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七章 慧的训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七章 慧的训练

 

  持戒和修定都不是佛陀独特的教导。这两者在佛陀开悟之前都已广为人知,且行之已久。事实上,他在寻求解脱之道时,曾跟随两位老师修定。所以在修定方面,佛陀的教导和传统的宗教并没有多大的差异。所以宗教都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并且也都可以藉着祈祷、宗教仪式、断食、苦行、或是种种禅坐方式达到喜悦的境界。这类修行的目的,只是为了求得高度集中的禅定状态,也就是宗教神秘论者所经历的“狂喜”的状态。

  这种专注力的训练,即使尚未发展到最高境界,也有极大的助益。因为藉由注意力的转移可以使心静下来,否则就会起贪爱和瞋恨。例如,为了防止怒气的爆发,慢慢地数到十,就是一种“定”的基础形式。其他更明显的方式,就是复诵字或咒语,或专注于一个视觉对象。这些方法都能见效,因为当注意力被转移到不同的对象上,心就会变得宁静安详。

  然而,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宁静,并不是真正的解脱。无庸置疑的,修定会带来极大的好处,但效果只限于心的意识表层。早在现代心理学发明的二十五世纪之前,佛陀就已经体悟到潜意识的存在,称其为“随眠”(anusaya,潜藏心内底层的不净烦恼)。佛陀发现,转移注意力可以很有效地在意识层面对付贪爱和瞋恨,但是并无法真正将其去除,反而将它们推进深层的潜意识中,在那儿它们虽属于冬眠状态,却是一样的危险。在心灵的表层,可能显得平静祥和,但是心底深处却有如一座潜在的火山,充满了被压抑的负面情绪,迟早会爆发开来。佛陀曾说:

  一棵根深蒂固的树,即使被砍伐了,仍会生出新芽;如果贪瞋的积习未被根除,痛苦就会一再地重现。(注一)

  只要贪、瞋、痴的根仍存在潜意识中,一逮到机会,它就会发芽重生,带来痛苦。正因为如此,成佛前的悉达多王子,当时已经达到了修定所能成就的最高境界,然而,他不以为他已经达到解脱,而决定继续寻找离苦得乐之道。

  他看出两个选择。一个是欲乐之路,就是放纵自己去追求一切感官得享乐。不论我们是否自知,欲乐正是一般世人所选择的路。但是他清楚地看出,这个选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因为宇宙间没有人能够永远事事如愿,或是终其一生心想事成。走这条路的人,当他们无法如愿时,就会不可避免地感到痛苦;也就是说,他们因为失望和不满足而痛苦。但是,即使事情如其所愿,他们也同样会痛苦;因为他们担心所喜爱的东西会消失无踪,他们害怕这满足的一刻,瞬间即逝;而事实上,世事正是如此变幻无常。这样的人,内心永远不安,他们会不断地追寻、得到、又失去。未成佛前的悉达多在离开世俗生活、出家修行之前,曾亲身经历过这条路,所以他知道欲乐绝不是通往安详之路。

  另一个选择是苦行之路,就是自我约束,刻意不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种自我否定的苦修方式曾经被发展到极致。苦行者避免所有的享受,并且可以虐待自己,让自己遍尝煎熬。苦修所持的理论基础,是认为藉着自我处罚,可以克服贪、瞋的习性,从而净化内心。在全世界的宗教生活里,这类苦修是很普遍的现象。悉达多王子出家之后,曾经历了多年的苦行生活,试过多种苦修的方法,直到变得瘦骨嶙峋,仍不得解脱。他因此体悟到,虐待身体并不能净化心灵。

  事实上,苦行的自我约束并不需要这么极端。我们可以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来避免引发不当行为的欲望。无论如何,适度自我约束的苦行,显然比自我放纵的欲乐要好得多;因为这种修行,至少可以让人避免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如果自我约束是靠自我压抑而来,那么心理压力会增强至危险的地步。所有压抑的欲望会有如洪水一般,在自我否定的堤防后面彭湃汹涌;终有一天,滚滚洪流会决堤而出,大肆破坏。

  只要贪瞋的根仍在心里,我们就不能享有真正的安详。持戒虽然有所帮助,但不能只靠意志力去把关;培养定力确实有用,但也只能解决部分的问题,不能解决内心深处烦恼的根本、污染的根源。只要这些根仍旧深埋在潜意识中,就不会有真正持久的快乐,也无法解脱。

