愈来愈明晰、清楚,然非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但是心不能得到好的等持,心也不能安住,而且会障碍得到等持,这是讲对境的明分。 如果热切去追求对境的明分,可能会形成修等持的障碍,所以现在讲要具足二个特色,一个特色是明分,明分讲的是什么呢?有境的明分,不是对境的明分。早上上课谈到修所缘和修行相二个项目,修所缘部份指对境部份。举一个比喻,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如果这样讲的话,本来看到有为法,还不知道是无常,没有想过,现在已经想到了。以前没想到无常,现在会想到无常,这是修所缘,见到有为法的时候,以前不会缘无常来思惟,现在会;以前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 在内心形成了新的了解,已经能思惟到了。之后指向对境,思惟无常的时候,所缘心唯有──有为法是无常。能思惟的内心本身,心王和心所很多种,有境本身要具有威力的明分,还要专一的安住,这都是有境要齐备的特色。对于有为法是无常这个对境,指向它的时候,内心去思惟无常的时候,要用具足这二种特色的内心去思惟,要用专一安住的等持去缘取这个所缘──无常来作观修,而且去缘取对境的时候,还要有境本身具有有力量的明分,这样子去思惟无常,所以这是修所缘和修行相的部份。 如果一个学习经论,对于经论的意义很重视的人,他会特别追求不知道变成知道,对于这个意义本来不了解变成了解。如果是这个段落,是修所缘,会非常重视修所缘的部份,但是不会把修行相作为主要,都会形成这么一个毛病的。因为由不知道变成知道,有一个新的了解,对这个部份很重视它,重心会放在修所缘的部份。假设修行相这个部份不太重视,实修上也会造成偏颇,实际上就实修本身,主要的核心是放在修行相上面而言,比起修所缘,修行相还要更加重要。所以经论的意义是了解了,了解之后去修它的行相,还要更加重要,所以有这方面情况的毛病。 对于这一个毛病要好好了解,了解之后应当好好的重视修行相的部份。是缘取对境,修所缘之后,再进一步修行相还更加重要。譬如在止和观这部份的讨论,注意所讲内容,主要重点都放在修行相的部份。因此在明分和住分这两个特色都齐备的情况之下,逐渐要把沉和掉二者破除掉,要破除这二者,是主要的障碍。就破除这二者的沉而言,粗分和细分有很多种;掉举而言,粗分和细分也很多种。就沉而言,从粗分到细分,逐渐把它破除掉,因此内心明分的威力,就愈来愈强大。掉举部份,从粗分到细分,慢慢把它灭掉,所以内心住分的威力,也就愈来愈强大了。看一下课本P.360第3行: …昏沉能障如是明显,掉举能障无分别住,沉掉二法为修净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这前面说过了。)故若不识粗细沉掉及虽识已,不知净修胜三摩地破彼二轨,况云胜观,即奢摩他亦难生起,故智者求三摩地,于此道理应当善巧。…(P.360第3行) 因此之故,沉和掉这二者都有粗细,粗细的部份都要好好地明辨清楚。如果粗细的沉掉不能好好明辨清楚,或者说已明辨清楚,但是对这二者,如何把它灭除掉、破除掉,靠着等持纯净的实修方式,这些都不知道的话,那不要说胜观,连安止都不会产生。 对等持非常重视的人,对于纯净修法的方式一定要了解的。纯净的修法是把沉掉二者,先把它明辨清楚,之后再把它破除掉,这样算是纯净实修的方式。如果跟这个不一样,就不是纯净实修的方式,不是纯净的方式会有什么毛病?不是纯净的方式,是指粗细的沉掉不能够明辨清楚;明辨清楚了,也不能够破除掉,这样你修的方式,就不是纯净的方式。不是纯净的方式会有什么毛病?不知道等持本身应当具有二个特色,其次不能够分辨清楚,粗分和细分的沉和掉,也不能把它灭除掉。