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狮吼音·开示集:佛子行三十七颂 连载四 |
 
狮吼音·开示集:佛子行三十七颂 连载四
(课前,法王带领全体学员以法王新作之曲调唱诵佛子行三十七颂) 一、此生幸得暇满船 为自他渡生死海 故于昼夜恒不懈 闻思修是佛子行 我们首先需知修持佛法的方法,因此要闻法。之后要对佛法确信不移,因此要思维法义。不仅是知识上的理解与相信,同时要实际于自心上体验法义,因此需要实修。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此,我们应该昼夜不懈地努力,不仅上课时欢喜专注地听闻,任何时候,自己的心念与行动都要与法相结合。偈文提到昼夜都要精进,如何在白天与晚上都能够精进修持佛法呢?这是我们要去思维的。懈怠之前,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需要不懈怠而修持的法是什么?什么叫佛法的修持?什么是正确的修持佛法呢?噶当派曾提到一个故事,说明一个人从开始不了解何谓修行,到明白正确修行意义的过程。 有一天,有一个人很专注、尽力地转绕着佛塔。一位噶当派大师上前问道:“先生,您在做什么啊?”那人回答:“上师,我在修行呢。” 大师点点头,说道:“嗯!很好,这个修行也不错。不过,如果你能修行佛法会更好。” 那人心想:“绕塔可能不是修行佛法吧,一定有其他方法。”他开始四处找寻,看到了一些经书,心想:“读经、课诵应该是修行。”找到一个地方坐好,就开始认真读经。 几天后,当他大声读诵着经书时,大师出现了,问道:“您在做什么呢?”他有点得意的回答:“喔,我在修行呢。在修行佛法呢。”大师点点头,接着又说:“嗯,读经很好。但是如果你修行佛法会更好。”那人听完有点纳闷儿,心想:“绕塔也不是,读经也不是,那该做什么呢?”正当苦闷时,突然想到:“对了,禅修!一定是这个了。”赶紧找到一个角落,坐直身体,眯起眼睛,开始禅修。没过多久,大师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您在做什么?”他自觉了不起的说:“禅修着呢!”大师缓缓地说:“禅修很好,不错,但是,修行佛法的话会更好的。”这下那个人完全糊涂了。不是绕塔、课诵、甚至不是禅修,那人只好问道:“上师啊!到底什么是修行佛法啊?”大师回答:“修行即是断舍贪执。”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跟这个故事的主角一样,开始修持四加行的时候,全身酸痛,满身大汗,还是坚持不懈地修,终于修完几十万遍之后,有人问道:“喔!您修完了四加行,有什么体会吗?”这时我们可能回答:“喔,可辛苦啰!流了好几公斤的汗呢。”这是一种答案。更好的回答是:“喔,可美妙了!心可平静了,真快乐呀!So beautiful!”还可能更高境界的回答是:“喔!你不会相信的,当时我闭着眼睛呢,眼前出现好多天女天神,漫天飞舞…”总之说一大堆谁也没看过的事情。大部分人的答案差不多就这些。 那么,到底这些是修行的征兆,或者只是像喝醉了,或者是累过头,生着闷气,又不得不做下去而产生的幻觉呢?因此,修行是在每天生活当中,当烦恼升起时,自己能够察觉,并且找到对治法平息烦恼,例如你可能说:“昨天早上九点左右,一个人让我好生气,但是我察觉到了,也知道生气不好,就想办法静下来。”真正体会佛法,使佛法成为对治法而降服烦恼,这即是修行。 很多人以为修持是另外去修一个什么东西,而与自心分开,例如慈悲的修持,认为另外要生出一个慈悲,而没有自心与慈悲合一,自心成为慈悲的体会。我们以为,我“生出”了一个慈悲了,好像把旁边的一个什么东西拿到手了,因此,没有思维菩提心时,菩提心也就不见了。因此,无论做任何修持,例如慈悲心等,重点是要去体会这一切即是自心本质的一部份,与自心合为一体。要不然,任何修持都将无法降伏烦恼。 各位可能觉得我的姿势与表情愈来愈多。本来我是比较内敛的,很多人说我不笑,太严肃了。因此,今天多一点笑容与动作,可能各位会有一些不同感受吧。(众笑、鼓掌) 平时,座中(特定修法时)与座间(日常生活时)分清楚是很重要的。座中要紧密、专一地修持,例如修止或修观等。每日静坐下座后日常生活时,虽然没有专一于某个法门的修持,但因为座中修持的专注与集中,能够影响到生活当中。例如,早上修一座法(早课),专注修持,最后发愿:“我要将座中的修持力,带到一天的生活中。”下座(座间)之后,因为修法时善的牵引力量,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与作为,都将融于自心法界。座间与座中的修持,相互裨益增长。虽然不像说起来这么容易,不过,白天生活中就要如此去修持。 晚上要如何修持呢?有一句话说:“以善心入睡,睡眠即成善;以恶心入睡,睡眠即成恶。”很多人睡前会习惯回想一天发生的事情,例如:今天做了什么,明天的计划等。这段时间很重要,我们可以反省一天做的善事与恶事,并且发愿明天减少恶行,增长善行。如果能够在睡前好好反省发愿,睡眠也会变成带有善心而有意义。 好,不说太多,二十一世纪的习惯,如果停在一个事情上太久不好。因此,赶快煞车换个档,继续向前进吧! 二、贪爱亲眷如水荡 嗔憎怨敌似火燃 痴昧取舍犹黑暗 离家乡是佛子行 所谓家乡,是指自己熟悉、习惯的对象,例如对于熟悉的亲眷生起贪爱,不喜欢的怨敌生起嗔憎等。因此根本在于熟悉,例如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讨厌一个人,一定需要去探究、去明白讨厌他和熟悉的原因。这里的熟悉,是指一种狭隘的、短视的执着,由于这种执着,而产生贪嗔等烦恼。