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邹相美文:调伏好我们的心 |
 
邹相美文:调伏好我们的心
还记得十几年前,我还在上高中时,一次写作文时引用了《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时,语文老师吃惊地问我:“你是不是信佛啊?这样的句子你都能引用。”我笑而不语。据史记载,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听到这句话而大彻大悟的。所谓“无所住”,就是让我们不要执着,“缘来则应,去而不留”,要坦然,要懂得放下;所谓“生其心”,就是要生清净心,达到心无杂念,纤尘不染。说白了,这句经典的话语,就是在告诫我们:要调伏好自己的心,才能心无挂碍、自在轻安。如何调伏好我们的心?很多时候,一些小小的转变,就能让我们的心归于宁静,归于恬适。 或许,你会碰到一些不讲信用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让你很不舒服;或许,你会碰到一些鸡毛蒜皮的杂事,比如不能与父母很好地相处、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等等,这些问题却难以解决……当你为生活中的这些琐事而惴惴不安时,可以想一想:一切都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所遇到的事,从长远来看,都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我们的缘分使然。《坛经·般若品》云:“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是成就我们的增上缘,烦恼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贪、嗔、痴,而与那些人和事无关。所以,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琐事时,就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应对,“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一旦我们调伏好这颗心,让它归于平常,归于平淡,烦恼就会离我们远去。 或许,你会接触到一位蛮不讲理的上司,他的严厉和苛刻让你浑身不自在,甚至是寝食难安;或许,你会接触到一些喜欢搬弄是非的同事,他们的“长舌”让你防不胜防,乃至是影响到你的仕途,等等。当你遇到这些工作中的问题时,可以想一想:人生苦短,人生在世不过区区几十年,去掉休息和工作的时间,留给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们若把工作看得太重,岂不是舍本逐末,浪费了那些美好的生活情致呢?不要执着于别人对你的是非,不要计较升迁和仕途,这就如同“铁链子能锁住人,金链子一样会束缚人”的道理。所以,工作中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懂得转境,才能“转识成智”,不去执着它。有了这样的心,自然能抛却人我是非,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轻松自在。 或许,你为一段感情的维系而绞尽脑汁,为一次美好的邂逅而忘乎所以;或许,你为生老病死而痛彻心扉,为凄凉的离别而捶足顿胸,陷入“人生八苦”中而难以释然。这些,不过你的“心魔”使然。你想想,人生本来就是“苦”的结合体,在苦难中,我们一步步走向坚强,迈向一个个崭新的辉煌。唐玄奘跋山涉水,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取得真经;鉴真先后五次东渡日本,均以失败告终,双目也失明了,在第六次东渡日本时,他已经六十六岁,终于获得了成功。纵观古往今来的历史,那些名垂青史的伟人,那些永留史册的高僧大德,哪一位不是历经了重重困苦,才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应该调伏好自己的心,勤修一颗坦然平淡的心、一颗镇定自若的心、一颗无拘无束的心、一颗深明因果的心。如此,我们才能在多舛的人生之路上广结善缘,得大自在。 或许,你常常在得到与失去之间辗转反侧,为得到的一切感到飘飘然,为失去的一切感到悲观丧气;或许,你常常在与人争斗和攀比的境地中打转,因失败而郁郁不安,因胜利而欢呼雀跃,沉浸在争强好胜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这一切,不过是你杂乱无章的心使然。佛祖曾问一只修炼了千年的蜘蛛:“世间什么最珍贵?”蜘蛛答:“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又一千年过去,面对同样的问题,蜘蛛依旧答:“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第三个千年,蜘蛛在人间走了一遭,历经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大彻大悟道:“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能把握现在的幸福,能活在当下。” 若能将你的心调伏,让它知晓活在当下的殊胜意义,则一切的得与失不过是过眼云烟,活好现在才是最好的选择。 宋代诗人张伯端在《即心是佛颂》中写道:“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即是说,“心即佛,佛即心,若欲成佛先求心。”果戒法师在《闭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一文中写道:“闭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因果自己了。管别人,是修成正果成以后的事;打好你的坐,念好你的佛,不要去看别人的是非。如果你看到世界错了,那是因为你的心错了,错在你自已。”正所谓“万法唯心造”,最为关键的,是要照顾好我们的心,是要调伏好我们的心,让它如如不动,不要让它放荡散逸。如是这般,当我们试着去努力调伏自己的心时,一切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那些痴心妄想、尘思杂念也在调伏这颗心的过程中,渐渐消失…… (邹相,2012-3-20于郑州,刊载于《宁波佛教》2012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