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4人间佛教 1992.4.1~1992.4.15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4人间佛教 1992.4.1~1992.4.15

  四月 一日 星期三

  一早慈莲便到法堂来找我,她是中华佛光协会永和分会会长。

  永和是台北县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密度占全世界第一位。二十年前,和教界南亭、悟一几位大德就在这里创办智光商工职校。当时所有农地,今已盖成大楼;田埂小径,到处车水马龙;而佛教的发展,从保守的山林寺院走入社会,本来只有出家人独当一面的型态,渐渐地信徒也参与弘法行列,这似乎说明求变求新乃是时代的趋势。慈莲问到:在家人组织助念团是否如法?“临终助念”是帮助临终者提起正念的意思。身为佛教徒,当然都有责任助人一臂之力,这有什么不可以?因此,信徒组织助念团,就相当于莲友之间的互助会。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故说“生死一如”,要我们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因此,佛门对于“死”,有一套情理兼顾的处理方法:

  一.在病重时,登门探病,与病者及家属谈论佛法,安抚身心,甚至可诵经祈福,作忏消罪。若因此康复,则前往道贺,并且观机逗教,举事证理。

  二.在临终乃至往生时,为其助念,使之安然离去。

  三.往生后,七七日内,乃至出殡送葬,为诵大乘经典,增添功德,以为往生资粮。并且安慰家属,协助处理亡者后事。

  像上列三种情况,莲友们均可在法师指导下如法行事,不但增加道情,更可广结善缘,使生亡两利,何乐而不为?

  九时,应邀至屏东道场主持破土典礼。几天来万里晴空,不料在路上却细雨绵绵,及至会场,天空乍晴,大家惊喜不已,咸称奇异!雨后大地,犹如甘露洒净,焕然一新,身心顿感舒畅!为作一偈:

  “锄头动土来,甘露能除灾;

  讲堂今兴建,众生皆有赖。”

  立法委员王素筠;国大代表曾永权、省议员董荣芳、屏东市长容滋浩、屏东县警察局锺武崇组长、佛光会凤山分会会长吴木村、屏东分会会长郭金叶、潮州分会会长林怡和等莅临致词祝贺。董荣芳议员并捐助十万元作为建寺基金。与会的二百多名信徒,准备大批糕点饮料,供养大众。今天并非星期假日,大家在百忙中共襄盛举,互相护持,十分感人。

  晚上,佛光出版社满印、永吉、满济、倪宝琴等人找我讲话,文化事业,是一项艰钜的千秋使命,必须要有理想及魄力,才能发挥景响世道人心的功能。因此,从业人员除了要在美工、文字上着力充实外,还要多多吸取新知,注意社会动向,掌握佛教未来的发展。目前佛光出版社出版单元有佛教历史、传记、文学、儿童读物等,冀望未来更能出版佛教学术著作,以鼓励学者研究佛教。

  四月 二日 星期四

  中午十二时,新闻局出版处蔡之中处长率领人事室刘信朗副主任、周蓓姬科长、李子芬组长等七人来访。我建议新闻处应呼吁国内出版者要对社会多作正面报导,以正人心。目前报章杂志为迎合大众喜刺激、好新奇的口味,对于暴力色情、欺诈贿赂等事扩大渲染,以促进销路,在这种传播媒体的耳濡目染下,依样学样者有之,愤世嫉俗者有之,其结果只有加深社会乱象。例如:上个月国代会议,发生争执动粗,闹事者竟然埋怨新闻记者来得太晚,未能摄取他在咂物的镜头,可见新闻媒体影响社会之大,连闹事者也晓得引用作为哗众取宠的工具。前不久,《联合报》请我讲演,谈环保净化社会之道,我也向主办单位直言相谏:“光是少数人讲演是不够的,例如说:我今天讲演,明天只会见诸报章一角,甚至不会发表,但是如果有打架闹事的消息,第二天一定是头条新闻上报。你说,谁不要打架闹事呢?”善尽社会责任,是每个国民责无旁贷的义务。

  昨日下午三时,屏东分会会长郭金叶,特为昨日破土之事,专程来山道谢,徒众基于爱护师父,怕我太过劳累,说我在休息,郭师姐只好折回。晚上与她通电话,约她今日在麻竹园见面会谈。

  依时赴约,自法堂出来,途中遇桃园邮政分会会长许两旺及文山分会罗副会长一家人礼拜寒喧,跟着各地信徒赶来,就这样走走谈谈,短短一段路,平日徐步缓行,三分钟即可到达,这一趟竟然花了半个钟点。

  郭金叶带了约四十名信徒和我谈话。她首先发言说:“感谢佛光山在屏东设立道场,使屏东民众有福薰修佛法,今特来致谢。我们在欣喜之余,感念佛光山为利益众生,各处建寺,必定所费不赀。大家商量结果,认为建寺是大家的事,不应再由佛光山操心,谨愿以标会方式募款,这是我们挚诚的心意,请大师接受。”信徒们一番盛情,令人感佩万分!

