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衮却格西: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度、持戒度 |
 
衮却格西: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度、持戒度
在获得暇满人身的时候,不要贪着于轮回,要再进一步,让所有受苦的众生脱离轮回界。为此缘故,我一定要成就圆满无上的正等正觉,要发菩提心,要以为了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来听受、修持正法。 菩提道次第教授分四个门径,就是:“甲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甲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分两点,就是:“乙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乙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乙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分两项:“丙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丙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丙二、如何取心要的道理又分丁一、丁二,“丁二、正取心要”分三项:“戊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前面两项我们已经讲过。现在是讲到 戊三、上士道次修心的阶段。上士道次修心的内涵也分三项:“己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己二、如何发生此心之道理,以及 己三、既发心已(如何)学(菩萨)行的道理。” 关于 己二、如何发起菩提心的道理分四项来说明:庚一、依着何因而发起,庚二、如何修菩提心的次第,庚三、发起菩提心的量,最后是 庚四、仪轨受法。上次讲到 庚四、仪轨受法分三项:辛一、未得令得,辛二、已得守护不失坏,最后是 辛三、失坏后如何还净的方便(如何清净的道理)。菩萨戒受完之后,仪轨就广的来说有三项:“辛一、未得戒令得戒的道理”;以及“辛二、得戒之后如何让它不失坏之守护之理”;最后是“辛三、假设你犯了戒之后如何去还净的方便”。就还净的方便来说,因为没有传菩萨戒,所以没办法广说,如何能广说,那还净的方便必须好好来详细研究,什么是十八条根本堕(即重罪)?什么是四十八条轻垢罪(即轻罪)? 别解脱律仪及密乘律仪(别解脱戒及金刚乘戒),在没有受戒之前,不准看戒条与学处;相反的,菩萨戒在没受戒之前,一定先要看戒条与学处。在你受戒之前,因为没受戒,即使是犯了也不算是犯戒。一旦受了戒,即使没犯根本堕,就算犯了少分戒,或是没能圆满的守护,这时候你就必须还净,必须去忏除。所谓的还净是指菩萨戒的行心仪轨,不是愿心仪轨。特别是说犯到一些十八根本堕,就是犯了根本堕中的几分,也要去还净;否则就必须重受。 什么是愿心仪轨的不共誓言?就是行者每天必须六次发心,一天中要昼三夜三的发誓愿,发菩提心,这是不共誓言,要好好守护。这整个理路是来自于先发起菩提心,并且受律仪。受戒之后,就必须修学菩萨行。如果发心受戒,而不学菩萨行、不行菩萨道,那不可能成佛。宗喀巴大师说:“唯只发心而不能修学、守护、串习三种律仪,是不能成佛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发心,但不能好好的去实修、实践学处(三种律仪是菩萨行的学处),就不可能成佛。 