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福德日记:8月28日─「念恩」与「观功」(上) |
 
福德日记:8月28日─「念恩」与「观功」(上)
「念恩」这一词,多出现在大乘经典,原因不难推知,因为修持菩提心的行者必须深刻了解:自己与其他一切众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所有众生是一体的)。大乘教法里,也从许多角度来探讨彼此之关系。如果是从所谓的「利益」、「恩惠」来分析,没有一个人生下来是不受他人恩惠的(准确地说,是在母胎时就直接受母亲照顾)。这些恩情在《大方便佛报恩经》里有较详细的说明。 一旦学佛后,行者受师长教诲,受佛、菩萨恩泽,所以有「报师恩」、「报佛恩」的行为。若是修习菩提心,就会依循「知(母)恩→念恩→报恩」的学习次第,使行者生起救护众生的责任。以上简约说明「念恩」的修行内容。 再举一例──「观察功德」。这个修行德目,是所有佛教徒最初的功课。我们必须观察、思惟佛的功德,原因是为了起信与皈依。我们都知道如来有「十号」,这十个名称,是从不同特质来说的(实际上,佛的名号还不止这些),方便佛弟子思惟、观察。 菩萨为了帮助众生,也会昭示自己的功德,例如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思惟、观察菩萨功德,也是使修行者有信心,以寻求菩萨解除痛苦、烦恼,或清除菩提道的障碍。另外,大乘经典也会赞扬、描绘他方佛国土种种功德,这除了引信之外,还有让菩萨观察、参考的教学作用,以便将来建立自己的净土。 佛教非常强调闻、思、修的学习方式。其中,观察、思惟、分别是为了得到智慧,而不是人云亦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