  随后,大家闲聊,并且介绍即将负责屏东道场筹建工作的永昌给他们认识。

  钟曜明向来对本山各种佛教事业非常护持,现任中华佛光协会常务理事,五时携友来访,同行者有──

  台中仁爱医院院长:廖泉生伉俪。

  台中仁爱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素瑛。

  原外交部驻横滨办事处处长:柯士勇。

  台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师:柯世琦。

  大岗山高尔夫球场董事长:卓忠吉伉俪。

  卓董事长提议佛光会可在中、南、北三区举办高尔夫球赛,以球会佛友。他对于佛光山的一景一物都研究得非常仔细,问我檀信头前对联“吃现成饭,当知来处不易;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的意义。其实二者都是修身之道,前者要我们饮水思源,后者要我们反观自在。

  四月 三日 星期五

  佛光会鸟松分会柯瑞婉会长,最近伙同王平祥等人,在高雄市尧三街开了一家茶艺店──“禅悦广场”,特请我于今晨十时为其开光普照。佛光会中钢分会林宗贤会长、凤山分会吴木村会长等百余人前往致贺。

  禅,使人心开意姊,提升人的生活领域,所谓:“花香不在多,智雅何须大。”有了禅心,无时无刻净土都会现前。由禅,中国发展出生活上的茶道、花道、画道、剑道、拳道........,再传入日本,却在本土流失,成为他国的文化。近几年来,又在台湾盛行,但愿有志之士再重新拾回国粹之余,能阐发其中禅的精神,以助社会风气之涤清。

  为了将佛法照耀全球,法水流遍世界,近年来在海内外纷纷成立佛光会。有据点,便须有人,人从何来?佛光山徒众虽多,分配下来仍嫌不够用。俗言“僧多粥少”,看来我们是“粥多僧少”呢!

  今天分别和国际学部英日文班、专三班的同学座谈,主要是让他们了解各个道场成立及发展的情形。然后要他们各自填写个人资料,以供分发时参考,填写的内容除了学历、经历,还有个人的特长、缺点、兴趣、不喜欢做的事、想要做的事情;如果需要被派遣到国外,你认为自己住几年较为适合?

  关系到毕业后的出路,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聆听,并热心发问。对于英文班的同学,我告诉他们除了要把英文学好,还要学着以英语讲佛学,以英语弘扬佛法。生活在异域本非易事,何况样将佛教种在异教的土地上更是备极艰辛。所以,海外发展最重要的是先适应环境,让自己能够立足。每思及此事,心中不免矛盾,为了弘法度众,为了将佛法远播至每一个角落,是该不辞艰劳、不计得失,但是看到弟子们离乡背井,于人生地疏、物质匮乏的环境中披荆斩棘,孤军奋斗,心中又颇觉不忍。

  日文佛学班的出路又如何?在日本已有佛光会成立,日前由永伦负责辅导,至于道场的成立,就看往后的因缘。日本学者治学严谨,他们在佛学研究与资料保存上也投注相当大的功夫和精神,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翻译和收集现有的日文佛学资料,利益大众参考、研究,是日文班同学的责任,另外,我正积极筹备对社会开放的“日文佛学院”,其师资和工作人员也须在日文班“就地取材”。

  对于即将毕业的专三同学,随其发问,让他们了解山上各单位的组织、职责和运作情况,还有往后的“星期佛学院”、“国际佛光总会”也需要布教师。让他们依自己的兴趣及能力,填写各人想要从事的工作。

  佛光山不会埋没人才,只要肯发心、肯做事,总有让你发挥的地方。我一向赞成鼓励喜欢念书、会念书的徒众多读书或进一步深造,但是光会念书、会考试而不会做事是没有用的。我们出家人是宗教徒,而非只是学者。

  四月 四日 星期六

  佛光山人众亦郭,养众成了一大学问。在这个佛教兴盛的社会里,处处需要僧众,培养通才固属重要,训练专业人才,学习特殊技能,以适应这个知识昌明的时代,也是时代所趋,最重要的就在于身为主管的人须识才、用才,还要重才,使大家能各安其位,并有所发挥创要。今着令都监院、教育院及传灯会应互相配合,重视养才问题。

  中午忽然想起李自建先生要我在画册题字,一个月来因事繁而忘记答复,连忙唤侍者拿纸笔来,只想打个草稿,但侍者拿了一叠精美信笺,心中不禁万分感慨。这使我忆起多年来为我们印制刊物的裕隆印刷厂老板曾进居士说:“二十年前山上老一辈的职事法师所用的纸张,总是拣最便宜的,现在年轻一辈的年轻职事总是挑价格最贵、品质最好的纸张。”真是不胜唏嘘,难道这就是“代沟”吗?

  李自健,是中国旅美画家,作品栩栩如生,尤擅长人物画,曾多次获奖。去年春天与我会面,我建议他不妨画些富有人性爱心的作品,将真善美展现在世人面前,并提供蒙地拉精舍作为埋首创作的寓所。最近完成的画册里,有我及佛光山数字法师的画像,故一再请求我题字。

  思维片刻,拈辞二首,修正后,定稿如下:

  “问彼何人也?佛光山上人,

  开宗二十七载,说法四十秋。

  课徒千余众,分灯五大洲,

  化身无尽藏,普为净世俦。

  心怀度众慈悲愿,身似法海不系舟,

  问我平生何功德,佛光普照五大洲。”

  四月 五日 星期日

  清晨五时,驱车直奔台北普门寺,十时抵达,为“国际佛光会会歌”作了一首词:

  “我们的宗旨:从事弘法利生;

  我们的信念:辨别是非邪正;

  我们的精神:效法四大菩萨;

  我们的希望:建设佛光净土;

  我们福利社会,放眼全球!

  我们同体共生,胸怀法界!

