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见悲青增格西:灭谛 |
 
见悲青增格西:灭谛
推荐灭谛四相:灭、静、妙、离。灭是灭掉,静也是灭掉之意,灭是说灭五取蕴,静是说它的因素——烦恼灭除。所以基本上是灭、灭,但是从二个方面去说。也就是:五取蕴可以灭,所以就有了解脱。要如何才能灭掉五取蕴?就要从烦恼方面讲。灭除烦恼时,就能灭掉五蕴流转的情况。妙是很好的意思。离是永远离开、决定离开、完全离开,以现代话来说,就是彻底离开所有痛苦。 五取蕴是否可以灭?则要探究五取蕴是否有因素?如果它没有因素,就没办法灭;如果因素是恒常的,也没有办法灭;如果因素是无常法,但它是正常的流转,那也没办法灭。如果因素是佛教所说的,确实是烦恼,这样是有办法灭除的,因为烦恼是颠倒的识。有些烦恼是分别的,如1+1=8的认知,这样的认知,一旦改过来自然就没有了;有些烦恼是俱生的,是习惯养成的,然而这还是可以改过来。因方面没有了,果方面就不会产生。 如《释量论》说冰与火之例:热与冷是完全对立的,同一处温度不断升高,冰冷度就会越来越弱,冰冷的状态无法保持下去,最终冰冷的状态就会没有。这可以分二个层面,一是温度渐渐升高,冰冷度会渐渐降低,这种一点一点的改变,说明持续下去可以改变很多。与此相同,无我慧是对治品,而且对治可以一直持续,它所对治的就会越来越弱。用这个方式来说明烦恼是可以对治的。最终是不是连种子都可以断除呢?无我的道理是与事实吻合的,就像1+1=2,而烦恼是如1+1=8等。无我慧与烦恼是相冲突的,如同懂1+1=2,则1+1=8等想法就会彻底消失一样,所以最终烦恼是可以断除的。 刚开始就能形成对治,一直下去,最终能根本断除,从这边就讲出灭。得见道时可以得到灭谛,那时就会灭除某些烦恼,当得阿罗汉果时,就可以把一切烦恼都灭除。灭指的是解脱,解脱其实就是灭。灭掉烦恼、解脱讲的是涅槃,完全灭掉烦恼的情况就是描述涅槃最圆满的解释。但是如何灭除烦恼?为什么能灭除烦恼?我们会认为断除贪瞋好像是不可能的,如有“学佛很久了,脾气好像都没改,好像是不可能改的”的想法,就牵涉到“如何灭除烦恼”等这些问题。 灭谛是恒常法,是择灭法(苦谛、集谛、道谛是无常法)。“择”字义是选择的意思。择灭是指思择四谛从而得到的。非择灭则不是思择四谛产生的。例如你现在人在佛堂,就不会在家中,即“某日七点至九点不在家”是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它不是因缘所生。择灭是常法,为什么强调这个?择灭是灭除烦恼,灭除烦恼这一事实是常法,所以就不会再复返。若可以肯定择灭就可以肯定阿罗汉不再流转三有,所以要肯定择灭是常法。要如何肯定择灭是常法呢?要从断除种子去说。 苦谛或五取蕴不是坚固的,因为它的因——集谛是有对治的,它是具有障碍性(或说对治)的。如以我执为主的集谛,对治、障碍的情况是我执不符合事实,无我见是符合事实的,我执和无我见如冰与火一样,无法在同一相续中融洽地下去,因此我执是有办法解决的。 灭相的重点是“彼非坚固性,因有碍等故”,这个部份称为成立瑜伽现量。修道真的能断烦恼吗?断烦恼是不是要透过佛教所讲的这些道?我执和无我见之间是否如秤的二头,一者低下,一者就高起?《释量论》等很多典籍很努力解释的就是:无我是不是可以懂?懂了之后,用止观修上去,真的就能够现证它吗?现证之后,还能再修上去吗?修上去真能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 问:有余涅槃的阿罗汉有没有十二因缘?问:他有没有生老病死?(生)答:有。问:有没有老死?(生)答:有。问:有老死,所以有十二因缘的最后一支?(生)答:有。问:这样他有轮回吗?(生)答:没有。问:难道老死不是轮回吗?十二因缘里的任一支都是属于轮回,所以如果他有老死的话就要说有轮回。所以应该是这样:问:阿罗汉会不会死?会。会不会老?会。有没有老死?“老死”是专有名词,指的是十二因缘的最后一支。或是说有老死,但是没有老死支,将二者区分开来。阿罗汉脱离了轮回。成阿罗汉的前一剎那,他的身体是轮回之身,他的五蕴是轮回,第二剎那就不是了。所谓的轮回是要被业与烦恼绑在某一次的蕴体上。有余涅槃的阿罗汉因为前业的关系,是与蕴体住在一起,而非绑在一起。那个绑的绳子已经松了,他想走就可以走,他想留一下也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