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持戒文集:五戒与现代心理健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持戒文集:五戒与现代心理健康

 

  天心月圆

  前 言

  《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净业三福明确宣示“具足众戒”。持戒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三业,要从自己做起,要从起心动念做起。《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念佛正是摄心之法,即以念佛之正念,止息攀缘之妄念。念佛能净三业,治一切烦恼心病。现代众生烦惑日重,由贪瞋痴染浊心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故而略述根本五戒之对治,以及念佛法门之殊胜利益。

  (一)以戒为师

  《佛遗教经》记载世尊教导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意谓:“你们在我灭度以后,应该尊重并爱护戒律,如同黑暗中遇到光明,贫穷人得到宝藏。应当知道,这就是你们的大导师,就和我住世教导一样。”后世我们就把这句话概括为“以戒为师”。波罗提木叉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敬法,也就是敬解脱,要修善法,对治不善法,而得到解脱。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律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等于佛住世。持戒如暗遇明,可消除愚痴、无明;持戒又好比贫人得宝,能增长善根福德。

  在浩如烟海的佛经中,记载了很多佛陀告诫弟子以戒为师的谆谆教导。在佛陀49年的教化生涯中,非常强调戒律的重要作用,对弟子常常是耳提面命。

  (二)戒律主旨及根本五戒

  一般人一听到佛教的戒律,往往很难理解。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痛快淋漓地尽情享受才对。为什么还要受戒?受戒那不是自找麻烦吗?这事不能做,那事也行不得,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受束缚?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对于守法的公民,根本是不起作用的。为了警策大家、保护大家,不要闯红灯,不因一念之差而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佛教之所以有戒律,也是如此。

  其实佛教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一种束缚,而是佛子的解脱之道,也是佛教的防腐剂和保鲜剂。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能正法常住。佛弟子只要严持戒律,佛教就能兴盛。而众生只要持戒,就自然国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现清净国土。这才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诸恶莫作),若作恶便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造作恶业。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众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也就是说,该持的就持,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简单地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如此。“戒”和“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和“持”——停止和前进。一般人对佛教戒律认识不够,只知其有消极一面的防非止恶,却未看到尚有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这样就会失之偏颇,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多种,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五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YIN,(4)不妄语,(5)不饮酒。其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就是罪恶的,因此称为性戒。不饮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质虽非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或诱发其他的性罪,因此称为遮戒。五戒虽然分别为五,其根本精神则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监狱里的犯人不自由,大都是因为犯了五戒。五戒乃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法戒之基石。五戒是诸佛的根本,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诸佛皆以五戒为根本。

  (三)五戒与心理健康标准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鸡鸭、蟑螂、蚊蚁等,都是杀生。此外,浪费时间,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与此戒律相对应,佛教要求佛弟子不得食肉。《涅槃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戒杀生,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意识。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不但不杀,还要心存仁爱,以宽容之心待人接物,减少暴戾之气。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的有形、有的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徇私舞弊,是间接的盗。敲诈勒索,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简单地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应偷盗,还要勤行布施。布施的功德不在数量的多少,一分钱,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只要是利益他人的都要布施。善行不见得就要惊天动地,重要的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并持之以恒,变成自己习惯的一部分,从别人的快乐之中体验到快乐。

  所谓邪YIN,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例如强奸、嫖妓、一夜情、同XING恋、外遇、强迫别人从事卖YIN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是犯了邪YIN戒。一个人犯了邪YIN,不但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麻烦和痛苦。不邪YIN,能使一个人克制自己的欲念,忠于自己的伴侣,有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杂秽不正的绮语。不妄语就是要避免说假话,即不刻意夸大事实或掩盖实情,这样可以培养我们形成诚实守信的美德,获得他人的信任。

  饮酒使人思想迟钝,神志昏乱。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个人可能做出许多粗心、危险甚至不道德的事。凡是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等,都属不饮酒戒之范畴。持不饮酒戒,使人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不仅为家庭带来快乐,为社会带来安宁,而且还能促进禅定的修习。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饱受心理疾病之苦,如恐怖、焦虑、抑郁、无助,甚至精神分裂、人格变态等。于是,人们开始探讨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课题,不同的心理学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现在心理学比较认可的心理健康有五条:(1)意志健全、行为协调;(2)情绪稳定、心境乐观;(3)有主观幸福感;(4)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和谐相处;(5)正确认识现实,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情绪稳定、心境乐观。