  但是,如果能将习性反应的根源从心中斩除,那就不用担心不良的行为会一再出现,也没有必要压抑自己。因为导致不良行为的冲动已经消失。当我们不再有寻寻觅觅或自我否定的压力时,就可以真正生活在安详之中。

  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深入内心,铲除贪、瞋、痴的病根。这方法就是佛陀发现的:智慧的训练,这引导他开悟,它称之为内观,是培养洞察力,以观察自身的本质。藉着这种洞察力,一个人可以辨识并止息痛苦的原因。

  佛陀发现这个方法而获得解脱,并且终其一生,以此法教化众生。它是佛陀教导中独特之处,也是佛陀最重视的一部分。佛陀曾一再地强调:

  以戒而得定,则定力有成且殊胜;以定而得慧,则智慧有成且殊胜;以慧作根基,则远离烦恼与不净。(注二)

  “戒”和“定”本身虽然有价值,但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开发“慧”。只有开发智慧,才能让我们在自我放纵和自我压抑的两种极端之间,找到真正的中道。藉着持戒,我们可以避免做出不正当的行为,可以避免内心的强烈激动;藉着修定,我们进一步使心平静,同时使心成为一个有利的工具,以便检查自己;但是,唯有藉着培养智慧,我们才能透视内在的实相,远离所有的无明和执着。

  八圣道中有两个部分是属于智慧训练的范畴,那就是正思维和正见。

  正思维

  在练习内观之前,并不要求自己在禅修时一念不生。即使念头不断,只要维持每一个当下有觉知,就可以开始修习内观。

  此时,念头或许仍在,但思考模式的本质起了改变。随着对呼吸的觉知,贪爱和瞋恨已渐渐平息。就意识表层而言,心已经变得平静,并且开始思惟“法”以及离苦之道。刚开始观察呼吸时所产生的困难已经过去,或至少已被克服了一大部分。这时,可以接着练习下一个步骤——正见。

  正见

  正见是真正的智慧。只思惟真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亲身去体悟真理,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仅仅看其表面。真理是一个实相,唯有靠我们亲身去体验,才能洞察其最终实相,并且止息苦恼。智慧可分三种:闻慧(suta-maya panna),思慧(cinta-maya panna),修慧(bhavana-maya panna)。就字面上而言,“闻慧”就是听来的智慧,例如藉着看书、闻法或听演讲,而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智慧。这是接受别人的智慧成为自己的智慧,而这种接受也许是源自于无明。举例而言,一个人生长的地区,如果有某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崇信某个宗教、或有某些特殊的风俗习惯,那么这个人可能会毫不质疑就接受了当地的意识形态。这种接受可能是来自贪婪,因为当地的领导者可能会宣称,只要接受固有的思想,传统的宗教,就保证会有美好的将来,譬如死后能上天堂等。无庸置疑地,能上天堂是很大的诱惑,于是人们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种接受也可能是基于畏惧:有的领导者知道,人们会怀疑当地的意识形态,所以他就用威胁的方式,来使人们顺服相信;警告人们若是不信,将来就会遭受到严厉的处罚,例如死后下地狱等。人当然不想下地狱,所以只有咽下心中的怀疑,而接受当地的信仰。

  无论这接受是由于盲目的信仰、贪婪或是畏惧,闻慧终究不是自己亲身体悟的智慧,充其量只能算是借来的智慧。

  第二种思慧是知性上的理解。就是在听闻和阅读过某种说法之后,予以思量,考虑其是否合理、有用且实际,考量后觉得满意,才信受奉行。然而思慧仍然不是我们自己的洞见,只是把听来的智慧,予以知性的判断罢了。

  第三种智慧是来自于个人对真理亲身的体验与领悟。这种修证而来的智慧,可以改变内心的本质,继而改变个人的生命。

  在世俗的事物上,并不一定要用到修慧。例如火的危险性,只要听人形容或自己推理一番,就足以确信。如果坚持要跳进火堆中,才肯接受火会伤人的事实,就未免太愚蠢了。但是,就法的层面而言,来自于实证的智慧非常重要,因为唯有修慧,才可以让我们根除习性反应。

