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45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45
寅二、别显(分二科) 卯一、前导次第义(分二科) 辰一、徵 云何正见等前导次第义? 这是第十大科「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这一大科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略释名」,第二科「广说义」。第一科「略释名」讲过了,第二科「广说义」是分两科,第一科是「说因具义」。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这一科也讲完了,现在就是第二科「别显」,就是别显略标那一段文的意思。「别显」里分二科,第一科「前导次第义」,先问。 「云何正见等前导次第义?」这个「前导次第义」,一共在八正道里面,就是那五个道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说是正见等,就指那五个说,这五个道支是属于「前导次第义」。这个「前导」,就是他在前面引导,正式的大意还在后边。先有一个引导者,那麽是谁呢?就是因,由因而后有果,前能引后。这个「次第」就是那五法的次第,先要有正见,然后有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是一个修行上的次第,所以叫做「前导次第义」。现在这句话是怎麽叫做「正见等前导次第义」?需要再加以解释的,所以先要这样问。 辰二、释(分三科) 巳一、正见 谓先了知世间实有真阿罗汉正行正至,便于出离深生乐欲,获得正见。 这是第二科解「释」,解释里边先解释「正见」。这个「正见」怎麽讲呢?昨天我们读《披寻记》的文,也说到这个意思。在本论就是在〈声闻地〉的时候,解释三十七道品,解释的时候,这个八正道是属于修道位,是得了初果以后所修的法门,那是无漏法,不是凡夫的境界。但是现在这里解释,不是那样子,是在见道以前的境界,是见道以前的,这样说八正道是通于有漏,通于凡夫的,这样解释的。这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个意思,《大毗婆沙论》也有这个意思,这底下解释,先解释「正见」。 「谓先了知」,这是说这个佛教徒,他在发心的时候,「先」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他为什麽要出家了呢?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当初的时候,他「了知世间实有真阿罗汉」,世间上真是有这麽一个圣人,不是一句空话,真实是有这个圣人。这个圣人是怎麽来的?是「正行正至」,他因为修学「正行」,而后得到「正至」的阿罗汉果,阿罗汉道。 这个「正行」就是不颠倒行,其实就是四念处,修行四念处。最后是「正至」,这个「正至」,这个「正」是什麽?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寂灭相,就是我空,或者法空,这个我空,这个寂灭相的境界就是法性。「至」是到了法性那里了,与法性相契合了,那样的境界,也就是一切烦恼都寂静了,所以与法性相契合了,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叫做「正至」。这个于烦恼都寂静了是断德,与法性相应了是智德,有智德有断德相应了,那麽叫作「正至」。这个「正行正至」,是解释这个阿罗汉的。说这位发心的人,他开始的时候,他知道世间上真实是有圣人的,这个圣人不是自然有的,是因为修正行而得正至成就的。 「便于出离深生乐欲」,那个圣人的境界,他知道真实有圣人以后,「便于出离深生乐欲」,他就对于出离生死,出离烦恼得解脱的这种境界,深生的生起来欢喜心,生起来希望心。有为者亦若是,他能得阿罗汉,能得圣道,我也能,我也愿意这样子,所谓见贤思齐了,这个意思,这个味道。