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3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3

 

  寅九、遍摄烦恼麤重差别

  又诸有情有七种麤重,遍摄一切烦恼品麤重,谓劣界,贪瞋品麤重;中界、妙界,贪品麤重;劣、中、妙界,慢无明见疑品麤重。

  「又诸有情有七种麤重,遍摄一切烦恼品麤重」,这是第九科「遍摄烦恼麤重差别」。

  「又诸有情」,就是一切有情识的凡夫,有七种的麤重的差别,遍摄一切烦恼品的麤重。这个「麤重」这两个字就是指烦恼的种子说的。就是在内心裡面有一种功能,能生起烦恼。我们的烦恼有的时候活动,有的时候不活动。不活动的时候,就是烦恼的功能潜在、潜藏在那裡没有动。并不因为说没有烦恼活动,这个人就是圣人,不是的。它潜在的功能还在,所以还是凡夫。为什麽称它之为「麤重」呢?就是「麤」者,劣也,鄙劣;这个「重」,表示它障碍你进步,障碍你向上生,使令你不能上生。如果烦恼活动了,他容易向下堕落,所以叫做「麤重」。烦恼是很多、很多的,现在提出来七种麤重,可以普遍地含摄了一切的烦恼品的麤重。

  这是「标」这七种的麤重,底下就列出来这七种。「谓劣界,贪瞋品麤重」,「劣界」就是三界裡面最下劣的界,就是欲界。欲界是在无色界,色界之下,而是最不高明的地方,最污秽的地方。在个世界生存的人,有两种麤重,第一个是贪,第二个就是瞋。

  这个贪有两种,就是对自己生命的爱,这是一个贪。第二种呢?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这一切,也是有爱,所以这叫做贪。又有两种呢?就是已经成就的,爱;还没有成就的,也是爱。我现在已经成就有这麽多的所有权的,我爱了,我还希望再有,这还是爱。这个生命体也是,现在这个生命体已经在使用着,将还来有,也有爱,这都叫做「贪」。

  这「瞋品麤重」,就是在所爱的这一切一切,违背了自己的意愿的时候,就愤怒了,这是「瞋品」。

  这个贪和瞋都有轻重的不同,有的人贪心轻,而瞋心很大;有的人瞋心轻一点,贪心很大;有的贪、瞋都是很大的,是各式各样的不一样。

  「中界、妙界,贪品麤重」,这是又一种。这个「中界」就是色界天;「妙界」就是无色界。这两个世界的众生也是有烦恼。但是他们只有「贪品麤重」而没有瞋。因为那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道德的人,谁也不侵犯谁。我也不触恼你,你也不触恼我,都是有高深的禅定的人,所以那个地方没有这个瞋。瞋心不动,没有瞋的活动,那也就不提了,这个瞋的麤重也不提。

  「劣、中、妙界」是「慢、无明、见、疑」,这是四个,四个麤重。前面是三个麤重,一个贪、一个瞋;再加上个中界,妙界的贪,其实另一个…也叫做有。「劣、中、妙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慢、无明、见、疑」这四品麤重,是通于三界的,三界都有这种烦恼。有这个高慢心。「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道理,不明白诸法是缘起的,不明白是无我的,不明白因果的道理,这是「无明」。这个「见」就是「我见」,有很多,我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有这麽多的见。

  「疑」就是疑惑,是眼前的一切的事情心裡不太明白。有的明白、有的不明白。明白的,明白多少,还有不明白。明白的未必是真明白。过去世怎麽回事?现在、未来怎麽回事?这个世、出世间的因果的道理,疑疑惑惑的,那麽就是很多的疑。这个疑惑心也有麤重。

  现在这个地方,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无明」,无明也有麤重。无明也有种子的,种子生现行,也有这回事。

  这加起来就是七种。把这个《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五三二页:

  又诸有情有七种麤重等者:当知此说七种随眠:谓欲贪随眠,瞋恚随眠,有贪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随眠,疑随眠。初二随眠,欲界所摄,由是说言劣界贪瞋品麤重。有贪随眠色无色摄,由是说言中界妙界贪品麤重。慢、无明、见、疑随眠通三界摄,由是说言劣中妙界、慢无明见疑品麤重,劣中妙界,如其次第,即欲、色、无色之异名故。

  「又诸有情有七种麤重等者:当知此说七种随眠」,这就是七种随眠。「随眠」也就是种子。谓欲贪的随眠,瞋恚的随眠,有贪的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随眠,疑随眠,这是一共七个随眠。

  「初二随眠,欲界所摄」,「初二随眠」就是「欲贪随眠,瞋恚随眠」,这是欲界众生所有的。「由是说言劣界贪瞋品麤重」,就是那句话是这个意思。

  「有贪随眠」是「色」界「无色界」所有的,「由是说言中界妙界贪品麤重」。这个是意思这外道说色界、无色界,四禅、四空都是涅槃的境界,但佛法说,它还有烦恼,那是涅槃呢?这叫做「有贪」。「有贪随眠色无色摄,由是说言中界妙界贪品麤重」。

