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传五部经:小部经典二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传五部经:小部经典二十

 

  目       次

  小部经典二十                                   悟醒 译

  大  义  释  一

  大义释是和小义同为义而置于小部经中之第十一,与第十二之无碍解道,都是

  法将舍利弗所造的。此义释及无碍解道两书,摄藏于大寺派之经藏中,但属于无畏山寺

  派之解脱道论,因有毗昙或阿毗昙曰,屡屡引用此等两书。依此点看,此两书可想有时

  候是含摄于论藏。然,见此等两书之内容,确实有论的倾向,为论的先驱书,其类和其

  他一般经典不同。即此等两书是经典教理内容的整理又给与注释之书,若详言之,无碍

  解道以诸种经典之所说,由其教理内容给于综合的说明,反之,义释是属最古经典之义

  品、波罗延等诸经之文句随字而注释的。如是两书其论述之性质不单是不同,右之两倾

  目  次                                                 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

  向,皆有阿毗达磨的态度,且此两书不存在于其他之一般诸经中,可以看出巴利佛教独

  特之阿毗达磨教理的萌芽。

  今于此国译(日本译)之大义释,是以经集第四、义品之二一○偈,亦有从其顺序

  随字而说明解释,而且其说明是完全机械的、定型的,此是阿毗达磨的特征之一。此解

  释之方法,为其萌芽虽亦存在于四尼柯耶但本书亦其彻底以继承此初期之论书。即本书

  在此点,是在尼柯耶和阿毗达磨之中间的位置,本书或对其事体及诸句之定义说明方

  法,其一部份是从四尼柯耶中搬来而附加增广,尼柯耶没有的,即施举新的定义说明,

  对佛教所有的事体,大致作成定义之说明法。此定义的说明法,与本书略属同期成立之

  无碍解道亦虽无论多少存在,更几乎尽其继承采用人施设论、法集论、分别论等之初期

  论书。以此书看做阿毗达磨先驱之所以也。(下略)

  第一  欲经之义释…………………………………………………………………………一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二七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七四

  第四  净八偈经之义释………………………………………………………………一○一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一二二

  第六  老经之义释……………………………………………………………………一三九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一六六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一九一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二一四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二四四

  一  中文索引……………………………………………………………………………(1)

  目  次                                                 三

  --------------------------------------------------------------------------

  1             大 义 释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义 品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一  欲[之对象]且有欲      于彼若其成立者

  人乃令欲而得者         [彼]确心意大欢喜   (七六六)

  欲[之对象]且有欲[此句中]欲者,概言之(一)事欲(二)烦恼欲之二欲。

  (一)云何是事欲?适意之色、适意之声、适意之香、适意之味、适意之解、敷物、

  衣物、奴婢、奴仆、山羊、羊、鸡、豚、象、牛、马、牝马、田国、宅地、金[银]、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

  货币、村、街、王市、国上、地方、[四兵]之营舍、仓库及一切可染爱之事物乃是

  事欲(欲之对象)。又有过去之[事]欲,有未来之[事]欲,有现在之[事]欲。

  有内之[事]欲,有外之[事]欲,有内外之[事]欲。有劣之[事]欲,有中之

  [事]欲,有胜之[事]欲。有恶趣之[事]欲,有人之[事]欲,有天之[事]

  欲。有现起之[事]欲 1,有被化作之[事]欲 2,有依他而化作之[事]欲 3。

  有遍取[事]欲,有非偏取[事]欲。有我执[事]欲,有非我执[事]欲。欲界

  2 一切之诸法,色界一切之诸法,无色界一切之诸法亦为渴爱之据所、渴爱之所缘,

  依欲爱之义,依染爱之义,依起憍之义而为事欲。此等谓之事欲。

  (二)云何是烦恼欲?欲是[烦恼]欲,贪欲是[烦恼]欲,思惟是[烦恼]欲,

  贪是[烦恼]欲,思惟贪是[烦恼]欲。彼对[色声等之五种]欲是欲欲、欲贪、

  欲喜、欲爱、欲爱惰、欲热恼、欲昏迷、欲缚著、欲暴流、欲轭、欲歌、欲贪盖。

  4欲!我见汝根本

  欲!汝由思惟生

  欲!我不思惟汝

  如斯汝无有

  此等谓烦恼欲。

  以欲且有欲者,以欲而欲、欲求、乐、冀求、希望、热望。[此]“是以欲且有

  欲”[之义]。

  “于彼若其成之者”[之句中],“于彼若”者,[云]彼刹帝利,又婆罗门,又毗

  舍,又首陀,又在家者,又出家者,又天,又人[之义]。“其”者,乃言适意之色、

  适意之声、适意之香、适意之味、适意之解等事欲。所谓“成之”者,乃成就、成、

  得、获得、到达、存在。此“于被若其成之者”[之义]。

  “[彼]确心意大欢喜”[之句中],“确”者,此一向之语、无疑之语、不疑惑之

  语、不二之语、确实之语、严密之语、纯粹之语、确立之语。此“确”[之义]。“喜”

  3 者,乃于五种欲相应之喜、悦喜、欢喜、喜悦、笑、笑喜、幸福、满足、雀跃、心

  之快适,心之满悦。“意”者,乃心、意、意所、心脏、净白(心)、意、意处、意根、

  识、识蕴[触等之法]随顺于意识界。此言“意”也。此意乃与喜俱起、俱生、相合、

  相应、同时起、同时灭、一所依,一所缘。言意喜者,乃意之喜、意满足、意笑、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三

  --------------------------------------------------------------------------

  小部经典二十                                           四

  意笑喜、意适、意雀跃、意之喜、意喜悦。此为“[彼]确意喜”[之义]。

  “人乃令欲而得者”[之句中],“得”者,乃得、已得、获得、到达、所有[之义]。

  “人”(可死者)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 5、士夫(被养者)、补特伽罗、命者、

  生死者、生者、根行者 6(自在行者)、摩奴所生者也。“令欲者”乃于色、声、香、

  味、触、一切欲、乐、冀求、希望、使之热望也。此“人乃令欲而得者”[之义]。是

  故世尊宣示:

  “欲[之对象]且有欲      于彼若其成之者

  人乃令欲而得者           [彼]确心意大欢喜

  二  若彼且有彼之欲            于人生之彼欲者

  彼等诸欲若失去           [彼]犹如被箭射恼   (七六七)

  4 “若彼且有彼之欲”[之句中]“若彼”者,是言彼刹帝利,又婆罗门,又毗舍,又首

  陀,又在家者,又出家者,又天,又人[之义]。“正有彼欲”者,是有欲、欲求、乐、

  冀求、希望、热望。或又依欲爱而行、所导、所运、所引行。譬如乘象、乘马、乘

  牛、乘山羊、乘羊、乘骆驼、乘驴马而行,所导、所运、所引向。如是依欲爱而行,

  所导、所运、所引行。此为“若彼且有彼之欲”[之义]。

  “于人生之彼欲者”[之句中], 欲者,乃对于[色声等之五种] 欲之欲欲、欲贪、

  欲喜、欲爱、欲爱情、欲热恼、欲昏迷、欲缚著、欲暴流、欲轭、欲取、欲贪盖。

  于彼生欲欲[等]是正生、起、现起、出现。“于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

  士夫、补特伽罗、命者、生死者、生者、根行者、摩奴所生者。此“于人生之彼欲”

  [之义]。

  “彼等诸欲若失去”者,(一)彼等诸欲若衰失,(二)[言]彼由诸欲所失[之义]。

  (一)彼等诸欲若衰失者云何?人虽[不死而]存在,诸王夺彼等之财产,或盗贼

  所夺,或火所烧,或水所流去,或不爱相续者所夺,或由贮藏处[埋藏之财宝]失

  5 去或事业方策错误而失财,或于家中令家溃灭者出现而滥费、浪费、荡尽此等财

  产。结局唯是无常 7。如是彼等诸欲[之对象]失去、衰夫、毁失、凋落、消灭、

  破坏。

  (二)[言]彼由诸欲欲失者云何?彼等之财产虽[不失而]存在,彼死矣、命终

  消灭、破坏。如是彼由诸欲所失去、衰失、毁失、凋落、消灭、破坏。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五

  --------------------------------------------------------------------------

  小部经典二十                                           六

  8诸盗与王夺           火烧而灭亡

  最后仍把持            诸财共身舍

  慧者知解此            受用且施与

  应力而施与            且为受用者

  不被[他]批难       [死后]至天处

  此是“彼等诸欣若失去”[之义]。

  “犹如被箭射恼”者,譬如为铁裂之箭所射、骨制之箭、牙制之箭、角制之箭、

  木制之箭所射者,恼怒、伤痛、热恼、病、忧,如是事欲之变易灭异故而生起愁悲

  苦忧恼,彼为欲箭、忧箭所射而至于恼怒、伤心、热恼、病、忧。此是“犹如被箭射

  恼”[之义]。故世尊宣示:

  若彼且友彼之欲      于人生之彼欲者

  彼等诸欲若失去     [彼]犹如被箭射恼

  6             三  犹如山足避蛇头      正在回避诸欲者

  彼于世间之爱者      有念于正以超越  (七六八)

  [言]“正在回避诸欲者”[之句中],正在者是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

  在家者、出家者、天、人、任何容貌、任何业务、任何职分、任何阶级、任何地位、

  任何法之具备者[之义]。“回避诸欲”[之句中],[言]欲者,若概言之,乃事欲与

  烦恼欲之二欲……乃至(参照一页以下)……此等谓事欲……乃至(参照二页)……

  此等谓烦恼欲。以回避诸欲(一)乃[一时之]镇伏,又(二)乃[永久之]正断而言由二

  原因回避诸欲。

  (一)镇伏而[一时]回避诸欲者云何?欲依受乐少之义如见[无味]骨聚者,镇

  伏而回避诸欲。欲依众多者炊通之义[皆欲] 9如见肉块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

  依次第烧[身]之义如见[手握]稿炬火之[烧手]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大

  热恼之义如见火坑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暂时现起之义如见梦者,镇伏而回避

  诸欲。欲依一时之义如见借用物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折裂之义如人取树果而

  见[树枝]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斩斫之义如见屠杀所者,镇伏而回避诸欲。

  欲依贯刺10之义如见剑戟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有怖畏之义如见蛇头者,镇伏

  7 而回避诸欲。欲依大焦热之义如见火聚者,镇伏而回避诸欲。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七

  --------------------------------------------------------------------------

  小部经典二十                                           八

  修习随念佛者亦镇伏而回避诸欲,修习随念法者……乃至……修习随念僧者,

  修习随念戒者,修习随念舍者,修习随念天者,修习随念安般念者,修习死念者,

  修习身至念者亦镇伏而回避诸欲。修习随念寂止者亦镇伏而回避诸欲,修习初禅者

  亦镇伏而回避诸欲,修习第二禅者,修习第三禅者,修习第四禅者,修习空无边处

  定者,修习识无边处定者,修习无所有处定者、修习非想非非想处定者亦镇伏而回

  避诸欲。如是“镇伏而[一时]回避诸欲”也。

  (二)正断而[永久]回避诸欲者云何?修习须陀洹道者亦可至恶趣正断而回避诸

  欲。修习斯陀含道者亦正断而回避粗诸欲。修习阿那含道者亦正断回避微俱之诸欲。

  修习阿罗汉道者亦诸普遍、一切、无残、无余、正断回避诸欲。如是乃“正断而[永

  久]回避诸欲。此是“回避诸欲者”。

  “犹如由足[避]蛇头”[之句中],蛇(匍匐者)乃蛇也。依何义而谓蛇?匍匐

  而行故乃为蛇,屈曲而行故蛇是(曲行者),以胸而行故蛇是(胸行者),伏头而行

  8 故蛇是(伏行者),以头匐行故蛇是(头匐者),横于穴故蛇是(穴居者),横于窟故

  蛇是(窟居者),彼牙为武器故蛇是(牙为武器者),彼毒可怖故蛇是(恐怖之毒者),

  彼舌两支故蛇是(二舌者),以二舌尝味故蛇是(二舌知味者)。譬如,欲生不欲死,

  欲乐厌苦由足避蛇头、离避、回避、退避、如是欲乐厌苦者避诸欲、离避、回避、

  退避。此“犹如由足[避]蛇头”[之义]。

  “彼于世间之爱著者有念于正以超越”[之句中],“彼”者是回避诸所欲者。爱著

  者是渴爱:即贪、染贪、随导、随和、喜、喜贪、心之染贪、欲求、昏迷、缚著、

  贪求、遍贪、执著、污泥、能动、幻、能生[轮回]、[苦]生因、缝贪、有网、流

  贪、爱著、绵綖、染著、营务、伴侣、愿、导有者、贪林、爱林、亲睦、爱情、期

  待、结缚、望、望求、望欲、色望、声望、香望、味望、触望、得望、财望、子望、

  命望、觅、遍觅、热望、觅望、觅食、觅欲、动贪、动转贪、动欲贪、媚贪、善欲

  性、非法贪、不等贪、欲求、欲望、冀求、希望、求望、欲爱、有爱、无有爱、色

  9 爱、无色爱、灭爱、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暴流、轭、缚、取、

  障、盖、欲、结缚、随烦恼、随眠、缠、蔓、种种欲、苦根、苦因缘、苦生、魔罟、

  魔钩、魔境、爱河、爱网、爱羁、爱海、贪欲、贪、不善根也。

  “爱著”者依何之义为爱著?扩大之故是爱著,广大之故是爱著,染著之故是爱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

  著,冒险之故是爱著,夺取之故是爱著,欺语者之故是爱著,毒根之故是爱著,毒

  果之故是爱著,毒受用之故是爱著,或又彼渴爱之广大而为色、声、香、味、触、

  施主、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安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

  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

  一蕴有10、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可见闻觉识之诸法中扩大、扩张。

  此是爱著[之义]。

  “世间”者是于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之义]。

  “有念”者,依四原因而有念:[即]对身而修习身随观念处而有念,对于受、

  对于心、对于法修习法随观念处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即]依不念之

  回避而有念,当以念行行诸法故而有念,念之对治诸法[以念]令害破故而有念,

  10 勿忘失念因之诸法故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即]具备念故而有念,以

  念为自在故而有念,于念练达故而有念,由念不退转故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

  有念:[即]念之故而有念,为寂故而有念,令寂止故而有念,具备善人之法故而

  有念。依随念佛而有念,依随念法而有念,依随念僧而有念,依随念戒而有念,依

  随念舍而有念,依随念天而有念,依念安般而有念,依念死而有念,依念身至而有

  念,依随念寂止而有念。一切念、随念、现念、忆持、沉潜、不忘失、念、念根、

  念力、正念、念觉支、一行道(一乘道)言此为念。具此之念、正具、解、正解、

  备、善备、使具备者谓之有念。

  “彼于世间之爱著,有念于正以超越”者,于世间有所爱著此世间之爱著者,彼

  有念而度、越度、度过、超越、离越。此是“彼于世间之爱著,有念于正以超越”[之

  义]。故世尊宣示:

  犹如由足避蛇头        正在回避诸欲者

  彼于世间之爱著        有念于正以超越

  四  田圃宅地与黄金        牛马奴仆与佣人

  妇人亲类多所欲        如有正在追求人  (七六九)

  11     “田圃宅地与黄金”[之句中],田圃者乃米田、稻田、豌豆田、豆田、麦田、小

  麦田、胡麻田[等]。宅地者是家宅之地、库藏之地、前庭之地、后庭之地、庭园之

  地、精舍之地也。黄金者,以货币谓黄金。此为“田圃、宅地与黄金”[之义]。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一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二

  “牛、马、奴仆与佣人”[之句中],牛是谓诸牛,马是谓家畜,“奴仆”者是四奴

  仆:[即] 家生之奴仆,以财所购之奴仆,自为奴仆者,虽不欲而被迫为奴仆者。

  12或人生来为奴仆        亦有以财购奴仆

  或人自行为奴仆          畏怖被袭成奴仆

  “佣人”者是用人、租耕人、寄食人(顾问)之三[种]人

  “妇人、亲类、多所欲”[之句中],妇人者谓出嫁之女人,亲类者乃有四亲类:

  [即]亲戚(近亲者)亦是亲类,同姓者亦是亲类,同学习者亦是亲类,同习艺者

  亦是亲类。“多所欲”者是种种之欲。适意之色……乃至……适意之触此是多所欲。

  此是“妇人、亲类、多所欲”[之义]。

  12 “如有正在追求之人”[之句中],正在之[人]者,是刹帝利、婆罗门、毗舍、

  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任何之容貌、任何之业务、任何之职分、任何之

  阶级,任何之地位,任何法之具备者[之义]。“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人士、

  补特伽罗、命者、生死者、生者、根行者、摩奴所生者也。“追求”者,是依烦恼欲

  于事欲而贪求、追求、遍求、遍著。此是“如有正在追求之人”[之义]。故世尊宣示:

  田圃宅地与黄金                  牛马奴仆与佣人

  妇人亲类多所欲                  如有正在追求人

  五  (烦恼)打胜彼无力                以诸危难打破彼

  如此于彼苦随从                  如同坏舟沈[入]水  (七七○)

  “(烦恼)打胜彼无力”[之句中],无力者,是无力、弱力、少力、少势、劣、

  下劣、贱劣、下贱、恶劣、劣小、小烦恼。此等之烦恼,征其人、征服、胜、蹂?、

  夺取、打破。如是乃“打胜彼无力”[之义]。或又无力、弱力、少力、少势、劣、下

  劣、贱劣、下贱、恶劣、劣小、小而正是无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惭

  力、愧力之人,彼等烦恼乃征、征服、胜、蹂?、夺取、打破其人。如是(烦恼)

  打胜彼无力”[之义]。

  “以诸危难打破彼”[之句中],诸危难者,曰显现之危难,(二)隐密危难之二危难。

  13     (一)显现之危难者云何?当有狮子、虎、豹、熊、豺、狼、野牛、象、蛇、蝎、

  百足或盗贼、又既遂未遂之凶暴人13。[又]有眼病、耳病、鼻病、舌病、身病、头

  病、外耳病、口腔病、齿病、咳、喘息、外鼻病、热病、老、腹病、气绝、赤痢、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一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四

  腹痛、虎列刺、癞、痈、疱疮、肺病、癫痫、轮癣、疥癣、风癣、抓伤、(冻裂)、

  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瘩、溃疡、胆汁等起病14、痰等起病、风等起病、[胆汁、

  痰、风]集合病、气候变化所生病、不等姿势所生病15、伤害所生病、业报所生病、

  寒、暑、饥、渴、大便、小便、虻、蚊、风、太阳热、爬行类(虻类)之接触。此

  等谓显现之危难。

  (二)隐密危难者云何?是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欲贪盖、嗔恚盖、昏沉睡眠

  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贪、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

  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苦

  热、一切不善行,此等谓隐密之危难。

  “危难”者依何之义而危难?(一)征服[善人]故是危难。(二)至[善法之]减退故

  危难。(三)其处(不善法)之依所故是危难。

  (一)征服[善人]故是危难者云何?彼等危难征、征服、胜、蹂?、夺取、打破

  彼人。如是“征服故是危难”。

  (二)至[善法之]减退故是危难者云何?彼等危难至诸善法之减退、消灭。云何

  14 是诸善法?是正行道、随顺之行道、无害敌之行道、随义之行道、法随法之行道16、

  诸戒之完成、诸根之守护、对食知量、警寤之努力、念正知、修习四念处之努力、

  修习四正勤之努力、修习四神足之努力、修习五根之努力、修习五力之努力、修习

  七觉支之努力、修习八支圣道之努力。至此等诸善法之减退、消灭。如是。“至减退

  故是危难”。

  (三)其处不善法之依所故是危难者云何?于其处此等之恶不善法生起而依止于自

  体。譬如以洞穴为依所之生物横卧[于洞穴],以水为依所之生物生存[于水中],

  以林为依所之生物生存[于林中],以树为依所之生物生存[于树上]。如是于其处

  此等诸不善法生起而依止于自体。如是“其处为依所故是危难”。

  即世尊宣示:“17诸比丘!门人[烦恼]与共,阿阇梨(烦恼)与共之比丘苦而

  不住乐。诸比丘!成为门人与共,阿阇梨与共之比丘苦而不住乐者云何?诸比丘!

  于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后,[于彼]忆念思惟所结缚而生起恶不善法。此等之恶不

  善法住彼之内、随住。故云是以门人(内住者)与共,彼等恶不善法现行于彼,故

  云[彼]阿阇梨(现行者)与共。复次诸比丘!以耳闻声后,以鼻嗅香后,以舌尝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一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六

  15 味后,以身触所触后,以意识法后,于彼忆念思惟结缚生起恶不善法。此等之恶不

  善法住彼之内、随住。故云[彼]是以门人(内住者)与共。如是,诸比丘!是以

  门人与共,阿阇梨与共之比丘是苦而不住乐。如是亦以“其处为依所故是危难”。

  又世尊如是宣示:“18诸比丘!此等有三之内垢、内不友、内敌、内杀戮者、内

  反敌者。云何为三?诸比丘!贪是内垢、内不友、内敌、内杀戮者、内反敌者。嗔

  是内垢、内不友、内敌、内杀戮者、内反敌者。痴是内垢、内不友、内敌、内杀戮

  者,内反敌者。诸比丘!此等三之内垢、内不友、内敌、内杀戮者、内反敌者”。

  19贪乃生不利        贪令心动乱

  怖畏由内生          人不觉知彼

  贪者不知义          贪者不见法

  贪以征人故          时黑暗冥闇

  嗔乃生不利          嗔令心动乱

  怖畏由内生          人不觉知彼

  嗔者不知义          嗔者不见法

  忿以征人故          时黑暗冥闇

  16           痴乃生不利          痴令心动乱

  怖畏由内生          人不觉知彼

  痴者不知义          痴者不见法

  痴以征人故          时黑暗冥闇

  如是其处为依所故是危难。

  又世尊宣示:“20大王!于人有三法之生起。[彼等]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

  不乐住。云何为三?大王!于人有贪之生起,[彼]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乐

  住。大王!于人有嗔之生起,[彼]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乐住。大王!于人

  有痴之生起,彼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乐住。大王!于人有此三法之生起,

  彼等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乐住。”

  21自己[心]中生      贪与嗔与痴

  恶心有害人            自果如[枯]竹

  如是亦“其处为依所故是危难”。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一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八

  又世尊斯宣示:

  “22所谓贪与嗔        此为身体因

  身毛竖立者          不乐乐由生

  [身体]之等起      [不善]寻[善]意

  如同诸童子            将鸟以放弃。”

  如是亦“其处为依所故是危难”。

  “以诸危难打破彼”者,彼等诸危难征、征服、胜、蹂?、夺取、打破彼人。此

  是“诸危难打破彼”[之义]。

  17      “如此于彼苦随从”[之句中],“如此”者是各各之危难故。“于其人苦随从”者,

  是随行、扈从。(即)生苦随从、随行、扈从。老苦随从、随行、扈从。病苦随从、

  随行、扈从。死苦随从、随行、扈从。愁悲苦、忧恼苦随从、随行、扈从。地狱之

  苦、畜生界之苦、饿鬼界之苦随从、随行、扈从。人界之苦、入胎为原因之苦、住

  胎为原因之苦、出胎为原因之苦,于生者随结苦、生者为他支配苦、自苦之苦、被

  他所苦之苦随从、随行、扈从。苦苦随从、随行、扈从。行苦、坏(变易)苦、23眼

  病、耳病、鼻病、舌病、身病、头病、外耳病、口腔病、齿病、咳、喘息、外鼻病、

  热病、老、腹病、气绝、赤痢、腹痛、虎列刺、癞、痈、庖疮、肺病、癫痫、轮癣、

  风癣、抓伤、?、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瘩、溃疡、胆汁等起病、疾等起病、风

  等起病、[胆汁、疾、风]集合病、气候变化所生病、不等姿势所生病、伤害所生病、

  业报所生病、寒、暑、饥渴、大便、小便、[等之苦]、虻、蚊、风、太阳热、与爬

  18 行类(蛇类)接触所生之苦、母死之苦、父死之苦、兄弟死之苦、姊妹死之苦、子

  死之苦、女死之苦、失亲戚之苦、失财富之苦、失[健康]疾病之苦、失戒苦、失

  [正]见苦之随从、随行、扈从。此是“如此于彼苦随从”[之义]。

  “如同坏舟沉入水”者,譬如坏舟由此处彼处从水,随行、扈从、[漏入],[即]

  由前方从水,随行、扈从而[入]、由后方、由下方、由横处亦从水,随行、扈从而

  [入],如是各各之危难故,其人苦随从、随行、扈从。[即]生苦随从、随行、扈

  从……乃至失[正]见苦随行、随行、扈从。此是“如同坏舟沉入水”[之义]。故世

  尊宣示:

  [烦恼]打胜彼无力    以诸危难打破彼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一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

  如此于彼苦随从        如同坏舟沈[入]水

  六  故人常有念            诸欲应回避

  如汲出船垢            到达彼岸者

  彼等舍诸欲            应可度暴流  (七七一)

  “故人常有念”[之句中],“故”者,是其理由,其原因,于其缘、其因绿也。于

  诸欲见有此过患之故。“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补特伽罗、命者、生死者、

  生者、摩奴所生者。于“常”者,于常、于一切场合、于一切时、于常时、于恒时、

  于常恒、继续、不绝、按次序如水波之生[无间断],于无间、相续、相接、于食前、

  19 于食后、于初夜、于中夜、于后夜、于新月(黑分)于满月(白分),于雨季、于冬

  季、于夏季、于青年期、于中年期、于老年期也。“有念”者,依四原因而有念:[即]

  对身而修习身随观念处者而有念,对于受、对于心、对于法而修习法随观念处者而

  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乃至(参照一○页以下)……言彼有念。此是“故

  人常有念”[之义]。

  “诸欲应回避”[之句中],诸欲者,概言之是事欲与烦恼欲之二欲……乃至(参

  照一页以下)……此等谓事欲……乃至(参照二页)……此等谓烦恼欲。“诸欲应回

  避”者,谓[于一时]镇伏、[于永久]正断,依此二原因应回避诸欲。镇伏[于一

  时]应回避诸欲者云何?欲是依受乐少之义如见[无味]骨聚者而镇伏应回避诸欲。

  欲是依多者共通之义如见[皆欲之]肉块者而镇伏应回避诸欲。欲是依次第烧身之

  义如见[手握]莫之炬火[烧手]者而镇伏应回避诸欲……乃至(参照七页以下)

  ……修习非想非非想处定者,亦镇伏应回避诸欲。如是“镇伏[于一时] 应回避诸欲”。

  ……乃至(参照八页)如是“正断”[于永久]应回避诸欲”。

  “彼等舍[诸欲],应可度暴流”[之句中],“彼等”者,是[事欲及烦恼欲遍知

  彼等] 事欲,舍断烦恼欲之“舍断”者,是舍弃、除去、灭除、使之灭无,舍断欲贪

  盖、舍弃、除去、灭除、使之灭无,舍断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舍断

  疑盖、舍弃、除去、灭除、使之灭无,应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之[暴流],

  应越度、应度过、应超越、应离越。此是“舍断彼等,度暴流”[之义]。

  20     “如汲出船垢,到达彼岸者”者,譬如由重船使汲出[彼]之重垢,汲取而弃之,

  为轻船,急速轻快容易至彼岸,如是遍知事欲,舍断烦恼欲、舍弃、除去、灭除、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二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二

  使之灭无,舍断欲贪盖、嗔恚盖、惛忱盖、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舍弃、除

  去、灭除、使之灭无,急速轻快应容易至彼岸。“彼岸”者不死(甘露)、谓之涅槃。

  即,彼之一切行之止寂、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灭尽、离贪、灭、涅槃也。“应到达

  彼岸”者应到彼岸,应触彼岸,应作证彼岸[之义]。

  “到达彼岸者”,欲到达者亦将为到彼岸者,现到达彼岸者亦为到彼岸者,已到

  达彼岸者亦为到彼岸者。

  即世尊如是宣示:“‘24度至彼岸之婆罗门在陆地’。诸比丘!婆罗门者此阿罗

  汉之同义语。”彼是依通达到彼岸者,依遍知到彼岸者,依舍断到彼岸者,依修习到

  彼岸者,依作证到彼岸者,依等至到彼岸者。[即]依一切法之通达到彼岸者,依一

  切苦之遍知到彼岸者,依一切烦恼之舍断到彼岸者,依四圣道之修习到彼岸者,依

  灭之作证到彼岸者,依一切等至之等至到彼岸者。彼于圣戒得自在、得完全。于圣

  定得自在、得完全。于圣慧得自在、得完全。于圣解脱得自在得完全。彼到彼岸,

  彼达彼岸,到终边,达终边,到终点,达终点,到究竟,达究竟,到最终,达最终,

  到救护所,达救护所,到避难所,达避难所,到归依所,达归依所,到无畏,达无

  畏,到无死,达无死,到不死(甘露),达不死,到涅槃,达涅槃。彼(梵行)已成,

  [所作]已办,过去[轮回]道,到涅槃之方域,到终点,护梵行,达最上之见,

  21 修习道,舍断烦恼,通达不动[之阿罗汉果],作证灭[涅槃]。于彼遍知苦,舍断

  集,修习道,作证灭,通达应通达,遍知应遍知,舍断应舍断,修习应修习,作证

  应作证。彼放舍障碍,埋没[轮回之]濠,拔除[爱]求,无关钥[下五分结],为

  圣而卸[慢]幢,卸重担,离系,舍断25五支[盖],具备六支[舍],守护一[念],

  [依慧有习行、回避、除去、舍断之]四依,除去独一谛(偏见),遣完全求觅,有

  不混浊之思惟,有安息身行,有善解脱之心,有善解脱之慧。独存[完全]而已住

  于[梵行],最上人、第一人而得达第一之得达。彼无积[善恶之报]无所除之事,

  已除而为住立。无舍断[烦恼]无执取,已舍断而住立。无[由烦恼]离,无[依

  慢而]高傲,已离而住立。令具备无学之戒蕴故而住立,令具备无学之定蕴、无学

  之慧蕴、无学之解脱蕴、无学之解脱智见蕴故而住立。体得真谛而住立,超越动摇

  而住立,消尽烦恼火而住立,不回行[轮回]而住立,取幸运而住立,依解脱习行

  而住立。依慈遍净而住立,依悲、喜、舍遍净而住立,依究竟清净而住立,依无烦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二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四

  恼性遍净26而住立,解脱故而住立,知足故而住立。蕴之终边而住立,界之终边而

  住立,处之终边而住立,趣之终边而住立,有之终边而住立,轮回之终边而住立,

  22 轮转之终边而住立,最后有而住立,最后之人界而住立。最后之持身者是阿罗汉。

  “27此为最后有        此为最终身

  生死之轮回          无有再有事。”

  此为“汲出船之垢到达彼岸者”[之义]。是故世尊宣示:

  故人常有念          诸欲应回避

  如汲出船垢          到达彼岸者

  彼等舍诸欲          应可度暴流

  第一欲经之义释毕。

  注 1  令使现起(Paccupatthita)之事欲,乃除地狱其余恶趣有情、人、四大王天乃至都率天

  之事欲。

  2  被化作(nimmita)之事欲,是化乐天之事欲。

  3  由他被化作(paranimmita)之事欲,是他化自在天之事欲。

  4  本偈由J.III,450 之引用。Mahavastu III,190参照。

  5  摩奴(Manu)是称人类之始祖。

  6  根行者(indagu) 依根而行者,又依主业而行者,又为使读hindagu 死去者。

  7  按照字义“结局唯成为无常”(aniccata yeva atthami),“第八者唯为无常性”。

  8  次之二偈半由S.I,32之引用。别译杂阿含八七经(大正二、四○三c 以下)参照。

  9  以下之六譬喻M.I,364f  参照。

  10  贯刺(vinivijjhana)底本之vinivijjana误植。

  11  一蕴有(ekavokara-bhava)直译“依一要素而存在”。“要素”(vokara)者是指蕴之故,

  今译为蕴。一蕴者是指唯依色蕴存在之无想有。四蕴有是指无色蕴而只依余之四蕴存在之

  无色有。五蕴有是指欲有、色有。

  12  本偈是由J.VI,285 之引用。

  13  凶暴人(manava)manava 是普通虽儒童、学童又人之意义,今于此注为凶暴行为者

  (sahasuka-Kammehi yutta)。

  第一  欲经之义释                                       二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六

  14  胆汁等起病(pittasamutthana abadha)身体之疾病依胆汁(pitta)、痰(semha)、风

  (vata)之三病素(dosa)而起。依胆汁而起谓之胆汁等起病,依痰而起谓之痰等起病,

  依风而起谓之风等起病,依此等三种之合因而起谓之集合病(Sannipatika abadha)。

  15  不等姿势所生病(visamapariharaja abadha)由长坐于不快适处等而生病。

  16  法随法(dhammanudhamma)法是四向、四果、涅槃之九出世间法。随法是随顺其法,

  谓应到达其法之手段止观等。故法随法之行道是到达出世间止观等之行道。

  17  以下是S.IV,136f  之略引用。杂阿含二三五经(大正藏二、五七a)参照。

  18  以下是由It.P.83f(八八经)之引用。

  19  以下之偈亦同上。第四偈与引用原文些少相违。

  20  以下由S.I,70 之引用。S.I.98参照。

  21  本偈在S.1,70;98;It,P,45。杂阿含一○六五经(大正藏二、二七七a)参照。

  22  本偈见Sn,271;S.I,207。瑜伽师地论卷一八(大正藏三○、三七六c)参照。

  23  以下之诸病名已出于本卷一三、一四页。

  24  以下成为由S,I,1755  之引用。

  25  有关以下一文详细说明 A,V,30ff 参照。

  26  在底本依无烦恼性(atammayayataya)底本有 akammannataya,在异本亦有akam-

  masataya;akammasasataya,今从注释本。如依注释本有“爱与见谓之烦恼(tam-

  mayata)彼等之无谓无烦恼性(atammayata)云云”故今取注释本之atammayata之

  意义译为无烦恼性。此字不存在于辞典。

  27  本偈由Thag.202之引用。

  23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一  著窟多者蔽          斯有且住人

  沉潜令愚中          实应远远离

  诸欲在世间          舍断为不易  (七七二)

  “著窟(身体)多者蔽”[之句中],说“著”则当先说窟。窟者是言身体。1[ 即]

  说身、说窟、说身、说身体、说舟、说车、说幢、说蚁塔、说巢窟、说城市、说小

  第二窟  八偈经之义释                                   二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八

  屋、说痈、说瓮, 2[总为]此身之同义语。“著窟”者,是著窟、固著、取著、悬、

  悬著、碍著。譬如于壁钉、吊钩著物品而固著、取著、悬、悬著、碍著,如是为著

  窟(身体)、固著、取著、悬、悬著、碍著。

  即世尊如是宣示︰ 3“罗陀![在有情]对于色有一切欲、一切贪、一切欢喜、

  一切渴爱、一切近著、取著、心之摄持、执著、随眠,依彼而著,依彼而爱著。故

  24 云著(有情)”

  “著”者是成为悬著之同义语。此为“著窟”[之义]。

  “多者蔽”者,是多蔽于烦恼、蔽于贪、蔽于嗔、蔽于痴、蔽于忿、蔽于恨、蔽

  于覆、蔽于恼、蔽于嫉、蔽于悭、蔽于滔、蔽于诳、蔽于强情、蔽于激情、蔽于慢、

  蔽于过慢、蔽于憍、蔽于放逸、蔽于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

  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被覆蔽,被遮障,被蔽障,被妨障,被闭塞,被蔽,被隐

  蔽。此是“著窟多者蔽”[之义]。

  “斯有且住人,沉潜令愚中”[之句中],且住人者是有住人,是依贪染而住,依

  嗔怒而住,依痴昏昧而住,依慢结缚而住,依见执取而住,依掉举散乱而住,依疑

  不决定而住,依随眠强制而住。如是为“有且住人”。

  又世尊如是宣示:“ 4诸比丘!有好、可爱、为适意、为可爱,伴欲,可染著眼

  所识之色。若比丘欢喜此、欢迎,若为[彼]缚著而住者,[欢喜、欢迎彼,缚著住

  于彼、对彼生喜云云]。诸比丘!有好、可爱、适意、可爱、伴欲、可染著,有耳所

  25 识之声,有鼻所识之香,有舌所识之味,有身所识之触,有意所识之法。若比丘欢

  喜、欢迎彼,若为其缚著[而住],[欢喜、欢迎彼,缚著住于彼,对彼生喜云云]。”

  如是亦是“有且住人”。

  又世尊如是宣示:[ 5诸比丘!近著于色之识,且住而存立,色为所缘,于色而

  住立,受用喜,是为[自]增大、生长、广大。诸比丘!或近著于受之[识],诸比

  丘!或近著于想之[识],诸比丘!或近著于行之识续住存立,行为所缘,住立于行,

  受用喜,是为[自]增大、生长、广大。”如是亦为“有且住人”。

  又世尊如是宣示:“ 6诸比丘!若对段食有贪、有喜、有渴爱者,住立其处之识

  增长。于识之增长处有名色之入来。于名色之入来处有行之增大。于行之增大处未

  来之再有生,于生未来之再有处有未来之生老死。诸比丘!有未来之生老死处,我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二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三○

  说彼有愁、有尘、有恼。诸比丘!若对触食[有贪云云],诸比丘!若对意思食[有

  贪云云],诸比丘!若对识食有贪、有喜、有渴爱者,住立其处之识增长。于识之增

  26 长处有名色之入来,于名色之入来处有行之增大。于行之增大处未来之再有生。于

  未来之再有生处有未来之生老死。诸比丘!有未来之生老死处,我说彼有愁、有尘

  有恼。”如是,亦为“有续住人”。

  “沉潜令愚中”[之句中],令愚者是五种欲。[即]伴欲而喜好、爱、适意,可

  爱,伴欲而染著眼所识之色、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喜好、爱、

  适意、可爱,当染著身所识之触。何故令愚云五种欲?诸多之天、人于五种欲中成

  为愚、暗愚、蒙愚、愚化、蒙愚化、依无明而被昏、遮障、蔽障、妨障、闭塞、被

  蔽、隐蔽。如是之故五种欲谓令愚(令为愚者)。于令愚中之沉潜者,是令为沉潜、

  潜入、沉入、沉潜于愚中。此为“有且住人沉潜于令愚中”[之义]。

  “如是之人实依远离而远”[之句中],远离者,(一)身远离,(二)心远离,(三)依远离

  之三远离也。

  (一)身远离者云何?此处有比丘,远离坐卧所,[即]亲住于阿练若、树下、山岳、

  溪谷、山窟、冢墓、森林、露地、积蒿,是身住远离。彼独行、独住、独坐、独卧、

  独入村行乞、[由行乞]独归、独私坐[禅]、独经行、独行、住、动作、作为,护

  [威仪]而生活。此是身远离。

  27     (二)心远离者云何?入初禅定者之心远离五盖。入第二禅定者之心远离寻、伺。

  入第三禅定者之心远离喜。入第四禅定者之心远离苦乐。入空无边处定者之心远离

  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入识无边处定者之心远离空无边处想。入无所有处定者之

  、心远离识无边处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者之心远离无所有处想。须陀洹之心远离有

  身见、疑、戒禁取见、随眠、疑随眠及与彼等共同之诸烦恼。斯陀含之心远离粗欲

  贪结、嗔恚结、粗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共同之诸烦恼。阿那含之心远离微

  俱之欲贪结、嗔恚结、微俱之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共同之诸烦恼。阿罗汉

  之心远离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及与彼等

  共同诸烦恼及外之一切相[诸行之因]。此是心远离。

  (三)依远离者云何?云依烦恼、蕴、行。不死(甘露)涅槃是云依远离。彼是一

  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舍遣、爱之灭尽、离贪、灭也。此是依远离。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三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三二

  于人人引循其身乐出离而身远离,于人人达心遍净第一净白者是心远离,于人

  人无依离行者是依远离。

  28     “实依远远离”者,如是著窟,如是多蔽于烦恼,如是正沉潜令愚中之人,是身

  远远离、心远远离、依远远离、远离、极远离、不近住,不在周边,不在附近而引

  退。如是且住人者,如如是沉潜令愚中,如是使住立于彼,是其类、其部类之人。

  此“如是人实为远远离”[之义]。

  “诸欲在世间,舍断为不易”[之句中],欲者若概言之,(一)事欲(二)烦恼欲之二欲。

  (一) 7云何为事欲?适意之色、适意之声、适意之香、适意之味、适意之触、敷

  物、衣物、奴婢、奴仆、山羊、羊、鸡、豚、象、牛、马、牝马、田园、宅地、金

  [银]、货币、村、街、王市、国土、地方、[四兵之]营舍、仓库及所有可被爱事

  物事欲。又有过去之[事]欲,有未来之[事]欲,有现在之[事]欲。有内之[事]

  欲,有外之[事]欲,有内外之[事]欲。有劣之[事]欲,有中之[事]欲,有

  胜之[事]欲。有恶趣之[事]欲,有人之[事]欲,有天之事欲。有现起之[事]

  欲,有化作之[事]欲,有依他而化作之[事]欲。有遍取之[事]欲,有不遍取

  之[事]欲。有我执之[事]欲,有不我执之[事]欲,欲界之一切诸法,色界之

  一切诸法,无色界之一切诸法皆为渴爱之所缘而依欲爱之义、依染爱之义、依起憍

  之义而为[事]欲。此等云为事欲。

  (二)云何为烦恼欲?欲是[烦恼]欲,贪是[烦恼]欲,欲贪是[烦恼]欲,思

  惟[烦恼]欲,贪是[烦恼]欲,思惟贪是[烦恼]欲。彼对[色声等之五种]欲

  是欲欲、欲贪、欲喜、欲爱、欲爱情、欲热恼、欲昏迷、欲缚著、欲暴流、欲轭、

  欲取、欲贪盖。

  8欲!我见汝根本        欲!思惟汝由生

  欲!我不思惟汝!        如是汝将无

  此等谓烦恼欲。

  29     “于世间”者,是于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也。

  “诸欲在世间,舍断为不易”者,欲于世间难舍断,难舍、难遍舍、难破碎、难脱、

  难脱离 9、难度、难越度、难超越、难离越。此是“诸欲在世间,舍断为不易”[之

  义]。故世尊宣示: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三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三四

  著窟多者蔽            斯有且住人

  沉潜令愚中            实应远远离

  诸欲在世间            舍断为不易

  二  欲求为因缘            结于有之乐

  彼等解脱难            然而非他脱

  过去与未来            前彼续期待

  此等之诸欲           [过去]前亦觅  (七七三)

