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贾曾: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六 |
 
贾曾: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六
释曰。决断名智。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大文分二。一明诸智差别。二明智所成功德。就明诸智差别中。一明忍智见别。二明十智相殊。三明十智行相。四诸门分别。此下第一。明忍智见差别。论云。前品初说诸忍诸智。于后复说正见正智。为有忍非智耶。为有智非见耶。颂曰。 圣慧忍非智 尽无生非见 余二有漏慧 皆智六见性 释曰。初两句。及第三句。余二两字。明无漏慧。有漏已下。明有漏慧也。圣慧忍非智者。圣慧忍。谓见道中八忍也。忍非智性。决断名智。忍起之时。与疑得俱。未成决断。故不名智 尽无生非见者。尽无生智。不名为见。推度名见。此之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见。余二者。谓余无漏慧。皆通智见二性。已断疑故。推度性故 有漏慧皆智六见性者。谓有漏慧。皆智性摄。于中唯六。亦是见性。谓身见等五。及世间正见。如上圣慧。及有漏慧。皆择法故。并慧性摄。 从此第二。明十智相殊。就中四。一明渐增至十。二明尽无生别。三明建立为十。四明法类智别治。就明渐增中三。一明二智三智。二明三增至九。三明九增至十。旦初明二智三智者。论云。智有几种。相别云何。颂曰。 智十总有二 有漏无漏别 有漏称世俗 无漏名法类 世俗遍为境 法智及类智 如次欲上界 苦等谛为境 释曰。智十总有二有漏无漏别者。一世俗智。二法智。三类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如是十智。总为二种。一有漏智。二无漏智 有漏称世俗者。前有漏智。名为世俗。多缘瓶等世俗境故。无漏名法类者。前无漏智。分为二种。谓法智类智也。世俗遍为境者。谓世俗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为所缘境 后三句者。明法类智境也。若法智。缘欲界苦等四谛为境。若类智。缘上界四谛为境。 从此第二。明三增至九。论云。即于如是三种智中。颂曰。 法类由境别 立苦等四名 皆通尽无生 初唯苦集类 释曰。初两句者。谓明法智类智。缘四谛境。有差别故分为苦集灭道四智也。皆通尽无生者。此上六智。至无学身。非见性者。名为尽无生。故此二智。以六智为体也 初唯苦集类者。尽无生智。初起之时。唯苦集类。以缘有顶苦集二谛。作六行相。观有顶蕴。为境界故。初起之时。唯苦集类。后起时。方能遍缘四谛。故通六智。问何缘初位。唯缘有顶苦集为境。答有顶苦集。从无始来。未能全断。今时初断。故先缘彼。自生庆喜。 从此第三。明九增至十。论云。于前所说九种智中。颂曰。 法类道世俗 有成他心智 于胜地根位 去来世不知 法类不相知 声闻麟喻佛 如次知见道 二三念一切 释曰。法类道世俗有成他心智者。谓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此之四智。成他心智。若知他无漏心。以法类道他心智知也 若知他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 知故由四智。成他心智 于胜地根位去来世不知者。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于胜地胜根胜位及去来心。皆不能知。不知胜地者。谓下地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胜根者。谓信解。时解脱。钝根他心智。不知见至不时解脱心。不智胜位者。谓不还声闻。无学。独觉。大觉。他心智。前前不知后后者心 不知去来心者。谓唯现在。他心心所。为境界故 法类不相知者。法智所摄他心智。不知类品心。类智所摄。他心智。不知法品心。谓法智。他心智。