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第一部 前行 |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第一部 前行 这部分解释如何正式进入修道,第二部则包括了如何根据一个人的根器——下等、中等或上等根器——来实际地遵循修行的道路。 前行包含了七个主题。 首先,你必须让这个稀有难得的人身具有意义。 1 现在我拥有这艘大船,如此难得的殊胜人身, 我必须载着自己和其他众生渡过轮回之汪洋。 为了渡至彼岸, 日日夜夜心无散漫地闻思修, 乃是菩萨的修行。 此时此刻,你足够幸运,没有投生在没有闲暇修持佛法的八种状态之一,并具有修持佛法的十种优势。 没有闲暇去修持佛法的八种状态(即“八无暇”)分别是:(1)投生地狱道;(2)投生为饿鬼;(3)投生为畜牲;(4)投生为野蛮人;(5)投生为长寿之天神;(6)拥有错误之见解(邪见);(7)投生在无佛住世的黑暗时期;以及(8)天生身体机能缺陷。 在有利于修持佛法的十种优势(即“十满”)之中,有五种优势与个人有关(即“内圆满”)。它们是:(1)投生为人;(2)投生在佛法兴盛的中土;(3)具足五根;(4)没有过着与佛法相抵触的生活方式;以及(5)对教法具有信心。 另外五种优势仰赖外在环境(即“外圆满”)。它们是:(6)有佛住世;(7)此佛曾经教授佛法;(8)佛法仍然存在于你身处的时代;(9)你已经进入佛法;以及(10)你已经被一个上师接受。 龙钦•冉江34也详细说明了使你远离佛法的八种乱境(eight intrusive circumstances),以及限制你的天生潜能去获致解脱的八种恶习(eight incompatible propensities)35。 34.龙钦•冉江•赤美•宇色(Gyalwa Longchen Rabjam,Trime Oser,1308-1369),也就是著名的龙钦巴(Longchenpa),宁玛派最重要的上师。他所著的《七宝藏》(Seven Treasuries)阐释了“九乘”(the nine vehicles),尤其针对大圆满作了详细说明。 35.龙钦巴所著之《如意宝藏》(Wish-Granting Treasury)说明了这十六种修持佛法必须避免的情况。 使你远离佛法的八种乱境是:(1)极为受到五毒的困扰;(2)极为愚痴,因此很容易被不良的朋友带入歧途;(3)落入邪门外道;(4)即使对佛法有些兴趣,却因为怠惰而散漫;(5)过着错误的生活方式,受到恶业的影响;(6)受到他人的奴役或控制;(7)为了世俗的因素而修持佛法——只是为了免于危险,或恐惧你可能会缺乏食物或其他的基本需求;以及(8)为了获得财富或名声而去修持类似佛法的假佛法。 限制你的天生潜能去获致解脱的八种恶习是:(1)被家庭、财富和职业所束缚,因而没有闲暇去修持佛法;(2)具有非常邪恶的本性,使你的行为堕落,因此即使你遇到一位上师,也很难使你的心转向佛法;(3)对轮回的痛苦没有恐惧,因此没有看破轮回,或没有从轮回中解脱的决心;(4)缺乏信心,因此没有遇见上师和接受教法的倾向;(5)以从事负面的行为为乐,对此毫无内疚悔恨,因而背离佛法;(6)对佛法没有兴趣,如同狗没有兴趣吃草,因此无法生起任何正面的品质;(7)违犯了别解脱戒和大乘的戒律,因此除了堕入恶趣(轮回的下三道)之外,无处可去;在下三道之中,没有闲暇修持佛法;以及(8)已经进入殊胜的金刚乘的道路,却违背了与上师和金刚兄弟姊妹之间的三昧耶戒,因而远离了获致解脱的天生潜能。 如果你具足十暇八满,同时避免了这十六种额外的情况,你将免于修行的任何障碍,并且获致证悟。拥有这个殊胜难得的人身,如同拥有一艘装备完善、可以渡过汪洋、前往金银岛的船只。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乘着人身之船 越过烦恼之海 你获得这个殊胜难得的人身,并非偶然。它是你在过去一个生世,曾经听闻佛陀的名号、曾经皈依佛、累积善业,以及生起一些智慧的结果。你不一定再度获得这艘船只。如果你在今生没有修持佛法,你肯定不会在来世获得人身。因此,忽视这样的机会非常愚蠢。不要白白浪费这个人身,要日日夜夜地修行。 “十满”的第一满,即是投生为人。想一想在轮回中众生的数量。让我们用简单的比较方式来加以说明。如果地狱道众生的数量如同地球表面的灰尘,饿鬼道众生的数量将如同恒河中的沙砾;畜牲道众生的数量将如同一大桶西藏啤酒36中的小米;阿修罗道众生的数量将如同一场暴风雪中的雪花。人道和天道众生数量,则如同一根手指上的灰尘。而且,人道众生数量远比天道众生的数量来得少——人道众生的数量寥若晨星。 36.用发酵的小米酿造。 