  请听我们的心愿: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请听我们的心愿: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下午,接受台北广播电台“家在台北”节目的访问,主持人曾蕾蒂小姐的问题是:“从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谈佛法的修持与运用”。

  “忙碌”,是现代人生活共同的现象,忙碌造成了社会的进步繁荣,但是也带来了焦虑紧张、疏离冷漠等副作用。要做到忙而不盲、欢喜自在,除了要生活正常、心胸开朗外,还要有一套禅定的工夫,在忙碌中善用零碎时空,执简御繁,调配群我关系,关怀他人。只要能将时空、人我运用得恰如其分,就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游刃有余。而面对社会人情冷暖,我们要用智能慈悲、忍耐柔和去克服;只要我们心中能包容一切众生,就不会斤斤计较荣辱得失;只要我们心中蕴藏富贵法财,就不会汲汲营营于蝇头小利。心中有力量,不计较、不比较,自然超然于称讥毁誉之外,昂首于富贵威YIN之上,快快乐地过着奉献服务的人生。

  “既然八宗兼弘,为什么喜欢谈禅?”这并是因为我个人的偏好,只是禅门“直指人心,见行成佛”对于世道人心能产生直接影响,而且简单亲切,往往一件复杂的事情或心境,以一、两句禅语机锋便能正中盲点,使人转念去执,豁然开朗。因此,我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运用禅宗的故事公案来诠释佛理。

  最后,曾小姐希望我能就目前宗派林立的现象表示意见。我认为,无论是选择宗教或派别,都要用智能去判断。例如,较主在历史上,是否可以追溯考证?在道德上,是否清净圆满?在能力上,是否真能救苦救难?……。对于一切自称活佛、上师的附佛外道,我们则要切实了解是否言行一如,有所印证?

  访问后,与曾小姐闲聊片刻,她很惊讶我对传播媒体间差异的了解。其实,在三十年前,我们就曾在中广公司和民本广播电台制作佛教节目,此后也陆续将佛法的弘传展现在电视上。近年来,佛光山更进一步设有视听中心,录制佛教录音带、录像带……。为了弘法利众,我一直努力突破改进,推陈出新,也因此在其中吸收了不少知识与经验。

  晚上,又是一场电视的采访录像,主持人陈乃辉先生的访题大都与“人间佛教”有关。

  “人间佛教”这个名词并非我所发明独创,而是佛教的原始风貌。佛陀时代的佛教本来就是一种“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的“人间佛教”。只是在佛灭后,佛教徒侧重在义理的深入研究,而忽略了佛教的社会性、时代性。幸而主张解行并重的大乘佛教应运而生,挽救了佛教偏槁的危机。大乘佛教的菩萨道思想,就是在实践人间佛教。及至传入中国,佛教在唐宋时期大放异彩,可惜到了明太祖时,因害怕佛教力量太大而驱僧尼入山,自此以后,佛教一蹶不振,形成消极避世的“山林佛教”。民国初年,战乱频仍,民生疾苦,念佛往生西方的思想遂特别发达,更加深了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死后的世界遥不可及,何不把握当下,将理想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做自己的主人翁?念佛法门虽好,但须认清:往生西方并非学佛之终极目标。

  提到政治问题,陈先生希望知道我对于连日来国民大会代表一片扰攘的看法,我认为:无论是口诛笔伐,甚或动粗打架都无法解决问题,唯有互相包容、彼此协商才能达成共识。

  过去,曾经有人说,民主与科学是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两大因素,在我认为:沟通与团结才能造成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只。

  录像完毕,陈先生告诉我:这次采访将于中视“晨间新闻”中的“谁来早餐”单元播出。

  八时三十分,陈宝曾伉俪送女儿陈心涵前来普门寺挂单一宿。心涵明天一早,将随我们前往印尼、马来西亚、巴黎、伦敦、巴西、美国等地。

  四月 六日 星期一

  上午八时三十分,搭乘长荣二三七号班机离开台北,开始了我们这个月的海外弘法之旅。长荣是新开的航空公司,飞机上座位宽敞,服务人员亲切和蔼,餐点美味可口,看来“中华”这家老字号若欲与“长荣”竞争,还需改善进步一番才行。

  与空服人员要了一杯水喝,她竟然抱了一大包约十几瓶的矿泉水,微笑着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水。剩下的还可留在印尼饮用。”实在盛情可感!

  承慧雄、宏慧、玄德三位法师率领信众十余人接机,使我们没经过检查便迅速出关,加拿大籍的陈小妹所持的台湾护照本来有些问题,也顺利通过。虽说印尼是回教排华国家,对于佛教出家人还是相当礼遇。

  慧雄法师是世界佛教僧伽会的副秘书长,于印尼雅加达、棉兰一带及新加坡建有寺院,对于推动佛教不遗余力。他首山在其所住持的大丛山西禅寺设午宴款待。一下车,百余位信众已等待在大殿门口,鲜花香迎,匍匐礼拜。在斋堂,信徒穿梭厅厨之间,奉茶端菜,看他们如此忙碌,使我感惭交加。第一道菜是燕窝炖参,慧雄法师说:“这道燕窝极其珍贵滋补,是三年前就预订的。”燕倭固然是珍品难求,隆情厚谊更是永志难忘!

  下午三时在灵应寺主持皈依,约二百人参加,其中除当地华人外,还包括部分印尼青年,这在奉回教为国教的印尼,是难得一见的现象。住持宏慧法师在旁为我翻译印尼语,流畅稳健。宏慧法师,十年前曾在佛光山丛林学院就读,后又于一九八八年来佛光山参学一年,个性开朗随众,参学期间常发心帮忙寺务。记得有一次,他在佛光山扫地作务,人见异之,说:“您是印尼的住持,为什么跑来台湾扫地呢?”他神色自若地说:“修福结缘嘛!”

