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8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88
亥二、结无碍 若不为此四障所碍,名无障碍。 前面「举相违」,说出来四种障碍。这里是第二科「结无碍」,就是把前面这一科作一个结束。 「若不为此四障所碍」,若是一个人,他的前五根对前五境认识的时候,没有这四种障碍的时候,就叫做「无障碍」。没有这个障碍,那就符合了这「现量」的规则了。 酉四、非极远 非极远者:谓非三种极远所远。一、处极远,二、时极远,三、损灭极远。 这是第四科「非极远」,前面是第三科「无障碍」。 「谓非三种极远所远」,就是没有那三种极远的那种远。那三种呢?一个是处所的极远,距离的很远;再是时间上的极远;第三个损减的极远。「如是一切,总名非不现见。」这损减的极远,《披寻记》上解释的很清楚,以前也是讲过,就是指这个极微色说的。这「极微色」是怎麽回事情?是一个人在修止观的时候,他在静坐里边修毘钵捨那的分析,分析这地水火风的诸色法,至最后边,就叫做「损减极远」。这损减极远是太微细了,当然不是五根识所能见的。 申三、结名 如是一切,总名非不现见;非不现故,名为现量。 「如是一切,总名非不现见」,前面解释了这麽多,一个是相似生、超越生、无障碍、非极远。这底下第三科「结名」,结成「非不现见」的名称。像前面说这麽多,总合起来就叫做「非不现见」。「非不现故」,「非」不是不现前,若是不现前,那不符合现量的含义,一定要现前才可以,故名叫做「现量」。 这是把「非不现见」这一科说完了,底下第二科「非已思应思」。 未二、非已思应思(分三科) 申一、标列 非已思应思现量者:复有二种,一、纔取便成取所依境,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 第二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先标出来非已思、非应思那才是现量。在这一个意义里边,复有二种不同:「一、纔取便成取所依境」,这是一种;第二种是「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这是两种不同。这是标列出来,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纔取便成取所依境」,也是先标出来它的相貌。 申二、随释(分二科) 酉一、纔取便成取所依境(分三科) 戌一、标相 纔取便成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作,纔取便成取所依止。 「纔取便成取所依境者」,就是你这个根识与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叫做「纔取」。这个时候,这个所取的境界,所攀缘的境界,就成为这根识的「所依境」了,这是一个条件。譬如说是一百五十五乘一百五十五,它那个结数,你不能现见,你要经过想,这一五五是现见,一五五乘一五五是现见,但是那个所得的数,是不现见,就是这样意思。「纔取便成取所依境」,这句话是什麽意思?「谓若境能作,纔取便成取所依止」,就是那个所缘境,它能做你一接触的时候,就是你的根识所缘境了;这根识就以此为依止,为所缘境了。这个「依止」,就是所缘的意思。这就也符合现量的这个条件的。这《披寻记》解释。 《披寻记》五五○页: 若境能作纔取便成取所依止者:此中取言,有二种别:一、所取法,二、能取法。所取法者:如说若境能作纔取。能取法者:如说便成取所依止。 「若境能作纔取便成取所依止者」,节出这句话。「此中取言」,「取」这个字,有二种分别:一种是「所取法」,就是所攀缘的,所缘的境界。二是「能取法」就是能缘的根识。「所取法者:如说若境能作继取。能取法者:如说便成取所依止。」这「取所依止」,就指能缘说的;「若境能作纔取」,那就是指所缘说的。这个意思,这个所缘境是现成的一个境界,那就符合了这个条件了。 戌二、举喻 犹如良医授病者药,色香味触皆悉圆满,有大势力成就威德。当知此药色香味触,纔取便成取所依止。药之所有大势威德,病若未愈,名为应思;其病若愈,名为已思。 这底下第二科,举一个譬喻来表示这个道理。譬如这个「良医」,很好的医生,「授病者药」,医病人的药。这个药「色香味触皆悉圆满」,都具足了,也有色,还有香,还有味,还有触都具足,「无所缺少」。「有大势力成就威德」,这个色香味触,药的色香味触是个体,它能够有大势力。怎麽知道有大势力呢?成就了治病的威德,它有这个威力能够治病。这个「大势力成就威德」,这个不是现见,那要事实上,你吃了药以后,看看能不能治病才知道。但是色香味触是现成的,这就是对境有现前、有不现前的不同。