从你投生为人的机率来看,你就能够轻易地了解这样的机会多么微小:你不只出生在一个有佛法的地方,你也对佛法感兴趣——而你真的把佛法付诸实修的机会就更微小了。那是非常稀有的。看看有兴趣修持佛法的人是多么少。看看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国家,以及在多少国家之中,佛法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即使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有多少人被启发去修行;在这些从事修行的人中,有多少人的修行会有成果?大多数人把生命虚度在毫无意义、自私自利、没有价值的活动之上。 你或许会想:“在五十岁之前,我将继续从事凡俗的活动,等到我五十岁,我将致力修持佛法。”如此的想法显示了你欠缺洞察力,忽略了死亡将毫无预警地到来的事实。如俗话所说的: 死期不确定; 死因不可预测。 今晚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多少会在黎明到来之前死去?拥有一个人身,如同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们应该立刻使用这个人身。此时此刻即是修持佛法的时机。嘉瑟•东美说: 不在秋天为冬天做准备的人 被认为是一个傻子。 我们死亡时, 佛法将帮助我们, 我们知道死亡是确定的—— 因此不在此时修持佛法, 是非常愚笨的。 每一天提醒自己,如果你不闻、思、修教法,不念诵祈愿文和咒语,在死亡时,你将无依无靠。死亡是确定的。如果你等到死亡降临时才开始修行,那就太迟了。 想一想你为什么修行。为了无病长寿,或增加财富和影响力而去修行,是狭小的目标。你要为了自己和他人从轮回痛苦中解脱而修行。 为了彻底了解修持佛法的必要,去了解轮回痛苦的程度是重要的。在六道轮回之中,下从地狱道,上至天道,除了痛苦之外,没有别的。据说,轮回充满了三种痛苦:苦上之苦(即“苦苦”,suffering upon suffering)、变动无常的痛苦(即“坏苦”,suffering of change),以及五蕴聚合、无所不在的苦(即“行苦”,all-pervasive suffering of the composite)。 下三道主要受到“苦苦”的折磨;“苦苦”是指永无止尽的痛苦循环,一个痛苦之上有另一个痛苦:地狱道的炎热与冰寒;饿鬼道的饥渴;以及畜牲道的心理黑暗、愚痴和恐惧。 上三道(或三善道、三善趣)特别容易遭受“坏苦”。在人道之中,有四种根本的痛苦:生、老、病、死。这四种轮回之流,力量强大到足以把我们带走——我们束手无策,完全无法逆转它们的流势。除此之外,当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不论是食物、衣服、财富或影响力,我们痛苦;当我们得到不想要的事物,例如批评、肉体的疾病或令人不悦的情况,我们感到痛苦;当我们无法和所爱的人厮守,我们痛苦;当我们必须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我们感到痛苦。在自我中心地追求快乐时,大多数人犯下了恶业。不幸的是,这些只制造更多的痛苦和迷惑。阿修罗道的众生饱受争斗和忌妒之苦。至于天道的众生,在他们充满喜乐和享受的寿命终止时,他们尝到变动的痛苦,并再度堕入下三道。 无色界的众生面临“行苦”。无色界的众生住于甚深的、充满大乐的禅思状态之中,一旦促成这种宁静状态的善业耗尽时,他们将再度承受轮回的痛苦。他们尚未尽除无明,因此尚未根除五毒。 当诸佛用全知之眼看着轮回时,他们不把轮回视为一个有趣的处所。他们敏锐地觉察到众生的痛苦有多么剧烈,众生如此努力去追去短暂的目标是多么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愈来愈清晰地相信,无上证悟是唯一值得去达成的目标。 观修轮回的痛苦,将使你自然而然地生起从轮回中解脱的强烈愿望。与其毫无意义的浪费精力,你将专心一意地修持佛法。 即使去听闻教法,也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只会在数劫中发生一次。你现在接触佛法,不只是巧合。它是你过去善业的结果。这样的机会不应该被浪费。如果你的心与佛法相契合,你将不会经历任何难题,但如果你不断专注于凡俗的追求,你的问题将会增加,而且一无所成。龙钦•冉江说: 我们的活动如同孩童的游戏。 如果我们从事活动,它们就不会终止; 如果我们停下了,它们就会结束。 