  「慢、无明、见、疑随眠,通三界摄」,都是有这种烦恼的,「由是说言劣中妙界慢无明见疑品麤重。劣中妙界,如其次第」,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异名。

  寅十、恶说善说有无失别(分二科) 卯一、举有失(分二科) 辰一、标列

  又于外道恶说法律中,当知有七种过失,谓解过失、行过失、依止过失、思惟过失、功用过失、增上心过失、增上慧过失。

  这底下第十科是「恶说善说有无失」的差「别」,有过失、无过失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有」过「失」,先「标列」出来。

  又这个「外道」,佛法以外的不同思想的那些团体中。恶说的法、恶说的律,都是有过失的,所以叫做「恶」。他们也有法、也有律。但是那法律中有七种过失,谓解的过失、行的过失、依止的过失、思惟的过失、功用的过失、增上心的过失、增上慧的过失,一共七种过失。

  这是标出来七种过失的名字。底下第二科「随释」,随其次第加以解释。解释嘛,先解释这个「解」的「过失」。

  辰二、随释(分七科) 巳一、解过失

  彼诸外道,虽少于法听闻受持,而常随顺四颠倒故,凡兴言论,专为毁他免脱徵难,为胜利故,其所生解,皆有过失。

  这是解释什麽叫做「解过失」。「彼诸外道,虽少于法听闻受持」,这外道虽然也少少的听闻了,听闻过佛法。听闻佛法,听的不多,少少听到。听到了,心裡面也可能记住,「受持」。

  「而常随顺四颠倒故」,但是他还是随顺常乐我淨的四种的错误思想,而不能够引发正知正见,还是不能。所以就有过失了。

  「凡兴言论,专为毁他」,他们若是发表言论的时候,他那个用心呢?专一的为了毁谤他人,说别人不对。目的「专为毁他」,什麽意思的呢?「免脱徵难」,一个是毁他,一个是徵难,「免脱徵难」,就是逃避,躲避别人的问难。比如你提出来一个理论,别人就会发表不同的意见,就会难问你,你这个地方不对,这裡不对、这裡不对……,那叫「徵难」。现在他若发表言论的时候,就是要躲避这个徵难。提出问题,不容易回答,叫做「难」,难问。

  「为胜利故」,这样做,发表言论他是有三个目的,一个是「毁他」,一个是「免脱徵难」,一个是「为胜利」。什麽「胜利」呢?就是名闻利养了,就是这些事情。并不是说修学圣道,不是这个意思。

  「其所生解皆有过失」,这样子呢?所以他所生起来的这些理解,或者说胜解(殊胜的胜),他对他自己的理想,他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他这些认识,因为「常随顺四颠倒故,专为毁他,免脱徵难,为胜利故」,所以都是有过失的,就是不合乎正理,都是有过失。他所理解的都是邪知邪见,所以是有过失。这就是像前面那个〈有寻有伺地〉说那个不如理作意那些事情。

  巳二、行过失

  所受禁戒,邪范、邪命所摄受故,不能令自得出离故,亦有过失。

  「所受禁戒,邪范、邪命所摄受故,不能令自得出离故」,这是第二科是「行过失」,前面解的过失。行的过失,他们的修行就是「戒禁取」,他们受他们的那个大老师的禁戒,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受那个禁戒,当然就是…我们前面也说过,受这些无益的苦行这些事情。持牛戒,持狗戒,这些事情。

  「邪范、邪命所摄受故」,这个就是以邪法为师范,以邪法为轨范。他的老师教授他的法,他就以此为轨范,就这样学习,也就是戒禁取。

  「邪命所摄受故」,这个「邪命」通常说呢,由贪心发出来的身业、语业,名为「邪命」。这裡应该是说他们是…所持的戒不符合缘起的道理。持牛戒、持狗戒,认为可以生天,这是一个不符合缘起的道理。你心裡面想要生天,但是你做的事情呢?是三恶道的事情,是不对的,不合乎缘起的,所以叫做「邪命」。说有的也并不持牛狗戒、鸡狗戒、牛戒、鸡戒,他修禅定生天,但是认为那就是涅槃。这个涅槃也是不符合,那不是涅槃,还是生死流转的境界。所以也还是违背缘起的道理,所以还是属于「邪命」。他那个生命、他那个色受想行识都是邪,思想不对,目的和所做的事情不符合。「所摄受故」,这个「摄受」这个字在这裡讲,怎麽讲呢?我想了一想,叫主导,主导的意思。他那个禁戒,他那个修行的方法,他的思想行为,都是以这些邪知邪见来主导的,或者这麽解释。所以都是有过失的。

