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 |
 
href="/wumin/2013/03/140602216549.html" target="_blank">
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
中国佛教徒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从佛法的眼光看来,人生、者、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贫穷、灾祸、战乱等诸苦,都由“生”而来。既有生则必有死,必有死后的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无量寿经》),在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海中沉浮漂泊,孤苦凄惶,无依无怙,找不到一块永恒安乐的归宿之地,纵有所作为,有幸福欢乐,也难免被无常铁轮所碾碎,找不到一个真正自我作为安立、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对有理智、有佛性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极为可悲的事。缺乏对自身存在的理性审视,不谋求超越自己存在的悖论生死,“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中阿含·箭喻经》),被佛看作做人的耻辱;缺乏有关生死问题解决之智慧的人,被佛斥责为未超出动物界的“人身牛”(《法句经》)。
佛家明确将“了生死”作为自家之标帜,作为解决一切人生问题、精神问题、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教他的根本。佛家所说了生死之“了”,有了彻生死的真实本面及了结被动的生死流转两个方面的含义。佛家不仅指出、突出了生死问题,而且提供了究竟了生死的解脱之道。佛家自信:自家所昭示的解脱生死系缚之道,并非假设、空想,而是经佛陀及其圣弟子们的修行实践所证明的真理,是生命本然规律的发现,不管是谁,只要肯依其道勤苦修行,“自净其心”,都可以或快或慢地达到超越生死的自由境地。
佛教所提供的修行之道,系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设,据称有八万四千法门之多,大乘对众多法门予以总结,分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五乘法——即五种载人抵达目的地的车乘。五乘道的内容,正好构成一个从浅入深的阶梯式结构,下乘道为登上上乘道的必经台阶。藏传佛教迦当派的开创者阿底峡,将五乘法归纳为分别适宜于下、中、上三种根机所修的“三士道”。五乘法、三士道的基本内容,可以藏传佛教诸派通用的(见地)、行(所修之行)、果(所证之果)为纲宗,三士道又依次以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三种心为因。
----------------------------------------------------------------------------------------------------------------- 更多陈兵居士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