  闻慧和思慧的益处在于激励并引导我们,走向实证的修慧。如果我们对于闻慧,毫不质疑就接受,它就会成为证得实相的障碍。同理,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思考、研究及理解真理,却不努力去直接体悟,那么所有的思慧都将成为解脱的障碍而非助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经由实际经验,来了悟真理。只有透过亲身的体验,才能使心解脱。别人对真理的领悟,并不能使我们解脱。就连佛陀的开悟,也只能使一个人解脱——就是佛陀自己。别人的领悟充其量只能当作对众生的鼓舞,为众生指出一条明路。但追根究底,我们必须为自己努力。正如佛陀所说:

  你必须自修、自悟;已到对岸的人,只能指出那条路而已。(注三)

  真理只可以在自己身上实践、去直接体验。外在的一切总是不切实际。只有在自身之内,我们才能对实相有实际、直接、而鲜活的体验。

  这三种智慧当中,前两种并非佛陀的创见,它们早在佛陀出世前,就流传印度。甚至佛陀在世时,也有人声称,可以讲解佛陀所说的任何教导(注四)。佛陀对世间独一无二的贡献,就是教导人们去亲身体悟真理,从而培养实修的智慧。这种对真理的直接体悟,就是“内观”的修持方法。

  修习内观

  内观(Vipassana)通常被形容为灵光一闪的洞见,或是对真理的观。这种说法固然正确,但事实上,内观者靠渐进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达到此种直观的洞察力。这个方法就是修习内观,也就是洞见的洞养,即一般所称的内观禅修。

  Passana一字指的是“看”,也就是一般的张眼来观察。而Vipassana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观看:对自身实相的观察。必须将自身的感受当作专注的对象,对其做有系统、冷静的观察才能达成。这种观察能揭开身心的全部实相。

  为什么选择“感受”作为观照的对象呢?因为透过“感受”可使我们直接体验真理。首先,万事万物(六尘)必须与我们的各个感官(六根)接触,才能显出它们的存在,所以六根可说是我们经验这个世界的六道门。而一旦根尘相对,各种感受就立刻产生。佛陀形容根尘相对、产生感受的过程如下:

  两木磨擦即生热、并迸出火花。同样地,乐触有乐受;苦触有苦受;不苦不乐触,有不苦不乐受。(注五)

  当身、心的六根与六尘接触时,会迸出感受的火花。因此,感受是我们经验世间所有身心现象的关键。为了要培养实修的智慧,我们必须清楚知道,自己真正经历到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对“感受”的觉知。

  选择“感受”为观照的对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身体上的感受,和心理状态息息相关。感受就像呼吸一样,会反映出当下的心理状况。任何一种心理状况——如想法、概念、想象、情绪、记忆、希望、或恐惧——浮上意识表层,感受就会跟着升起。每个想法、情绪、内心的变化,身体上会伴随着一种相应的感受出现。因此,藉着观察身体上的感受,我们也同时观察了自己的内心。

  若想充分了知真理,就不可不重视感受。无论我们遭遇何事,都会因此而唤起身体上的某种感受。感受可说是心与身交会的十字路口,虽然在本质上,感受是在身体上,但它同时也是四种心法(受、想、行、识)运作的过程之一。它由身生起,由心感受。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感受不清楚,那么我们对实相的观察,就永远会不完整、不深入。就好像想除去园中的杂草,必须先了解它们的根深埋在哪儿和它们的维生运作;同样地,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自己的习性、且处理的恰如其分,就必须深入观察自己的感受;而大部分的感受是难以觉察的。

  感受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身、心的每一个接触,都会产生某种感受。每一种生化反应都会产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心缺乏足够的专注力,只能觉察到较粗重的感受。我们练习“观入出息”后,心就会变得敏锐,也因此而培养出觉知,就逐渐能够清楚地体验全身所有感受的实相。

  在练习对呼吸的觉知时,我们只观察自然的呼吸,不要刻意控制或是调整呼吸。同样地,在练习内观时,我们只要去观察身上的感受即可。我们对全身有系统地移动注意力,先从头到脚,然后从脚到头,从一端移到另一端。但在整个过程中,不要刻意寻找或避免某种感受,而是如实地去观察、去觉知全身所出现的感受,无论那感受是冷、热、轻、重、痒、悸动、紧、胀、压力、疼痛、刺痛、脉动、或振动等等。内观者不追求任何特殊的感受,只是当身体上的各种感受自然发生时,如实地去观察它。