  “欲求为因缘,缚结有之乐”[之句中],欲求者渴爱也。即是10贪、染贪、随导、

  随和、喜、喜贪、心之染贪、欲求、昏迷、缚著、贪求、遍贪、执著、污泥、能动、

  幻、能生[轮回]11[苦]生因、缝贪、有网、流贪、爱著、线挺、染著、营务、

  伴侣、愿、导有者、贪林、爱林、亲匿、爱情、期待结缚、望、望求、望欲、色望、

  声望、香望、味望、触望、得望、财望、子望、命望、觅、遍觅、热望、觅、觅望、

  觅欲、动贪、动转贪、动欲贪、媚贪、善欲性、非法贪、不等贪、欲求、欲望、冀

  30 求、希望、求望、欲爱、有爱、无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色爱、声爱、香爱、

  味爱、触爱、法爱、暴流、轭、缚、取、障、盖、欲、结缚、随烦恼、随眠、缠、

  蔓、种种欲、苦根、苦因缘、苦生、魔罟、魔钩、魔境、爱河、爱水、爱羁、爱海、

  贪欲、贪、不善根。

  “欲求为因缘”者,是欲求为因缘,欲求为因,欲求为缘,欲求为原因,由欲求

  而发生[之义]。此为“欲求为因缘”[之义]。

  “结于有之乐”[之句中有之乐有多种]。有一之有乐,是乐受;二之有乐,是乐

  受及耆好之事物;三之有乐,是青壮、健康、生命;四之有乐,是利得、名声、赏

  赞、乐;五之有乐,是适意之色、适意之声、适意之香、适意之味、适意之触;六

  之有乐,是眼之完具、耳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

  “结于有之乐”者,结于为乐受,结于耆好之事物,结于青壮,结于健康,结于

  生命,结于适意之色,结于适意之声、香、味、触,结于眼之完具,结于耳之完具、

  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结缚、结著、悬、悬著,碍著。此乃

  “结于有之乐”[之义]。

  31     “彼等难解脱。盖然非他脱”[之句中],彼等难解脱:(一)彼等有乐事物难解脱,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三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三六

  (二)[彼等]有情由此使难解脱[之义]。

  (一)于有乐之事物难解脱者云何?乐受是难脱,耆好之事物是难脱,青壮是难脱,

  健康是难脱,生命是难脱,利得是难脱,名声是难脱,赏赞是难脱,乐是难脱,适

  意之色是难脱,适意之声、香、味、触是难脱,眼之完具是难脱,耳之完具、鼻之

  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是难脱,解脱难,令脱难,令解脱难,破碎

  难,脱离难,度难,越度难,超越难,离越难。如是“彼等有乐事物难解脱”[之义]。

  (二)[彼等]有情由此使难脱者云何?有情是乐受使难脱,耆好之事物使难脱,

  青壮使难脱,健康使难脱,生命使难脱,利得使难脱,名声使难脱,赏赞使难脱,

  乐使难脱,适意之色使难脱,适意之声、香、味、触使难脱,眼之完具使难脱,耳

  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使难脱,使难解脱,救出难,

  救拔难,使出难,使转出难,如是为“有情由此使难脱”[之义]。此“彼等是解脱难”

  [之义]。

  32     “然而非他脱”者,(一)彼等自陷泥沼而不能救出他[人]陷泥沼[之义]。

  即世尊如是宣示:“12纯陀!实彼自陷泥沼能救出他[人] 陷泥沼者,是无道理。

  纯陀!实彼自不调御、不调伏、不寂灭、能使他[人]调御、调伏、寂灭者是无道

  理。”如是乃“然而非他脱”[之义]。

  或(二)他之任何亦无令脱者[之义]。[即]若彼等欲脱者,[彼]乃依自己之力气,

  依自己之力,依自己之精进,依自己之勇猛,依自己之坚固力势,依自己之坚固力,

  依自己之坚固精进,依自己坚固勇猛行道、自己之正行道、随顺之行道、无害敌之

  行道、随义之行道、法随法之行道者可脱之。如是亦为“然而非他脱”[之义]。

  又世尊如是宣示:

  度多迦13!世间任何疑惑者      我不能令彼度脱

  [汝自]了知最胜法             斯汝能度此暴流

  如是为“然而非他脱”[之义]。

  又世尊如是宣示:

  14如自行恶自污染              自不行恶自清净

  各自清净不清净                他者不得使他净

  如是亦为“然而非他脱”[之义]。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三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三八

  33     又世尊如是宣示:“15如是,婆罗门!涅槃是存在,至涅槃之道亦存在,宣教者

  之我亦存在,而且我诸弟子乃于我如是所教诫,如是所教示,一部份者究极成满涅

  槃,一部份者未成满。婆罗门!此时我是为何耶?婆罗门!如来是说道者,佛[惟]

  是宣说者,[学人]自行道而无不解脱”者。如是亦为“然而非他脱”[之义]。

  “过去与未来,前后续期待”[之句中],未来谓“后”,过去谓“前”。又若取过去

  之[观点],未来与现在是“后”,若取未来之[观点],过去与现在是“前”。

  期待前者云何?[然],“我于过去世有如是色”于其处起欢喜,“有如是受”、“有

  如是想”、“有如是行”,[然]“我于过去世有如是识”于其处起欢喜。如是乃期待前。

  或又,“我于过去世有如是眼,而[见]如是色”于其处起欲贪所缚之识。识欲

  贪所缚之故,[依渴爱]而欢喜其色。如是欢喜彼者亦是期待前。“我于过去世有如

  是耳而[闻]如是声”,“我于过去世有如是鼻而[嗅]如是香”,“我于过去世有如

  是舌而[尝]如是味”,“我于过去世有如是身而[触]如是触”,“我于过去世有如

  是意而[识]如是法”于其处起欲贪所缚之识。识欲贪所缚之故,[依渴爱]欢喜彼

  [之法]。如是欢喜彼者亦是期待前。

  34     或曾[忆念]与妇人共笑、话、戏而乐、欲求彼,如是至满悦。如是亦是期待

  前。

  期待后者云何?[然],“我于未来世应有如是色”,于其处起欢喜,“应有如是

  受”,“应有如是想”,“应有如是行”,[然],“我于未来世应有如是识”,于其处起欢

  喜。如是乃期待后。

  或“我于未来世有如是眼,而[可见]如是色”,于心将愿获得尚末获得,缘于

  心愿而欢喜彼,如是欢喜彼者亦是期待后。[然],“我于未来世有如是耳,而[可闻]

  如是声”,“我于未来世有如是鼻而[可嗅]如是香”,“我于未来世有如是舌而[可

  尝]如是味”,“我于未来世有如是身而[可触]如是触”,“我于未来世有如是识而

  [可识]如是法”,于心将愿获得尚未获得,缘于心愿而欢喜彼,如斯欢喜彼者亦是

  期待后。

  或“我依此之戒,又依此(头陀)之行,又依热勤,又依梵行(不淫),应为一

  天或他之天”,于心将愿获得尚未获得,缘于心愿而欢喜彼。如是欢喜者亦是期待后。

  此为“前后续期待”[之义]。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三九

  --------------------------------------------------------------------------

  小部经典二十                                           四○

  35     “此等之诸欲,[过去]前亦觅”[之句中],此等之诸欲者,是现在之五种欲。

  欲求[此等诸欲],愿乐、冀求、希望、热望也。前亦觅者,是觅过去之五种欲,遍

  觅、热望。此乃“此等之诸欲,[过去]前亦觅”[之义]。故世尊宣示:

  欲求为因缘          结于有之乐

  彼等难解脱          然而非他脱

  过去与未来          前后续期待

  此等之诸欲         [过去]前亦觅

  三  对诸欲贪求          热中而昏迷

  彼等为吝啬          住著不正者

  “由此而死去          我等将如何”

  陷于苦悲泣。        (七七四)

  “对诸欲贪求,热中而昏迷”[之句中],欲者,若概言之,是事欲及烦恼之二欲

  ……乃至(一页以下参照)……此等谓事欲……乃至(二页以下参照)……此等谓

  烦恼欲。贪求者乃渴爱也。即贪、染贪……乃至(九页以下参照)……贪欲、贪不

  善根。依于烦恼欲而对诸事欲染著、贪求、结著、昏蒙、缚著、悬、悬著、碍著也。

  此“对诸欲贪求”[之义]。

  热中者,是求诸欲,贪求、遍求、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

  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求色、贪求、遍求、

  求声、香、味、触,贪求、遍求、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

  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获得色、获得声、香、

  36 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

  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受用色、受用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

  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成为“热中于欲”。

  譬如行吵架者热中于喧哗,行作业者热中于作业,行于行处者热中于行处16,

  行禅者热中于禅,如是求欲、贪求、遍求、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

  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获得色、获得

  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

  彼为主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受用色、受用声、香、味、触,行彼,屡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四一

  --------------------------------------------------------------------------

  小部经典二十                                           四二

  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依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

  “昏迷”者,诸多之天与人对于五种欲而愚、暗愚、蒙愚、愚化、暗愚化、蒙愚

  化、依无明而彼昏、被遮障、被防障、被闭塞、被蔽、被隐蔽也。此是“对诸欲贪求

  热中昏迷”[之义]。

  “彼等为吝啬,住著不正者”[之句中],吝啬,(一)行下(恶趣)故是吝啬。(二)悭

  37 亦被云为吝啬。(三)不取佛、佛弟子之语、语路、说示、教说故亦是吝啬。

  (一)行下故是吝啬者云何?行下者是行于地狱,行于畜生界,行于饿鬼界也。如

  是行下故而为吝啬[之义]。

  (二)悭亦云吝啬者云何?[悭]有五悭:住处悭、[施主]家悭、利得悭、称赞悭、

  法悭。所有如是之悭、悭吝、悭吝性、杂欲、吝、紧缩、心之坚执者,此云为悭。

  又蕴悭亦是悭,界悭亦是悭,处悭亦是悭也。把持者此云为悭。具备此之悭、吝啬

  之众人是放逸也。如是“悭云是吝啬”[之义]。

  (三)不取佛、佛弟子之语、语路、说示、教说故为吝啬者云何?不取佛、佛弟子

  之语、语路、说示、教说,不倾耳、不欲听、不起欲知之心、不听[教诫]、[为他

  而听亦不语此]、有逆戾之行动,语相异之方面。如是“不取佛、佛弟子之语、语路、

  说示、教说故是吝啬”[之义]。

  “彼等为吝啬,住著不正者”[之句中],[住著]不正者,是住著于不正之身业,

  住著于不正之语业,住著于不正之意业,住著于不正之杀生,住著于不正之偷盗,

  38 住著于不正之邪欲行(邪淫),住著于不正之妄语,住著于不正之两舌,住著于不正

  之恶口(粗语),住著于不正之绮语,住著于不正之贪欲,住著于不正之嗔恚,住著

  于不正之邪见,住著于不正之诸行,住著于不正之五种欲,住著于不正之五盖,住

  著于不正之思、不正之希望、不正之愿,乃是住立、系著、近著、缚著、信解、悬、

  悬著,碍著者[之义]。此是“彼等为吝啬,住著不正者”[之义]。

  “陷于苦悲泣”[之句中],陷于苦者,是陷于苦、达于苦、到达于苦、近于苦、

  达于魔、到达于魔、近于魔、达于死、到达于死,近于死也。此是“陷于苦”[之义]。

  悲泣者,是泣、悲泣、愁、疲、悲泣、泣打胸、陷于蒙昧,此是“陷于苦悲泣”[之

  义]。

  “由此而死去,我等将如何”者?由此死去我等将如何,应将为地狱之有情耶?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四三

  --------------------------------------------------------------------------

  小部经典二十                                           四四

  应将为畜生耶?应将为饿鬼耶?应将为人耶?应将为天耶?应将为有色者耶?应将

  为无色者耶?应将为有想者耶?应将为无想者耶?应将为非想非非想者耶?我等于

  未来将存在耶?于未来世不存在耶?于未来世将为何耶?于末来世有何之[体躯]?

  我等[现在]为何而末来世将成何?[谓如是]之疑所袭、疑念所袭、生疑惑、泣、

  号泣、愁、疲、悲泣、泣打胸,陷于蒙昧。此是“由此而死去,将成为如何”[之义]。

  故世尊宣示:

  39               对诸欲贪求                  热中而昏迷

  彼等为吝啬                  住著不正者

  由此而死去                  等等将如何

  陷于苦悲泣。

  四  故人于此处(佛教)            当应[如次]学

  以知此世间                  所有正不正

  因彼之[不正]              不可行不正

  诸贤者之言                  此命为短少    (七七五)

  “是故人于此,当应[如次]学”[之句中],是故者,故是其理由,由其因其缘

  其因缘,于诸欲而有见此过患故[之义]。当应学者,[学于](一)增上戒学、(二)增上

  心学、(三)增上慧学之三学。

  (一)增上戒学者云何?此处有比丘,具戒、住防护别解脱律仪、具足正行及行处,

  虽于微细之罪亦生怖畏,受持而学诸学处。小戒蕴、大戒蕴、戒、住立、初行、自

  制、律仪、诸善法得达之首先、最先,此是增上戒学。

  (二)增上心学者云何?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

  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之止息故,成为内净,心之专一,无寻、无伺,由定

  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喜之舍离故,而有舍住,有念、有正知、而以身受乐──彼

  诸圣者说:“有舍有念而乐住”──,具足第三禅而住。舍断乐故,舍断苦故,以灭

  没喜、忧故,成为不苦不乐,依舍念之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此是增上心学。

  40     (三)增上慧学者云何?此处有比丘,具慧、──为圣之决择,正至苦之灭尽──具

  备生灭之慧。彼如实知解此是苦,如实知解此是苦之集,如实知解此是苦之灭,如

  实知解此是至苦灭之道;如实知解此是漏,如实知解此是漏之集,如实知解此是漏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四五

  --------------------------------------------------------------------------

  小部经典二十                                           四六

  之灭,如实知解此是至漏灭之道。此是增上慧学。

  于此等三学应学顾念而学,应知而学,应见而学,应观察而学,于心应决意而

  学,以信应信解而学,应励精进而学,应令念现起而学,应等持心而学,以慧应知

  解而学,以知通应知通而学,以遍知应遍知而学,以舍断应舍断而学,以应修习应

  修习而学,以作证应作证而学,应行,应修行,应正行,应行正持。

  “于此处”者,于此[佛教之]见,于此[佛教之]忍[智],于此[佛教之]意

  欲,于此[佛教之]持说,于此[佛教之]法,于此[佛教之]律,于此[佛教之]

  法与律,于此[佛教之]宣说,于此[佛教之]梵行,于此[佛教之]师教,于此

  之身体,于此之人界。故云“于此处”。“人”者,是有情、人……乃至(四页参照)

  ……摩奴所生者。此是“故人于此处,当应[如次]学”[之义]。

  “以知此世间,所有正不正”[之句中],“所有”者,是一切普遍、所有一切、无

  残、无余[之义]。所有者此是遍取之语。“以知不正”者,以不正之身业知为不正,

  41 以不正之语业知为不正,以不正之意业知为不正,以不正之杀生知为不正,以不正

  之偷盗知为不正,以不正之邪欲行知为不正,以不正之妄语知为不正,以不正之两

  舌知为不正,以不正之恶口知为不正,以不正之绮语知为不正,以不正之贪欲知为

  不正,以不正之嗔恚知为不正,以不正之邪见知为不正,以不正之诸行知为不正,

  以不正之五种欲知为不正,以不正之五盖知为不正,以不正之思知为不正,以不正

  之冀求知为不正,以不正之愿知为不正,是了知、识知、别知、通达[之义]。“于

  此世间者是恶趣世间……乃至(一○页参照)……处于此世间”[之义]。此是“以知

  此世间,所有正不正”[之义]。

  “因彼之不正,不可行不正”者,因不正之身业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语业不可

  行不正,因不正之意业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杀生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偷盗不可

  行不正,因不正之邪欲行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妄语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两舌不

  可行不正,因不正之恶口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绮语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贪欲不

  可行不正,因不正之嗔恚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邪见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诸行不

  可行不正,因不正之五种欲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五盖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思不

  42 可行不正,因不正之冀求不可行不正,因不正之愿不可行不正,是非修行、非正行、

  非行正持[之义]。此是“因彼之[不正]不可行不正”[之义]。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四七

  --------------------------------------------------------------------------

  小部经典二十                                           四八

  “诸贤者之言,此命为短少”[之句中],“命”者,长寿、存续、持续维持、动作、

  活动、护持、命、命根也。而依[次之]二理由命是短少。[即](一)存续之少故命是

  短少。又(二)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命是短少。

  (一)存续之少故命是短少者云何?17过去心刹那之[有情]已生存者而非于现生

  存,非当生存。未来心刹那之[有情]是于当生存者,而非于现生存,已非已生存。

  现在心刹那之[有情]是现生存者,而非于已生存,非于当生存。

  18命与身体苦乐受        单于一心之[刹那]

  [此世]不过是相应       刹那之间急速转

  八万四千小劫间          存续所有之诸天

  彼等尚亦为二心         [不由二心]而生存

  于此世间之死者          又存续者已亡灭

  诸蕴一切皆相等          已经去者不结生

  [诸蕴]直前已破坏       未来[诸蕴]亦应然

  彼于中间灭[诸蕴]     [诸蕴]坏相无别异

  心若不生则无生          心之现起有生存

  心灭之故世间死          此为第一义设施

  譬如水之至低处          随欲[所为]被左右

  心以六处为所缘          断绝无暇可转起

  43           已坏之者无止在          未来之者无有聚

  惟现在者为存续          犹如锥尖芥子粒

  彼之现生之诸法          破坏已为被预定

  [彼等]存续坏灭法       与前灭法不相杂

  破坏之来为不见          破坏之去亦复然

  犹如空中起电光         [须臾]生而[须臾]灭

  如是乃“存续之少故,命短少”[之义]。

  (二)自味[自己之作用] 少故命短少者云何?命连结于入息,命连结于出息,命

  连结于出入息,命连结于[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命连结于暖[身热],命连结于段

  食,命连结于识。此等[出入息等]之根本是脆弱,此等之前因亦是脆弱,[此等之]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四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五○

  诸缘亦是脆弱,[此等之]发生因之[渴爱]亦是脆弱,与此等俱存[色、无色法]

  亦是脆弱,与此等相应[诸法]亦是脆弱,与此等俱生[诸法]亦是脆弱,与[起

  生死]努力[渴爱]亦是脆弱。此等[诸法]相互常是脆弱。此等相互不确立。此

  等相互将坏灭。然而相互不救护。又此等相互不令[他]存续。又亦无有令[他]

  生者。又何者比任何者亦不能舍。然而此等所有应为[自]破坏者。依前之诸法而

  令此等[诸法]生。令发生前之诸法是先此灭。前(之诸法),后(之诸法)亦相互

  44 决无相见之事。如是乃“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是命短”[之义]。

  又若比于四大王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仅少,命是刹那,命是

  轻少,命是些少,命是暂时,命是不久住。若此于三十三天、夜摩天、都率天、化

  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仅少,命是刹那,

  命是轻少,命是些少,命是暂时,命是不久住。

  即世尊如是宣示:“19诸比丘!众人之寿如此短少,[忽而为]应至来世。[故]

  应磨慧,应作善,应行梵行。生者无有不死之事。诸比丘!长命者亦不过百岁内外

  [之生存]。

  人人之寿是短少          善人对彼应轻视

  应如行同[救]头燃      死之事无有不来

  “20昼夜过去[无间断]   命乃刻刻在坏灭

  人人之寿尽21之事        如同小川之流水”

  “诸贤者之言,此命为短少”[之句中],“贤者”者,乃有坚固者故是贤者,坚固

  具足者故是贤者,为嫌厌恶者故是贤者,“贤”者,是慧也。即所有之慧、知解、思

  45 择、简择、择法、观察、思察、省察、贤明、善巧、巧妙、辨别、思念、普观、广

  [慧]、慧、导者、观[毗钵舍那]、正知、鞭、慧、慧根、慧力、慧刀、慧殿、慧

  明、慧光、慧灯、慧宝、不痴、择法、正见也。具备彼之慧者故为贤者;又五蕴之

  贤者、[十八]界之贤者、[十二]处之贤者、[十二]缘起之贤者、[四]念处之贤

  者、[四]正勤之贤者、[四]神足之贤者、[五]根之贤者、[五]力之贤者、[七]

  觉友之贤者、[圣]道之贤者、[沙门]果之贤者、涅槃之贤者也。彼等贤者如是“言”,

  即:“人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仅少,命是刹那,命是轻少,命是些少,命是

  暂时,命是不久住”。乃如是言,如是语,如是话,如是说明,如是言说也。此是“诸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五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五二

  贤者之言,此命为短少”[之义]。故世尊宣示:

  故人于此处(佛教)          当应[如次]学

  以知此世间                所有正不正

  因彼之[不正]            不可行不正

  诸贤者之言                此命为短少

  五  我见此世间                续有颤动者

  此等诸人人                对有至渴爱

  劣等诸人人                面临泣死[神]

  对种种之有                不越于渴爱    (七七六)

  “我见此世间,续有颤动者”[之句中],“我见”者,乃以肉眼见,以天眼见,以

  慧眼见,以佛眼见,以普眼(一切知智)见,是睹、眺、省思、普观。于世间者,

  46 乃在于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续有颤动者者,是

  依爱动而动,依见动而动,依烦恼动而动,依加行动而动,依异热动而动,依恶行

  动而动,依贪染而动,依嗔怒而动,依痴昏昧而动,依慢结缚而动,依见取著而动,

  依掉举而陷于散乱而动,依疑陷于不决定而动,依随眠、奋强而动,依利得而动,

  依不利而动,依名声而动,依恶名而动,依赏赞而动,依毁訾而动,依乐而动,依

  苦而动,依生而动,依老而动,依病而动,依死而动,依愁、悲、苦、忧、恼而动,

  依地狱之苦而动,依畜生界之苦而动,依饿鬼界之苦而动,依人界之苦而动,依入

  胎原因之苦而动,依在胎原因之苦而动,依出胎原因之苦而动,依随结生者之苦而

  动,依生者为他所支配之苦而动,依自苦之苦而动,依他所苦之苦而动,依苦苦而

  动,依行苦而动,依坏苦而动,依22眼病之苦而动,依耳病之苦而动,依鼻病之苦、

  47 舌病之苦、身病之苦、头病之苦、外耳病、口腔病、齿病、咳、喘息、外鼻病、热

  病、老、腹病、气绝、赤痢、腹痛、虎剌、癞、痈、疙疮、肺病、癫痫、轮癣、疥

  癣、风癣、抓伤、皲、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疸、溃疡、胆汁等起病、痰等起病、

  风等起病、[胆汁、痰、风]集合病、气候变化所生病、不等姿势所生病、伤害所生

  病、业报所生病、寒、暑、饥、渴、大便、小便[等之苦]、虻、蚊、风、太阳热、

  与爬行类(蛇类)接触所生之苦、母死之苦、父死之苦、兄弟死之苦、姐妹死之苦、

  亲子死之苦,亲女死之苦,失亲戚之[苦]、失财富之[苦]、失健康疾病之苦、失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五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五四

  戒之苦、失正见之苦而动、栗动、战动、颤、颤怖、颤骇者、见、睹、眺、省思、

  普观也。此是“我见此世间,续有颤动者”[之义]。

  “此等诸人人,对有至渴爱”[之句中],所谓人人是有情之同义语。所谓渴爱者

  是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所谓“至渴爱”,至渴爱为渴爱所侵入,

  依渴爱而被散在,依渴爱而陷没,依渴爱而被扔倒,依渴爱成为能夺被战胜之心。

  48 所谓“对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之义]。此是“此等诸人人,对有至渴爱”[之

  义]。

  “劣等诸人人,面临泣死[神]”[之句中],劣等诸人人者,具劣身业故是劣[等

  人人],具劣语业故是劣[等人人],具劣意业故是劣[等人人]。具劣杀生故是劣[等

  人人],具劣偷盗、劣邪欲行、劣妄语、劣两舌、劣恶口、劣绮语、劣贪欲、劣嗔恚、

  劣邪见、劣诸行、劣五种欲、劣五盖、劣思、劣希望、具劣愿故是贱劣、下劣、卑

  贱、劣小、是小[人人]。此乃“下劣人人”[之义]。“临面泣死[神]”,是临面于死

  [神],临面于[死]魔,达于死[神],到达于死[神],近于死神,达于[死]魔,

  到达于魔,近于魔,达于死,到达于死,近于死而泣、乃号泣、愁、疲、悲泣、捶

  胸而泣,陷于蒙昧也。此是“劣等诸人人,临面泣死[神]”[之义]。

  “对种种之有,不越于渴爱”[之句中],“渴爱”者,是色爱……乃至……法爱。

  “对种种之有”者,于种种之有,乃对业有、再有[之义]。[即]于欲有对业有,于

  欲有对再有,于无色有对业有,于无色有对再有[之义]。对再三之有、再三之趣、

  49 再三之生起、再三之结生,对再三之身体发生[之义]。不越于渴爱者,是不超渴爱,

  不舍渴爱,不唾弃渴爱,不脱渴爱,不舍断渴爱,不舍遣渴爱。此是“对种种之有,

  不越于渴爱”[之义]。故世尊宣示:

  我见诸世间          续有颤动者

  此等诸人人          对有至渴爱

  劣等诸人人          临面泣死[神]

  对种种之有          不越于渴爱

  六“见有诸人人          续动有我执

  彼等如涸河          少水中之鱼

  见此诸过患          应行无我执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五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五六

  对有无系著”        (七七七)

  “见有诸人人,续动有我执”[之句中],我执者有二,(一)爱我执,(二)见我执之二

  我执。

  (一)爱我执者云何?依渴爱之物,而为“此是我物,彼是我物,如此如彼是我物,

  唯此是我物,我之色、声、香、味、触、敷物、衣物、奴婢、奴仆、山羊、羊、鸡、

  豚、象、牛、马、牝马、田、园、宅地、金[银]、货币、村、镇、王市、国土、地

  方、[四兵之] 营舍、仓库”为境界,为限界,为限定,行制限而把持使限为我执之

  物──又依一切之大地亦由渴爱而我执──,乃至百八23使为渴爱之作用物,此是

  爱我执。

  50     (二)见我执者云何?有身见有二十事24,邪见有十事25,边见有十事26,所有如

  是类之见、恶见、见执、见难路、见曲邪、见异动、见结、执、执取、住著、取、

  邪道、邪路、邪性、异学处、邪倒执、违邪执、颠倒执、邪执、对不如实为如实执、

  乃至六十二见。此是见我执。

  “见有诸人人,续动有我执”者,惧我执事物将被夺而动惕,被夺时亦动惕,被

  夺后亦动惕,惧我执事物将变易亦动惕,变易时亦动惕,已变易后亦动惕,颤动、

  栗动、战动、颤、颤怖、颤骇。见诸人人如斯动惕、颤动、栗动、战动、颤、颤怖、

  颤骇,所谓睹、眺、省思、普观[之事]。此是“见有诸人人续动有我执”[之义]。

  “彼等如涸河,少水中之鱼”者,譬如水被取去,水少之少水中之鱼,由鸦、鹰、

  鹤所啄,被取上而食,动惕,颤动、栗动、战动、颤、颤怖、颤骇,如是人人惧我

  执事物将被夺而动惕,被夺时亦动惕,被夺后亦动惕,人人惧我执事物将变易而动

  惕,变易时亦动惕,变易后亦动惕,[所谓]颤动,栗动、战动、颤、颤怖、颤骇也。

  此是“彼等如涸河,少水中之鱼”[之义]。

  “见此诸过患,应行无我执”[之句中“见此”]者,见、观、考量、度知、辨知、

  而为明了于我执有此过患[之义]。此是“见此诸过患,应行无我执”[之义]。“我

  51 执”者,是爱我执与见我执之二我执……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我执……

  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我执。舍断爱我执,舍遣见我执,我不执眼,

  我不执耳,我不执鼻,我不执舌,我不执身,我不执意,我不执27色、声、香、味、

  触、施主家、家、住居、利得、名声、赏赞、安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五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五八

  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

  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见闻觉识诸法,不取,不

  执取,行不住著,应住,应动作,应活动,应护持,应持续,应维持。此“见此诸过

  患,应行无我执”[之义]。

  “对有无系著”[之句中],“对有”者,是对欲有、色有、无色有,谓系著渴爱。

  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九页以下参照)……是贪欲、贪、不善根也。“对有无系

  著”者,乃对有不系著,不为欲、爱、贪、忍,不令生,不令发生,不令起,不令生

  起。此是“对有无系著”[之义]。故世尊宣示:

  见有诸人人          续动有我执

  [彼等]如涸河       少水中之鱼

  见此诸过患          应行无我执

  对有无系著。

  七  对两边[极端]      应当调伏欲

  遍知[诸多]触      无有随贪事

  [应勤]自呵责       勿行诸[恶业]

  贤者见与闻          皆无[爱见]著  (七七八)

  52     “对两边[极端],应当调伏欲”[之句中],“边”[极端]者,触是一边,触之

  集是第二边。过去是一边,未来是第二边。乐受是一边,苦受是第二边。名是一边,

  色是第二边。六内处是一边,六外处是第二边。有身是一边,有身之集是第二边。

  “欲”者,是对于[五种]欲之所有欲欲、欲喜、欲爱、欲爱情、欲热恼、欲昏迷、

  欲缚著、欲流、欲轭、欲取、欲贪盖也。

  “应对两边调伏欲”者,谓应调伏、折伏、除去、折伏、灭除、灭无对两边欲[之

  义]。此是“对两边[极端],应当调伏欲”[之义]。

  “遍知[诸多]触,无有随贪事”[之句中],触者,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

  身触、意触、增语触28、有对触29、乐受触、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善触、不善

  触、无记触、欲界触、色界触、无色界触、空触、无相触、无愿触、世间触、出世

  间触、过去触、未来触、现在触也。如是为所有之触、接触、合触、已合触。以此

  谓触。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五九

  --------------------------------------------------------------------------

  小部经典二十                                           六○

  “遍知[诸多]触”者,(一)是知遍知、(二)度遍知、(三)依断遍知之三遍知而遍知触

  [之义]。

  (一)知遍知者云何?是知触,[即]知见此是眼触、此是耳触、此是鼻触、此是舌

  触、此是身触、此是意触、此是增语触、此是有对触、此是乐受触、此是苦受触、

  此是不苦不乐受触、此是善触、此是不善触、此是无记触、此是欲界触、此是色界

  53 触、此是无色界触、此是空触、此是无相触、此是无愿触、此是世间触、此是出世

  间触、此是过去触、此是未来触、此是现在触也。此是“知遍知”也。

  (二)[度遍知]者云何?遍知如右后,可度[知]触。[即]度[知]无常、苦、病、

  痈、箭、痛、恼、敌、毁、疾、祸、怖畏、灾患、动、坏、不恒、无救护所、无避

  难所、无归依所、空缺、空虚、空、无我、过患、变易[坏]法、不坚实、痛根、

  杀戮者、非有、有漏、有为、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忧恼法、杂

  染法、集、灭没、不乐味、过患、[触][应] 出离也。此度遍知。

  (三)断遍知者云何?度[知]如右[触]后,对于触舍断欲贪、除去、灭除、令

  之灭无。

  即世尊如是宣示:“30诸比丘!对于触所有之欲贪者,须舍断之。如是彼之触被

  舍断、被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成为未来不生起者。”此是“断遍知”。

  “遍知[诸多]触”者,以此三遍知,遍知触[之义]。

  “无有随贪事”[之句中],贪求者是渴爱也。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九页以

  下参照)……贪欲、贪、不善根。舍断此贪求,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

  起,以智火烧之者云不贪求者。彼不贪求色,不贪求声,不贪求香,不贪求味,不

  贪求触,不贪求施主家、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乐、衣服、食物、卧坐

  54 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

  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应见闻觉识诸法。

  不贪结[于彼],不昏迷,不结缚,离贪求,越贪求,舍贪求,唾弃贪求,脱贪求,

  舍断贪求,舍遣贪求,离贪,越贪,舍贪,唾弃贪,脱贪,舍断贪,舍遣贪,无爱,

  消灭[烦恼],为清凉,觉受乐,自成梵天而住。此是“遍知[诸多]触,无有随贪

  事”[之义]。

  “[应勤]自呵责,勿行诸[恶事]”[之句中],“事”者,是在作为之事。“[应勤]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六一

  --------------------------------------------------------------------------

  小部经典二十                                           六二

  自呵责”,是依于作与不作之二理由而自呵责。

  作与不作故而自呵责者云何?乃于“我作身恶行,我未作身善行”而自呵责。以

  “我作语恶行,我未作语善行”而自呵责。以“我是作意恶行,我未作意善行”而自呵

  责。以“我是作杀生,我未作离杀生”而自呵责。以“我是作偷盗,我未作离偷盗”而

  自呵责。以“我是作邪欲行,我未作离邪欲行”而自呵责。以“我是作妄语,我未作离

  妄语行”而自呵责。以“我是作两舌,我未作离两舌”而自呵责。以“我是作恶口,我

  未作离恶口”而自呵责。以“我是作绮语,我未作离绮语”而自呵责。以“我是作贪欲,

  我未作离贪欲”而自呵责。以“我是作嗔恚,我未作离嗔恚”而自呵责。以“我是作邪

  见,我未作离邪见”而自呵责。如是乃“作与不作故而自呵责”[之义]。

  55     或又以“我未住圆满诸戒”而自呵责,以“我未护诸根门”而自呵责,以“我未知食

  之量”而自呵责,以“我未住勤励警寤”而自呵责,以“我住未具备念与正知”而自呵

  责,以“我未住修习四念处”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四正勤”而自呵责,以“我未住

  修习四神足”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五根”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五力”而自呵

  责,以“我未住修习七觉支”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八支圣道”而自呵责,以“我未

  住遍知苦”而自呵责,以“我未住舍断集”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道”而自呵责,以

  “我未住作证灭”而自呵责。如是乃“作与不作故而自呵责”[之义]。如是无可自呵责

  之业行,不令生,不令发生,不令起,不令生起。此是“无可自呵责之行”[之义]。

  “贤者见与闻,皆无爱见著”[之句中],“著”者,是爱著与见著之二者也。……

  乃至(五五页参照)……此是爱著……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著。“贤

  者”者,乃贤者、学者、有慧者、有觉者、有智者、辨别者、具慧者也。贤者是舍断

  爱著,舍遣见著,不著于见,不著于闻,不著于觉,不著于识,不附著,不染著,

  不著,不附著,不染著,出离,弃遣,解脱,离缚,不以限定之心而住。此是“贤者

  见与闻,皆无爱见著”[之义]。故世尊宣示:

  对两边[极端]          应当调伏欲

  遍知[诸多]触          无有随贪事

  [应勤]自呵责           勿行诸[恶业]

  贤者见与闻              皆无爱见著

  56           八  遍知[所有]想          应可度暴流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六三

  --------------------------------------------------------------------------

  小部经典二十                                           六四

  牟尼诸遍取             [一切]无染著

  拔箭[舍诸欲]          以行不放逸

  此世与他[世]          均无所愿求   (七七九)

  “遍知[所有]想,应可度暴流”[之句中],想者,是欲想、恚想、害想、出离

  想、不恚想、不害想、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即]如斯所有之想、

  想念、已想念,以此云是想。“遍知[所有]想”者,是以知遍知、度遍知、断遍知

  之三遍知是遍知想[之义]。

  “知遍知”者云何?乃[如次]之知想也。[即]知见此是欲想、此是恚想、此是

  害想、此是出离想、此是不恚想、此是不害想、此是色想、此是声想、此是香想、

  此是味想、此是触想、此是法想也,此是知遍知也。

  “度遍知”者云何?作[遍]知如右后,是度[知]想也。[即想]无常、苦、病、

  痈、箭、痛、恼、敌、毁、疾、祸、怖畏、灾患、动、坏……乃至(六○页参照)

  ……集、灭没、味乐、过患、[应]出离[者而]度[知]也、此是度遍知。

  “断遍知”者云何?如右度知后,对于想舍断欲贪、令除去、灭除、灭无之。

  即世尊如是宣示:“31诸比丘!对于想所有之欲贪者,须舍断彼。如是者彼之想

  被舍断、根绝,如被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无可生起之物。”此是断遍知。

  “遍知所有想”者乃以此三遍知,是遍知想[之义]。

  57     “应可度暴流”者,是度、度越、度过、超越、离越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

  [之义]。此是“遍知[所有]想,应可度暴流”[之义]。

  “牟尼诸遍取,一切无染著”[之句中],“遍取”者,乃爱遍取[以渴爱认识而把

  握之物]及见遍取[以恶见认识而把握之物]之二遍取……乃至(五九页参照)……

  此成为爱遍取……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遍取。

  “牟尼”者云若那智。即,所有之慧、知解……乃至(五七页以下参照)……不

  痴、择法、正见也。具备其智到达若那者是牟尼。

  有身牟尼、语牟尼、意牟尼之三牟尼。

  (一)身牟尼者云何?舍断[杀生、偷盗、邪欲行之]三种身恶行者是身牟尼,三

  种身之善行是身牟尼,身为所缘智是身牟尼,身之遍知是身牟尼,伴遍知道是身牟

  尼,对于身舍断欲贪是身牟尼。身行[出入息]灭之第四禅定是身牟尼。此是身牟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六五

  --------------------------------------------------------------------------

  小部经典二十                                           六六

  尼。

  (二)语牟尼者云何?乃舍断[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之语恶行是语牟尼,

  四种之语善行是语牟尼,语所缘智是语牟尼,语之遍知是语牟尼,伴遍知道是语牟

  尼,对于语舍断欲贪是语牟尼。语行(寻、伺)之灭第二禅定是语牟尼。

  (三)意牟尼者云何?乃舍断[贪欲、嗔恚、邪见之]三种意恶行是意牟尼,三种

  之意善行是意牟尼,心为所缘智是意牟尼,心之遍知是意牟尼,伴遍知道是意牟尼,

  58 对于心舍断欲贪是意牟尼。心行之灭想受灭定是意牟尼。此是意牟尼也。

  32无漏乃为身牟尼        及语牟尼意牟尼

  具足者[此之]牟尼      云一切之舍断者

  33无漏乃为身牟尼        及语牟尼意牟尼

  具足者[此之]牟尼      则云恶之洗除者

  于具备此等之三牟尼者有六牟尼。[即]在家牟尼、非家牟尼、有学牟尼、无学

  牟尼、辟支牟尼、牟尼牟尼也。

  在家牟尼者云何?是在家者而见[涅槃]句,识教之众人此是在家牟尼。

  非家牟尼者云何?是出家者见[涅槃]句,识教之众人此是非家牟尼。

  七有学是有学牟尼。

  阿罗汉是无学牟尼。

  辟支佛是辟支牟尼。

  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云牟尼牟尼。

  34无明智者是愚昧        由寂默而非牟尼

  但如用秤[而取舍]      只取优[业避]诸恶

  贤者以此成牟尼          由此彼乃为牟尼

  观测[内外]两世间     [由此]彼乃云牟尼

  于35内外一切世间        以知不善与善法

  值由天人之供养          超著网者此牟尼

  “无染著”[之句中],“著”者,是爱著与见著之二者……乃至(五六页参照)……

  此是爱著……乃至(五七页以下参照)……此是见著。牟尼是舍断爱著、遣见著、

  59 不著诸遍取、不附著、不染著、不住著、不住附著、不住染著、超出、弃遣、解脱、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六七

  --------------------------------------------------------------------------

  小部经典二十                                           六八

  离缚、以不限定之而心。此是“牟尼诸遍取,[一切]无染著”[之义]。

  “拔箭[舍诸欲],以行不放逸”[之句中],箭者,是贪箭、嗔箭、痴箭、慢箭、

  见箭、忧箭、疑惑箭之七箭。舍断此等之箭、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

  以智火烧之者、拔箭、裂箭、破裂箭、舍箭、唾弃箭、脱箭、舍断箭、舍遣箭、无

  爱、消灭[烦恼]、为清凉、觉受乐,云自为梵而住[者]。此是“拔箭”[之义]。

  “且行”者,是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

  “不放逸”者,是恭敬而作诸善法、常作、坚住而作、不萎缩而行、不放弃[行

  之]欲,不放弃责任也。然“我未圆满之戒蕴应云何令之圆满耶?”或“我既圆满之戒

  蕴于时时应[云何]令之以慧助长耶?”对于诸善法,于此有所有欲、精进、勇猛、

  努力、不退、念、正知、热心、精勤、决意、勤励、不放逸。然“我未圆满之定蕴应

  云何令之圆满耶?”或“我既圆满之定蕴于时时应[云何]令之以慧助长耶?”对于诸

  善

  60 法有……乃至……不放逸。然“我未圆满之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应云何令之圆

  满耶?”或“我既圆满之解脱智见蕴于时时应[云何]令之以慧助长耶?”对于诸善

  法,于此有所有欲、精进、勇猛、努力、不退、念、正知、热心、精勤、决意、勤

  励、不放逸也。此“拔箭[舍诸欲],以行不放逸”[之义]。

  “此世与他世,均无所愿求”者,乃不愿求此世自己之身体,不愿求他世他人之

  身体。不愿求此世之自己之色、受、想、行、识,不愿求他世他人之色、受、想、

  行、识。不愿求此世之六内处,不愿求他世之六外处。不愿求此世之人世间,不愿

  求他世之天世间。不愿求此世之欲世界,不愿求他世之色界、无色界。不愿求此世

  之欲界、色界,不愿求他世之无色界。更不愿求趣、生起、结生、有、轮回又轮转,

  不欲求,不乐,不冀求,不希望,不热望也。此是“此世与他[世],均无所愿求”[之

  义]。故世尊宣示:

  61               遍知[所有]        想应可度暴流

  牟尼诸遍取         [一切]无染著

  拔箭[舍诸欲]      以行不放逸

  此世与他[世]      均无所愿求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毕。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六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七○

  注 1  身(kaya)者依于注释本应是嫌恶者之集。窟(guha)是贪等猛兽之住处。身(deha)

  是依贪等之火而被烧者。身体(Sandeha)乃为放逸者。舟(nava)是轮回者。车(ratha)

  是欲为行住坐卧之威仪者。幢(dhaja)是高扬者。蚁塔(vammika)是虫聚之住处。巢

  窟(nidda)病苦之巢窟。在底本有niddaa。城市(nagara)是快、不快之往来者。小屋

  (kut1)是结生之住家。瘫(ganda)是腐臭之物。瓮(kumbha)是破坏之物。在底本

  虽有kumma (龟),今从注释本。

  2  在底本前此虽有nago ti va(所谓龙),依暹罗本及注将此除去。

  3  以下依S.III,190,191 之合文引用。

  4  以下多在S.IV,36之文中相一致。杂阿含三○九经(大正藏二、八八c 以下)参照。

  5  以下S.III,53 参照。

  6  以下依S.II,101 之引用。杂阿含一二七四经(大正藏二、一○三a)参照。

  7  以下之说明既已出于本卷一页以下。

  8  本偈依J.III,450之引用。前经之注四参照。

  9  脱难、脱离难(dunnivethaya dubbinivethaya)。在底本虽有dun nivedhaya dubbinived-

  haya,此等语之语根为ˇveth(包、围)若非为ˇvidh(贯、通)则底本成为误植。但

  此ˇveth之语系之语,如书写成为ˇvidh之语系之例在巴利文中甚多。

  10  以下之说明既已出于本卷一二页以下。

  11  在底本前此虽有sanjanika之语,从暹罗本及前之本卷一二页之文除去。

  12  以下依M.I,45 之引用。中阿含九一经(大正藏一、五七四b)参照。

  13  本偈依Sn.1064 之引用。Kv.194;大毗婆沙论卷七八(大正藏二七、四○一b),阿毗昙

  毗婆沙论卷四○(大正藏二八、二九九c),鞞婆沙论卷八(大正藏二八、四七三a),成

  实论卷一(大正藏三二、二四四b)等参照。

  14  本偈依Dhp,165之引用。法句经卷上(大正藏四、五六六a)参照。

  15  以下依M.III,6之引用。中阿含一四四经(大正藏一、六五三 b)参照。

  16  有关于行处(gocara)汉译南传大藏经六七卷、“清净道论”一、三六以下参照。

  17  以下四行余为Vm.238被引用。

  18  以下第一偈、第三偈、第五偈Vm.238所引用。除第六偈其余之偈为 Vm.624f所引用。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七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七二