  「不能令自得出离故」,他的目的也是想要出离,但是他的行为,他的思想不能使令他出离生死大苦,他还是在世间流转的。就是搞错了,这邪知邪见的害人,就是这麽回事。

  当然这个事情,修行的事情,我们说外道有这个问题,我们佛教徒本身呢?有的也有…同样也有问题。问题,就是「不能令自得出离故」,但是自己还不明白呢,也是无可奈何。所以「亦有过失」。

  巳三、依止过失

  所事师友,唯能宣说颠倒道故,亦有过失。

  这第三科「依止过失」。这个「依止」是什麽呢?就是你的师友,师友是你所依止的。这个外道他们所侍奉的师友,「唯能宣说颠倒」的「道」,错误的道理。并不是能到达涅槃那裡去的道路,但是他说这就是可以得到涅槃,这可以生天。实在是也不能生天,也不能得涅槃。所以那个所侍奉的师友,「亦有过失」,也是有这种过失。就是所依止的师友有过失。

  巳四、思惟过失

  所有思惟,邪求出离,损坏心故,亦有过失。

  「所有思惟,邪求出离,损坏心故」,这是第四科「思惟过失」,这个是他内心的思惟也有过失。

  「邪求出离,损坏心故」,这个「邪求出离」,就是他的三业的修行是不能够出离,而认为是出离的,这样子求出离。所做的邪法,希望以此力量能够出离生死,而实在是不能的。不能的呢?就是「损坏心故」,就把自己的这个心破坏了。这裡面的确是遗憾的事情。一个人心裡面没有什麽成见,也没有正知正见,可也没有邪知邪见,就是他心裡面没有什麽成见。然后遇见师长的时候,容易接受正法的教授。若是他本身有了一种见的时候,他就抗拒,抗拒师长的教授。我不愿意听你说话,那麽就是叫做「损坏心故」,就是把原来那个好的,能接受正法的心,都破坏了,不能接受了,都破坏了。所以这个事情,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又是前面说「所侍师友,唯能宣说颠倒道故,亦有过失」,这依止过失。我们佛教裡面也有这种情形,但是你怎麽能知道呢?你没办法知道。我们没办法知道真实这个人是正知正见?邪知邪见?不知道。不知道怎麽办法呢?还是两个办法,一个是你就碰运气了,你遇见谁,反正就是这样学习好了。就是不要紧,你也可以多方面去学习,这是一个办法。第二个办法,你多方面的学习呢,你逐渐的你的智慧增长了,你就可以读经论了。读经论的时候嘛,你就遇见正法了。不然的话也不知道,你也很难远离这些过失的。

  巳五、功用过失

  所有功用,离方便故,亦有过失。

  这个「所有功用」呢?就是你从师长、从师友那裡得来的邪知邪见,这是意业。由意业表示在身语业,表示在身业,表示在语业上,叫做「功用」。所有的功用,发出来的这种功用。「离方便故,亦有过失」,远离了正知正见的方便,所以也是有过失,也是错误的,也很难。

  巳六、增上心过失

  彼增上心,忘念、爱慢,及与无明、疑上静虑之所摄故,亦有过失。

  这是第六科「增上心」的「过失」,这是修学禅定。修学禅定的时候呢?当然这是外道,他没有佛法的正念。

  「忘念」也就是失念,失掉了佛…没有佛法的正念。「爱慢」,你若是有了禅定的时候,对禅定有爱心,爱着这个禅定的这种境界,然后生高慢心。

  「及与无明」,这个「无明」就是不知道这个禅定的境界,也是因缘生法毕竟空寂的,他不懂这个事情。不知道是无我的,不知道这缘起是无我,无我所的,是「无明」。

  「疑上」,「疑」,成就了这个禅定了的时候,原来世间上的欲的境界,现在弃捨了,千辛万苦的成就了禅定。成就了禅定,自己心裡说:这是对的吗?这个地方就是涅槃吗?心裡还是疑疑惑惑的,还是不决定,还是有疑的。「疑上静虑」,这个「上静虑」指对这个欲,欲界的欲是下,得到色界天以上的禅,叫做「上」,「上静虑」。

  对这个上的静虑有妄念的过失、有爱的过失、有慢的过失、有无明、疑这样的过失。所以这个静虑虽然是高过了欲界,但是还有这麽多的污染来污染他这个静虑。「所摄」这个「摄」就是污染,这个烦恼污染它这个静虑了,所以这个增上心也不是圆满的,还是有过失。

