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澄观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二 |
 
澄观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渐次南行经历人间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往昔诸佛曾所止住教化众生大塔庙处。亦是世尊于往昔时修菩萨行能舍无量难舍之处。是故此林名称普闻无量佛刹。此处常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之所供养。时文殊师利与其眷属到此处已。即于其处说普照法界修多罗。百万亿那由他修多罗以为眷属。说此经时于大海中有无量百千亿诸龙而来其所。闻此法已。深厌龙趣正求佛道。咸舍龙身生天人中。一万诸龙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复有无量无数众生于三乘中各得调伏。 第二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发菩提心已以下。乃第二诸乘人会。以方便化生。岂独声闻一类之机。若约灵山五时摄化尽收五性之机。若不陟人间何处求大心凡夫耶。是以文殊业已垂权。故复往人间也。渐次南行显非顿化。明正为南。方尽南矣。福城者疏释顺福分善。乃表十信入道之初分。娑罗林云高远。林木森耸表万行庄严。亦表菩萨说法。先观众生十种稠林。故云住林中。以此权智乃十方诸佛所共。故云往昔佛所止住。大塔庙表常住法身。为权智之本。诸佛修行依性起修。修无不极。故是佛昔修行舍难舍之处。此法身真际。乃人天八部之所依归。故常为供养处。文殊于此处说普照法界修多罗。即显应机之法乃从法界所流。是知四十九年之谈。皆普照法界修多罗之眷属。故云百万那由他修多罗以为眷属也。说此法时独举海中龙王闻法舍龙身而生天中于三菩提得不退转者。然畜生难中。况嗔毒而难化者。今得益之速如此。显法胜益。足征地狱中人。三重顿圆十地。信可征矣。复云无量众生于三乘中各得调伏者。此则释迦出世一化始终。尽见于文殊出阁之顷也。 上诸乘人会竟。 下三善财会。 时福城人闻文殊师刹童子在庄严幢娑罗林中大塔庙处。无量大众从其城出来诣其所。时有优婆塞。名曰大智。与五百优婆塞眷属俱。所谓须达多优婆塞。婆须达多优婆塞。福德光优婆塞。有名称优婆塞。施名称优婆塞。月德优婆塞。善慧优婆塞。大慧优婆塞。贤护优婆塞。贤胜优婆塞。如是等五百优婆塞俱。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顶礼其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复有五百优婆夷。所谓大慧优婆夷。善光优婆夷。妙身优婆夷。可乐身优婆夷。贤优婆夷。贤德优婆夷。贤光优婆夷。幢光优婆夷。德光优婆夷。善目优婆夷。如是等五百优婆夷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顶礼其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复有五百童子。所谓善财童子。善行童子。善戒童子。善威仪童子。善勇猛童子。善思童子。善慧童子。善觉童子。善眼童子。善臂童子。善光童子。如是等五百童子。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顶礼其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复有五百童女。所谓善贤童女。大智居士女童女。贤称童女。美颜童女。坚慧童女。贤德童女。有德童女。梵授童女。德光童女。善光童女。如是等五百童女。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顶礼其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知福城人悉已来集。随其心乐现自在身。威光赫奕蔽诸大众。以自在大慈令彼清凉。以自在大悲起说法心。以自在智慧知其心乐。以广大辩才将为说法。