由于在我们熟悉的环境里,有着更多让我们执着的对象,因此说我们要“离家乡”。要舍弃家乡,这一点我倒是做到了。但是,如果真的做到如理如法的离家乡,照理说,我应该没有贪心与嗔心了,但是,来到印度似乎比在藏地的烦恼更多。因此,所谓家乡,是指内心执着与烦恼的家乡。如果无法舍弃内心的执着,仅是离开外在的家乡也没有用。狭隘短视的偏执,会让我们变的傲慢无理,而轻忽地断定善恶。因此,我们要尽力擦去贪嗔的图案。 总之,我们愈熟悉的朋友,愈可能不去看他不为人知的一面。照顾、关心朋友是应该的,但是不应带有认为朋友就一定对,敌人就一定坏的偏执,因为,就算是朋友也会有秘密、也会犯错误。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偏执所认定坏透的敌人,也可能有他的苦处,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什么原因。要不然,他也不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因此,就算无法做到平等对待亲人与仇人,但至少,我们应该断除偏执。 所以这里“家乡”指的并不是外在的家乡,因为就算你问作者无著贤大师:“您的家乡在哪儿?”他还是会回答西藏的。外在的家乡,可以指那些山石、草木、房子等,是无记的,因此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会造成伤害的,是我们的偏执,这是我们要舍弃的。 三、远恶境故惑渐减 离散乱故善自增 心澄于法起定见 依静处是佛子行 对于一位修持止的禅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即是依止静处。如云:“在如法的静地修持止的禅修,若能精进用功,半年内能得成就。”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半年内得成就,但是很多人确实做得到。 我个人来说,目前也去不了什么静处,最静的大概就是我的房间了。因此,所谓静处,到底是指外在的静处,还是内心的平静,这是要去思维的。许多人身处僻静的地方,但内心却充满着贪嗔烦恼,事实上,如此内心的混乱,比外在的诱惑更危险。因为外在的一切,要乱也只是乱在眼前,但是内在的混乱,却是在心中。无止尽的杂念纷飞,造成的痛苦更大。因此,各位能够依止静处者,请尽力去依止。若是不能依止者,虽然身体无法前往,至少内心要找到静处。 四、常伴亲友还离别 勤聚财物终弃捐 识客且遗身舍去 舍此世是佛子行 如何分辨什么是修行?什么不是修行呢?就看有没有舍弃世间八法、舍弃此生。萨迦派离四贪执的教言提到:“贪执此生非行者。”因为一个贪执今生俗务的人,很难有机会找到真正的快乐。 所谓世间八法,不只是文字上的称、讥、毁、誉等,我们要了解的是世间八法的症结,即是盲目的执着,这是我们要断除的原因。 很多人很喜欢修持,也好像很认真在修持佛法,但大部分都是一种逃避痛苦的安慰而已,就好像背痛涂点儿油,按摩一下一样。然而真正应该舍弃的东西,例如世间的名闻利养,却又放不下,虽然没有明说,但下意识的、很自然的把俗务当成生活中不能没有的一部份;因此,再怎么努力修持,顶多得到的是短暂的快乐而已,不会有更深的体会。如同得了癌症,食物的养分首先让癌细胞吸收去了,好细胞得不到;而应该对治癌细胞的药,首先却把好细胞给杀了,完全本末倒置。我们放不下执着的修行,就像如此:该利益的没利益到,不该舍弃的却舍弃了。 我们的心,像是一个投影机,放射出来的世间花花绿绿的俗相,充满着整片萤幕。然而,佛法的影像,却空白一片。我们一定要舍弃对俗务执着的心。 如果有来生,那么可以舍弃此生,但是如果没有来生,要舍弃此生就会很困难。因此,这就涉及有没有来世的问题。许多人对轮回存疑,同样也有愈来愈多对轮回存在的证明,但无论如何,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在自己最亲的朋友往生时,因为太难过,他们不会相信那位朋友就完全消失了。因此,虽然朋友过逝了,仍旧不断为朋友祝福祈祷,到墓前献花说话。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其实都期望着有来世,期待着生命的延续。这并不是佛教特殊的观点,而是人之常情。 死亡并不是终结,如果相信有来世,生亡二者的痛苦将会减少,并且充满希望。我们应该想:生命的结束,不是油尽灯灭,而是高举生生不息的光明火炬,照亮前程,也照亮我们的下一代。如此面对死亡,将不再害怕。很多事情发生是跟我们的观念和环境有关。事实上,有生才有死,因此,如果认为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那么我们应该对出生也感到愤恨才是。但是,我们并没有这么做,我们反而大肆地庆祝出生。因此,虽然死亡的确是人生中的一大转变,但如果我们换个思想角度,把死亡当成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有新的愿望,新的机会,那么死亡也是值得庆祝的。 编者注:此处法王所指,有生则有死,在因缘法则之下有其因果关系,为一自然现象,死亡并非终结,亦无需贪生怕死盲目地对死亡产生恐惧与担忧。然而对于人为刻意所造成的死亡,如自杀等事,则不仅已违犯不杀生与不伤害之佛陀教诫,若只为逃避烦恼痛苦而认为一死了之,更属不智,此举非但不能解决自身之烦恼痛苦,反更造下恶业,终需承受轮回苦果!读者当知!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