  巳七、增上慧过失

  彼增上慧六十二见所损坏故,亦有过失。

  「彼增上慧六十二见所损坏故」,这是第七科「增上慧」,这个外道也有一些不同于世间一般的五欲的这种思想。一般人就是求欲,欲的满意。这个外道呢?就高过了一般的欲,他有他的思想。当然有一类呢,也还求生天,想要享天福,也还是欲,那当然也是高过世间上的欲。但是另外的色界天以上,那就是不同于欲了,就是他们有特别的思想。这思想也是各式各样的,也有常见,也有断见,就是前面那个不如理作意,〈有寻有伺地〉那个不如理作意,你加起来就是六十二见。「所损坏故」,所以他说他有智慧,那个智慧是邪知邪见所破坏了,也是有过失的一种智慧。

  卯二、例无失

  与此相违,当知善说法律中,亦有七种无过失事。

  这是第二科「例无失」,前面是有过失的外道;现在说到佛法。若与前面七种相违反的七种事,就是解、行、依止、思惟、功用、增上心、增上慧这是七种。没有那种…和它们相违反的。

  「当知善说法律中」,那就是佛陀说的法律中。「亦有七种无过失」的事情,也是一样,就是没有这麽多的问题,它是符合了缘起。是能真实能得解脱,能出离生死的。

  寅十一、令犯诤事止息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指

  又有七法,令诸苾刍所起违犯诤事止息,馀如〈摄事分〉中当说。

  「又有七法,令诸苾刍所起违犯诤事止息」,这是第十一科。这十一科是「止息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指」。

  又有七种法,这七种法是做什麽呢?有什麽作用呢?「令诸苾刍所起违犯诤事止息」,就是出家人这个僧团裡面,所生起的「违犯诤事」,犯了戒,违犯了佛陀所制的戒,大家有诤论,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一诤论了呢?这个事情、这个问题要解决,就是用这七种法,可以解决这七种事情,使令这个诤论的事情平息下来,这七法。

  「馀如〈摄事分〉中当说」,就是…这裡把这七种诤事列出了个名字,剩馀的事情在本论的〈摄事分〉中会解释,这裡就不说了,是这个意思。

  这是「标指」,底下「列事」。

  卯二、列事

  当知此中有七种违犯诤事,一、开悟现前犯诤事,二、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三、开悟不自在犯诤事,四、寻思犯诤事,五、抉择犯诤事,六、自悔犯诤事,七、忍愧建立二众展转举罪诤事。

  「当知此中有七种违犯诤事」,因违犯而有诤论,一共有七种。七种,那七种?

  「一、开悟现前犯诤事」,第二种是「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第三种是「开悟不自在犯诤事」,第四种是「寻思犯诤事」,第五是「抉择犯诤事」,第六是「自悔犯诤事」,第七是「忍愧建立二众展转举罪诤事」,就是这七种,这名字列出来。底下究竟怎麽回事情呢?在那〈摄事分〉裡面就解释,所以「馀如〈摄事分〉中当说」,这裡不说。

  但是这个《披寻记》有简单的解释,把它念一遍。

  《披寻记》五三三页:

  又有七法令诸苾刍所起违犯诤事止息等者:此中七法,谓如七种违犯诤事能令除灭,应知。有诸同梵行者,举馀同梵行者所犯众罪,即于现前四目相对,而以其实,不以非实,是名开悟现前犯诤事。有诸苾刍,见馀苾刍犯罪时节,别于后时彼犯罪者忘自所犯,其见犯者记彼所犯,便举是事,令其忆念,是名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复有苾刍由颠狂故,现行众多非沙门法,不随顺法,彼由此事,应不成犯。复有一类无知苾刍,谓彼成犯非处举发,是名开悟不自在犯诤事。复有苾刍于众僧中,举苾刍罪,其能举者起有犯想,其所举者起无犯想,是名寻思犯诤事。有异住处众多苾刍,于所犯罪互生疑诤,或言有犯,或言无犯,或言是重,或言是轻,是名决择犯诤事。复有苾刍,既犯罪已,自恶作缠之所激发,遂成忧悴,是名自悔犯诤事。有多苾刍,互相举罪,各为憍慢之所执持,不欲展转相对发露,专事离散二部别居,各作是言:彼既不肯来对我众发露悔灭,我等何为辄就彼众发露悔灭?是名忍愧建立二众展转举罪诤事。此七诤事,随应除灭。〈摄事分〉中一一别显,应知。(陵本九十九卷二十三页)

  「又有七法令诸苾刍所起违犯诤事止息等者:此中七法,谓如七种违犯诤事能令除灭,应知」,就是这麽意思。这我们出家人诵戒的那个「应当学」的后面的那个「七灭诤」,就是那七种。但是这列名字不大一样,有点差别。