以欲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若类智他心智。以上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故。此二智互不相缘 声闻麟喻佛如次知见道二三念一切者。声闻知见道二念心。谓知苦法忍及苦法智也。麟觉知见道三念心。谓知初二念。及第八集类智心也。佛知见道一切心。问声闻知初二念心已。何故不即知第三苦类忍耶。答初二念心。是法分心。第三念等。是类分心。法类不同。所缘境别故不能知 若为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经十三念(声闻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也)。加行方满。彼已度至第十六心。虽知此心。而非见道。问何故麟觉。能知第八集类智心。答谓此麟觉。知法分心初二念已。为欲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经五念心。加行即满(谓麟觉根胜。故但由下加行。五念心也)。故能知彼第八集类智心。世尊欲知。不由加行。故于见道。一切能知。 从此第二。明尽无生智。论云。尽无生智。二相何别。颂曰。 智于四圣谛 知我已知等 不应更知等 如次尽无生 释曰。谓无学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是名尽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复更知。我已断集。不复更断。我已证灭。不复更证。我已修道。不应更修。名无生智。论云。如是十智。相摄云何。谓世俗智。摄一全一少分(摄他心智名一少分)。法智。类智。各摄一全七少分(苦等四智。尽智无生智。及他心智。摄此七少分也)。苦集灭智。各摄一全四少分(四少分者。谓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也)。道智。摄一全五少分(五少分者。谓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也)。他心智。摄一全四少分(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也)。尽无生智各摄一全六少分(六少分者。谓四谛智。法智。类智也)。 从此第三。建立十智。论云。云何二智(有漏无漏)。建立为十。颂曰。 由自性对治 行相行相境 加行辨因圆 故建立十智 释曰。由七缘故。立二为十。一由自性故。立世俗智。体是有漏世俗法故 二对治故。立法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故 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体虽无别。而行相别故。立二智。谓苦智作苦空等四行也。集智作因集等四行别也 四行相境别故。立灭道智。言行别者。谓灭智作灭静等行。道智作道如等行。言境别者。谓灭智。缘灭谛无为境。道智缘道谛有为境也 五加行故。立他心智。本修加行。谓知他心故。约加行。名他心智 六事辨故。建立尽智。事辨身中。最初生故 七因圆故。立无生智。一切圣道。为因生故。 从此第四。明法类兼治。论云。知上所言法智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法。为有少分治上欲耶。颂曰。 缘灭道法智 于修道位中 兼治上修断 类无能治欲 释曰。修道所摄灭道法智。断欲界已。兼能对治上界修断。欲之灭道。胜上界故。已除自怨。兼除他敌故。由此类智无能治欲。 从此大文第三。明十智行相。就中三。一明十智行相。二明行摄净尽。三明实体能所。且初行相者。论云。于此十智中。谁有何行相。颂曰。 法智及类智 行相俱十六 世俗此及余 四谛智各四 他心智无漏 唯四谓缘道 有漏自相缘 俱但缘一事 尽无生十四 谓离空非我 释曰。法智及类智行相俱十六者。谓法智缘欲界四谛。作苦空等十六行相。类智缘上界四谛。