问题是不能把沉掉灭除掉的话,不会得到纯净的等持,等持没有产生,不要说安止,胜观都得不到,安止也得不到。不管怎么实修,安止都得不到;安止都得不到了,不要说胜观都得不到了。 因为得到胜观前面要先得到安止,胜观的产生是靠安止,安止的产生是靠等持纯净实修的方式。等持本身实修的方式,假设不是很纯净的话,安止不会产生,胜观也不会产生。所以就算一辈子花力气努力实修,没有得到一个止观的证悟,完全浪费掉,会有这个危险存在。所以一个重视禅修的人,无论如何「纯净的观修方式」是什么?这个道理一定要好好了解。这个段落所谈到的就是,也许重视禅修的人,一辈子在山上闭关作禅修,但是止观的证悟丝毫都没有产生,可能会有这种情况,这个就浪费掉了。因此一个聪明有智慧者,希望他所作实修的行为不要浪费掉,也希望他能发挥成效,既然作了,有一个效果,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就要非常重视纯净的实修方式。 前面谈到于此道理应当善巧,「此」指的是什么的道理,应当善巧了知?就是等持纯净的实修方式,对等持纯净的实修方式,这一部份的道理,应当要好好了解。纯净的实修方式是什么意思?前面谈到等持本身要具足明分和住分这二个条件。这二个条件要达成,要靠灭掉沉和掉,沉和掉灭掉有多少,明分和住分就有多少。 把沉粗细逐渐灭掉,明分的威力就愈加强;把掉举粗细逐渐灭掉,住分的威力就非常强大了。所以明分和住分这二者要齐备,就靠灭掉沉和掉这二者。沉和掉二者粗细的层次有很多,灭掉多少,明分和住分的威力就有多少,因此应当这样子去实修等持。可见这整个过程,要把沉和掉粗细的部份,把它仔细的分辨清楚,就非常重要了。因此前面谈到「应当善巧」,应当妥善去分辨清楚。为什么谈到妥善的把它分辨清楚,就表示把粗细的沉和掉分辨清楚,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才谈到要妥善的、善巧的把它分辨清楚,表示不太容易了解。 有时候不是沉,把它认为说是沉;有时候是沉的部份,不能分辨清楚,认为不是沉。有时候是掉举,认为这不是掉举;有的不是掉举,却把它认为是掉举。所以此中要把它区分清楚,恐怕不太容易,所以才谈到要妥善的把它分辨清楚。因为能够妥善的把它分辨清楚,才有办法去破除它。假设沉和掉粗分和细分都没有,明分和住分的条件就完全齐备,这个等持非常的纯净,所以这样的方式,是非常的纯净的实修方式。 谈到这个段落,是至尊大主宗喀巴所作的责备,就表示很多人实修的时候,往往没有效果,沉掉还没分辨清楚,所以首先妥善分辨清楚沉和掉,之后再把它灭除掉,可见这二者是重要的大纲。(一)首先把它分辨清楚,(二)随后再把它灭除掉、破除掉。所以这二项应该是很重要的部份,应该要说明的。但是现在这个地方不说,不是现在这个段落要讲的,灭除掉的方式,应当是后面才要解释说明的,所以现在这些都还不说。现在这个部份,主要要讲修安止的顺缘是什么?把逆缘的部份破除掉,也是要讲的。后面才要说明,原因是因为首先要重视顺缘的部份,顺缘先齐备,内心的等持禅修逐渐有威力,慢慢把逆缘部份破除掉。 假设现在顺缘的部份都还没有学习到,去解释说明破除逆缘的话,有没有办法破逆缘?不可能的。因为前面顺缘条件都还不齐备,因此不具足威力;不具足威力的情况下,现在要去把逆缘打败,根本不可能,铁定被逆缘打败,所以不是这种方式。因此我们看课文就知道,一定先讲顺缘的部份(P.360第5行), …沉掉乃是修止之违缘,违缘及破除之方法皆于下说,故此当说修止顺缘引生三摩地之理。(P.360第5行) 沉掉乃是修止之违缘,当然要把逆缘打败,昏沉和掉举要灭掉。违(逆)缘及破除之方法皆于下说。分辨逆缘是什么?把逆缘破除掉的方法,后面才要讲。故此当说修止顺缘引生三摩地之理,因为现在这个部份,主要要讲的是修安止之(顺缘)后,如何引生等持,应该是现在这个段落的重点;其次分辨逆缘,把它灭除掉,那是后面才要讲的重点。 