复于是时观察善财以何因缘而有其名。知此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于其藏上地自开裂生七宝牙。所谓金银琉璃玻璃真珠砗磲码瑙。善财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其七大藏纵广高下各满七肘。从地涌出光明照耀。复于宅中自然而有五百宝器。种种诸物自然盈满。所谓金刚器中盛一切香。于香器中盛种种衣。美玉器中盛满种种上味饮食。摩尼器中盛满种种殊异珍宝。金器盛银。银器盛金。金银器中盛满琉璃及摩尼宝。玻璃器中盛满砗磲。砗磲器中盛满玻璃。码瑙器中盛满真珠。真珠器中盛满码瑙。火摩尼器中盛满水摩尼。水摩尼器中盛满火摩尼。如是等五百宝器自然出现。又雨众宝及诸财物。一切库藏悉令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又知此童子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深种善根信解广大。常乐亲近诸善知识。身语意业皆无过失。净菩萨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净犹如虚空。回向菩提无所障碍。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是观察善财童子已。安慰开喻而为演说一切佛法。所谓说一切佛积集法。说一切佛相续法。说一切佛次第法。说一切佛众会清净法。说一切佛法轮化导法。说一切佛色身相好法。说一切佛法身成就法。说一切佛言辞辩才法。说一切佛光明照耀法。说一切佛平等无二法。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为善财童子及诸大众说此法已。殷勤劝喻增长势力。令其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令忆念过去善根。作是事已。即于其处复为众生随宜说法。然后而去。 时福城人下三善财会。然自文殊出阁已下至经终。通显六位因果。在善财所参知识五十四人。约位则文殊一人表信位。以信未成位。故但一人。余四十人各以十人寄一位。二从德云至慈行寄十住位。三善见至遍行寄十行位。四鬻香长者至安住地神寄十向位。五婆珊夜神至瞿波寄十地位。摩耶至天主光等十一人寄等觉位。弥勒普贤寄妙觉位。今善财初参文殊。表依佛根本果智为发行之本。故单表十信。以后诸位皆依信建立故。初福城人闻文殊菩萨住在林中。故相聚而来。时优婆塞名曰大智为上首者。表人中发心必依智为本也。四众人等一时来诣文殊顶礼者。此人间化导之众。最为初机。文殊见众来集。即现殊胜三业为摄化之方便也。独观察善财因缘。此以妙观察智。知机知时。随应说法也。故细观善财生时之外缘及所禀之内因。委是法器故即为说一切佛法。后所谓下列十句则已将一乘因果理事。尽为宣说无余蕴矣。此表说顿教大乘也。于其余众生则随宜说法。各称其机。五乘因果俱是随宜。即立刻之间。已尽化佛一代之化法矣。 尔时善财童子。从文殊师利所闻佛如是种种功德。一心勤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文殊师利而说颂曰。 三有为城郭 憍慢为垣墙 诸趣为门户 爱水为池堑 愚痴闇所覆 贪恚火炽然 魔王作君主 童蒙依止住 贪爱为徽缠 谄诳为辔勒 疑惑蔽其眼 趣入诸邪道 悭嫉憍盈故 入于三恶处 或堕诸趣中 生老病死苦 妙智清净日 大悲圆满轮 能竭烦恼海 愿赐少观察 妙智清净月 大慈无垢轮 一切悉施安 愿垂照察我 一切法界王 法宝为先导 游空无所碍 愿垂教敕我 福智大商主 勇猛求菩提 普利诸群生 愿垂守护我 身被忍辱甲 手提智慧剑 自在降魔军 愿垂拔济我 住法须弥顶 定女常恭侍 灭惑阿修罗 帝释愿观我 三有凡愚宅 惑业地趣因 仁者悉调伏 如灯示我道 舍离诸恶趣 清净诸善道 超诸世间者 示我解脱门 世间颠倒执 常乐我净想 智眼悉能离 开我解脱门 善知邪正道 分别心无怯 一切决了人 示我菩提路 住佛正见地 长佛功德树 雨佛妙法华 示我菩提道 去来现在佛 处处悉周遍 如日出世间 为我说其道 善知一切业 深达诸乘行 智慧决定人 示我摩诃衍 愿轮大悲毂 信轴坚忍辖 功德宝庄校 令我载此乘 总持广大箱 慈愍庄严盖 辩才铃震响 使我载此乘 