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安法师:怎样找善知识、如何发三心、心的本质内涵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安法师:怎样找善知识、如何发三心、心的本质内涵

问: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怎么样去寻找自己的善知识?

答:是啊,确实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善知识会说这句话,邪知识邪师也会说这句话,所以你也就分辨不出到底谁是邪,谁是正。真假孙悟空在这里面,你辨别不出来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他太像了,能够变成假孙悟空的也太有能力了。所以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很多初心修道的人,就是第一步没有踏准,成了魔子魔孙,求升反堕,诚为可怜者啰。这个时代善知识难遇哟,但怎么辨别善知识?这个善知识首先是知见正确。但知见是否正确,你怎么辨别呢?依“真空妙有”。他有这个四念处的智慧,对苦、空、无常他有个基本把握,就是小乘的三法印、大乘的一法印——他能够跟这个讲的比较接近,这是你第一个判别。就是你拿佛经的圣言量跟他印证一下:他说的跟佛的圣言量差不多,他是善的;如果他篡改佛经,离开佛经讲自己一套,这就邪啦。再就从行为层面:善知识都是要持戒的,善知识对五欲不会去猛利地追求的,善知识虽然不能真正无我,但是他至少是淡化我执的人,善知识要有一种慈悲心。当然说这些话,仍然是太难办了,因为有时候邪的东西他装成这个样子——装得比真的还像。就好像现在有很多人搞经忏佛事,说这个烫了戒疤的就是真和尚,没有烫戒疤的就是假和尚。于是那些搞经忏佛事的假和尚,他也去烫个戒疤,烫得还挺像那么回事。你怎么认为?他就装得很好,所以也很难办。还有个方法——向古人学习,现代人风险太大,以古为师。所以大家可以向净宗十三祖,比如说你学慧远大师的——这没错绝对正确——善导大师的、莲池大师的、蕅益大师的、印光大师的正知正见,按照这些祖师的著作——你就把这个作为善知识。然后念阿弥陀佛,把阿弥陀佛作为自己的大导师,这样你就走到一个非常稳妥的道路上。要么你一天到晚像追星族似的,今天这个法师你去追星,明天那个法师你追星,后天有个活佛来了,赶紧让他摸摸顶,有个上师来了,你那是五体投地。你都没有辨别能力啊。所以现在确实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时代,多看《印光法师文钞》,多念佛号。你如果念佛念念都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无量光在加被我们,自然这个弯曲的心进入名号的这个竹筒里面,我们的心也就正直了。直心是道场了,我们就能够把阿弥陀佛的正遍知海,来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智慧、我们自己的知见。最终还要落实在老实念佛上。

问:请问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答: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圆发三心即得往生。首先是“至诚心”,就是真诚的心。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从真诚心里面发愿出来的,不能口里说愿往生,心里还是摆脱不了世间五欲六尘、恩恩怨怨的牵挂纠缠。“至诚心”实际上就是佛心的表达。我们中国儒家文化非常强调这个“诚”啰——诚明:“诚者明亦,明者诚亦”,“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天道,人的使命是追求这个“诚”。有“诚”就有“明”,诚为体,明为用。“诚明”就是至善。那么佛教的修行,也要建立在至诚心的基础之上,不能用虚假的心,不能用机心。但现在对这一点我们末法的众生都是很难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机心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察颜观色,揣摩心机。已经是被这个社会熏成了一个种子,这个种子自然地它就会这样起现行——相互熏。所以我们在什么环境被什么所熏,我们就变成什么样的人。现在是这样的一个虚假的时代,所以我们想发出真诚心都很困难。但是你要修行,一定要真诚心。

第二是“深心”,深心是深信之心、深切的信心,是从我们的内心深处产生的信心,这个“信”是要有根的。那么善导大师对这个“深信之心”诠释了两个内涵。第一个,深信什么?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我当下的业报身、念头是罪恶的,果报是生死轮回的,是这样的一个身体。无量劫以来常没常轮转,在六道里面“没”——没到三恶道里面,伸出头来在人、天道都是很短暂的,更多的是沉没下去。靠自己力量想解决轮回问题不可得,没有出离之缘啰。出离三界六道轮回的缘没有,那这个“缘”要等待什么?这就是第二个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深信大愿能救度我这个罪恶生死凡夫。对弥陀大愿拯救的这种威力、这种智慧没有一点怀疑,没有一点忧虑。不会忧虑他能不能救我呀?他有不有慈悲心救我呀?他有不有力量救我呀?如果我临终的时候被车撞了,他有不有能力救我呀?你这些不要去忧虑,你只要解决圆发三心问题,阿弥陀佛决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救你。这样相信了阿弥陀佛一定能救我,我们一下就得到安心,得到安乐了,这就是“深心”。