  内观者也不必尝试去了解感受的起因。它们也许源自外在的环境、坐姿、痼疾、体弱、或是所吃的食物等。原因无关紧要,也不是我们该关心的。真正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觉知当下身体上的感受。

  刚开始练习时,可能只在身体的某些部分有感受,而其它部分则无。这是因为觉知尚未完全开展,所以只能体验强烈的感受,而觉察不到较细微的部分。然而,我们再接再厉轮流专注于身体的每一部位,观察全身,而不让注意力被强烈的感受所吸引。经过专注力的训练,我们就有能力系心于选择的对象上。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个定力,有系统依序观照全身每一部位,而不是迫不急待地略过感受较不明显的部分,跳到感受较强烈的部位去。不要贪恋某些感受,也不刻意避开其它感受。这样练习下去,渐渐地就能够体验到身体每个部分的感受。

  当我们刚开始练习“观入出息”时,通常呼吸都相当粗重且不规律。慢慢地呼吸会平静下来,且逐渐变得轻柔而微细。同样地,刚开始练习“内观”时,通常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历到粗糙、强烈、又不舒服的感受。同时,激动的情绪或是早已遗忘的想法和往事又会升起,也随之带来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更有甚者,以前练习观入出息时,阻挠我们进步的障碍,如贪、瞋、昏沉、不安、疑等,在此时又会重现,而且力量更为强大,令人无法维持对感受的觉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再观察呼吸,好让内心再次平静下来,使心变得更为敏锐。

  身为内观者,我们要有耐心、不屈不挠,重新培养更深的专注力。因为我们了解,所有的困难事实上是我们的初步效果。正因为某些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被搅动了,才会浮现到意识表层。渐渐地,以从容不迫的持续努力,使心重回宁静和专注。激动的想法或情绪一旦消逝,我们就可以恢复对感受的觉知。藉着反复持续练习,强烈的感受会消融成较平稳、细微、最后化为一种瞬间生灭的振动。

  但是,不论这些感受是苦是乐、是强是弱、是异是同,皆与禅修不相干。内观者所要做的,只是客观、如实地去观察。无论痛苦的感受有多难受,无论愉快的感受有多吸引人,我们都不停止努力,不因任何感受而分心或黏住。我们的任务就是以不执着的心,观察自己,就像科家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一般。

  无常、无我及苦

  当我们勤于修行,很快就会领悟到一个根本的事实:那就是我们的感受变动无常。每一个片刻,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感受升起,而每种感受都代表一个变化。每一瞬间,都有电磁或生化反应,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分。而我们的心更是瞬息万变,且在身体的变化上显现出来。

  这就是身心的真相:变化、无常(anicca)。在每一个片刻,组成身体的次原子微粒都在生灭之中;而心理的变化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又消失。每个人内在的各种身心状况,跟外在世界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在此之前,我们可能在知性上已经知道无常的道理。现在经由修持内观,我们直接在自身体验无常的实相。直接体验无常的感受,证实了我们瞬息万变的本质。

  身体的每一个分子、内心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不断变迁。除了每个当下之外,别无它物。没有可以执着的硬核,没有什么可以叫做“我”或“我所有的”。所谓的“我”只是一个不断变动过程的组合体罢了。

  因此,内观者了解了另一个基本的实相:无我(anatta)——没有一个真实、永恒的“我”。我们如此努力经营的自我,只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身心过程组合而成的幻相。一旦我们深入探索身心,就会了解,没有永远不变的硬核,没有独立于身心过程之外的本体,没有任何东西能不受制于无常的定律。只有一个无我的现象,不受控制地改变不停。

  另一个实相也清晰了。任何执着“这是我,这是我的”的努力,终将导致不快乐,因为所执着的东西或是这个“我”迟早都会消逝。而执着于任何无常、短暂、幻想、以及不可控制的东西都是苦。我们了解这一切,不是因为别人如此告诉我们,而是藉着观察自己身上的感受,我们亲身体验这些实相。

  平等心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不快乐?如何远离痛苦呢?只要不起习性反应地观察:不要对任何一种体验,生起附着或排斥之心,只是以一颗平等、平衡的心客观地观察每个现象。

  这听起来相当容易,做起来却不然。假设我们打算坐一小时,却在十分钟后膝盖就疼痛不已,我们会怎么样?我们会立刻对这疼痛产生厌恶,希望它快点走开。但是它非但不走开,反而痛得更厉害。于是,肉体的疼痛变成心理的,而带来更大的痛苦。