梵行为茵褥 三昧为婇女 法鼓震妙音 愿与我此乘 四摄无尽藏 功德庄严宝 惭愧为羁鞅 愿与我此乘 常转布施轮 恒涂净戒香 忍辱牢庄严 令我载此乘 禅定三昧箱 智慧方便轭 调伏不退转 令我载此乘 大愿清净轮 总持坚固力 智慧所成就 令我载此乘 普行为周校 悲心作徐转 所向皆无怯 令我载此乘 坚固如金刚 善巧如幻化 一切无障碍 令我载此乘 广大极清净 普与众生乐 虚空法界等 令我载此乘 净诸业惑轮 断诸流转苦 摧魔及外道 令我载此乘 智慧满十方 庄严遍法界 普洽众生愿 令我载此乘 清净如虚空 爱见悉除灭 利益一切众 令我载此乘 愿力速疾行 定心安隐住 普运诸含识 令我载此乘 如地不倾动 如水普饶益 如是运众生 令我载此乘 四摄圆满轮 总持清净光 如是智慧日 愿示我令见 已入法王位 已著智王冠 已系妙法缯 愿能慈顾我 善财一闻法要。即一心勤求无上菩提者。此表上根受化之易也。然善财既悟一乘。而又广参知识者。此正顿悟渐修。以至实证而后已也善财陈情说偈有三十四颂。初四偈伤己沉溺自勉不能。后三十颂仰德依人请垂拔济。疏有多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观善财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问菩萨行修菩萨道。善男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诸一切智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生疲厌。善财白言。惟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萨行。应云何修菩萨行。应云何趣菩萨行。应云何行菩萨行。应云何净菩萨行。应云何入菩萨行。应云何成就菩萨行。应云何随顺菩萨行。应云何忆念菩萨行。应云何增广菩萨行。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为善财童子而说颂言。 善哉功德藏 能来至我所 发起大悲心 勤求无上觉 已发广大愿 除灭众生苦 普为诸世间 修行菩萨行 若有诸菩萨 不厌生死苦 则具普贤道 一切无能坏 福光福威力 福处福净海 汝为诸众生 愿修普贤行 汝见无边际 十方一切佛 皆悉听闻法 受持不忘失 汝于十方界 普见无量佛 成就诸愿海 具足菩萨行 若入方便海 安住佛菩提 能随导师学 当成一切智 汝遍一切刹 微尘等诸劫 修行普贤行 成就菩提道 汝于无量刹 无边诸劫海 修行普贤行 成满诸大愿 此无量众生 闻汝愿欢喜 皆发菩提意 愿学普贤乘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此颂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为胜乐。其国有山名曰妙峰。于彼山中有一比丘名曰德云。汝可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菩萨云何修菩萨行乃至菩萨云何于普贤行疾得圆满。德云比丘当为汝说。尔时善财童子闻是语已。欢喜踊跃头顶礼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悲泣流泪辞退南行。 尔时文殊师下大圣重教。成其胜进之行。故先教以亲近善知识为第一。所谓菩提因缘。莫先善友。然历事多时。易生疲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特教云勿生疲懈。下善财请问云何学菩萨道。修菩萨行。乃至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此问从初发心以至成佛之行。有十一句问。文殊说偈以答。有十偈。初二偈赞其发心。次一偈特教不厌生死苦。意谓修行求道但有厌苦之心则行废而魔作矣。次一偈但赞发心之德。后五偈具答十一句问。大圣乃总教诸法。显十信为诸位之总故。后诸善友各别教示。显入位之后别修别证。既说偈已。长行又总教云发心之难。若求而能行。此又倍难。此坚其志也。若求菩提决定要求真善知识。故特教以求善知识勿生疲懈。于所闻法勿生厌足。于所教诲皆应随顺。若见善知识善巧方便逆行。勿见过失。此苦口叮咛劝诫。