  19  以下依S.I,108之引用。Vm.237;杂阿含一○八四经(大正藏二、二八四b以下),别译

  杂阿卷二三经(大正藏二、三八一a以下)参照。

  20  本偈依S.I,109之引用。Vm.231;杂阿含一○八五经(大正藏二、二八四c)参照。

  21  “尽”(kh1yati)。在底本虽有j1yati,从暹罗本及引用原文。

  22  以下之诸病名既已出于本卷一六页。

  23  “百八之渴爱”(atthasata tanha)。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对内与外之色、声、香、

  味、触、法之六种各有欲爱、有爱、无有爱之三种而成为百八渴爱。

  24  有二十事有身见(v1sativatthuka sakkayaditth1)。有身见对于色蕴“我中有色”,“色中

  有我”,“我是色”,“色是我”执于四种。对受、想、行、识之四蕴亦同样。此对五蕴各执

  四种故谓有二十事有身见。

  25  有十事邪见(dasavatthuka micchaditth1)。一“无布施”,二“无献供”,三“无祭祀”,

  四“无善作恶作诸业之果报”,五“无此世”,六“无他世”,七“无母”,八“无父”,九“无化

  生有情”,十“在世间无正当生活、正当行道、且无通达作证此世他世宣说之沙门婆罗门”,

  此成为十事之邪见。本卷七七页参照。

  26  有十事边见(dasavatthuka antaggahika ditth1,一“世间是常”,二“世间是无常”,

  三“世间是有边”,四“世间是无边”,五“命与身是同一”,六“命与身是相异”,七“如来死

  后存在”,八“如来死后不存在”,九“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在”,十“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

  存在”,是十事之边执见。本卷七七页参照。

  27  以下之诸名出于本卷一一页。

  28  增语触(adhivacana-samphassa)起于意识之触。

  29  有对触(patigha-samphassa)起于前五识之触。

  30  以下依S.III,27 之引用。杂阿含七七经(大正藏二、一九c)参照。

  31  以下同于前注。

  32  本偈It.P.55f参照。

  33  本偈依 It.P.56之引用。

  34  次之二偈依Dhp.268-269 之引用。法句经卷下(大正藏四、五六九a),法句譬喻经卷三

  (大正藏四、五九七c)参照。

  35  本偈依Sn.527之引用。Mahavastu III.399;佛本行集经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四b)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                                   七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七四

  参照。

  62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一  一部之人人        实有嗔怒意

  以言[诽谤]语    他人[妄信彼]

  意彼为真实        以言[诽谤]语

  牟尼不接近        所生[诽谤]语

  故牟尼何处        亦无有[心]栽  (七八○)

  “一部之人人!实有嗔怒意,以言[诽谤 语”者,彼等之外学是有嗔怒之意、

  嗔恶之意、违背之意、违逆之意、害恶之意、恼害之意、嗔害之意、嗔恨之意而语

  不实诽谤世尊与比丘众。此是“一部之人人,实有嗔怒意,以言诽谤语”[之义]。

  “他人[妄信彼],意彼为真实,以言[诽谤]语”者,某处之人人信解、信赖、

  信彼等之外学,思彼意真实,想为真实,意为事实,想为事实,意为如实,想为如

  实,意为如真,想为如真,意为不颠倒,想为不颠倒而语不实[诽谤]世尊与比丘

  众。此是“他人[妄信彼],思彼意真实,以言[诽谤]语”[之义]。

  “牟尼不接近,所生[诽谤]语”[之句中所生之语]者,虽是不实而对世尊与

  比丘众“所生”、发生、起、生起,现前作彼[诽谤]语,于他处而起怒骂[诽谤]

  之声。此是“牟尼不接近,所生[诽谤]语”[之义]。

  63     “牟尼”者,以智云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五一页以下参照)……不

  痴、择法、正见。具备彼智,达到牟那者是牟尼……乃至(六五页以下参照……超

  越著与网,此是牟尼。

  近于[诽谤]语者,依于二原因近于[诽谤之]语。[即过恶之]作者,依作者

  之事而近于[诽谤]语。或又被[谤]语,有常受诽谤者,[云:]“我非过恶之作

  者”而怒,嗔恚、反抗、现怒、嗔与不愉快。近于[诽谤]语者,依此等二原因而近

  于[诽谤之]语。牟尼依二原因而不近于诽[谤语]。[即过恶之]不作者,依不作

  者之事而不近于[诽谤]语。或又受谤语,续被诽谤,[云:]“我非过恶之作者”而

  不现怒,不嗔恚、不反抗、不怒、嗔及不愉快。牟尼依此等二原因不近于[诽谤]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七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七六

  语,不接近、不执、不执取、不住著。此是“牟尼不接近,所生[诽谤]语”[之义]。

  “故牟尼何处,于无有[心]栽”[之句中],“故”者,是是“故”,以依其理由、

  其因、其绿、其因缘。于牟尼心之被害 1,无有“心栽”(顽迷)之生。[即]亦无五

  心栽,亦无贪栽、嗔栽、痴栽之三栽,不存、不存在、不得、舍断之、正断、寂灭、

  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而燃烧。“于何处”者,乃亦于何处、于何、于内、于外、

  又于内外亦[之义]。此是“故牟尼何处,亦无有心栽”[之义]。故世尊宣示:

  一部之人人          实有嗔怒意

  以言[诽谤]语      他人[妄信彼]

  意彼为真实          以言[诽谤]语

  牟尼不接近          所生[诽谤]语

  故牟尼何处          亦无有[心]栽

  二  为诸欲所牵          住著意欲者

  己见为如何          将可以超越

  [彼]已自完成       继续为[思]做

  尽如其所知          应成如其言    (七八一)

  64     “己见为如何,将可以超越”者,乃“如斯我将夺回为[释子所夺]此利得、名声、

  恭敬、尊敬”,诸外学有如是见、有如是忍(思)、有如是意欲、有如是意见、有如

  是意乐、有如是意趣、以杀害孙陀利女普行者而谗谤诸沙门释子[所杀],彼等不能

  超[离]己见、己忍、己意欲、己意见、己意乐、己意趣也。如是对彼等恶名声能

  还来彼自身。如是“己见为如何,将可以超越”[之义]。

  或又,谓“世间是常,只此为真实其他是虚妄”,如是之说者是己见、己忍、己

  意欲、己意见、己意乐、己意趣如何而越、超、超越、离越耶?因何而然耶?彼于

  其见如是取著、正受、把取、执取、住著、缚著,信解也。如是乃“如何将可以超越

  己见耶”[之义]。谓[世间是无常……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与身是同一

  ……命与身是相异……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

  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是真实其他是虚妄”,如是之说者,如何将可

  以越、超、超越、离越己见、己忍、己意欲、己意见、己意乐、己意趣耶?因何而

  然耶?彼于其见,如是取著、正受、把取、执取、住著、缚著、被信解也。如是乃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七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七八

  “己见为如何,将可以超越?”[之义]。

  “为诸欲所牵,住著意欲者”[之句中],为欲所牵者,是依己见、己忍、己意欲、

  65 己意见而行,[即]被导、被运、被带去也。譬如乘象,或乘车,或乘马,或乘牛,

  或乘山羊,或乘羊,或乘骆驼,或乘驴马而行,而被导、被运、被带去,如是依己

  见、己忍、己意欲、己意见而行,[即]被导、被运、被带去也。此为欲所牵[之义]。

  “住著意欲者”者,是住著、住立、贪著、近著、缚著于己见、己忍、己意欲、

  己意见而令信解者。此是“为[诸]欲所牵,住著意欲者”[之义]。

  “[彼]已自完成,继续为思做”者,是为自完成,为圆满,为成高贵,为成最高、

  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也。[即]“此[我]师是一切智者”,是自完成、

  为圆满、为最贵、为最高、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也。[云:]“此法是

  善说。此众是善行道。此见是贤善。此行道是善施设。此道是令出(三界)者”,而

  为自己完成、为圆满、为高贵、为最高、最胜、最殊胜、透逸、最上、胜妙,如是

  [思]令生、令发生、令起、令生起也。此是“彼已自完成,继续为[思]做”[之

  义]。

  “尽如其所知,应成如其言”者,是尽如其所知而应尽其言、语、说明、言说也。

  [即]“世间是常,唯此为真实,其他是虚妄”如其所知而应尽言、语、话、说明、

  言说也。“世间是无常……乃至(七七页参照)……如来死后非存在非非存在。唯此

  是真实其他是虚妄”如其所知而应尽言、语、话、说明、言说也。此“尽如其所知,

  应成如其言”[之义]。故世尊宣示:

  66               为诸欲所牵          住著意欲者

  己见为如何          将可以超越

  [彼]已自完成       继续为[思]做

  尽如其所知          应成如其言

  三  他之人人言          为不被质问

  于所言之人          自己之戒务[者]

  以[及]于自己      若有自言者

  彼诸善巧者          言为非圣法   (七八二)

  “于[言]所之人,自己之戒务”[之句中],于者,是亦有刹帝利,亦有婆罗门,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七九

  --------------------------------------------------------------------------

  小部经典二十                                           八○

  亦有毗舍,亦有首陀,亦有天,亦有人,如何容貌,如何业务,如何职分,如何阶

  级,如何地位,亦于如何法之具备者[之义]。戒与务者,(一)于戒且为务,(二)务者而

  有非戒。

  (一)于戒且有为务者云何?于此有具戒之比丘,防护于别解脱律仪而住,具足正

  行与行处,虽于微少罪亦起怖畏,受持诸学处而学。彼其时之所抑制、律仪、不犯

  者此是戒。所有受持此为务。依律仪之义是戒,依受持之义是务也。此云“于戒且为

  务”。

  (二)务者而有非戒者云何?阿练若、住支、常乞食支、三衣支、次第乞食支、时

  后不食支、常坐不卧支、随处住支之八头陀支,此云为务而非戒。精进之受持亦云

  为务而非戒。[即]“宁使皮、腱、骨干尽,身中之肉、血令涸竭,依丈夫力势,依

  丈夫力,依丈夫精进,依丈夫勇猛不得应得之物者,不得令精进停止,”以策励、精

  67 勤此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云务而非戒。“无取而由诸漏至我心解脱止,我不解此结跏

  趺坐,”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

  “ 2不能拔去爱箭        我不食亦不饮

  不外出于精舍          亦不横协而卧”

  然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无取而由诸漏我心至解脱止,

  我不由此座起,不下经行处,不外出精舍,不外出偏屋顶家,不外出台观,不外出

  平屋,不外出山窟 3,不外出洞穴,不外出小屋,不外出重阁,不外出楼房,不外

  出圆屋,不外出宝库,不外出集会所,不外出假屋,不外出树下”,以策励、精勤此

  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然“于此之晨朝时,我将取得圣法,将正得,将

  证达,将触达,将作证”,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然“于

  此正午时、于夕刻时、于初夜、于中夜、于后夜、于新月、于满月、于雨期、于冬

  68 期、于夏期、于青年期、于中年期、于老年期我将取得圣法,将正得,将证达,将

  触达,将作证”,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为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

  “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士夫、补特伽罗、命者、生死者、生者、根

  行者、摩奴所生者。此是“于所[言]之人,务自己之戒”[之义]。

  “他之人人言,为不被质问”[之句中],“他之人人”者,是诸他之刹帝利、婆罗

  门、毗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为不被质问”者,是不问、不寻、不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八一

  --------------------------------------------------------------------------

  小部经典二十                                           八二

  乞,不求,不信乐 4也。“言”者,乃“我是住具足戒”,“住具足而务”,又“戒与务具

  足”,说自己之戒、或务或戒与务。又“[我]之生、姓、家世、丽容、财、[吠陀之]

  诵学、事业、技术、学术、博识、辩舌、又[具足]任何之根据”,又“[我]由高贵

  家之出家”,“由大家之出家”,“由大财产家之出家”,“由大富豪家之出家”,“[我]

  之亲戚之在家者出家者皆甚有名”,又“我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

  “[我]是经师”,“是持律师”,“是说法师(论师)”,又“[我]是住阿练若者”,“是

  常乞食者”,“是粪扫衣者”,“是三衣者”,“是次第乞食者”,“是时后不食者”,“是

  常坐不卧者”,“是随处住者”。又说语、话、说明、言说:“我得初禅”、“得第二禅”、

  “得第三禅”、“得第四禅”、“得空无边处定”、“得识无边处定”、“得无所有处定”、

  “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此是“他之人人言,为不被质问”[之义]。

  69     “彼诸善巧者,言为非圣法”[之句中],诸善巧者,是所有蕴善巧者、界善巧者、

  处善巧者、缘起善巧者、念处善巧者、正勤善巧者、神足善巧者、根善巧者、力善

  巧者、觉支善巧者、道善巧者、果善巧者、涅槃善巧者也。彼等善巧者,如次“言”

  斯言、斯语、斯话、斯说明、斯言说。[即]“此是非圣法,此非圣者之法”;“此是

  愚者之法,此非贤者之法”;“此是不善人之法,此非善人之法”。此乃言:“彼诸善

  巧者,言为非圣法”[之义]。

  “以[及]于自己,若有自言者”[之句中],我云自己。“自言”者,是自己言自

  己也。[即]“我住具足戒”,“具足住务”,“戒与务具足”,又“[我]之生、姓、家世、

  丽容、财、[吠陀之]诵学、事业、技术、学术、博学、辩舌又我[有具足]任何之

  根据”,又“[我]是由高贵之家出家”、“由大家之出家”、“由大财产家之出家”、“由

  大富豪家之出家”,“[我]亲戚之在家者出家者皆是甚有名”,又“我已得衣服、食物、

  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我是经师”,“是持律师”,“是说法师”,又“[我]是住

  阿兰若者”,“是常乞食者”,“是粪扫衣者”,“是三衣者”,“是次第乞食者”,“是时

  后不食者”,“是常坐不卧者”,“是随处住者”,又如是说、语、话、说明、言说:“我

  是得初禅”、“得第二禅”、“得第三禅”、“得第四禅”、“得空无边处定”、“得识无边

  70 处定”、“得无所有处定”、“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此是“以[及]于自己,若有自言

  者”[之义]。故世尊宣示:

  他之人人言            为不被质问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八三

  --------------------------------------------------------------------------

  小部经典二十                                           八四

  于所言之人            务自己之戒

  以[及]于自己        若有自言者

  彼诸善巧者            言为非圣法

  四  又为静寂故            比丘自寂灭

  我之为如是            无以夸诸戒

  世间任何处            彼无[烦恼]增

  彼诸善巧者            乃言[诸]圣法  (七八三)

  “又为静寂故,比丘自寂灭”[之句中],“寂”者,乃贪之寂故为寂,乃嗔之寂故

  为寂,乃痴之寂故为寂。于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

  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

  善行之寂故,寂止故,寂静故,烧尽故,消灭故,离去故,安息故,于寂、寂静、

  消灭、安息也。此为寂。

  比丘者,七法之破坏故是为比丘。[即]:(一)破坏有身见,(二)破坏疑,(三)破坏戒

  禁取,(四)破坏贪,(五)破坏嗔,(六)破坏痴,(七)破坏慢。彼破坏杂染赍再有、有不安、

  有苦报、赍未来之生老死之诸恶不善法。

  71     世尊宣示 5:

  “萨毗耶!         依自[修习]道

  汝至般涅槃        度过诸疑惑

  舍断有非有        梵行已达成

  灭尽再有者       [此乃是比丘]”

  “又为静寂故,比丘自寂灭”[之句中自寂灭]者,乃贪之消灭故、嗔之消灭故、

  痴之消灭故,于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

  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消灭

  故而自寂灭。此是“又为静寂故,比丘自寂灭”[之义]。

  “我之为如是,无夸于诸戒”[之句中],“我之为如是”谓[字之用法]乃此句之

  接续、句之相合、句之圆满、字之合体、文之接著、句之次第。此“我乃如是”[之

  义]。“无夸于诸戒”者,此处一类者乃夸、夸言。[即]彼夸、夸言:“我住具足戒”,

  “我乃具足而务”,“我具足戒与务”。又夸、夸言:“我之生、姓、家世、丽容……乃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八五

  --------------------------------------------------------------------------

  小部经典二十                                           八六

  至(八二页参照)……得非想非非想定。”如是不夸、不夸言、以远夸、离、离去、

  出离、弃遣、离脱、离缚,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我之为如是,无夸于诸戒”[之

  义]。

  72     “彼诸善巧者,乃言[诸]圣法”[之句中],诸善巧者者,是所有蕴善巧者、界

  善巧者、处善巧者、缘起善巧者、念处善巧者、正勤善巧者、神足善巧者、根善巧

  者、力善巧者、觉支善巧者、道善巧者、果善巧者、涅槃善巧者也。彼等诸善巧者

  如次“言”。[即]如是言、斯语、斯说明、斯言说:“此是圣者之法,此非非圣者之

  法”。“此是贤者之法,此非愚者之法”,“此是善人之法,此非不善人之法”。此是“彼

  诸善巧者,乃言[诸]圣法”[之义]。

  “世间任何处,彼无[烦恼]增”[之句中],“彼”者,是阿罗汉、漏尽者。“增

  盛”者,是贪增盛、嗔增盛、痴增盛、慢增盛、见增盛、烦恼增盛、业增盛之七增盛

  也。于彼无此等之增盛,不存、不存在、不得、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生

  起,依智火而烧之。“任何处”者,是无论何处、何、任何、内、外、又内外。“世间”

  者,乃于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此是“世间任何处,

  彼无[烦恼]增”[之义]。故世尊宣示:

  又为静寂故          比丘自寂灭

  我之为如是          无以夸诸戒

  世间任何处          彼无[烦恼]增

  彼诸善巧者          乃言[诸]圣法

  五  不净白诸法         [有此]为遍计

  造作且重视         [如是]处之人

  彼自己[之见]      以见于功德

  缘彼动(妄见)        依止于[虚]寂   (七八四)

  “[不净白]诸法,[以此]为遍计,造作且重视,[如是]处之人”[之句中],

  遍计者是爱遍计与见遍计之二遍计……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遍计……乃

  73 至(五六页参照)……此是见遍计。造作者,是造作种种之造作、行作、设立,此

  是造作。或者是为无常[法]、有为[法]、缘生法、尽灭法、衰灭法、离贪法、灭

  法也。此亦为造作(有为)。“处之人”者是恶见者。“诸法”乃云六十二见。此是[云]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八七

  --------------------------------------------------------------------------

  小部经典二十                                           八八

  “不浮白诸法,有此为遍计,造作且重视,[如是]处之人”[之义]。

  “有不净白[诸法]而要重视[彼][之句中],重视者,是爱重视与见重视之二

  重视……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重视……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

  是见重视。彼不舍断爱重视,不舍遣见重视。彼不舍断爱重视,不舍遣见重视故,

  彼乃重视行渴爱与(恶)见。以渴爱为幢幡,以渴爱为旗帜,以渴爱为主,以(恶)

  见为幢幡,以见为旗帜,以见为主,亦随行渴爱与(恶)见。此是“重视”[之义]。

  “有”者,是有、存在、所得。不净白者,是不净白、不净洁、不遍净、已杂染、能

  杂染也。此是“不净白诸法有而重视彼”[之义]。

  “彼自己之见,以见于功德”[之句中],彼自己[之见]者,乃于彼自己之中。

  云恶见为自己。于自己之见以见(一)现世之功德 6与见(二)来世功德之二功德。

  (一)见于现世之功德 6者云何?或若有有见师者,有诸弟子奉彼见。诸弟子恭敬、

  尊重、尊敬、奉事,敬重有斯见之师。依其因缘[彼等依信者等]得衣服、食物、

  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此是“见于现世之功德”。

  (二)见于来世之功德者云何?“此见确[人人]至龙界、金翅鸟界、夜叉界、阿修

  罗界、犍闼婆界、大王界、帝释界、梵天界或天界。此见确[人人]至净、清净、

  74 遍净、脱、解脱、遍脱。依此见成[人人]为净、为清净、为遍净、为脱、解脱、

  遍脱。依此见我为净、为清净、为遍净、脱、解脱、遍解脱期待未来之果。此是见

  于来世之功德。

  于自己之见[彼]见、观、眺、省思、普观此等之二功德,此是“彼自己之[见],

  以见于功德”[之义]。

  “缘彼动(妄见),依止于虚寂”[之句中于寂者](一)究竟寂,(二)彼分寂,(三)世俗

  寂之三寂。

  (一)究竟寂者云何?乃云究竟寂是不死(甘露)、涅槃。即所有一切行之止、一切

  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离贪、灭、涅槃。此是究竟寂。

  (二)彼分寂者云何?于初禅入定者乃诸盖寂,于第二禅入定者乃寻、伺寂,于第

  三禅入定者乃喜寂,于第四禅入定者乃乐、苦寂,于空无边处入定者乃色想、有对

  想、种种想寂,于识无边处入定者乃空无边处想寂,于无所有处入定者是识无边处

  想寂,于非想非非想处入定者乃无所有处想寂。此是彼分寂。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八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九○

  (三)世俗寂者云何?云世俗寂是六十二之恶见、见寂。而于此[本偈之]义意味,

  寂是世俗寂。

  75     “缘彼动(妄见),依止于虚寂”者,是动寂、散动寂、摇寂、动转寂、冲系寂、

  计寂、遍计寂、无常、有为、缘生[法]、尽灭法、衰灭法、离贪法、灭法、寂,依

  止于著、系著、近著、缚著,信解。此是“缘彼动,依止于虚寂”[之义]。故世尊宣

  示:

  不净白诸法         [有此]为遍计

  造作且重视          如是处之人

  彼自己之[见]      以见于功德

  缘于彼之动          依止于虚寂

  六  取著对诸法          确知为[取著]

  离越见住著          实属为不易

  故诸[有情]人      彼等在住著

  [正]法为放弃      [诸法]又取著  (七八五)

  “离越见住著,实属为不易”[之句中],见住著者,以“世间是常,唯此为真实

  其他为虚妄”之住著执取是见住著。以“世间是无常”,“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

  “命与身是同一”,“命与身是相异”,“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

  后存在,且不存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之住著执

  取是见住著。此是“见住著”。“离越实属为不易”者,乃越过难、度难、越度难、超

  76 越难、离越难。此是“离越见住著,实属为不易”[之义]。

  “取著对诸法,确知为取著”[之句中]。所谓“对于诸法”者,是对于六十二恶见。

  “确知”者,是确知、决择、思择、考量、度知、辨知、明了也。“取著”者,对于诸

  住著之制限取、一分取、胜妙取、部分取、综合取。[即诸住著见]者,“此是真实、

  如理、如实、事实、如真、不颠倒”而取、执取、住著、缚著、令信解。此是“取著

  对诸法,确知为取著”[之义]。

  “故诸[有情]人,彼等在住著”[之句中],“故”者,是故也于彼之理由、其因、

  其缘、其因缘。“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士夫、补特伽罗、命者、生死者、

  生者、根行者、摩奴所生者。“彼等在住著”者,是彼等于见住著[之义]。此是“故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九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九二

  诸[有情]人,彼等在住著”[之义]。

  “[正]法为放弃,诸法又取著”[之句中],放弃者,依二理由而放弃,[即](一)

  依他之中伤而放弃。又(二)为不能[成就]而放弃。

  (一)依他之中伤而放弃者云何?他人:“彼之师不是一切知者,[彼之]法是不善

  说、[彼之]众是不善行道;[彼之]见非是贤善,[彼之]行道非善施设,[彼之]

  道无能出三界。于彼处无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或遍脱。于其处无有净、

  为清净、为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教]是劣、劣贱、下劣、卑贱、劣小、是小

  77 也。”如是他为中伤。如是受中伤而放弃师,放弃法说,放弃众,放弃见,放弃行道,

  放弃道者。如乃“依他之中伤而放弃”。

  (二)不能[成就]而放弃者云何?乃不能[成就]戒而放弃戒,不能[成就]务

  而放弃务,不能[成就] 戒与务而放弃戒、务。如是乃为“不能[成就] 而放弃”。

  又“取著法”者,乃执师、执法说、执众、执见、执行道、执著、执果、执取、

  住著也。此是[放弃正法,又取著诸法”[之义]。故世尊宣示:

  取著对诸法          确知为取著

  离越见住著          实属为不易

  故诸[有情]人      彼等在住著

  [正]法为放弃      [诸法]又取著

  七  何处之世间          实有除遣者

  对种种之有          无遍计之见

  [身为]除遣者       舍断谄与慢

  彼既无近著          何将赴[轮回]  (七八六)

  “何处之世间,实有除遣者,对种种之有,无遍计之见”[之句中],“除遣者,”

  乃云慧是除遣。即所有慧 7是知解、思择、简择、择法、观察、思察、省察、贤明、

  善巧、巧妙、辨别、思念、普观、广[慧]、慧、导者、观(毗钵舍那)、正知、鞭、

  慧、慧根、慧力、慧刀、慧殿、慧明、慧光、慧灯、慧宝、不痴、择法、正见也。

  78     由何而云慧是除遣耶?由彼慧而除遣身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语恶行、

  洗、洗扫、洗除;除遣意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贪、洗、洗扫、洗除;除遣

  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九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九四

  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洗、洗扫、

  洗除也;由此云慧是除遣。或又由正见而除遣邪见、洗、洗扫、洗除;由正思惟而

  除遣邪思惟、洗、洗扫、洗除;由正语而除遣邪语、洗、洗扫、洗除;由正业而除

  遣邪业、洗、洗扫、洗除;由正命而除遣邪命、洗、洗扫、洗除;由正精进而除遣

  邪精进、洗、洗扫、洗除;由正定而除遣邪定、洗、洗扫、洗除;由正智而除遣邪

  智、洗、洗扫、洗除;由正解脱而除遣邪解脱、洗、洗扫、洗除;或又由八支圣道

  而除遣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洗、

  洗扫、洗除也。

  阿罗汉具此等之除遣法,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故阿罗汉是除遣

  者。彼乃除遣贪,除遣恶,除遣烦恼,除遣热恼,故是除遣者。

  “何处之”者,是何处也,何(哪),何之(哪一个)[之义]。“亦世间”者,乃恶

  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也是[世间]。“遍计”者,是

  79 爱遍计与见遍计之二遍计……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遍计……乃至(五六

  页以下参照)……此是见遍计。“对种种之有”者,对于种种之有是业有、再有[之

  义]。[即]是于欲有对业有,于欲有对再有,于色有对业有,于色有对再有,于无

  色有对业有,于无色有对再有[之义],是对于再三之有、再三之趣、再三之生起、

  再三之结生、再三身体发生[之义]。

  “何处之世间,实有除遣者,对种种之有,无遍计之见”者,于除遣者虽于任何

  处之世间,对于种种之有计,无遍计、行作、设立之见,[如是]不存、不存在、不

  能得、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此是“何处之世间,实有

  除遣者,对种种之有,无遍计之见”[之义]。

  “除遣者,是舍断谄与慢”[之句中],以欺瞒行为言谄,于此某者以身行恶行,

  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以恶欲之为隐蔽此。[即]愿“勿知我[恶]事”,思惟“勿

  知我恶事”,以隐蔽手段之语而语“勿知我[恶]事”,以身努力“勿知我恶事”。如是

  所有谄、谄曲、夸大、欺瞒、伪善、虚伪、蔽恶、诡诈、诈欺、隐匿、隐蔽、不明

  示、不显示、隐闭、恶行为,此是言谄。

  “慢”者,(一)有一种之慢,[即]所有心之高贡。(二)有二种之慢,[即]称扬自己

  80 之慢与贬下其他之慢。(三)有三种之慢,[即]我是殊胜之慢,我是等之慢,我是劣之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九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九六

  慢。(四)有四种之慢,[即]由利得而生慢,由名声而生慢,由称赞而生慢,由乐而生

  慢。(五)有五种之慢,[即]我乃得可意之色而生慢,我得可意之声、香、味、触而生

  慢。(六)有六种之慢,[即]由眼之具足而生慢,由耳之具足、鼻之具足、舌之具足、

  身之具足、意之具足而生慢。(七)有七种之慢,[即]是慢、过慢、慢过慢、卑慢、增

  上慢、我慢、邪慢。(八)有八种之慢,[即]由利得而生慢,由不利得而生卑慢,由名

  声而生慢,由不名声而生卑慢,由称赞而生慢,由讥訾而生卑慢,[由乐而生慢,由

  苦而生卑慢]。(九)有九种之慢,[即]胜者之“我胜”之慢,胜者之“我等”之慢,胜者

  之“我劣”之慢,等者之“我胜”之慢,等者之“我等”之慢,等者之“我劣”之慢,劣者

  之“我胜”之慢,劣者之“我等”之慢,劣者之“我劣”之慢。(十)有十种之慢,[即]于此

  某者之生、姓、家世、丽容、财、[吠陀之]诵学、事业、技术、学术、博识、辩舌

  又依任何之根据而生慢。如是所有慢、慢心、高慢、高贡、高举、[心之]幢幡、傲

  慢、心之旗帜,此是言慢。

  “[身为]除遣者,舍断谄与慢”者,乃除遣者舍断谄与慢,舍弃、除去、灭除、

  使之灭无。此是“[身为]除遣者,舍断谄与慢”[之义]。

  “彼既无近著,何将赴[轮回]”[之句中],近著者,是爱近著与见近著之二近

  81 著……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近著……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

  见近著。彼舍断爱近著,舍遣见近著也。舍断爱近著,舍遣见近著故,无近著之彼,

  何有贪可行所染!何有嗔可行怒!何有痴可行昏迷!何有慢可行结缚!何有见可行

  执取!何有掉举可行散乱!何有疑可行不决定!何有随眠可行强力!彼等是舍断诸

  行。诸行之舍断故何有行[诸]趣!何有可成地狱有情、畜生、饿鬼、人、天、有

  色者、无色者、有想者、无想者又非想非非想者!彼无因、无缘、无原因何有可行

  于[轮回]?此是“彼既无近著,何将赴轮回”[之义]。故世尊宣示:

  何处之世间          实有除遣者

  对种种之有          无遍计之见

  [身为]除遣者       舍断谄与慢

  彼既无见著          何将赴[轮回]

  八  诸[烦恼]法语      近著者受之

  若不近著者          岂可云何[语]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九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九八

  盖[如是]于彼      无有我非我

  彼今于此处          舍遣一切见  (七八七)

  “近著者是受,诸[烦恼]法语”[之句中],近著者,是爱近著与见近著之二近

  著……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近著……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

  见近著。彼不舍断爱近著,不舍遣见近著,不舍断爱近著,不舍遣见近著故,[彼]

  以受诸[烦恼]法之语。[即]“为[贪]所染”,“[以嗔] 而怒”,“[以痴]而昏迷”,

  “为[慢]所结缚”,“[以见]而执取”,“[以掉举]而散乱”,“[以疑]而不决定”,

  82 又“[以随眠]成强力”,[受如所说种种之语]。[又彼]不舍断诸行,不舍断诸行故

  受[诸]趣之语:[即]“[彼]是成地狱有情”、“成畜生”、“成饿鬼”、“成人”、“成

  天”、“成有色者”、“成无色者”、“成有想者”、“成无想者”、又“成为非想非非想者”

  [受如说诸趣之语],近于[语],执[语]、执取、住著。此是“近著者是受诸[烦

  恼]法语,”[之义]。

  “若不近著者,岂可云何[语]”[之句中],近著者,是爱近著与见近著之二近

  著……乃至……此是爱近著……乃至……此是见近著。彼舍断爱近著,舍遣见近著,

  舍断爱近著,舍遣见近著故,[彼是不近著者]。[其]不近著者者岂可说有何贪所

  染!岂可说有何嗔所怒!岂可说有何疑所昏迷!岂可说有慢所结缚!岂可说有何见

  之执取!岂可说有何掉举之散乱!岂可说有何疑之不决定!又岂可说有何随眠之强

  力![彼]舍断彼等诸行。舍断诸行故岂可说有何诸趣之语![即]“彼是地狱有情”

  ……乃至(前面参照)……又“成非想非非想者”[焉可说有如说语]?彼无因、无缘、

  无原因焉可说有伺,焉何可话、焉何可说明,焉何可言说[彼烦恼诸趣]!此是[若

  不近著者,岂可云何语”[之义]。

  “盖[如是]于彼,无有我非我”者,[于彼]无谓“我”之常见,无谓“非我”之断

  见。无谓我之已取,无谓非我之当脱。于有已取者有当脱,于有当脱者有已取。阿

  罗汉超越取、脱,离越增、灭。彼已成[梵行],[所作]已辨……乃至……于彼无

  再有。此是“盖[如是]于彼,无有我非我”[之义]。

  83     “彼今于此处,舍遣一切见”者,彼舍断六十二恶见、断绝、令寂灭、令安息、

  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彼于此遣一切之恶见、除遣、弃遣、舍断、除去、灭除、

  令之灭无。此是“彼今于此处,舍遣一切见”[之义]。故世尊宣示: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                                 九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

  诸烦恼法语        近著者是受

  若不近著者        岂可云何语

  盖[如是]于彼    无有我非我

  彼今于此处        舍遣一切见

  第三  嗔怒八偈经之义释毕。

  注 1  心之被害(ahatacittata)底本之ahatacittata为误植。依暹罗本而改正。

  2  本偈由Thag 223═313 之引用。

  3  由山窟(guhaya)底本之gahaya为误植。

  4  不受信乐(appasadito)底本之appasadito 为误植。

  5  本偈由Sn.514之引用。Mahavastu III,395;佛本行集经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四页a)

  参照。

  6  现世之(ditthadhammika)在底本亦有ditthidhammika是为误。

  7  以下之诸句已出于本卷六四页以下。

  84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  我见第一无病净          由彼之见有正净

  斯续知解第一知          净观者见智为解  (七八八)

  “我见第一无病净”[之句中],我见净者,是我见净、睹净、眺净、省思净、普

  观净[云义]。第一无病者,是达第一之无病,达于安隐,达于救护所,达于避难所,

  达于归依所,达于究极,达于无畏,达于无死,达于不死(甘露),达于涅槃[之义]。

  此是“我见第一无病净”[之义]。

  “由彼之见有正净”者,于人以眼识见色,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

  脱。人由[见]而净、成清净、成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彼之见有正净”

  [之义]。

  “斯续知解第一知”者,如是继续知解、了知、识知、别知、通达,“此[之见]

  是“第一”、最高、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是云知、识、考量、度知、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二

  辨知、明了也。此是“斯续知解第一知”[之义]。

  85     “净观者见智为解”[之句中],在观净者是“净观者”。“见智为解”,以眼识见色

  以智之解,解为道,解为路,解为三界之出脱。此是“净观者见智为解”[之义]。故

  世尊宣示:

  “我见第一无病净           由彼之见有正净”

  斯续知解第一知            净观者见智为解

  二  若由见人若有净            又由智彼舍断苦

  [圣道]外有依者净         实斯说彼[邪]见者  (七八九)

  “若由见人若有净”者,以眼识见色,若于人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

  脱,是人(由此)而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之义]。此是“若由见人若

  有净”[之义]。

  “又由智彼舍断苦”者,以眼识见色,若人舍断生苦、舍断老苦、舍断病苦、舍

  断死苦、舍断悲愁苦忧恼之苦者,[谓此义]也。此是“又由智彼舍断苦”[之义]。

  86      “圣道以外彼有依者净”者,是依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支、八支圣道

  以外其他之不净道、邪行道、不出路而彼人乃净之、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之[之义]。“有依者”者,乃有贪者、有嗔者、有痴者、有慢者、有渴爱者、有见者、

  有烦恼者、有取者也。此是由圣道以外[彼有依者]可净[之义]。

  “言实斯说彼[邪]见者”者, 1言彼人如是见[者]。[即] 2如是此人是邪见

  者、颠倒见者”也。“斯说”[彼]者,是如是说、语、话、说明、言说者也。[即]

  “世间是常。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以如是说、语、话、说明、言说者也。“世间是

  无常”,“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与身是同一”,“命与身是相异”,“如来

  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

  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以如是说语、话、说明、言说者也”。此是“实斯说

  彼[邪]见者”[之义]。故世尊宣示:

  若由见人若有净          又由智彼舍断苦

  圣道外有依者净          实斯说彼[邪]见者

  三  婆罗门是[漏尽者]     [圣道]以外之见闻

  于觉而于戒于务         [拒外七法]不言净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四

  [彼]不染著于善恶      于此世不行[善恶] (七九○)

  “婆罗门是漏尽者,[圣道]以外之见闻,于觉而于戒于务,[拒外七法]不言净”

  [之句中],“不”者,是否定。婆罗门者乃拒外七法故是为婆罗门。[即]拒外有身

  87 见,拒外疑,拒外戒禁取,拒外贪,拒外嗔,拒外痴,拒外慢。彼杂染而赍再有,

  有不安,有苦报,于拒外未来应赍生老死之诸恶不善法。

  3世尊宣示:“汝萨毗耶!

  赤一切诸恶离垢        等持心善自住立

  具有功德越轮回        无依止者婆罗门”

  “婆罗门不言[圣道]以外之净”者,婆罗门是不言、不语、不说明、不言说由

  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支、八支圣道以外其他之不净道、邪行道、不出路

  之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婆罗门不言[圣道]以外之净”[之义]。

  于“觉见闻、戒、务”[之句中],“见”,有一类沙门、婆罗门为“依见而有净”。

  彼等见某种之色解为吉祥,见某种之色解为不吉。

  云何见色解为吉祥耶?彼等于早晨起,出而见有吉瑞诸色。[即]见风乌,珍奇

  威鲁瓦(美丽)树之嫩芽,见孕妇,见幼儿乘于肩上而行者,见满水瓮,见赤鱼,

  88 见良马,见良马[牵]车,见牡羊,见褐色之牛。见如是类之物解为吉祥。

  云何见色解为不吉耶?[彼等于早晨起而出]见米谷之山堆,见生酥之瓮,见

  空瓮,见俳优,见裸形之沙门,见驴马,见乘驴马[而行],见有偏载之驾兽,见只

  眼者,见手痿者,见足痿者,见半身之麻痹者,见老人,见病人,见死人。见如是

  类者解为不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见有净者”。彼等由见而解为有净、清净、

  遍净、脱、解脱、遍脱也。

  [次之闻]者,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闻而有净”。彼等或闻声解为吉祥

  或闻声解为不吉。

  云何闻声解为吉祥耶?彼等早晨起而出闻有吉瑞诸声。[即]如闻“荣”、“满”、

  “妙”、“无忧”、“喜意”、“吉辰”、“吉祥”、“圣妙”、“妙荣”类之声,解为吉祥。

  云何闻声解为不吉耶?[彼等早晨起而出]如闻“只眼者”、“手痿者”、“足痿者”、

  “半身麻痹者”、“老人”、“病人”、“死人”、“切断”、“破坏”、“烧失”、“灭亡”、“非

  有”类之声解为不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闻而为有净者”。彼等解为由闻而有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六

  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89     [次之戒]者,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戒而成净”。彼等解唯依于戒,唯依

  于自制,唯依于律仪,唯依于不犯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4[异学]沙门 5文荼子如是言:“工匠!我若具备四法者,具足善,有第一善,

  达最上之得达,为不能胜之沙门。云何为四?居士!于此不行身恶业,不语恶语,

  不思惟恶思惟,不令生活恶命。工匠!若我具备此等四法者,具足善,有第一善,

  达于最上之得达,为不能胜之沙门。”如是乃“由戒而有净”一类之沙门、婆罗门。彼

  等解唯依于戒,唯依自制,唯依律仪,依不犯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

  脱。

  [次之务者],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务而有净”。彼等无论是 6象务者、马

  务者、牛务者、鸡务者、鸦务者、 7世天[力士]务者、力天[力士]务者、 8满

  贤[夜叉]务者、珠贤[夜叉]务者、火务者、龙务者、金翅鸟务者、夜叉务者、

  阿修罗务者、犍达婆务者、大王务者、月务者、太阳务者、帝释务者、梵天务者、

  天务者、9方务者。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务而为有净者]。[彼等]解由彼务而有

  净、清净、遍净、脱、解脱、偏脱。

  90     [次之[触]觉者],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觉而有净”。彼等早晨起而出摩

  触地,摩触绿[草],摩触牛粪,摩触龟,摩触10[铁]板,摩触胡麻之货,啖吉兆

  之胡麻,涂吉兆之油,嚼吉兆之杨枝,以吉兆之粘土[洗粉]沐浴,衣吉兆之服,

  卷吉兆之头襟。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觉而有净者”。[彼等]解为由觉而有净、

  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婆罗门于[圣道]以外之见、闻戒、务觉不言净”者,婆罗门虽由见净而不言

  净,由闻净而不言净,由戒净而不言净,由务净而不言净,由觉净而不言净,乃云

  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之义]。此是“婆罗门于圣道以外之见、闻、戒、务、

  觉不言净”[之义]。

  “[彼]不染著于善恶”[之句中],所有三界之善行云是善(福)。一切之不善云

  是恶(非福)。[彼]善(福)行、恶(非福)行、不动行亦[皆]舍断、根绝,如

  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如是于善于恶亦不著、不附著、不染著、

  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出离、弃遣、解脱、离缚,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八

  是[彼]不染著于善恶”[之义]。

  “舍自己于此世不行[善恶]”[之句中],舍己者,是舍自己之见。舍自己是舍

  91 执。舍自己者,由是渴爱、[恶]见而执、执取、住著、缚著、信解彼一切物舍之、

  脱、舍断、舍遣也。“于此世不行[善恶],不论善[福]行、恶[非福]行、不动

  行亦[皆]不行、不令生、不令发生、不令起、不令生起。此是“于此世不行[善恶]”

  [之义]。故世尊宣示:

  婆罗门是漏尽者           [圣道]以外之见闻

  于觉而于戒于务           [拒外七法]不言净

  [彼]不染著于善恶         于此世不行[善恶]

  四  舍前[之师等]            依止后[师等]

  从动[贪]诸人            无有度著事

  彼等之把捉                取又要放弃

  如猿之把枝               [放他]取面前   (七九一)

  “舍前之师等,依止后师等”者,舍前之师以依止后之师,是舍前之法说,依止

  后之法说,舍前之众,依止后之众,舍前之见,依止后之见,舍前之行道,依止后

  之行道,令依存、系著、近著,缚著、信解也。此是“舍前而依止后”[之义]。

  “从动贪诸人,无有度著事”[之句中],渴爱谓动[贪]。即所有贪、染贪……

  (九页以下参照)……贪欲、贪、不善根也。从动[贪诸人]者,是从于动[贪],

  从行于动[贪],动[贪]之散在,沈于动[贪],没,被打胜,心被夺[诸人]也。

  无有度著者,乃无度贪著、嗔著、痴著、慢著、见著、烦恼著、恶行著,无越度、

  无度过、无超越、无离越也。此是“从动[贪]诸人,无有度著事”[之义]。

  92     “彼等之把捉,取又要放弃”者,(一)取师离彼而取他师。(一)取法说离彼而取他之

  法说。(一)取众离彼而取他众。(一)取见离彼而取他见。(一)取行道离彼而取他之行道。

  (一)取道离彼而取他道。取而离,取持而放弃。此是“彼等为把捉,取又要放弃”[之

  义]。

  “如猿之把枝,放他取面前”者,譬如猕猴游于森林,把捉一枝放彼而把捉他枝,

  又放彼枝而把捉他枝,如是一般之沙门、婆罗门放把捉一般之诸恶见,取持而放弃。

  此是“如猿之把枝,放他取面前”[之义]。故世尊宣示: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一○

  舍前[之师等]    依止后[师等]

  从动[贪]诸人    无有度著事

  彼等之把捉        取又要放弃

  如猿之把枝        放他取面前

  五  人令诸务自受持    彼此著想至[师等]

  智者吠陀证知法    广慧无至彼此事   (七九二)