  如果我们能以片刻的时间只观察肉体上的疼痛;或者,暂时脱离“这是我的痛,是我觉得痛”的错觉;或者像医生检查病人的疼痛一样,客观地检查这感受,我们就可以体验到,“痛”的本身是多变的,它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每一刻都在变化、消失、再生、再灭。

  当我们借由亲身体验,了解这道理之后,痛苦就再也不能击倒我们、控制我们。也许它很快就消逝,或者仍旧徘徊不去,但是都无关紧要。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以不执着的心来观察它,不会再因这些痛苦而受罪。

  解脱之道

  借着培养觉知与维持平等心,我们得以从苦中解脱。苦的起因在于对自身实相的无知。在这种无知的黑暗中,心对每一种感受生起好恶、贪瞋的反应。而每个这样的反应,现在都在制造痛苦,同时也种下未来痛苦的种子。

  如何才能打断这种因果之链呢?过去,由于我们在无明中的作为,使得生命开始转动,身心的变迁也随之开始。那么,是不是自杀就能终止呢?不,这样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自杀的刹那,心中充满了痛苦及瞋恨,无论来生变成什么,心中仍旧充满痛苦,这样的作法是不可能带来快乐的。

  生命既已开始,就无法从中逃脱,那么是不是该摧毁感官经验的六根呢?我们可以挖眼、割舌、削鼻、切耳,但是要如何毁身、灭心呢?更何况毁身、灭心就等于自杀,而自杀是无济于事的。

  那么毁灭一切声音、影像等六根的对象(六尘)不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宇宙间充满无穷尽的事物,我们决不可能将它们一一消灭。只要六根存在,就不可避免地会与相对应的六尘产生接触;只要一有接触,就一定会有“感受”生起。

  这正是苦的因果之链可以被打破的地方。“感受”就是那关键性的一环。只要“感受”一起,好恶就随之而来。这些短暂的、无意识的好恶反应,立刻会被扩大、增强为强烈的贪与瞋,最后变成执取,令我们的现在与未来充满痛苦。我们一而再、再而三、机械性地重复这个过程,变成一种盲目的习惯。

  藉着内观的练习,我们培养出觉知每个感受,并且也培养平等心;我们不生起习性反应,只是冷静地检视感受,不起好恶之心,不带贪爱、瞋恨、或执着。对每个感受,都不再产生新的习性反应,而是产生智慧与洞见:“它是无常的,一定会生起灭去”。

  当因果之链被打破,痛苦也就止息。不再生起新的贪爱、瞋恨的反应,苦的起因也就消失了。苦的起因是心念的行为(业),也就是贪爱、瞋恨的盲目反应。心能对各种感受念念分明,并且保持平等心,就不会再起贪爱、瞋恨的反应。苦的起因不再出现,我们也就自然停止为自己造苦了。

  佛陀曾说:

  诸行都是无常。若能洞见此理,

  即能远离苦厄,此乃净心之道。(注六)

  “行”(sankhara)是个很广大的字。心的盲目反应称为“行”,而这种习性反应的后果,也叫做“行”;有其因,必有其果。我们在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的内心反应所遭致的结果。因此,最广义地说,“行”是指在这习性反应的世界上,一切被创造、被组合、被形成的东西。因此,“诸行无常”是说:无论是身体上的感受,或是心理的变化,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幻无常的。当我们借着“内观”的修行,以修慧来观察这个真理时,苦就止息了,因为我们已经远离苦的起因。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放弃了贪爱、瞋恨的习惯。这就是解脱之道。

  关键点就在于学会如何不起习性反应,如何不去制造新的“行”。通常感受一生起,好恶就随之而来。如果我们缺乏觉知,在这瞬间,习性反应就会在心中一再重现、一再增强,而成为贪爱或瞋恨,最后化为一股强烈的情绪,支配我们的意识。我们被那情绪所控制,无法做出任何正确的判断。结果就做出有害的言行,伤害自己和他人。我们为自己制造痛苦,只因为一时的盲目反应,让自己的现在和未来都痛苦不堪。

  但是如果在习性反应开始的那一刻,我们能对自己的感受念念分明,我们就可以做主,不让任何习性反应发生或增强。我们只去观察感受,而不起喜欢或讨厌的反应。如此一来,感受就无法发展成贪爱或瞋恨,也就无法成为占据我们内心的强烈情绪;它只是生起继而逝去。心始终保持安稳平静。我们不仅现在快乐,并能预期未来也会快乐,因为我们不会对感受起习性反应。