求善知识之切要法门。意谓但能求友离过。则前诸问皆圆。故指示后友劝教往问。善财悲泪辞退南行。怅恋德音。故悲泪而往。 向胜乐国登妙峰山。于其山上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观察求觅。渴仰欲见德云比丘。经于七日见彼比丘。在别山上徐步经行。见已。往诣顶礼其足右绕三匝于前而住。作如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行乃至应云何于普贤行疾得圆满。我闻圣者善能诱诲。唯愿垂慈为我宣说。云何菩萨而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能请问诸菩萨行。如是之事难中之难。所谓求菩萨行。求菩萨境界。求菩萨出离道。求菩萨清净道。求菩萨清净广大心。求菩萨成就神通。求菩萨示现解脱门。求菩萨示现世间所作业。求菩萨随顺众生心。求菩萨生死涅槃门。求菩萨观察有为无为心无所著。善男子。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照耀。普观境界离一切障善巧观察。普眼明彻具清净行。往诣十方一切国土。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常念一切诸佛如来。总持一切诸佛正法。常见一切十方诸佛。所谓见于东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亿佛百亿佛千亿佛百千亿佛。那由他亿佛百那由他亿佛千那由他亿佛百千那由他亿佛。乃至见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佛。乃至见阎浮提微尘数佛四天下微尘数佛千世界微尘数佛二千世界微尘数佛三千世界微尘数佛佛刹微尘数佛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一一方中所有诸佛种种色相种种形貌。种种神通种种游戏。种种众会庄严道场。种种光明无边照耀。种种国土种种寿命。随诸众生种种心乐示现种种成正觉门。于大众中而师子吼。善男子。我唯得此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岂能了知诸大菩萨无边智慧清净行门。所谓智光普照念佛门。常见一切诸佛国土种种宫殿悉严净故。令一切众生念佛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皆令见佛得清净故。令安住力念佛门令入如来十力中故。令安住法念佛门见无量佛听闻法故。照耀诸方念佛门悉见一切诸世界中等无差别诸佛海故。入不可见处念佛门悉见一切微细境中诸佛自在神通事故。住于诸劫念佛门一切劫中常见如来诸所施为无暂舍故。住一切时念佛门于一切时常见如来亲近同住不舍离故。住一切刹念佛门一切国土咸见佛身超过一切无与等故。住一切世念佛门随于自心之所欲乐普见三世诸如来故。住一切境念佛门普于一切诸境界中见诸如来次第现故。住寂灭念佛门于一念中见一切刹一切诸佛示涅槃故。住远离念佛门于一念中见一切佛从其所住而出去故。住广大念佛门心常观察一一佛身充遍一切诸法界故。住微细念佛门于一毛端有不可说如来出现悉至其所而承事故。住庄严念佛门于一念中见一切刹皆有诸佛成等正觉现神变故。住能事念佛门见一切佛出现世间放智慧光转法轮故。住自在心念佛门知随自心所有欲乐一切诸佛现其像故。住自业念佛门知随众生所积集业现其影像令觉悟故。住神变念佛门见佛所坐广大莲华周遍法界而开敷故。住虚空念佛门观察如来所有身云庄严法界虚空界故。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南方有国名曰海门。彼有比丘名为海云。汝往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海云比丘能分别说。发起广大善根因缘。善男子。海云比丘当令汝入广大助道位。当令汝生广大善根力。当为汝说发菩提心因。当令汝生广大乘光明。当令汝修广大波罗蜜。当令汝入广大诸行海。当令汝满广大誓愿轮。当令汝净广大庄严门。当令汝生广大慈悲力。时善财童子。礼德云比丘足。右绕观察辞退而去。 大文第二向胜乐国下有十善友。寄十住位。即为十段。每段六节。初依教趣求。二见敬咨问。