  现在说第一种,「有诸同梵行者」,大家共同的修圣道的人。「举馀同梵行者所犯众罪」,大家共同修行求圣道的人,去举发其他的共同修梵行的人所犯的众罪。这个举的时候,这件事是背后举。这个当事人不在,在大众裡说:某某人犯什麽、什麽戒了。当事人不在,然后大家就决定、做羯磨决定说:这个人犯戒了,处罚他。这是不对的,不应该这样。应该怎麽办呢?应该怎麽办法呢?应该「即于现前四目相对,而以其实,不以非实,是名开悟现前犯诤事」。

  「即于现」,应该是当面。这个犯戒,你认为他是犯戒,你要当他面来说这件事,这叫「现前」,显现在面前。「四目相对」,你两个眼睛,我两个眼睛,大家相对着这样说,「四目相对」。「而以其实」,你要举他的罪呢,要说真实语,「而以其实」。「不以不实」,不要说虚妄、虚伪的话。说虚伪话,这个就不对,这就是有诤了。

  「是名开悟现前犯诤事」,这就是这个现前,因为你若不现前举他的犯罪的事情,大家就有诤论。现在现前这样子就不会有诤了,那就是叫做「开悟」,告诉你,开示你要这样做,要现前举他的罪,不要背后,不要。这是第一个、第一件事。

  「有诸苾刍,见馀苾刍犯罪时节,别于后时彼犯罪者忘自所犯,其见犯者记彼所犯,便举是事,令其忆念,是名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这又一种情形。有诸多的苾刍,看见其馀的苾刍,犯了某某条戒的罪的时候、「时节」。

  「别于后时」,就是不是当时,另外再过了多少时间以后了。「彼犯罪者」,彼犯罪的苾刍。「忘自所犯」,他忘了、他忘他自己犯什麽罪了。「其见犯者」,看见他犯罪那个苾刍。「记彼所犯」,记住他犯什麽罪。「便举是事」,那就在大众裡,或者是先开始私人举,不是在大众裡,私人的举。私人举,若是或者他不承认,在大众裡举,或者怎麽办法,这些事情。「令其忆念」,他不承认,他忘了不承认。不承认,不要紧,给你时间,你自己忆念想一想,再想一想。这个不承认的时候,你不能就判罪,不能判他有罪,要让他自己想,自己想一想,「令其忆念」。「是名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要这样子决定,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复有苾刍由颠狂故,现行众多非沙门法」,这是第三种,这个苾刍「颠狂」,就是现在说话,就是神经分裂症,不是正常的情形,失常了,「颠狂故」。

  颠狂的时候,「现行众多」不是出家人的那种行为,他做了这些事。「不随顺法」,不随顺如来的戒法,就有违背,犯戒了。「彼由此事,应不成犯」,那个人由于是颠狂的关係,他虽然犯了很多戒,都不算犯戒。这佛制定的戒是这麽规定的,这样子,「应不成犯」。

  「复有一类无知苾刍,谓彼成犯,非处举发」,还有的这个苾刍他没有学习戒,所以他无知,他就「谓彼成犯」,就说那个人犯戒了,这个人他怎麽、怎麽不对,犯罪了。「谓彼成犯,非处举发」,他那些错误的地方,就在大众裡把它举发出来,说他犯戒了。当然这个时候呢?就是他已经恢复正常了,这个神经分裂症已经好了,正常了。在大众裡,另外有个苾刍举发他,「非处举发」。

  「是名开悟不自在犯诤事」,这是第三个,这样子是不对的。这无知苾刍这样子举,是不对的。因为佛在戒律上规定了,神经不正常做错误的事情不算犯戒。你现在你说他犯戒,这是不合乎律的,这样子,「是名开悟不自在」犯戒,就是颠狂的人,他的那个本心不自在,他那正常的心情不自在,这颠狂的心扰乱他,他犯戒。这样的「犯诤」,犯戒有所诤论的时候,就是应该这样决定。这个诤论就平下来了,就不…没有诤论了。

  「复有苾刍于众僧中举苾刍罪」,这是第四个,第四段「复有苾刍于众僧中」,在大众僧裡面举这个苾刍之罪。

  「其能举者起有犯想」,能举发另外的苾刍的罪的人,认为这个人犯罪了,他心裡这样想。「其所举者,起无犯想」,这个「所举」,被人家举发他犯戒了这个苾刍,他心裡想:我没有犯戒,「起无犯想」。

  「是名寻思犯诤事」,是名寻思犯诤事就是第四个。这样子两方面诤论怎麽决定呢?这个大众僧就说:你自己想一想,自己「寻思」,想一想,等到这个得到真实的情况的时候,再由大众僧来决定是犯、是不犯,这样子。所以叫做「寻思」,你自己想一想这样子。