你只是想去某个城市是没有用的,除了想之外,必须正行去走,要实践!想去就得实际去走,才会走到。一样的,你只发菩提心是不可能成佛的!为了成就佛陀色身与法身功德,就要好好的修学方便分及智慧分的双运之道。大乘智慧分及方便分双运之道的修法接下来会讲到。以六度来说,前五度是属于方便分,是福德资粮的修学,后一度智慧度属于智慧分,是智慧资粮的修学。 245页科判:“己三、第三既发心已于诸菩萨行修学道理分三”:庚一、发心之后须要学学处的理由。“庚二、显示学习智慧分与方便分(只有)一分不能成佛”,单独智慧分或方便分的修学是不可能成佛的。庚三、正行解释学处学习次第。 需要修学菩萨行的理由何在?如果发起菩提心之后,菩萨不修学菩萨学处,一定不能成佛的。因此,一定要好好的努力修学菩萨行!仅只发心而不修学菩萨行、不受持菩萨戒,是不可能成佛的! 显示学习智慧分与方便分只有一分不能成佛的道理,(247页第6行)“毗卢遮那现证菩提经云,‘秘密主,一切种智者,从大悲根本生,从菩提心因生,以诸方便而至究竟。’其中大悲如前已说”,大悲心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而菩提心指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两种。方便指布施等五度圆满。但是欲求成佛必须修两种因,就是智慧分与方便分不相分离的道,而且是必须修两种因,就是智慧分与方便分不相分离的道,而且是必须互相摄持来学习,所以必须双运修习。 257页科判“庚三、第三解释学习学处次第分二:辛一、于总大乘学习道理,辛二、特于金刚乘学习道理。”“辛一、于总大乘学习道理”分三:壬一、净修欲学菩萨学处。壬二、修行之后受取菩萨律仪(菩萨戒)。壬三、受已(受过菩萨戒)如何学习的道理。 壬一、净修欲学菩萨学处者,戒律和密乘(别解脱戒及密乘戒)两者当中,(257页第3行)“若先未受各各律仪,不可听闻所有学处。”;而菩萨戒就不一样,“此不同彼,此诸学处先当善知净修相续”,让行者的相续好好清净之后,“次乐受者”欢喜信受者,“乃可授与诸律仪故”才能够授与菩萨学处,这是最好的方便。 修行之后如何受取菩萨律仪的道理,(第2段) “第二者初当如何正受道理,受已无间于根本罪及恶作罪(四十六轻垢罪)防护道理,设有毁犯还出道理”,这道理应该从无著菩萨的《菩萨地》里的《戒品释》广说抉择。“未受律仪定须先阅,如彼当知”,就是牢记《菩萨地》的文义,先了解再来受持。 壬三、受已如何修习道理分三:“癸一、何所学处。癸二、其中能摄诸学道理。癸三、于此如何学习次第。”说到修行,菩萨道广大无边,但是“若广差别虽无边际,随类略摄,于六度中尽摄菩萨诸应学事。”因此“六度者摄菩萨道一切扼要大温陀南(大关要)”,四摄法门也在六度当中,“四摄亦即摄于其中,摄施易知”。四摄第一个是布施,第二个是爱语。“爱语者是依六度教诫所化,利行者是安立他于所教义(安立他为所教化义),同事者是自亦同所化行故(同所教化者而行持)。”“又二资粮及三学等,亦摄菩萨一切正道。”这二资粮是指福德资粮及智慧资粮,三学是指戒、定、慧,当然是可以摄为菩萨正道所学处。但是“然如六度所引解了,诸余能摄则不能尔”。六度是最超胜,最能摄菩萨学处的。 癸二、能摄诸学道理分二:子一、正说六度的数量及义决定。子二、兼说次第决定。子一、第一个分六项:丑一、“观待增上生数决定者”(258页第3段) “又须具足所受用财,能受用身,同受用伴,凡所作业悉能成办,四种圆满。又此盛事亦多变为烦恼之缘,故须不随烦恼力转,此犹非足尚须对于诸取舍处,能善分辨无倒进止。”“故于余生感六盛事,非为无因,不平等因,其随顺因定为六度。”前面所讲的六种盛事、六种果报,这因不是来自于无因、不顺因、或是不平等因,而随顺于相顺之因,也就是六度。“当修当习当多修习六(度)到彼岸,以殊胜因能感如是殊胜果故。此是现前增上生果,身圆满等究竟增上生者,唯佛地有。” 丑二“观待引发(自他)二利数决定者”。“其修利他,先须以财而作饶益。