三陈已发心。四称赞授法。五谦己推胜。六指示后友。今初。向胜乐国乃依教趣求。见心陟位故曰登山。智鉴位行为观察。七觉助道为七日。忘所住位故见在别山。定慧双游为徐步。此修习已行般舟三昧也。见已顶礼即见敬咨请。作如是言一行经乃申已发心。而未知菩萨下一行半经正陈所问。应有前十一句问。今举首尾者译人略也。我闻圣者一行半经叹德请说。时德云下称赞授法。即正入法界。先赞发心之难。次所谓下别牒前问。有十一句。次善男子下二行经。是正示法界。即念佛三昧。于中决定解力。正教入念佛三昧之方。普观境界释上信眼清净。谓念佛三昧以信为首要。乃内因也。往诣十方四句。乃具外缘。下常念一切诸佛二句。正教念佛。以不念而持也。下常见一切十方诸佛下八行经。明念佛之效。以心契佛心。故得见多佛。次一一方中下三行半经。明所见之差别事相。然十方多佛及多种境界。皆从念佛心中显现。此念佛之成功也。然德云比丘寄初住一位。名发心住。乃十信满心。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以此位创见法身。故知识开示念佛法门。即得见十方多佛。从此直至等觉。总不离此所念佛境界。但随位增进。渐渐遍周法界。圆融自在。以极法界之量。是知三贤十圣所修。总不离念佛法门。故云一行三昧。今人妄议为劣行可不悲哉。次善男子我唯得此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普见法门。此谦己略知。念佛法门如此而已。然此法门甚深广大。故下云岂能了知诸大菩萨无边智慧清净行门。此言己所不能者。又当推胜友也。且念佛得无边智慧清净。又岂可以参禅较胜劣哉。固在念者何如耳。故下文所谓下举二十一种念佛法门。意显三身不离一念。三土存乎一心。三佛不离目前。三土直在足下。无穷妙旨尽摄此宗。故德云言所不知者。盖在乎此。故云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故疏委释多门。门含多义。欲令行者志有所归。次善男子南方有国二行经。指示后友。海云比丘下五行经。叹友胜德。预指后说。时善财童子辞退而去。恋德礼辞。下海云即第二治地住善友也。海门国者。彼国正当南海口故。表观心海深广。为治心地之门。比丘海云者。观海为法门。以普眼法门润一切故。表治地中观生起十种心。深广悲云故。以即由前念佛法门。观心海深广。起大悲云。润覆一切。即为治心地之妙行。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思惟善知识教。正念观察智慧光明门。正念观察菩萨解脱门。正念观察菩萨三昧门。正念观察菩萨大海门。正念观察诸佛现前门。正念观察诸佛方所门。正念观察诸佛轨则门。正念观察诸佛等虚空界门。正念观察诸佛出现次第门。正念观察诸佛所入方便门。渐次南行至海门国。 善财既蒙指授法门。往参海云。故途中思惟善知识教。正念观察者正是随闻而思。以思即修。故得随门证入。正念观察即是观慧。谓惺寂双流。沉浮两舍。此随入之正行。有五行经。皆叙观察之行。为所入之方便门。以此渐次南行至海门国。 向海云比丘所顶礼其足。右绕毕于前合掌。作如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入一切无上智海。而未知菩萨云何能舍世俗家生如来家。云何能度生死海入佛智海。云何能离凡夫地入如来地。云何能断生死流入菩萨行流。云何能破生死轮成菩萨愿轮。云何能灭魔境界显佛境界。云何能竭爱欲海长大悲海。云何能闭众难恶趣门开诸大涅槃门。云何能出三界城入一切智城。云何能弃舍一切玩好之物悉以饶益一切众生。 善财顶礼海云。见敬咨请。自陈已发菩提心。而未知下六行经。正请法要。不出智悲二门。然所请者。亦随位增进。但陈己所不知。而善友所授之法。而随自所证一种法门以答。但随善财所悟之浅深。随法门所修约理以寄位之次第。殊非善财按次而问也。然其所问一一皆通因果。故云入无上智海。而所答亦是圆融行门。应知交彻始终。不可作行布解。故疏云正示法界。 时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耶。善财言唯。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海云言。善男子。若诸众生不种善根。则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得普门善根光明。