  “人令诸务自受持”[之句中],“令自受持”者,是令自己受持。“诸务”者,是11

  象务、马务、牛务、鸡务、鸦务、世天(力士)务、力天(力士)务、满贤[夜叉]

  务、珠贤[夜叉]务、火务、龙务、金翅鸟务、夜叉务、阿修罗务、[犍闼婆务、大

  王务、月务、太阳务、帝释务、梵天务、天务]、方务也。持[彼等诸务]令正持、

  取、正取、执、执取、住著也。“人”者,是有情、人……乃至(四页参照)……摩

  93 奴所生者。此是“人令诸务自受持”[之义]。

  “彼此著想[至师等]”者,是由师至师,由法说至法说,由众至众,由见至见,

  由行道至行道,由道至道也。“著想”者,是著于欲想、恚想、害想、见想,而固著、

  取著、悬、悬著、碍著。譬如,壁钉又著吊钩物品,固著、取著、悬、悬著、碍著。

  如是著于欲想、恚想、害想、见想,令固著、取著、悬、悬著、碍著也。此是“彼此

  著想至[师等]”[之义]。

  “智者吠陀(智)证知法”[之句中],“智者”,乃智者、明解者、有智者、有觉

  者、辨智者、慧者也。“吠陀”者,是于四[沙门]道为智、慧、慧根、慧力、择法

  觉支、观慧、观[毗钵舍那]、正见也。[智者]是依彼等吠陀而到生老死之终边,

  达于终边,到于终点,达于终点,到于究竟,达于究竟,到于最终,达于最终,到

  于救护所,达于救护所,到于避难所,达于避难所,到于归依所,达于归依所,到

  于无畏,达于无畏,到于无死,达于无死,到于不死(甘露),达于不死,到于涅槃,

  达于涅槃也。又到吠陀(诸受)之终边故吠陀通达者。由到于吠陀(诸受)终边故

  吠陀通达者。知七法故是吠陀通达者。[即]知有身见,知疑,知戒禁取,知[贪],

  知嗔,知痴,知慢也。彼杂染而宝再有,有不安,有苦报,应赍未来之生老死,而

  诸恶不善法。

  12世尊宣示:“汝萨毗耶!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一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一二

  知于沙门婆罗门          辨知一切吠陀[智]

  离贪对于一切受          超一切受成达人”

  94     “智者吠陀证知法”者,是解法、现解也。[即]解法、现解一切行是无常之法,

  解法、现解一切行是苦,解法、现解一切法是无我法,解法、现解缘于无明而有行,

  解法、现解缘行而有识。解法、现解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

  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

  老死之法。解法、现解无明灭故而行灭。解法、现解行灭故而识灭,解法、现解识

  灭故而名色灭、名色灭故而六处灭、六处灭故而触灭、触灭故而受灭、受灭故而爱

  灭、爱灭故而取灭、取灭故而有灭、有灭故而生灭、生灭故而老死之法灭也。解法、

  现解此是苦之法。解法、现解此是苦之集、此是苦之灭、此是至苦之灭道法。解法、

  现解此是漏法,此漏之集、此是漏之灭、此至漏灭之道法。解法、现解此等之法是

  应令知通之法,解法、现解此等之法应令遍知,此等之法应令舍断,此等之法应令

  修习,此等之法应令作证之法。解法、现解六触处之集、灭没、乐味、过患、出离

  95 之法。解法、现解五取蕴之集、灭没、乐味、过患、出离之法。解法、现解四大种

  之集、灭没、乐味、过患、出离之法。解、现解所有集之法皆是此灭法之法。此“智

  者吠陀证知法”[之义]。

  “广慧无至彼此事”者,乃无由师至师,无由法说至法说,无由众至众,无由见

  至见,无由行道至行道,无由道至道也。“广慧”者,是大慧、博慧、疾慧、速慧、

  利慧、择慧[之义]。以地云广,具备彼等于地之广大、扩大慧也。此是“广慧无至

  彼此事”[之义]。故世尊宣示:

  人令诸务自受持        彼此著想至[师等]

  智者吠陀证知法        广慧无至彼此事

  六  于一切法见闻觉        彼已能破[烦恼]军

  开行[烦恼]斯见者    何于此世[妄]别  (七九三)

  “于一切法见闻觉于一切诸法[烦恼]军”[之句中],军者,是魔军。即,身恶

  行是魔军,语恶行是魔军,意恶行是魔军,贪是魔军,嗔是魔军,痴是魔军,忿恨

  ……乃至(一四页参照)……一切不善行是魔军。即世尊斯宣示:

  96           “13汝之第一军是欲        言不乐是第二[军]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一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一四

  汝第三[军]是饥渴      言渴爱是第四[军]

  汝第五[军]是惛眠      言怖畏是第六[军]

  汝第七[军]是为疑      覆强情是第八[军]

  利得名誉与恭敬          以邪[行]所得名声

  又常赏扬[夸]自己      贬下他人[自]得意

  此障解脱是汝军          为[汝]黑[魔]之军势

  无有勇者不胜彼         [勇者]已胜而得乐”

  由四[沙门]道胜、打胜一切之魔军、胜一切敌对之烦恼,破[此],摧破,令

  溃走故,彼能破[烦恼]军也。彼于见者而破军,于闻者而破军,于觉者而破军,

  于识者而破军也。此是“于一切法见闻觉之一切诸法彼已能破军”[之义]。

  “开行彼[烦恼之蔽]斯见者”[之句中谓“彼斯见者”者],是彼斯净见者、清净

  见者、遍净见者、净白见者、遍白见者也。或又乃净见、清净见、遍净见、净白见、

  遍白见也。“开”者,是如云渴爱蔽、烦恼蔽、无明蔽,开彼等诸蔽,而摧破之、害

  破、破损、舍断、断绝、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起、以智火能烧之。“行”者,是

  行、行作、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也。此是“开行[烦恼之蔽]斯见者”

  [之义]。

  97     “何于此世[妄想]分别”[之句中],分别者,是爱分别与见分别之二分别……

  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分别……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分别,

  彼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也。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故,有何“贪可染”而分别

  焉!有何“嗔可怒”而分别焉!有何“痴可昏昧”而分别焉!有何“慢可结缚”而分别

  焉!有何“见可执取”而分别焉!有何“掉举可散乱”而分别焉!有何“疑不决定”而分

  别焉!有何“随眠可强力”而分别焉!彼等已舍断诸行、诸行之舍断故有何[诸]趣

  可去!。[何有]地狱有情、畜生、饿鬼、人、天、有色者、无色者、有想者、无想

  者又非想非非想者可成焉!无其因、无缘、无原因何有计度而分别焉!岂非陷于分

  别耶!“于此世”者,是于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也。

  此是“何于此世[有]妄[想]分别”[之义]。故世尊宣示:

  于一切法见闻觉          彼已能破[烦恼]军

  开行[烦恼]斯见者      何于此世[妄想]分别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一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一六

  七 [诸漏尽者于诸法]       不与分别不重视

  彼等[对于此世间]      不言成为究竟净

  彼等[于此之]被系      所取系著须放弃

  虽于世间任何处          不作任何之意欲  (七九四)

  “[诸漏尽者于诸法],不与分别不重视”[之句中],“分别”者,是爱分别与见分

  别之二分别……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分别……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

  98 ……此是见分别。彼等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故,不

  [计度]爱分别又见分别,不令生、不令发生、不令起、不令生起。此是“不分别”

  [之义]。“不重视”者,有爱重视与见重视之二重视……乃至(五六页参照)……此

  是爱重视……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重视。彼等舍断爱重视,舍遣见

  重视,舍断爱重视,舍遣见重视故,不重视渴爱[恶]见而行。不以渴爱为幢幡,

  不以渴爱为旗帜,不以渴爱为主,不以[恶]见为幢幡,不以[恶]见为旗帜,不

  以[恶]见为主,不从渴爱、恶见而行。此是“不分别不重视”[之义]。

  “彼等[对于此世间],不言成为究竟净”,[彼等“不言”世间之]“究竟净14”、

  轮回净、不作见15、常说、不语、不说、不说明、不言说。此是“彼等不言成为究竟

  净”[之义]。

  “彼等[于此之]被系,所取系著须放弃”[之句中],“系”者,是贪欲身系、嗔

  恚身系、戒禁取身系、真实住著身系之四系。对自己见之贪是贪欲身系,对他人语

  之嗔害、不合意是嗔恚身系,自己之戒、务、取著于戒、务是戒禁取身系,自己之

  见为真实而住著者是真实住著身系。

  由何而云取系耶?由彼等四系而取、取著、执、执取、住著色,以取、取著、

  执、执取、住著受、想、行、识、趣、生起、结生、有、轮回、轮转。由彼而言为

  取系。

  99     “放弃”者,弃遣、放弃[四]系。或又放弃、振落系、结系、系缚、缚、结缚、

  缚著、悬、悬著、碍著之[四]系。譬如[驾兽]放弃[离轭]令转覆所轭著之驾

  车、荷车、战车,如是乃云放弃、振落、系、系缚、缚、结缚、缚著,悬、悬著、

  碍著[四]系[之义]。此是“彼等[于此之]被系,所取系著须放弃”[之义]。

  “虽于世间任何处,不作任何之意欲”[之句中],渴爱云为意欲。即是所有贪、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一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一八

  染贪……乃至(九页以下参照)……贪欲、贪、不善根也。不作意欲是不作望,不

  令生,不令发生,不令起,不令生起。“任何处”者,是亦为何处、何、任何、内、

  外、内外也。“世间”者,是恶趣世间……乃至(一○页参照)……于处世间。此是

  “虽于世间任何处,不作任何之意欲”[之义]。故世尊宣示:

  [诸漏尽者于诸法]           不与分别不重视

  彼等[对于此世间]          不言成为究竟净

  彼等[于此之]被系          所取系著须放弃

  虽于世问任何处              不作任何之意欲

  八  婆罗门越[烦恼]界          已知已见无执取

  向贪离贪已无贪              彼为第一无执取   (七九五)

  “婆罗门越[烦恼]界,已知已见无执取”[之句中],界者,是四界也。[即]

  (一)有身见、疑、戒禁取、见随眠、疑随眠及其一处之诸烦恼,此是第一界。(二)是粗

  之欲贪结、嗔恚结、粗之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其一处之诸烦恼,此是第二界。(三)

  是微俱之欲食结、嗔恚结、微俱之欲食随眠、嗔恚随眠及一处之诸烦恼,此是第三

  界。(四)是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及其一处

  100 之诸烦恼,此是第四界。由[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之四圣道,越、超越、离越此等

  之四界故,言彼为“越界”。“婆罗门”者,拒外七法故是为婆罗门……乃至(一○四

  页以下参照)……无依止者此云“婆罗门”。“于彼”者,是阿罗汉、漏尽者。“已知”

  者,以他心智已知,又以宿命随念智已知也。“已见”者,是以肉眼又以天眼已见。

  此是“婆罗门越界,已知已见而无彼”[之义]。“执取”者,是“此第一、最高、最胜、

  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之彼执、执取、住著、缚著、信解也。“无”者,是无也,

  不存、不存在、不能得、被舍断、被正断、寂灭、安息、不能生起,以智火烧之也。

  此是“婆罗门越[烦恼]界,已知已见无执取”[之义]。

  “向贪离贪已无贪”[之句中],“向贪之贪”者,是对五种欲所有之贪、贪求、贪

  觅、昏迷、缚著、悬、悬著、碍著。“离贪之贪”者,是对色界、无色界定所有之贪、

  贪求、贪觅、昏迷、缚著、悬、悬著、碍著。“向贪离贪已无贪”者,是无论欲贪、

  色贪、无色贪亦皆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再]生起。

  此是“向贪离贪已无贪”[之义]。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一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二○

  “彼为第一无执取”[之句中],“彼”者,是阿罗汉、漏尽者。于彼“此第一、最

  101 高、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之无执、执取、住著、缚著、信解之事。“无”

  是不存、不存在、不能得、被舍断、被正断、寂灭、安息、不能生起、以智火烧之。

  此是“彼为第一无执取”[之义]。故世尊宣示:

  婆罗门越[烦恼]界        已知已见无执取

  向贪离贪已无贪            彼为第一无执取

  第四  净八偈经之义释毕。

  注 1  “言”(Pavadati)底本之Pavada ti为误。依暹罗本而为订正。

  2  如斯此人(iti Payam puggalo)底本之iti vayam puggalo 为误,依暹罗本而为订

  正。

  3  本偈由Sn.519之引用。Mahavastu III.396;佛本行集经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四b)

  参照。

  4  以下一文由M.II 24之引用。中阿含一七九经(大正藏一、七二○b)参照。

  5  文荼子(Mundikaputto)引用原文中有Mandikaputto。

  6  象务者(hatthi vattika)为行一切象之动作者。即立誓“今日以后我将为象之应为之事”,

  象之步态,立态,坐态,卧态,大小便状态,与他之象共见举鼻而行之行态等一切所行者。

  马务者以下亦应同样知之。行此等之务之沙门婆罗门信彼死后生天而行之。

  7  世天(Vasudeva),力天(Baladeva)均成为依印度古传说力士之名。世天务者以下立

  誓而礼拜世天等者,即指对彼等之信仰者。

  8  满贤(Punnabhadda),珠贤(Manibhadda)任何亦为鬼神夜叉之名。

  9  方务者(disavattika)誓言或礼拜一方角者。

  10  摩触板(phalm amasati)在底本及暹罗本虽有jalam akkamati(通路网),今从异本。

  在注中有“摩铁板”。

  11  以下之名既已出于本卷一三一页。

  12  本偈由Sn.529之引用,Mahavastu III,397;佛本行集经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四 c)

  参照。

  13  以下之四偈由Sn.436-439之引用。Mahavastu II,240;Lalitavist P.262 ;方广大庄严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                                     一二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二二

  经卷七(大正藏三、五八二c),佛本行集经卷二五(大正藏三、七六九c),大智度论卷

  五,卷一五(大正藏二五、九九b、一六九a)等参照。

  14  究竟净(accantasuddhim)在底本虽有Accantasuddhi ti anaccantasuddim恐是误

  植,故今改读之。

  15  不作见(akiriya-ditthim)在底本有akiriya-suddhim,此虽然不应认为误,但无宁参

  照底本三一五页认为妥当而改形。

  102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

  一  遍住[自]诸见第一    其人于世为最上

  言此外者皆是劣        故无离越于诤论  (七九六)

  “遍住[自]诸见第一”者,有恶见一类之沙门、婆罗门。彼等以六十二恶见之

  任何恶见,以“此是第一,是最高,是最胜,是最殊胜,是秀逸,是最上,是胜妙”

  而执、执著、执受、执取、住著、住于各自之见而共住、居住、遍住。譬如在家者

  住于家有罪者住于罪,有烦恼者住于烦恼,如是有恶见一类之沙门、婆罗门,彼等

  以六十二恶见之任何之恶见,以“此是第一,是最高,是最胜,是最殊胜,是秀逸,

  是最上,是胜妙”而执、执著,执受,执取,住著,住于各自之见而共住、居住、遍

  住。此是“遍住[各自]诸见第一”[之义]。

  103     “其人于世为最上”[之句中],“彼”者,是其也。“为最上”者,乃为最上、最高、

  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也。此师乃为一切知者,以师为最上,最高、最

  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此法是善说,此众是善行道,此见是贤善,此行

  道是善施设,此道能令出[三界]者,[其等]是最上,最高、最胜、最殊胜、秀逸、

  最上、胜妙,起、生起[最上之思考]。“人”者,是有情、人……乃至(三页参照)

  ……摩奴所生者。“于世间”者,是恶趣世间……乃至(一○页参照)……于处世间

  也。此是“其人于世为最上”[之义]。

  “言此外者皆是劣”者,是以弃、投弃、弃舍自己之师、法说、众、见、行道、

  道以外他之一切教说。[即]彼师非一切知者,法不是善说,众不是善行道,见非贤

  善,行道乃非善施设,道不出三界,于此处无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                                 一二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二四

  者,于其处不成净、不成清净、不成遍净、不脱、不解脱、不遍脱、[彼]“是劣”,

  是贱劣,是下劣,是卑贱,是劣小,是小而如是言,如是语,如是话,如是说明,

  如是言说。此是“言此外者皆是劣”[之义]。

  “故无离越于诤论”者,“故”者,是于其理由、其因、其缘、其因缘、不离越、

  不越度、不超越见之斗争、见之口论、见之异执、见之诤论、见之确执。此是“故无

  离越于诤论”[之义]。故世尊宣示:

  遍住[自]诸见第一      其人于世为最上

  言此外者皆是劣          故无离越于诤论

  104           二  所有自己见闻戒          彼见功德务与觉

  彼只执取于其处          见他一切为贱劣   (七九七)

  “所有自己见闻戒,彼见功德务与觉”[之句中],“所有自己”者,是于所有之自

  己。云恶见为自己。于自己 1之见:(一)现世之功德(二)来世功德之二功德。

  (一)见于现世之功德者云何?或有有见之师者,乃有奉其见之诸弟子。诸弟子恭

  敬、尊重、尊敬、奉事、敬重有斯见之师。由其因缘而[由彼等信者等]得衣服、

  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此是“见于现世之功德”。

  (二)见于来世之功德者云何?“此之见确令[人人]至龙界、金翅鸟界、夜叉界、

  阿修罗界、犍闼婆界、大王界、帝释界、梵天界或天界。此见确令[人人]至净、

  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此见而[人人]成净、清净,成遍净、脱、解脱、

  遍脱。由此见而我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而期待未来之果。此是“见于

  来世之功德”。

  于自己之见彼等见此等之二功德。于见净亦见二功德,于闻净亦见二功德,于

  戒净亦见二功德,于务净亦见二功德,于觉净亦见二功德。[即]现世之功德与来世

  之功德。

  (一)于觉净现世之功德者云何?或如有有见之师,有奉彼见之诸弟子……乃至(前

  页参照)……此于觉净现世之功德。

  105     (二)于觉净来世之功德者云何?“此之见确令[人人]至龙界……乃至(前页参照)

  ……此于觉净来世之功德。于觉净[彼]亦见、睹、眺、省思、普观此等之二功德。

  此是“所有自己见闻戒,彼见功德务与觉”[之义]。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                                 一二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二六

  “彼只执取于其处”[之句中],“彼只”者,是彼恶见也。“其处”者,乃于己见、

  己忍、己意欲、己意见。“执取”者,乃执、执受、执著、执取、住著「此是第一、最

  高、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也。此是“彼只执取于其处”[之义]。

  “见他一切为贱劣”者,乃见、睹、眺、省思、普观“他之”师、法说、众、见、

  行道、道是劣,是贱劣、是下劣、是卑贱、是劣小、是小。此“见他一切为贱劣”[之

  义]。故世尊宣示:

  所有自己见闻戒          彼见功德务与觉

  彼只执取于其处          见他一切为贱劣

  三  所有依止者              见他成为劣

  诸善巧者言              彼亦为有系

  见闻觉戒务              比丘不应著    (七九八)

  “诸善巧者言,彼亦为有系”[之句中],“诸善巧者”,乃所有蕴善巧者、界善巧

  者、处善巧者、缘善巧者、念处善巧者、正勤善巧者、神足善巧者、根善巧者、力

  善巧者、觉支善巧者、道善巧者、果善巧者、涅槃善巧者。彼等诸善巧者如次言,

  [即]如是言、如是语、如是话、如是说明、如是言说:“此是系,此是悬,此是缚,

  106 此是碍”。此是“诸善巧者言,彼亦为有系”[之义]。

  “所有依止者,见他成为劣”[之句中],“所有依止者”,乃依止、止著,系著,

  近著,缚著,所有师、法说、众、见、行道、道令信解者。“见其他为劣”者,乃见、

  睹、眺、省思、普观他之师、法说、众、见、行道、道是劣,是贱劣、是下劣、是

  卑贱、是劣小、是小。此是“所有依止者,见他成为劣”[之义]。

  “故见闻觉戒务于比丘不应依著”,[故]者,是其理由、其因、其缘、其因缘,

  见[即]见净,闻[即]闻净,觉[即]觉净,戒[即]戒净,务[即]务净,不

  应依著,不应执,不应执取,不应住著。此是“见闻觉戒务于比丘不应依著”[之义]。

  故世尊宣示:

  所有依止者          见他成为劣

  诸善巧者言          彼亦为有系

  见闻觉戒务          比丘不应著

  四  无论依智戒与务      于世不可[起]营见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                                 一二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二八

  不应见做自他等      成劣成胜不应思  (七九九)

  “无论依智戒与务,于世不可[起]营见”者,乃无论依八等至之智,依五神通

  107 之智,依邪智,依戒,依务,依戒与务,“不可营见”,不可令生,不可令发生,不

  可起,不可令生起。“于世间”者,乃于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

  间、处世间。此是“无论依智戒与务,不可于世[起]营见”[之义]。

  “不应见做自他等”者,是依于生、姓、家世、丽容、财、[吠陀之]诵学、事业、

  技术、学术、博识、辩舌又于任何之根据,不应见自己为“我是等”。此是“不应见自

  做他等”[之义]。

  “成劣成胜不应思”,依生、姓……乃至……又任何之根据,不应见自己“我是

  劣”。依生姓……乃至……又任何之根据,不应见做自己“我是胜”。此是“成劣成

  胜不应思”[之义]。故世尊宣示:

  无论依智戒与务        于世不可起营见

  不应见做自他等        成劣成胜不应思

  五  舍断自己无取著        彼对智亦不依止

  不至违和异诤中        何等[恶]见不到来  (八○○)

  “舍断自己无取著”[之句中],“舍断自己”者,乃舍断自己之见。舍断自己者,

  是舍断自己之执。舍断自己者,是舍断,[恶]见三执、执取、住著、缚著、所信解

  108 者。舍断、除去、灭除、令灭无。“舍断自己无取著”者,是由四取而不取著、不执、

  不执取、不令住著。此是“舍断自己无取著”[之义]。

  “彼对智亦不依止”者,乃无论对八等至之智,对五神通之智,对邪智,不为爱

  依或见依,不令生,不令发生,不起,不令生起。此是“彼对智亦不依止”[之义]。

  “不至违和异诤中”者,乃彼实是分裂者、对立者、生二派者、种种见者、种种

  忍者、种种意欲者、种种意见者、种种见依止者、趣于欲趣者、趣于嗔趣者、趣于

  痴趣者,是趣于怖畏趣者中不趣于欲趣,不趣于嗔趣,不趣于痴趣,不趣于怖畏趣,

  由贪而不趣,由嗔而不趣,由痴而不趣,由慢而不趣,由见而不趣由悼举而不趣,

  由疑而不趣,由随眠而不趣,行于违和诸法,不被导、运、带去之事。此“不至违和

  异诤中”[之义]。

  “何等[恶]见不到来”,彼舍断六十二恶见,断绝,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                                 一二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三○

  生,以智火烧之。彼于何等之[恶]见亦不到来,亦不还来。此是“何等恶见不到来”

  [之义]。故世尊宣示:

  舍断自己无取著          彼对智亦不依止

  不至违和异诤中          何等[恶]见不到来

  109           六  兹对两边种种有          此界他界无愿(渴爱)者

  取著诸法且确知          彼无何等住著事        (八○一)

  “兹对两边种种有,此界他界无愿者”[之句中],“者”者,是阿罗汉、漏尽者。

  “两边(极端)”者,乃触是一边,触之集是第二边。过去是一边,未来是第二边。乐

  受是一边,苦受是第二边。名是一边,色是第二边。六内处是一边,六外处是第二

  边。有身是一边,有身之集是第二边。渴爱云为“愿”,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九

  页以下参照)……贪欲、贪、不善根。“对种种有”者,是对于种种有之业有、再有。

  [即]于欲有对业有,于欲有对再有,于色有对业有,于色有对再有,于无色有对

  业有,于无色有对再有,乃对再三之有、再三之趣、再三之生起、再三之结生、再

  三之身体发生。“此界”者,是自己之身体,他界者,是他人之身体,此界者,自己

  之色、受、想、行、识。他界者,是他人之色、受、想、行、识。此界者是六内处,

  他界者是六外处,此界者是人世间,他界者是天世间,此界者是欲界,他界者是色

  界无色界,此界者是欲界色界,他界者是无色界也。

  110     “兹对两边种种有,此界他界无愿者”者,乃对两边,对种种有,对此界、他界

  无有愿事,无存,无能得,被舍断,被断绝,寂灭,安息,不能生起,以智火烧之

  者。此是“兹对两边种种有,此界他界无愿者”[之义]。

  “彼无何等住著事][之句中],住著者,是爱住著与见住著之二住著……乃至(五

  六页参照)……此是爱住者……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住著。“彼”者

  是阿罗汉、漏尽者。“彼无何等住著事”者,是无有,不存,不能得,被舍断,寂灭,

  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此是“彼无何等住著事”[之义]。

  “取著诸法且确知”[之句中],“诸法”者,是对六十二恶见。“且确知”者,是且

  确知,简择,思择,考量,度知,辨知,明了也。[取著]者是制限取、一分取、胜

  妙取、部分取、合取、综合取。[彼]者,“此是真实,是如理,是如实,是事实,

  是如真,是不颠倒”,而无有取、执取、住著、信解之事,不存,不能得,被舍断,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                                 一三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三二

  断绝,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此是“取著诸法且确知”[之义]。故世尊宣示:

  兹对两边种种有        此界他界无愿者

  取著诸法且确知        彼无何等住著事

  七  于彼对兹见闻觉        遍计微想事尚无

  彼婆罗门不见取        何须此世[妄想]分别  (八○二)

  “于彼对兹见闻觉,遍计微想事尚无”[之句中],“于彼”是阿罗汉、漏尽者。“见”

  111 [即]对见清净,闻[即]对闻清净,又“觉”[即]对觉清净以想为先行以想为主

  [见]──依想异执,依想而建立,[所营作、计度],所作为,令所住立之见──[于

  彼]事无有,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断绝,寂灭、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

  此是“于彼对兹见闻觉,遍计微想事尚无”[之义]。

  “彼婆罗门不取见”[之句中],婆罗门者,乃拒外七法故为婆罗门……乃至(一

  ○四页参照)……无依止者此言“婆罗门”。“彼婆罗门不取见”者,是不令取见,不

  执,不执取,不住著是彼婆罗门。此是“彼婆罗门不取见”[之义]。

  “何须此世妄分别”[之句中],“分别”者,是爱分别与见分别之二分别……乃至

  (五六页参照)……此是爱分别……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分别。

  彼乃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故,何有[彼贪可染)而分别

  焉!何有“嗔可怒”而分别焉!何有“痴可昏昧”而分别焉!何有“慢可结缚”而分别

  焉!何有“见可执取”而分别焉!何有“掉举可散乱”而分别焉!何有“疑可不决定”而

  分别焉!又何有“随眠可强力”而分别焉!彼已舍断彼等之诸行。舍断诸行之故何有

  依趣而分别彼焉![即何有分别彼]“地狱有情”、“畜生”、“饿鬼”、“人”、“天”、

  112 “有色者”、“无色者”、“有想者”、“无想者”、又“非想非非想者)焉!无其因缘、无

  其缘、无其原因,岂陷于分别焉!“此世”者,是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

  间、界世间、处世间。此是“何须此世妄分别”[之义]。故世尊宣示:

  在彼对兹见闻觉        遍计微想尚无事

  彼婆罗门不见取        何须此事妄分别

  八 [诸漏尽者于诸法]    不与分别不重视

  诸法[六十二恶见]    不被彼等所认受

  婆罗门由戒与务        不被导[运与连行]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                                 一三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三四

  如斯行者到彼岸        [舍断烦恼]不还来  (八○三)

  “[诸漏尽者于诸法],不与分别与重视”[之句中],分别(一)是爱分别(二)是见分别

  之二分别。

  (一) 2爱分别者云何?依于渴爱之物而为“此是我之物,彼是我之物,此等是我之

  物,此各各是我之物,唯此是我之物,[此是]我之色、声、香、味、触、敷物、衣

  物、奴婢、奴仆、山羊、羊、鸡、豚、象、牛、马、牝马、田园、宅地、金[银]、

  货币、村、镇、王市、国土、地方、[四兵之]营舍、仓库”而无境界、限界、限定、

  制限而只要是我执把取所执物──又一切大地亦依渴爱而为我执──,乃至令百八

  渴爱之作用。此是爱分别。

  113     (二)见分别者云何?乃有二十事之有身见,有十事邪见,有十事边见,于所有如

  是类之见、恶见、见执、见难路、见曲邪、见异动、见结、执、执取、住著、取、

  邪道、邪路、邪性、异学处、邪倒执、违邪执、颠倒执、邪执、对不如实而如实执

  乃至六十二见。此是见分别。

  彼等以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故,不分别爱分别或

  见分别,不令生,不令发生,不起,不令生起。此是“不分别”[之义]。

  不重视[之句中],重视者,是爱重视与见重视之二重视……乃至(前之爱分别

  参照)……此是爱重视……乃至(前之见分别参照)……此是见重视。彼舍断爱重

  视,舍遣见重视。舍断爱重视舍遣见重视故,无论于爱、见皆不重视而行,不以爱

  为幢幡,不以爱为旗帜,不以爱为主,不以见为幢幡,不以见为旗帜,不以见为主,

  无论于爱见不从而行。此是“不与分别与重视”[之义]。

  “诸法[六十二恶见],不被彼等所认受”[之句中],“诸法者,是六十二恶见”。

  “彼等”者,是阿罗汉、漏尽者。“不被认受 3”者,以“世间是常,唯此为真实,其他

  为虚妄”而不被认受。“世间是无常……乃至(七七页参照)……如来死后非存在非

  不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而不被认受。此是“诸法[六十二恶见],不被彼等

  所认受”[之义]。

  “婆罗门由戒与务,不被导[运与连行]”[之句中],“不”者,乃否定也。婆罗

  114 门者是拒外七法故为婆罗门……乃至(一○四页以下参照)……无依止者此被言“婆

  罗门”。“婆罗门由戒与务,不被导[运与连行]”者,是婆罗门由戒或由务或由戒与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                                 一三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三六

  务而不行,不被导,不被运,不被带去。此是“婆罗门由戒与务不被导运与连行”[之

  义]。

  “如斯行者到彼岸,[舍断烦恼]不还来”[之句中],彼岸者,是不死(甘露)、

  涅槃也。即所有之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离贪、灭、涅槃。“到

  彼岸”者,是到彼岸,达彼岸,到终边,达终边,到终点,达终点……乃至(二三页

  以下参照)……无再有之事。“不还来”者,是由须陀洹道舍断所有烦恼不再还来,

  不归来。由斯陀含道舍断所有烦恼不再还来,不归来。由阿那含道舍断所有烦恼不

  再还来,不归来。由阿罗汉道舍断所有烦恼不再不还来,不归来。此是“如斯行者到

  彼岸,舍断烦恼不还来”[之义]。

  “如斯者”,是阿罗汉依五行相而如斯者(如同者)。(一)对好恶之物是如同。(二)已

  舍故是如同。(三)已度故是如同。(四)已脱故是如同。(五)说彼[之德]是如同。

  (一)阿罗汉对好恶之物是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对利得是如同,对不利得亦是如

  同,对名声是如同,对不名声亦是如同,对赏赞是如同,对讥訾亦是如同,对乐是

  如同,对苦亦是如同。假令以香涂一腕,虽以斧击一腕,对彼无有贪染,对此无有

  嗔恚。舍断随导[贪]与嗔恚,离越胜败,超越顺境、逆境。如是阿罗汉对好恶是

  如同。

  115     (二)阿罗汉已舍故是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已舍贪、唾弃、脱、舍断、舍遣。已舍、

  唾弃、脱、舍断、舍遣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

  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

  切不善行。如是阿罗汉已舍故是如同。[任何阿罗汉亦皆同已舍一切烦恼]。

  (三)阿罗汉已度故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已度欲流、度有流、度见流、度无明流、

  度一切轮回路 4、越度、度出、越过、超越、离越。彼[梵行]已成,[所作]已辨

  ……乃至……彼无再有之事。如是阿罗汉已度故是如同。[任何阿罗汉亦同已度]。

  (四)阿罗汉已脱故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已由贪心脱、解脱、善解脱。由嗔心脱、

  解脱、善解脱。由痴心脱、解脱、善解脱。由忿、恨、覆、恼、嫉、悭、谄、诳、

  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

  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心脱、解脱、善解脱。如是阿罗汉已脱故是如同。[任何阿

  罗汉亦同已脱]。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                                 一三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三八

  (五)阿罗汉说彼[德]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对彼戒是具戒者说彼[德]是如同。

  对彼信有信者说彼[德]是如同。对彼精进是具精进者说彼[德]是如同。对彼念

  有念者说彼[德]是如同。对彼定是具定者说彼[德]是如同,对彼慧是具慧者说

  彼[德]是如同。对彼明是三明者说彼[德]是如同。对彼神通是六神通者说彼[德]

  116 是如同。如是阿罗汉说彼德是如同。[任何阿罗汉亦同有种种之德]。此是“如是行者

  到彼岸,舍断烦恼不还来”[之义]。故世尊宣示:

  诸漏尽者于诸法          不与分别不重视

  诸法[六十二恶见]      不被彼等所认受

  婆罗门由戒与务          不被导[运与连行]

  如斯行者到彼岸         [舍断烦恼]不还来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毕。

  注 1  以下之说明欴出本卷八页以下。

  2  底本在此之前……乃至……此是爱分别……乃至……此是见分别虽有省略之说明文,以

  下同一说明以揭全文举属省略两者是重覆记载。故两者之中除去其一乃为至当。今从暹罗

  本存详说文,除去省略文。此详说文本卷六九页以下参照。

  3  不认受(na paticchitase)在底本及暹罗本虽释 na 之字,今在文义上以此加译。

  4  一切轮回路(Sabba-Samsarapatham)底本虽有Sabba-Sankharapatipatham 今从异

  本及暹罗本。

  117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  [人间]此命实短少          在由百岁以下死

  虽生过于[百岁]者          彼亦又为老而死  (八○四)

  “[人间之]命实短少”[之句中],命者是寿 1、存续、维持、动作、活动、护

  持、命、命根。而依[次之]二理由命是短少。[即](一)存续之少故命是短少。又(二)

  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命是短少。

  (一)存续少故命是短少者云何?过去心刹那之[有情]已生存者,非现生存,当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三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四○

  非生存。未来心刹那之[有情]是当生存者,非现生存,非已生存。现在心刹那之

  [有情]于现生存者,非已生存,当非生存。

  命身苦乐[受]    单一心[刹那]

  不过为相应        刹那急速转

  八万四千劫        存续有诸天

  彼等尚二心        一同不生存

  118               此世之死者        存续者已灭

  诸蕴皆相等        已去不结生

  直前已破坏        未来当破坏

  诸蕴中间灭        坏相无别异

  [心]不生无生     现起有生存

  心灭世间死        第一义施设

  譬如水至低        为欲所左右

  [心]缘于六处     断绝转无暇

  已坏不止在        未来者无聚

  现生者存续        锥尖芥子粒

  彼现生诸法        豫定将破坏

  坏灭法存续        前灭法不杂

  不见破坏来        去亦为不见

  空中起电光       [须臾]生而灭

  如是乃“存续之少故,命成为短少”[之义]。

  (二)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命短少者云何?命连结于入息,命连结于出息,命

  连结于出入息,命连结于[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命连结于暖(身热),命连结于段

  食,命连结于识。此等[出入息等]之根本是脆弱,此等之前因亦是脆弱,此等之

  诸缘亦是脆弱,[此等]发生因之[渴爱]亦脆弱。与此等俱存[色、无色法]亦是

  脆弱。与此等相应诸法亦是脆弱,与此等俱生[诸法]亦是脆弱,努力[起生死之

  渴爱]亦是脆弱,此等诸法是相互常脆弱。此等相互不确立、此等相互令坏灭、然,

  119 相互不救护、又此等他相互存续、又无令他生者。又任何依任何亦不能舍,然,此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四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四二

  等一切成为自破坏者。依于前诸法而令此等[诸法]能发生。令发生之[前诸法]

  此先灭。前[之诸法]与后[之诸法]亦相互决无相见。如是乃自味[自己之作用]

  少故是“命成为短少”[之义]。

  又若比于四大王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仅少,命是刹那,命是

  轻少,命是些少,命是暂时,命不久住。若比于三十三天、夜摩天、都率天、化乐

  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仅少,命是刹那,命

  是经少,命是些少,命是暂时,命不久住也。

  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丘 2!人人之寿命此短少,[忽而]应至来世。[故]应

  磨慧,应作善,应行梵行。生之者无有不死。诸比丘!长命者亦不过[生存]百岁

  内外。

  人人之寿是短少          善人对彼应轻视

  如[救]头燃应须行      无有死之不来事

  昼夜过去[无间断]3     命亦刻刻为坏灭

  人人寿命终尽事          犹如小川之流水”

  120     “人间之命实短少,在由百岁以下死”者,乃于竭罗蓝 4之时亦死亡、死、灭失、

  坏灭。于阿浮陀之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闭尸之时亦死亡、死、灭失、坏

  灭。于犍南之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波沙佉之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

  虽任其生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产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生后]

  半月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生后]一个月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

  生后]二个月、三个月、四个月、五个月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生后]六个

  月、七个月、八个月、九个月、十个月、一个年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二

  岁、三岁、四岁、五岁、六岁、七岁、八岁、九岁、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

  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此是

  “在由百岁以下死”[之义]。

  “虽生过于百岁者”者,是越百岁而生者,[其后]活一年,又活二年,又活三年,

  又活四年,又活五年,又活十年,又活二十年,又活三十年,又活四十年。此是“虽

  生过于百岁者”[之义]。

  121     “彼亦又为老而死”者,乃老,长,耆年,达重龄,老龄,齿落,发白,发断,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四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四四

  头秃,皱寄,手足生斑点,身曲屈,至依杖至步行时,彼亦又为老而死亡、死、灭

  失、坏灭。

  由死无脱事 5        宛如熟果实

  早朝[仍在树]      有落之怖畏

  人生亦如是          常有死怖畏

  又譬如陶工          粘土作器具

  最后一切坏          人命亦如斯

  幼少长大者          愚者与贤者

  为死所左右          一切[必]至死

  为死所打败          彼等父及子

  亲类又亲类          无救由他世

  现见种种亲          续语诸亲人

  如牛引屠场          见死魔带去

  如斯世间人          死老所攻击

  此是“彼亦又因老而死”[之义]。故世尊宣示:

  人间此命实短少          在由百岁以下死

  虽生过于百岁者          彼亦又为老而死

  二  人人为我执物愁          盖无遍取之常事

  彼成变灭之状态          见斯不可家居住  (八○五)

  122     “人人为我执物愁”[之句中],“人人”者,是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在

  家者、出家者、天、人也。“我执”者,是爱我执与见我执之二我执……乃至(五六

  页参照)……此是爱我执……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我执。人人惧我

  所执事物将被夺时而愁,夺取时亦愁,夺去后亦愁。人人惧我所执事物将变易物时

  亦愁,在变易时亦愁,变易之后亦愁、疲、悲泣、捶胸而泣,陷于蒙昧。此是“人人

  为我执物愁”[之义]。

  “盖无遍取之常事”[之句中],遍取者,是爱遍取与见遍取之二遍取……乃至(五

  六页参照)……此是爱遍取(以渴爱把握认识之物)……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

  ……此是见遍取(以恶见把握认识之物)。爱遍取是无常、有为、缘生、尽灭法、衰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四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四六

  灭法、离贪法、灭法、变易法。见遍取是无常、有为、缘生、尽灭法、衰灭法、离

  贪法、灭法、变易法。

  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丘 6!汝等于常、恒、常住、不变易法而永远仍如彼之

  存续,见如是而遍取(把握认识之物)耶?”“实不然,尊师!”“善哉,诸比丘!我

  于诸比丘常、恒、常住、不变易法而永远仍如彼之存续,不以观见如是而遍取。”无

  有遍取之常、恒、常住不变易法之物,[此是]不存,不存在,不能得。此乃“盖成

  为无遍取之常事”[之义]。

  “彼成变灭之状态”者,乃[彼]存、存在别异、变灭、变异之状态,是[彼之

  状态]为得之物。

  123     即世尊如是宣示:“阿难 7!勿愁事,勿悲泣。我岂非如次说耶?“一切可爱、

  可意之人人必有别异(生别)、变灭(死别)、变异(死后处异)。”阿难!如何于此

  处将得[常住]耶?所有生、存在、有为、坏灭法,实[愿]勿坏灭者,无有此道

  理”。前前之蕴、界、处之变易、变异之故,转起后后之蕴界处。此是“彼成变灭之

  状态”[之义]。

  “见斯不可家居住”[之句中],斯者,是此句之接续,句之相合,句之圆满,字

  之合体,文之接著,句之次第也。如斯见、观、考量、度知、辨知、明了我执是变

  灭之物。此“见斯”[之义]。“不可家居住”者,是断一切家居之障碍,断妻子之障碍,

  断亲戚之障碍,断友人同僚之障碍,断财宝之障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由家而

  出家为非家,成为无一物之状态,应独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

  此是“见斯不可家居住”[之义]。故世尊宣示:

  人人为我执物愁          盖无偏取之常事

  彼成变灭之状态          见斯不可家居住

  三  人“此我物”而思惟      彼因死去亦被失

  世之贤者已知此          弟子不可向“我执”  (八○六)

  124     “彼因死去亦被失”[之句中],“死”者,是各各之诸有情由有情聚之死没、死亡、

  破坏、灭失、死灭、死、命终、[五蕴之]破坏、尸骸之投弃、命根之断绝。“彼”者,

  是色、受、想、行、识也。“被失”者,是失去、舍、舍弃、灭失、坏灭之事。又如

  是说: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四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四八

  “先于诸财富              有舍人之事 8

  或有人最初              彼等舍财富

  有欲欲之者              有财富不常

  故人忧愁时              我无忧愁事

  月盈成满月              由盈次第亏

  日升灭黑暗              而自行灭没

  敌者世间法              [如斯我]已知

  故人忧愁时              我无忧愁事”

  此是“彼因死去亦被失”[之义]。

  “人此我物而思惟”[之句中],“物”者,乃是色、受、想、行、识。“人”者,是

  [对人间之]称、名称、施设(概念)、世间之言说、名、名业、命名、词、文、称

  呼。“人此我物而思惟”,是由爱思惟而思惟,由见思惟而思惟,由慢思惟而思惟,

  由烦恼思惟而思惟,由恶行思惟而思惟,由加行思惟而思惟,由异熟思惟而思惟。

  此是“人此我物而思惟”[之义]。

  “世之贤者已知此”[之句中],“此”者,是过患。“已知此”者,是已于我执知、

  解、考量、度知、辨知、明了[此之过患]。“贤者”者,是觉慧者、知者、辨知者、

  有慧者。此是“此世贤者已知此”[之义]。

  125     “弟子不可向‘我执’”[之句中],“我执”者,是爱我执与见我执之二我执……

  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我执……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我执。

  “弟子”者,是佛之弟子(佛之信奉者),法之信奉者,僧之信奉者。彼以世尊为我者

  而信奉,世尊摄取其人。

  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丘 9!有诡诈、强情、虚谈、淫猥10、高贡、不等持[之

  不德]所有比丘,此,诸比丘!彼等非我弟子(信奉者)。彼等诸比丘由此法、律之

  离去,彼等于此法、律之无至于增大、增进、广大。然,诸比丘!有不诡诈、不虚

  谈、贤善、不强情、善等持[之德]所有比丘,此,诸比丘!彼等是我弟子(信奉

  者)。彼等诸比丘不离去此法、律,彼等于此法、律至于增大、增进、广大。

  诡诈强情与虚谈        淫猥10高贡不等持

  等正觉者所说法       [彼等]于此无增进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四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五○