所以现在这个段落,是放在成就安止的顺缘,如何先产生一个等持,等持产生之后,才会逐渐产生安止,现在讲的是修安止的顺缘,是先引生一个等持,等持怎么产生,现在才是重点。这里谈到皆于下说,下说→后面才讲,后面是在P.365第9行: 第三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分二,一有沉掉时应如何修,二离沉掉时应如何修。 初又分二,一修习对治不知沉掉,二修习知已为断彼故对治不勤功用(用功)。 初又分二,一决择沉掉之相,二于正修时生觉沉掉正知之方便。 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心安住所缘之后应如何修,一、有沉掉的时候应如何修;离(没有)沉掉时应如何修,分成二项,一、不能分辨清楚什么是沉?什么是掉?把它解释说明清楚,这是刚讲的第一个重点,要先分辨清楚粗细的沉掉。二、已经知道沉掉是什么之后,为了把它除掉之后,在对治上面没有办法发挥功效、发挥威力,不知道怎么对治它,怎么把它灭掉?所以第二个讲的是前面谈到的,已经知道了「把它破除掉的方式是什么?」。 现在这里谈到的二个重点:清楚的分辨粗细的沉掉,分辨之后如何把它破除掉,全部都放在第三个大纲里面,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分二:(一)有沉掉时如何修,(二)没有沉掉时如何修。第一个有沉掉时如何修,包括二项,谈到的二个重点全部放在这里。 P.365第三项里面又分成两项,第一项是有沉掉时应如何修,第二项是离沉掉时应如何修。P.373第1行,第二项是离沉掉时应如何修,在这之前到P.372为止,从P.365倒数第2行开始,讲第一个大纲「有沉掉时应如何修」,P.373才讲第二个大纲「离沉掉时应如何修」。 前面讲「有沉掉时应如何修」,分两个大纲,讲我们现在这个段落,刚刚谈到的「如何分辨清楚粗细的沉掉」,分辨清楚之后「如何把它灭除掉」,分成这二项,全部都列在第一个大纲,就是「有沉掉时应如何修」。所以要了解它的页数,从P.365倒数第2行开始,一直到P.372整个全部都是,在第一个项目里面,就是「有沉掉时应如何修」。这些这么长的篇幅里面,讲的就是第二项,就是「如何把它分辨清楚粗细的沉掉」,分辨之后「如何把它灭除掉」,现在这里谈到违(逆)缘及破除之方法皆于下(后)说,后面指P.365~P.372这样就很明白了。 …故此当说修止顺缘引生三摩地之理。(P.360第6行) 引生等持的方法,道理何在?就安止而言,有它逆缘的部份,逆缘的部份要分辨清楚昏沉、掉举,所以要把它灭除掉,这个部份现在还不讲,安止逆缘的部份现在不说,所以现在重点放在顺缘的部份。安止的顺缘是什么?安止的顺缘就是安止的原因。现在这个段落在讲顺缘的部份,首先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怎样引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作解释说明「九住心的次第」,九住心的内容,这要作解释说明。这算是安止的原因,所以把它称为顺缘,修止的顺缘,就是要先齐备安止的原因,可以这样子解释。安止的原因是什么?要生出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止和等持有因果的关系,因为安止是将来要得到的果,它的能成的因,原因是什么?是等持,所以等持把它称为顺缘,有这个意思了。所以有必要先把等持作一个解释说明,要把它分辨清楚,什么叫作等持?所以等持后面解释了。 此中三摩地者,谓心专住所缘,复须于所缘相续而住。此须二种方便,一于根本所缘令心不散,二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P.360第7行) 此中三摩地(等持)者,谓心专住所缘,复须于所缘相续而住。