此若损恼有情而施亦无所济(损恼有情而布施是没有助益的),善遮损他(能够善巧遮止损恼众生)及所依事(所布施的事情),利他极大,故须尸罗(所以需要持戒)。”要能够持戒清净究竟,“若不能忍他作怨害,报一报二。戒难清净,故戒究竟须耐怨害忍。由不报复,能免众多他所造罪,他若信乐堪令行善,故是最大利他。”而自利者,是以智慧之力去得到解脱之乐,若心散乱则不能得此。因此需要尽力令心住定于三摩地当中,所以说“堪能如欲安住所缘”,“堪能”是指身心堪能。堪能什么?堪能如自己想要的安住在所缘境上。所以接着说:“昼夜发勤精进无有劳倦”,就是说,已经有能力如欲的安住所缘后,行者要日夜不间断的激励自己努力无所疲倦的修持。但若要能够均匀彻底的圆满二利,就必须修行六度。 丑三“观待引发圆满一切利他数决定者”(259页第3段) 首先以财施(舍心)去除众生的匮乏,其次于有情不为损恼,就是持戒。且忍耐怨害苦,必须忍辱。“于助他事发起精进而无厌离”这是精进;“依于静虑以神通等引摄其意”就是摄受众生的义利,让众生能够满意。“若成法器”引导众生成为堪能教授的法器之后,“次依智慧善说断疑”教说以断众生的疑惑,令其解脱,因此六度决定。 丑四“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决定者”(260页第3行),“谓已得财位无所贪著,及于未得不希求故,于诸财位能不顾恋,有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戒敬戒(持戒),依情非情(有情与无情)所生众苦,能堪忍故不起厌患(忍辱),修善所作勇悍无厌(精进),修奢摩他无分别瑜伽(静虑),及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以此六事(六度)摄尽一切能趣大乘,此由六度次第引发无须更多。” 丑五、观待“依一切种道或方便数决定者”(第3段) 。“谓于已得境界受用,无贪欲道或方便者,谓行惠施,由修能舍离彼贪故(布施)。诸未得境为得彼故功用散乱,防护方便谓持净戒,由能安住比丘律仪,一切事业边际散乱悉不生故(持戒)。不舍有情方便谓能堪忍,不厌怨害一切苦故(忍辱)。增善方便谓发精进(增长善业的方便最好莫过于勤发精进),由发精进善增长故(由发起精进,善业增长,这是精进)。净障方便谓后二度(静虑与智慧度),静虑伏惑(静虑能够伏断烦恼,伏惑是指现行的烦恼能够调伏。),般若(智慧)能净所知障故,故六度决定。” 丑六“观待三学数决定者”(261页第2段) 。“戒学自性即是戒度”,可是此要有布施不恋顾资财,乃能够正受戒律。因此布施是得戒、持戒资粮。正受戒已,由他打不还手、骂不还骂等等,能够忍耐守护,这样修忍辱才能够清净持戒。因此忍辱是戒的眷属。静虑是增上定学。般若是增上慧学。“精进遍通三学所摄,故六度决定。” 刚刚是讲说(正式讨论),现在是兼说(申述、附带说明)。兼说次第者分三,(262页第2段) “生起次第者,若能布施于诸资财,不顾不贪则能受戒,若具尸罗善防恶行则于怨害而能堪忍”,布施,然后持戒,然后忍辱。“若有忍耐不厌难行,退缘微少能发精进,若能昼夜发勤精进能发正定,心于善(所)缘堪能安住,若心定(这个定应该是指等持)者乃能如实通达真实。(总之)胜劣次第者。前前微劣,后后殊胜。粗细次第者,前较后者易转易作,故相粗显(这是指前面的次第,相比较粗显),后较前者难转难作,各较自前故为微细(后后的更微细,前前的较粗显)。” 学此六度的次第分二:“子一、初于总行(总菩萨行)学习道理,子二、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后二度)学习道理。” 子一、初于总行学习道理分两点:“丑一、学习六度熟自佛法,丑二、学习四摄熟他有情。”丑一、首先学习六度熟自佛法分六项:“寅一、学习布施, 寅二、持戒,寅三、忍辱,寅四、精进,寅五、静虑,寅六、般若”。寅一、布施分四项:卯一、布施的体性。卯二、转趣发起布施的方法。卯三、布施差别。