  不诡诈与不虚谈             贤善等持不强情

  等正觉者所说法             彼等于此实增进

  “弟子不可向‘我执’”者,我之弟子舍断爱我执,舍遣见我执,不可向我执,不

  可下向、向彼、倾彼、赴彼、信解彼,不可以彼为主。此“弟子不可向我执”[之义]。

  故世尊宣示:

  人“此我物”而思惟        彼因死去亦被失

  世之贤者已知此            弟子不可向“我执”

  126            四  譬如梦中会见者            醒寤之后人不见

  如斯若爱之人人            身亡命终无见事  (八○七)

  “譬如梦中会见者”者,是[譬如于梦而] 会、会合、集合、共集者。此是“譬如

  梦中会见者”[之义]。

  “醒寤之后人不见”者,是譬如睡眠之人见月、见太阳、见大海、见须弥山王、

  见象[兵]、见马[兵]、见步[兵]、见军队、见美园、见美林、见美土地、见美莲

  池、然于“醒寤之后,人亦已不见”。此是“醒寤之后人不见”[之义]。

  “如斯若爱之人人”[之句中],“如斯”者,是[事实]与譬喻照合之[句]。“爱

  之人人”者,是爱慕之人人,[即]母、父、兄弟、姊妹、子、女、友人、同僚、亲

  戚、缘者。此是“如斯若爱之人人”[之义]。

  “身亡命终无见事”[之句中],“身亡”者,是“死而命终”者。“无见事”不睹见[彼

  等],不达、不能得,不获于彼等。此是“身亡命终无见事”[之义]。故世尊宣示:

  譬如梦中会见者           醒寤之后人不见

  如斯若爱之人人           身亡命终无见事

  127           五  被言某某彼之名           彼等亦曾被见闻

  亡后只有人之名           成遣留者可语[此] (八○八)

  “彼等亦曾被见闻”[之句中],“被见”者,是由眼识得所有之物。“被闻”者,是

  由耳识得所有之物。“彼等”者,是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天、人。此是“彼

  等亦曾被见闻”[之义]。

  “被言某某彼之名”[之句中],“彼之”者,是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天、

  人。“名”者,是称、名称、施设、世间之言说、名、名业、命名、词、文、称呼。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五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五二

  “被言”者,是被语、话、说明、言说。此是“被言某某彼之名”[之义]。

  “亡后只有人之名,成遣留者可语此”者,是色、受、想、行、识者被失、舍、

  舍弃、灭失,坏灭唯遣留名。“可语”者,是可述,可语,可话,可说明,可言说。

  此是成遣留者可语此。[之义]。

  “亡后只有人之名”[之句中],亡后者,是死命终之后。“人”者,是有情、人、

  摩奴之子、士夫、补特伽罗、命者、生死者、生者、根行者、摩奴所生者。此是“亡

  后只有人之名”[之义]。故世尊宣示︰

  被言某某彼之名        彼等亦曾被见闻

  亡后只有人之名        成遣留者可语[此]

  128           六  人人贪求我执物        不舍愁悲与悭事

  故见安稳诸牟尼        成为舍遍取而行  (八○九)

  “人人贪求我执物,不舍愁悲与悭事”[之句中],“愁”者,是失亲戚,失财富,

  由病而失[健康],失戒,失[正]见,又失任何之失,又遭遇任何之苦法者之愁、

  忧愁、愁心、内愁、内遍愁、内热、内热恼、心之烧热、忧、愁箭。

  所谓“悲”者,是失亲戚……乃至(前页参照)……失[正]见,又失任何之失,

  又遭遇任何之苦法者之哭、悲哭、悲泣、哭叹、悲叹、泣言、涕泣、号泣、哭泣、

  恸哭。

  “悭”者,是住处悭、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悭之五悭。[即]所有如斯之悭、

  悭吝、悭吝性、杂欲、吝、紧缩、心之坚执此是云悭。又蕴悭亦是悭,界悭亦是悭,

  处悭亦是悭。把持是云悭。

  “贪求”者,是渴爱。即成为所有贪、染贪……乃至(九页以下参照)……贪欲、

  贪、不善根。“我执”者,是爱我执与见我执之二我执……乃至(六九页参照)…

  129 …此爱我执……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我执。

  [人人]者,是防使我执事物惧将夺去时亦愁、夺去时亦愁,变易时亦愁,已

  变易之后亦愁。[人人]者,是防使我执事物惧将变易时亦愁,变易时亦愁,已变易

  后亦愁。[人人]者,是防我执事物惧将夺去时亦悲,夺去时亦悲,夺去后亦悲。[人

  人]者,是防我执事物惧将变易时而悲,变易时亦悲,已变易后亦悲。[彼等]护、

  守、遍取我执之事物,[他]被我所执之事物而悭。[彼等]对我执之事物而愁,愁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五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五四

  而不舍、悲而不舍、悭而不舍、贪求而不舍、不舍断、不除去、不灭除、不令灭无。

  此是“人人贪求我执物,不舍愁悲与悭事”[之义]。

  “故见安稳诸牟尼,成为舍‘遍取’而行”[之句中],“故”者,是是故,是于其

  理由、其因、其缘、其因缘。此是故也。“诸牟尼”者,乃云智是牟那。即所有慧、

  知解……乃至(六四页以下参照)……是不痴、择法、正见。具备其智达牟那者是

  牟尼。有身牟尼、语牟尼、意牟尼之三牟尼……乃至(八一页以下参照)……超著、

  网,此是牟尼。遍取者,是爱遍取与见遍取之二遍取(把握认识之物)……乃至(五

  六页参照)…此是爱遍取……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遍取。诸牟尼

  舍断爱遍取,舍遣见遍取而行、住11、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见安稳”

  [之句中],云不死(甘露)、涅槃为安稳。[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

  130 爱之灭尽、离贪、灭、涅槃。见安稳者,是见安稳,见救护所,见避难所,见归依

  所,见无畏,见无死,见不死,见涅槃者也。此是“故见安稳诸牟尼,成为舍遍取而

  行”[之义]。故世尊宣示:

  人人贪求我执物            不舍愁悲与悭事

  故见安稳诸牟尼            成为舍遍取而行

  七  比丘行将离滞著            远离于亲近座所

  于彼称言有和合(涅槃等)    不现自己存在中  (八一○)

  “比丘行将离滞著”[之句中],谓离滞著七有学之行者。阿罗汉是无滞著者。何

  故云离滞著七有学之行者耶?彼等由各各之[境]令心离之滞著、令反转、令转还、

  遮止、抑制、防遏、护、守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即]于眼门

  令心不滞著,令反转、令转还、遮止、抑制、防遏、护、守、行、住、动作、活动、

  护持、持续、维持。于耳门令心、于鼻门令心、于舌门令心、于身门令心、于意门

  令心不滞著,令反转、令转还、遮止、抑制、防遏、护、守、行、住、动作、活动、

  131 护持、持续、维持。譬如羽毛于投火中又腱片缩曲、为丸而不伸,如是彼等[七有

  学]由各各之[境]令心离滞著,令反转、令转还、遮止、抑制、防遏、护、守、

  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是故云“将离七有学滞著行者”。“比丘”

  者,是善凡夫比丘又有学比丘。此“比丘行将离滞著”[之义]。

  “远离于亲近座所”[之句中],坐处云为座所。[即]是床、椅子、座蒲团、席、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五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五六

  皮革、草蓐、柴薄、蒿蓐。彼之座所免见不适当之色,离、远离,免闻不适当之声,

  离、远离,嗅不适当之香、尝不适当之味、触不适当之触,免不适当之五种欲,离、

  远离。“亲近”者,是[亲近]于如斯座所,近而使用[彼],受、受用、享受、常受。

  此“远离于亲近座所”[之义]。

  “于彼称言有和合。不现自己存在中”[之句中],和合者,(一)众和合,(二)法和合,

  (三)不生和合之三和合。

  (一)众和合者云何?假令比丘虽是多数,和合、和悦、无异诤、如水乳、相互以

  132 爱眼相见而住,此是众和合。

  (二)法和合者云何?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

  道。彼等一同跳入于涅槃,信乐、住立、解脱。于彼等诸法无有异诤、异论之事,

  此是法和合。

  (三)不生和合者云何?假令比丘虽是多数,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而彼涅槃界无

  有过与不足。此是不生和合。

  “存在中”者,于地狱有情存在地狱,于畜生存在畜生界、于饿鬼存在饿鬼界。

  于人存在人世间,于天存在天世间。

  “于彼称言有和合,不现自己存在中”者,于彼有此之和合,有此之至适当,有

  此之适合,有此之随顺。彼如斯行道而自己不现于地狱,自己不现于畜生界,自己

  不现于饿鬼界,自己不现于人世间,自己不现于天世间如是称言,如是语,如是话,

  如是说明,如是言说。此“于彼称言有和合,不现自己存在中”[之义]。故世尊宣示:

  比丘行将离滞著            远离于亲近座所

  在彼被言有和合            不现自己存在中

  133           八  牟尼不依一切处            不为爱者不爱者

  如水不著于[荷]叶        彼悲泣悭[无著事] (八一一)

  “牟尼不依一切处”[之句中],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

  与法之十二处云为一切。“牟尼”[之句中],智云为牟那。[即]所有慧、知解……

  乃至(五一页以下及六五页以下参照)……超越著、网,此是牟尼。“无依著”者,

  是[依于]爱依与见依之二依……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依……乃至(五

  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依。牟尼是舍断爱依,舍遣见依,不依著眼,不依著耳,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五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五八

  不依著鼻,不依著舌,不依著身,不依著意,不依著色、声、香、味、触、法、施

  主家、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

  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于见闻觉识之诸法不依著,不依止、不

  系著、不著、不缚著、不信解、以出离、弃遣、离脱、离缚,以不受限定之心而住。

  此是“牟尼不依一切处”[之义]。

  “不为爱者不爱者”[之句中],“爱者”者,是(一)有情,(二)诸行之二爱者。

  134     (一)爱有情者云何?乃于此处彼欲彼等[有情]之利、欲益、欲幸福、欲瑜伽安

  稳所之母、父、兄弟、姊妹、子、女、友人、同僚、亲戚、缘者。此是爱有情。

  (二)爱诸行者云何?乃为可意之色,可意之声、可意之香、可意之味、可意之触。

  此是爱诸行。

  不爱者是(一)有情(二)诸行之二不爱者。

  (一)不爱之有情者云何?于此处彼欲彼等有情之不利,欲不益,欲不幸,欲不瑜

  伽安稳,欲在夺命[之人人]。此是不爱之有情。

  (二)不爱之诸行者云何?乃不可意之色,不可意之声,不可意之香,不可意之味,

  不可意之触。此是不爱之诸行。

  “不为爱者不爱者”,是“此有情是我爱者”,“此等诸行是我之适意”依贪而12无

  为爱者。“此有情是我之不爱者”,“此等诸行是我之不适意”依嗔恨而无为不爱者。

  不令生[爱与不爱],不令发生、不起、不令生起。此是“不为爱者不爱者”[之义]。

  “如水不著于[荷]叶,彼悲泣悭[无著事]”[之句中],“彼”者,是彼之阿罗

  汉、漏尽者。“悲泣”者,是失亲戚,失富,由病而失[健康],失戒,失正见,又失

  任何者,又遭遇任何之苦法者之哭、悲哭、涕哭、悲泣、哭叹、悲叹、泣、涕泣、

  号泣、哭泣、恸哭、大恸哭也。“悭”者,是住处悭、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悭

  之五悭。[即]所有如斯之悭、悭吝、悭吝性、杂欲、吝、紧缩、心之坚执,此云为

  135 悭。又蕴悭亦是悭,界悭亦是悭,处悭亦是悭。把持云为悭。

  “如水不著于[荷]叶”[之句中],“叶”者,云是荷叶。“水”者,云是水。譬如

  水不著荷叶,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如是对彼之阿罗汉、

  漏尽者之人不著悲泣与悭,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出离、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五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六○

  弃遣、为解脱离缚,[彼]住以不受限定之心。此是“如水不著于荷叶,彼悲泣悭无

  著事”[之义]。故世尊宣示:

  牟尼不依一切处        不为爱者不爱者

  如水不著于[荷]叶    彼悲泣悭[无著事]

  九  譬如水滴于荷叶        譬如水不著莲叶

  如斯牟尼见与闻        又对觉法无染著   (八一二)

  “譬如水滴于荷叶”[之句中],水滴者,是水珠也。荷叶者,乃莲之叶。譬如水

  滴不著于莲叶,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之义]。此是“譬

  如水滴于荷叶”。

  “譬如水不著莲[叶]”[之句中],“莲”者,是莲华。“水”者,是水也。譬如水

  不著于莲华,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之义]。此是“譬如

  水不著于莲[叶]”。

  136     “如斯牟尼见与闻,又对觉法无染著”[之句中],“如斯”是照合譬喻为[事实]

  之[句]。牟尼者,乃智云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六五页以下参照)

  ……超越著、网,此是牟尼。“著”者,是爱著见著之二著……乃至(五六页参照)

  ……此是爱著……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著。牟尼舍断爱著,舍遣见

  著,不著于“见”,不著于“闻”,不著于“觉”,不著于识,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

  不在附著,不在染著而、出离、弃遣、离脱、离缚,以不受限定之心而住。此“如斯

  牟尼见与闻,又对觉法无染著”[之义]。故世尊宣示:

  譬如水滴于荷叶          譬如水不著莲叶

  如斯牟尼见与闻          又对觉法[无染著]

  一○  除遣者实[总]见闻      关系觉者不思惟

  [彼]不由他求清净       于彼无贪无离贪   (八一三)

  “除遣者实[总]见闻,关系觉者不思惟”[之句中],除遣者云以慧除遣。[即]

  所有慧、知解……乃至(五一页以下参照)……是不痴、择法、正见。

  由何云以慧除遣耶?由彼之慧除遣身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语恶行,洗、

  洗扫、洗除、除遣意恶行,洗之、洗扫、洗除、除遣贪,洗之、洗扫、洗除,嗔、

  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六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六二

  137 烦恼洗除、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被除遣、洗、洗扫、

  洗除。由此而云慧是除遣。

  或由正见而除遣邪见,洗之、洗扫、洗除,由正思惟而除遣邪思惟,洗之、洗

  扫、洗除,由正语而除遣邪语,由正业而除遣邪业,由正命而除遣邪命,由正精进

  而除遣邪精进,由正念而除遣邪念,由正定而除遣邪定,由正智而除遣邪智,由正

  解脱而除遣邪解脱,洗之、洗扫、被洗除。或又由八支圣道而除遣一切烦恼、一切

  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洗之、洗扫、洗除。

  阿罗汉乃具此等之除遣法,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也。故阿罗汉是除

  遣者。彼是除遣贪,除遣恶,除遣烦恼,除遣热恼故是除遣者。

  “除遣者实见与闻,关系觉者不思惟”者,是除遣者[以爱、见、慢等]不思惟

  见,于见中不思惟[有我],由见不思惟[以外有我],不思惟于我有见。[以爱、见、

  慢等]不思惟闻,于闻中不思惟[有我],由闻不思惟[以外有我],不思惟于我有

  闻。[以爱、见、慢等]不思惟觉,于觉中不思惟[有我],由觉不思惟[以外有我],

  于我不思惟有觉。[以爱、见、慢等]不思惟识,于识中不思惟[有我],由识不思

  惟[以外有我],于我不思惟有识。

  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丘13!‘我是[常]存’者,此是执思。‘此我是生存’

  者,此是执思。‘我是[常]存’者,此是执思。‘我应不[常]存’者,此是执思。

  138 ‘我是有色者’者,此是执思。‘我是无色者’者,此是执思。‘我是有想者’者,

  此是执思。‘我是无想者’者,此是执思。‘我是非想非非想者’者,此是执思。诸

  比丘!执思是病,执思是痈,执思是箭,执思是祸。故实诸比丘!‘我等以心无执

  思而住’如是,诸比丘!实汝等应当学”。此是“除遣者实见与闻,关系觉者不思惟”

  [之义]。

  “[彼]不由他求清净”者,乃除遣者是念处以外,正勤以外,神足以外,根以外,

  力以外,觉支以外,八支圣道以外之其他不净道、邪行道、不出路而不求、不乐、

  不冀求、不希望、不欲求、不热望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彼不由

  他求清净”[之义]。

  “于彼无贪无离贪”者,乃于一切愚凡夫是有贪,于善凡夫并七有学是有离贪。

  于阿罗汉是无贪,无离贪。彼已离贪,离贪故有贪之尽,离嗔故有嗔之尽,离痴故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六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六四

  有痴之尽。彼[梵行]已成,[所作]已辨……乃至……彼无再有。此是“于彼无贪

  无离贪”[之义]。故世尊宣示:

  除遣者实[总]见闻      关系觉者不思惟

  [彼]不由他求清净       于彼无贪无离贪

  第六  老经之义释毕。

  注 1  以下底本一一九页至最后三页之说明文,既出于本卷四八页以下。彼处之注亦请参照。

  2  以下由S.I,108之引用。

  3  以下由S.I,109之引用。

  4  羯罗蓝(Kalala)译为凝滑。云父母两精初和合凝结状态,受胎后第一周间。阿浮陀

  (abbuda)译为胞。云在凝滑上生薄皮肤之物,受胎后第二周间。闭尸(Pesi)译为血

  肉。受胎后第三周间之状态,成为血肉之渐次凝固物。犍南(ghana)译为坚肉。受胎后

  第四周间由液状成为完全固态之物。波沙佉(pasakha)译为支节,受胎第五周以后至出

  产前之状态,此间肢节、发、毛等形相圆满。

  5  以下五偈半是由Sn.576-581 ab 之引用。第一偈J.IV,127;VI,28;Vm.231;增一阿含二六

  (大正藏二、六九○c),中本起经卷下(大正藏三、一六○c),法句经卷下(大正藏四、

  五七四 a),法句譬喻经卷四(大正藏四、六○六a),出曜经卷一(大正藏四、六一四 a),

  法集要颂经卷一(大正藏四、七七七 b)等参照。第二偈D.II,120;Vm,231;法句经卷上(大

  正藏四、五五九a),法句譬喻经卷一(大正藏四、五七五 c),出曜经卷一(大正藏四、

  六一四 a),法集要颂经卷一(大正藏四、七七七b)等参照。第三偈D.II,120;J.IV,127

  等参照。

  6  以下大体由M.I,137之引用。

  7  以下由D.II,144 之引用。长阿含卷三(大正藏一、一六c)等参照。

  8  以下之二偈由J.III,154之引用。

  9  以下成为由A.II═It.P,112f之引用。

  10  淫猥(Sing1)在底本虽有Sang1今从引用原文。

  11  住(Vihamsu)在底本虽有Vicrimsu 今从屡屡所出一连之定型句译出。

  第六  老经之义释                                       一六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六六

  12  由贪(ragavasena)而在底本虽有bhangavasana 今从异本及暹罗本。

  13  以下由S.IV.203 之引用。

  139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尊者帝须弥勒曰:

  一“耽溺淫[法]者        我师语其害

  已闻师之教            我等学远离”  (八一四)

  “耽溺淫法者”[之句中],淫法者,是所有不妙法、野卑法、贱劣法,粗恶、秽

  污 1、密事而是[男女]二人之成就者。由何而云淫法耶?[淫法]者,乃有贪有

  染贪[有烦恼之]流漏有缠结,以夺[善]心而为[烦恼],同似两人之[行]法也。

  由此而云为淫法。譬如两人之为斗争者云为淫者,两人之口论者云为淫者,两人之

  议论者云为淫者,两人之异诤者云为淫者,两人之诤论者云为淫者,两人之论议者

  云为淫者,两人之谈论者云为淫者,如是,[淫法]有贪有贪染有[烦恼],流漏有

  缠结,以夺[善]心而为[烦恼之]同似两人之[行]法。由此而云为淫法。“耽溺

  淫[法]者”,乃行淫法、加行、热心、专心、行彼、屡屡行彼、重彼、向于彼、倾

  于彼、赴于彼、信解彼、是使彼、为主者。此是“耽溺淫[法]者”[之义]。

  140     “尊者帝须弥勒曰”[之句中],“曰”者,是[如斯]此句之接续、句之相合、句

  之圆满、字之合体、文之接著、句之次第也。“尊者”者,此敬语、敬重语、尊重语、

  尊敬语。“帝须”者,是彼长老之名、称、名称、施设、言说、名、名业、命名、词、

  文、称呼也。“弥勒”者, 2是彼长老之姓、称、名称、施设、言说、名、名业、命

  名、词、文、称呼。此是“尊者帝须弥勒曰”[之义]。

  “我师语其害”者,是对其“害”、恼害、恼苦、打击、灾祸、灾患,且言、示、

  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也。我师此是敬语、敬重语、尊重语、尊敬

  语。此是“我师语其害”[之义]。

  “已闻师之教”者,是已闻、听、把取、忆持、省察师之语、语句、说示、示教、

  教示。此是“已闻师之教”[之义]。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六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六八

  “我等学远离”[之句中],远离者, 3(一)身远离、(二)心远离、(三)依远离之三远离。

  (一)身远离者云何?于此处有比丘,令远离卧坐所,[即]亲[住]于阿练若、树

  下、山岳、溪谷、冢墓、森林、露地、蒿积之处,以身远离而住。彼独行,独住,

  独坐,独卧,独入村行乞,独[由行乞]归,独私坐[禅],独经行,独行,住、动

  作、作为、护[威仪]而度日生活。此是身远离。

  (二)心远离者云何?入于初禅定者之心远离[五]盖。入于第二禅定者之心远离

  寻、伺。入于第三禅定者之心远离喜。入于第四禅定者之心远离苦乐。入于空无边

  处定者之心远离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入于识无边处定者之心远离空无边处想。

  141 入于无所有处定者之心远离识无边处想。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者之心远离无所有处

  想。须陀洹之心远离有身见、疑、戒禁取、见随眠、疑随眠及与彼等一同之诸烦恼。

  斯陀含之心远离粗欲贪结、嗔恚结、粗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一同之诸烦恼。

  阿那含之心远离微俱之欲贪结、嗔恚结、微俱之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一同

  之诸烦恼。阿罗汉之心远离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

  无明随眠及与彼等一同之诸烦恼及外之一切相[诸行之因]。此是心远离。

  (三)依远离者云何?烦恼、蕴、行云为依。不死(甘露)、涅槃云为依远离。彼寂

  止彼之一切行、舍遣一切依、爱之尽灭、离贪、灭。此是依远离。

  于身引退而出离乐之人人是身远离。于心遍净而达于第一净白之人人是心远

  离。无依离行之人人是依远离。

  “我等学远离”者,彼长老由元来已以学而学。然请法之说示,如是,是言“我等

  学远离”,故长老帝须弥勒言。

  尊者帝须弥勒曰:

  “耽溺淫[法]者         我师语其害

  已闻师之教              我等学远离”

  142           二  世尊宣示:“弥勒!

  耽溺淫[法]者          即[我]教亦失

  又[彼]邪行道          此非彼圣法    (八一五)

  “耽溺淫法者”[之句中],淫法者,是所有不妙法、野卑法、贱劣法、粗恶、秽

  污、密事而是(男女)二人之成就者。由何而云淫法耶?[淫法]者,乃有贪有染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六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七○

  贪,有[烦恼之]流漏有缠结,以夺善心而为烦恼,同似两人之(行)法。由此而

  云为淫法。譬如两人之为斗争者云为淫者,两人之口论者云为淫者,两人之议论者

  云为淫者,两人之异诤者云为淫者,两人之诤论者云为淫者,两人之论议者云为淫

  者,两人之谈论者云为淫者,如是,[淫法]有贪有染贪有烦恼之流漏有缠结以夺[善]

  心而为烦恼之同似两人之[行]法。由此而云为淫法。“耽溺淫法者”,乃行淫法、

  加行、热心、专心、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

  是在使彼为主者。此是“耽溺淫法者”[之义]。

  “弥勒”!是世尊由彼长老之姓而呼唤。“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也。又贪之

  破坏者故是为世尊,嗔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痴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见之破坏者

  故是为世尊,棘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烦恼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颁法宝、颁与、

  颁布故是为世尊。诸有之终熄者故是为世尊。修习身、修习戒、修习心(定)、修习

  慧故是为世尊。或者世尊在阿练若、森林之边鄙无(人)声,无(骚)音,无人人

  143 之情景,应住隐于人,禅思受用适当卧坐所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衣服、食物、

  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义味、法味、解脱味、增上戒、

  增上心、增上慧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故是为世尊。又

  世尊受用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十想修习、十遍定、

  安般念定、不净定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

  七觉支、八支圣道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十如来力、四无畏、四无碍解、六神通、

  六佛法 4故是为世尊。所谓世尊 5之名非由母而作,非由父而作,非由兄弟而作,

  非由姊妹而作,非由朋友同僚而作,非由亲戚、缘者而作,非由沙门、婆罗门而作,

  非由天神而作。此所谓世尊之(名)成为诸佛世尊于菩提树下解脱之后而获得作证

  一切知智时,为共同施设。此乃世尊宣示:“弥勒!”[之义]。

  “即我教已失”者,失二方面之教。[即](一)教说之教亦失,(二)行道之教亦失也。

  (一)教说之教者云何?乃令所有彼学得契经、祇夜、记说、偈、自说、如是语、

  本生、未曾有法、毗陀罗此是教说之教。此亦失去、丧失、被拒外。

  144     (二)行道之教者云何?乃正行道、随顺行道、无敌行道、随义行道、法随法行道、

  诸善之完成、诸根门之守护、食之节量、向警寤之努力、念正知、四念处、四正勤、

  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此是行道之教。此亦失去、丧失、被拒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七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七二

  外。如是,乃“即我教亦失”[之义]。

  “又[彼]行道邪”者,是杀生物,取不与物,破[入他]家之隙间,行掠夺,

  包围家,待伏路边[而为强盗],通他妻,语妄语而行邪道。

  “此非彼圣法”者,所谓此是邪行道者,此于彼之人是非圣法、愚法、痴法、无

  智法、不死憍乱(捕鳗论、诡辩论)此是“此非彼圣[法]”[之义]。故世尊宣。

  世尊宣示:“弥勒!

  耽溺淫[法]者        即[我]教亦失

  又[彼]邪行道        此非彼圣法”

  三  出家尝独行            后受用淫者

  于世间放恣            驾兽劣凡夫  (八一六)

  “尝独行”者,乃由二方面[即](一)由出家之称,(二)由舍离群之义而尝独行。

  (一)由出家之称而尝独行者云何?是断一切家住之障碍,断妻子之障碍,断亲戚

  之障碍,断朋友、同僚之障碍,断财富之障碍,剃须发,缠袈裟衣,由家出而为非

  145 家,近无一物之状态而独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能维持。如是乃由出

  家之称而独行。

  (二)由舍离群之义尝独行者云何?彼如是为出家者而独于阿练若、森林之边鄙,

  无人声,无骚音,无人人之情景,应住隐于人禅思受用适当之卧坐所,彼独行,独

  立,独坐,独卧,独入于村行乞,独由行乞归,独私坐[禅],独为经行,独行,独

  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如斯,成为由舍离群[之义]尝能独行”。

  “后受用淫者”[之句中],淫法者,乃所有不妙法……乃至(一六六页参照)……

  由此云为淫法。“受用淫者”,是彼于他时[于后]放弃佛、法、僧[三]学,还转

  卑俗而受淫法,受用、享受、常受。此是“受用淫者”[之义]。

  “于世间放恣如驾兽”[之句中],驾兽者,是象驾兽、马驾兽、牛驾兽、山羊驾

  兽、羊驾兽、骆驼驾兽、驴驾兽也。“放恣”而不调御、不训练、不调练之[驾兽]

  踏入邪路,乘撞树株及石之凹凸,使驾兽[自身]亦乘者亦破坏[负伤],落于断崖。

  譬如彼之放恣不调和、不调御、不训练之驾兽踏入邪路,如是,似放恣之驾兽,彼

  放纵者踏入于邪路、抱邪见……乃至……行邪定。譬如彼放恣、不调御、不训练、

  不调练之驾兽、乘撞树株及石之凹凸,如是,似放恣之驾兽,彼放纵者乘触邪曲之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七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七四

  身业,乘触邪曲之语业,乘触邪曲之意业,乘触邪曲之杀生,乘触邪曲之偷盗,乘

  触邪曲之邪欲行,乘触邪曲之妄语,乘触邪曲之两舌,乘触邪曲之恶口,乘触邪曲

  之绮语,乘触邪曲之贪欲,乘触邪曲之嗔恚,乘触邪曲之邪见,乘触邪曲之诸行,

  146 乘触邪曲之五种欲,乘触邪曲之[五]盖。譬如彼放恣、不调御、不训练、不调练

  之驾兽,使驾兽[自身]及乘者亦破坏(负伤),如是,似放恣之驾兽,彼放纵者于

  地狱而破坏自己,于畜生界而破坏自己,于饿鬼界而破坏自己,于人世间而破坏自

  己,于天世间而破坏自己。譬如彼放恣、不调御、不训练、不调练之驾兽落于断崖,

  如是,似放恣之驾兽,彼放纵者亦落入生之断崖,亦落入老之断崖,亦落入病之断

  崖,亦落入死之断崖,亦落入愁、悲、苦、忧、恼之断崖。“于世间”者,是恶趣世

  间……乃至(一○页参照)……于人世间。此是“于世间如放恣之驾兽”[之义]。

  “[驾兽]劣凡夫”[之句中],凡夫者,是依何义而为凡夫耶?广生诸烦恼故是

  凡夫,不广害破身见故是凡夫,对广师轻口[阿谀]者故是凡夫,广障一切趣故是

  凡夫。以行广种种行故是凡夫。广由种种暴流所流去故是凡夫。广由种种之热恼所

  热故是凡夫。广由种种之热苦所烧故是凡夫。对广五种欲而贪、贪求、贪觅、昏昧、

  缚著、悬、悬著、碍著故是凡夫。广由五盖而被遮障、盖复、妨障、闭塞、蔽、阴

  147 蔽故是凡夫。“言劣凡夫”者,是劣,是贱劣,是下劣,是卑贱,是劣小,如是言小

  凡夫,乃斯云,斯语,斯话,斯说明,斯言说。此“言劣凡夫”[之义]。故世尊宣示:

  出家尝独行         [后]受用淫者

  于世间放恣          驾兽劣凡夫

  四  彼尝存名声          称誉亦尽失

  如见此之事          应学舍断淫   (八一七)

  “彼尝存名声称誉亦尽失”[之句中],名声者云何?于此处 6某者尝于沙门之状

  态,[由信者]受恭敬、尊重、尊敬、奉事、敬重,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

  资具药品。此是名声。

  称誉者云何?于此处某者尝于沙门之状态,“是贤,是聪明,是有慧,是多闻,

  是雄辩,是巧应答之经师”,“是持律者”,“是说法者”,“是阿练若住者”,“是常乞

  食者”,“是粪扫衣者”,“是但三衣者”,“是次第乞食者”,“是时后不食者”,“是常

  坐不卧者”,“是随处住者”,又“得初禅”,“得第二禅”,“得第三禅”,“得第四禅”,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七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七六

  “得空无边处定”,“得识无边处定”,“得无所有处定”,“得非想非非想处定”,充满

  名誉赏赞。此是称誉。

  148     “彼尝存名声,称誉亦尽失”者,乃他时(于后)放弃佛、法、僧、学,而还转

  于卑俗“彼[尝存在]之名声”称誉亦失去、丧失、毁失、凋落、消灭、破坏。此是

  “彼尝存名声,称誉亦尽失”[之义]。

  “如见此之事,应学舍断淫”[之句中],“此之事”者,乃尝于沙门之状态有名声、

  称誉,于后放弃佛、法、僧、学,还转为卑俗者,有不名声、不称誉,以见、观、

  考量、度知、辨知、明了此之成功与失败。“应学”者,乃[学] 7(一)增上戒学、(二)

  增上心学、(三)增上慧学之三学。

  (一)增上戒学者云何?于此处有比丘,具戒,防护于别解脱律仪而住,具足正行

  与行处,于微细之罪亦生怖畏,学受持诸学处。小戒蕴、大戒蕴、戒、住立、初行、

  自制、律仪、诸善法首先最先之得达,此是增上戒学。

  (二)增上心学者云何?于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

  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之止息故,内净心专一,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

  具足第二禅而住。于喜之舍离故,于舍而住,有念有正知而以身受乐──彼说诸圣

  者“有舍有念而乐住”──,具足第三禅而住。舍断乐故,舍断苦故,曾灭没喜、忧

  故,而不苦不乐,由舍念之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此是增上心学。

  (三)增上慧学者云何?于此处有比丘具慧──是圣,是决择,至正苦之尽灭──具

  备有生灭慧。彼如实、知解此是苦,如实、知解此是苦之集,如实、知解此是苦之

  灭,如实、知解此是至苦灭之道。如实、知解此是漏,如实、知解此是漏之集,如

  实知解此是漏之灭,如实、知解此是至漏灭之道。此是增上慧学。

  149     淫法者乃所有不妙法……乃至(一六六页参照)……由此而云为淫法。

  “如见此之事,应学舍断淫”者,为舍断淫法,为寂止,为舍遣,为安息亦应学

  增上戒,应学增上心,应学增上慧。应顾念此三学而学,应知而学,应见而学,应

  观察而学,应决意于心而学,应信信解而学,应勉励精进而学,应令念现起而学,

  应等持心而学,应以慧知解而学,应知通以知通而学,应遍知以遍知而学,应舍断

  以舍断而学,应修习以修习而学,应作证以作证而学,应行,应修行,应正行,应

  行正持。此是“如见此之事,应学舍断淫”[之义]。故世尊宣示: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七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七八

  彼尝存名声         称誉亦尽失

  如见此之事         应学舍断淫

  五  诸思惟所袭         回思如贫困

  闻他叱责声         如斯人悄心   (八一八)

  “诸思惟所袭,回思如贫困”者,乃“彼是”,为欲思惟、恚思惟、害思惟、见思

  惟所影响,“所袭”是被包围,具备[诸思惟],为彼所闭而“如贫困者”,如愚钝者,

  如蒙昧者之“回思”,生思,凝思、思入。譬如 8鸺?于树枝觅狙野鼠而回思、生思、

  150 凝思、思入。譬如野狐于河岸觅狙鱼类而回思、生思、凝思、思入,譬如猫于家与

  家之间隙,阴沟、下水道,垃圾堆觅狙鼠类而回思、生思、凝思、思入。如是,放

  恣之彼,为欲思惟、恚思惟、害思惟、见思惟所影响,所袭被包围,具备[诸思惟],

  为其所闭,如贫困者,如愚钝者,如蒙昧者之回思、生思、凝思、思入。此是“诸思

  惟所袭,回思如贫困”[之义]。

  “闻他叱责声,如斯人悄心”[之句中],“他人人”者,是和尚、阿阇梨、同和尚

  者(弟子兄弟),同阿阇梨者(同门)、友人、知己、同辈或朋友。[彼等]叱责彼言:

  “友!汝得如是伟大之师(佛),于如是善说之法、律而出家,得如是圣众而行卑鄙

  淫法,放弃佛法僧学,还转于卑俗,此是汝之不利,是汝之恶得,汝对诸善法亦无

  信,汝对诸善法亦无惭,汝对诸善法亦无愧。汝对诸善法亦无精进,汝对诸善法亦

  无念,汝对诸善法亦无有慧”。“闻”彼等之语、语句、说示、示教、教示、听、把取、

  忆持、省察已而“悄心”,恼心、受击、痛心 9、忧心。“如斯之人”者,是如彼放恣

  151 者,如是,如是,其住立,其类,其部类之人。此是“闻他叱责声,如斯人悄心”[之

  义]。故世尊宣示:

  诸思惟所袭        回思如贫困

  闻他叱责声        如斯人悄心

  六  又由他叱责        彼作诸刀剑(恶行)

  实彼大贪求        彼沉潜妄言   (八一九)

  “又由他叱责,彼作诸刀剑(恶行)”[之句中],“又”者,乃此句之接续、句之

  相合、句之圆满、字之合体,文之接著、句之次第。“诸刀剑”者,是身刀剑、语刀

  剑、意刀剑之三刀剑。三种之身恶行是身刀剑,四种之语恶行是语刀剑,三种之意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七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八○

  恶行是意刀剑。“又由他之人人叱责者,是由和尚、阿阇梨、同和尚者、同阿阇梨者、

  友人、知己、同辈、或朋友所叱责而语故意之妄语。[即]言:“尊师!我元本乐于

  出家,然不可不养我母,故我惯于放恣”。言:“我不可不养兄弟,我不可不养姊妹,

  我不可不养我子,我不可不养我女,我不可不养友人,我不可不养同僚,我不可不

  养亲戚,我不可不养亲类、缘者。故我惯于放恣”。作语刀剑、作为、令生、令发生、

  起、令生起。此是“又由他之人人所叱责,彼作诸刀剑”[之义]。

  “实彼大贪求”者,乃此为故意之妄语者,此实彼之大贪求、大贪林、大稠林(大

  执取)10、大难所11、大险岨、大弯曲所、大污泥、大泥泽、大障碍、大结缚。此

  152 是“实彼大贪求”[之义]。

  “彼沉潜妄言”[之句中],妄语云为妄言。于此处某者在集会中,又在会合中,

  又在亲戚之间,又在组合员之间,又在法庭之中,被带来作证人,当问时:“然,卿!

  语汝所知”,彼不知之事而言:“我知”,知之事而言:“我不知”,不见之事而言︰“我

  见”,又见之事而言:“我不见”。如是,为自己,又为他人,又为某等之利益,语故

  意之妄语,此云为妄言。

  又依三行相有妄语。[即](一)有豫彼“我将为妄语”[之心]。(二)于现为妄言者有

  “我现于为妄言”[之心]。(三)于既为[妄]言者有“我为妄言”[之心]。依此等之三

  行相而有妄语。又依四行相、五行相、六行相、七行相、八行相而有妄语。[即](一)

  有豫彼“我将为妄语”[之心]。(二)于现为[妄]言者有“我现于为妄言”[之心]。(三)

  于既为妄言者有“我为妄言”[之心]。四异于[自己之]见,(五)异于[自己之]忍,

  (六)异于意欲,(七)异于想,(八)异于实状而为[妄语]。依此等八行相而有妄语。

  “彼沉潜妄言”者,是沉潜、潜入、沉入、没入于妄言。此是“彼沉潜妄言”[之

  义]。故世尊宣示:

  153                 又由他叱责        彼作诸刀剑

  实彼大贪求        彼沉潜妄言

  七  贤者名声高        决意而独行

  而且若行淫        如愚钝者恼  (八二○)

  “贤者名声高”者,乃在此处某者曾于沙门之状态,“是贤,是聪明,是有慧,是

  多闻,是雄辩,是巧于应答之经师”,“是持律者”又“是说法者”……乃至(一七六页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八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八二

  参照)……又如说“得非想非非想定”充满称誉、赏赞,知[闻]、有名而名声高。此

  是“贤者名声高”[之义]。

  “决意而独行”者,乃依二方面,[即](一)依出家之称,又(二)依舍离群之义而为“决

  意将独行者”[之义]。

  (一)依出家之称决意而独行者云何?断一切住家之障碍……乃至(一七二页以下

  参照)……如是,是“依决意而独行者”。

  (二)依舍离群之义而决意独行者云何?彼如是为出家者,独于阿练若、森林之边

  鄙……乃至(一七三页参照)……如是,是依舍离群之义而决意独行者。

  “而且若行淫”[之句中],淫法者,是所有之不妙法……乃至(一六六页参照)

  ……依此而云淫法。“而且若行淫”者,乃彼于他时(于后)放弃佛、法、僧、学,

  [自]还转于卑俗,以行淫法、加行、热心、专心也。此是“而且若行淫”[之义]。

  154     “如愚钝者恼”者,乃如贫困者,如蒙昧者,令苦,令恼,染恼。[即]杀生物,

  取不被与,破家之隙间而[入],行掠夺,包围家,待伏路边[而为强盗],通他妻,

  语妄言,如是而令[彼结果]是苦、恼、染恼。[即]此之[恶行]者,王令捕之而

  行种种惩治。[即]以鞭笞12,以杖笞,以棍棒笞,断手,断足,断手足,断身,断

  鼻,断耳、鼻,破头盖而入热铁丸[于其中],剥头皮而磨[头盖],于口中点火,

  卷油布烧全身,卷油布烧手,剥皮肤而例倒,剥皮肤再令彼皮肤缠身,缚手足由四

  方放火剥取皮、肉、腱、寸断其身,伤其身而擦入灰汁,抡挥铁串突刺耳孔,拔骨

  而身如蒿蒲团,灌注热油,令狗啖食,生而刺串,以刀断首。如是令苦、恼、染恼。

  或又败于欲爱[尚]执著心而[烦恼],遍求财富用船出大海,遭寒遭暑,触虻、

  蚊、风、太阳热、爬行类[蛇类]而苦,为饥渴所恼亦为求[财富]行于军婆[国]

  13,行磔拘罗[国],行德迦尸罗[国],行黑面[国,行死彼岸(国),行毗孙伽

  155 [国],行怨敌路[国],行阇婆[国],行多摩梨[国],行鹏伽(国),行伊罗跋陀

  [国],行金顶[国],行金地[国],行铜鍱[国],行苏婆罗[国],行婆留迦车[国],

  行苏刺吒[国],行鸯伽尼迦[国],行恒伽那[国],行极远恒伽那[国],行臾那

  [国],行极远臾那[国],行亚魔山陀[国],行沙漠难所[国],膝行以行路,行

  山羊之通路,行羊之通路,匍匐行而行路,遮伞而行应路,辟开竹林而行路,行鸟

  之通路,行鼠之通路,行孔之路,以行林薮。如是而令苦、恼、染恼。[如是虽尝辛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八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八四

  酸遍求财富]若不得[此],因不得而受苦忧。如是令苦、恼、染恼。[尝辛酸遍求

  财富]若得[此]者,已得而为守护[此]而受苦忧。[即]云:“云何者?是如何

  我财富不为王夺,不为劫贼夺,不为火烧,不为水流,不为不爱之后继者所持去耶”?