  「有异住处众多苾刍,于所犯罪互生疑诤,或言有犯,或言无犯」,就是不同的地方居住的众多的苾刍,对于所犯的罪「互生疑诤」,互生疑惑,这裡面大家有诤论。

  诤论是什麽呢?或言是「有犯」,你是犯了。「或言」是没有犯,这个有犯、无犯这个诤论。或言是犯的是重,或言犯的是轻。

  「是名抉择犯诤事」,这是叫做抉择犯诤事。这「抉择犯诤事」,这就是得要请一位明律的法师比丘,对于这个律特别清楚的、有学习律的人,请他来决定是犯、是不犯?是犯是轻、是重?他决定。而不要自己不大懂,就要谦让一点,是这个意思。这是「抉择犯诤事」。

  「复有苾刍,既犯罪已,自恶ㄨˋ作缠之所激发,遂成忧悴,是名自悔犯诤事」,「複有苾刍」,他犯了戒以后,「自恶作缠之所激发」,他自己就后悔,后悔我这个烦恼由「作缠」就生起的烦恼,生起的烦恼我犯了罪,在心裡面激盪、激盪,在心裡面不安啊,在动。不安,两个原因不安,一个是自己惭愧心不安;一个是怕别人举发,怕别人举罪,大众裡说我犯戒了,心裡不安。那麽他这样子这心理这样不安的结果,「遂成忧悴」,他的心裡面很忧愁、憔悴、忧苦,心裡面不合适,那麽他这样子呢?「是名自悔犯诤事」,他自己就发露,自己主动先发露忏悔,那麽也就是这件事也就没有了。这样子。

  「有多苾刍,互相举罪」,这是第七种。「多苾刍」,不止是一个苾刍,「多」,很多的苾刍。「互相举罪」,不是单方面举罪,就是现在我举你罪,你举我罪,很多苾刍这样子。

  「各为憍慢之所执持」,但是本身都是有高慢心的,他那个平静的那个心被憍慢的捉着了,这个憍慢的心来「执持」他那个心。这个憍慢执持自己的时候,结果表现于外的形相是什麽呢?「不欲展转相对发露」,我是犯戒了,但是我就不向你发露,我不向你忏悔,「不欲展转相对发露」,不高兴这样子。

  「专事离散二部别居」,这个「专事」,就是不改变的意思,就是一直是这样子憍慢所持,我不向你发露忏悔。这样子呢?这个大众僧就离散了。离散了,是「二部别居」,就分两个部分,分了两个派,各有各的界限,居住在那个地方。

  「各作是言」,这两个部分都这麽说:「彼既不肯来对我众发露悔灭」,他们高慢心不肯到我这儿来低头,向我发露忏悔灭罪。「我等何为辄就彼众发露悔灭」呢?我们也不到你那裡去发露悔灭,会有这样子。

  这样子情形,这大众大家心都不安,不安那怎麽办法呢?这律上说,每一众裡面推选一位有智慧的为大众的首领的人,有智慧的首领的人,发动自己,我们要低头到对方那裡去发露忏悔。每一众都是这样子,这两部分都是这样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是这麽意思。

  「是名忍愧建立二众展转举罪的诤事」,这个非要忍、不要憍慢。他憍慢,我容忍,我不去和他一样去憍慢。我低头,我向他低头,「忍」。我若是有错了,我发惭愧心,这样子呢?「建立二众展转」,这两个众、两个部,两个派、两个部份的出家人「展转」的「举罪」,我也举你罪,你也举我罪,都互相忏悔,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此七诤事,随应除灭。〈摄事分〉中一一别显,应知。(陵本九十九卷二十三页)」,有解释这一段。

  《瑜伽师地论》卷十五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三

  子八、八种(分二科) 丑一、结前正显

  已说七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八种。

  这个佛教所应知处,前面是第七科讲完了。现在这底下是第八科,第八科有八种,就是以八法组成的一个法门来介绍佛教。分两科,第一科「结前正显」,第二科是「别广宣说」。分九科,第一科是「三种修摄圣道差别」,先是「标列」。

  丑二、别广宣说(分九科) 寅一、三种修摄圣道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列

  谓有八支圣道所摄,令诸苾刍究竟断结,三种修法,谓修戒、修定、修慧。

  这是「谓有八支圣道」,就是八正道,有八支就是八个部份,而这八支法是属于圣道,不是凡夫,就是已经成为圣人了所修的法门。「令诸苾刍究竟断结」,你若继承了,得到了圣道之后,又去修学这八种法门的话,就是「令诸苾刍究竟断结」,使令你以前没有断的烦恼,现在可以究竟的断除去了,就是得无学道了,小乘佛法就是得阿汉果了,「究竟断结」。「三种修法」,这八支圣道可以会合成三种修行的法门,那三种呢?「谓修戒、修定、修慧」,这上面「八支圣道所摄,令诸苾刍究竟断结」,「究竟」这个字,就表示八圣道前面有个七觉支,七觉支是得初果的,就是已经断了见惑了,但是还有惑没断,所以这里说「究竟」。这里说有三种修行的方法,「谓修戒、修定、修慧」,就是这三种方法。这是「标列」,这底下「配属」,第二科是「配属」,就是把八正道配属戒定慧。