亦作十六行相也 世俗此及余者。谓世俗智。作此十六行。及作所余自共相行。以世俗智。缘一切法故 四谛智各四者。苦等四智。各有自谛四种行相也 他心智无漏唯四谓缘道者。此明他心智。若无漏者。唯四行相。谓缘道谛。作四行相。有漏自相缘者。有漏他心智。缘自相境。缘心心所自相法故。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俱但缘一事者。有漏无漏。二他心智。俱缘一事。谓缘心时。不缘心所。缘受等时。不缘想等。论云。诸他心智。有决定相。谓唯能取欲色界系(简无色界。不知上故)及非所系(缘无漏故也)他相续中。(缘他身也)现在(不缘过未)同类(法分他心智。知法分心。类分他心智。知类分心。有漏他心智。知有漏心。无漏他心智。知无漏心也)心心所法(不缘色故)一实自相。为所缘境(唯缘一事。名为一也。不缘假法。名实也。不缘共相。名自相也)空无相不相应(三解脱分别也。谓缘道谛。作四行相。与无愿解脱门相应。不作空非我行。不与空解脱门相应。不作灭谛四行相。不与无相解脱门。相应之也)尽无生。所不摄(他心智。是见性故。彼不摄之)不在见道无间道中(修他心智。容预时修。见道速疾。非容预故。无间道中。正断惑故。亦非容预。故彼二位。无他心智)余所不遮。如应容有(余修道位。加行解脱。胜进三道。此位不遮容有他心智也。已上论文也)尽无生十四谓离空非我者。尽无生智。十六行中。除空非我。有余十四行相。由此二智于出观时。作如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我生等言。涉于世俗。故于观中。离空非我。 从此第二。明行摄净尽。论云。为有无漏越此十六。为更有余行相摄不。颂曰。 净无越十六 余说有论故 释曰。上句述正宗。下句叙异说。净无越十六者。无漏为净。大毗婆娑诸论师言。无有无漏行相。越此十六行相也。余说有论故者。有余西方师。说有无漏行相。越此十六。由识身足本论说故。彼论说云。颇有不系心。能分别欲界系法耶(彼论问也)曰能分别。谓非故苦常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缘故。有如是处。有如是事。如理所引。了别(已上本论答前问)西方论师意。彼论既于非常等八行相外。言别有有是处有是事二行相。故知离十六行相。外别有有是处。有是事。二无漏行相也。 从此第三。明实体能所。论云十六行相。实事有几(一问)。何谓行相(二问)。能行所行(此有两问。一问能行。二问所行也)。颂曰。 行相实十六 此体唯是慧 能行有所缘 所行诸有法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次句答第二问。次句答第三问。第四句答第四问。行相实十六者。行相名既十六。其实体亦十六也。苦谛有四。非常苦空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 集谛有四。因集生缘。如种理故因(种子生芽道理)。等现理故集(因集果令现也)。相续理故生(令果相续)。成办理故缘(为缘令果成办也) 灭谛有四。灭静妙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贪嗔痴火)。无众患故妙。脱众灾故离 道谛有四。道如行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此体唯是慧者。此十六行相。体唯是慧。慧观四谛。作此行相。能行有所缘者。心心所法。名有所缘。此是能行。能行境故。所行诸有法者。一切诸法。皆名所行。所缘境故。 从此第四。诸门分别。于中六。一明性依地身。二明念住摄智。三明十智相缘。四明十智缘境。五明人成智。六约位辨修。且初明性依地身者。论云。已辨十智行相差别。当辨性摄依地依身。颂曰。 性俗三九善 依地俗一切 他心智唯四 法六余七九 现起所依身 他心依欲色 法智但依欲 余八通三界 释曰。性俗三九善者。性谓三性门。俗智通三性。余九智唯善也 依地俗一切者。依地门中。世俗智依九地。谓从欲界。乃至有顶故言一切 他心智唯四者。他心唯依四静虑。起五通所依。止观等故。由此余地无他心智 法六余七九者。