看破轮回而想从中解脱的决心,乃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除非你清楚的决定要离弃轮回,否则不论你念诵了多少祈愿文、从事了多少禅修、闭关了多少年,都是枉然。你或许拥有长寿的人生,但它将没有价值。你或许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但它将毫无意义。唯一真正值得去做的,即是渐渐地趋近证悟,远离轮回。仔细思量这一点。 观修死亡和轮回的痛苦,你将不会想要把任何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令人分心的事物之上,例如努力致富、击败敌人,或把人生投注在保护和促进你所执着的人的利益之上。你将只想修持佛法。 一个卧床的病人只想恢复健康,不希望一直生病。同样的,一个渴望脱离轮回痛苦的修行者,将善用所有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例如皈依、生起为了其他众生而获致证悟的菩提心、行善等,并时时怀着从轮回中解脱的坚定决心。 偶尔希望你能够从轮回中解脱是不够的。从轮回中解脱的这个想法,必须夜以继日地充满在你的思维之流里。一个被囚禁在监狱中的犯人,总是想着各种不同离开监狱的方法——如何能够翻越围墙,要求有权有势的人居中斡旋,或用钱贿赂某一个人。因此,你也要了解轮回的痛苦与过患,怀着深刻的出离心,不断地思维获得解脱的方法。 过去一些伟大的上师在思量人身稀有难得时,他们甚至不想睡觉;他们无法忍受浪费一分一秒。他们把全副心力投注于修行。 释迦牟尼佛初转*轮时,他教导四圣谛。第一圣谛是苦谛,我们应该认清有痛苦。第二圣谛是集谛,痛苦有一个起因,我们必须放弃这个起因。这个痛苦的起因是负面的情绪或烦恼。虽然诸如此类的心的障蔽状态有许多种,但贪、嗔、痴37、慢、妒是五种主要的障蔽。第三圣谛是道谛,有一条道路可以带领众生远离痛苦,因此众生必须遵循这条道路。第四圣谛是灭谛,即痛苦可以被止息。透过这四圣谛,释迦牟尼佛激励我们放弃俗务,努力从轮回中解脱。 37.痴(无明)包括:(a)基本的无明,没有认识本初明觉和现象之空性;(b)一种愚钝的心理状态,主要是缺乏辨别何者当为、何者当舍,才能够从轮回中解脱的洞察力;(c)疑虑,对因果法则、前世和来生的存在等等有所怀疑。(d)障蔽的见地,相信五蕴形成一个自我,相信现象有一个真实的、本俱的和独立的存在等等。 在寻找脱离轮回的方法时,第一个步骤是去听闻教法——解释如何脱离轮回的教法。释迦牟尼佛说,除了获得这些珍贵殊胜的知识之外,光是听闻佛法被传授的声音——即使是召集大众前来听闻教法的锣声和螺声——也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和利益,能够使众生免于堕入下三道。透过听闻教法,即使是那些缺乏五根而无法彻底了解教法意义的人,至少将得到些许了解佛法之功德。即使是一个如何修持佛法的一般概念,都已是珍贵殊胜的了。 第二个步骤是去思考你所听闻的教法,试着去发现其中的精义。检视你的心,去看看它是否真的如教法所描述的,以及你是否能够专注于一个禅修的对境。 第三个步骤是,一旦你对佛法的精义有了清晰的概念,你必须透过内在觉受来了解佛法的意义,把它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那就叫做禅修。 当你遵循这三个步骤,修行的品质将自然而然的生起,你也将了解教法的真谛。这些品质将自然地盛放,因为你内在的佛性被揭露出来了。所有众生都具有佛性或如来藏,却被障蔽所掩盖,如同黄金被埋藏在土地之下。当你闻、思、修佛法时,你将能体现所有本俱的佛性品质。当一片田野被细心地整理、播下种子,具备所有的有利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暖度,种子将发芽,生长成为作物。 佛法经典包含了许多甚深、详细的教法。它们涵盖了各种主题,例如五种传统的科学38。然而,许多人无法详细地闻、思、修行所有这些法典。但在这本法典之中,所有教法之精髓都毫不保留地被呈现出来,并且以教导一个菩萨应该如何修行的形式来传达。 38.即五明:医药(医方明)、逻辑(因明)、语言(声明)、工艺(工巧明)和玄学(内明)。 运用这些教导,全心全意地修行。一再地思考教法的意义,竭尽所能地加以实修。最后,你可能会希望前往僻静的山间闭关,深刻地观修这些教法。 俗话说,尽管困难,但没有什么是无法熟能生巧的。如果你持续修持这些教法,一定会有所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