「当知此药色香味触,纔取便成取所依止」,这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缘色香味触的根识,那就是现量。 「药之所有大势威德」,这一件事不是现见,为什麽呢?那是要治病,才知道它有没有大势威德。「病若未愈」,吃了这个药,这个病还没有好,这时候就叫做「应思」。这个人,这个思惟有个希望的意思,希望再过几分钟,再过几个钟头,我的病就好了。这个时候,这个境界是在未来,不是现前的,它这个威德力是在未来,「应思」。 「其病若愈」,吃了这个药以后,好了,过了几分钟以后好了,好了这时候,这个大势威德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显现出来,这时候是已经过去了,「名为已思」。就是你这个感觉,这个病痛好了,这是已经过去了,一刹那间就过去了。那麽这个「已思」和「应思」,这个境界都不是现前的,那不能说是现量。 戌三、结广 如是等类,名纔取便成取所依境。 这是第三科「结广」,把前面的详细的说明,作一个解释。前面这段文的说明,由于这非量,就显示出来是现量,由非现量,显示出来是现量,所以「名纔取便成取所依境」,这样意思。这样子才能够名之为现量的。《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五五○页: 犹如良医授病者药等者此中举药为喻:谓彼药物,若受用已正消变时,名为纔取。即于尔时病势损减增长安乐,是名取所依止。当知此中药之色香味触,为其所取;身受安乐,是其能取,由是喻成现景境界。病未愈时,此药于病,名应思惟;病若愈已,此药于病,名已思惟。唯是寻求推度境界,故非现量。 「犹如良医授病者药等者此中举药」作譬「喻」的。「谓彼药物,若受用已正消变」的「时」候,「名为纔取」。那这是身体里面的感觉,「名为纔取」,那就是身识的感觉。「即于尔时病势损减增长安乐,是名取所依止」,「取所依止」,这若是用药来说,那就是身识,身识上的感觉,它就以此为依止,以此为所缘境了。「当知此中药之色香味触,为其所取」,为其所认识的、所攀的;「身受安乐,是其能取,由是喻成现量境界」。这个《披寻记》是这麽解释,这叫做「现量」,就是现在这一刹那间,身识的这个了别性,身识的了别性从这里看,这因明上的书,这现量是不待名言的。譬如我看见这个灯了,只是这个识和这灯光一接触的了别性,这叫作现量。但是它这了别性的同时,并没有说「这是灯」,没这句话;如果有这句话,那就是带上名字了,带上名字的时候,就不是现量。这样子叫做现量。所以过去的、未来的、不现前的境界,不是现量;而现前的境界与识接触的时候,又是无分别的,只是有个明了性,但是无分别。这是「由是喻成现量境界」。「病未愈时,此药于病,名应思惟;病若愈已,此药于病,名已思惟。唯是寻求推度境界,故非现量」,那就不是现量。这个现量是这样意思。 酉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分二科) 戌一、标相 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 「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这是第二句。前边第一句解释完了,这个第一句,任何人都有这种事情,就是前五根都有这种境界,都有这种事情。这第二句,「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这一句话,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是要修学禅定的人。这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相」。 「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这句话,先这样念「能为建立境界取」,这个境界原来是没有的,现在才建立,现在才出现这个境界。怎麽出现的呢?是「取」。这取,取者想也,就是你内心里面的这个想。你这个想,就把这个境界想出来了,建立境界的取,建立境界取,而建立这个境界之后,这个境界又能够为这个取作所依止,作它的依止,又作它攀缘的地方。譬如说这地方没有房子,没有房子,我把它造一个房子,造好了以后,在这里边住,这样意思。这个《披寻记》说的很清楚,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原来没有这样所缘境,没有这个所缘境,现在是想出来了,想出这个所缘境来了。譬如说这无我的道理,心里面并没有这种知识,没有这麽想,现在把这无我的道理想出来了,想出来以后,你这个智依它为住处,在无我的境界上无分别住,就是这个意思。