  如是所护守彼等之财富而丧失者,彼离去[财富]而受苦忧。如是令苦、恼、染恼。

  156 此是“而且若行淫,如愚钝者恼”[之义]。故世尊宣示:

  贤者名声高          决意而独行

  而且若行淫          如愚钝者恼

  八  牟尼兹已知          前后之过患

  独行应坚行          淫事勿受用  (八二一)

  “牟尼兹已知,前后之过患”[之句中],“此”者,是“前”于沙门之状态有名声与

  称誉,及于其“后”放弃佛、法、僧、学还转于卑俗时,是不名声与不称誉。“已知”

  此之成、败,知、考量、度知、辨知,明了已。“牟尼”者,云智为牟那。[即]所有

  慧、知解……乃至(六五页以下参照)……超越著、网,此是为牟尼。“兹”者,是

  于此[佛教之]见,于此忍,于此意欲,于此主张,于此法,于此律,于此法与律,

  于此宣说,于此梵行,于此师之教,于此身体,于此人界也。此是“牟尼兹已知,前

  后之过恶”[之义]。

  “应坚行独行”者,依是二方面,[即](一)依出家之称,又(二)依舍离群[之义]而

  坚行独行。

  (一)依出家之称而坚行独行者云何?是断一切家住之障碍,断妻子之障碍,断亲

  157 戚之障碍,断朋友、同僚之障碍,断财富之障碍,剃须发,缠袈裟衣,由家出家而

  无家,近于无一物之状态而独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如是乃依

  出家之称而坚行独行[之义]。

  (二)依舍离群[之义]而坚行独行者云何?彼如是为出家者而独于阿练若、森林

  之边鄙,无[人]声,无[骚]音,无人人之情景,住隐于人处,为禅思而受用适

  当之卧坐所,彼独行,独立,独坐,独卧,独入村而行乞,独[由行乞]归,独私

  [坐禅],独为经行,独行、独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如是,乃依舍

  离草之义而坚行独行[之义]。

  坚行独行者,是严格行,坚持诸善法,确实受持,此是“坚行独行”[之义]。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八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八六

  “淫事勿受用”[之句中],“淫”法者,是所有彼不妙法、野卑法……乃至(一六

  六页参照)……依此而云淫法。不可受淫法,不可受用,不可享受,不可常受,不

  可行,不可为正行,不可受持。此“淫事勿受用”[之义]。故世尊宣示:

  牟尼兹已知        前后之过患

  独行应坚行        淫事勿受用

  九  应学只远离        诸圣最上[法]

  不可思最胜        彼唯近涅槃    (八二二)

  “应学只远离”[之句中],远离者,是身远离、心远离、依远离之三远离。

  158     身远离者云何……乃至(三一页以下参照)……此是依远离。而身引退,令人

  人乐出离是身远离。人人心遍净而达第一净白者,是心远离。无依、离行之人人是

  依远离。

  “学”者,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之三学……乃至(四五页以下参照)

  ……此是增上慧学。

  “应学唯远离”者,是应学唯远离、行、正行、受持,此是“应学唯远离”[之义]。

  “此是诸圣最上法”[之句中],是佛、佛弟子及辟支佛云为圣者。所有此远离行

  是“此”诸圣者之最高、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法]。此乃“此是诸圣最

  上法”[之义]。

  [然而]“其不可思最胜”者,依彼远离行而不可高贡,不可高举,不可慢,不

  可强情。依彼不可生慢,不可结缚。依彼而不可傲,不可傲慢,不可得意。此是“其

  不可思最胜”[之义]。

  “彼唯近涅槃”者,乃彼近涅槃、周边、附近、不远处、唯于近傍。此是“彼唯近

  涅槃”[之义]。故世尊宣示:

  应学只远离        诸圣最上[法]

  不可思最胜        彼只近涅槃

  一○  牟尼绝无成恶行    亦无回顾诸欲事

  因能度过暴流者    贪觅诸欲人人羡  (八二三)

  159     “牟尼绝无成恶行”[之句中],“绝无成”者,是绝无、远离、别离也。[即]绝

  无为身恶行,远离、别离,语恶行、意恶行、贪、嗔、痴、忿、恨、覆、恼、嫉、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八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八八

  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

  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绝无、远离、别离也。“牟尼”者,云智是牟那。

  [即]所有慧、知解……乃至(六五页以下参照)……超越著、网,此是牟尼。“行”

  者,是行、住、动行、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牟尼绝无成恶行”[之义]。

  “亦无回顾诸欲事”[之句中],欲者,若概言之,是事欲与烦恼欲之二种……乃

  至(一页以下参照)……此等云为事欲……乃至(二页参照)……此等云为烦恼欲。

  [牟尼]遍知事欲,舍断烦恼欲,舍弃、除去、灭除、令之灭无,“亦无回顾诸欲事”

  者,是弃欲、唾弃欲、脱欲、舍断欲、舍遣欲、离贪、唾弃贪、脱贪、舍断贪、舍

  遣贪、无爱(渴望)、寂灭、清凉、受乐、自为梵(天)而住。此是“亦无回顾诸欲

  事”[之义]。

  “因能度过暴流者,贪觅诸欲人人羡”[之句中],是人人者,是有情之同义语。

  对“诸欲”有贪、贪求、“贪觅”、昏昧、缚著,悬、悬著、碍著之人人,向于度欲流

  者,度有流者,度见流者,度无明流者,度一切路、越度、超度、超、超越、离越、

  160 到彼岸,达彼岸,到终边,达终边,到终点,达终点,到究竟,达究竟,到最终,

  达最终,到救护所,达救护所,到避难所,达避难所,到归依所,达归依所,到无

  畏,达无畏,到无死,达无死,到不死(甘露),达不死,到涅槃,欲求达涅槃者,

  而欲求、冀求乐、羡、愿望也。譬如负债者欲求[达]为无债者,乐、冀求,如羡、

  愿望、[无债者]。譬如被缚结所缚者,欲求[成]脱结缚者、乐、冀求,而羡、愿

  望[无缚者]。譬如奴仆欲求[成]为自由人、乐、冀求,而羡、愿望自由人。譬如

  通过难所[沙漠] 路之人人欲求安稳地、乐、冀求、而羡、愿望、[安稳地]如是诸

  欲有贪、贪求、贪觅、昏昧、缚著、悬、悬著、碍著之人人对度欲流……乃至……

  到涅槃,达涅槃者而欲求、乐、冀求、羡、愿望。此是“因能度过暴流者,贪觅诸欲

  人人羡”[之义]。故世尊宣:

  牟尼绝无成恶行        亦无回顾诸欲事

  因能度过暴流者        贪觅诸欲人人羡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毕。

  注 1  秽污(odakantika)直译“终水者”。行淫之后为净而用水。

  2  弥勒(Metteyya)依经集之注记,帝须弥勒者,是说明帝须与弥勒为二人。然今于此[之

  第七  帝须弥勒经之义释                                 一八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九○

  义] 释帝须弥勒非为二人,姓云为弥勒,名云为帝须为一人之说。在于义足经之弥勒难经

  亦说明弥勒为一人。

  3  以下之说明文既出于本卷三一页以下。

  4  六佛法(Cha buddhadhamma)依注以“一切之身业随智而起”等之表现于后方有说六佛

  法。即此六种出于在本卷后方二一一页。此恐于后发达之十八佛法(十八不共法)之先驱。

  5  以下底本六行亦出于Pts.I,174,Vm,210;Samanta-pasadika 122f等被引用。

  6  底本在此之前虽有Katama kitti(称誉云何)之句,从异本与暹罗本而除去。

  7  以下三学之说明既出于本卷四五页以下。

  8  以下诸譬喻M.I,344参照。

  9  痛心(byadhito)底本虽有byatthito,今从异本。

  10  大稠林(mahagahanam)在底本有(mahagahanam)(大执取)。注中含有gahana[之

  义]而取 gahana 之字说明。故字之外面的意义虽成为稠林,但在内面则为执取、执著

  之意味。

  11  大难所(mahakantaro)底本之makakantaro为误植。

  12  此下有关之刑罚M.I,87;III,163f;A.I,122;MiI,196f;290;357f 等参照。

  13  军婆以下至沙漠难所注为二十四国名。此等国名之中如德迦尸罗、阇婆、鹏伽、金地、铜

  鍱、婆留迦车、苏刺吒、臾那、恶魔山陀、沙漠难所等,在他之诸文献中得见,又彼所在

  虽然有迹可得,但其中在其他文献不见,其地名当于何处,亦尚不可能想像者。

  161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一  有净唯此处        彼等如是说

  于诸他之法        言无有清净

  依彼于其处        还是说清净

  广自之真理        住于之住著   (八二四)

  “有净只此处,彼等如是说”者,[彼等]言、语、话、说明、言说此是净、清净、

  遍净、脱、解脱、遍脱,[即]以“世间是常,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彼等于此]

  言、语、话、说明、言说是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以此“世间是无常”;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一九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九二

  “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与身是同一”,“命与身相异”;“如来死后存在”,

  “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

  为真实其他为虚妄”。[彼等于此]言、语、话、说明、言说是净、清净、遍净、脱、

  解脱、遍脱。此是“有净唯此处,彼等如是说”[之义]。

  “于诸他之法,言无有清净”者,是除自己之师、法说、众、见、行道、道外而

  弃、投弃、弃舍一切之他说,“彼师非一切知者,法非善说,众非善行道,见非贤善,

  162 道非善设施,道非出[三界]。于此处无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也。于

  此处无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之事。[彼之教]是劣、贱劣、下劣、卑

  贱、劣小,小”,乃斯言,斯语,斯话,斯说明,斯言说。此是“于诸他之法,言无

  有清净”[之义]。

  所谓“依彼于其处,还是说清净”[之句中],“依彼”者,是彼之师、法说、众、

  见、行道、道而依止、系著、近著、缚著、信解。“于其处”者,是于己见、己忍、

  己意欲、欲己意见。还是说清净者,是以己意见说净,说净妙,说贤,说坚固 1,

  说真理 2,说有因,说有相,说有道理,说确立。此是“依彼于其处,还是说清净”

  [之义]。

  “广自之真理”者,乃一般沙门婆罗门,“广各自之真理,住于之住著”而住立、

  系著、近著、缚著、信解。[即]住著住立、系著、近著、缚著、信解“世间常,唯

  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住著住立、系著、近著、缚著、信解“世间是无常……乃至

  ……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此“广自之真理,住于之

  住著”[之义]。故世尊宣示:

  有净唯此处      彼等如是说

  于诸他之法      言无有清净

  依彼于其处      还是说清净

  广自之真理      住于之住著

  163             二  彼等欲论议      入于大众中

  互相为敌对      见他为愚者

  依止他(自师)    彼等为论议

  将赏赞自说      欲说[己]为善  (八二五)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一九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九四

  “彼等欲论议,入于大众中”[之句中],“彼等欲论议”者,乃彼等欲论、望论、

  意图论、重视论、遍求论也。入于大众中者,是入于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

  沙门众之中,潜入、沉入、没入也。此是“彼等欲论议,入于大众中”[之义]。

  “互相为敌对,见他做愚者”[之句中],敌对者,是二人之人,二人之斗争者,

  二人之口论者,二人之议论者,二人之异论者,二人之诤论者,二人之论议者,二

  人之谈论者而成[相对]。彼等“互相见他为愚者”,是见为劣者、贱劣者、下劣者、

  卑贱者、劣小者、小者而观、见、眺、省思、普观。此是互相为敌对,见他为愚者

  [之义]。

  “依止他自师,彼等为论议”者,乃对他师、法说、众、见、行道、,道为“依止”、

  依著、系著、近著、缚著、信解[彼等]人人──以云议论而斗争、口论、异执、

  异论、确执。或又议论者,是无用之论──“为议论”是行斗争、口论、异执、异论、

  确执、而语、说、言说[议论]也。此是“依止他(自师),彼等为议论”[之义]

  “将赏赞自说,欲说[己]为善”[之句中],“将赏赞”者,是欲赏赞、望赏赞、

  意图赏赞、念虑赏赞、遍求赏赞也。“说[己]为善”者,是说己之意见是善,说是

  164 贤,说是坚固 3,说是真理 4,说是有因,说是有相,说有道理,说已住确立。此

  是“将赏赞自说,欲说[己]为善”[之义]。故世尊宣示:

  彼等欲论议        入于大众中

  互相为敌对        见他为愚者

  依止他[自师]    彼等为论议

  将赏赞自说        欲说[己]为善

  三  会众之中行论者    悬念欲将被赏赞

  而今败北自悄心    怒被毁訾探缺点  (八二六)

  “会众之中行论者”,乃是在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之中行自己

  之论,以论加行、热心、专心、努力者。此是“会众之中行论者”。

  “悬念欲将被赏赞”[之句中],“欲将被赏赞”者,是乐、冀求、希望、热望赏赞、

  赞叹、称誉,令名。“悬念”者,是行议论之前危俱。悬念,“我对[议论]为胜耶?

  我为败耶”?“云何我将为论破”,“云何我将为救论(反驳)”,“云何我将为别论”,

  “云何我将为差别论”,“云何我将为隐闭论”,“云何我将为开显论”,“云何我将为断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一九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九六

  略论”,“云何我将为综合论”,如是于议论之前而危俱、悬念也。此是“悬念欲将被

  赏赞”[之义]。

  165     “而今败北自悄心”[之句中“败北”]者,是审判者试问者 5之会众,宣示[彼]

  败北。[即]“汝之所说是离义”,宣示义而败北。“(汝)之所说是离文”,宣示为文

  而败北。“汝之所说是离义与文,宣示为文义而败北”。“汝[之义]不合理”,“汝之

  文不巧妙”,“汝[之义]与文不合理不巧妙”,“汝之论破不十分”,“汝之救论[反

  驳]不完全”,“汝之别论不十分”,“汝之差别论不完全”,“汝之隐闭论不十分”,“汝

  之开显论不完全”,“汝之断略论不十分”,“汝之综合论不完全是被拙语、拙话、拙

  谈、拙言、拙说”而宣示败北。“而今败北自悄心”者,是被宣示败北而“悄心”、恼心、

  受打击、痛心,忧心也。此是“而今败北自悄心”[之义]。

  “怒被毁訾探缺点”[之句中],“被毁訾”者,是被毁訾、叱责、贬解、恶评。“怒”

  者,是表现怒、嗔恚、反抗、怒、嗔、不喜欢。此是“彼被毁訾而怒”[之义]。“探

  缺点[者]”,是探[他人]之缺点探瑕,探瑾瑕,探过失,探失败[者]也。此是

  “怒被毁訾探缺点”[之义]。故世尊宣示:

  会众之中行论者            悬念欲将被赏赞

  而今败北自悄心            怒被毁訾探缺点

  166           四  诸审判者言彼论            言已毁失已败北

  劣论者悲泣而愁            悲叹彼乃凌驾我  (八二七)

  “言彼论已毁失”者,[审判者]对彼论如是言、如是语、如是话、如是说明、如

  是言说:“劣、贱劣、毁失、毁败、不成完全”。此是“言彼论已毁失”[之义]。

  “诸审判者言已败北”者,是言诸审判者,试问者之会众表示[彼]败北。[即]

  “[汝之]所说是离义”为义而宣示败北,“[汝之]所说是离文”,为文而宣示败北,

  “[汝之]所说是离义与文”为义与文而宣示败北。“汝[之义]不合于理”,“汝之文

  不巧妙”,“汝[之义]与文不合理不巧妙”,“汝之论破不十分”,“汝之救论不完全”,

  “汝之别论不十分”,“汝之差别论不完全”,“汝之隐闭论不十分”,“汝之开显论不完

  全”,“汝之断略论不十分”,“汝之综合论不完全,拙语、拙话、拙谈、拙言、拙说”

  宣示败北。此是[言]“诸审判者言已败北”[之义]。

  “劣论者悲泣而愁”[之句中],悲泣者,如“我顾念他事,考虑他事,忆持他事,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一九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一九八

  省察他事。[今我豫想全然相反]。彼敌者同党多,徒众多,眷属多。然我此徒众不

  和而不和合,依和合而此议论亦有[之胜算]。我再为败”,如是言而所有泣言、涕

  泣、号泣、哭泣、恸哭。此是“悲泣”也。愁者,愁“彼有胜我有败”,是愁“彼有利得

  我有不利得”,是愁“彼有名声我有不名声”,是愁“彼有赏赞我有毁訾”,是“彼有乐

  我有苦”,是愁、疲、悲泣、捶胸而泣、陷于蒙昧“彼被恭敬,被尊重,得衣服、食

  167 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我不被恭敬,不被尊重,不被尊敬,不被奉事,不

  被敬重,不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此是“悲泣而愁”[之义]。

  劣论者,是劣论者、贱劣论者、毁失论者、毁败论者,而非完全论者。此是“劣论者

  悲泣而愁”[之义]。

  “悲叹彼乃凌驾我”[之句中],“彼凌驾我”者,如说:“彼由议论而凌我、凌驾

  我、为越、超越、离越”,[此是]“彼凌我”[之义]。或又如说:“[彼]由议论战胜

  我、超越我、夺去[我]、以粉碎而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

  是“彼凌我”[之义]。“悲叹”者,是泣言、涕泣、号泣、哭泣、恸哭也。此是“悲叹

  彼乃凌驾我”[之义]。故世尊宣示:

  诸审判者言彼论              言已毁失已败北

  劣论者悲泣而愁              悲叹彼乃凌驾我

  五  此等之诤论                  诸沙门间生

  此等之人人                  得意与失意

  如见此论议                  沙门应远离

  赏赞之利得                  他之利不生    (八二八)

  “此等之诤论,诸沙门间生”[之句中],“沙门”者,此[佛教]以外之所有行诸

  普行(游行),可为普行者者也。“此等”见之斗争、见之口论、见之异执、见之“诤

  论”、见之确执已于“诸沙门间生”、发生、起、生起、现前。此是“此等之诤论,诸

  沙门间生”[之义]。

  “此等之人人,得意与失意”者,乃[起诤论之彼等]有胜与败,有利得与不利

  得,有名声与不名声,有赏赞与毁訾,有昔与乐,有喜与忧,有好与不好,有亲匿

  168 与嗔恨,“有得意与失意”,有顺境与逆境。由胜原心得意,由败而心失意也。由利

  得而心得意,由不利得而心失意。由名声而心得意,由不名声而心失意。由赏赞而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一九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

  心得意,由毁訾而心失意。由乐而心得意,由苦而心失意。由喜而心得意,由忧而

  心失意。由上升而心得意,由下降而心失意。此是“此等之人人,得意与失意”[之

  义]。

  “如见此论议,沙门应远离”[之句中],“见此”者,乃于现之斗争、见之口论、

  见之异执、见之诤论、见之确执而见、观、考量、度知、辨知、明了此之过患。见

  此之论议,沙门应远离者──云以论议斗争、口论、异执、诤论、确执。或又论议

  者,是无用之论也──不可行论议,不可行斗争,不可行口论,不可行异执,不可

  行诤论,不可行确执。应舍弃斗争、口论、异执、诤论、确执,应除去、应灭除、

  应令之灭无。由斗争、口论、异执、诤论、确执而远离、离、离去、出离、舍离、

  离脱、应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如见此论议,沙门应远离”[之义]。

  “赏赞之利得,他之利不生”者,是由赏赞之利得他之利,[即]自利、他利、俱

  利、又现世之利、来世之利,又明白之利、甚深之利、隐蔽之利,又未了之利,已

  169 了之利,又无罪之利,无烦恼之利、净白之利、第一义之利无有是事,不存、不存

  在、不得。此是“赏赞之利得,他之利不生”[之义]。故世尊宣示:

  此等之诤论        诸沙门间生

  此等之人人        得意与失意

  见此之论议        沙门应远离

  赏赞之利得        他之利不生

  六  或又会众中       [彼此]为述论

  就彼被赏赞        如意[期待]利

  彼为彼之得        笑喜而高贡    (八二九)

  或又“就彼被赏赞”[之句中],“就彼”者,是就自己之见,自己之忍,自己之意

  欲,自己之主张,被赏赞,被赞叹,被称誉。此是或又“就彼被赏赞”[之义]。

  “在会众中彼此为述论”者,是于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之中“说

  述”自己之论,说述持论,坚决主张、强调、说明、解明、言说、把持。此是“在会

  众之中彼此为述论”[之义]。

  “彼为彼之得,笑喜而高贡”者,是“彼为彼之得”,为[议论之]胜利,思惟满

  足、笑、笑喜、悦意、完全。或又现齿而笑。此是彼之笑喜也。“为彼而高贡”者,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二○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二

  彼为此,[即为议论之]胜利而高贡,为幢幡(高扬),为傲慢,为心之旗

  l70 帜。此是“彼为彼之得,笑喜而高贡”[之义]。

  “如意期待利”者,是得达、到达、有、获得“得彼之胜利”。“如意期待”者,如

  意[期待]者,于意如令期待,于心如令期待,如令思惟,如令识知。此是[如意期

  待利”[之义]。故世尊宣示:

  或又会众中       [彼此]为述论

  就彼被赏赞        如意期待利

  彼为彼之得        笑喜而高贡

  七  成为高贡者        此为彼害地

  而彼[为笑喜]    慢过慢之言

  见此之过患        不可为争论

  依此为有净        诸善巧不说    (八三○)

  “成为高贡者,此为彼害地”者,是“高贡”、高举、幢幡、傲慢、为心之“旗帜者”,

  此是“彼之害地”、恼害地、恼苦地、打击地、灾祸地、灾患地。此是“成为高贡者,

  此为彼害地”[之义]。

  “而彼为笑喜,慢过慢之言”者,是彼人为慢言,为过慢之言。此是“而彼为笑喜,

  慢、过慢之言”[之义]。

  171     “见些过患,不可为诤论”者,是于见之斗争、见之口论、见之异执、见之诤

  论、见之确执,以见此之过患,观、考量、度知、辨知、而明了也。

  患][之义]。“不可为诤论”者,乃不可斗争,不可口论,不可异执,不可诤论,不

  可确执。以舍弃斗争、口论、异执、诤论、确执,乃除去、灭除、应令之灭无。应

  由斗争、口论、异执、诤论、确执远离、离、离去、离脱、离缚、应以不限定之心

  而住。此是“见此之过患,不可为诤论”[之义]。

  “依此为有净,诸善巧不说”[之句中],诸善巧者,是所有蕴善巧者、界善巧者、

  处善巧者、缘善巧者、念处善巧者、正勤善巧者、神足善巧者、、根善觉者、力善巧

  者、觉支善巧者、道善巧者、果善巧者、涅槃善巧者也。彼等善巧者由见斗争、见

  口论、见异执、见诤论、见确执而不说,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有“净”、清

  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依此为有净,诸善巧不说”[之义]。故世尊宣示︰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二○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四

  成为高贡者        此为彼害地

  而彼[为笑喜]    慢过慢之言

  见此之过患        不可为诤论

  依此为有净        诸善巧不说

  八  譬如勇士食王禄              彼举唤声求敌士

  勇士!至彼[讨论者]          于汝既无可战者  (八三一)

  “譬如勇士食王禄”[之句中],勇士者,乃勇士、英雄、战士、无怖者、无惧者、

  无骇者、无败走者。“食王之禄”者,是食王之硬食,食王之软食,(由王禄)而养、

  172 育、养育、令育成。此是“譬如勇士食王禄”[之义]。

  “彼举唤声求敌士”者,是彼勇士呼叫,“举唤声求敌士”者,是求敌者、怨敌、

  刚敌,乐、异求、希望、热望、不断行近。此是“彼举唤声求敌士”[之义]。

  “勇士!至彼[讨论者]之居所者,是至彼恶见者居所、赴彼之所、行彼之所、

  行进于彼之所也。彼是汝之敌士、敌者、怨敌、刚敌。此是“勇士!至彼[讨论者敌

  士]之居所”[之义]。

  “在汝既无可战者”者,是已无敌对、对抗、反击、反对之诸烦恼,一切既于菩

  提树下而[令绝灭]乃无是事、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

  生起、已以智火烧之。可战者,是可战争,可斗争,可口论,可异执,可诤论,可

  确执者。此是“于汝既无可战者”[之义]。故世尊宣示:

  譬如勇士食王禄          彼举唤声求敌士

  勇士!至彼之居所        于汝既无可战者

  九  把取恶见为诤论          人言“唯此为真理”

  汝言彼等“虽论生        敌对之人不居此”  (八三二)

  173     “把取恶见为争论”者,是取六十二恶见中任何之恶见,把取,取著,执受,住

  著。是“汝不了知此之法与律,我了知此之法与律,何故汝不了知此之法与律耶?因

  汝是邪行道者,我是正行道者,我言有[伴义],汝言不[伴义],应言于前者而汝

  以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汝以言于前。汝久习之(说)柚颠覆也。乃指摘汝说之[过

  患]。汝已被论破。令解脱行[汝]说[之过患]。或又若汝能显论 6而争论,为斗

  争,为口论,为异执,为诤论,为确执[之云义]。此是“把取恶见为诤论”[之义]。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二○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六

  “人言只此为真理”者。如有[人人]言、语、话、说明、言说:“世间是常唯此

  是真理其他为虚妄”。如有[人人]言、语、话、说明、言说:“世间是无常……乃

  至(七七页参照)……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成是真理其他为虚妄”。此是

  “人言唯此为真理”[之义]。

  “汝言彼等虽论生,敌对之人不居此”者,汝对彼等恶见者,于论以论之,应于

  论破[之时]以论破之,应于救论[之时]以救论之,应于别论[之时]以别论之,

  应于差别论[之时]以差别论之,应于隐闭论[之时]以隐闭论之,应于开显论[之

  时]以开显论之,应于断略论[之时]以断略论之,应于综合论[之时]以综合论

  “言”之。彼等是汝之敌士、敌者、怨敌、刚敌。此是“汝言彼等”[之义]。虽论生,

  174 敌对之人不居此,虽然论生、发生、起、生起,令现前,但[与彼]应为斗争、口

  论、异执、诤论、是确执之“敌对者”、对抗者、反击者、反对者之人人不居,不在,

  不存在,不能得,[彼等之烦恼]被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烧

  之。此是“汝言彼等虽论生,敌对之人不居此”[之义]。故世尊宣示:

  把取[恶]见为诤论          人言“唯此为真理”

  汝言彼等“虽论生            敌对之人不居此”

  一○  破军[恶见]行人人          彼与诸见无违背

  汝由彼等欲何得              彼等最极无把取  (八三三)

  “破军恶见行人人”[之句中],“军”7者,是魔军也。[即]身恶行是魔军,语

  恶行是魔军,意恶行是魔军,贪是魔军,嗔是魔军,痴是魔军。忿、恨、覆、恼、

  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

  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是魔军。

  即世尊斯宣示:

  汝第一军欲 8                   第二军不言乐

  …(一一三─一一四页参照)    [勇者]胜得乐

  175     依四圣道胜、打胜、破、毁坏、败退一切之魔军,一切之敌对烦恼。故诸阿罗

  汉、漏尽者云为[行]“破军”之人人。“行”者是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

  维持也。此是“然破军行人人”[之义]。

  “彼与诸见无违背”者,是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令生起、以智火烧六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二○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八

  十二恶见之人人,[彼等之]见不违背诸见,不冲突、不违害、不违反。此是“彼与

  诸见无违背”[之义]。

  波须罗!“汝由彼等欲何得者”,敌士!敌者!怨敌!刚敌!汝由彼等阿罗汉、

  漏尽者欲何得耶?此是“波须罗!汝由彼等欲何得”[之义]。

  “彼等最极无把取”者,是于“彼等”阿罗汉、漏尽者此是第一,是最高,是最胜,

  是最殊胜,是秀逸,是最上,是胜妙之无有执、执取、缚著、信解、不存在、不能

  得、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此是“彼等最极无把取”[之

  义]。故世尊宣示:

  破军[恶见]行人人        彼与诸见无违背

  汝由彼等欲何得            彼等最极无把取

  一一  又汝[来到]因寻求        意诸恶见续思议

  与除遣者(佛)合步调        汝之行事为不能   (八三四)

  176     “又汝[来到]因寻求”[之句中],“又”者,是此句之接续、句之相合、句之圆

  满、字之合体、文之接著、句之次第。“因寻求”者,“我于[议论] 将胜,将败?”

  “云何而我将作论破?”“云何而我将作救论?”“云何而我将作别论?”“云何而我将

  作差别论?”“云何而我将作隐闭论?”“云何而我将作开显论?”“云何而我将作断略

  论?”“云何而我将作综合论?”而为思择、寻求、思惟也。如是思择、寻求、思惟汝

  来、近、到、与我共同相会。此是“又汝[来到]因寻求”[之义]。

  “意诸恶见续思议”[之句中],“意”者,是心、意、意所、心脏、净白[心]、

  意、意处、意根、识、识蕴、随顺[触等法]之意识界。以心“思议诸恶见”思考“世

  间是常”,“世间是无常”……乃至(七七页参照)……“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

  此是“意诸恶见续思议”[之义]。

  “与除遣者合步调,汝之行事为不能”[之句中],慧云为除遣,[即]所有慧、

  知解……乃至(五二页以下参照)……是正见。由何云慧为除遣耶?由彼慧除遣身

  恶行、洗、洗扫、洗除……乃至(九三页参照)……除遣一切不善行、洗之、洗扫、

  洗除……乃至(九四页参照)……由正解脱而除遣邪解脱、洗、洗扫、被洗除。或

  又由八支圣道而除遣一切不善、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

  不善行、洗、洗扫、被洗除。世尊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此等之除遣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二○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一○

  177 法。故世尊是除遣者。“与除遣者合步调,汝之行事为不能”者,乃敌士之普行者与

  佛世尊合步调共来而角逐,为议论,为谈论,对议论者是不能成功。其因何耶?波

  须罗普行者是劣、贱劣、下劣、卑贱、劣小、小,而彼世尊是最高、最胜、最殊胜、

  透逸[最上]、胜妙。譬如兔与醉象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譬如老狐与百兽之王

  狮子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譬如吞母乳之幼犊牛与绝论之牡牛合步调,不能共

  来为角逐。譬如鸦与金翅鸟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譬如旃陀罗与转轮王合步调,

  不能共来为角逐。譬如尘芥中之吸血鬼与天帝[释]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如

  是,波须罗普行者与除遣者佛世尊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其何因耶?波须罗普

  行者是劣慧者、贱劣慧者、下劣慧者、卑贱慧者、劣小慧者、小慧者,而彼世尊是

  大慧者、博慧者、疾慧者、速慧者、利慧者、择慧者、慧分别善巧者 9、明了智者、

  证得无碍解者、得四无畏者、持十力者、人牡牛、人师子、人龙、人良马、人轭兽、

  无边智者、无边威力者、无边名声者、富者、大财者、有财者、指导者、调伏者、

  178 教导者、令知者10、令解者、令观者、是令欣乐者11。彼世尊是未起之道令起者、

  未生之道令生者、未说之道之说者、知道者、解道者、达道者也。又现随顺道彼[世

  尊]之诸弟子于[世尊之]后以[世尊为模范]具备诸德而住。彼世尊是知应知者,

  见应见者,具眼者、具智者、具法者、梵者、告示者、告说者、义之将来者、不死

  (甘露)之施与者、法主、如来也。于彼世尊无有以慧不能知者、不能见者、不能

  解者、不能作证者、不能触者也。通于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法由一切行相而现

  来于佛世尊之智门。所有应知,应知之物,[彼]无论自义、他义、自他之义、现世

  之义、来世之义、明白之义、甚深之义、秘密之义、隐蔽之义、未了之义、已了之

  义、无罪之义、无烦恼之义、净白之义、第一义之义、其一切作用于佛智之中。一

  切之身业是随佛世尊之智而起,一切之语业是随[佛]智而起,一切之意业是随佛

  智而起。对过去于佛世尊有无障害智,对未来于佛世尊有无障害智,对现在于佛世

  尊有无障害智也。

  可知之范围者皆是[佛]智,有佛智之范围一切皆是可知的。佛智是限界可知,

  可知以限界佛智。超越可知无佛智之作用,超越佛智无可知之义。彼等[智与可知]

  179 之法相互在同一限界。譬如正相合致之函盖二者,函无余于盖,盖无余于函,相互

  在[同一]限界,如是于佛世尊之智与可知是相互在[同一]限界。可知之范围皆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二一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一二

  是[佛]智,有佛智之范围一切皆是可知。[佛]智是限界可知,可知的以限界佛智。

  超越可知无佛智之作用,超越佛智应无可知之事物。彼等[智与可知]之法相互在

  [同一]限界。

  于一切诸法佛世尊智之作用。一切诸法是关系于佛世尊之[意门]转[心],关

  系于意欲(速行心),关系于作意,关系于心之生起。佛世尊智之作用是对于一切有

  情。世尊知一切有情意乐,知随眠,知所作,知信解,了知小尘垢、大尘垢、利根、

  钝根、善行相、恶行相、易教化、难教化、能、不能之有情。含天、魔、梵天之世

  界及含沙门、婆罗门、天、人之人人是于佛智中而活动。譬如无论如何之鱼、龟乃

  至吞舟之大鱼亦皆活动于大海之中,如是,含天、魔、梵天之世界及含沙门、婆罗

  门、天、人之人人是于佛智中而活动。譬如无论如何之鸟乃至金翅鸟亦皆活动于虚

  180 空之方域,如是,舍利弗等有慧之人人亦均活动于佛智之方域。佛智遍满天、人之

  慧而胜[彼]。又所有贤刹帝利、贤婆罗门、贤居士、贤沙门之总敏而长于议论,有

  射穿毛发之练达而能以慧解摧破他之诸恶,而此行之人人,频行质问,近于如来,

  在质问秘密、隐蔽[之义],彼等之质问依世尊解说解答。且[其解答之]理由、说

  示而至彼等归投于世尊。如此世尊所谓由慧而极耀。此是“与除遣者合步调,汝之行

  事为不能”[之义]。故世尊宣示:

  又汝[来到]因寻求        意诸恶见续思议

  与除遣者(佛)合步调        汝之行事为不能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毕。

  注 1  坚固(thira)在底本虽有thira今从异本。

  2  真理(naya) 底本虽有nana从异本。

  3  注一参照。

  4  注二参照。

  5  试问者(pasanika)在辞书无此字。由暹罗版本之注不作pasanika而为pasadanika,

  对此虽注为karunika(悲愍者)此恐应成为附会的说明。想pasanika是梵语之prasnika

  (试问者、证人)同语。故今如斯解而译出。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                                   二一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一四

  6  显论(nibbcahehi)此语元来应成为nibbcthehi者事在于S.III,12;V,419等之同一文由

  为nibbethehi之点而知。第二品之注九参照。尚此语之名词nibbedhiya═nibbethana

  (开显论)。本卷一九六页等参照。

  7  以下之说明既出本卷一一三页以下。

  8  以下之偈由Sn.436-439之引用。本卷一一四页参照。

  9  以下二一二页十一行至三页几乎亦如Pts.II,194-196 可见。

  10  令智者(Pannapeta)底本及暹罗本虽有sannapeta 今从异本及注书。尤其sannapeta

  译为令知者应无不可。

  11  令欣乐者(pasadeta)底本及暹罗本虽有pasareta今从异本及注书。

  181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一  爱与不乐贪        见此三魔女

  尚我对于淫        我已无此欲

  秽身充粪尿        此之将何为

  以足触于彼        此事尚不欲  (八三五)

  “爱与不乐贪,见此三魔女”者,是见、观已此爱、不乐、贪[三人]恶魔之女。

  对于淫之法已无欲、贪、爱,此是“已见爱与不乐与贪,对淫已无此欲”[之义]。

  “秽身充粪尿,此之将何为?以足触于彼,此事尚不欲”者,乃此身体是充尿,

  充粪,充痰,充血,有骨聚,筋腱结附于[彼],涂附以血肉,包以深皮,蔽以表皮,

  有大小之孔隙,由上下流漏[不净],虫聚寄生,充满种种秽垢。此身体以足尚不欲

  182 踏。何况与[此秽身]共住,共交之事耶?此是“秽身充粪尿,此之将何为?以足触

  于彼,此事尚不欲”[之义]。故世尊宣示:

  爱与不乐贪          见此三魔女

  尚我对于淫          我已无此欲

  秽身充粪尿          此之将何为

  以足触于彼          此事尚不欲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一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一六

  二  诸多帝王依寻求    若汝不欲斯女宝

  如何见与戒与务    汝说活命有生起  (八三六)

  [右偈是摩健地耶对世尊]之所问 1:“人有时且冀求天之诸欲,不冀求人之诸

  欲,有时且冀求人之诸欲,不冀求天之诸欲,此非为希有。然汝对天、人两者之诸

  欲皆不欲、不乐、不冀求、不希望、不热望。[抑]汝有如何见耶?汝具备如何之见

  耶?”

  三  世尊宣:“摩健地耶!

  ‘斯云我说’我无有             确对诸法知[取著]

  不取[过患]于诸见            我见内寂且省察” (八三七)

  “斯云我说我无有”[之句中],“斯云我说”者,乃“世间是常……乃至(七七页

  参照)……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斯我说,我说此,我说如斯如斯,我说斯事,

  我说斯成见。“我无有”者,乃“斯事我说”云者,于我无有说也。此“斯云我说我无有”

  [之义]。

  lB3     “摩健地耶!”是世尊呼彼婆罗门之名。“世尊”者,是与尊重同义语……乃至(一

  七○页以下参照)……此世尊之名是共同作证而施设之者。此是“世尊宣示摩健地

  耶!”[之义]。

  “确对诸法知[取著]”[之句中],对诸法者,是对六十二之恶见也。“确知”者,

  是确知、决择、简择,思择,考量、度知、辨知、明了也。2取著者,是对诸住者

  制限取、一分取、胜妙取、部分取、合取、综合取也。[即如见诸住著]乃取、执取、

  住著、缚著、信解“此是真实,是如理,是如实,是真实,是如真,是不颠倒”。此

  是“确对诸法知取著”[之义]。

  “不取过患于诸见”者,是于诸见见有过患而不取诸见、不执取、不住著。或又

  不取、不执取、不住著[诸见]。如是乃“于诸见见过患而不取著”[之义]。或又[世

  间是常,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者,此是恶见、见执、见难路,见曲邪、见异动、

  见结、有苦、有害、有恼、有热恼,而不至厌离、离贪、寂静、知通、正觉、涅槃;

  于诸见见过患而不取诸见,不执取,不住著。或又不可取诸见,不可执取,不可住

  著。如是亦是“不取诸见于过患”[之义]。

  184     [或又]以‘世间是无常’,‘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叩与身是同一’,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一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一八

  ‘命与身是相异’,‘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

  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者,此乃恶见、见执、

  见难路、见曲邪、见异动、见结、有苦、有害、有恼、有热恼而不至厌离、离贪、

  寂静、知通、正觉、涅槃;于诸见见过患,不取诸见,不执取,不住著。或又不取

  [诸见],不执取,不住著。如是,是“不取[过患]于诸见”[之义]。

  或又“如斯取此等之诸见,如斯执取者,如斯趣、如斯之来生”,于诸见见过患,

  不取诸见,不执取,不住著。或又不可取[诸见],不可执取,不可住著。如斯是“不

  取过患于诸见”[之义]。或又“此等之诸见乃令至地狱,令至畜生界,令至饿鬼界也”,

  于诸见见过患,不取诸见,不执取,不住著。或又不可取[诸见],不可执取,不可

  住著。如是,是“于诸见见过患而不取著”[之义]。

  或又“此等诸见是无常,是有为,是缘生,是灭尽法,是衰灭法,是离贪法,是

  灭法”,于诸见见过患,不取诸见,不执取,不住著。或又不可取诸见,不可执取,

  不可住著。如是亦是“不取[过患]于诸见”[之义]。

  185     “我见内寂且省察”[之句中],内寂者,是内贪之寂,嗔之寂,痴之寂,忿、恨、

  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

  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寂、寂静、消灭、安息也。

  “且省察”者,是决择、简择、思择、考量、度知、辨知、明察也。[即]“一切

  行是苦,一切法无我……乃至……所有集法皆是灭法”,且决择、简择、思择、考量、

  度知、辨知、明了也。

  “我见”者即是我见、为眺、为观、洞察也。此是“我见内寂且省察”[之义]。故

  世尊宣示而

  世尊曰:“摩健地耶!

  ‘斯云我说’我无有         确对诸法知[取著]

  不取过患于诸见            我见内寂且省察”

  四  摩健地耶曰:

  “所有遍计[见]决定          其等牟尼不取著

  [内寂]尊师所宣义          此果真慧者说耶”  (八三八)

  186     “所有遍计[见]决定”[之句中],“决定”者,是六十二恶见之见决定。“遍计”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一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二○

  者,是所遍计,所行作,所设立。此是“遍计”[之义]。

  或又[计]此是无常、有为、缘生、灭尽法、衰灭法、离贪法、灭法、变易法,

  此亦是“所遍计[者]也”。此是“所有所遍计决定”[之义]。

  “摩健地耶曰”[之句中],曰[如斯]此句之接续……乃至(八五页参照)……

  是句之次第。

  “其等牟尼不取著,‘内寂’尊师所宣义”[之句中],“其等”者,是六十二恶见。

  牟尼者,是以智云牟那……乃至(六五页以下参照)……超越著、网者此是牟尼。

  “不取著”者,是于诸见见过患,尊师把取[解了]“我不取诸见、不执取、不住著。”

  又尊师述为“内寂”。“所宣义”者,是彼第一义。此是“其等牟尼不取著,内寂尊师所

  宣义”[之义]。

  “此果真慧者说耶?”[之句中],此果真是疑之质问、疑念之质问,疑惑之质问,

  乃“如斯耶?”“不然耶?”“为何耶?”“为云何耶?”“慧者”是诸慧者、诸贤者、具慧

  者、觉慧者、智者、辨知者、有慧者。“宣说”者,是宣、宣说、说、示、施设、确

  187 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也。此是“此真果慧者说耶?”[之义]。故世尊宣之

  摩健地耶曰:

  “所有遍计见决定          其等牟尼不取著

  ‘内寂’尊师所宣义       此果真慧者说耶”

  五  世尊宣示:“摩健地耶

  由见由闻亦由智            由戒与务不言净

  无见无闻亦无智            无戒[无]务[不言净]

  放弃此等无取著            不热望有不依寂”(八三九)

  “由见由闻亦由智”者,虽由见而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有净、

  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也。虽由闻而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

  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也。虽由见与闻而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

  明、不言说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虽由智而汝不言、不语、不话、

  不说明、不言说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摩健地耶”者,是世尊由彼婆罗门之名而呼唤。“世尊”者,是此即尊重之同义

  语……乃至(一七○页以下参照)……是作证已共同施设也。此是世尊宣示,“摩健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二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二二

  地耶!”[之义]。

  188     “由戒与务不言净”者,虽由戒而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有净、

  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虽由务而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有

  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虽由戒与务而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

  不言说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戒与务不言净”[之义]。

  又“无见无闻亦无智,无戒无务不言净”者,乃[亦非斥见、闻、智、戒、务]。

  见亦是所盼望。[即](一)有布施,(二)有献供,(三)有祭祀,(四)有善作、恶作诸业之果报,

  (五)有此世,(六)有他世,(七)有母,(八)有父,(九)有化生之有情,(十)于世间正生活正行道,

  且自通达作证此世他世向[世人]宣说有沙门、婆罗门十事之正见。

  闻亦是所望者。[即]他人音声之契经、祇夜、记说、偈、自说、如是语、本生、

  未曾有法、毗陀罗。

  智亦是所望者。[即]是业作智、谛随顺智、神通智、等至智。

  戒亦是所有望者。[即]是别解脱律仪。

  务亦是所有望者。[即]是阿练若住支、常乞食支、粪扫衣支、三衣支、次第乞

  食支、时后不食支、常坐不卧支、随处住支之八头陀支。

  189     又彼“无见无闻亦无智,无戒无务不言净”者,虽唯正见,虽唯闻,虽唯智,虽

  唯戒,虽只于务亦无得内寂之事。又虽无为此等诸法亦不得内寂。但此等诸法是可

  得内寂、证得、触得、作证资粮之[原因]。此是“无见无闻亦无智,无戒无务不言

  净”[之义]。

  “放弃此等无取著”者,希望此等黑分(不善)之诸法绝对舍断,希望对三界之

  诸善法不爱著。黑分之诸法绝对舍断、舍断、根绝、如截多罗树之顶成为灭无,为

  未来不生起之物[故],且对三界之诸善法无爱著故,不执,如斯者不执取,不住著,

  又对[彼等]不可执,不可执取,不可住著。如斯,是“放弃此等无取著”[之义]。

  又爱、见、慢亦被舍断、根纯,如截多罗树之顶成为灭无,未来不生起故,如斯不

  执、不执取、不住者。如斯是“放弃此等无执者”[之义]。又福行、非福行、不动

  行亦舍断,根绝、如截多罗树之顶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对如斯不执,不执

  取,不住著。如斯,是“放弃此等无取著”[之义]。

  190     “不热望有不依寂”[之句中],“寂”者,是贪之寂故为寂。嗔之寂故为寂。痴之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二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二四

  ,寂故为寂。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

  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寂故,寂止

  故,寂静故,烧尽故,消灭故,离去故,安息故是寂、寂静、消灭、安息。此是寂

  也。“不依”者,是[于依]有爱依与见依之二依……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

  爱依……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依。舍断爱依,舍遣见依,不依于眼,

  不依于耳,不依于鼻,不依于舌,不依于身,不依于意,乃不依、不执、不执取、

  不住著色、声、香、味、触、[施主家]、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乐、衣服、

  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

  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见闻

  觉识之诸法。此是“不依寂”[之义]。

  “不热望有”,不热望欲有,不热望色有,不热望无色有。此是“不热望有不依寂”

  [之义]。故世尊之宣示。

  世尊宣示:“摩健地耶!

