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一 佛教内涵的分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一 佛教内涵的分类

 

  星期一上午

  一、佛教内涵的分类

  痛苦如疾病,是大家不想要的,

  但为了努力治疗,必须先认知你生病了……

  我很高兴并深感荣幸能在这个对佛教、特别是以佛学研究闻名的大学演讲。我将从四圣谛的宽广角度来谈佛教,如果我的英语能力足以胜任时,我会透过我的破英语表达观点,否则我会借重翻译。

  我的讲题是佛教教义部派及其观点。在这些部派中,我主要会着重在中观及唯识。如果我把所有部派一一解释,不只你们会感到迷惑,就连我自己也可能会搞混。

  乔达磨佛陀是此劫佛法的导师,他诞生于印度释迦族。佛陀的生平故事可概分成三部分:发菩提心、积聚福慧二资粮、证道及转*轮。佛陀的故事之所以用此方式呈现,是因为在佛教里,并没有无始以来就已证悟的老师,相反地,他必须是全新的证悟者。

  由于佛法有四大部派宗义,如何发菩提心、积聚福慧二资粮、证道及转*轮,有很多不 同的解释。然而,概观来看,释迦牟尼先发菩提心以利益众生,众生利益成为他的首要目标,而他的证悟只是手段;然后,他累积三大阿僧祗劫所得智慧福德资粮,最后终于完全证悟。由于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汗牛充栋,在此不必重复。

  佛陀、耶酥基督及其他大师,平实且利他的生平作为,对我而言意义非凡。这些先贤在他们至高无上的行为中,彰显出自愿对受苦甘之如饴,以便带给众生利益。以佛陀为例,虽然生在王室,但舍弃荣华富贵,到偏远地方苦修,只有在这么做之后,才真正完全证悟。身为这些宗教的信徒,我们必须确认这个根本的相似点。

  释迦牟尼在菩提迦耶成佛后,停留了七个星期,没有说法,他在印度——西藏的四月十五日证悟,并在六月四日开始说法,就是明天。所以,我们早了一天。他在瓦拉纳西的鹿野苑,对五比丘转*轮,讲授四圣谛。在说明佛陀有关四圣谛的教法前,让我们先讨论基本的三皈依。

  皈依

  佛教有哪些皈依?佛教徒及非佛教徒有何不同?从皈依的观点来看,佛教徒指的是接受佛、法、僧最终的皈依。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佛教徒是指服膺四法印(稍后会解释)为佛法的人。从三皈依的角度,也称作三宝来看,佛是皈依的导师,但法才是真正的皈依。佛陀自己也说过:“我只能指出解脱的路,能否解脱还是得靠自己。”佛陀又说:“你是你自己的上师。”僧帮众生完成皈依。

  佛。根据大乘,什么是佛?众生本具佛性,佛性可从身、语、意三大要素分析,因此,众生有潜力成就佛的圆满身、语、意。佛意有两个层面,一是始觉,一是本觉。始觉是佛的般若法身,本觉是佛的自性身,合在一起就是法身。

  自性身有两种不同形式,一是离垢法界,另一是离垢力,又称自性清静及离垢清净。

  法。佛、法、僧三宝,构成佛教的皈依。其中,法有两重意义:真正的灭及真正的道。真正的灭是真正的皈依,护卫众生远离有害事物,止息苦及苦因。真正的道是获得真正的灭的直接方法。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灭与道是真正的皈依。随后的一系列演讲,会有很大部分是关于烦恼止息的实相界。

  法分成解、行两种形式,后者是指真正的灭与真正的道。这些是佛所证悟的法。真正的道能真正克服烦恼,也就是戒、定、慧的训练。戒、定、慧的训练就是行,以讨论戒、定、慧为主题的书籍就是解,合称三藏:论藏、经藏及律藏。

  就像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所言:“经藏不外三藏或二乘。”因此,经藏是刚刚所提的三藏,或声闻独觉乘及菩萨乘。

  僧。僧宝是由至少证得见道位(已现证空性)的菩萨、声闻及独觉所组成。由于这样的了悟,他们被称为圣人,菩萨圣人是指初地到十地菩萨。修行果位有很多分类方法。有人把资粮道及加行道归纳在信地,又有人将十地进一步分类。因此,也有解释成十一、十三或十五地,特别是与密乘有关时,地的分法更是琳琅满目。

  另一方面,从大修行者观点来看,由于修持明光不共密法,快速成就次第,有些学者认为把道、果次第化是错误的,特别是对那些证得大手印的人而言更是如此,因此不应用渐悟来解释密乘的顿悟。