所以要具足这二个条件、这二个特色。首先等持的意思,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本身对于所缘对境要专一安住在上面。但不是只有这个条件,还要持续久久安住在上面,假设第二个条件不需要,心能够专一安住在所缘对境上面,没有加上持续安住,那这个等持要得到也太容易了。所以等持要具足这二个特色,首先于所缘对境上要专一安住在上面,不仅如此,还要能够持续地安住它,就称为得到等持了。 假设要得到具足二个特色的等持,要怎么做呢?后面讲了,此须二种方便,有二种方法才能达到前面所谈到等持的二个特色,「心安住所缘」,而且还要「持续安住它」,那就要方法了,什么方法?方法后面讲了,第一个是对于根本所缘的对象,要让我们的心、防护我们的心,让心不散乱、不离开它,这方法一定要有。第二个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能够去观察分析,前面谈到的等持要具足二个特色,这二个特色不是前面讲的明分和住分,不一样的,讲的是「专一安住在所缘的对境」,而且还能「长久安住它」。但是这二种条件的等持,要怎么去达成它呢?表示要有一种方法,让我的心缘取对境之后,能够使我的心根本就不散乱,这种方法一定要有。 其次,就算我的心缘取对境,心都不散乱,要防护使我的心现在不散乱。「现在不散乱的情况下,将来会不会产生散乱?」、「现在有散乱、没有散乱?」、「没有散乱的情况下,会不会进入散乱之中?」,是不是要有一个分析的力量去察觉呢?这二个条件都要齐备。 …初即正念次是正知。如《庄严经论释》云:「念与正知是能安住,一于所缘令心不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缘而散,于此无间弃失所缘,故明记所缘念为根本。…(P.360第8行) 前面第一个方法是忆念,能够让我们的心不会涣散;第二个方式就是正知,让内心知道已经散乱了、没有散乱、将要散乱,还是将不会散乱,这两个条件都要齐备。这二个方便(方法)齐备之下,心才能专一安住在所缘,而且能够长久安住,具足二个特色的这个等持,能够达成,所以有这二个方法。 前面谈到的是要得到安止的顺缘是等持,等持要具足二个个特色,要能专一安住在所缘上面,这个安住不是只有一下下,要能长久安住在所缘上面,这才算是等持。这是当作能成因的一个等持,就是它能成就安止,这样子的等持才能去成就安止,所以它是安止的一个能成就的原因,所以它被称为安止的顺缘,安止的一个原因。 想要得到这种等持,要靠什么呢?这种等持也要靠它的原因,它的原因就是忆念和正知这二者,这二者当作原因。为什么正念(忆念)和正知这二者当作原因呢?因为前面谈到等持要具足二个情况,要有二个特色:「专一安住在所缘」,还能「长久安住」。所以那就表示要达到这二个目标,要有二个方法。要有方法让内心能够安住在所缘上,都不散乱,一定要这种方法;其次安住在所缘上面,「是不是散乱了?」,或者「现在没有散乱,会不会形成散乱?」总要有一个察知的力量,这二个方法要有,第一个方法是忆念,第二个方法是正知,这就非常有必要了。 让内心不散乱的方法,一定要有;还有已经散乱了没有?会不会散乱?这个方法,也一定要有,所以有这二个原因忆念和正知,因此首先要得到安止的话,前面要有一个顺缘等持的部份,这个要得到。顺缘等持要得到的话,它前面要有一个原因,就是忆念和正知,这二个也要有。忆念的功效在哪里呢?让内心不散乱,不离开对境。正知的力量在哪里呢?在「心散乱了没有?将来会不会形成散乱?」,能够完全察知,忆念和正知就非常重要了。 这部份的说明有根据的,大乘《庄严经论》的注解,世亲菩萨所写的,里面就谈到了,「念与正知是能安住」,能生出安住,安住就是等持,由忆念和正知的力量,就能生出等持。忆念的力量在哪里呢?