具真实道三昧智光。出生种种广大福海。长白净法无有懈息。事善知识不生疲厌。不顾身命无所藏积。等心如地无有高下。性常慈愍一切众生。于诸有趣专念不舍。恒乐观察如来境界。如是乃能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发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间故。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满故。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发清净心于三世法智无违故。发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善男子。我住此海门国十有二年。常以大海为其境界。所谓思惟大海广大无量。思惟大海甚深难测。思惟大海渐次深广。思惟大海无量众宝奇妙庄严。思惟大海积无量水。思惟大海水色不同不可思议。思惟大海无量众生之所住处。思惟大海容受种种大身众生。思惟大海能受大云所雨之雨。思惟大海无增无减。善男子。我思惟时复作是念。世间之中颇有广博过此海不。颇有无量过此海不。颇有甚深过此海不。颇有殊特过此海不。善男子。我作是念时此海之下有大莲华忽然出现。以无能胜因陀罗尼罗宝为茎。吠琉璃宝为华。阎浮檀金为叶。沉水为台。码瑙为须。芬敷布濩弥覆大海。百万阿修罗王执持其茎。百万摩尼宝庄严网弥覆其上。百万龙王雨以香水。百万迦楼罗王衔诸璎珞及宝缯带周匝垂下。百万罗刹王慈心观察。百万夜叉王恭敬礼拜。百万乾闼婆王种种音乐赞叹供养。百万天王雨诸天华天鬘天香天烧香天涂香天末香天妙衣服天幢幡盖。百万梵王头顶礼敬。百万净居天合掌作礼。百万转轮王各以七宝庄严供养。百万海神俱时出现恭敬顶礼。百万味光摩尼宝光明普照。百万净福摩尼宝以为庄严。百万普光摩尼宝为清净藏。百万殊胜摩尼宝其光赫奕。百万妙藏摩尼宝光照无边。百万阎浮幢摩尼宝次第行列。百万金刚师子摩尼宝不可破坏清净庄严。百万日藏摩尼宝广大清净。百万可乐摩尼宝具种种色。百万如意摩尼宝庄严无尽光明照耀。此大莲华如来出世善根所起。一切菩萨皆生信乐。十方世界无不现前。从如幻法生。如梦法生。清净业生。无诤法门之所庄严。入无为印。住无碍门。充满十方一切国土。随顺诸佛甚深境界。于无数百千劫叹其功德不可得尽。我时见彼莲华之上。有一如来结加趺坐。其身从此上至有顶。宝莲华座不可思议。道场众会不可思议。诸相成就不可思议。随好圆满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不可思议。色相清净不可思议。无见顶相不可思议。广长舌相不可思议。善巧言说不可思议。圆满音声不可思议。无边际力不可思议。清净无畏不可思议。广大辩才不可思议。又念彼佛往修诸行不可思议。自在成道不可思议。妙音演法不可思议。普门示现种种庄严不可思议。随其左右见各差别不可思议。一切利益皆令圆满不可思议。时此如来即申右手而摩我顶。为我演说普眼法门。开示一切如来境界。显发一切菩萨诸行。阐明一切诸佛妙法一切法轮悉入其中。能净一切诸佛国土。能摧一切异道邪论。能灭一切诸魔军众。能令众生皆生欢喜。能照一切众生心行。能了一切众生诸根随众生心悉令开悟。我从于彼如来之所闻此法门受持读诵忆念观察。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善男子。我于彼佛所千二百岁。受持如是普眼法门。于曰日中以闻持陀罗尼光明领受无数品。以寂静门陀罗尼光明趣入无数品。以无边旋陀罗尼光明普入无数品。以随地观察陀罗尼光明分别无数品。以威力陀罗尼光明普摄无数品。以莲华庄严陀罗尼光明引发无数品。以清净言音陀罗尼光明开演无数品。以虚空藏陀罗尼光明显示无数品。以光聚陀罗尼光明增广无数品。以海藏陀罗尼光明辩析无数品。若有众生从十方来。若天若天王。若龙若龙王。若夜叉若夜叉王。若乾闼婆若乾闼婆王。若阿修罗若阿修罗王。若迦楼罗若迦楼罗王。若紧那罗若紧那罗王。若摩睺罗伽若摩睺罗伽王。若人若人王。若梵若梵王。如是一切来至我所。我悉为其开示解释称扬赞叹。咸令爱乐趣入安住此诸佛菩萨行光明普眼法门。善男子。我唯知此普眼法门。如诸菩萨摩诃萨深入一切菩萨行海。随其愿力而修行故。入大愿海。