那麽这样子,这个无分别住也是现量,这样意思。《披寻记》解释的很好。 《披寻记》五五○页: 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者:想所取相,此名为境;能取境想,此名为取。修瑜伽者,于三摩地所行境界中,由种种想安立诸相以为所缘,是故彼想,名建立境界取;境事为依取方得生,是故彼境,名为取所依止。 「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者:想所取相,此名为境。」这个所缘境是怎麽回事?就是你内心的想所攀缘的相貌,就是叫做所缘境。「能取境想」叫做「取」,能取境界的想叫做「取」,所想的叫做「境」,这是一能一所。「修瑜伽者」,这个坐禅的人,「于三摩地所行境界」里边,「由种种想安立诸相」。这个「于三摩地」这句话,是已经成功了的人,你这样用功修行,已经得了三摩地了,三摩地表示里边也有止、也有观,已经成功了的。在这个三摩地的境界里边,「由种种想安立诸相以为所缘」,本来没有这种事情,就是你的心安立这个所缘境的,「是故彼想,名建立境界取」,这个境界是取所建立的,也就是想所建立的。「境事为依取方得生」,而这个「境事」,就是所建立的这个境界的因缘事,这个事。这个事「为依」,作依止,你这能缘的想才能现起,也就是能观察的这个想,这个胜解,它才能生起。「是故彼境,名为取所依止」,这个话就是这样意思。念它一遍,「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就是这样意思。 前面是「标相」,这底下「举事」,「举事」就是举一个例子。分两科,第一科是「显正」,表示是最正确的,还有一个错误的,那个不在内。这「显正」,就是这样的境界正好是现量,这样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住地想」。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思惟」。 戌二、举事(分二科) 亥一、显正(分二科) 天一、释(分二科) 地一、举住地想(分二科) 玄一、辨思惟 如瑜伽师于地思惟水火风界。若住于地,思惟其水;即住地想,转作水想。若住于地,思惟火风;即住地想,转作火风想。 「如瑜伽师」,譬如修禅坐的人,他这个时候,「于地思惟水火风界」,他已经在心里面以地为所缘境,在三摩地里边以地为所缘境,已经现前了。这个地,由他的三摩地里的毘钵捨那的胜解力,已经显现出来了,能现出来。但是这个时候,他又去思惟水、思惟火、思惟风界这四界,这样思惟。这句话也是总标的意思,这底下再详细说。 「若住于地,思惟其水;即住地想,转作水想」,若这个禅师,他心里面安住在地界,这个地在这里,思惟一个高山,这样思惟,思惟的时侯,但是又转变了,他这个时候又思惟起水,这个心里面的胜解力,去想水的事情,水的相貌。这样的情形,「即住地想,转作水想」,那就是他先在这三摩地,先是安住在地的所缘境,然后他这胜解力又转变了,去想水,这样情形。这地方有个什麽不同?你住地想,这个地已经现前了,是现前的境界,住在地想去想水的时候,初开始想,水还没现前。这样表示什麽呢?若住地想这个时候,这是现量;想水、水还没现前,那不是现量,因为这境界没现前,就是这样意思。「若住于地,思惟火风」,这样子「即住地想,转作火风想」,转变成火想,转变成风想,这叫做思惟。 「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这个定的境界,不可思议,这件事是不可思议,就在这里看出来。这里我这麽分别有两种情形:说是这个人,这个修行人在三摩地里面,想那麽一个高山,高山的时候,他又想在高山上有水,想水的时候,而高山还在,其实他这时候不想高山了,他是在想水,而高山还在,这件事是不可思议,这是一种情形。第二种情形,就是他原来是想地,现在想水了,高山不在了,这是又一种情形。我看这个文上表示,是大地还在,大地还在而去想水,或者想火,那麽他这个定的境界,对于地是无分别的,所以那个地方叫现量。他去想水的时候,那时候不是现量,那是比量了,那就不同了。这是「辨思惟」,底下「释得名」。 玄二、释得名 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地者,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 「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这个地想是建立境界之取。这个「取」,能把那个境界建立出来,能把它想出来,想出来,又是以此为依止,但是现在又有其他的事情。