令心于所缘,令心不散,不会散乱,不会离开,这个靠念力。第二个心散已能正了知,内心已经散乱了,马上能够察觉,马上能够了知,这个是靠正知的力量。第二项心散已能正了知,至尊仁波切前面的颂文,讲的就是,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这个是正知的力量。所以,忆念和正知这二者都要齐备,它的证明根据之处在哪里?在《庄严经论》。 忆念和正知这二者非常重要,因为目标要成就安止,要先得到等持,要得到等持就靠这二项;那表示这二项没有,等持得不到,当然安止也就得不到。这二项之中,最主要的是忆念的力量,如果没有忆念,心会离开所缘。所以课本里面谈到,「若失正念忘缘而散,于此无间弃失所缘。」如果说忆念的力量衰损,心会离开所缘的对境,因此心攀缘其它的对境,散乱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对境,心完全离开了。 就心王的眷属而言,忆念本身退失掉,没有力量的话,会让心不能继续安住在所缘对境上,因此完全把所缘对境丢掉了,心抓住其他的对境,心散乱掉了,所要缘取的对境都丢掉了,这就非常严重了。我们现在是要修安止,要成就等持,前面已经选了所缘对境是什么?已经选好了,要缘取它,在缘取它的时候,现在没有去缘取这个对境,已经离开了,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为什么呢?就是忆念的力量衰损的缘故。力量衰损就非常危险,所以忆念、念力不能够衰损,这是最根本之处,因为它能够让我们的心不会离开所缘,不会丢掉所缘,这就要靠忆念的力量。在正知之后产生忆念的力量,紧紧抓住所观修的对境,这就靠念力了。 其次忆念和正知就有差别,后面要讲忆念和正知的差别,首先P.360倒数第4行, …由此正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谓如前说明观所缘。若能现起最下行相,令心坚持,令心策举,…(P.360第10行) 由此正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由此忆念、念力于所缘境住心之理,这是指忆念本身,令心靠近而朝向对境,念力本身的作用,是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很靠近而朝向对境。 其次正知的力量,是指让心间接亦能令心安住所缘,正知是能够让我们透过间接的方式,让我的心朝向于所缘的方向。忆念是指让我的心,非常靠近地朝向于所缘的方向,而不会离开它。这是念的力量和知的力量这二者,首先讲的是忆念,忆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令我们的心很靠近而朝向所缘,这是指如前所说明观所缘。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明观所缘对象应该是什么呢? 譬如说佛像(佛身)来讨论的话,应该不是眼睛看的佛像,是佛的形像要在我的内心,出现一个影像,佛身在我的内心所出现的影像,是我所要缘取的对象,前面讨论过了,这部份已经明白清楚,佛身在我的内心出现的影像,明晰的显现出来,这是如前所说,明现所缘的对象,要逐渐明现出来,且明白的知道,知道之后去执取对境的时候,要有力量去抓住它。形像至少要有一个模糊的样子在内心出现,出现这个所缘的对象,这个前面都经谈到过了,都做到了。 但是做到了之后,接下来要「令心坚持,令心策举」,令心坚持的意思是让心本身,有力气去抓住这个对境,而且还能持续去抓住这个对境;而且令心策举,心还能很高,不会掉下去。「令心坚持」是指能够有力抓住它,譬如说眼睛看着茶杯,然后我抓着茶杯来喝茶,用手抓住茶杯,抓住茶杯的手,要花点力气去抓住它。