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十八、第18讲 第七章 唯识宗 |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十八、第18讲 第七章 唯识宗 第 18 讲 正文(p83+2) 染污意(nyon-yid,即染末那)缘于所缘——阿赖耶,其行相是“认阿赖耶为我”的行相。 此是就随教行唯识派的观点而说(认许八识),染污意,指末那识。末那识的所缘境是阿赖耶识,是缘著阿赖耶执取我为独立自取的行相,此末那识虽是人我执,但人我执末必是末那识,理由有二: 1.人我执——有人我执与我所执,而末那识则是缘阿赖耶识而起独立自取的执著,故为轮回根本。 2.一般人我执含心王与心所,末那识唯是心王。 其性质是有覆无记,其余六识的安立方式和一般的说法一样。 有覆即具染污性(即染污者),无覆即非染污性;无记,指非善性、非恶性,如上二界心只有无记性与善性,无恶性。 关于末那识,略述几点: 1.末那识必为心王,其同俱的心所有九种,即:五遍行(即触、作意、受、想、思)、贪、无量、慢、坏聚见(即我见)。《俱舍论》说:凡是烦恼必有六种心所相随——即放逸、愚痴、懈怠、不信、掉举(散乱)、闇昧。 其中又含摄为三毒,如由贪所立有散乱、掉举;由贪、痴所立有放逸:由痴所立有愚痴、懈怠、不信、闇昧。结合前九种心所,共有十五种。 如果这样,则为何末那识的同俱心所只有九种? 九种,特指实体有的烦恼心所,余六种则指假体有的心所,故不相违。 2.末那识有二种功能: ①为前六识的等无间缘。 ②执取我是独立自取而令系缚生死(因是人我执故)。 3.五种无心位时——即昏厥、浓睡、灭等至(圣者等持中灭除粗分受想心所的一种不相应行法)、 无想等至、死亡净光细心。 其中,除灭等至暂时没有末那识外(圣者等持时,暂无末那识,但后得时则又再现起),其余四种时位,无前六识,仍有末那识,以不需外在所缘,唯内缘阿赖耶识,而阿赖耶识则一直安住故。 4.有二种情况,无末那识,即: ① 暂舍:在七不净地的圣等持智及灭等至时,无末那识现行,后得位时仍有现行。 ② 尽舍:第八地以上及二乘阿罗汉。 唯识宗主张:量分现、比二量。 量即正确认识的心,有直观的现量与安立正理的比量。 现量有四种,而且其中的自证现量和瑜伽现量,都是没有错误的认知。 现量有四种,即: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其中凡夫的根现量、意现量是错乱识,因现外境有;自证现量,则因自识之内识对其所了自心的所缘是以二现隐没或不具能所相异隔远而如实呈现,故非错乱;瑜伽现量为圣者亲证的心,亦非错乱识。 真相唯识派主张:在凡夫生命之流的持青眼识中,青色现为青色映相这一分是没有错误的认知。 真相唯识派主张:凡夫生命之流,指轮回者的相续(非圣者众生)。 而有情的眼识当执取青色时,顿现青色为青色的立体行相这一分,未受无明染污,此并非现外境有,故为非错误的认知(即如其所现而有,所现与对境一模一样)。 假相唯识派主张:凡夫生命之流的根现量都是错觉,而意现量则有错觉与非错觉两部分。 假相唯识派主张:在轮回者的相续中,如眼识接触色尘时,现青色为青色的粗分外色这一分,已成现外境有,故属错觉(即现青色为青色及现外境有都是错觉)。所现的青色,以非眼识本身,也非如所现的外境有,故应名为唯识所现的不可说的青色事物。意现量有错觉,如凡夫一般的意识,唯现外境有;也有非错觉的意现量,如凡夫的五神通。 甲二、道的主张 一、道之所缘 道之所缘有: 1 .粗品补特伽罗无我:a .四谛的差别法——非常等十六行相。b.补特伽罗常、一、自主之我空。 即道之所缘,此内分有: 粗分人无我,广说即: 四谛十六行相,四谛本身为道的所缘,也是教法的基石。 内道宗派一致主张的一自主我空,即没有一不观因缘,不具生灭、不可分析的我,此自续派以下皆同安立为粗分人无我,此二是解脱道的所缘境、所修品。 细品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能独立之实体空。 细分人无我,即四谛中的无我行相。若执著我与身心有关,且我在身心中独立实存,是独立自取我执,彼我执的对反的所执境即独立自取我空,此自续派以下皆同安立为细分人无我,这也是解脱道的所缘境、所修品。 