卯四、此等略义。 布施的意义,(263页第4行)“云何施自性,谓诸菩萨不顾自身一切资具,所有无贪俱生之思,及此所发能舍施物身语二业。” 第二转趣发起布施的方便。为了能生起布施心,你必须要能够断除悭贪,同时至心发起布施他有情的意乐。“能施舍”有很大的深义,当你布施的时候,没有夹杂其他的烦恼,同时又能够无所求,在没有悭贪之下,至心为其他众生的义利,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施舍出去,这样才算。二乘罗汉圣者是已经摧灭了悭贪烦恼,但他没有菩提心,不能把一切欢欢喜喜地为利他而舍。所以要舍去布施的违缘──悭贪。修舍心时,“此须修习摄持过患”意思是说,对所拥有的东西,不想布施,觉得必须守护起来,具有悭贪心,这样反而带来更多的烦恼;这还不够,还要观察执持守护的过患;同时要去思惟布施的胜利。有位噶当巴师父说:“我没有看到你有什么布施的功德,但是我看到你守护的过患。”就是指悭贪不舍的这种过患。 卯三、布施的差别,广分有三:(267页科判)“辰一、总一切依当如何行,辰二、观待(各)别(所)依所有差别,辰三、布施自性所有差别。”辰一、总一切依当如何行来说,布施具有六种殊胜,要依六种殊胜来行,或者说,以六度涵摄于一度的心情来布施。己一、依殊胜者,是说所依的心。心所依殊胜是说依着菩提心,以菩提心作为摄持的意乐,由此发起行布施。己二、物殊胜是说:“总诸施物无余行施,若于别物而行施时,亦应不忘总施意乐。” 己三、所为殊胜者是说,你为什么目的而布施,应该是“为令一切有情现前安乐究竟利义而正惠施。” 己四、善巧方便殊胜者,是说布施的时候应该善巧方便,应该如佛经所说,由无分别智摄持,也就是说,以三轮体空的心去做布施,是最好的善巧方便。初发业者当以通达法无我慧(法无自性的智慧)做摄持去行布施。己五、回向殊胜者,将布施所得功德善业“回向施善于大菩提”,回向于大菩提。己六、清净殊胜者,是说要灭除烦恼障及所知障。有此六种殊胜。 仅只布施当然有布施功德,若是具足六波罗蜜(六度而行)布施者:“如行法施防止声闻独觉(自利)作意”,利他来说就是持戒。“于种智法(一切种智就是佛陀果位)信行堪忍(就是忍辱),忍恕他骂(以上是忍辱),为令法施倍复增长,发起欲乐是名精进,心专一趣不杂小乘(意乐),回向此善于大菩提,是名静虑,”了知通达能施、所施、受者都是幻化,像变魔术一样的,无所得,是名般若。这一度具足六度,具足这样六度意乐的心是最强的。 辰二、观待别依所有差别:在家菩萨应该行持财施,出家菩萨应该行持法施。这个法源根据是有的。这个比如说,布施、持戒、忍辱是在家人较容易做,出家人比较容易行后三度。(此引自《入中论》第三菩提心,讲发光地时有提到。) 布施的体性差别分三:(268页第2段) “己一、法施者,谓无颠倒开示正法。”所谓法施倒也不一定是高广大座铺陈圆满光明,在那边说法才叫法施,当然这个也包括;另外还有比方说,你与人家闲谈的时候,或在一些非正式的情况下,让众生的心能够转入正法,这都算是法施。“己二、无畏施者,谓从王贼等人间怖畏,狮虎鲸等非人怖畏,水及火等大种怖畏救护有情。”这是很明显的,像放生就是无畏施。众生遭命难,你以金钱护生,把他放生就是无畏施。西藏有这种风俗,就是把糌粑食物布施给那些小虫、蚂蚁,这种就是无畏施。无畏施包括陆海空三栖动物。水中动物掉到陆上,你把它放回水中去;它是陆地动物掉到水中去,你把它救出来;这都算是无畏施。 己三、财施分二(268页科判):午一、实际去施舍财,以及午二、仅是意乐上去布施。实际舍财布施者分三:“未一、舍财(的)道理,未二、若不能舍当如何行,未三、习近对治布施障碍。”舍财的道理分四:“申一、惠施何田,申二、何心惠施,申三、如何行施,申四、施何等物。” 申一、惠施何田就是布施的对象,分十项:“酉一、诸亲友于自有恩,酉二、诸怨敌谓作损害,酉三、中庸者俱无恩怨,酉四、有德者谓具戒等,酉五、有过者谓戒犯等,酉六、劣于己,酉七、与自等(和自己平等),酉八、胜于自,酉九、富乐(者),酉十、贫苦(者)。” 