  不邪YIN而守礼,自然有强烈的主观幸福感。

  不妄语而诚实守信,自然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相处。

  不饮酒而清心寡欲,自然能正确认识现实,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从上可以看出,五戒与现代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不谋而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地推论说,佛教戒律对调节和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四)五戒与心理疾病预防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正处于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呈逐步下降之势,信仰崩溃、价值紊乱,成为全球普遍的社会问题。浮躁、不安、厌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与自己、他人及自然界隔离等如瘟疫般流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纵欲主义、享乐主义泛滥;道德沦丧,人情冷漠,滋生出贪污腐化、营私舞弊、吸毒贩毒、拐骗扒窃、卖YIN嫖娼等社会毒瘤,犯罪率直线上升;恐怖事件连续不断。在这种社会情形下,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失眠、强迫症、癔病、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

  我们之所以产生心理疾病,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世间上的人,一天到晚关心的是什么?无非是五欲六尘,那就是怎么样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乐,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头不停地追逐美味,身体不停地追逐妙触,整天胡思乱想。很少有人去考察生命的内在,只知道随着欲望而忙碌。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即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身心在欲望的苦海中沉浮,头出头没,备受煎熬。执着于外境使我们迷失了自己。

  正如《法华经》所言:“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由于一味地执着外境,结果迷失了自己,这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因此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失落、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缘故。

  在我们的人性中,贪、瞋、痴是危害我们心理健康的三种主要毒素,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盗、YIN、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不仅会纵容我们的烦恼,助长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到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由此造成无量无数无边的罪恶,饱受六道轮回之痛苦。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佛就是无上大医王啊!要实现心灵宁静,身心健康,就要遵从诸佛、菩萨、祖师的教导,还要靠自己去实行。对于心理疾病,预防为先,戒律就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使之舍染取净,没有持戒的基础,就得不到真实的利益。作为佛弟子的基本行为规范,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道德培育和心灵重塑。五戒是良医,受持五戒,帮助我们克服贪、瞋、痴的烦恼习气,要求我们制止不善的行为。如果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人受持五戒,世界就会多一份安宁,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守好五戒,能消除我们心灵上的负担,能够使我们拥有一颗独立的心,能够使我们减少无谓的妄念,能够使我们干枯的心灵得到和风细雨般的滋润,能够使我们真正地实现心理健康。我们学佛,就是要通过三无漏学——戒、定、慧,提升生命,开显本具的佛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五)忏悔与心理疾病治疗

  我们婆娑世界的芸芸众生自无始劫以来在身、口、意上积集了太多的业障。“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们一定要时时忏悔自己的思想、行为,来消罪业除障,解脱才有根基,才更有把握。

  忏,为梵语“忏摩”之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因此,“忏悔”就具有了自己承认并对人发露所犯罪过以求容忍宽恕之义。忏悔是在自己做错事之后,知错改过的表示,也是一种不甘堕落、向上升进的心志。在五戒中,所犯的罪有轻重之分。同为杀生戒,杀生的果报有轻有重,它是根据所完成的因缘来决定的。

  忏悔在佛教的宗教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佛教徒皈依佛门之前,必须首先忏悔往业,然后方可为僧团所接纳。出家修行后,若有过犯,应随犯随悔。“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忏悔要发心,只有至诚发心,罪业才能消除。真诚的忏悔,可以洗除我们无边的罪孽,还给我们本来清净的面目,譬如磨镜,垢去而光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在犯错误,可怕的是明知是错却不肯承认错误,可怕的是不肯改正错误。面对如此众多的“可怕”,忏悔者没有胆怯,因为他们对生命真诚,对自己负责。忏悔是一种高尚而又坚强的勇气,把自己毫不留情地层层剥开,坦坦荡荡地把胸襟敞开,毫不容情地自我反省和自我解剖,把生命提升至天心月圆、水月相融的境界。忏悔不仅是流露自己内心的歉疚和羞愧,更是展示生命的纯洁与无染。把尘埃与浮华一同拂去,显示真我无与伦比的光芒,这是一个痛苦而又伟大的过程。所以忏悔不但是一种勇气,更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去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

  佛教的忏悔是在洗刷染污了的心,使之恢复清净。时时处处进行忏悔,正是时时处处在远离地狱之苦。因为时时能存忏悔之心,即是时时能起警觉之心。时时能生警觉之心,即能尽力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能洗涤一切烦恼垢,长养无边诸善根,消除业障,种植福田,获大安乐。忏悔无疑是世尊为沉溺于五浊恶世的众生开的一剂驱除心理恶魔、实现心理健康的良药。日日忏悔,日日改进,性情胸襟自然开阔,生活品质自然提升,必然能够获得心灵的清净。