3.(粗品法无我:由无方分极微所合集之外境空)。 3.粗分法无我,即没有如有部、经部主张的由无方分微尘累积的粗分外色,为外无外境的外境无,此安立为粗分法无我。但是,也有师长不认同此为唯识宗的粗分法无我的说法。 4.细品法无我:a:色与特色之量(所取、能取)异体空。b.色——持色分别心所执境之自相空。 4.细分法无我,分二: ①能取(心)、所取(境)二取空。 ②持色分别心所执境——以分别心与名言执取色法的境益概念那一分,为遍计所执自相无,这二种细分法无我是菩萨道的主修品。 补充: 唯识派二取空的安立(细分法无我),共有四种说法: 1.无著菩萨《摄大乘论》中以梦及梦境之喻而说,即如梦心(指能取的心)显现象马等(指所取的境),如所显现而不存在;如是,诸法外境无,却现外境有,如所现而不成立,以唯识体所现,故为二取空。 2.世亲菩萨《二十颂》中以安立遮破无方分微尘的正理,证成外境无、二取空——即并没有由无方分微尘所累积的粗分外色作为眼识的所缘,非如经部宗主张,先的外色后生眼识,外境与内识不是前后因果关系,而是所有因缘果皆唯识所现。 3.法称论师有遮破能取、所取一前一后生起之说——即如青色(相分)、执取青色的眼识(见分)与能证成或蒙受执取青色眼识的自证分,三者乃是同时、同位、同体而有,称为「俱成定缘」。俱成,是同时而有;定缘,是决定之缘,是同缘、同体。这是说,诸法外境无,没有后外境而有的色法,一切境皆是识体所现的相分罢了,心境顿起,并无先后,皆由阿赖耶识或意识上的近取因的习气一分成熟,此近取因之习气成为外在事物的因,也成为内在意识的因,外所缘境与内能缘识同体而有,并非如经部宗说外境与内识是前后因果关系,由此成立外境无。 4.陈那菩萨则认许没有无方分微尘,故由此微尘无以累积粗分色法——粗分色法是由有方分的微尘互相有碰触所形成,且是识体所现。粗分外色也不是眼识的所缘,眼识见色不应有距离感。如是,虽无外境,内在意识却坚固实有,由此证成外境无,唯识所现。 另外,证成遍计所执自相无的细分法无我的正理,《摄大乘论》中由四种寻思、四如实智而予证成,分别是: 寻名——如寻色为色之名自相。 寻义——如寻于色境益之义自无。 寻特质——如寻色之生自相无。 寻本质——如寻以此为色的境益之义自相无。 由上观寻此四者——名、义、特质、本质——自相有无,为四种寻思,此在大乘加行道依分别心而证;由彼寻思,最后证知彼四者为自相无,即为四如实智,此在大乘见道依无分别心而亲证。 尤其,依著安立四种寻思、四如实智之理,不但能证遍计所执自相无,也能由此遮外境有,证成二取空,证法唯识。 二种细品无我都是空性,然空性未必是二种细品无我之任一者。 是说一种细分人无我与二种细分法无我皆安立为空性,然而空性未必是二种细分无我随一。 因为唯识宗主张:灭谛和涅槃二者都是空性。 亦即空性范围较广,二种细分无我随一范围较狭,因为在唯识宗,灭谛与涅槃是空性,却不是二种细分无我随一。 灭谛的定义:以应成派而言,以精进心生起对治道,当断尽心垢时的心的空性,即为灭谛,是无为法,不生不灭,或谓「本即不生,今则不灭」。 (此外)唯识宗主张:有为诸法与认持彼法之量(即认知)同质(rdzas-gcig),无为诸法与认持彼法之量同体(ngo-do gcig)。 除此之外,唯识宗主张:有为诸法的相分(外境),与其见分(内识),二者同体;而无为法,如虚空(外境)与认识虚空的心(内识)也是同体,此即心境同体、二取空、唯识所现之义。 由此可知,乃由去除执取遍计所执自相有的增益边(破有部、经部的常见),也由去除执取依他起与圆成实自相无的减损边(破应成派的断见)——离此二边见,如实证得依他起、圆成实自相有与遍计所执自相无,而安立唯识宗的中道见。 二、道之所断 道之所断有烦恼障与所知障两种。 即二障是道的障碍,凡夫心中皆具二障,但不具法我与人我,以此非所知品故。 烦恼障如:粗、细二品补特伽罗我执及其种子,还有六根本烦恼及二十随烦恼。所知障如:法我执及其习气。 是说,烦恼障碍有粗分人我执(即外道承许的常一自主我的分别我执)与细分人我执(即独立自取的我执,此有分别与俱生执法),及其种子;另有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染污疑、染污见,及二十随烦恼。