申二、以何心(意乐)做布施,分成两部分来说明,首先是“当具足何等意乐者”又分为缘所为事、缘所施物及缘行施田三方面,“缘所为事谓作是念,当依此故圆满无上菩提资粮,圆满布施波罗蜜多。”而行布施。“缘所施物,谓于自物作他物解,所施之物如取寄存,当念菩萨一切所有,于有情所先已施故。”换句话说,把自己的东西看成是别人的,现在不过是还给他,要有这种想法。第七世嘉瓦仁波切说:“我虽然是个国王,但是我的东西只有出家三衣而已,其它都是众生的。”“缘行施田,为善知识。”就是将布施的对象视为你的善知识。“谓于来乞未乞诸田,应念此等满我布施波罗蜜多,当具如是三种意乐。”这是于一切境中,都应具足的意乐,是总意乐。 在别意乐上,因对象不同,如何以不同的意乐来布施?对于损害你的众生,以慈心来布施;对痛苦的众生以悲心来做布施;对功德超过你的对象,以(随喜)善心做布施;对你有利益的众生,以中庸的心,舍平等住的心来布施。“别意乐者,于诸怨害以慈意乐,于诸有苦以悲意乐,于诸有德以喜意乐,于诸有恩以诸意乐而行惠施。” 其次“当断除何等意乐”(269页第2段) “无恶见取意乐者,谓念布施全无果报,及念杀害而行惠施以为正法,或计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布施圆满,便证世间出世离欲,莫如是施。”这种意乐不能做。“念杀害而行惠施”是指你杀害众生而行布施。比如说:杀鱼喂狗,杀鱼给人吃,这都不能做的。居士在家,因家人要吃肉,就必须去杀害众生来喂家人,这怎么办?这不是布施,这是不净布施,还是有罪。“念杀害而行惠施以为正法,或计瑞相吉祥而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血祭。外道杀羊,以羊头祭祀,他们认为这样杀害布施可以得到功德,以为是正法,这是不对的。“当无高举意乐者”指以骄慢的意乐去布施。“不毁求者”是指对你乞求的众生,不能毁谤他,不要轻蔑他;以及“不为胜他”,不是以竞争的心,不为了胜过别人而布施。还有,布施之后不能起骄慢心。(270页第2行)“当无依止意乐者,谓不望名称而行惠施。当无怯弱意乐者。”意思是说,布施之前欢喜,正布施的时候心很清净,布施之后也不后悔。“当无背弃意乐者”谓于亲友、怨敌、中庸,不随朋党,以平等悲心而布施。“当无望报意乐者”当无寄求回报的意乐,若有现在给,而冀望以后得到什么果报的意乐,或者希望他报恩而布施等,这样不行。“当无希望异熟(果报)意乐者”而布施,就是不希望后世身躯财富圆满,对待一切所行悉无坚实,是为无上菩提所有胜利故,不是为现前的需求而行布施。 如何行布施(第2段)分二:不以何等加行而布施者,“谓不速与稽留乃与”是说,如果人家急切需要的时候,你不给,等人家不需要的时候才给。人家需要的时候以稽留的心态拖拖拉拉给,是不可以的,行布施要能够适得其时。“令起烦恼然后乃与”让他起烦恼之后,才布施,这样也是不行的。也不能令他去做与世间法、因果相违的事情之后才布施,就是“令行非法或违世间道理之业而后施与”这样也不可以。 当以何等加行而施舍者。(271页第2段) “谓舒颜平视”,就是布施时要和蔼可亲的看着他:“含笑先言”,对方来的时候,要面带微笑,先问说:“你需要什么吗?”“随对何田,皆应恭敬”不管什么对象,都恭敬布施,体态及威仪要恭敬,要去除轻蔑与讥讽的意乐。“亲手应时”要适时而且亲手布施,“于他无损,耐难行苦而行惠施。” 申四、施何等物分二:酉一、略示应舍不应舍的东西。酉二、广释。怎么布施?对于应舍不应舍的东西,概略界定(273页第1段)“能令现前离恶趣因,引生乐受究竟利益,能令断恶或立善处。又于现前虽无安乐,然于究竟能生义利”的应该布施;其他的比如说,现前有利益,而没有究竟利益者,或者说,两者都没有利益的,则不能布施。 酉二、广释分二:“戌一、广释内物可舍不(可)舍”,以及“戌二、广释外物可舍不(可)舍”。内物可舍不可舍分三项:“初就时门(时节因缘)不应舍者,菩萨身等虽已至心先施有情”,然乃至未发广大慈悲心意乐之前,不应该以身布施。