  从声闻及独觉乘来看,则有八地,而以四果来解释会较方便。四果分别是:

  一、入流:现证空性者。

  二、一来:了断欲界六种粗品烦恼者。

  三、不还:了断欲界九种粗品烦恼者。

  四、阿罗汉:了断欲、色、无色三界八十一种粗品烦恼者。

  这许多不同的区分,都可用来解释协助完成皈依的僧宝。

  三皈依就是佛、法、僧,但在西藏有四皈依,也就是上师、佛、法、僧。一位对佛法有兴趣的德国女士,曾非常不可置信地问我:“上师怎么可以被认为比佛还伟大?我无法接受。这代表什么意思?”

  我告诉她,她是对的。事实上,佛教徒只有佛、法、僧三皈依,会把上师区分出来,是因为上师就像佛陀的信差,来指引我们通往佛之道,此外,具格上师就是佛。因此,即使上师被分别对待,事实上,上师是佛或僧,只有三皈依,没有四皈依。那些不够格的上师,当然就更另当别论了。

  四法印

  如上所提,就哲学观点来看,某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端视他是否服膺四法印为佛法。这四法印为:

  一、诸行无常。

  二、诸漏皆苦。

  三、诸法无我。

  四、涅槃寂静。

  这有些复杂,因为毗婆沙宗的支派犢子部,主张有一个不可说我,因此,是否把此派视为佛教徒,仍有争议。

  佛教史上的大、小乘

  大乘经典《解深密经》讲述佛陀三转*轮。初转*轮是四圣谛,二转*轮为无相*轮,三转*轮是善辨*轮。佛在初转*轮中说,万法皆以自性安立。佛在二转*轮中,将万法分成三自性:遍计所执性是非以自性安立,圆成实性是空无自性,依他起性是以其自性安立。

  很多历史学者争辩是否大乘佛教都是佛陀所说法,又大乘佛教中的密乘是否为佛陀的教法。让我们以佛教徒的观点来说。佛陀以权宜说声闻教法,在声闻经里提到修行果位,共分声闻果、独觉果及佛果三种证悟,即使是声闻经也教导为证佛果的菩萨道,而不是只教导声闻及独觉之道。我不用小乘或大乘这些名词,因为会带来误解,用声闻乘及菩萨乘似乎较好,即使小乘仍被使用,这不代表小乘比较差或应受到鄙视。

  就此观点,在密乘中,如果有人认为,声闻乘不能克服解脱轮回的障碍,就是违反密宗根本戒。因此,它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必须至心礼敬声闻乘,它并没有比较不好。就修行观点来看,我们必须修行一切乘的法门,少有例外。

  因此,所谓大乘或小乘,只是根据发愿、修行、道果是大或是小而定。即使如此,由于使用大乘或小乘的名词易导致误解,我较喜欢用声闻乘及菩萨乘这两个名词,在某些佛教会议中,已经有人倡议不要再用大乘、小乘的说法。

  声闻乘的经典描述三种果位——声闻果、独觉果、佛果。因此,即使声闻乘也称菩萨,借由累积三大阿僧祗劫以来的福德智慧而证得佛性。但声闻经没有明确立下行菩萨道的方法,它们只谈三十七觉分。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如果有人只修行三十七觉分,而达到超越声闻果及独觉果的无上解脱,这是无因生果。声闻经也提及佛性,隐含着另一套行菩萨道的方法。可见即使是声闻经,佛陀也为三业清净的少数行者(其中有人、天)讲述菩萨乘。

  但是,并非所有佛陀的教法及事业都见于小乘经。例如佛陀在灵蹴山二转*轮说般若经,经中指出会中有人、天、护法等众生云集;但如果你到过灵蹴山,事实上它的山顶只能站十个、最多十五个人,这是肉眼所见的灵蹴山。因此,只有三业清净的行者得见此示现,这些出现在他们的清净见中。

  由于大乘是否为佛陀说法有很多争议,弥勒菩萨在他的《大乘经庄严论》中说,这些的确是佛陀所说之法,龙树菩萨在他的《宝鬘论》、清辨菩萨在他的《思择焰论》、寂天菩萨在他的《入菩萨行论》中,也都这么说。不过,著名史籍对于大乘是否为佛所说法尚无定论,这是我对此情形的见解。