而唯识派的所知障,是指法我执与彼习气。 问:何谓习气? 答:《入中论释》说:「心续能作随行者,即谓习气。」对此,师长认为,以此因是由前而留下,故为习气;若是能生起后后相续烦恼者,即名种子,后者属烦恼障。一般作为所知障的习气,虽以无漏道断尽烦恼,但无力断除习气,此乃由前烦恼所留下的一分,不引发后烦恼,却能生二现错乱者。如衣服置于花上,后来花已移走,也仍有留下少许花香;如是,善不善业或烦恼有留下一种不感果的能力,业与烦恼皆清净了,仍有剩余习气,这是所知障,障碍遍知所知品。 自续派与唯识派皆安立法我执为所知障,应成派则许二我执俱为烦恼障。 宗大师弟子克主杰仁的《大总义论》的观点是:烦恼障——是断轮回、得解脱的主要障碍,小乘一开始即为个人出轮回得解脱,其主断品为烦恼障——主要是独立自取的俱生人我执;然而,当断尽烦恼障得阿罗汉果时,因余有所知障,故仍有身(因贪习气而令走路仍像猴子跳跃)、口的粗重为性(因嗔习气使然,谩骂他人),此是色法(即身口之触),也是所知障之果。大乘三宗皆安立粗重为性是所知障,乃至成佛始能断尽。另一粗重为性之义——即是修定时,对于善所缘境不堪能、不自在,身不堪能久坐、心不堪得自,此至初得止即能去除,故二者不同。 所知障——如《入中论》说,是令心续同时亲证二谛、遍知一切所知品的作障者。以唯识派而言,所知障是:1.法无执——即是二取异体、遍计所执自相有的执著,二者无粗细分。此外,也因法我执,故生二现错乱(因未断法我执,故凡夫心或菩萨于后得位时,皆现外境有、能所异体或遍计所执自相有,此称为二现错乱)。2.及其习气,即法我执余留的力量,是一种障得遍知的能力。 又,诸菩萨众以所知障所为(修道)所断的主体,而不以烦恼障作为所断的主体。 是指修学菩萨道,需依修唯识派的法无我(二取空、遍计所执自相无)、依次圆满五道十地——即依次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行六度,特修智慧度等法行。尤其主要是以法无我为所缘,亲证久修,能断所知障;由于不修自利作意摄持的解脱道,致而并不以烦恼障为主断品。 问:菩萨不断烦恼吗? 答:因菩萨修行目的是为利他成佛,非为个人解脱;而成佛的障碍主要是所知障,故从最初即为断所知障而修道,其间也需断烦恼障,因为菩萨也不喜惑业力投生轮回,而且不断烦恼,难以自利,遑论利他,但非其主断品;尤其,有「留惑润生」,即圣者菩萨也有在行持菩萨道时,堪能以烦恼作为利他支分的。 诸小乘有学众以烦恼障作为(修道)所断的主体,而不以所知障作为所断的主体。 即诸二乘的有学四道,乃是以自利作意摄持的个人解脱为主,故其主断品为烦恼障,主修能断人我执的证无我智慧,并不以所知障为所断品(除所修品不同外,也因福报不足,故无力断障)。断除所知障,必须广大福德资粮摄持,最大的福报则是修菩提心;若无菩提心摄持,即使长久修证无我的智慧,亦难断尽所知障。 道之性质 唯识宗主张:三乘中的每一乘都有资粮、加行两道,见、修两道以及无学道等五道的建立,而大乘在五道之上更有十地的建立。 指唯识宗主张三乘各有五道的建立,即三乘的有学四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与无学道,共为五道;另外, 除安立大乘有五道之外,又有十地建立,即极喜地、无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超越十地,功德圆满,即是普光地(佛地)。 唯识宗认为,菩萨十地皆需亲证二取空或遍计所执自相无的二种细分圆成实性(即法无我),配合着三大阿僧衹劫积集资粮,其修道之理依次是: 1.资粮道时,已得法无我的闻慧或思慧,并以法无我为所缘得止功德。 2.加行道时,已得法无我的修慧,即以法无我为所缘得止观双运三摩地功德。 3.见道位时,亲证法无我(二取空或遍计所执自相无),同时得入初地极喜此,此时已具能力开始断除分别烦恼障、所知障。 4.而后是从第二地到第十地的修道位,依次断除修所断的俱生二障,即在第八地时断尽俱生烦恼障,佛地断尽俱生所知障。 5.断尽二障与成佛同时,此时为大乘无学道。 甲三、证果的方式 这种性决定的小乘行者,以属于补特伽罗无我的圆成实作为所修的主体。修习到达究竟位的时候,依止小乘修道金刚喻定,断除全部的烦恼障,并同时现证小乘阿罗汉果。 