“回向发愿心”,就是把我们持戒念佛、奉行净业三福,包括种种慈善、好人好事——这些世间的善、出世间的修行,都一股脑地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去求人天福报。那么这种回向包括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往相”就是我把所有的功德作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要发愿回来,救度有缘的众生,这叫“还相”——还回来。所以这个“往相”的自利和“还相”的利他是辩证统一的,自利利他成就大悲心。所以要把这个“三心”落实在我们的行为当中,用这个“三心”的心理背景来恳切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跟弥陀的名号——大愿之海,感应道交。

问:佛法是心法,请法师解释一下“心”的本质内涵。是否意业、念头就是“心”?

答:这个“心”在佛典里面不同的语境当中,有不同的诠释。那么“心”一般是理解为三个层面:一个是肉团心,我们的心脏,也像一个倒挂的莲华,这肉团心;再第二种是攀缘心,就是我们心意识里面这个见闻觉知落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的影尘;第三就是妙明真心,这种菩提——涅槃——自性。往往我们起作用的都是攀缘心,攀缘心从哪来?也是从我们的妙明真心里面显现出来的,这叫“从真起妄”——从真心起的妄心;“全妄即真”,全体的妄心也就是真如之心。那么这样讲还是觉得很抽象啰,比喻就好像这个冰,冰你不要以为它就是冰,它是水凝成的:有寒气,这水就凝结成冰。虽然是冰,它跟水平等的湿性没有丢失——它也是有湿性。所以我们凡夫有如来的妙明真心,但现在变成了一个轮转的凡夫。有佛性就好像冰有湿性一样,我们的烦恼心里面有佛性,也没有丢失。现在问题就是要照见我们的心意识的空性,这个空的当下,那个自性空——毕竟空、无所有的那个空性,才是我们的妙明真心。

妙明真心常常被这个客尘烦恼所遮盖,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一个认知上的困惑。《楞严经》讲客尘烦恼,烦恼就像客。比如说,客就是动相,你到一个客栈里面,那个客栈的老板是不动的,寄宿的客人他或者住一晚,或者住三晚,或者住十晚,他住的时间有长短,但是住满了他一定会走。那个主人就是真心,那个会走的就是妄心,这是一个比喻。再用这个尘来比喻——尘和空的关系,我们看到这个空中——忽然猛眼一看——好像看不到什么,但实际上它有很多灰尘啰。怎么才能意识到灰尘呢?比如这时候从窗口细缝里面有一束阳光过来,你透过这束阳光而发现有很多灰尘了。那个灰尘干扰之相,它是动相,在这儿纷纷芸芸,但是灰尘的背景是一个空相:有一个不动的空,才能映托那个扰扰的灰尘。所以灰尘是我们的妄心烦恼,那个不动的空是我们的真心。明白这个道理吧?不明白你慢慢参吧,呵呵。所以我们的念头都是生灭法,念头是妄心,你要念空,念空才是真念。妄心的当下是妙明真心。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通过念佛——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在对待的时候,都是我们的妄心在起作用,但是能念之心、所念之佛打成一片的时候、不二的时候,我们的妙明真心全体脱显——“迥脱根尘,灵光独耀”。那个灵光独耀,不以万法为侣的那个心才是真心。

——2009年8月大安法师讲《三报论》于东林净土文化夏令
 

----------------------------------------------------------------------------------------------------------------

更多大安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法增比丘:基本佛法 第一章 皈依三宝

法增比丘:基本佛法 第二章 受持五戒

法增比丘:基本佛法 第三章 布施供养

法增比丘:基本佛法 第四章 世间

法增比丘:基本佛法 第五章 轮回

 

后五篇文章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43、有明大经 (北)杂含九-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43、有明大经 (北)二一一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43、有明大经 (南)四三 有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42、鞞兰若村婆罗门经 (南)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41、萨罗村婆罗门经 (南)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