所以现在一样的道理,前面已经讲了很多所缘的对象,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佛身在我内心出现的影像,至少程度的要求影像要怎么样,前面都讨论过了。 最后我的心朝向影像的时候,应当要花一点点力气,要有力气去把它抓住,有力气去把它抓住的时候,心本身还要放在高的位置,而不是掉下去、沉下去,也没有这种情况的。 …即此而住莫新思择。…(P.360第11行) 莫新思择是不再去分析别的对境,不再去抓别的对境,只有原来前面抉择过的对境,心用力去抓住它,心去执取对境,有力气去抓住它,而且心还在很高的位置,没有沉下去,没有跑到新的对境去,这样一个情况就称为忆念。所以,忆念是指有境内心的一种状态,有境的内心本身去抓住对境的时候,它有力量去抓住,执取的时候有威力,而且内心本身策举、高举,而且没有再去思惟,去抓住别的对境,在这种情况之下,内心很靠近能够去朝向对象,这种情况就称为念力。 前面谈到忆念的作用力,首先已经抉择了所缘的对象,心就要指向所缘,心要朝向所缘,去抓住所缘。这时候心指的是心王,心指向对境要抓住所缘的时候,要靠眷属心所,忆念心所会来帮助心王。忆念本身帮助心王会发生什么效果、什么作用吗?前面谈到了,心王朝向所缘,抓住所缘的时候,如果有忆念的力量去帮助它的时候,心王抓住所缘会变成非常有力气。是什么条件让心王很有力气,去抓住所缘呢?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就是靠着忆念的力量。其次当心王去抓住所缘对境的时候,心王本身不会掉下去,它还会高举,高高在上不会掉下去,这也是靠忆念的力量。 其次让心王继续不断地停留在对境上面,不会离开,不会再去分析别的对境,抓住别的对境,会继续不断在原来的对境上停留下去,这也是靠念力的作用,这是忆念心所的作用力。现在已经抉择完毕要观修什么对境,要安住在上面,正在这样子观修的是心王。如果有忆念心所的帮助,心王去抓住对境的时候,非常有力气去抓住它,心王还能高高在上,不会掉下去,而且心王不会再散到别的对境,不会又去分析别的对境是什么?达到这些效果都是忆念的帮助,忆念的作用力。所以这里谈到忆念的作用力,很靠近而朝向所缘的对境。 P.360倒数第3行,「令心坚持,令心策举」的心,都是指心王,心王很坚固的去抓住对境,让我们的心力量很高。譬如举一个例子来讲,丢一个皮球在那边跳来跳去,狗跳过去要咬它,狗嘴巴去咬的速度比较慢,怎么去咬到球呢?因为球动得比你还快,狗的嘴巴要去抓球时,力量要比较大,速度要比较快,比起球的力量,狗去抓,它的嘴巴去咬它的力量,还要更大、更快,才有可能把球咬住;它的力量没有大,速度没那么快,球就跑掉了。一样的道理,心的力量去抓住对境的时候,也是一样要比较高的力量,称之为令心策举。 「令心坚持,令心策举」,有境是心王,心王要靠心所的力量,要靠忆念,忆念是心所,之后心王就具有威力了,之前谈到这几个特色,这些特色都是靠心所的力量。由此正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要讲忆念(正念)和正知,为什么讲忆念,不讲正念呢?因为正念是八圣(正)道里面,才会有一个正念。因为念和正念差别非常大,在八正道有正念、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定(等持)…,为什么都用「正」呢?因为圣者才有,初地以上菩萨才有,一般人不会有的。所以谈忆念和正念差别非常大,正念是圣者才会有,八正道才会有的,我们一般都不会有的,绝对不可以用正念,忆念只是内心念念不忘,把它记住就好了,这也称为念,不能称之为正念,一般就称之为忆念就可以了,下一次会解释念的定义是什么?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