  由见由闻亦由智            由戒由务不言净

  无见无闻亦无智            无戒无务[不言净]

  放弃此等无取著            不热望有不依寂

  191           六  摩健地耶曰:

  “由见由闻与由智            由戒由务不言净

  无见无闻与无智            无戒无务[不言净]

  思念愚迷法无他            由见解净或人人”  (八四○)

  “若实由见由闻与由智亦如[不言净],”乃由见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

  不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闻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

  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智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

  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之义]。此是“若实由见由闻与由智亦[不言

  净]”[之义]。

  “摩健地耶曰”[之句中],曰者,是此句之接续……乃至(八五页参照)……是

  句之次第。摩健地耶是彼婆罗之名。此是“摩健地耶曰”[之义]。

  所谓“由戒由务不言净”者,是由戒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净、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二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二六

  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务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净、清

  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戒由务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净、

  净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戒由务不言净”[之义]。

  192     “无见无闻与无智,无戒无务[不言净]”者,汝斯言“望见”,汝斯言“望闻”,汝

  斯言“望智”,汝斯言“望戒”,汝斯言“望务”。汝单面不能容认[彼等之净事]单面

  不能拒否[彼等],此是“无见无闻与无智,无戒无务不言净”[之义]。

  “思念愚迷法无他”者,如斯,我思念此是汝之愚迷法、愚法、无智法、诡辩法。

  此是“我思愚迷法无他”[之义]。

  “由见解净或人人”,或某沙门、婆罗门由见而解净、清净、遍净、脱、解脱、

  遍脱。[即]或某沙门、婆罗门由“世间是常,唯此是实其他为虚妄”之见而解净、清

  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或某沙门、婆罗门由“世间是无常……乃至(七七页参

  照)……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他成为虚妄”之见而解净、清净、

  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见解净或人人”[之义]。故彼婆罗门言已。

  摩健地耶曰:

  “由见由闻与由智           由戒由务不言净

  无见无闻与无智            无戒无务[不言净]

  思念过迷法无他            由见解净或人人”

  193           七  世尊宣示:“摩健地耶!

  汝依见而且重问            陷于蒙昧为取著

  内寂微想尚不见            故汝见[我说]愚迷”  (八四一)

  “依见而续重问”者,是摩健地耶婆罗门依见而问见,依悬著而问悬著,依结缚

  而问结缚,依障碍而问障碍。“且重问”者,是再三问。此是“依见而且重问”[之义]。

  “世尊宣示:‘摩健地耶!’”者,是世尊依彼婆罗门之名而呼唤。世尊者,此是

  尊重之同义语……乃至(一七○页以下参照)……是作证已之共同施设。此是“世尊

  宣示:‘摩健地耶!’”[之义]。

  “陷于蒙昧为取著”者,是依汝之执、执取、住著、缚著、令信解彼之见,汝正

  是痴,是蒙昧,是暗愚,陷于愚,陷于蒙昧,陷于暗愚,跳入暗冥。此是“陷于蒙昧

  为取著”[之义]。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二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二八

  “[内寂]微想尚不见”者,是就此内寂、又行道、又法说、相应想 3、得想、相

  想原因想、处想亦汝不获得,何况智耶?如斯,是“而且[对此内寂]尚不见微想”

  [之义]。或又无常亦随顺无常想,苦亦随顺苦想,无我亦随顺无我想,唯想之生起

  194 亦不获得想相,何况智耶?如斯,是“而且对此尚不见微想”[之义]。

  “故汝见[我说]愚迷”[之句中],“故”者,是故也,于其理由,于其原因,于

  其缘,于其因缘也。“愚迷法”者,是愚法,是痴法,是无智法,是诡辩法。“汝见”

  者,是观、睹、省思、普观。此故汝见[我说]成愚迷”[之义]。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曰:“汝摩健地耶

  汝依见而且重问      陷于蒙昧为取著

  内寂微想尚不见      故汝见[我说]愚迷

  八  思念等胜劣之人      彼依此而可诤论

  对此三种不动摇      于彼无说等胜事   (八四二)

  “思念“等”“胜”“劣”之人,彼依此而可诤论”者,是由思念“我等同”,“我是胜”,

  又“我是劣”之人,彼依其慢,依其见,又依其补特伽罗[个人的意见][而言:]“汝

  不了知此法、律,我了知此法、律。何故汝不了知此法、律耶?汝因是邪行道者,

  我是正行道者。我[言]伴义,汝之[言不伴义],应言于前,汝言于后,应言于后,

  汝言于前。汝久习之说被颠覆。可指摘汝[说之过患],汝被论破。为令解脱汝[说

  之过患]而行,或又汝若能者则显论之”,而行斗争、口论、异执、争论、确执。此

  是“思念等胜劣之人,彼依此而可诤论”[之义]。

  195     “对此三种不动摇,于彼无论等胜事”者,舍断此等三种,令正断、寂灭、安息、

  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人,对[此等]三种而不动、不动摇。于其不动摇人之我,

  是无言“我等同”,“我是胜”,又“我是劣”之事。此是“对此三种不动摇,于彼无说等

  胜事”[之义]。故世尊宣示:

  思念等胜劣之人            彼依此而可诤论

  对此三种不动摇            于彼无说等胜事

  九  婆罗门(佛)“我说真理”将论何

  彼云“(汝说)虚妄”将诤论

  等与不等不思念            彼又如何将关论  (八四三)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二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三○

  “彼婆罗门,“我说真理将何论”[之句中],婆罗门者,是拒外七法故是婆罗门

  ……乃至(一○四页以下参照)……无依止者言是婆罗门。“我说真理将论何?彼婆

  罗门(佛)语何、话何、说明何将“世间是常,唯此是真理其他为虚妄”,婆罗门将

  论何、语何、话何、明为何、言说何?“世间是无常……乃至(七七页参照)……如

  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是真理其他成为虚妄”。此是“我说‘真理’将论何”[之

  义]。

  彼云:“汝说虚妄将何论”者,是彼婆罗门:“我[说]唯是真理,汝说是虚妄”,

  以何慢,以何见,以何补特伽罗[个人之意见而论。即]“汝不了知此法、律……乃

  至(二○五页参照)……或若能者显论之”[何行]斗争、口论、异执、诤论、确执。

  196 此是“汝说虚妄将何论”[之义]。

  “等与不等不思念”[之人句中],[在]不思念“时之人”者,是“时之人”乃补特

  伽罗[人],阿罗汉、漏尽者。[在阿罗汉]“我是等同”无任何慢,“我是胜”无任何

  过慢,“我是劣”无任何卑慢、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生

  起,以智火烧之。此是“等与不等不思念”时之人[之义]。

  “彼又如何将关论”者,是彼以何慢、以何见、又以何补特伽罗[个人的意见]:

  “汝不了知此法、律……乃至(二○五页参照)……或若能者显论之”关何论、加何

  耶万何斗争!何口论!何异执!诤论!何确执!此是“彼又如何将关论”[之义]。故

  世尊宣示:

  彼婆罗门我说真理将论何    彼云汝说虚妄将何论

  等与不等不思念            彼又如何将关论

  一○  不为标榜舍窟宅            牟尼于村不亲匿

  诸欲空无不重视            异执人人不被论  (八四四)

  197     时 4诃梨提迦 5居士诣于尊者大迦旃延之处。诣已,礼尊者大迦旃延而坐于一

  面。坐于一面之诃梨提迦居士向尊者大迦旃延如是言:“尊师迦旃延!依世尊于义品

  之摩健地耶问[经]中如是说。

  不为标榜舍窟宅        牟尼于村不亲匿

  诸欲空无不重现        异执人人不被论

  尊师迦旃延!依世尊简略韵述,请云何详细此偈之义”。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三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三二

  “居士!色界是识之窟也。而对色界贪缠结之识,乃云有窟宅者。居士!受界……

  居士!想界……居士!行界是识之窟宅。而对行界贪缠结之识,乃云有窟宅者。居

  士!如斯是有窟宅者也。

  居士!无窟宅者云何?居士!对色界所有欲、贪、喜、渴爱、近著 6、取、[恶]

  198 心之决意、住著、随眠一切于如来令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

  来不生起者也。故如来云无窟宅者。居士!对受界……居士!对想界……居士!对

  行界所有欲、贪、喜、渴爱、近著、取、[恶]心之决意、住著、随眠一切于如来令

  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者也。故如来云无窟宅者。

  居士!如斯是无窟宅者也。

  复次居士!标榜者云何?居士!色相标榜之缠结云标榜者。声相、香相、味相、

  触相、法相标榜之缠结云标榜者。居士!如斯是标榜者。

  复次居士!无标榜者云何?居士!于如来色相标榜之缠结令舍断、根绝、如截

  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者也。故如来云无标榜者。居士!于如来对声

  相、香相、味相、法相、触相、法相标榜之缠结令舍断、根绝、截顶之多罗树成为

  灭无,于未来不生起者也。故如来云无标榜者。居士!如斯是无标榜者。

  199     复次居士!于村生亲匿者云何?居士!于此处某者与诸在家者交际而住,共喜

  共悲,彼等幸福时[己亦]幸福,彼等不幸时[己亦]不幸,于彼等有行事业时,

  自[为此]而奔走之。居士!如斯是生于村之亲匿。

  复次居士!生于村不亲匿者云何?居士!于此处有比丘,与诸在家者不交际而

  住,不共喜,不共悲,彼等幸福时[己亦]不成幸福,彼等不幸时[己亦]不成不

  幸,彼等有行诸事业时,自无[为此]奔走之。居士!如斯生于村不亲匿也。

  复次居士!于诸欲不空无者云何?居士!于此处某者于诸欲为不离贪,不离

  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热恼,不离渴爱。居士!如斯是诸欲不空无。

  复次居士!于诸欲成为空无者云何?居士!于此有比丘,于诸欲已离贪,离爱,

  离渴,离热恼,离渴爱。居士!如斯于诸欲是空无也。

  复次居士![世间之]重视者云何?居士!于此处某者思念于其处而随伴喜:

  ‘于未来世我有如斯色。’于其处随伴喜而云:‘于未来世于我有如斯受,有如斯

  想,有如斯行,有如斯识。’居士!如斯是[世间之]重视者。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三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三四

  200     复次居士![世间之]不重视者云何?居士!于此处某者思念于其处不随伴喜:

  ‘于未来世于我有如斯色,’于其处不随伴喜:‘于未来世我有如斯受,有如斯想,

  有如斯行,有如斯识。’居士!如斯是[世间之]不重视者。

  复次居士!为论异执之人人者云何?居士!于此处某者如论:‘汝不知此法、

  律……乃至(五○页参照)……或若能者显论之。’ 居士!如斯是为论异执之人人

  者。复次居士!不论异执者之人人者云何?居士!于此处某者,如不论:‘汝不了

  知此法、律……乃至……或若能者显论之’。居士!如是不论异执之人人者也。如斯

  居士!依世尊于义品之摩健地耶问[经]中已说明。

  不为标榜舍窟宅        牟尼于村不亲匿

  诸欲空无不重现        异执人人不被论

  201     居士!依世尊简略说此[偈]之详细之义,如此可知。”故世尊宣示;

  不为标榜舍窟宅        牟尼于村不亲匿

  诸欲空无不重现        异执之人不被论

  一一  可游行所离世间        龙象(佛)恶见不取著

  譬如水莲棘茎莲        于水与泥不染著

  牟尼论寂无贪求        不染著欲与世问    (八四五)

  “可游行所离世间”[之句中],“时点”者,是其时点之诸恶见。“远离”者,是离、

  远离、离去身恶行,离、远离、离去语恶行、意恶行、贪……乃至(一五页参照)

  ……一切不善行。“可游行”者,是可行、住,可动作,可活动,可护持,可持续,

  可维持也。“世间”者,是人世间也。此是“可游行所离世间”。

  “龙象恶见不取著”[之句中],“龙象”者,(一)不行罪恶故是龙象。(二)不行故是龙

  象。(三)不来故是龙象。

  (一)不行罪恶故是龙象者云何?罪恶者有杂染赍再有,有不安,有苦报,赍于未

  来之生老死是恶不善法。

  202     7世尊宣示:“萨毗耶!

  不行罪恶于世间            舍离诸结之结缚

  解脱一切不染著            斯者其故言龙象”

  如斯“不行罪恶故是龙象”。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三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三六

  (二)不行故是龙象者云何?是不行欲趣,不行嗔趣,不行痴趣,不行怖畏趣,不

  依贪而行,不依嗔而行,不依痴而行,不依慢而行,不依见而行,不依掉举而行,

  不依疑而行,不依随眠而行,不依违和之诸法而趣,不被导,不被带去,不将来。

  如斯“不行故是龙象”。

  (三)不来故是龙象者云何?依须陀洹道令舍断所有烦恼不再来,不回,不还。依

  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令舍断所有烦恼不再来,不回,不还。如斯是“不来

  故是龙象”。

  “其等龙象不取著而论者”,是龙象不可取、取著、执、执取、住著、而不论、

  不可语、不可话、不可说明、不可言说其等诸恶见。[即]不可论,不可语,不可话,

  不可说明,不可言说:“世间是常……乃至(七七页参照)……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

  存在,唯此是真理,其他为虚妄”。此是“[其等]龙象不取著而论”[之义]。

  “譬如水莲棘茎莲,于水与泥不染著”[之句中],“水”者,是“水”也,“水者,

  203 是水也”“莲”乃(生于水)是莲。“棘茎”者,是坚茎。“水”者,是“水”,“莲”是(生

  于水者)是生于水发生于水之莲。水者,是水,泥者,是泥水。譬如发生水中之莲,

  不著于水或泥,不附著、不染著、不著、不在附著、不在染著。此是“譬如水莲棘茎

  莲,于水与泥不染著”[之义]。

  “如斯牟尼论寂无贪求,不染著欲与世间”[之句中]如斯者是譬如对照[事实]

  之[句]也。“牟尼”者,是以智云牟那……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超越著、

  网,此是牟尼。“论寂”者,是牟尼论寂,论救护所,论避难所,论归依所,论无畏

  8,论无死,论不死(甘露),论涅槃。此是“牟尼论寂”[之义]。

  无贪求者,是言贪求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九页以下参照)……

  成为贪欲、贪不善根。以舍断彼贪求、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

  火烧之人是云无贪求者。彼对于色不贪求,对声、香、味、触、施主家、众、住居、

  利得、名声、赏赞、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

  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

  蕴有、过去、未来、现在,见闻觉识之诸法不贪求,不贪著,不昏迷,不缠著,离

  贪求,舍贪求,唾弃贪求,脱贪求,舍断贪求,舍遣贪求,离贪,舍贪,唾弃贪,

  脱贪,舍断贪,舍遣贪,无渴望,而寂静,为清凉,受乐,自为梵[天]而住。此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三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三八

  204 是“牟尼论寂无贪求”[之义]。

  “不染著欲与世间”[之句中],“欲”者,概言之是事欲与烦恼之二欲……乃至(一

  页以下参照)……云此等为事欲……乃至(二页参照)……云此等为烦恼欲。“世间”

  者,是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著”者,是爱著与

  见著之二著……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著……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

  此是见著。牟尼是舍断爱著,舍遣见著,不著欲与世间,不附著,不染著,不在著,

  不在附著,不在染著,出离,弃遣,解脱,离缚,不以限定之心住。此是“牟尼论寂

  无贪求,不染著欲与世间”[之义]。故世尊宣示:

  应游行所离世间          龙象恶见不取著

  譬如水莲棘茎莲          于水与泥不染著

  牟尼论寂无贪求          不染著欲与世间

  一二  吠陀达人依见觉          彼不与彼无至慢

  依业依闻不被导          不为执著被牵引   (八四六)

  “吠陀达人依见觉,无至慢”[之句中],“无”者,是否定也。吠陀之达人[之句

  205 中], 9吠陀者,是于四(沙门)道之智、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观慧、观(毗

  钵舍耶)、正见也。[吠陀之达人]是依其等吠陀到生老死之终边、达终边10、到终

  点、达终点、到究竟、达究竟、到最终、达最终、到救护所、达救护所、到避难所、

  达避难所、到归依所、达归依所、到无畏、达无畏、到无死、达无死、到不死、达

  不死、到涅槃、达于涅槃也。又到吠陀(诸受)之终边故是吠陀之达人。依吠陀(诸

  受)到终边故是吠陀之达人。知七法故是吠陀之达人。[即]知有身见,知疑,知戒

  禁取,知贪,知嗔,知痴,知慢。彼知于杂染资再有、有不安、有苦报、宝未来之

  生老死之诸恶不善法。

  11世尊宣示:“萨毗耶!

  存于沙门婆罗门        辨知一切吠陀(智)

  离贪而对一切受        吠陀达人超诸受”

  “依见”者,是于彼吠陀达人,六十二恶见令舍断、令正断、寂灭、安息、不得

  生起、以智火烧之。彼依见而不趣,不被导,不被带去,不被将来。又[彼]不解

  恶见是坚实,不解释(不见做)。此是“彼之吠陀达人虽依见而无[至慢]之事”[之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三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四○

  义]。

  “彼虽依觉无至慢之事”者,彼依觉色[香、味、触],依他人之声,依大众之等

  觉(世俗的认识)亦不至于慢、不近、不赴、不执、不执取、不住著。此是“吠陀达

  206 人依见、觉亦不至于慢”[之义]。

  “彼不与彼”者,[彼]虽依爱、见与某为第一,亦无趣于彼。舍断爱、见、慢、

  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故,不与彼,不以彼为第一,无趣

  于彼。此是“彼不与彼”[之义]。

  “依业依闻不被导”[之句中],依业不被导者,是虽依福行、虽依非福行、虽依

  不动行亦不趣、不导、不运去、不为将来。此是虽“依业[不导][之义]。虽依运而

  不被导者,是虽依闻净,虽依他人之声,虽依大众之等觉[世俗的认识]亦不趣,

  不导,不运去,不为将来。此是“依业依闻不被导”[之义]。

  “不为执著被牵引”[之句中],“牵引”者,是爱牵引与见牵引之二牵引……乃至

  (五六页参照)……此是爱牵引……乃至(五七页以下参照)……此是见牵引。彼

  舍断爱牵引,舍遣见牵引。舍断爱牵引,舍遣见牵引故,彼不牵引于诸执著、不染

  著、不近、不缚著、不信解、出离、弃遣、离脱、离缚,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

  “不为执著被牵引”[之义]。故世尊宣示:

  207                 吠陀达人依见觉        彼不与彼无至慢

  依业依闻不被导        不为执著被牵引

  一三  离去想者无系缚        以慧解脱无有痴

  执著想与见人人        彷徨世间且冲突  (八四七)

  “离去想者无系缚”者,是先行止(奢摩他)于修习圣道者,由最初则令镇伏系

  缚。[彼]达于阿罗汉,阿罗汉之系缚、痴、盖、欲想、恚想、害想、见想皆舍断、

  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此是“离去想者无系缚”[之义]。

  “以慧解脱无有痴”者,是先行观(毗钵舍那)于修习圣道者,由最初则令镇伏

  痴。[彼]达于阿罗汉时,阿罗汉之痴、系缚、盖、欲想、恚想、害想、见想皆舍断、

  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此是“以慧解脱无有痴”[之义]。

  “执著想与见人人,彷徨世间且冲突”者,是以想──欲想、恚想、害想──之

  人人乃由想而[与他]冲突、冲击。[即]王与王诤论,刹帝利与刹帝利诤论,婆罗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四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四二

  208 门与婆罗门诤论,居士与居士诤论,母与子诤论,子与母诤论,子与父诤论,父与

  子诤论,兄弟与兄弟诤论,姊妹与姊妹诤论,兄弟与姊妹诤论,姊妹与兄弟诤论,

  朋友与朋友诤论。彼等其时,陷于斗争、异执、诤论而相互以手攻击,以石块攻击,

  以刀剑攻击。彼等其时,唯招死、死之苦。然“世间是常”……乃至(七七页参照)

  ……又“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之执见人人,乃依见而冲突、冲击。[己]依师冲

  突于[他之]师,[己]依法说冲突于[他之]法说,[己]依众冲突于[他之]众,

  [己]依见冲突于[他之]见,[己]依行道冲突于[他之]行道,[己]依道冲突

  于[他之]道。或又彼等:“汝不了知此之法、律……乃至(二○五页参照)……或

  若能者且显论之”而行诤论、斗争、口论、异执、诤论、论执也。于彼等不舍断[福、

  非福、不动之] 诸行,诸行不舍断故,趣于冲突,[即]冲突于地狱,冲突于畜生界,

  冲突于饿鬼界,冲突于人世间,冲突于天世间,由趣至趣[而冲突],由生起至生起

  [而冲突],由结生至结生[而冲突],由有至有[而冲突],由轮回至轮回[而冲突],

  由轮转至轮转[而冲突],且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冲突。“世间”

  者,是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也。此是“执著想与见

  209 人人,彷徨世间且冲突”[之义]。故世尊宣示:

  离去想者无系缚          以慧解脱无有痴

  执著想与见人人          彷徨世间且冲突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毕

  注 1  以下第三偈前止之文在暹罗本无。底本此文在第一偈义释最后附近之“故世尊宣示”之句

  前面,想是误。故今改如译出之顺序。

  2  取著者是对诸住著(Samuggah1tan ti nivesanesu)此句底本虽无,从于本卷九一页同

  一文之处所附加。

  3  相应想(yutta-Sanna)者,是于诸沙门法相应想。得想(patta-Sanna)者,是以使获

  得诸沙门法想。相想(Lakkhana-Sanna)者,是生想。原因想(Karana-Sanna)者,

  是因想。处想(thana-sanna)者,是理由想。

  4  以下本偈之义释仍尽出于S.III,9-12(S.22,3)。想由彼处持来者。杂阿含五五一经(大正

  藏二、一四四 b以下)参照。

  5  诃梨提迦(Hariddikani)于底本虽有Harindikani 今从原文相应部之文。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                                 二四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四四

  6  近著(upaya)者,是爱近著、见近著之二近著。本卷九七页以下参照。取(upadana)

  者,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之四取。

  7  本偈由Sn.522之引用。Mahavastu III,397,佛本行集经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四 b)

  参照。

  8  论无畏(abhayaVADO)于底本虽无此语,由异本加入。

  9  以下之说明文既已出于本卷一一一页。

  10  达终边(pariyantappatto)乃底本(paripantappato)之误植。

  11  本偈由Sn.529之引用。本卷一一一页参照。

  210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一  如何见者与戒者              所言成为寂静耶

  彼瞿昙是最上人              彼被问而向我语   (八四八)

  “如何见者与戒者,所言成为寂静耶”[之句中],“如何见者”是如何状,如何住

  立,如何类,具备如何见者[之意味]。此是“如何见者”也。“如何戒者”是如何状,

  如何住立,如何类,具备如何戒者[之义]。此是“如何见者如何戒者”。“被言成为

  寂静耶”是寂、寂静,是言、说、语、话、说明、言说[烦恼]消灭、令安息“如何

  见者”是问增上慧。“如何戒者”是问增上戒。“寂静[耶]”是问增上心。此是“如何见

  者与戒者,所言成为寂静耶”[之义]。

  211     “请彼瞿昙向我语”[之句中],“彼”,正是我问、乞、求、信乐者也。“瞿昙”者,

  是彼化人 1依佛世尊之姓而称呼。“向我语”者,是请语、请言,请示,请施设,请

  确立,请开显,请分别,请显示,请说明。此是“请彼瞿昙向我语”[之义]。

  “最上之人被问”[之句中],被问者,是被质问、问、乞、求、信乐者也。“最

  上人”者,是最高、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之人。此是“最上之人被问”[之

  义]。故彼之化人言:

  如何见者与戒者            所言成为寂静耶

  彼瞿昙是最上人            彼被问而向我语

  二  世尊宣示:

  “[身]坏以前离渴爱         前际[过去]无依止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四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四六

  中[现]称计无烦恼          彼[对未来]不重视”  (八四九)

  “世尊宣示:身坏以前离渴爱”者,是于身坏之以前,身体之坏以前,尸体被投

  弃以前,命根之断绝以前乃离渴爱,越渴爱,舍渴爱,唾弃可爱,脱渴爱,舍断渴

  爱,舍遣渴爱,离贪,越贪,舍贪,唾弃贪,脱贪,舍断贪,舍遣贪,无爱,[烦恼]

  消灭,为清凉,觉受乐,自为梵[天]而住。“世尊” 2者,是尊重之同义语。又贪

  之破坏者故是世尊,嗔之破坏者故是世尊,痴之破坏者故是世尊,见之破坏者故是

  世尊,棘之破坏者故是世尊,烦恼之破坏者故是世尊。颁、颁与、颁布法宝故是世

  尊。诸有之终熄者故是世尊。以修习身,修习戒,修习心,修习慧故是世尊。或世

  212 尊是在阿练若、森林之边鄙而无(人)声,无(骚)音,无人人之情境,隐人而住,

  于禅思受用适当之卧坐所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衣服、食物、病者之资具药品故是

  世尊。又世尊受用义味、法味、解脱味、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故是世尊。又世

  尊受用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

  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十想修习、十遍定、安般念定、不净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

  用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故是世尊。又世尊受

  用十如来力、四无畏、四无碍解、六神通、六佛法故是世尊。世尊之名非由母所作,

  非由父所作,非由兄弟所作,非由姊妹所作,非由朋友、同僚所作,非由亲戚缘者

  所作,非由沙门、婆罗门所作,非由天神所作。此世尊之[名]是诸佛世尊于菩提

  树下解脱之后,一切知智之获得作证而共同施设者。此是世尊宣示:“(身)坏以前

  离渴爱”[之义]。

  “前际无依止”[之句中],前际者,是过去世。[彼]有关舍断、舍遣过去世之

  渴爱、见。舍断渴爱,舍遣见故之如斯者,是于“前际无依止者”也。或又:“于过去

  213 世我有斯色”,于其处无随伴喜。又:“于过去世我有斯受,有斯想,有斯行,有斯

  识,于其处无随伴喜。如斯亦是于“前际无依止者”。或又:“于过去世我有斯眼,有

  斯色”于其处无起欲贪所缚之识。识非欲贪所缚故,[彼]无欢喜于彼。无欢喜于彼

  者,如斯亦是于“前际无依止者”也。又:“于过去世我有斯耳,有斯声”。“于过去世

  我有斯鼻,有斯香”。“于过去世我有斯舌,有斯味”。“于过去世我有斯身,有斯触”。

  “于过去世我有斯意,有斯法”于其处不起欲贪所缚之识。识非欲贪所缚故,[彼]无

  欢喜于彼。无欢喜于彼者,如斯亦是“于前际无依止者”也。或又尝于[在家时]与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四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四八

  妇人共笑、谈、语、所戏之事项,无乐彼,无欲求彼,无由彼至满悦。如斯是“于前

  际无依止者”也。

  “中应称计无[烦恼]”[之句中],“中”者,是现在世也。[彼]有关舍断、舍遣

  现在世之渴爱、见。舍断渴爱,舍遣见故“无[以贪]染”可称计之[烦恼],无“以

  嗔怒”可称计之[烦恼],无“[以痴]迷”可称计之[烦恼],无“以慢结缚”可称计之

  [烦恼],无“[以见]执取”可称计之[烦恼]。无“以掉举散乱”可称计之[烦恼],

  无“[ 以疑] 不决定”可称计之[ 烦恼],无“[ 以随眠] 为强力”可称计之[ 烦恼]。彼

  等诸[烦恼] 行已舍断,诸行之舍断故,如“地狱有情”,如“畜生”,如“饿鬼”,如

  214 “人”,如“天”,如“有色者”,如“无色者”,如“有想者”,如“无想者”,如“非想非非

  想者”,无有关如说之趣可称计。无[种种]可称之其因、无缘、无原因。此是“中

  应称许无烦恼者”。

  “彼[对未来]不重视”[之句中],“彼”者,是阿罗汉、漏尽者。重视者,是爱

  重视与见重视之二重视……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重视……乃至(五六页

  以下参照)……此是见重视。彼舍断爱重视,舍遣见重视。舍断爱重视,舍遣见重

  视故,无重视行渴爱又(恶)见。不以渴爱为幢幡,不以渴爱为旗帜,不以渴爱为

  主;不以(恶)见为幢幡,不以(恶)见为旗帜,不以(恶)见为主。无论渴爱及

  (恶)见皆不从而行。如斯是“彼不重视”[之义]。或又:“于未来世我有斯色”于其

  处无令随伴喜。又:“于未来世我有斯受,有斯想,有斯行,有斯识”,于其处无令

  随伴喜。如斯亦是“彼不重视”[之义]。或又:“于未来世我有斯眼,有斯色”,无心

  愿于获得未获得者之事。缘无心愿之欢喜彼。无欢喜彼,如斯亦是“彼不重视”[之

  义]。又:“于未来世我有斯耳,有斯声,“于未来世我有斯鼻,有斯香,“于未来

  世我有斯舌,有斯味”,“于未来世我有斯身,有斯触”,“于未来世我有斯意,有斯

  法”无心愿获得未获得者。缘无心愿之欢喜彼。无欢喜于彼,如斯亦是“彼不重视”[之

  215 义]。或又:“我由此之戒,由务,由苦行(根律仪),又由梵行可成某天或他之天”,

  无心愿于获得未获得者。缘无心愿之欢喜彼。无欢喜于彼,如斯亦是“彼不重视”[之

  义]。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

  “[身]坏以前离渴爱      前际[过去]无依止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四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五○

  中应称计无烦恼          彼对未来不重视”

  三  无忿无有战栗事          不夸大而无后悔

  无掉举者语真言          彼实慎语是牟尼  (八五○)

  “无忿无有战栗事”[之句中],说“无忿”,亦先应说忿。由十行相而忿生。[即]

  (一)“[彼]行我不利”而忿生。(二)“[彼]行不利我”而忿生。(三)“[彼]行我不利”而忿生。

  (四)“行我可爱、可意者之不利。(五)行不利、(六)将行不利”而忿生。(七)“行我不爱、不可

  意者之利。(八)行利、(九)将行我不爱、不可意者之利”而忿生。或又(十)无道理而忿生。

  如斯之嗔害、嗔恨、嗔恚、违逆 3、怒、激怒、大激怒、嗔、激嗔、心之大激嗔、

  恚、意之激嗔、忿、忿怒、忿怒性、嗔、嗔怒、嗔怒性、恚、恚怒、恚怒性、违背、

  违逆、愤怒、愤概、心之不快,此云为忿。

  216     又应知忿亦有强烈、微弱。有时忿只心乱而未至令口痉挛。有时忿只为令口痉

  挛而未至动颚。有时忿只动颚而未至发恶口[粗语]。有时只发粗语而未至环睨诸方。

  有时忿只环睨诸方而未至执刀杖。有时忿只执刀杖而未至扬起刀杖。有时忿只扬起

  刀杖而未至打下刀杖。有时忿只打下刀杖而未至斩斫。有时忿只斩斫而未至种种撕

  裂。有时忿只种种撕裂而未至切离手足。有时忿只切离手足而未至夺生命,有时忿

  只夺取生命未至舍[失]遍舍一切状态。[此之]忿已杀害他人而杀害自己故,斯忿

  是至第一增盛,达第一广大者也。舍断此忿、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

  217 以智火所烧之者云无忿者。舍断忿故而无忿,遍知忿之根本故而无忿,断绝忿之因

  故是无忿也。此是无忿[之义]。

  “无有战栗事”者,乃于此处某者有怖、骇怖、惧怖。彼是“我不得施主家”,“我

  不得众”,“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声”,“我不得赏赞”,“我不得

  乐”,“我不得依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卧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资具药品”。

  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认为[存在]而”至于怖、骇怖、惧怖、怖畏、战栗也。

  于此处有比丘,无怖、无骇怖、无有惧怖。彼不怖,不骇怖,不惧怖,不怖畏,

  无至战栗。[即]“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众”、“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

  不得名声”、“我不得赏赞”、“我不得乐”、“我不得衣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

  卧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资具药品”。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认为存在”而我不怖,

  不骇怖,不惧怖,不怖畏,无至于战栗。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五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五二

  “不夸大而无后悔”[之句中不夸大者],于此处某者有夸、夸大。彼夸,夸大。

  [即]“我是具足戒”,又“我是具足戒、务”,又“出生、姓、家世、丽容、财、(吠

  218 陀之)诵学、事业、技术、学术、博识、辩舌皆具足任何之根据”。又“我由高贵家

  之出家”,“由大家而出家”,“由大财产家而出家”,“由大富豪家而出家”,“我之亲

  戚无论在家者出家者皆是有名者”,又“我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

  “[我]是经师”,“是持律师”,“是说法师”,又“我是阿练若住者”,“是常乞食者”,

  “是粪扫衣者”,“是但三衣者”,“是次第乞食者”,“是时后不食者”,“是常坐不卧者”,

  “是随处住者”,又“[我]已得初禅”,“已得第二禅”,“已得第三禅”,“已得第四禅”,

  “已得空无边处定”,“已得识无边处定”,“已得无所有处定”,“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定”

  而夸、夸大。如斯不夸、不夸大、远离夸,离、离去、出离、舍离、离脱、离缚、

  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不夸大”[之义]。

  “无后悔”[之句中],后悔(恶作)者,是由手恶作亦是恶作(后侮)也,由足

  恶作亦是恶作,由手、足恶作亦是恶作。不许之物想是已许,被许之物想是不许,

  非时想是时,无罪想是有罪,有罪想是无罪,[如斯乃误之行为而是后悔]。如斯之

  恶作(后悔)、追悔、追悔性、心之后悔,意悔恨,此云为恶作(后悔)。

  又依作与不作之二原因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作与不作故生起恶作、

  心之后悔、意悔恨者云何?是“我作身恶行,我不作身善行”,而生起恶作、心之后

  悔、意悔恨。又“我作语恶行,我不作语善行”,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

  又“我作意恶行,我不作意善行”,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侮恨。又我作杀生,

  我不作离杀生”,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又“我作偷盗,我不作离偷盗”,

  219 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又“我作邪欲行,我不作离邪欲行”,而生起恶作、

  心之后悔、意悔恨。“我作妄语,我不作离妄语”,“我作两舌,我不作离两舌”,“己

  作恶口(粗语),我不作离恶口”,“我作绮语,我不作离绮语”,“我作贪欲,我不作

  不贪欲”。“我作嗔恚,我不作不嗔恚”。又“我作邪见,我不作正见”,而生起恶作、

  心之后悔、意悔恨。或又“我是不戒圆满者”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又“我

  不守护诸根”,“我食不知适量”,“我不励警寤”,“我不具备念、正知”,“我不修习

  四念处”,“我不修习四正勤”,“我不修习四神足”,“我不修习五根”,“我不修习五

  力”,“我不修习七觉支”,“我不修习八支圣道”,“我不遍知苦”,“我不舍断集”,“我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五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五四

  不修习道”,“我不作证灭”,而生起恶作、心之后侮、意悔恨。舍断此恶作,正断,

  令寂灭,安息,不得令生起,以智火所烧者,彼云无后悔(恶作)者。此是“不夸大

  而无后侮”[之义]。

  “无掉举者语真言”[之句中],真言者,是慧也。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五

  一页以下参照)……乃不痴、择法、正见。[彼]由真言把握[真理]而语。[故]

  220 虽多说,虽多话,虽多说明,虽多言说,[于其中]已无恶作、恶说、恶语、恶话、

  恶述、语恶言语也。此“语真言”[之义]。无掉举者[之语]中,掉举者云何?所有

  心之掉举、不寂静、心之散乱、心之散动,此云掉举。舍断此掉举,正断,令寂灭,

  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者,云彼无掉举者。此是“无掉举者语真言”[之

  义]。

  “彼实慎语是牟尼”[之句中],“慎语”者 4,(一)于此有比丘,舍断妄语,妄语离,

  语真实,只遵真实,真实而可信赖,不欺世人。(二)[彼]舍断两舌,离两舌,为分

  裂此处人人之间,不由此处闻而于彼处语,为分裂彼处人人之间,不由彼处闻而于

  此处语。[彼]于如斯分裂人人令融和,愈益助长亲密人人之亲密,悦和合,乐和合,

  喜和合,语令和合之语。(三)[彼]舍断恶口(粗语),恶口离,无过失、乐于耳、可

  爱,心琴所触、优雅、所有之语众多人人之欲、适于众多人人之意处,语如斯类之

  语。(四)[彼]舍断绮语,绮语离,适时而语,语真实,语义,语法,语律,有因缘

  (序说),有适时之引例(譬喻)、有段落,语伴义语。[彼具备不妄语、不两舌、不

  恶口、不绮语之]四语善行,语去四过失之语 5。远三十二之无用论 6,离、离去、

  出离、舍离、离脱、离缚、以不限定之心而住。[彼]语十论事。即(一)语少欲论,(二)

  知足论,(三)远离论,(四)不会合论,(五)勤精进论,(六)戒论,(七)定论,(八)慧论,(九)解脱

  221 论,(十)解脱智见论。[又]语念处论、正勤论、神足论、根论、力论、觉支论、道论、

  果论、涅槃论也。

  “慎语”者,是努力于[语](谨慎),用意(用心深),守护,且守,防护,令寂

  灭[语过失]。

  “牟尼”者,以智云牟那。[即]所有慧……乃至(六五页以下参照)……已超著、

  网,此是牟尼。此是“彼实慎语是牟尼”[之义]。故世尊宣示:

  无忿无有战栗事          不夸大而无后侮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五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五六

  无掉举者语真言          彼实慎语是牟尼

  四  对于未来不系著          无有愁烦忆过去,

  诸触之上见远离          又于诸见不被导  (八五一)

  “对于未来不系著”[之句中],渴爱云系著。[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九

  页以下参照)……贪欲、贪、不善根也。舍断、正断此系著、渴爱,令寂灭,令安

  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如斯是“对未来无有系著”。或又“我于未来世有如斯

  色”于其处不随伴喜。又“于未来世我有如斯受,有如斯想,有如斯行,有如斯识”于

  其处不随伴喜。如斯乃“对未来无有系著”也。或又“于未来世我有如斯眼,有如斯色”

  于无心愿获得未获得者,于无心愿无欢喜彼事,不欢喜彼,如斯是“对未来无有系

  著”也。又“于未来世我有斯耳,有斯声……乃至……于未来世我有斯意、有斯法”,

  于无心愿获得未获得者,缘于无心愿而无欢喜彼,不欢喜彼,如斯亦是“对未来无

  222 有系著”。或又“我依此戒,依务,依苦行,又依梵行,又可成天或他之天”,于无心

  愿获得未获得者。缘无心愿而无欢喜彼,不欢喜彼,如斯亦是“对未来无有系著”。

  “无有愁烦忆过去”者,无愁于事物之变易,又对变易之事物亦无愁。[即]“我

  眼是变易”而无愁。又“我耳、我鼻、我舌、我身、我色、我声、我香、我味、我触、

  我施主家、我众、我住居、我利得、我名声、我赏赞、我乐、我衣服、我食物、我

  卧坐所、我病者之资具药品、我母、我父、我兄弟、我姊妹、我子、我女、我朋友、

  同僚、我亲戚、我缘者、之变易”而无愁、无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于蒙昧。

  此是“无有愁烦忆过去”[之义]。

  “诸触之上见远离”[之句中], 7触者,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意触、增

  语触、有对触、乐受触、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善触、不善触、无记触、欲界触、

  色界触、无色界触、空触、无相触、无愿触、世间触、出世间触、过去触、未来触、

  现在触。如斯所有触、接触、合触、已合触。此云是触。

  223     “诸触之上见远离”者,眼触之我、我所、常恒、常住、不变易法见远离。耳触

  见远离,舌触见远离,身触见远离,意触见远离,增语触见远离,有对触见远离,

  乐受触、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善触见远离,不善触见远离,无记触见远离,欲

  界触、色界触、无色界触、世间触、出世间触乃我、我所、常、恒常、常住、不变

  易法见远离。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五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五八

  或又过去触未来之诸触及现在之诸触见远离。未来触过去之诸触及现在之诸触

  见远离。现在触过去之诸触及未来之诸触见远离。

  或又为圣、无漏、出世间而与空相应诸触之贪、嗔、痴、忿、恨、覆、恼、嫉、

  惶、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

  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见远离。此是“诸触之上见远离”[之义]。

  “又于诸见不被导”者,是彼为舍断六十二恶见、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

  得生起、以智火烧之。彼依见而不行、不被导、不被运去、不被带去。又不解、不

  解释(不见做)彼坚实之恶见。此是“又于诸见不被导”[之义]。故世尊宣示:

  224               对于未来不系著        无有愁烦忆过去

  诸触之上见远离        又于诸见不被导

  五  离著而无有诡诈        无有悭事不羡望

  不成傲慢不被嫌        又于两舌亦无关   (八五二)

  “离著而无有诡诈”[之句中],离著者,由舍断贪故是离著。由舍断嗔故是离著。

  由舍断痴故是离著。由舍断忿、恨、覆、恼、嫉、悭……乃至(一四页参照)……

  一切不善行故是离著。

  即世尊如宣示:“ 8诸比丘!比丘离著者云何?诸比丘!于此比丘之我慢令舍

  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者。诸比丘!如斯比丘之离著

  也”,此是“离著”[之义]。

  “无有诡诈”,有三诡诈事。[即](一)称受用资具之诡诈事,(二)称威仪之诡诈事,

  (三)称周边语(猜谜)之诡诈事。

  9(一)彼称受用资具之诡诈事者云何?于此诸居士为布施、衣服、食物、卧坐所、

  病者之资具药品而招待比丘。彼[比丘]有恶欲而败于欲,有欲求,依欲念[得]

  更多之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首先]拒绝衣服、食物、卧坐所、

  病者之资具药品,彼作如言:“高价衣服于沙门有何用。沙门是由冢墓、又由尘堆,

  又由店前拾集褴褛以作僧伽梨衣而著者,此始是相应。上等之食物于沙门有何用?