法智依六地。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也。所余七智。通依九地。谓四谛智。类智。尽智。无生智。此七智通。依未至。中间。四静虑。下三无色。名九地也 现起所依身他心依欲色者。依身门中。他心智依欲色界身。俱可起故。不依无色。彼无通故 法智但依欲者。法智唯依欲界身起。以缘欲界四谛境故。余八通三界者。除他心智及法智。外所余八智。通三界身。皆得起也。 从此第二。明念住摄智。论云。已辨性地身。当辨念住摄。颂曰。 诸智念住摄 灭智唯最后 他心智后三 余八智通四 释曰。灭智。摄在法念住中。以缘择灭唯是法故。若他心智。后三念住摄。以能知他受心法故。不知色故。除身念住。所余八智。通四念住。 从此第三。明十智相缘。论云。如是十智。展转相望。一一当言几智为境。颂曰。 诸智互相缘 法类法各九 苦集智各二 四皆十灭非 释曰。法类道各九者。法智能缘九智。除类智 类智能缘九智。除法智 道智。能缘九智。除世俗智 苦集智。各二者。苦集二智。一一能缘二智为境。谓世俗智。及有漏摄。他心智也。四皆十灭非者。四谓世俗。他心。尽无生智。此四皆缘十智为境 灭智不缘十智为境。故言灭非。灭智唯缘择灭境故。 从此第四。明十智缘境。就中有二。一正明十智缘境。二明俗智缘境。且正明十智缘境者。论云。十智所缘。总有几法(一问)。何智几法。为所缘境(第二问也)。颂曰。 所缘总有十 谓三界无漏 无为各有二 俗缘十法五 类七苦集六 灭缘一道二 他心智缘三 尽无生各九 释曰。初三句答第一问。余五句答第二问。所缘总有十谓三界无漏者。标所缘法也。十智所缘。总有十法。谓有为法分。为八种。三界所系。及无漏有为。此四各有相应不相应二。故成八种。无为有二。一者是善谓择灭也。二者无记。谓虚空非择灭也 俗缘十法五者。俗智缘十。法智缘五。谓欲界二。无漏道二。及善无为。故为五也 类七苦集六者。类智缘七。谓色无色界。无漏道。各二为六。及善无为。为七 苦集六者。苦集二智。各缘六法。谓三界所系。各二法也。灭缘一道二者。灭智缘一。谓善无为 道智缘二。谓无漏道二也 他心智缘三者。谓他心智。缘欲界色界无漏三相应法也 尽无生。各九者。尽无生智。能缘九法。除无记无为也。 从此第二。明俗智缘境。论云。颇有一念智。缘一切法不(问也)。不尔(答也)。岂不非我观知一切法皆非我耶(难也)。此亦不能缘一切法(答也)。不缘何法(一问)。此体是何(第二问也)。颂曰。 俗智除自品 总缘一切法 为非我行相 唯闻思所成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下三句答第二问。以世俗智。观一切法。为非我时。不缘自品。故除自品 言自品者。谓俗智自体。相应俱有也。不缘自体者。谓境有境别故。不缘相应者。谓同一所缘故。不缘俱有者。谓极相邻近故。此无我观。俗智为体。唯是闻思所成慧也。 从此第五。明人成智者。论云。已辨所缘。复应思择。谁成就几智耶。颂曰。 异生圣见道 初念定成一 二定成三智 后四一一增 修道定成七 离欲增他心 无学钝利根 定成九成十 释曰。异生圣见道初念定成一者。谓异生位。及圣见道。初苦法忍。名为初念。此之异生。及初念圣定。成一智。谓世俗智 二定成三智者。入见道至第二念苦法智位。定成三智。谓世俗智。法智。苦智。后四一一增者。从苦法智。后有四位。一第四念。苦类智位。二第六念集法智位。三第十念灭法智位。四第十四念道法智位 此上四位。皆增一智。且第一位。成前三智。增一类智。总成四智。于第二位。成前四智。又增集智。于第三位。成前五智。又增灭智。于第四位。成前六智。又增道智。故见道位。总成七智。修道定成七者。此约修道。未离欲位。亦成七智。如见道说。离欲增他心者。于离欲位。成前七智。有增他心。总成八智。无学钝利根定成九成十者。时解脱者。定成九智。除无生智。不时解脱。定成十智。 从此第六。约位辨修。就中分六。一约见道辨。二约修道辨。三约无学道辨。四约余位辨。五约依地辨。六明四修义。且初约见道辨者。论云。于何位中。顿修几智(此总问也)且于见道十五心中。颂曰。 见道忍智起 即彼未来修 三类智兼修 现观边俗智 不生自下地 苦集四灭后 自谛行相境 唯加行所得 释曰。见道忍智起即彼未来修者。