  这种不起习性反应的能力是非常可贵的。当我们能觉知到身体上的感受,同时又能保持平等心,在那一刻,心就得到自在解脱。刚开始内观时,这种自在可能只偶尔发生,其它的时候,心还是照着习惯对感受起习性反应,导致贪、瞋和苦的循环,但是经由不断的练习,短暂的片刻,会变成几秒、几分钟,直致最后,习性反应的老习惯便会被打破,而心能始终念念分明地保持安详,这就是止息烦恼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如何止息自己痛苦的方法。

  问题与回答

  问:为什么我们观照全身时必须依一定的先后次序来移动注意力?

  答:因为你们正在探索身心的整体实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们必须培养一种能力,以便能感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不应该有任何的感觉是空白的。而你们也必须发展出能观察所有各种感受的能力。佛陀描述这个练习方法:“在身体的每一处,只要是体内有生命的部位,每个人都能经验到各种感受。”(注七)假使你让你的专注力随意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从一个感受跳到另一个感受,很自然地,你的注意力就只会停留在有较强烈感受的部位,而忽略了身体的某些部位,如此你将不能学到如何观察细微、不明显的感受。你的观察力将只是局部的、不完全的、表面的。因此,一定要有次序地移动注意力。

  问: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感受不是想象出来的呢?

  答:你可以自己做测试。假使你不能确定你所感觉到的感受是真的,你可以给自己两、三个指令、自我暗示。假如你发现感受可以依照指令而改变的话,那么你就知道,这些感受不是真的。在这种情形下,你要马上放弃整个体验,重新来过,先用一段时间来观察呼吸。如果你发现你没有办法控制你的感受,你的感受并不会因你的意志而改变,那么就不要再怀疑,而应该相信这种体验是真实的。

  问:假如这些感受是真实的,为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不到呢?

  答:在潜意识的层次上你有感觉到的。虽然在意识的层次没有觉察到,但是在每分每秒中,潜意识能感觉到身体的各种感受,而且生起习性反应。这个过程,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进行着。经由内观的练习,你可以打破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隔阂。你变得能觉察到身心结构内所发生的每件事,也能觉察到你所经验到的每件事。

  问:刻意让自己去感觉身体上的疼痛--这听起来好像是自虐狂。

  答:假如你只被要求去体验疼痛,那么那确实是自虐狂。但是现在是要你们客观地观察疼痛。当你只是观察而不起任何习性反应,很自然地,你的心就会开始穿透疼痛的表面实相,而进入细微的实相,也就是瞬间生起又消失的振动。当你能经验到那个微细的实相,疼痛就不能主宰你了。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就从疼痛中解脱出来了。

  问:但是,疼痛可能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身体某部位的血液供应已被切断。若忽视这种信号,是明智的吗?

  答:我们早已发现这种练习并不会带来伤害;假使会的话,我们就不会推荐它了。成千上万的人都曾经练习过这个技巧。我从没有听说过有任何人,在适当的练习下,会伤害到自己。一般常见的经验是,身体会变得越来越柔弱、有弹性,当你们学会以平衡的心去面对它时,疼痛就会消退。

  问:要练习内观,是否可以经由观察六种感官(六根)中的任何一种,例如,观察眼睛与影像的接触,或耳朵与声音的接触?

  答:当然可以。但是那种观察仍然要有对感受的觉知。每当六个感官中的任何一个产生接触时--眼、耳、鼻、舌、身、意--就会产生一种感受,假使你没有觉察到感受的存在,你就错过了习性反应开始产生的关键点。就大部分情形而言,感官的接触只是间歇性的。有时候,你的耳朵会听到声音,有时候听不到。然而,在最深的层次上,每分每秒都有心与身的接触,不断地生起感受。正因为如此,观察感受是经验无常这个事实最容易、最鲜明的方法。你在企图用其他感官观察之前,应当先熟练此法。

  问:假如我们只是就所发生的每件事,如实地接受与观察,怎么会有进步呢?

  答:进步的评量是要根据你是否培养平等心而定。除了平等心,你没有其它实在的选择,因为你不能改变感受,也不能制造感受。有什么感受,就是什么感受,也许是愉悦的,也许是不愉悦的;也许是这类的,也许是那类的。但是假如你一直保持平等心,你确实在法的路上会有进步。你已经打破了生起习性反应的旧习性。

  问:你所谈的是指课程禅修时,但是怎么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呢?