(274页)“就所为门(就是需要)不应舍者,若为小事不应舍身”需要太小的话,不应该舍你的身躯。(第4行)“就求者门不应舍者,若魔众天,或由彼天所使有情,怀恼乱心来求肢(肢体)等,不应舍与”。如果时节未到不应该施舍,只是先求意乐,但是时节到的话,就应该施舍。“若诸疯狂心乱有情来乞求者,亦不应与,此等非是实心来求,唯于众多浮妄言故。非但不施此等无罪,施则成犯”,这样行布施还是有罪的。“除此等时来求身者,则应施与。此复有二,谓割身支(支)等毕究施与,及为办他如法事故,为作仆等暂施自在。” “戌二、广释外物舍不舍理分二:亥一、不舍外物道理,亥二、惠施外物道理。”不舍外物道理分五个:一、就时门(时节因缘),特别是出家众及在家众正持八关斋戒的时候,不应该过午布施食物给他们,因为他们过午不食。二、就施境门不应舍者,“于持戒者,施残饮食,或与便秽涕唾变吐脓血所杂所染饮食,”以及有酒葱蒜之类食物不能施给他,另外,“怨家药叉罗叉凶暴所覆,不知报恩,诸忘恩惠来乞求者,与予仆等,病人来求非宜饮食,或虽相宜,然不知量而与饮食。”这些都不要布施。(275页第1行)若诸外道为求过端(太超过了),以及不是真正为了追求了知经典之义,而以财货想来乞求经典,舍彼经典就不应该。(第2段) 三、就自身门不应舍者。“若自了知,于经卷等其义未辨,又于经卷亦无悭垢而将经卷惠施求者。”这个不应布施。(276页)四、就施物门不应舍者。有虫的饮食,不能布施。若自父母、自己的妻子,没有让他们了解,或他们了解之后,不愿意,这不能布施。出家人三衣不布施无罪,如果多出来当然是可以。(277页第2段) 五、所为门(所需要)不应舍者。若来乞求毒药刀剑酒或自害或害他,这不能布施。 亥二、应与外物之道理者。“若即此身非是大师(佛)所遮之时,于彼补特伽罗舍所施物,非不称理,于彼相宜即应施与。” “第二不能舍时当如何行者。若有求者正来求时,为悭覆者(为悭贪之所覆盖),应作是思(惟),此可施物定当离我,此亦弃我我亦舍此,故应舍此令意(乐)喜悦,摄取坚实以为命终,若舍此者,则临终时不贪财物,无所忧悔发生喜乐。如是思已仍不能舍,……”(278页) “第三习近对治布施障(碍者)。障者如摄决择分略说四种,谓未串习、(自己)匮乏、耽著、未见大(布施的)果。”(279页第2行)未串习主要是指过去世没有串习布施意乐的关系。第二是匮乏,由其财物极少故不生舍心。第三者贪可施物极为悦意最上胜妙,就是执着自己可以布施的东西最是殊胜,所以于要求者不能生起舍与之心,主要是基于耽着的关系。第四未见布施的功德,就是你不知道布施能生起正等菩提胜利。 “午二、第二唯意乐布施者。内居闲静(僻静之地)”(280页第2行),自己在僻静之地方,由自己清净的意乐或淳厚净信,分别化现种种广大无量财宝,胜解(就是用意乐观想)以清净意乐惠施一切有情,以少功用生无量福。 “卯四、第四此等略义者。(行者)正受菩萨律仪已(之后),学习大地(初地菩萨)布施道理,发愿修学。如前所说布施之理,当先了知现在进修开遮之处而勤学习,特于悭吝身(躯)财(富)善根而修对治,励力增广能舍之心,能如是修应自庆喜(随喜心),……”一般来说,修心转念里的施乐受苦,都属于布施的范围。 “寅二、第二尸罗波罗蜜多分五,卯一、尸罗(戒)自性,卯二、趣入修习尸罗方便,卯三、尸罗差别,卯四、修尸罗时应如何行,卯五、此等摄义。”(281页科判)尸罗自性的定义,“从损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即是尸罗。由修此心增进圆满,即是尸罗波罗蜜多。” “第二趣入趣入修习尸罗方便者。如是发心受学诸行,此即誓办一切有情,令具正觉尸罗妙庄,应修其义。”(282页) “卯三、戒(的)差别分三:辰一、律仪戒,辰二、摄善法戒,辰三、饶益(一切)有情戒。”律仪戒是七众别解脱戒。(284页第2段) “摄善法戒者,谓缘自相续六度等善,未生令生,已生(令)不失(衰微,生已)令培增长。”