「地者,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这个地是取想所现,而又为想之所依,这个时候就叫做现量,是这样意思。 这是「释得名」。底下第二科「例住水等」,第一科是「举住地想」,现在是「例住水等」。 地二、例住水等 如住于地,住水火风,如其所应,当知亦尔。 「如住于地」是这样子,「住水火风,如其所应,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住在他这个三摩地,是住在水里边,住在水里边,他又去想地,大水里面出来一个高山,或者怎麽的。那麽「如其所应,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这样说,住在水想的时候,这个水想是建立境界之取,这个水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这就是现量。在水想上,又去想火、想风,那就是叫做比量,那就不是现量了。 天二、结 是名建立境界取所依境。 这是第二科,是结束这段文,前面是解释。这个「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就是这麽意思,这样子,这就叫做现量。 亥二、简非 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非应思惟。地等诸界,解若未成,名应思惟;解若成就,名已思惟。 这第二科「简非」,简别不是现量的,不是现量的,把它挑也去,不算在内,这个意思。这一段文里面,这个「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这个地方,不是已思惟,也不是应思惟,是那样,所以那就叫做「现量」。 「地等诸界,解若未成,名应思惟」,地水火风这个诸界,在心里面,在入定的时候,这个境界是没有的。怎麽有了呢?是由你的毘钵捨那的胜解力,就是有力量的思想,去想出来的,是这麽意思。想出来,但是不是立刻就想出来,「解若未成」,那个胜解的力量还没成就的时候,「名应思惟」,你要继续这样想,才现出来。「解若成就」,「名」叫做「已思惟」,就是过去了,已经过去了。 申三、结名 如是名为非已思应思现量。 这个由应思惟、已思惟的非量,就显示出来那个「非应思」、「非已思」的现量的相貌了,「如是名为非已思应思现量」,这样意思。就是境界现前,而心里面没有名言,这个时候叫做现量。 未三、非错乱境界(分三科) 申一、标 非错乱境界现量者:谓或五种,或七种。 「非错乱境界现量者」,前边是非不现见的现量,非已思应思的现量,这两科都讲完了。现在讲第三科,非错乱的境界,这错乱的境界不在内,也不是现量。非错乱的境界,没有错乱的境界,那时候才算是现量。这是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谓或五种,或七种」,这非错乱的境界,或者说五种,或才说七种,这是标出来。底下第二科「列」,先列这五种。 申二、列(分二科) 酉一、五种 五种者:谓非五种错乱境界。何等为五?一、想错乱,二、数错乱,三、形错乱,四、显错乱,五、业错乱。 「五种者:谓非五种错乱境界。」那五种呢?「何等为五?一、想错乱,二、数错乱,三、形错乱,四、显错乱,五、业错乱」,这是五种错乱。底下第二科说「七种」。 酉二、七种 七种者:谓非七种错乱境界。何等为七?谓即前五及馀二种遍行错乱,合为七种。何等为二?一、心错乱,二、见错乱。 「七种者:谓非七种错乱境界」,那才是现量。「何等为七」呢?「谓即前五及馀二种遍行错乱」,就是这七种错乱的前五个,就和前面五个一样,还剩馀的还有两种,就是遍行错乱。后面这两种遍行与前五,前五都属于这两种错乱的,所以加起来合为七种。「何等为二」呢?「一、心错乱,二、见错乱」,这两种是遍于前五种的。 这是「列」。底下解释这七种错乱,分两科,第一科是「举相违」。分七科,第一科是「想错乱」,这个想错乱不是现量,所以是与现量是相违的,没有想错乱,那才是现量。怎麽叫做「想错乱」呢?这一科也分两科,先是「标相」。 申三、释(分二科) 酉一、举相违(分七科) 戌一、想错乱(分二科) 亥一、标相 想错乱者:谓于非彼相,起彼相想。 「谓于非彼相,起彼相想」,这就是想的错乱,不是那件事的相貌,但是你就生起来是那件事的相貌,那麽这就是错了。这底下第二科「举喻」,举一个譬喻,就是举一个例。 亥二、举喻 如于阳焰,鹿渴相中,起于水想。 就像这个「阳焰」似的,阳焰这种事情,这个山野里面的鹿渴了,看见阳焰,他不知道是阳焰,而认为是水,「起于水想」。就是春夏的时候,这个地面的湿气,因为天气热,这热气的蒸发它向上升,太阳的阳光一照上去,看上去远,就像水似的。这是谁都会经验过这种境界,那麽那个不是水,而生起水想,所以叫做「谓于非彼相,起彼相想」,这个意思。 