  晚,六时,棉兰一带佛堂的斋姑们,在雅加达市内一家大饭店联合设宴。这几天正逢回教过年,全印尼商店都放年假,这家饭店在斋姑们的请求下,特别破例开门。

  七时三十分,在大丛山西禅寺露天广场演说,宏慧替我翻译印尼语。印尼佛教僧伽会会长山护长老(Giri  Rakhita  Mahathera)莅临致词,除表示欢迎外,更赞扬我是人间佛教的弘扬者及国际佛教的推动者。在愧不感当之余,深感他不愧是具有长者风范的教界大德。

  雅加达市内有大小乘佛寺、佛堂共一百多家,平日甚少胡活动,会时最多不过二、三百人,这次能有一千多人入席,将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也算是当地盛事。慧雄法师说:“若非这几天大家放年假返乡,还会有更多人参加。”讲演中有些印尼人看到这么多群众聚集,感到好奇,进去聆听一会儿后,便不走了,他们说:“佛教的教义原来跟回教也很类似嘛!”

  在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没有人走动吵闹,大家会意微笑,显见此地听众颇具首都人的气质──守规矩而又有表情。

  讲毕,陈律师带动高中生、小学生唱佛曲欢送,信众轮流上台合影,大会在欢愉及不舍的气氛下结束。这位陈小姐是名律师,活泼大方,具有大众性格,显然是举办佛教活动不可或缺的人才。

  四月 七日 星期二

  说是九时的班机从雅加达飞棉兰。我们八点就到机场,办好了登机手续。等到十一点,却不见飞机的踪影。据说连续坏了三架飞机,让我们在机场空等。航空公司请我们吃饭,饭后上飞机。下午三点,终于飞到棉兰。

  宗如、永悟等率领信徒,在机场接机。一行人浩浩荡荡到达观音堂。许多佛堂的师姑集合起来,欢迎我们。

  棉兰地区,每一条街上几乎都有佛堂。想到中国佛教到海外弘扬,有些地方并非由大法师、大比丘去传教,就是有人前往,也没有下一代,实在惭愧!幸好有些师姑们,背着一尊观音菩萨圣像,就到海外开疆拓土。她们守身如玉、持戒严谨、精进修行。收容许多无家可归的孩子,培育他们长大,鼓励他们出家,弘扬佛法。实在令人感动!

  现在,宗开、宗如、永悟都担负起弘法利生的责任。

  和大家谈话时,宗如邀我到观音堂予以指教,尤其是对新购装修的讲堂,更希望听取我的意见。三层楼高的建筑,可以容纳数百人集会。到底是佛教学院毕业的学生,重视弘法利生的使命,从佛殿到讲堂,也是一大进步。

  难得到棉兰,大家建议到所有的佛堂走走。下午,走了二、三个小时,不知走了多少家佛堂。我也数不清楚。

  匆匆忙忙赶回饭店,盥洗一番,即刻赶去Tiara饭店的大会堂。晚上八时,对一千多人说法。

  印尼政府不准在佛殿外弘法,这次能公开在大会堂讲演,实破历史纪录。

  许多信徒发愿素食三个月,希望政府能成就此次的弘法大会,还好印尼政府也算开明,能如其所愿。

  四月 八日 星期三

  上午十时,在棉兰Tiara饭店的大会堂主持皈依典礼,计有八百余人参加皈依。

  读到千家驹先生新的论文著作结集《海外游子声》,其中有一篇“死有余辜的江青”,谈及在中国大陆已证实江青自缢身亡的消息。

  从历史上的记载,还没有一个女人祸国殃民,筡毒生灵,为害之惨、之烈、之酷像江青这般。文化大革命的帐虽不能算在江青一人身上──罪魁祸首是毛泽东,然而江青确是利用毛泽东的威权,作威作福,无恶不作。

  下面是千先生的部分内容:

  江青之所以能崭露头角,在一九六六年文革时期,她受林副主席委托,召开一个文艺工作的座谈会,从此被称为文艺界“左派旗手”,以后就扶摇直上,当上了政治局委员,只要她说一句话,就可置过去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于死地,江青得势以后,他不仅整老干部,而且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党内元老。

  江青的一句话,就能劳民伤材,动员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例如有一次江青住在宾馆附近,临湖边,江青喜散步摄影,可惜湖上没芦苇,如有照起相来多美阿。于是左右之人立刻派人到附近采芦苇把它种上,第二天又说,可惜缺少一条渔船、一老渔翁,于是他们又找渔船、又找渔翁,类无此事,等一切都准备好了,江青又说:“老娘已没兴趣了,不照了。”左右之人如陪她打乒乓球,无论打输或打赢,江青都要发脾气。她打输了,自然发火;让她打赢,又说是对方“故意输她”,是“看不起她”。于是对方只有慢吞吞与她打温吞球,她又不耐烦,把球拍一丢,不打了,说:“你不知道我身体不好吗?故意这样折腾我。”

  在江青的生活、作风中,她是个难侍候、喜怒无常、歇斯底里的变态心理的女性。

  自从四人帮打倒之后,据北京文物管理处揭发:这些年江青亲自或派人到文物管理处掠夺古董、文物共有九十四次,粗估价约值十三万一千二百余元,江青一伙人明明凭借特权,白昼行劫,偏偏留下了几分钱,换走一张发票,你说她没有付钱吗?其实中共是共产党统治的国家,实行“共产主义”不是人民“共产”,而是党的领导“共”人民的产,“共”国家的产。江青为什么付一、二分钱呢?表示中共领导是“不取人民一针一线”,是“廉洁奉公”,是“等价交易”。