  (六)现代典型心理问题分析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的冷漠,生活与工作节奏的越来越快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中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人口流动、都市化、人口老龄化、高等教育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紧张的工作环境和独生子女教育等,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成为每个人的切身问题,而且也成为一种值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当前社会心理问题比较集中的是四类人群,即:大学生、农民工、独生子女、老年人。

  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强自尊心的群体,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率人群。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感到困惑和迷茫,经常受到悲观、失望、沮丧、烦恼、焦虑、紧张、抑郁、孤独、恐惧、敌对等各种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有些人心理极度失调,甚至发生出走、自杀、凶杀等事故。

  打工族从农村来到城市,原来熟悉的、闲散的乡村生活突然变成陌生的、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生理、心理上要承受巨大压力,紧张、疲惫,心理负荷接近极限。外来打工者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加上学历、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的差距,自卑心理,社交圈窄等原因,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进而自我否定,表现出自卑、失望、苦闷甚至叛离,造成心理压力和心理孤独。因工作无着、事业受挫、感情变故等原因引发打工者伤害、报复、杀人、自杀等案例时有发生。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问题,即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际已成为家长、老师及教育界人士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过分任性、不懂感恩,依赖型强、缺乏独立性与勇气,个人主义突出、集体意识不强。

  与独生子女现象相伴随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老年人这个群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同样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心理孤独、心理空虚、子女缺少关心导致的失落感等是广泛存在于老年人心理上的问题,也是摆在子女面前的重大家庭问题。

  众所周知,上述问题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对这些问题仅仅提出一些表面化的解决办法,虽然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的根源是内心的贪、瞋、痴、慢、疑五毒。五毒心会驱使众生造作各种恶业而形成种种业障,使众生更生妄想执着而沉沦苦海。化解五毒,要有正知正见,要从戒律下手。如果连基础五戒都守不好,而欲治好根于心源的心理疾病那是不可能的。消除各种业障(即内心的垃圾)的方法,可以通过诵经、持咒、念佛、忏悔或观空等实行,能有善知识指导最好,这也要靠自己去求啊。

  由于戒行的亏失而导致诸多的不如意,因果不虚,自作还自受,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对此种种失意,我们应当痛加反省、痛改前非,知错就改并没有男女老少的差别。五戒是道德责任的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是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也是使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所以一定要持好五戒。可以说,守好五戒不仅仅是佛弟子所必须遵循的道德与行为准则,也是构建和谐、健康、美好社会的重要轨范。

  结语

  我们处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根机浅薄、烦恼众多,容易粘滞外境、攀缘执着,常常是随波逐流、迷误彷徨。对于诸多烦恼习气,欲断难除。释尊兴无上慈悲大心,观机施教,苦口婆心和盘托出念佛法门。此法门最圆顿、最简易,契理契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横超速了,直捷稳当。依之而修,世间的种种安乐不求自得,但究竟目的是为了解决出世间的生死大事。

  只要我们能够一心念佛,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止息妄念,转杂念为一念,转恶念为善念,转邪念为正念,乃至转有念为无念,立即就可以消除内心的贪、瞋、痴,增长智慧,涵养慈悲,净化身心。不生妄念,自然就不侵犯人,更不会伤害众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便能呈现祥和的景象,所有邪恶暴戾、欺骗抢夺自然隐避不见,正义、公理、仁爱等善良道德自然推行,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念佛法门既然可以令人止恶扬善,净化身心,那么,一人念佛,一人身心清净,多人念佛,多人身心清净,社会上所有人都念佛,社会亦随之清净,一切罪恶,也就消灭于无形。至此,无穷烦恼得以止息,心理健康真正实现,乃至往生西方,圆成佛果。

  在物欲横流,生活繁忙的今天,人人都应该修持念佛法门,让心灵有一个能够得到彻底安顿的归宿。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中说:“余昔卧病石室,有劝延医服药者,说偈谢云:‘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因平日既信净土法门,谆谆为人讲说,今自患病,何反舍此而求医药,可不谓为痴狂大错耶!”愿与诸同仁共勉之!

 
 
 
前五篇文章

持戒文集:浅谈五戒与人生(正群)

持戒文集:浅谈持戒(能慧)

持戒文集:持戒的功德(虚云)

持戒文集:众生眼中的戒律(傅正)

持戒文集:什么叫守五戒修十善?(茗山法师)

 

后五篇文章

持戒文集: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文集:五戒与平和心态(斯里丹玛)

持戒文集:学戒浅谈(福云)

持戒文集:戒体的殊胜妙用(广化法师)

持戒文集:浅谈五戒中的饮酒戒(释慧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