饶益有情戒,“谓缘十一种利有情事,如其所应引发彼等现法后法无罪利义。”此等应正为安立数数观择。 “卯四、第四如何修此等者。谓应具足六种殊胜,及具六种波罗蜜多而正修习。”(285页) 什么是布施的持戒,持戒的持戒?我们自己安定于尸罗(戒)之上,而让众生也去持戒,称为布施的持戒。持戒的持戒当然是自己持戒。什么是忍辱的持戒?就是说你持戒的时候,能够难行苦行地去持戒,称为忍辱的持戒。持戒不容易,如果能安忍于持戒就是忍辱的持戒。这整个,每一度中摄其他五度。 卯五、第五此等摄义。“诸行所依谓菩提心,不应失坏渐令增长者,是为趣入戒等诸行所有根本,亦是第一遮止损害一切有情,大地(初地菩萨)以上所持尸罗为所愿境,于初发业行者诸进止处,当从现在至心修学。特当了知十不善等性遮诸罪,日日多起防护之心,又于自受律仪诸根本罪,尤应励力数起防护。” 大家都喜欢布施,这是好的,不过要遮止让你不能启发清净布施心的障碍。要了解说,是什么让你的心不能清净布施,然后把它遮止。主要是要能够摧灭错误布施的心──“我希望求得果报,希望能得到眷属、能有受用圆满等的果报”,这些希求心要断除。应该是为了我能成佛而布施,要所有众生安住于圆满布施波罗蜜,所以布施。如果能这样去圆满回向,利他自利皆可得圆满。为希求异熟果而布施是不对的,这种想法我们要遮止。特别是对于来求你布施的对象要当上师想,为什么?他帮助你去除并减少你的悭贪,所以他是你的上师。 如果布施完之后却想:“这是我布施的”,还想布施的对象,以及布施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果报,还想邀功,这样布施的功德就不清净。布施特别是要具有三轮体空的心。当然这是要了解一下空性的理则,了知能施者(能施的你),所施的对象,布施本身的法行,三者都是无自性的,不要执着。 那什么是出世间的布施?是你亲证空性而布施。当然,要能够亲证空性而布施,需要见道位以上,这样去布施就是出世间的。我们还没有办法这样做,我们所做的布施是世间的布施;但是,至少要能够有空性意乐的摄持去行布施,这是很重要的,虽然还没有亲证空性,我们布施的行持,不过是随顺罢了,真正能够特为超胜的去行持布施波罗蜜的,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才有办法去做。我们知道十度类比十地(附表一),结合十地。每一度从初地开始行持,布施度特为超胜,一度一度往上,绝对特为超胜。 【解惑篇】 问:布施和布施波罗蜜有什么差别?正行布施波罗蜜和布施波罗蜜有什么差别? 答:圆满布施波罗蜜(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只有佛地才有。正行布施波罗蜜的修行是初地以上菩萨的特别修学。布施从三恶道到佛地都有,像我们现在只是行布施罢了,不是行布施波罗蜜。对我们而言,布施波罗蜜既没有开始正行,也没有圆满。不过,我所学的论典是说,布施波罗蜜的圆满只有佛地有;可是别的学院所学的论典里面讲,布施波罗蜜的圆满在菩萨地也有,所以所学论典的不同,所说就有所不同。我是色拉寺的,可能哲蚌寺讲的就不一样。 问:我们何时才能了解道次第? 答:“道次第”全部懂、一切法都彻知,是与成佛同时的。所谓通达了知“道次第”是说“道次第”的内涵与你的心结合在一起,在你的心中、在相续中生起“道次第”的功德,才称为通达了知。广大解释与了解文字、文词,不是通达了知“道次第”。 问:曾听过摄善法戒要加行位才可以受,饶益有情戒是初地菩萨才可以受,不知对否? 答:没有这种说法,遮止恶作与断恶作是不一样,这要分别讲。就设立戒来说,所谓遮止(伏断)与断除(根断)是不一样的。根本没听过求受律仪戒,必须要证得加行道的说法;也许是这样说的,就是在加行道的时候,刚从资粮道登上加行道的时候,必须以空性的影像(义共相)(注一)为所缘,成为修所成慧,就是说,他已经成就以空性为所缘的修慧(修所成慧),或是证得以空性为所缘的胜观。这一点来说他当然没有亲证空性,可是他以空性的义共相,以空性的影像为所缘而证得修慧,因此他们没有现起什么是可以安立的。