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法与内观系列: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7 柒、内观与剎那定 |
 
佛法与内观系列: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7 柒、内观与剎那定
1. 《清净道论》说禅修者应在修完五种摄受之后才试着培养从思惟智以上的内观智慧,这五种摄受是:一、色摄受。二、非色摄受。三、名色摄受。四、缘摄受(辨识今世名法与色法之因法与果法)。五、世摄受(辨识过去未来色法与名法之因法与果法。 2. 内观禅修的对象是名法、色法、因法与果法。这些也称为「行法」。 3. 看见一切行法为无常、苦及无我的智慧称为「内观」。因此,一位想从「道、非道智见清净」开始培养内观的禅修者,应先完成「见清净」与「度疑清净」,这是因为在这两个清净阶段里要辨识的名法、色法及因果于此应以智慧觉察它们无常、苦与无我的三相。 4. 练习内观时,禅修者必须轮流觉察三相,一时于内五蕴,一时于外五蕴,一时于色法,一时于名法(《清净道论》第二十一章)。《清净道论》又说,练习十二缘起支的内观时,于「思惟智」和「生灭随观智」期间,要于过去、现在与未来法觉察三相(《清净道论》第二十章)。练习内观时所生起的定力称为「剎那定」,因为它不像在修习寂止时持续地维持在一个对象上。 5. 要想如上所说有系统地练习内观,就必须以近行定或安止定做基础。此处所说的近行定是指修习四界分别观或寂止所产生的定力。只有如上述修习内观时产生的定力才被称为「内观剎那定」。 请注意,如果禅修者还不能见到极微或个别名法、不能分析它们、不能辨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因果、不能觉察三相于这一切法,那么,他的定力不能被称为「内观剎那定」。 摘要:在培养定力时,纯观行者修习四界分别观所达到的最高定力称为近行定,这是比照于禅那前的近行定,疏钞里也称此种最高定力为剎那定。当纯观行者练习内观时,他的内观立足于近行定,这定是心清净。当他进一步以内观辨识诸行法时,这时候的定力称为内观剎那定。当止行者培养出近行定或安止定作为心清净,在出定后以内观辨识诸行时,这时候的定力也称为内观剎那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