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阿姜达摩达罗:内观禅修手册 五.其它动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就像佛陀所说的,时时都要:    复次,诸比丘!比丘不论行往归来,正知而作;    彼观前、顾后,正知而作;    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    彼着搭衣持钵,正知而作;    彼食、饮、咀嚼、尝味,正知而作;    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    彼行、住、坐、卧、醒、语、默,亦正知而作。

  坐、住、行、屈身伸身以及卧时,如何正知而作,已在前面说过。现在,我们将讨论在其它的动作,如何正知而作。

  如果要正知于吃、咀嚼、喝、尝味的话,禅修者应观察舌头与食物或水接触的感觉,然后观察嘴或舌头的移动。有关进食,佛陀的训示是:「谨慎而小心地进食,不是为了娱乐或耽溺,不是为了漂亮和装饰,而是足以支持和滋养身体和减轻痛,以助于过着正确的生活,并想着:我检查那已生起的感觉,而不再起新的感觉。我无愧而安宁地活着,就如一个照顾伤口的人,只希望早日康复,又如一个在车轴上加油的人只求足够运送该批货而已。如是谨慎而小心地进食,不是为了娱乐,…并想着:我要安宁地活着。」

  观前顾后时,要观察眼或转头的感觉,并且觉知心中的感觉。虽然佛陀所说的正念正知于搭衣持钵是对出家人来说,但是在家人也要将这个指导应用于穿衣、携物或其它日常杂务上,对所做的任何事保持正念与正知。

  往昔一个人所作所为都已收藏在心识或潜意识中,当修习内观禅修时,这些过去的行为(业)就会以快乐或不快乐的感受呈现在身体不同的部位上。它们都是过去行为产生的结果。在你修习内观禅修时所产生的任何不适的感觉都是过去坏行为的结果。你必须忍受它直到这些不适的感觉消失而不再出现。但是,过去其它坏行为的果报仍会出现。这些已出现的,你再也不必受苦果了。正如一个欠债者一点一滴付清他的债务一直到付完一样,又如犯了法的人,依案子的轻重,有的被罚长期徒刑,有的短期徒刑。若一个人犯了多件案子,就必先服了重的徒刑,然后才受其它轻的徒刑。

  人们经常乐意接受善报,而不愿接受恶报。当往昔所造的恶报将出现时,他们就觉得不高兴而想要逃避,就如一个人想要逃债一样。

  这种例子来比喻内观禅修的人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内观禅修的目的就是使一个人脱离生死轮回或是脱离过去行为的果报。脱离生死轮回之前,一个人必须承受他的果报,除非内观禅修的力量强过这些果报。

  人们经不起禅修时所受的苦,不敢面对这些苦而停止禅修,他们就像那些不愿还钱给债主的人或是想逃避司法的凶手一般。

  佛陀在初转法轮时所说的四圣谛中,第一圣谛就是知苦。有各种层次的苦,无论是那一层次的苦,一个人首先必须了知它,只有在面对苦之后才能解脱。而后,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诸行无常,智者见之,厌于苦恼,往清净道。(法句277)诸行是苦,智者见之,厌于苦恼,往清净道。(法句278)诸法无我,智者见之。厌于苦恼,往清净道。(法句279)


 

 
 
 
前五篇文章

阿姜达摩达罗:内观禅修手册 六. 引经说明

阿姜达摩达罗:内观禅修手册 七.以正知来修习内观法能获

阿姜达摩达罗:内观禅修手册 八、回向

阿姜达磨多罗的开示 一.通论

阿姜达摩达罗的开示 二.身念住

 

后五篇文章

阿姜达摩达罗:内观禅修手册 四.躺卧时的内观(卧禅)

阿姜达摩达罗:内观禅修手册 三.步行时的内观(行禅)

阿姜达摩达罗:内观禅修手册 二.站立时的内观(立禅)

阿姜达摩达罗:内观禅修手册 一. 坐时的内观(坐禅)

阿姜达摩达罗:内观禅修手册之前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