戌二、数错乱(分二科) 亥一、标相 数错乱者:谓于少数,起多数增上慢。 「数错乱者」,第二种错乱,也是先「标相」。「谓于少数,起多数」的「增上慢」。这个「增上慢」是什麽意思?就是内心里面是真实的,心里面是真实的,不是欺骗人,是真实的认为是这样子,但是搞错了,所以叫增上慢。这底下第二科举个譬喻,看这多数的增上慢是怎麽回事。 亥二、举喻 如翳眩者,于一月处,见多月像。 「如翳眩者」,这个「翳」是眼睛有病,眼睛长白膜;「眩」就是眼睛花了。眼睛有这样问题的人,「于一月处」,在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是一个月亮,但是他看上去,不是一个,看成是两个,或者是多数的月亮,那麽这就是加多了,不符合那件事的真相。但是他是说真实语,他说看见天上有两个月亮,他并不是说谎话,所以这叫做增上慢。这修行也是,修行他有增上慢,他也是真实的,认为是真实的。若是自己内心知道不是那麽回事,但是向人说谎话,那个不是增上慢,那是说谎话了。 《披寻记》五五二页: 谓于少数起多数增上慢等者:于少谓多,称量高举,名增上慢。当知此慢,意识相应,故作是说,由馀所引意识错乱故,举喻应知。 「谓于少数起多数增上慢等者:于少谓多,称量高举,名增上慢」,总是「称量高举」,他去称量的时候,弄过头了,就是高举,「名增上慢」。「当知此慢,意识相应」,是第六意识,而不是前五识。「故作是说」,所以这麽说,「由馀所引意识错乱故,举喻应知」,如果前五识,前五识没有这个分别,它没这个错乱。所以你这样错乱的情形,是由分别心而来的,所以就不同。因为前五识没这个分别,你说有两个月,那就是第六识了,所以那个不是现量,不是说第六识没有现量,第六识也有现量,但是现量的时候比较少,前五识现量的时候多。 戌三、形错乱(分二科) 亥一、标相 形错乱者:谓于馀形色,起馀形色增上慢。 「形错乱」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相」。谓于其馀的形相的颜色,发起了另外的形色,这也是「增上慢」。这是标相,底下举譬喻。 亥二、举喻 如于旋火,见彼轮形。 「如于旋火」,这个「旋火」是什麽意思呢?譬如说夜间的时候,不要开灯,你烧一支香,你用手捉住它旋转。这麽旋转的时候,但是别的人看着,就是一个轮,好像是一圈光线,就是成了「轮形」。事实上只是一点火,并不是一个轮,但是看着就成轮了,这也就是错乱,形相的错乱。这样形相的错乱,就不符合了现量的道理,那不是现量了。 但是这个是第六意识?是眼识?我认为可能眼识也是这样,不只是第六识。若是向人表示,这儿有个旋火轮,你向人说,那当然是第六识说话了,这个眼识它不会说话。但是我认为眼识也会看见,因为我们的眼识钝,所以就是星星的那一点火,就把它连起来了,眼根和眼识和所缘境一接触的时候,他没有一下子就过去,他心里面还留前一刹那所遇见的那一点火,还留在眼根里,还见到,还见到的时候,这继续的火就成轮了。如果你这个眼根若是利的话,前一刹那就是落谢了,那就是只看见一点火,而不会看见成轮了。所以我在想,应该是眼识、眼根也在内,所以前五识、前五根,不能说它全是现量,还有错误的时候,也有非量的时候。 戌四、显错乱(分二科) 亥一、标相 显错乱者:谓于馀显色,起馀显色增上慢。 「显错乱者」,这个「显」就是显色,有形色,有显色。长短方圆,那是形色,形相的色;青黄赤白,那就是显色。这个显色上面也有错乱,前面是形色的错乱,这地方是显色的错乱。「谓于馀显色,起馀显色增上慢」,这是标,标出来。底下举一个譬喻。 亥二、举喻 如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非黄色,悉见黄相。 这就是有这回事情。「迦末罗病」,这「迦末罗」翻个黄,黄病,也有其他的翻译。得了这种黄病的人,是损坏了他的眼根,「于非黄色」,不是黄的颜色,都看见都是黄,有这个事情。说人有病了,有了那种病,这黄莲是苦的,但吃到嘴里是甜的,这也是一种错乱。这里面是说「显色」的错乱。 戌五、业错乱(分二科) 亥一、标相 业错乱者:谓于无业事,起有业增上慢。 这是第五科「业错乱」,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相」。 怎麽叫做「业错乱」呢?「谓于无业事,起有业增上慢」。「无业事」就是没有那件事,这个「业」就是「事」,叫做「业事」。没有那件事,但是你的心里面,就是生起了有那件事,这也是叫做「增上慢」。这是标相,底下举譬喻。 亥二、举喻 如结拳驰走,见树奔流。 说是这个人转着拳头,很快的在那里跑。这样子会出现什麽境界呢?就看见那个树在跑,不过树是向反方面跑,就是这样子。这就是像坐船在水里面,感觉那个岸,舟行认为舟不行,认为岸在跑,就是这样子。