从这一点看的话,他遮止恶作是对的。但是恶作的遮止不只是加行道位才有,我们(凡夫)也有,像我们现在断十恶修十善,也是遮止恶作。没有这样安立,就一定要加行道与见道才能够去成办所谓的律仪戒、摄善法戒,那我们心中就都没有所谓的律仪戒、摄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了吗?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没有办法成办人天果位,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就一般分段分层来说,不能这样说明。也许对你讲的人可能已经证道了?登地了?说的人可能一个证得加行道,另一个证得见道,他们两个互相讨论这样子吧?说的人可能没有安立标准的大乘五道十地界限。 受戒与证得不一样。菩萨戒含盖三种戒律: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菩萨戒的内涵是这个,所谓的菩萨学处也是这个。如果你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要受律仪戒,一定要入加行道,摄善法戒一定要入见道位的话,那我们受密乘戒时,我们可能具有相似菩提心,但都没有入道。你心中要具有律仪戒与摄善法戒的来源只有菩萨戒律仪,而受菩萨戒不一定是加行道与见道,至于受密乘戒就更不用讲。如果没有就无法得到密乘戒,那我们怎么受密乘戒,因为我们根本未入加行道与见道,而我们还是可以得到密乘戒。是不是修密乘道得密乘戒,一定要有见道与加行道呢?这种说法不能成立。这种说法对五道十地的内涵还不太了解。 问:吃荤的话,有没有违背无畏施? 答:仅仅吃肉的话,并不与无畏施相违,因为所吃的肉是死的。 问:没有人吃肉,就没有人杀生。 答:鱼、大鹫鸟它们也吃肉,有人杀生吗?除了能使每个众生都成佛之外,不可能让每个众生都不吃肉的。我们不吃,还是会有人吃呀!你现在虽然不吃,过去世你吃,未来世你也会吃,你以前当鲸鱼的时候吃过多少肉。 问:这不一样,今世不吃。 答:今世也吃呀!菜里面有多少虫。 问:那素食也是吃肉吗? 答:只是直接不吃,里面有多少虫。你的想法里没肉,所以你吃了,这是自己想的。事实上,没肉吗?还有很多细菌吧! 问:那这样素食与荤食罪一样吗? 答:不一样,因为想法不同。吃素的人认为我吃素,想说我没有吃细菌我没有吃到肉,是这样想的嘛。佛没有说要吃素,他说要吃三净肉。比如说卤肉。 问:那我们到底要怎么吃呢? 答:三摩地嘛,乘愿而食。 问:素食与荤食来说,断命根,断具有心识的有情、具有命根的众生,你把它杀来吃,这与菜没有心识,没有命根,这样吃不一样! 答:提婆菩萨说,吃三净肉并没有伤害他的命根,因为命根早就没有了。一般来讲不吃肉是很好,但是只有不吃肉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像希特勒他不吃肉,可是他杀多少人。 问: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辩,以大悲心不吃肉是最好的。 答:以大悲心吃三净肉吧!能够不吃肉最好,但以不吃肉而我慢、不吃肉而洋洋得意,这没什么意思,因为菜里面仍有很多虫。 问:以大悲心吃肉很难! 答:密勒日巴尊者,他都这样做。 问:可是人都是这样子,以大悲心去做,以大悲心去吃肉,事实上是借口。 答:鱼也吃肉,动物也吃肉。你可以挡人家不吃肉吗?你能不吃肉是很好的,好好做。但假如说因为不吃肉,却我慢,这就没什么意思,我慢生烦恼会下三恶道。这是老问题,很多人都问这种问题。 【专有词汇】 注一:义共相“概念共相之一种,但存在于思惟过程中之增益部分,即心中现起的外境形象,如思惟中所现抽象之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