  卯二、配属

  正语、正业、正命,名为修戒;正念、正定,名为修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名为修慧。

  「正语、正业、正命,名为修戒」,就是得了圣道的人,他还是要正语、正业、正命的,这三样就是表示他是修学圣所爱戒,圣人所欢喜的戒,他还是要持戒清淨的。「正念、正定,名为修定」,这八正道里边还有正念和正定,这两法是属于「定」。前面的文,这个「正念」,也属于慧,也属于定,这个念是通于定慧的;但是在这里,就是属于正定,把它划为正定这一个部份。这个「念」于所缘境不忘失,不忘失所缘境,就叫做念,就是佛所说的这个法门,你修学这个法门的时候,你不要忘了你这个法门。不要忘了法门,一个是修学法门的方法,你不能忘掉,这是一个不忘;第二个是所缘境是不可以忘,一忘了所缘境就乱了,你若不忘所缘境,你才能修这个定,一忘了就不行了。所以把「正念」摄归「正定」,摄归定的里面。这个「正定」,这圣人他修四念处已得圣道了,他所安住的定,是与法性理相应的,就是无漏的定了,不是有漏定,所以叫做「正定」。

  「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名为修慧」,「正见」我们前面是讲过多少次,就是与法性理相应了,无分别的智慧。这个「正思惟」可以分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思惟正见法性善巧方便的安立名言,安立些名句文为众生开示,这是要依靠正思惟;第二自己修毘钵捨那观,也是正思惟,观察无我的道理,观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那也是正思惟。「正精进」,就是这「正思惟」还有剩馀的烦恼没有断,你还要精进的修毘钵捨那观的,你才能够成功,所以还需要有个「正精进」。所以「正见、正思惟、正精进」,都叫做修慧。这个「正精进」,其实也是通于修定,修奢摩他的止,也需要正精进,但是现在把它归入到慧的这一面,修慧的这一面去。

  这是从八正道会归于戒定慧,这样分。但是你若要修行的时候,就是以戒为依止,以正语、正业、正命为依止处,而修学正念、正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就是这样意思。不断的这样修,就把剩馀的烦恼都断尽了,断尽了就得无学道了,这样意思。

  《披寻记》五三五页:

  谓有八支圣道所摄等者:由八支圣道故,建立八种。为显三增上学所摄,是故说为三种修法。由此能令苾刍证无学果,是故说言究竟断结,五上分结,皆永断故。

  所以修学三学究竟断结。

  寅二、补特伽罗道果差别

  又由正方便及果增上力故,建立清淨品八种补特伽罗,谓行四向、住四果者。

  这是第二科,前面一共是分九科,第一科说过了。这是说第二科,「补特伽罗道果差别」。

  「又由正方便及果增上力故」,又由于这位修行人,他能够有正方便,就是有佛陀所开示的法门,就是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由这个与法性相应的这个「正方便」,也就是道谛;「及果增上力故」,「及果」,正方便这样修行这是因,后来得了道果了,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果,或者是得涅槃也是果。由于有「正方便」的力量,和得「果」的力量,这两种力量都是「增上力」故,「建立清淨品八种补特伽罗」,就是建立了「清淨品」,它们能断烦恼,所以叫做清淨,能够没有烦恼的污染,他的身口意是清淨的。在这个范围内有八个人,「八种补特伽罗」,有八个人,「谓行四向、住四果者」,这个「行」就是还要继续努力修行;这个「住」就是安住在那不动,叫做住。「行」有四种,就是「四向」,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住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向和四果加起来就是八种,所以八种补特加罗,这八种人通通都是圣人。初果向也是圣人,就把煖、顶、忍、世第一不算在内,一共有八种圣人。

  寅三、有失无失施相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列

  又有二种施,八相差别。一、有过失施,二、无过失施。

  这是第三科「有失无失施相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又有二种施」,这二种施有「八」个相貌的不同。那二种施呢?一是有过失的布施,第二是没有过失的布施,就是这两种施,这两种施加起来就是八种施。这底下是「随释」,分两科,第一科「标配」。

  卯二、随释(分二科) 辰一、标配

  前七种施,名有过失;最后一种,名无过失。

  「前七种施,名有过失」,这八种布施里边,前七种施都是有过失的布施;「最后一种,名无过失」的布施。这是「标配」,底下辰二「辩相」,「辩相」第一科说有过失的。

  辰二、辨相(分二科) 巳一、有失

  谓有布施懈怠所损,故有过失。

  「谓有布施懈怠所损,故有过失」,我是布施,是想要布施,但是有点懈怠,执行这件事的时候,执行的不圆满,有懈怠的问题。所以这个布施就受到伤害,是有过失的。

  《披寻记》五三五页:

  谓有布施懈怠所损者:谓由懈怠见来求者正现在前,不能速疾而行布施,是名懈怠所损。

  「谓有布施懈怠所损者:谓由懈怠见来求者」,看见有人来向他求,「正现在前」的时候,「不能速疾而行布施,是名懈怠所损。」就是使令对方不是太满意,所以这个功德做的不圆满。

  或有布施不随所欲,故有过失。谓有染心者,怖畏贫穷,希求富乐,而行布施。

  「或有布施不随所欲」,所以也有过失。「不随所欲」,心里面有欲,但是不能满所欲,所以就叫做「不随所欲」,这样的布施也有过失。这是标,底下解释。「谓有染心者,怖畏贫穷,希求富乐,而行布施」:「谓有染心者」,就是这个人有染污心,他也是想要布施,但是他为什麽布施呢?「怖畏贫穷」,他害怕自己贫苦。这个「不随所欲」,就是「怖畏贫穷」的意思,自己贫穷,就是不能随所欲,有贫穷、有所不足,想要这样子,做不来;那麽我这样贫穷不好,我想要我富贵,所以去行布施。这样的意思,我不是为了利益你,我布施;我是利益我自己,我希望我将来能够富乐,所以我去布施。这是一个利益自己、利益他人的目的有不同,这样的布施,就是有过失。但是《披寻记》解释的不一样。

  《披寻记》五三五页:

  或有布施不随所欲等者:谓有染心于行布施不能圆满,是名不随所欲。此有二别:谓由财物少阙,怖畏贫穷,故不欲施;或由施物悦意上妙,希求富乐,故不欲施。

  「或有布施不随所欲等者:谓有染心于布施」时,「不能圆满,是名」叫做「不随所欲。此有二别:谓由财物少阙,怖畏贫穷,故不欲施」,心里不愿意施,而又布施;「或由施物悦意上妙」,所施的物特别令人欢喜的、贵重的东西,「希求富乐,故不欲施」,我若这个施物,我不施,我就能富乐;我若施给人家,我有点捨不得。这样子的布施,就是有过失,这麽讲。

  或有布施顾恋过去,故有过失。

  《披寻记》五三六页:

  或有布施顾恋过去者:谓施已生悔故。

  「或有布施顾恋过去者:谓施已生悔故」,布施完了又后悔了,后悔了,这个布施的功德也受到伤害,也是有过失的。

  或有布施希望未来,故有过失。

  这「希望未来」是什麽意思呢?

  《披寻记》五三六页:

  或有布施希望未来者:谓希他还报故。

  希望他受布施的人,将来还酬谢我。这样子,这个布施也是有过失。

  或有布施有轻慢过,故有过失。或有布施希求富乐,故有过失。或有布施求他知闻,故有过失。

  「或有布施有轻慢过,故有过失」,「轻慢」就是你布施给他,你对他有轻慢心,那使令你的布施也有过失。这是不恭敬受布施的人,你对他轻慢心,这样的布施有过失。「或有布施希求富乐,故有过失」,这个没有不随所欲,所以他的目的,希望我将来能够富乐,有大财富,富裕的快乐,这样子希求富乐,也有过失。总而言之,不是以慈悲心来布施的。「或有布施求他知闻」,这也是一种过失。前面是七种过失,这底下第八种布施是无过失。

  巳二、无失

  无过失施者:谓迴向涅槃故,为彼资粮故,无染污心为往善趣故,为得大财故,而行布施。

  这是无过失的布施。「谓迴向涅槃」,迴向涅槃这个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做布施的功德,成就的功德,希望我能够修学圣道,能得涅槃,帮助我得涅槃,那麽这麽叫做「迴向涅槃」。「涅槃」者不生不灭也,「迴向涅槃」,就是迴向不生不灭,这个布施三轮体空了,不生不灭,「迴向涅槃故」。「为彼资粮故」,这个地方还是这样解释好,这个布施怎麽样叫做「迴向涅槃故」?「为彼资粮故」,以此功德做得涅槃的一个因缘,是得涅槃的一个因,以此因缘能得涅槃,所以叫做「资粮」。

  「无染污心为往善趣故,为得大财故,而行布施」:「无染污心」,这是这个人有慈悲心,不是为了自己得什麽果报,完全是利益他人。这样子,也自然会能够往生善趣,也自然是能得大财富的,用慈悲心,完全是为了利益对方,解决对方的困难,你用慈悲心做,将来自然也会往生善趣,自然也能得大财富,这样的行布施,就是无过失。「无过失」这样说,第一个是慈悲心利益众生而行布施,第二个是大智慧迴向涅槃而行布施,这两个动机是无过失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8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8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