  225 沙门是行乞,依团食而营生活,此始是相应。上等之卧坐所于沙门有何用?沙门是

  住树下者,又是露地住者,此始是相应。成为高价医药于沙门有何用?沙门是依[牛

  之]腐尿,又依诃梨勒果10片为药,此始是相应。”因此著粗糙之衣服,摄粗糙之食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五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六○

  物,受用粗糙之卧坐具,受用粗糙病者之资具药品。诸居士如斯思考彼:“此沙门是

  少欲知足,独居不杂于[众],励精进之头陀行者”而愈益[布施]衣服、食物、卧

  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而招待。彼如斯言:“依三者之现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

  [即]依信之现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依施物之现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

  依应施者(圣者)之现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汝等有此信,又此施物之存在

  而且我是此之受用者。若我不受用,汝等则失福,我无用此[施]物,然为怜愍汝

  等故我受[施物]。”因此而多受衣服,多受食物,多受卧坐所,多受病者之资具药

  品。[而且受资具时,彼示以麻烦之颜色]。如此所有[作派造势]之涩面、颦蹙、

  诡诈、诡瞒、诈欺者,此云为“被称资具受用诡诈事”。

  (二)“被称11威仪诡诈事”者云何?于此某者有恶欲而败于欲,“意欲由他之尊敬,

  若作如斯者则人人将尊敬我。”装作而行,装作而立,装作而坐,装作而卧[彼如得

  226 阿罗汉果者],[将见为得阿罗汉果之人]愿求而行,愿求而立,愿求而坐,愿求而

  卧,如入定者而行,如入定者而立,如入定者而坐,如入定者而卧,为令他见而禅

  定。如斯所有威仪之假立、建立,[作派造势]之涩面、颦蹙、诡诈、诡瞒、诈欺者,

  此云“被称威仪之诡诈事”。

  (三)“被称为12周边语[猜谜]之诡诈”者云何?于此某者有恶欲而败于欲,意欲

  [由他之]尊敬,若作如斯,者人人尊敬我”而诈作依据圣法而言。[即]语︰“著如

  斯衣服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语:“携如斯钵,携铜碗,携水瓶,携泸水器,携

  键,履履物,著带,著腰纽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语:“有如斯和尚之沙门,此

  是大有能者。”语:“同于如斯之阿阇梨和尚者(弟子兄弟)、同于阿阇梨者(同门)、

  有友人、知己、同辈、朋友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语:“住如斯精舍之沙门,此

  是大有能者。”语:“住如斯偏屋顶家,住于台观,住于平屋,住于山窟,住于洞穴,

  住于小屋,住于重阁,住于楼房,住于圆屋,住于宝库,住于集会所,住于假屋,

  住于树下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或又有恶染之心,屡屡[作派造势]之涩面,大

  诡诈,大饶舌,由口(巧言)得(他之)尊敬者,如云:“此之沙门(我)如斯寂静

  227 住等至(禅定)”。是甚深、秘密、微妙、隐蔽,出世间与空相应之论。如斯所有[作

  派造势]之涩面,颦蹙、诡诈、诈欺者,此云“被称周边语之诡诈事”。

  舍断此等之三诡诈事、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云“无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六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六二

  有诡诈”[者]。此是“离著而无有诡诈”[之义]。

  “无有悭事不羡望”[之句中],渴爱云为羡望。[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九

  页以下参照)……是贪欲、贪、不善根。舍断此羡望、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

  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云为“无有羡望”[者]。彼不色,不望声、香、味、触、施

  主家、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非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

  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所见闻觉识之诸法不望,不欲,不乐,

  不冀求,不热望。此是“不羡望”[之义]。

  “无有悭事”[之句中],“悭”者,是住处悭、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径之五

  悭。所有如斯之悭、悭吝、悭吝性、杂欲、吝、紧缩心之坚执,此云为悭。又蕴悭

  亦是悭,界悭亦是悭,处悭亦是悭。把持云为悭。舍断此悭13、正断14、令寂灭、

  令安息、不得使生起,以智火烧之者,云“无有悭事”者。此是“无有悭事不羡望”[之

  义]。

  228     “不成傲慢不被嫌”[之句中],傲慢者,是(一)身傲慢,(二)语傲慢,(三)意傲慢之三

  傲慢。

  (一)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1)于僧伽中示身傲慢,(2)于众中亦示身傲慢,(3)于

  食堂中亦示身傲慢,(4)于暖房中亦示身傲慢,(5)于水浴场亦示身傲慢,(6)于[行乞

  入于村之]诸家间亦示身傲慢,(7)于入于家家之间亦示身傲慢。

  (1)于僧伽中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僧伽中随便不加顾虑,向诸长老比丘

  冲当而立,冲当而坐,立于前,坐于前,坐于高坐,被衣至头而坐,边立边说,乱

  臂而谈,如斯于僧伽中是示身傲慢。

  (2)于众中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众中随便不加检点,诸长老比丘无履物

  而经行[自]穿履物经行,彼等经行低经行处而[自]经行于高经行处,彼等经行

  地上而[自]经行于经行处,[向彼等]冲当而立,冲当而坐,立于前,坐于前,坐

  于高坐,被衣至头而坐,边立边说,乱臂而谈。如斯是“于众中示身傲慢”。

  (3)于食堂中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食堂中随便不加顾虑,侵害诸长老比

  丘而坐,由座拒外诸新学比丘,向彼等冲当而立,冲当而坐,立于前,坐于前,坐

  于高座,被衣至头而坐,边立边话,乱臂而谈。如斯是“于食堂中示身傲慢”。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六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六四

  229     (4)于暖房中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暖房中随便不加顾虑,向诸长老比丘

  冲当而立,冲当而坐,立于前,坐于前,坐于高座,不咨请[诸长老比丘]而烧薪,

  闭户,乱臂而交谈。如斯是“于暖房中示身傲慢”。

  (5)于水浴场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水浴场随便不加顾虑,对诸长老比丘

  冲当下行,下行于前,冲当而浴,浴于前,冲当而上,上于前。如斯是“于水浴场示

  身傲慢”。

  (6)为[行乞而入村落之]诸家之间示身者傲慢事云何?于此某者为[行乞入于

  村落]诸家之间而随便不加顾虑,向诸长老比丘冲当而行,行于前,出而亦行于诸

  长老比丘之前。如斯是“入诸家之间示身傲慢”。

  (7)入诸家之间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为入诸家间虽由[在家人]言“尊师!

  请勿入”而入于[家之中],虽言:“尊师!请勿立”而立,“尊师!请勿坐”而坐,入

  于无余地之处而亦立,于无余地之处而坐,向主妇、良家之女、嫁妇、少女之坐,

  良家秘密而关闭之内室,突然入于其处,触击儿童之头。如斯是“入于诸家之间示身

  傲慢”。

  230     (二)语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1)于僧伽中示语傲慢,(2)于众中示语傲慢,(3)入诸

  家之间示语傲慢。

  (l)于僧伽中示语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僧伽中随便不加顾虑,不向诸长老比

  丘咨请而语法、答问,[于布萨日]诵波罗提罗木义(戒条),边立边言,乱臂而谈。

  如斯是“于僧伽中示语傲慢”。

  (2)于众中示语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众中随便不加顾虑,不向诸长老比丘咨

  请而语法、答问,边立边言,乱臂而谈,向来[僧]园诸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语法、答问,边立边言,乱臂而谈。如斯是“于众中示语傲慢”。

  (3)入于诸家之间示语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入于诸家之间而向妇人及少女如斯

  言:“某名!某姓!有何耶?有粥耶?有食物耶?有啖食耶?我等将饮何?将食

  何?将啖何?”又“有何耶?与我何耶?”而语种种。如斯是“入诸家之间而示语傲

  慢”。此是语傲慢。

  (三)心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非由高贵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高贵家之出家

  231 者,非由大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大家而出家者。非由大财产家而出家,看做自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六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六六

  己等同大财产家之出家者。非由富豪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富豪者之出家者。非

  是经师,看做自己与经师相等。非持律师,非说法师,非阿练若住者,非常乞食者,

  非粪扫衣者,非但三衣者,非次第乞食者,非随处住者,非得初禅者,看做自己等

  同于得初禅者……乃至……非非想非非想处定,看做自己等同于得非相赏井非想处定

  者。此心傲慢。

  舍断此等之三傲慢,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云不

  是傲慢者。此是“不成傲慢”[之义]。

  “不被嫌”者,(一)有嫌恶之人,(二)有不嫌恶之人。

  (一)被嫌恶之人者云何?于此某人有恶戒,有恶法,是不净有可疑之行,有隐蔽

  之业,非沙门而公言为沙门,非梵行者公言为梵行之行道者,内之腐败,有流漏,

  生垢秽。此云被嫌恶之人。

  或又有忿而苦恼多,稍被言而嗔著、怒、嗔恚、反抗、现怒、嗔与不欢近,此

  云“被嫌恶之人”。或又有忿,有恨,有覆,有恼,有嫉,有悭,有谄,有诳,有强

  情,有过慢,有邪见,执取自见,有坚执,难舍遣之人,此云“被嫌恶之人”。

  232     (二)不被嫌恶之人者云何?于此处15有比丘,具戒,防护于别解脱律仪而住,具

  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之罪亦起怖畏,受持(学处)而学[学处]。此云“不被嫌恶

  之人”。

  或又无忿无有苦恼,虽被多言亦不嗔著、不怒、不嗔恚、不反抗、无现怒、嗔

  与不欢迎。此云“不被嫌恶之人”。

  或又无忿,无恨,无覆,无恼,无嫉,无悭,无谄,无诳,无强情,无过慢,

  无恶欲,无邪见,不执取自见,无坚执,能舍遣之人,此云“不被嫌恶之人”。善凡

  夫并一切圣者是不被嫌恶之人。此是“不成傲慢不被嫌”[之义]。

  “又与两舌亦无关”[之句中],两舌者,于此某者为两舌。[即]为分裂此间之

  人人,由此处闻而于彼处话,为分裂彼处间之人人,由彼处闻而于此处话,使和合

  人人令之分裂,愈益助长令分裂人人之不和,悦不和,乐不和,喜不和,语令不和

  之语。此云为两舌。

  又由二原因而人为两舌。[即](一)欲被爱,(二)意图令分裂。

  (一)欲被爱而为两舌者云何?是“我欲被此人爱,我欲对[此人]为适意,是亲,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六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六八

  是亲密,是友人”而[成为两舌]。如斯是“欲被爱而为两舌”。

  (二)意图令分裂而为两舌者云何?是“若云何而令彼等将相分、相离,将成不和,

  将成二者,将成二分,将成二党,将分裂,将不合,苦而不乐住”而[为两舌]。如

  233 斯是意图“欲令分裂而为两舌”。舍断此之两者、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

  起、以智火烧之者不行两舌、不加行、不热心、不专心。此是“又与两舌亦无关”[之

  义]。故世尊宣示:

  离著而无有诡诈              无有悭事不羡望

  不成傲慢不被嫌              又于两舌亦无关

  六  对喜好者无有漏(爱者)       [无漏]无关过慢事

  柔和而为具应辩              无贪离贪不妄信    (八五三)

  “对喜好者无有漏”[之句中],此云喜好五种欲者。何故云喜好五种欲者耶?诸

  多之天与人欲求、乐、冀求、希望、热望五种欲。其故云好五种欲者。此好者之渴

  爱,不舍断由人人之眼,对色之渴爱漏,漏出、流、转起。由耳对声之渴爱,由鼻

  对香之渴爱,由舌对味之渴爱,由身对触之渴爱,由意对法之渴爱漏,漏出、流、

  转起。舍断此好者之渴爱、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者人

  人,由眼对色无渴爱之漏[爱著]、无漏出、无流、无转起。由耳对声之渴爱……乃

  至……由意对法之渴爱无漏、无漏出、无流,无转起事。此是“对喜好者使无(漏)”

  [之义]。

  “此为无关过慢事”[之句中],过慢者云何。于此某者由于生,由于姓……乃至

  (八三页参照)……由某种之根据对他人过慢。所有如斯之慢、慢心、高慢、高

  234 贡、高举、[心之]幢幡、傲慢、心之旗帜,此云为过慢。舍断此之过慢、正断。令

  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此不行过慢、不加行、对过慢不热心,

  不专心。此是“此为无关过慢事”[之义]。

  “柔和而为具应辩”[之句中],柔和者,是具备柔和之身业故是柔和。具备柔和

  语业、柔和之意业故是柔和。具备柔和念处故是柔和。具备柔和正勤、柔和神足、

  柔和根、柔和觉支故是柔和。具备柔和八支圣道故是柔和。

  “具应辩”(具应辩者)者是(一)对教说具应辩者,(二)对遍问具应辩者,(三)对证得

  具应辩者之三具应辩者。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六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七○

  (一)对教说具应辩者云何?于此某者若为学得契经、祗夜、记说、偈、自说、如

  是语、本生、未曾有法、毗陀罗者,彼依(其)教说而[具应辩者]应辩之。此是

  “对教说具应辩者”。

  (二)对遍问具应辩者云何?于此某者有关遍问自义、所知义、特相、原因(理由)、

  处非处(理非理),彼依其遍问而[具应辩者]应辩之。此是“对遍问具应辩者”。

  (三)对证得具应辩者云何?于此某者于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

  235 七觉支、八支圣道、四沙门果、四无碍解、六神通之证,彼知义、知法、知词(文

  法)者,[具应辩者]是知义者应说义,知法者应说法,知词(文法)者应说词。对

  此等[义、法、词]之三者,智是应辩无碍解。具、正具、达、正达、成、正成、

  具备此之应辩无碍解者是“具应辩者”。

  亦无有教说,亦不遍问,亦无所证得者具应辩者将有何应辩?此是“柔和而为具

  应辩”[之义]。

  “无[贪]离贪不妄信”[之句中],不妄信者,是自己自知通[唯信]自现见之

  法,亦不信其他任何沙门、婆罗门、天、魔、人、梵天[之说]。[即]“一切诸行是

  无常”自己自知通[唯信]已自现见之法,亦不信其他任何沙门、婆罗门、天、魔、

  人、梵天[之说]。“一切诸行是苦”,“一切诸法是无我”,“缘无明而有行……乃至

  (一一一页参照)……缘生而有老死。”“明灭之故而行之灭……乃至(一一一页参

  照)……生灭故而老死灭”。“此是苦……乃至(一一一页参照)……此是至苦灭之

  道”“此是漏……乃至(一一一页参照)……此是至漏灭之道”“知通此等诸法……

  乃至(一一一页参照)……作证此等诸法”。“于六触处有集、灭没、乐味、过患、

  出离。于五取蕴有集、灭没、乐味、过患、出离。于四大种有集、灭没、乐味、过

  患、出离”。“所有集法一切是灭法”自己自知通,[唯信]己自现见之法,不信其他

  236 任何沙门婆罗、天、魔、人、梵天。

  即世尊如斯宣示:“16舍利弗!汝修习、多作信根没入于不死(甘露即涅槃),

  至不死、终极不死、能修习、多作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没入不死、至不死,

  信终极不死耶?”“尊师!我于此处由信世尊而‘修习、多作信根、精进根、念根、

  定根、慧根而没入不死、至不死、终极不死’[非至信]。尊师!以慧[自]不知此、

  不见、不语、不作证、不所触之人人于其处依信他而[多修习、多作信根……乃至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七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七二

  ……慧根是没入不死,至不死,终极不死’应至[之信]。然而尊师!以慧[自]知

  此、见、悟、作证、所触之人人‘修习、多作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没入不死、至不死、终极为不死’[自信]于其处无有疑惑、无有疑。尊师!而且我

  以慧[自]知此、见、悟、作证,而触到。我‘修习、多作信根、精进根、念根、

  定根、慧根是没入不死、至不死、终极不死’[自信]于其处无有疑惑,无有疑。”

  “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以慧不[自]知此、不见、不悟、不作证、不所触

  之人人!于其处由信他而‘修习、多作信根……乃至……慧根是没入不死、至不

  237 死、终极不死’应至[之信]。”

  17不[妄]信        知不作(无为涅槃)

  舍断连结之轮回      害破[善恶]之余地

  唾弃欲望之人        彼实最上之人士

  “无贪无离贪”者,于一切之愚凡夫有贪。于善凡夫并七有学有离贪。于阿罗汉

  无贪,无离贪,彼已离贪。离贪故有贪之尽,离嗔故有嗔之尽,离痴故有痴之尽。

  彼[梵行]已成,所作已辨……乃至……于彼无再有。此是“不[妄]信”[之义]。

  故世尊宣示:

  对喜好者无有漏           [无漏]无关过慢事

  柔和而为具应辩            无贪离贪不妄信

  七  学而非以欲利得            不利得亦无怒事

  心对爱味无违和            对此亦无贪求事   (八五四)

  “为学非为欲利得,不利得亦无怒事”[之句中],学18欲利得者云何?诸比丘!

  于此有比丘,见(余)比丘[由在家信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

  品而思念:“依何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耶?”彼更思念:

  “此尊者是经师。故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彼因于利得,

  缘于利得,原因于利得,令生起利得,收获利得而学得经。如斯是“学欲为利得”。

  238     或又有比丘,见[余]比丘[由在家信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

  具药品而为思念:“依何而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耶?”彼

  更思念:“此尊者是持律师……乃至……是论师,故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

  病者之资具药品。”彼因于利得,缘于利得,原因于利得,令生起利得,,收获利得而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七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七四

  学得论(阿毗达摩)。如斯是“学欲为利得”。

  或又有比丘,见[余]比丘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而为思念︰

  “依何而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耶?”彼[更]思念:“此尊

  者是阿练若住者,是常乞食者,是粪扫衣者,是但三衣者,次第乞食者,是时后不

  食者,是常坐不卧者,是随处住者。故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

  药品。”彼因于利得,缘于利得,原因于利得,令生起利得,收获利得,是阿练若住

  者……乃至……随处住者。如斯是“学欲为利得”。

  非学欲为利得者云何?于此有比丘不因于利得,不缘于利得,不原因于利得,

  非令生起利得,非收获利得,令偏调御自己,为令止息自己,为令自己般涅槃而得

  经,学得律,学得论。如斯是“学非欲利得”。或又有比丘,不因于利得,不缘于利

  得,不原因于利得,非令生起利得,非收获利得,偏依少欲,依知足,依[烦恼]

  之损灭,依远离,依求德19,为阿练若住者,为常乞食者,为粪扫衣者,为但三衣

  者,为次第乞食者,为时后不食者,为常坐不卧者,为随处住者。如斯亦为“学非欲

  为利得”。

  239     “不利得亦无怒事”。怒于不利得者云何?于此某者:“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

  众”,“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声”,“我不得赏赞”,“我不得乐”,

  “我不得衣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卧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资具药品”,又“我

  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认为[存在]”而现怒、嗔恚、反抗、怒、嗔、不恰意。如斯是

  “怒于不利得”。

  “无怒于不利得事”者云何?于此处有比丘“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众”,“我不

  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声”,“我不得赏赞”,“我不得乐”,“我不得衣

  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卧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资具药品”,又“我不得看病

  者,我不被认为[存在]者”而无现怒、无嗔恚、无反抗、无怒、嗔、不洽意。如斯

  是“不利得亦无怒事”,此是“学而非以欲利得,不利得亦无怒事”[之义]。

  “[心]对爱味无违和,对此亦无贪求事”[之句中],违和者,所有心之嗔害、

  嗔恨、违背、怒、激怒、大激怒、嗔、激嗔、大激嗔、心之恚、意之激嗔、心之忿、

  忿怒、忿怒性、嗔、嗔怒、嗔怒性、恚、恚怒性、、违和、达逆、愤怒、愤慨、

  心之不适意,此云为违和。舍断此之违和、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不得令生起,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七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七六

  以智火烧之者云为无违和者。

  240     爱是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也。

  味者,是根味、干味、皮味、叶味、花味、果味、酸、甘、苦、辛、咸、碱、

  收敛性、涩、美[味]、不味、冷、热。有一部之沙门、婆罗门贪求味。彼等以舌端

  不断遍求最高之味而徘徊20。彼等已得酸[味]而遍求不酸[味],已得不酸[味]

  而遍求酸味。已得甘[味]而遍求不成甘[味],已得不成甘[味]而遍求甘味。已

  得苦[味]而遍求不苦[味],已得不苦[味]而遍求苦[味]。已得辛味而遍求不

  辛[味],已得不辛[味]而遍求辛[味]。已得咸[味]而遍求不咸[味],已得不

  咸[味]而遍咸[味]。已得碱[味]而遍求不碱[味],已得不碱[味]而遍求碱

  [味]。已得收敛性[味]而遍求涩[味],已得涩[味]而遍求收敛性[味]。已得

  美[味]而遍求不[味],已得不[味]而遍求美[味]。已得冷而遍求热,已得热

  而遍求冷。彼等已得各各[之味]而以彼不为满足而遍求其他与其他之物,对适意

  诸味贪、贪求、贪觅,昏昧而缚著、悬、悬著、碍著。舍断味爱、正断、令寂灭、

  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之人,如理省察,不为戏,不为憍慢,不为装饰,

  不为庄严,为欲令此身体之存续,为欲维持,为欲止害,“如斯我无旧之苦痛,勿使

  241 生新之苦痛,又于我存命、无罪与安乐住”,于为摄益梵行范围内而摄食。譬如植林

  之范围内焚烧森林,或又譬如于运搬货物之范围内向车轴注油,或又譬如于渡难所

  [沙漠]之范围内摄食子之肉,如斯,比丘如理省察,不为戏,不为憍慢,不为装

  饰,不为庄严,为欲令此身体存续、维持,为欲止害,“如斯我无旧之苦痛,令不生

  新之苦痛,又对我有存命、无罪与安乐住”,于摄益梵行之范围内摄食,舍断味爱、

  除去、灭除、灭无。[即]由味爱远、离、离去、出离、舍离、离脱、离缚,以不限

  定之心而住。此是“心对爱、味无违和,对此亦无贪求事”[之义]。故世尊宣示:

  学而非以欲利得        不利得亦无怒事

  心对爱味无违和        对此亦无贪求事

  八  常为有舍亦有念        世间[他己]无等思

  不为己胜不为劣        彼无增盛烦恼事    (八五五)

  “常为有舍亦有念”[之句中],有舍者,是具备六分舍者,乃以眼见色亦不喜、

  不忧、有舍、念、正知而住。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触,以意识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七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七八

  法亦不喜、不忧、有舍、念、正知而住。以眼见适意之色亦不贪求、不笑喜、不生

  242 贪。彼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又以眼见不适意之色亦不悄心,无

  反抗心,无坏乱意21,无嗔恨心。彼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以耳

  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触,以意识适意之法亦不贪求、不笑喜、不生

  贪。彼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又以意识不适意之法亦不悄心,无

  反抗心,无坏乱意,无嗔恨心。彼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以眼见

  色亦对适意不适意之诸色而彼之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以耳闻声,

  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亦对适意不适意之诸法而彼身住立,心

  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以眼见色亦不贪所贪,不嗔所嗔,不昏迷所痴,不怒

  所怒,不染所染,不憍所憍。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触,以意识

  法亦不贪所贪,不嗔所嗔,不昏迷所痴,不怒所怒,不染所染,不憍所憍。己见而

  如已见,己闻而如已闻,觉而如已觉,识而如已识,对已见者不著,对已闻者不著,

  对已觉者不著,对已识者不著。对已见者不近著,不依止,不结缚,[由彼]离脱,

  离缚,以无限定之心而住。对已闻、已觉、已识者不近著,不依止,不结缚,[由彼]

  243 离脱,离缚,以无限定之心而住。于阿罗汉有眼,阿罗汉以眼见色亦于阿罗汉无有

  欲贪,阿罗汉心善解脱。于阿罗汉有耳,阿罗汉以耳闻声亦于阿罗汉无有贪欲,阿

  罗汉心善解脱。于阿罗汉有鼻,阿罗汉以鼻嗅香亦于阿罗汉无有欲,阿罗汉心善解

  脱。于阿罗汉有舌,阿罗汉以舌尝味亦于阿罗汉无有贪欲,阿罗汉心善解脱。于阿

  罗汉有身,阿罗汉以身触触亦于阿罗汉无有贪欲,阿罗汉心善解脱。于阿罗汉有意,

  阿罗汉以意识法亦于阿罗汉无有欲贪,阿罗汉心善解脱。眼乐色,喜色,喜悦色。

  阿罗汉调御彼眼守、护、防护、且防护[彼眼]而说示法。耳乐声,鼻乐香,舌乐

  味,喜味,喜悦味。阿罗汉调御彼[舌]、守、护、为防护,且防护[彼舌]而说示

  法。身乐触,意乐法、喜法、喜悦法。阿罗汉调御彼意、守、护、防护、且防护彼

  意而说示法。

  22人人调御象出战        王乘已被调御象

  堪忍诽谤[自]调御      彼为人中最胜者

  被调御之良骡马          信度产之良马[良]

  已调御象亦[良]象      调御自己更为良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七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八○

  盖依此等骡马象            善调自己如驾兽

  依调御至涅槃域            涅槃之域不可至

  种种烦恼不动摇            依再有而为解脱

  能为到达调御地            彼为世间征服者

  244               24内外一切于世间          调御修习诸善根

  洞察此世与他世            修习待时调御者

  “常为有舍”[之句中于常者],是“常于”、于一切之场合、于一切时、于常时、

  于恒时……(二六页以下参照)……于老年期。“有念”者,是依四原因而有念。[即]

  对身修习随观念处者而有念。对受,对心,对法修习法随观念处而有念……乃至(二

  ○页以下参照)……云彼为有念。此是“常为有舍亦有念”[之义]。

  “世间他己无等思”者,是于出生、姓……乃至(一二八页参照)……又依任何

  之根据不生“我相等”之慢。此是“世间他己无等思”[之义]。

  “不为己胜不为劣”者,是于出生、姓……乃至……又依任何之根据不生“己胜”

  之慢。出生、姓……乃至又依任何之根据“我劣”不生慢。此是“不为己胜不为劣”[之

  义]。

  “彼无增盛烦恼事”[之句中],“于彼”者,是阿罗汉、漏尽者。增盛者,是贪增

  盛、嗔增盛、痴增盛、慢增盛、见增盛、烦恼增盛、业增盛之七增盛。于彼无此等

  之增盛,无有之事、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生起,以智

  火燃烧之。此是“彼无增盛烦恼事”[之义]。故世尊宣示:

  常为有舍亦有念          世间[他己]无等思

  不为己胜不为劣          彼无增盛烦恼事

  九  于彼无有依止事          彼知法而成无依

  于彼向有与非有          无有渴爱之存事  (八五六)

  245     “于彼无有依止事”[之句中],“于彼”者,是于阿罗汉、漏尽者。依止者是爱依

  与见依之二依……乃至(五六页参照)……此是爱依……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

  ……此是见依。彼舍断爱依,舍遣见依。舍断爱依,舍遣见依故,于彼无有依、不

  存在、不能得、舍断、正断、令寂灭、使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此是“于

  彼无有依止事”[之义]。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八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八二

  “彼知法而成无依”[之句中],“知”者,是知而知、考量、度知、辨知、而明了。

  知“一切诸行是无常”而知、考量、度知、辨知、而明了。知“一切诸行是苦”,“一切

  诸法是无我”……乃至(一一一页参照)……知“所有一切集之法是此灭之法”而知、

  考量、度知、辨知、而明了。“无依”[之句中,依]者,是成为爱依与见依之二依

  ……乃至……此是爱依……乃至……此是见依。舍断爱依,舍遣见依,于眼无依,

  于耳无依,于鼻无依,于舌无依,于身无依,于意无依、色、声、香、味、触、施

  主家、众、住居……乃至(九页参照)……对见闻觉识之诸法是无依,无系著,无

  近著,无缚著,无信解,出离、弃遣、离脱、为离缚,以无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彼

  知法而成无依”[之义]。

  “于彼向有与非有,无有渴爱之存事”[之句中],渴爱者,是色爱、声爱、香爱、

  味爱、触爱、法爱。“于彼”者,是于阿罗汉、漏尽者。“有”者,是有见,“非有”者,

  是无有见。有者是常见,非有者是断见。“有”者,是再三之有、再三之趣、再三之

  246 生起、再三之结生、再三身体之发生。于彼无有渴爱、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正

  断、寂灭、为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故世尊宣示:

  于彼无有依止事        彼知法而成无依

  于彼向有与非有        无有渴爱之存事

  一○  对诸欲为不期待        斯人我言寂静者

  于彼系缚之无存        彼已能成度爱著  (八五七)

  “斯人我言寂静者”[之句中寂静者]是寂者、寂静者、寂灭者、[烦恼]消灭者、

  安息者。“斯人我言”者,是我语彼、话彼、说彼、言说彼。此是“斯人我言寂静者”

  [之义]。

  “对诸欲为不期待”[之句中],“欲”者,概言之,是事欲与烦恼欲之二欲……乃

  至(一页以下参照)……此等云为事欲……乃至(二页参照)……此等云为烦恼欲。

  遍知事欲,烦恼欲舍断之、舍弃、除去、灭除、令灭无,“对诸欲为不期待”者,是

  离欲、舍欲、唾弃欲、脱欲、舍断欲、舍遣欲、离贪、舍贪、唾弃贪、脱贪、舍断

  贪、舍遣贪、无爱、消灭[烦恼]、清凉、觉受乐,自成梵而住。此是门对诸欲为不

  期待”也。

  247     “于彼系缚之无存”[之句中],系缚者,是贪欲身系、嗔恚身系、戒禁取身系、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八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八四

  真实住著身系之四系缚。对自己之见贪是贪欲之身系。对他语嗔害、不恰意是嗔恚

  之身系。对自己之戒又务又戒与务之取著是戒禁取之身系。自己之见此是真实与住

  著是真实住著之身系。“于彼”者,是在阿罗汉、漏尽者25。“于彼系缚之无存”者,

  是于彼无有系缚、不存、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生起,

  以智火烧之。此是“于彼系缚之无存”[之义]。

  “彼已能成度爱著”[之句中],“爱著”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九

  页以下参照)……贪欲、贪、不善根。26爱著者是依何义而为爱著耶?扩大之故是

  爱著,广大之故是爱著,染著之故爱著,邪曲之故是爱著,冒险之故是爱著,夺取

  之故是爱著,欺语者之故是爱著,毒根之故是爱著。毒果之故是爱著。毒受用之故

  是爱著。或又彼渴爱而广大、扩而扩大于色、声、香、味、触、施主家、众、住居

  ……乃至(九页参照)……见闻觉识之诸法中。此是爱著[之义]。“彼已能成度爱著

  著”者,是彼度此之爱著、渴爱之越度、度过、超越、令离越。此是“彼已能成度爱

  著”[之义]。故世尊宣示:

  对诸欲为不期待        我言斯人寂静者

  于彼系缚之无存        彼已能成度爱著

  一一  于彼[妻]子与家畜    田园宅地亦不存

  于彼常见[与见断]   [我与]非我不能得   (八五八)

  248     “于彼妻子与家畜,田园宅地亦不存”[之句中],“不”者,是否定。“于彼”者,

  是阿罗汉、漏尽者。“子”者,自生子,乳母所育子、受养之子、为徒弟子之四[种]

  子。家畜者,是羊、山羊、鸡、豚、象、牛马、牝马。田园者,是米之田、稻之田、

  豌豆之旱田,豆之旱田,麦之旱田,小麦之旱田,胡麻之旱田。宅地者,是家之用

  地、库藏地、前[庭]之地、后[庭]之地、庭园之地、精舍之地。“于彼妻子与家

  畜,田园宅地亦不存”者,是彼对子之遍取,对家畜之遍取,对田园之遍取,对宅地

  之遍取亦不有、不存、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生起、以

  智火烧之。此是“于彼妻子与家畜,田园宅地亦不存”[之义]。

  “于彼常见与断见,我与非我不能得”[之句中],我者,是常见,非我者,是断

  见。我无可执,非我无可脱。于无所执者无可脱。于无可脱者无执。阿罗汉超越执

  与脱,离越增与减。彼[梵行]已成,[所作]已辨……乃至……彼无再有。此是“于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八五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八六

  彼常见与断见,我与非我不能得”[之义]。故世尊宣示:

  于彼妻子与家畜          田园基地亦不存

  于彼常见与断见          我与非我不能得

  一二  凡夫沙门婆罗门         [贪等]之廉訾论彼

  彼已无视彼贪等          故对訾论彼不动   (八五九)

  249     “诸凡夫及沙门、婆罗门,贪等之廉訾论彼”[之句中],凡夫者,是依何义而为

  凡夫耶?广生诸烦恼故是凡夫,广不害破身见故是凡夫,广对师尊口快(阿谀)者

  是凡夫,广为一切趣所障故是凡夫,广行种种行故是凡夫,广由种种暴流所运故是

  凡夫,广由种种热恼所热故是凡夫,广由种种热苦所烧故是凡夫,广对五种欲而贪、

  贪求、贪觅、昏昧、缚著、悬、悬著、碍著故是凡夫,广由五盖所遮障、盖覆、妨

  障、闭塞、被蔽、被阴蔽故是凡夫。“沙门”者,是入于此[佛教]以外所有之出家,

  巳出家之人人。婆罗门者,是所有[相互] 称呼“卿”之人人(生来即是婆罗门)。“诸

  凡夫、沙门、婆罗门,贪等之廉訾论彼”者,乃诸凡夫以染其贪应[訾]论彼,以怒

  其嗔应[訾]论彼,以昏昧其痴应[訾]论彼,以结缚其慢应[訾]论彼,以执取

  其见应[訾]论彼,以散乱其掉举应[訾]论彼,以不决定其疑应[訾]论彼,以

  强力其随眠应[訾]论彼,其等之诸行彼已舍断。舍断诸行故,何以论[凡夫等]

  依趣而[令彼]“为地狱有情”,“为畜生”,“为饿鬼”,“为人”,“为天”,“为有色者”,

  “为无色者”,“为有想者”,“为无想者”,“为非想非想者”。是于彼之廉,[凡夫等应

  訾论彼,]而应语、应话、应说明、应言说之无因,无有缘,无有原因。此是“凡夫、

  沙门、婆罗门,贪等之廉应訾论”[之义]。

  250     “彼已无视彼贪等”[之句中],“彼”者,是阿罗汉、漏尽者。“重视”者,是爱重

  视与见重视之二重视……乃至(五六页参照)……是爱重视……乃至(五六页以下

  参照)……此是见重视。彼舍断爱重视,舍遣见重视、舍断爱重视,舍遣见重视故,

  [彼]对爱、见无重视之行。不以爱为幢幡,不以爱为旗帜,不以爱为主,不以见

  为幢幡,不以见为旗帜,不以见为主,无从爱、见之行。此是“彼已无视彼贪等”[之

  义]。

  “故对訾论彼不动”[之句中],“故”者,是彼之原因、之因、彼之缘、彼之因缘。

  [彼]对诸论,对诽谤,对毁訾,对叱责,对贬称,对恶评而不动、不动摇、不颤、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八七

  --------------------------------------------------------------------------

  小部经典二十                                           二八八

  不颤怖、不颤骇。此是“故对訾论彼不动”[之义]。故世尊宣示:

  凡夫沙门婆罗门          贪等之廉訾论彼

  彼巳无视彼贪等          故对訾论彼不动

  一三  舍离贪求无有悭          牟尼不论胜等劣

  [爱见二见]无分别      不至[妄想]与分别  (八六○)

  “舍离贪求无有悭”[之句中],渴爱言贪求。[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九

  页以下参照)……是贪欲、贪、不善根。舍断此贪求,正断,令寂灭,使安息,令

  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者、云是离贪求者。彼不贪求色……乃至(九页参照)……

  不贪求、见闻觉识之诸法、不贪觅、不昏迷、不缚著、离贪求、舍贪求、唾弃贪求、

  脱贪求、舍遣贪求、不爱、寂灭、为清凉、受乐、自为梵而住。此是“离贪求”[之

  251 义]。“无有悭”[之句中],悭者,是住处悭、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悭之五种

  悭。所有如斯之悭……乃至(四二页参照)……坚持云为悭。舍断此悭、正断、令

  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者,云为无悭者。此是“舍离贪求无有悭”

  [之义]。

  “牟尼不论胜等劣”[之句中],牟尼者,以智云牟那……乃至(六五页以下参照)

  ……超越著、纲,此是牟尼。牟尼不论“我胜”、“我等”、“我劣”,不语、不话、不

  说明、不言说。此是“牟尼不论胜、等、劣”[之义]。

  “不至分别无妄想”[之句中],分别者是爱分别与见分别之二分别……乃至(五

  六页参照)……此是爱分别……乃至(五六页以下参照)……此是见分别。舍断爱

  分别,舍遣见分别。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故,“不至”爱分别与见分别,不近著、

  不近寄、不执、不执取,不住著。此是“不至分别27”[之义]。“为无分别”[之句中],

  分别是爱分别与见分别之二分别……乃至……此是爱分别……乃至……此是见分

  别。彼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故,无分别爱分别与见

  分别,令不生、令不发生、令不生起。此是“无分别而不至分别”[之义]。故世尊宣

  示:

  舍离贪求无有悭        牟尼不论胜等劣

  [爱见二见]无分别    [不至妄想]与分别

  一四  彼于世间无所有        又无所有无有愁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八九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九○

  彼无趣至诸法事        彼实成寂可为言    (八六一)

  252     “彼于世间无所有”[之句中],“彼于”者,是于阿罗汉漏、尽者。“无所有”者,

  是于彼:“此是我物”“此是他人之物”无有何等对色、受、想、行、识之执、执取、

  住著、缚著、信解之……乃至(七六页参照)……以智火烧之。此是“彼于世间无所

  有”[之义]。

  “又无所有无有愁”者,是于变易事物亦不愁,已变易之事物时亦不愁。[即]我

  眼变易而不愁,我耳、我鼻、我舌、我身、我意、我色、我声、我香、我味、我触、

  我施主家、我众、我住居、我名声、我赏赞、我乐、我衣服、我食物、我卧坐所、

  我病者之资具药物、我母、我父、我兄弟、我姊妹、我子、我女、我友人、我同僚、

  我亲戚、我缘者乃变易而不愁、不疲、不悲泣,无捶胸而泣,无陷于蒙昧。如斯是

  “又无所有无有愁”[之义]。

  或又触及不[实]存之苦受,被袭、被包围、具备苦受亦不愁,不疲、不悲泣,

  不捶胸而泣,不陷于蒙昧。[即]触及眼病、被袭、被包围、具备眼病亦不愁,不疲,

  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于蒙昧。触及耳病、鼻病、舌病、身病、头病、外耳病、

  口腔病、齿病、咳、喘息,外鼻病、热病、老、腹病、气绝、赤痢、腹痛、虎列剌、

  癞、痈、庖疮、肺病、癫痫、轮癣、疥癣、风癣、抓伤、皲、出血、糖尿病、痔疾、

  253 疙瘩、溃疡、胆汁等起病、痰等起病、风等起病,[胆汁、痰、风]集合病、气候变

  化所生病,不等姿势所生病、伤害所生病、业报所生病、寒、暑、饥渴、大便、小

  便、虻、蚊、风、太阳热、触于爬行类(蛇类)、被袭、彼包围、使具备彼等亦无愁、

  不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于蒙昧。如斯是“又无所有无有愁”[之义]。

  “彼无趣至诸法事”者,是无至于欲趣,无至于嗔趣,无至于痴趣,无至于怖畏

  趣,无依贪至,无依嗔至,无依痴至,无依慢至,无依见至,无依掉举至,无依疑

  至,无依随眠至,无由行违和之诸法、被导、被运、被带去。此是“彼无趣至诸法事”

  [之义]。

  254     “彼实成寂可为言”者,彼是寂、寂止、寂静也,言安息、语、话、说明、言说

  消灭[烦恼],此是“彼实成寂可为言”[之义]。故世尊宣示:

  彼于世间无所有          不无所有无有愁

  彼无趣至诸法事          彼实成寂可为言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九一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九二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毕。

  注 1  化人(nimmita)此死前经第一偈是佛为说本经而方便自化作化佛,其化佛向佛质问者。

  化人者是佛问本偈之化佛。

  2  以下之说明已在本卷一七○页以下说出。

  3  违逆(pativirodho)在底本虽亦有patinirodho今从异本及暹罗本。

  4  以下之说明文D.I,4;63f;M.I,345;A.II,209;PP.52f,等参照。

  5  去四过失(Catudo Sapagatam)底本之Catudosagatam是误植。依暹罗本而订正。

  6  三十二之无用论(dvattimsa tiracchanakatha)一、王论(raja-katha)二、贼论(cora-K,)

  三、大臣论(mahamatta-K.)四、军论(sena-J.)五、怖畏论(bhaya-K.)六、战争

  论(yuddha-K.)七、食物论(anna-K.)八、饮物论(pana-K)九、衣服论(vattha-K)

  一○、卧床论(sayana-K.)一一、华鬘论(MALA-k.)一二、香论(gandha-k.)一三、

  亲戚论(nati-K.)一四、乘驾论(yana-K.)一五、村论(gama-K.)一六、街论(nigama-K.)

  一七、市论(nagara-k.)一八、地方论(janapada-K.)一九、女论(itth1-K.)二○、

  男论(purisa-k.)二一、英雄论(sura-K.)二二、道途论(visikha-K.)二三、井边论

  (kumbhatthana-K.)二四、先亡论(pubbapeta-K.)二五、种种论(nanatta-k.)二

  六、世俗哲学(lokakkhyika)二七、宇宙发生论(Samuddakkhayika)二八、有无

  论(itibhavabhava-katha)二九、林野论(aranna-K.)三○、山岳论(pabbata-K.)

  三一、河川论(nad1-K.)三二、岛洲论(d1pa-K.)对此三十二,于佛道修行无何等之益、

  无用有害之徒劳话。底本三六七页及Vm.127等参照。

  7  以下之说明文既出于本卷七四页。

  8  以下由A.II,41之引用。

  9  以下之文 Vm.24f.所引用。

  10  诃梨勒果(har1tak1)亦译为柯子,有苦味之果实,用为泻剂。

  11  以下之文 Vm.26所引用。

  12  以下之文 Vm.25f所引用。

  13  悭(macchariyam)在底本虽无此字,今依暹罗本补入。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九三

  --------------------------------------------------------------------------

  小部经典二十                                           二九四

  14  正断(Samucchinnam)在底本虽无此字,今依异本及暹罗本补入。

  15  以下之文详细解释 Vm.166ff,参照。

  16  以下由 S.V,220ff(S.58.44,pubbakotthako)之引用。

  17  本偈由 Dhp.97之引用。J.III,78;法句经卷上(大正藏四、五六四b),法句经譬喻经卷

  二(大正藏四、五八八c)等参照。

  18  学(Sikkhati)在底本及暹罗本虽有na Sikkhati 在文义上已除去na。

  19  求德(idam-atthita)者是智。Vm.81 参照。

  20  徘徊(ahindanti)底本之ahindnti为误植。

  21  无坏乱之意(abhinna-manaso)在底本有adina-manaso。然adina 之语,字义不明。

  在D.L,115 出此字,在彼异本亦有abhinna。故今假取abhinna 之义而译出。底本之

  adina 应为al1na(沈郁)或亦未可知。

  22  以下之三偈由Dhp.321-323之引用。法句经卷下(大正藏四、五七○b),法句譬喻经卷

  三(大正四、六○○b 以下)参照。

  23  本偈由S.III,84之引用。

  24  本偈由Sn,516之引用。Netti,170;Mahavastu III,395f;佛本行集经卷三九(大正藏三、

  八三四a)参照。

  25  于漏尽者(Kh1nasavassa)底本之Khina为Kh1na 之误植。

  26  以下之文在本卷九页既出。

  27  不至分Kappam neti在底本此句虽引用语句之“倾斜书体”,此应作为普通文字而

  续前之文。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                                     二九五

 
 
 
前五篇文章

南传五部经:小部经典二十一

南传五部经:小部经典二十二

蔡奇林:《汉译南传大藏经》译文问题举示评析 1、引言

蔡奇林:《汉译南传大藏经》译文问题举示评析 2、《相应

蔡奇林:《汉译南传大藏经》译文问题举示评析 3、《相应

 

后五篇文章

南传五部经:小部经典十九

南传五部经:小部经典十八

南传五部经:小部经典十七

南传五部经:小部经典十六

南传五部经:小部经典十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