  答:当日常生活中有问题产生的时候,花一点时间,以平衡的心去观察自己的感受。心是冷静与平衡的时候,不管做什么决定,都是好的。心不平衡的时候,所做的任何决定都只不过是一种习性反应。你必须学会把生活中的反应模式,有负面的习性反应改为正面的行动。

  问:如此说来,假如你没有生气或苛求,而你看得出有些事情是可以用较好的方式来做不同的尝试,你就可以勇往直前表现出来?

  答:是的,你必须有所行动。生活就是要有所行动;你不应该变得懒散不动。但是要用一颗平衡的心来采取行动。

  问:今天我感觉身体某一个迟钝部位,当感受出现时,我的心为之一震,那种感觉就像打了一支全垒打。我听到自己内心在大叫“好棒喔!”然后我想到:“喔,不,我不该有这样的习性反应。”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我怀疑我怎么可能去看棒球或足球比赛,而不产生任何习性反应?

  答:你会有正面的行动。即使看足球比赛时,你也会有正面的行动。但不是起习性反应,你会发现你真正地在享受一场球赛。伴随习性反应的压力而来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当习性反应停止,紧张自然就会消失无踪,你就能真正开始享受人生。

  问:所以,我可以手舞足蹈,大叫大喊罗?

  答:是的,以平等心。你以平等心手舞足蹈。

  问:要是我所喜爱的那一队输了,我该怎么办?

  答:那你就笑着说:“要快乐!”在每一个情况下都要快乐。

  问:看来这是重点。

  答:“是的”!

  故事:两只戒指

  从前有一位富有的老人,死后留下两个儿子。兄弟俩按照印度传统的风俗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好一阵子。时日一久,他们开始有争吵,于是决定要分家,将所有家产平均分配,以各取一半的方式处理家当。但是兄弟俩都均分好后,他们却发现了一包被父亲仔细收藏的东西。打开后发现是两只戒指,一只上面镶有一颗值钱的钻石,另一只则是价值仅约数卢比的普通银戒指。

  一看到钻戒,哥哥立刻就起了贪念,于是告诉弟弟说:“我判断这枚钻戒不是父亲自己挣来的,想必是祖先留下的传家宝,这是父亲之所以将其另外收藏的原因。因为是代代相传的传家之宝就应该继续传下去。我是长子,自然应由我保存,而你就拿那只银戒指吧!”

  弟弟笑着说:“好的!我很高兴有银戒指,但愿钻戒能使你快乐。”两人分别将戒指戴上手指,就各自回去了。

  弟弟回家后心想:“父亲保存钻戒的理由是可以理解的,但保存这只不值钱的银戒指又是什么道理呢?”于是他仔细检视这枚银戒指,发现上面刻了几个字:“这也将会改变。”“喔!这一定是父亲留下的箴言了:‘这也将会改变!’”他将这枚戒指又戴在手指上。

  兄弟俩后来都面临到人生际遇的高低起伏。遇到顺境时,哥哥变得趾高气扬,丧失了心态的平衡;遇到逆境时,则变得极度沮丧,同样没有保持心态的平衡。他变得容易紧张,得了高血压;晚上失眠,开始服用安眠药、镇静剂、强效药,到最后甚至需要使用电击治疗。这就是取走钻戒的哥哥。

  至于那位戴着银戒指的弟弟,当好运来临时,他尽兴享受,不去刻意躲避。他享有好运,但他会看着戒指心想;“这也将会改变。”当好运改变时,他笑着说;“嗯,我早知道它终究会改变,果然改变了,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当遇到逆境时,他同样看着戒指心想;“这也将会改变。”他了解逆境也将会改变,而没有悲哀痛苦。果然,逆境改变了,过去了。他体会到人生中各种际遇是不会永久不变的,所有事物生起之后,必定消失。他没有失去心的平衡,因此终其一生过着安详快乐的生活。这就是分得银戒指的弟弟。

 
 
 
前五篇文章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八章 觉知与平等心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九章 目标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一 佛法中感受的重要性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二 佛经中关于感受的章节

 

后五篇文章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六章 定的训练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五章 戒的训练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四章 问题的根源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二章 起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