于见道中八忍七智。忍正起时。修未来忍。智正起时。修未来智。此之忍智。先未曾得故。不相修唯修同类 三类智兼修现观边俗智者。于苦集灭三类智时能兼修未来现观边俗智。此世俗智。于一一谛现观后边。方能兼修。故立现观边。世俗智号也。现观边者。即三类智也。谓世俗智。于无始来。曾知苦断集证灭。今三类智。亦知苦。断集证灭。与世俗智。同为一事。有事现观故。三类智边。能修世俗智 问于道类智时。何不修俗智。答俗智于道中。曾无事现观故。道类智不修世俗 又必无于道。遍事现观故。谓于三谛。可遍知苦。可遍断集。可遍证灭。当谛事周。故修俗智。必无于道。可能遍修。种性多故。故道类智。不修俗智 问何故于三谛。有遍声非道谛耶。答以其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而无能修一切道谛。佛亦于道得修习修。俱不尽故。故无遍声 不生自下地者。此世俗智。三类智边。得非择灭。故名不生。此不生法。于一切时。无容起故。以见道是无漏俗智。是有漏故。于见道此无容起。以不起故。得非择灭 自下地者。修世俗智。唯自下地。谓依未至。见道现前。能修未来二地俗智。谓修未至及欲界也。修未至者。是修自地。修欲界者。是修下地。如是乃至依第四禅。见道现前。能修未来七地俗智。谓色界六。欲界一地。修第四禅。是修自地。修余六地。名修下地 苦集四灭后者。此世俗智。苦集边修四念住摄。灭边修者。唯法念住。自谛行相境者。此世俗智。随于何谛。现观边修。即以此行相。缘此谛为境。唯加行所得者。此世俗智。见道力得。故唯加行得。 从此第二。约修道辨。论云。次于修道离染位中。颂曰。 修道初刹那 修六或七智 断八地无间 及有欲余道 有顶八解脱 各修于七智 上无间余道 如次修六八 释曰。修道初刹那修六或七智者修道初刹那者。道类智是也。此智现前。修未来智。或六或七。未离欲者。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已离欲者七。更加他心断。八地无间者。谓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此八地中。无间道也。及有欲余道者。谓未离欲。名为有欲。此有欲圣。所有加行。解脱胜进。名为余道。是前无间道。外故名为余。有顶八解脱者。谓断有顶。八解脱道。除第九也。各修于七智者。此上所明八地无间道。及有欲余道。并有顶八解脱。各修未来七智也。若无间道。及有欲余道者。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及世俗智。有顶八解脱。修七智者。于前七智。除世俗智。加他心智。上无间余道如次修六八者。上无间者。谓是断有顶。九无间道也。此上无间。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 言余道者。谓断欲界。第九解脱道。及第九胜进道。又断上七地。诸解脱道。及胜进道。断上八地(加有顶也)诸加行道。又断有顶前八品惑。诸胜进道。此上诸道。皆名余道。此之余道。未来修八。于前六智。加世俗智及他心智。 从此第三。约无学辨修。论云。次辨离染得无学位。颂曰。 无学初刹那 修九或修十 钝利根别故 胜进道亦然 释曰。无学初刹那者。谓断有顶。第九解脱道也。此无学位。未来修智。或九或十。谓钝根者。除无生智。若利根者。具修十智。于无学位。诸胜进道。或九或十。准前说之。 从此第四。约余位辨修。论云。次辨余位修智多少。颂曰。 练根无间道 学六无学七 余学六七八 应八九一切 杂修通无间 学七应八九 余道学修八 应九或一切 圣起余功德 及异生诸位 所修智多少 皆如理应思 释曰。练根无间道学六无学七者。有学练根。诸无间道。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 无学练根。诸无间道。未来修七智。于前六上。更加尽智。余学六七八者。余谓余道。即是练根诸解脱道。及加行道。并胜进道。故名为余。有学练根。诸解脱道。未离欲者。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已离欲七。更加他心。若加行道。未离欲者。