这叫做「于无业事,起有业增上慢」。 戌六、心错乱 心错乱者:谓即于五种所错乱义,心生喜乐。 「心错乱者」,这前五种错乱说完了,底下说第六种「心错乱」。「谓即于五种所错乱义,心生喜乐」,是这样子,心认为很欢喜,看见这反常的境界,他心里很欢喜,这就是一个心的错乱。不知道这是错乱的境界,不正常的境界,但是他心里很欢喜,那就是「心错乱」。 戌七、见错乱 见错乱者:谓即于五种所错乱义,忍受显说,生吉祥想,坚执不捨。 「见错乱者:谓即于五种所错乱义」,这个「义」就是境界,所错乱的境界,「忍受显说,生吉祥想」,他接受了这件事,然后他把它很明显的说出来。他为什麽这样子呢?他心里面有个吉祥的想法,认为这是很快乐的事情,很好。「坚执不捨」,执着的很坚固,人家说这是错误的事情,不是对的,但是他不弃捨,认为是对的,那麽这叫做「见错乱」。 酉二、结无乱 若非如是错乱境界,名为现量。 这是第二科「结无乱」。 「若非如是错乱境界」,现量的境界,不是这样错乱的境界,那就叫做「现量」,就符合了现量的意思了。 午二、问答辨(分二科) 未一、问 问:如是现量谁所有耶? 这是前面解释现量的境界,分成三种:非不现见的现量,非已思应思的现量,非错乱境界的现量,这三种解释完了。现在再重新辨别它还没有说明的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如是现量谁所有耶?」说这个现量是谁有的?谁有这个现量?有这个现量的人是谁呢?这样问。底下回答,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未二、答(分二科) 申一、标列 答:略说四种所有。一、色根现量,二、意受现量,三、世间现量,四、清淨现量。 「答:略说四种所有。」谁有这个现量?有四种,这四种情况有这个现量。「一、色根现量」,这底下就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色根现量」。色根的现量,就是前五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有这个现量。「二、意受现量,三、世间现量,四、清淨现量」,就是这四种现量。这是标列出来,底下解释。 申二、随释(分四科) 酉一、色根现量 色根现量者:谓五色根所行境界,如先所说现量体相。 就是前五根都是有色根,第六根是非色根。这个五根所行境界,像前面说过的,这都是现量的体相。 《披寻记》五五二页: 谓五色根所行境界等者:如先所说三现量中,诸根不坏,纔取便成取所依境,及非五种错乱境界,是名色根现量体相。 「谓五色根所行境界等者:如先所说三现量中」,「三现量中」:非不现见现量,非已思应思现理,非错乱境界的现量,这是三种现量。「诸根不坏」,诸根没有坏,「纔取便成取所依境,及非五种错乱境界,是名色根现量体相」,这样意思。 酉二、意受现量 意受现量者:谓诸意根所行境界,如先所说现量体相。 这底下第二「意受现量」。「谓诸意根所行境界,如先所说现量体相」,这地方说这「意根所行境界」,像前面说过的现量的体相,那就是意根的现量。意根与境界相接触,叫「意受」。 《披寻记》五五三页: 谓诸意根所行境界等者:如先所说三现量中,作意现前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及非心见二种错乱境界,是名意受现量体相。 当然也是这样意思,境界现前不待名言,一定要符合这个规定,那就叫做「现量」。 酉三、世间现量 世间现量者:谓即二种,总说为一世间现量。 「世间现量者」,这是第三科「世间现量」。「谓即二种,总说为一世间现量」,就是前面这一个是色根现量,一个是意受现量,这总合起来,这就是世间的现量。 酉四、清淨现量(分二科) 戌一、世间 清淨现量者:谓诸所有世间现量,亦得名为清淨现量。 这是第四科,「清淨现量」分两科,第一科是「世间」。 「清淨现量者:谓诸所有世间现量,亦得名为清淨现量」,这个世间上的现量,也就可以名之为「清淨现量」。因为这个善、无记,就可以名之为清淨,染污就不能说是清淨了。 戌二、非世间(分三科) 亥一、标 或有清淨现量,非世间现量。 这底下第二科「非世间」,第一是「标」,第二是解「释」。或有清的淨现量,不是世间现量。这是标,底下解释。 亥二、释 谓出世智,于所行境,有知为有,无知为无;有上知有上,无上知无上。 这就叫做出世间的现量。这当然是成就了出世间的无漏的智慧,这无漏的无分别智慧,它在所缘境的时候,「有知为有,无知为无;有上知有上,无上知无上」,是没有错误的,那麽那个无分别境界是现量。 亥三、结 如是等类,名不共世间清淨现量。 这是结束。这是说「现量」,解释完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