种性决定的小乘行者,指定性的声闻、独觉(或名缘觉)种性行者,一开始以发起具相的出离心而入道,之后以福慧变修依次圆满有学四道,以粗分圆成实为主修品——即以独立自取我空的细分人无我为主修品,结合二乘的五道的修习之理,最后依小乘修道,生起以亲证人无我的智慧为本质的金刚喻定(坚固喻如金刚的三摩地),亦即修道位最后心,其第二刹那,即断尽三界的俱生烦恼障,同时现证小乘无学道的阿罗汉果。 由于声闻与独觉二者所修的无我和所断的烦恼毫无差别,所以声闻和独觉二乘都有八向住的建立。 指声闻与缘觉二者所修的同是人无我,所断的同是人我执(烦恼障),并无粗细分的差别,因此声闻与缘觉皆有四向四果的安立,即四双八辈——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远向、不远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又,由于独觉必定是欲界生身,所以没有“二十僧众”的建立。 即缘觉的身所依必为欲界身,不在上二界,故无二十僧的安立。因声闻行者的种性多有差别,二十僧即是指十九种声闻圣者与一位缘觉圣者的投生之理(有三界九地,或三界二十七天,后世投生种类繁多)、与证果方式的差别(由根器不同故,证果时间与型态有别)。 然而,声闻、独觉二乘的果位并非毫无差别,因为唯识宗主张:由于独觉与声闻,有延长与不延长百劫修集福德资粮之差别;因此,果位,果位也有胜劣之殊。 虽然声闻、缘觉行者同主修人无我、主断烦恼障,但是声闻菩提果与缘觉菩提果仍有胜劣。因为唯识宗主张:由于缘觉以百劫时间累积福德资粮,可知根器较利,修行为难,果位为胜;声闻则较快证得果位,且不需百劫修福,可知其心力较弱,急于解脱,也较易成就,故在果位上,缘觉菩提较胜于声闻菩提,有胜劣的差别。 随教行者主张:专趋寂灭(一类)的小乘罗汉不能转入大乘道,菩提圆转(一类)的罗汉可以转入大乘道。 即随教行者主张:若是只一心求个人解脱、寂灭的定性种性的二乘阿罗汉行者,则不趋入大乘道,这显然是说,众生未必皆能成佛;菩提圆转,指不定种性的阿罗汉能转入大乘道。 而且,(转入大乘)是从有余涅槃转入,不是从无余涅槃,因为此派主张究竟三乘。 且是从有余涅槃转入大乘,不是从无余涅槃转入。因随教行唯识派主张究竟三乘,各各法乘、各各道果决定。 这意思是说,随教行唯识派认为,既使是不定种性,证得阿罗汉果后,也必由有余涅槃转入大乘,因其主张与有部、经部相同,即二乘阿罗汉得无余涅槃时身心断灭——无身心则无有情,则不能投生,也就不能转入大乘修行了。 究竟三乘之义——即无始以来有情的信解、种性,修行、果德有所差异且不能互转,是决定的,称为究竟三乘。声闻乘种性修声闻道得声闻果;缘觉乘种性修缘觉道得缘觉果;大乘菩萨种性修菩萨道得佛果。 换言之,以种性决定,小乘者不必皆入大乘,众生不定皆能成佛。又有安立五种种性:1.不定种性。2.一阐提。3.声闻种性。4.缘觉种性。5.大乘种性。 问:二乘阿罗汉得无余涅槃时,身心断灭而无身心;则不定种性者已证阿罗汉果后,此有余阿罗汉如何转入大乘,以何力量投生呢? 答:二乘不定种性行者转入大乘之身是在有余涅槃时(菩提圆转),彼时乃以三摩地的力量加持有余的旧蕴色身,放置人天不见之处(如鸡足山),外相似入无余涅槃(是加持着,令肉身不灭),并在有余涅槃时,以无明习气的所执障取意识之身,令其延寿,并在等持中,由佛劝请入大乘道,继续投生修习大乘道,乃至成佛。 随理行者主张:(所有的)小乘罗汉可转入大乘道;因为他们赞成究竟一乘。 是指随理行唯识派与中观宗的主张相同,为究竟一乘,即众生毕竟成佛,小乘者皆堪趣行大乘,但是见地仍有差别。 问答: 1.未那识的所缘境为何? 2.人我执未必是未那识,其理由为何? 3.何谓有覆无记之义? 4.与末那识同俱心所有那九种? 5.末那识具那二种功德? 6.于五种无心位时,于何时暂时不现末那识? 7.唯识宗的道之所缘有那四种? 8.唯识宗安立细分法无我,有那四位论师,各有何不同见地? 9.唯识宗认许,二乘的主修品与主断品为何? 10.唯识宗认许,大乘的主修品与主断品为何? 11.菩萨有否断烦恼? 12.何谓四双八辈之义? 13.唯识宗的究竟三乘之义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