未来修七。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及世俗智。已离欲八。更加他心。诸胜进道。未离欲者。未来修七。已离欲八。如加行说。应八九一切者。应谓无学。上句余字。流入此中。谓约余道。应八九一切也。谓无学位。退法等五。修练根时。前八品解脱道。未来修八。谓四谛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于退法等四。第九解脱道。未来修九。于前八上。加世俗智。于第五堪达种性。第九解脱道。未来修十。又无学练根。诸加行道。未来修九。除无生智。若胜进道。是钝根者。未来修九。若利根者。未来修十。杂修通无间学七应八九者。此明杂修无间道。及修五通诸无间道也。有学杂修。诸无间道。及修五通。诸无间道。未来修七。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及世俗智(释学七也)无学杂修。诸无间道。及修五通。诸无间道。未来所修。钝八利九。八者。除他心智。及无生智。九者唯除他心(释应八九也)余道学修八者。余道。谓杂修。及修五通。诸解脱道。及加行道。并胜进道。名为余道 学修八者。学位杂修。及修五通。诸解脱道。及加行道。并胜进道。未来修八。除尽无生智。应九或一切者。应谓无学。上句余字。流至此中。谓无学杂修。及修五通。诸解脱道。并加行道。及胜进道。未来所修。钝九利十。此上修通。诸解脱道。应知唯取宿住。神境。他心修。解脱道也。谓天眼。天耳。二解脱道。无记性故。不名为修 圣起余功德者。谓余四静虑。四无量心。等诸功德也。及异生诸位者。谓异生位。修四静虑。及修通等也。所修智多少皆如理应思者。此上两句。修智多少。如道理思之。谓圣起余功德。若有学圣。未离欲七。已离欲八。若无学圣。钝九利十。其异生位。若未离欲。唯世俗智。若已离欲。加他心智。 从此第五。约地辨修。论云。诸未来修。为修几地(一问)。诸所起得皆是修耶(第二问也)。颂曰。 诸道依得此 修此地有漏 为离得起此 修此下无漏 唯初尽遍修 九地有漏德 生上不修下 曾所得非修 释曰。前七句答第一问。第八句答第二问。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者。此明修有漏也。诸道。谓世俗。及无漏道。此有两类修有漏道。一诸道依此地。能修未来此地有漏。二诸道得此地。能修未来此地有漏 依此地者。于九地中。随依何地也。得此地者。随依何地。离下地染。第九解脱道。得上地也。得上地时。能修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离下地缚。必得上故。为离得起此修此下无漏者。此明修无漏也。此有三类修无漏道。一为离此。谓为离此地也。二得此谓得此地也。三起此。谓此诸道。起此地也。此上三类。皆修未来此地无漏及下地无漏。以无漏道非系地摄。故得傍修。论云。为离此言。通二四道(二谓有漏无漏也。四谓加行无间。解脱胜进也)唯初尽遍修九地有漏得者。唯初尽智现在前时。力能遍修九地有漏。不净观等。无量功德。以彼自心初为王位。一切善法。起得来朝。生上不修下者。上言遍修。若生上地。必不修下。修九地者。约欲界说。曾所得非修者。若法先时。曾得弃舍。今虽还得。不名所修。曾来未得。今时方得。名为所修。用功得故。 从此第六。明四修。论云。修有四种。一得修。二习修。三对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种依何法立。颂曰。 立得修习修 依善有为法 依诸有漏法 立治修遣修 释曰。得习二修。依有为善。以可修习得爱果故。故有为善。可名为修。若现若未。俱有得得。皆名得修。法体现前。名为习修。亦名行修。法现行故。约世分别。于未来世。唯有得修。起得得故。现具二修。有法俱得。名为得修。体现行故。名为习修 治遣二修。依有漏法。谓有漏法。有对治道。名为治修。遣缚义边。名除遣修。西方诸师。于四修上。加防护修及观察修。防护诸根。观察身故。毗婆娑云。防观二修。即治遣修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