  更有甚者,密乘通常并不公开,而是专为心续已达某种成熟境界的个别上根所说。有些密教教法则是坛城主尊(佛)示现有具殊胜业报功德的大修行者净相中所说。因此,无论释迦牟尼佛生前或涅槃后,这些教法都可以出现。这些都不是一般史籍所记载。

  推理的必要性

  大乘法唯识宗及中观宗,将佛法分为了义与不了义。也就是即使是佛经中的教法,也须检视是否合乎逻辑推论,如果不合理,就不适合照本宣科,而是需要阐释。

  佛教的四大部宗——毗婆沙、经部宗、唯识宗及中观宗,都以佛陀所说法立教,同样也有很多方法来说明了义与不了义。因此,由于所有教派都有引述用来做其各别教义的来源,不可能只依赖经文就了解哪些法代表佛陀的最终思想,而哪些只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说。因此,佛陀说:

  从来炼金非易事,

  精冶细割复炽火,

  吾语僧凡若信受,

  不为敬佛为琢磨。

  因此,如果某人主张违反推理,他就不是这个主题的适当人选或权威,所以推理是区分了义与不了义的主要方法。

  那么,佛法如何分析呢?佛陀说了四依法的原则:

  一、依法不依人;

  二、关于法,依义不依语;

  三、关于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四、关于了义,依智不依识。

  我们应用四依法来分析,以确定某个教法在意义上是否透彻究竟。

  知道如何分辨什么是说法者的思想,经文的意思,这是很重要的。就此观点,中观应成派代表佛陀的思想,佛陀就是经文的说法者;其他较不普遍的教义或下乘(译注:指应承中观宗以外的佛教宗法),则是佛陀在特定时间为特定的目的所说。研究佛教思想时,应谨记多元系统的观点,如果你只取一页,强记并重复其义,当你看到另一页时,将会大感困惑。

  在我后面的唐卡绘有六庄严及二贤士,他们对经文的分析,有助我们在理解经义时大开眼界。让我稍微谈谈他们,最早的两位圣人——龙树及圣提婆,主要根据中观宗的思想,来讲述空性,这是对万法最究竟的诠释。接下来两位是无著及世亲,他们的作品着重在戒律及行门,而非理论,就理论来看,他们主要都遵循唯识见。由于大部分西藏人都服膺中观,我们与龙树及圣提婆同一阵线,强烈反对无著及世亲。

  接下来两位是伟大的佛教因明学家——陈那及法称,所有佛教因明学都根据陈那的作品,而法称又加以发扬光大,若无这两位伟人的作品,佛教因明学就不会如此精确。

  二贤士是德光和释迦光,他们主要的作品是有关戒律,如何行住坐卧,如何受出家戒,以及出家众的生活仪规。六庄严及二贤士是真有其人的古代学者。

  四圣谛

  现在进入四圣谛的正题。四圣谛与因果的两个解释有关,一是在染污界,另一个则是在清净法界。

  这两组因果的关系为何?由于想得乐,所以要解释清净法界的因果,而因为想离苦,所以要解释染污法界的因果。

  呈现这两组因果的方式有二,一是依实际的生活先后,一是依体悟的过程。前者强调客观因素,后者强调主观因素。例如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第四品中,以实际的生起先后来看四圣谛:

  依集、道与苦、灭的顺序

  “集”及“道”是两个因——真正的起源及真正的道路;“苦”及“灭” 灭是两个果——真正的苦及真正的灭。这是从客观的生起先后的角度来描述,把第二谛与第四谛放在第一谛与第三谛之前,也就是先谈因后谈果。弥勒菩萨又在《宝性论》中,以主观的体悟顺序来说明四圣谛:

  病当知,病因当舍;

  乐当证,良药当服。

  如是,苦、集、灭、道,

  当知、当舍、当证、当行。

  在此,苦是第一谛,然后是集、灭、道。这是依体悟的过程来呈现。

  用一个例子可以清楚看出后者的顺序。痛苦如疾病,疾病是大家不想要的,但为了努力治疗,必须先认知你生病了,如果你认为生病是快乐的,你将不会希望免于生病,因此,首先你要认知疾病。

  一旦你认知疾病,因为你不想要痛苦,你将会研究以确定生病的真正原因,这是为什么苦是第二谛。即使你认知了疾病,你有了想摆脱它的态度,那时你仍然尚未发现它的根源及成因,因此,你还没有治疗它的信心。但是,一旦你发现真正病因,你有了信心:“现在,我可以摆脱疾病。”这就会带领我们到达真正的灭,也就是第三谛,因为在认知病痛主因后,你可以有信心地想着:“现在,我可达到灭,治愈病痛。”