  江青这样的荒YIN、贪婪腐化的人物,会在中国这样一块土地上横行无忌而不受到一点约束,直到“四人帮”垮台后,江青之罪恶才大白于天下。

  四月 九日 星期四

  吃过早餐,宗如为我们租船游多巴湖(Daau  Toba)。多巴湖世界第三大湖,风光明媚,气候凉爽,是印尼著名的旅游胜地。听当地人说:此湖之大,三天三夜也游不完;假日来此的观光游客络绎不绝。

  一上船,许多在湖里的小孩一窝蜂聚集在船的四周,等待我们丢前布施。他们在水中,有如蛟龙般身手敏捷,只要一见铜钱撒落,便能迅速接着,既快又准,然后含在嘴里,等待另一枚铜钱抛下。这是当地孩童赚外快的绝活。据说,他们往往在湖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在艇上,一面欣赏湖光山色,一面天南地北地闲聊。回想一下,已经许久没有这么惬意地生活过,我和大家说:“游历过世界各国,觉得印尼华人最好好,因为其它人只想到请我演讲,只有印尼华人想到请我游湖。”大家听了很高兴,七嘴八舌地提了好几个地名,希望我下次能去游赏。

  行始约莫半点钟,船夫载我们到对岸市集处,住民贩卖当地土产,如皮件、草帽、水果、雕刻等。再里面走,是土着Badak人的地区,他们信奉天主教,并且吃猪肉,无论在信仰、习俗上都与印尼本地人不同(印尼人多信回教,所以禁吃猪肉),他们所居住的房屋,也非常别致:下层养猪;上层住人,并且供养神像。

  一路上,宏慧、德玄、宗如、永悟等人抓住机会,相继来跟我谈话、请示,其中还穿插同船的信众与我合影留念,林国金居士说:“师父,您都没有时间看风景了。”能看到年轻一辈热衷于弘法度众,心中的欢喜笔墨难以形容了!

  下午二时,启程回棉兰市区,途经Pradat  Pertdminar,停留约三十分钟,Pradat  Pertdminar离多巴湖约八公里,其实是多巴湖的另一岸,地势较高,青山绿水,景色宜人。崖壁蔓藤中,有许多长尾猿穿梭其中,戏耍觅食,十分可爱。大家纷纷拍照留念,环顾四周,回头一看,才发觉一艘船上同行的信徒竟然有五十人之多!

  我有一个特殊的个性──每到一处,就爱上这个地方。对于民风淳朴的印尼,当然更不例外!印尼人敦厚善良,这也许与其立国政策有关。印尼对于宗教采平等的态度,他们在宪法中明文规定:凡是印尼国民,自哇哇坠地起,即须在佛教、回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选择其一,作为自己的信仰。所以,印尼可说是一个宗教国家,每一个人都有宗教信仰,这一点颇值得其它国家效法学习。因为法律规章虽有治世之功,然由于是站在负面角度禁止人之恶,故有其穷时;伦理道德固能力挽穨风,但不着边际,另有未迨。唯有宗教,自根本着手,从正面启发人心向善的潜能。所谓“人者,心之益。”心正,则本立;本立,则道生;人人有道,则社会之净化近在眼前。

  四月 十日 星期五

  上午,在观音堂举行“师徒会”,除信众外,棉兰一带五十名庵堂的师姑均齐聚一堂。大家一致通过成立“印尼观音佛光会”,并推举叶丰钰居士担任首届会长。

  此番棉兰之行,可谓意义重大:

  一.庵堂庵堂师姑大会合。棉兰一带庵堂寺院有一个特色;除宗如的观音堂外,其它大多由在家师姑主持。这些师姑们信佛虔诚,终身不婚,将接引来的孩童抚育成人后,便交棒退居,十分难能可贵。可惜的是,大都未受正统佛学教育,且往来甚少,力量无法凝聚。

  几天来的活动,将所有的师姑全部集合动员起来,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她们一致表示,将来要同心协力,共同为佛教而努力。

  二.佛光会在印尼成立,有下列好处:

  (一)对印尼政府好。

  (1)就国际地位而言:国际间交流联谊是世间潮流所趋,佛光会是一个世界性的民间组织,印尼能参与此会,等于替政府做国民外交工作,使印尼多了一条管道在国际舞台上活跃。

  (2)就本国现况而言:

  1.佛光会提倡慈悲喜舍,可促进社会人心之净化。

  2.佛光会主张守持戒律,有助于国民守法观念之养成。

  3.佛教倡导整洁轻声,与现代环保观念相契合。

  (二)印尼佛教有好处:佛教信徒虽多,但有如一盘散沙,各地虽有佛教会的成立,但仅能作为政府与寺院团体间的桥梁,与信徒关系不大,佛光会是一个民间团体,可居中为信徒排难解纷,替信徒服务,并且团结联谊,举办各种活动,将佛教美好的义理落实人间,不但带动印尼佛教的兴盛,也让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其中,发挥所长,并且从中学习各种技能以及领导办事的方法。

  下午四时抵达马来西亚槟城,至妙香林精舍挂单,广余老怕我肚子饿,一再坚持下面给我吃,承大家热诚招待,几乎三餐邀约不断,外加点心,每天要吃好几餐。我向来随缘,不善拒绝,往往照单全收。我常自喻如一条金鱼,别人给我多少,我就吃多少,金鱼吃饭,不知多少,至死方休,我似乎也是一样。坦白说,我宁可作一场演讲,也不愿被请吃一顿饭,因为吃饭比讲演还要耗时费力。