于无量劫住世间故。入一切众生海随其心乐广利益故。入一切众生心海出生十力无碍智光故。入一切众生根海应时教化悉令调伏故。入一切刹海成满本愿严净佛刹故。入一切佛海愿常供养诸如来故。入一切法海能以智慧咸悟入故。入一切功德海一一修行令具足故。入一切众生言辞海于一切刹转正法轮故。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从此南行六千由旬。楞伽道边有一聚落名为海岸。彼有比丘名曰善住。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净菩萨行。时善财童子。礼海云足。右绕瞻仰辞退而去。 海云初见善财。先即审定发心者。以见发菩提心之难也。善财答云已发。自陈决定不虚。则知为法器。故下五行半经。赞能发心者。深言有大善根。乃能发菩提心。后发菩提心下七行经显发心之相。以大慈悲心为首。以入一切智慧海为行。后善男子我住此下六行经正示法要。言观大海者观法海也。谓由前念佛深入法性海。故此深观法海。流润起大悲心。盖依智海而兴悲海。故以大海为所观境。深入法性以大悲利生即是宏传法化。众生性空即是菩提。故后二行经云颇有殊特过此海不。是故由众生海即入智慧海。故后明即得见佛闻法。即得受持无尽法门。乃至转化众生。如此是为普眼法门。谓普见众生法性平等无碍故。其后经文我作是念下三行经。言由观慧故表自心发悟之相。百万阿修罗下十四行经。显心开悟即得外严之相。此大莲华下四行半经举因显胜之相。我时见彼下九行半经。明见佛正报之相。时此如来下明得闻法。海中说法者表从悲智海之所流故。若有众生下六行经。明以法转授教化众生。此上自利利他。皆由观众生性海而入智海悲海。是为平等法界。故疏明初善友明佛。此明法也。后我唯知此普眼法门下八行半经先谦己不知。后从此南行下二行经。指示后友。六千由旬至海岸者。表修六度净六根。可达法海边际故。善财辞退而去。 尔时善财童子。专念善知识教。专念普眼法门。专念佛神力。专持法句云。专入法海门。专思法差别。深入法漩澓。普入法虚空。净持法翳障。观察法宝处。渐次南行至楞伽道边海岸聚落。观察十方求觅善住。见此比丘于虚空中来往经行。无数诸天恭敬围绕。散诸天华。作天妓乐。幡幢缯绮悉各无数。遍满虚空以为供养。诸大龙王于虚空中兴不思议沉水香云。震雷激电以为供养。紧那罗王奏众乐音。如法赞美以为供养。摩睺罗伽王以不思议极微细衣于虚空中周回布设。心生欢喜以为供养。阿修罗王兴不思议摩尼宝云无量光明种种庄严。遍满虚空以为供养。迦楼罗王作童子形无量采女之所围绕。究竟成就无杀害心。于虚空中合掌供养。不思议数诸罗刹王无量罗刹之所围绕。其形长大甚可怖畏。见善住比丘慈心自在。曲躬合掌瞻仰供养。不思议数诸夜叉王各各悉有自众围绕。四面周匝恭敬守护。不思议数诸梵天王于虚空中曲躬合掌。以人间法称扬赞叹。不思议数诸净居天于虚空中与宫殿俱。恭敬合掌发弘誓愿。时善财童子见是事已。心生欢喜合掌敬礼。作如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修行佛法。云何积集佛法。云何备具佛法。云何熏习佛法。云何增长佛法。云何总摄佛法。云何究竟佛法。云何净治佛法。云何深净佛法。云何通达佛法。我闻圣者善能诱诲。唯愿慈哀为我宣说。菩萨云何不舍见佛。常于其所精勤修习。菩萨云何不舍菩萨。与诸菩萨同一善根。菩萨云何不舍佛法悉以智慧而得明证。菩萨云何不舍大愿能普利益一切众生。菩萨云何不舍众行住一切劫心无疲厌。菩萨云何不舍佛刹普能严净一切世界。菩萨云何不舍佛力悉能知见如来自在。菩萨云何不舍有为亦复不住。普于一切诸有趣中犹如变化。示受生死修菩萨行。菩萨云何不舍闻法悉能领受诸佛正教。菩萨云何不舍智光普入三世智所行处。 第三善财参善住比丘。寄修行住。初依教趣求。先念前友之教。有四行经。念前所示闻佛说法。及思入海观事。摄法观修。以此渐次趣求。至海岸聚落。求觅善住。次见此比丘于虚空中来往经行。下有十四行半经。见敬咨请。先见空中行者。表修无住行故。次作如是言下有五行经。先自陈发心。次正陈请问。次菩萨云何下有五行半经。总问依法起行。 时善住比丘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今复发心求问佛法一切智法自然者法。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无碍解脱门。