  一旦你知道苦是轮回的特性,了解苦因及苦灭,你就会希望离苦之道并走向此路。当你知道病苦可以获得治疗,你会寻找解药,即使你必须开刀,愿意经历短暂的痛苦,以便带来快乐的结果,两者相权取其轻,是我们的本性,是天性法则。

  深观的必要

  四圣谛有十六行相,每一谛有四行相。为什么要深入解释这些主题?根据佛教的解释,苦的根源来自于无明的力量,破除无明靠观慧,可根本拔除痛苦的观法有六种。第一种是字义观,也就是一字一字钻研其义。第二种是法性观,探讨诸法是在内或在外。第三种是法相观,研究诸法的自相和共相。第四种是所依观,探讨诸法的善性、恶性所在。第五种是时间观,研究时间,因为诸法的转化依于时间。第六种是因明观,这又可分为四类:

  1、缘起因:果依因而起。

  2、功能因:例如火显示燃烧的功能,或水显示湿润的功能。

  3、自性因:每个现象都有自性,例如,火的自性是热,水的自性是湿。

  4、安立因:不违现量和比量。

  量(有效的认知)可分为两种:现量及比量。比量又有三种形式:事势比量、极成比量、信入比量。

  因量是产生比量心的基础,因相的重要性在于比量必须依据正因果理解所缘,而所缘通常隐藏在现量之后。因明大师如陈那、法称等,都曾祥述因相的种类。

  正因依三条理则而立,简言之,包括(1)遍是宗法性,(2)同品定有性,(3)异品遍无性。这些正因可从不同观点看。就体性而言,正因有三类:(1)生果因(从果可推论出因的存在)(2)同质因(某物是橡树,故可证明某物是树),(3)未见因(若条件具足就可见某物,故若未见某物,即可证明某物不存在)。

  若正因以所证的述词来分类,则可分二种:(1)正法因,(2)负法因。若以向谁证明来分类,则正因可分二种:(1)自证(以比量向你自己说明某事),(2)他证(向他人证明某事)。若以证据的形式来分类,则正因可分五种:

  (1)证明为世俗谛的正因——也就是说,你已知其义,但须知其名。

  (2)证明意义的正因。

  (3)证明唯世俗的正因。

  (4)证明唯意义的正因。

  (5)证明既是意义又是世俗的正因。

  这五种正因可摄为生果因、同质因、未见因。生果因是就时间前后而言,同质因是就情况而言,未见因是就向谁说因而言。

  以体性而分的正因三相,又有许多细分。例如生果因可分为五种,包括证明(1)实因,(2)前因,(3)共因,(4)别因,(5)正生果因(推论因相的方法)。同样地,未见因也有二种:(1)未出现的未见因,(2)如果有即会出现的未见因。这些又可进一步细分成十一种,有些学者甚至分成二十五种,如相关物的未见正因、因的未见正因、见矛盾物的正因。

  在六种拔除痛苦的观法中,最后一种是因明观,如前所述,可分成四种类型。科学研究似乎是主要研究前三者——自性因(研究物体的自性)、功能因(研究物体根据其特性表现功能)、缘起因(研究物体的因缘所生)。这些几乎是科学过程的基本模式。因此,这六种观法似乎涵盖所有科学及精神的研究。

  我相信科学研究发展应与精神发展合作,因为两者关心的主题类似。一者是借由实验与工具,另一种是透过内在经验及禅修而进步。我们应分清楚“科学无法证明的”及“科学证明为不存在的”这两回事。科学证明为不存在的,佛教徒必须接受它是不存在的,但科学无法证明的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很明显地,神秘的事不可胜数。人的感官只到达某一层次,但我们不能断言超越五官感受之外别无他物。祖父母无法以五官认知的事物,今日我们可以以五官来发现,我们可以用五官感受到物质现象的形状、颜色等,很多我们现在无法理解奥秘,未来将会真相大白。

  就其他不同领域如意识来看,虽然众生(包括人类)自古以来就经验到意识,但我们却不知意识的功能、本性到底是什么,这些事物没有形式、形状或颜色,是属于无法用研究外在现象方法去了解的现象。

 
 
 
前五篇文章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二 轮回实相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三 轮回的心理学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四 再谈心识和业力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五 灭及佛性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六 道及喜之用

 

后五篇文章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杰仁波切在哈佛 目录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断除世间贪恋才能往生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有善根的人才重视善根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有修有证才能度众生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当下也是“临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