  槟城,我来此近十次,位在马来半岛西北部,风景优匪,有“东方花园”之称。人口约百万,半数以上是华侨,以闽南人居多。沿路大街小巷的招牌,大都有华文标示,一眼望去,犹如置身台湾,感觉十分亲切。

  晚上的演讲盛况空前,原本只能容纳二千人的东姑礼堂挤满了三千余人。另外还有一千多人被拒于门外,又无闭路电视可看,据说:差一点发生拆门的局面,室外传来阵阵吵闹挤门的声音,心中非常不忍。有些信堤,脑筋动得很快,利用只准消防人员专用的电梯试图钻入礼堂,竟然如愿以偿。

  槟城首席部许子根部长致词时,幽默地说:“今晚的场面,更加强了我要建立一个容纳万人室内体育馆的决心,这样下次星云大师来弘法时,才能使大家如愿。”

  两个小时下来,无人走动,秩序良好。每个人都聚精会神,会意点头,鼓掌大笑,颇能引起共鸣,可见槟城市民水平很高。

  四月 十一日 星期六

  上午九时,于妙香林精舍应记者之约座谈,记者们大都对“人间佛教”非常肯定。记者会结束,又与马来西亚佛光会会长邱宝光及重要干部梁国兴、梁国基、陈爱珠、许来成、陈增金、谢桂元等居士开会。这些人过去都在马来西亚佛教青年会担任要职,二十年来,恭敬三宝,虔诚不二,而且在佛教界历经误解挫折,仍坚此百忍,无怨无悔,是当今佛门在家居士的好榜样。近年来,虽退居幕后,培植新秀,对于弘法的热忱仍未尝稍减。最近,为了佛光会的成立,再度挺身走向幕前,奔走努力。昨日讲座的成功,足见其计画周密,宝刀未老,相信马来西亚佛光会在这些人人的努力经营下,必能开创佳绩!

  这两项会议中均论及马来西亚佛教界对台湾佛教情况的一些误解,颇值得我们去了解厘清,以免以盲引盲,积非成是。他们认为:台湾佛教充斥山头主义,破坏和谐;一师一道的观念是约束信徒的教条;台湾的佛教团体在马来西亚传教是一种殖民地式的佛教。

  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乍听之下,似乎言之有理,仔细分析,却破绽百出:

  一.什么叫做“山头主义”呢?我们必须界定这个名词的意义,并加以深究。佛教不但在中国,即使远溯至印度,也分宗立派,这并不意味着佛教的分歧破裂,而是显现出佛教教义之博大精深,须加以分门别类,才足以阐扬其精辟之义理;而佛教宗派多元化发展正可以促使内部的竞争与进步,并勿互相妨碍。是以,藉“山头主义”来驳斥佛教宗派之非,甚至予以全盘否认,无异是对各宗派祖师的侮辱,也显示出论者的短见。中国大陆有佛教四大名山,难道四大菩萨如观音、地藏也搞山头主义吗?

  二.一师一道并非现代所创,而是自古以来佛教所提倡。“一师一道”指的是佛教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一道”指的是佛道,佛陀的教义。谓“一师一道”,就是说正信的三宝弟子应一心一意奉行佛道,而不皈依外道天魔。“以佛为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主张,难道你要他皈依以后,再去拜瑶池金母、耶稣、穆罕默德为师吗?不学佛道,难道要他学习附佛外道吗?其实,一师一道这种思想有助于教内团结,而且亦非佛教所独有,耶、回教亦皆主张一师一道。

  三.佛教里没有“殖民地”的思想。佛教源于印度,而后传入亚洲各国,与该国的文化习俗相融,而发展出一套本土性的佛教,没有人说这是“殖民地佛教”。再说其它宗教也有传教到外国的行为,也没有人责难他们有殖民色彩。仅仅指称台湾佛教团体在其它国家展开弘法活动为“殖民地佛教”,显然有失偏颇。

  其实,只要秉持尊重的原则,愿意与对方相互交流,并不妨碍山头主义及一师一道精神的存在,最怕的就是故步自封,一味排斥他人,胸襟狭窄,则无异于划地自限,自缚手脚。

  像那种见解,介于正邪之间,混淆视听,在目前的佛教界比比皆是,八正道的正见,益显其重要。

  下午三时,在妙香林大殿举行皈依典礼,约五百人参加,将大殿挤得水泄不通,老友广余法师真了不起,我在槟城弘法多次,皈依人数也不止千人,一切因缘都由他成就。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会长金明长老、前会长竺摩长老,多次邀我主持法会,自谦居于副座。他们的气度、他们的包容,带动大马佛教的发展,功不唐捐。

  我与槟城因缘甚深:一九五三年首次来此,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九年期间,又来此弘法九次。承广余老慈悲,不但供应妙香林大殿作为弘法皈依场地,其在附近的一栋洋房简直就像我们的下院,每次来都下榻于此,并且接受其寺众亲切的食宿招待,心中实在万分感激!