若来若去若行若止随顺思惟修习观察。即时获得智慧光明名究竟无碍。得此智慧光明故。知一切众生心行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殁生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宿命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未来劫事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现在世事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言语音声种种差别无所障碍。决一切众生所有疑问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诸根无所障碍。随一切众生应受化时悉能往赴无所障碍。知一切刹那罗婆牟呼栗多日夜时分无所障碍。知三世海流转次第无所障碍。能以其身遍往十方一切佛刹无所障碍。何以故。得无住无作神通力故。善男子。我以得此神通力故。于虚空中或行或住或坐或卧。或隐或显。或现一身。或现多身。穿度墙壁犹如虚空。于虚空中结加趺坐往来自在犹如飞鸟。入地如水履水如地。遍身上下普出烟焰如大火聚。或时震动一切大地。或时以手摩触日月。或现其身高至梵宫。或现烧香云。或现宝焰云。或现变化云。或现光网云。皆悉广大弥覆十方。或一念中过于东方一世界二世界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乃至无量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或过阎浮提微尘数世界。或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于彼一切诸佛国土佛世尊前听闻说法。一一佛所现无量佛刹微尘数差别身。一一身雨无量佛刹微尘数供养云。所谓一切华云一切香云一切鬘云一切末香云一切涂香云一切盖云一切衣云一切幢云一切幡云一切帐云。以一切身云而为供养。一一如来所有宣说我皆受持。一一国土所有庄严我皆忆念。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如是一切诸世界中所有众生若见我形。皆决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诸世界一切众生我皆明见。随其大小胜劣苦乐。示同其形教化成就。若有众生亲近我者。悉令安住如是法门。善男子。我唯知此普速疾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无碍解脱门。如诸菩萨持大悲戒。波罗蜜戒。大乘戒。菩萨道相应戒。无障碍戒。不退堕戒。不舍菩提心戒。常以佛法为所缘戒。于一切智常作意戒。如虚空戒。一切世间无所依戒。无失戒。无损戒。无缺戒。无杂戒。无浊戒。无悔戒。清净戒。离尘戒。离垢戒。如是功德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善男子。从此南方有国名达里鼻茶。城名自在。其中有人名曰弥伽。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右绕瞻仰辞退而行。 善住下称赞授法。先赞。牒其所问之法。次我已下正授法要。自所证者唯无碍解脱门耳。若来若去下一行半经。正示修习之法。得此智慧光明下八行半经。明别示显法功用之相。然所证者。即得六神通故。后征释云。得无住无作神通力故。以不住不作故得无碍。次我已得此下六行半经。别明神通十八变之相。次或一念下有十三行半经。明由此神通即能遍至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亦能现形益物。结云。若有众生亲近我者悉令安性如是法门。此备示无碍解门。故结云。我唯知此解脱门。如此而已。故次如诸菩萨下谦己所不知者。推后胜友。然所不知皆言戒者意显无碍解脱皆由持别解脱戒为本。非戒不能修治心故。次从此南方为指示后友。名曰弥伽。寄生贵住。善财顶礼辞退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