  晚上继续昨天的佛学讲座,霹雳州行政议员黄家泉拿督特来致词,肯定佛教净化人心的效果,并且希望我常到槟城,乃至世界各地弘法。

  四月 十二日 星期日

  早上,爱珠拿来一叠厚厚的报纸给我看。原来,几家报纸不但以整版刊出两日来弘法的盛况,早在来槟城以前,就以整版彩色连载我的生平及理想,标题抢眼又醒目──

  “佛教界的创意大师星云”

  “星云叱风云”

  “出家生涯原是苦,戒疤烧出金刚志”

  “极乐世界人间寻,逐步落实大愿心”

  “反传统弘法利生,振兴佛教为己任”

  “星云大师广大度有缘人”

  “将佛教丛林普及世界五大洲,星云大师完成弘愿”

  “法雨涤荡人心──提倡人生佛教化,星云法师来弘法”

  “星云魅力无法挡”

  “星云大师的礼佛历程──从佛光初现到佛光普照”

  “星云大师谈禅说空”

  “星云大师畅谈佛法”

  “佛心隽语”

  ……

  此外,还摘录讲词,引言说明,可见马来西亚记者尊重信仰,重视精神文化,水平不俗。

  四月十一日的报纸以头条新闻报导一则新闻:大马吉兰丹政府正拟议以《可兰经》教义和执法来修宪,此举引起全国震撼,尤其是断肢刑罚,更是为各界所议论杯葛。许多人认为,回教法令只能实施在回教徒身上,并不能管制非回教徒。

  自由民主思潮之普遍和国际间战祸连连的教训,使人类逐渐觉醒沟通与融和的重要性,故以陈旧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治国理政,是一种违反世界潮流的行为,必定会尝受抗争的苦果。

  十一时,飞抵吉隆坡“甘露茶艺亭”,接受马来西亚佛光会午宴款待。台北经济文化中心黄新壁代表以及多位法师和居士皆出席参加,大家相谈甚欢。据陈孟龄居士表示,这家餐厅是由三十余位佛光会员开设,其目的不在牟利,而在以法会友。当年心定法师离马返国时,大伙信徒在惋惜之余,一致决议在市区开一家店面,定期集合共修,讨论佛法。

  远自东法婆罗州来的李玉燕居士说:“此次专程跋山涉水来参加今晚的弘法大会,心头法喜充满,一点也不感到疲累,她很兴奋地告诉我们:在沙巴,他们常将从《普门》、《觉世》等刊物中的所见所闻,转述给当地信徒,大家如获至宝,抄录背诵。

  眼见这些佛教青年如此为法奔走,深深感到宗教力量实在伟大!

  晚,八时,在国家体育馆主持佛学讲座,讲演“未来的世界”。听众近二万人,将原本只能容纳一万六千人的体育馆挤得水泄不通。

  马来西亚副工程部长郭洙镇莅会致词,呼吁马国政府应珍惜宗教自由,全国人民不可对“回教化”的政策掉以轻心,否则将使全国卷入一场难以平息的宗教及种族纷争。

  四月 十三日 星期一

  今天陆续收到几张传真──

  慈容和依淳说:佛诞节(农历四月八日)的佛祖出巡活动,已准备就绪,台湾北、中、南区各分会都如火如荼,热心参与,预料届时将很盛大。

  中华佛光会成立一年多来,承各界共襄盛举,已迅速扩展至近二百个分会,十多万名会员都十分尽心卖力地推展会务,迄今所举办的活动不下千场,这一次全国性的“佛祖出巡”活动,又要让他们辛勤忙碌好一阵子了,心中十分挂念。

  慧礼传来《中国时报》四月十一日有关他赴南非弘法的新闻:

  “台湾佛光山的慧礼法师一周前登陆南非,成为正宗的第一位『非洲和尚』,今后,他将常住南非,并在布朗贺斯特市展开建寺工作,度化南非的三万余华人才(台侨一万二千人)及全非洲五十六国六亿苍生。

  非洲目前的主要教派是:回教、印度教、基督教、天主教及伊斯兰教。

  非洲人根本不知道何谓佛教。

  二千五百年前,佛教发源于印度,弘传亚洲,现在五大洲都有了佛法。因此,这几天,南非人看到了慧传法师,都觉得相当好奇。”

  千家驹先生传来张文达在《明报月刊》中一篇文章──“藏身人海最后露一鳞”,内文录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一封信:

  “最近民主同盟为纪念梁漱溟先生征文,想起几年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时,梁老以特约研究员身分第一个出席,第一个发言,说自己是一个佛教徒,但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是一个禅宗的和尚。随即交出一篇论文,当时与会者咸认为是一件异事。因将此事写成一首诗交卷。

  梁老有以异于人,望之俨即之温。向不妄言但率真,是非功过公诸人。昔年佛会邀众宾,翁先到席发高论:我乃翟昙弟子、达摩之裔孙,前身是一禅宗僧,天生信有去来今。语罢出示一卷文,言简义骇大小乘。读者莫不歎其条达而深,出自九十四岁老人之至诚。藏身人海最后露一鳞,不及期年翁遂行。世人于翁多述评,独此一事知者无多人,吾今记之告后昆。”

  众所周知,梁漱溟先生,早年倾心佛法,二十九岁时,思想转变,倡儒疏佛,四十多年来,始终拒绝马列共产主义,后来遭到中共全面的批判。这篇文章说明了梁氏最终还是心系佛教,可供有心研究梁氏思想的人作为参考。

  慈惠也来电说:十五日将在本山举行的“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执行会议,一切已安排妥当。这两天来已有执行委员陆续到达。

  依修见马来西亚佛光协会尚无会址,慨然将其筹画十年的佛教图书馆场地捐出。

  下午四时,在南方寺召集所有在马来西亚的弟子谈话,却发现什么资料也没有,既无寺务状况报告,又无弟子的问题说明,让我这个作师父的无从开始。这就是目前开会时所发生的通病。开会不能事先了解问题所在,则不仅耗时费力,甚至还可能徒劳无功,无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月 十四日 星期二

  早上九时十五分,抵达法国戴高乐机场,相当于吉隆坡时间午后三时十五分,总计十五个小时的行程。从热带的东南亚到温带的西欧,气候截然不同。

  依照、依晟、永贤,带我去巴黎新成立的办事处。此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附近百货公司与办公大楼,好不热闹。

  十七岁的心涵,来自加拿大。这次随着我们东奔西走,跑腿帮忙,非常发心。今天特别放她一天假去逛街。她一听,雀跃不已。

  依照特别向我介绍黄纬培先生及李桂荣先生,此二人均从事餐馆业,工作之余常来此帮忙。

  下午一时,至古堡用餐。发现“家”里多了两个人──远自美国前来帮忙的赖艳丽师姐与露露牙医师。历历,法国籍,懂法语,若能安住下来,对巴黎道场的拓展,实在非常重要。

  想想佛教真是伟大,只要是有道场,自然就有信徒来帮忙。

  虽是春夏之交,此地气温约在摄氏四、五度左右,寒意甚浓。在附近踱了一圈回来,急忙在壁炉中生起一把火,顿时满室温暖,大家便围炉闲谈起来。

  黄居士希望我们能在此成立一个国际佛学院,接引各国学生学佛。我认为在外国办学,若就读期间太长,需要漫长的假期,恐怕不易办一所国际禅学院,以一至三个月为一期,作短期密集训练,似乎较为实际。以“古堡”而言,有八间大型教室,还有佛堂、斋堂、广单和小型禅室等,一应俱全,要办这样的禅学院,应该不难,只要经费充裕,即刻就可以开始。

  华人在海外,由于谋生不易,较偏重于经济上的发展,而忽略了人文教育,对于净化身心、宗教体验并不讲究,即使有宗教信仰,也往往局限在拜拜祈福、诵经消灾的层次,在精神领域的拓展方面,险有其功。故移民数百年来,华人地位虽有提高,也仅囿于工商经济方面,相形之下,在人文科学上成就卓著者,比例不大。

  佛教传播至世界各国,若能阐发其妙谛,将之运用在生活上,则不只是带来宗教信仰,也灌输了慈悲思想、宇宙心怀、结缘观念和净化修持,在提高自己修养道德地位的同时,也可以贡献当地国家人民。

  依照说:“在法国,越古老的东西越值钱,像巴黎有一家古老的旅莞,住一天要五千法郎,但是豪贵名流却驱之若骛。”大家听了,瞠目啧舌。这个古堡是被列入国家保护的古迹之一,我们要在此待上几天,岂不“身价百倍”!

  永愍说:“待在这里很好,虽然宁静,但不寂寞,每天都有风声、雨声、鸟声、水声陪伴着我。”我笑答:“这是永愍的心声。”

  四月 十五日 星期三

  此地信徒热诚感人。本来约好下午两点会面,然而上午十点,就陆续来了三十多位,无畏寒流风雨,自远地驾车送午斋来供养大众。

  十时三十分,十余家报社及广播电台,约四十名中外记者来访,所问的问题内容广泛,自个人到国际佛光会,从政治问题到佛法疑难,皆能把握重点与时间,甚具专业素养。

  会后,黄纬培先生提出植树的建议。他认为,以树木美化环境,犹如佛光人以行动美化人间,因此特地自家里挖了一株鲜艳耀眼的杜鹃花,种在古堡大门内侧,护城河畔。记者们连忙拿出相机,为历史等候,逮到机会吞吞吐吐地说出原委,请求我再“出城”一次,好让他拍张城门外的照片。我向来乐意成全人家,也就出城“亮相”一番,赢得记者美言,说我不但是“有问必答”,也是“有求必应”。

  看着记者们面露笑脸,各有所得,心中也感到十分欢喜。

  送走记者后,与佛光会各分会会长会面,他们很关心在美国即将举行的“国际佛光总会”成立大会,以及佛光会在法国的开展方式。我鼓励大家,要有做地球人的胸襟,要有建设美好世界的远见,要有肩担天下苦难的勇气,要有普照人间的发心。

  会中十八个分会会长一致拥戴慈庄为法国佛光协会“代理”会长,依照任总秘书。称“代理”是因为:“我原希望该会以在家居士为主要推动力量,出家人任导师或顾问,从旁指导。奈何此地各分会会长都是侨界某一社团或地域的代表,无论何人当选,皆不易获得其它社团拥戴。现在大家公推慈庄为会长,须冠“代理”名义,等以后大家交流融和,人才渐成之时,自然会有适任人选。

  四时,祖慰先生作专访,祖慰先生原是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现代法国欧洲日报》专栏记者,颇具才华,悟性也很高,原本十五分钟的采访,在不知不觉中,却与他晤谈了一个小时。

  无论是记者或信徒在参观了姐古堡后,都赞歎有加,希望这个十二世纪兴建的古堡能成为佛光普照的灯塔。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5共生的地球人 1992.4.1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6菁华语录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7十方来十方去 1992.5.1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8欢喜与融和 1992.5.16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9不二法门 1992.6.1~1

 

后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3禅的妙用 1992.3.16~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2心中无事一定床宽 1992.3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71菁华语录

益西彭措堪布:龙舒净土文讲记(八)

益西彭措堪布:龙舒净土文讲记(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