但是这个地方,这个「深生乐欲」,就是他这个希望心非常的强,不是有若无那样,出家也可以,不出家也可以,不是这个意思,不是那样。「深生乐欲,获得正见」,他这样子得到正见了,所以这个「正见」怎麽讲?就是这麽讲,一个信、一个欲。 「先了知世间实有真阿罗汉正行正至」,他就是有一点信心,他相信真实有圣人,这个凡夫能够成为圣人,他相信这件事,有信心。「便于出离深生乐欲」,这就是得了欲,有信而后有欲,这叫做「正见」。对于出世间的圣道,有信而又有欲,这叫做「正见」。希望转凡成圣,他有这样的愿望,有这样的欲,强烈的这种欲望,这叫做「正见」。这个正见这麽讲,这样当然还是在凡位的时候。 巳二、正思惟 次复思惟,何当出离居家迫迮,乃至广说。 「次复思惟,何当出离居家迫迮」,这是第二科解释「正思惟」,这个「正思惟」怎麽讲呢?先是得到正见,而后又这样思惟,这个圣人是那样,我也想要做圣人,那我应该怎麽办呢?「何当出离居家迫迮」,这个「何」者可也,何字当可字讲,说是我也可以出离,我也可以出家,我也应该出家,这是何当,我要出家。「出离居家迫迮」,就是从狭窄的家里面离开跑出来,从那个家,家是烦恼繫缚所,很狭窄的,所谓家者就是烦恼也,这个烦恼使令你不自由,处处都是苦恼,现在要从这里面解脱出来,我应该这样做。「乃至广说」,「广说」是说什麽?这《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四三一页: 何当出离居家迫迮等者:谓以正见为依,起正思惟,作如是思,在家烦扰,若居尘宇,出家闲旷,犹处虚空,是故应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捨家法,趣于非家,是名出离家迫迮,乃至广说。 「何当出离居家迫迮等者:谓以正见为依,起正思惟」,因为先有正见为依止,而后就发起了合道理的思惟,一个如理作意。「作如是思」,这样思惟,「在家烦扰,若居尘宇」,在家的时候,那都是烦恼,都是扰乱,心里面老是动乱,没有一时能安静下来的。「若居尘宇」,就像住在一个尘垢的房子里面,这个房子一点都不清淨,都是垢,都是污染,在那样的房子住,一个欢喜乾淨的人,在那样的房子住,一看他心里就不舒服,这是思想的问题。他有出离的思想,他就认为那都是垢,没有出离的思想,他不知道是垢,他欢喜在那住,他认为是垢了,就是心里就不安了,就想要越早越好,越早离开这个家越好。 「出家闲旷」,离开家以后,从容自在广大无边,就像「犹处虚空」,虚空是无障无碍自由自在,东西南北都是无障碍的境界,心里面快乐。「是故应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捨家法」,所以应该在善说法毗奈耶,这句话也有意思,出家是出家,应该在善说法毗奈耶中出家,是那麽意思,倒不是在外道里面出家,在这里出家。「正捨家法,趣于非家」,是应该「正」,就是要有正确的意志,弃捨这个烦恼的境界,「趣于非家」,就是来到没有烦恼的地方来。 所以我们出了家的人,这出家人要是到什麽地方去回来,不要说我回家去,这个话不要这麽说,我回到庙上去,应该这麽说。我还看见有些出家人,还是那麽说,回家去,回到寺庙上去,这麽说不是好一点吗?或者说是回到佛学院,这个名字也好,学佛院也好,佛学院也好,所以是「趣于非家」,这律上常有这句话。「正捨家法,趣于非家,是名出离居家迫迮,乃至广说」,是这样意思。这个正见和正思惟,就是要出家的意思,原来八正道这两句话可以这麽讲。这底下第三科「正语等」。 巳三、正语等 从此出家,受学尸罗修治淨命,是名正语、正业、正命。 前面由于正见和正思惟,这就真的出家了,从自己的意愿思想上的改变,就不在家里头了,弃捨这个家,就出家了。出家以后做什麽呢?「受学尸罗」,接受师长的教导,要学习戒律,学习这个戒律。学习戒律的时候,当然要持戒,而且「修治淨命」,自己不断的来修治,就是来改正,来改正自己,改正自己能够淨命,就是清淨的生活。清淨的生活,就是生活所需的这些衣食住的财,衣食住都是财,这个财要如法,就叫做「淨命」。如果这个财用妄语得来的财,是不淨的,这是不淨的。 所以「修治淨命」,也就是什麽呢?就是能对治自己的贪心,那叫做淨命,对治贪心叫做「淨命」,能对治由贪心发动出来的身语。由贪心发动出来的行为和语言,那就叫做不淨、不淨命,由贪心发动出来的行动和语言,想要去得财,得衣食住,由贪心那就叫做不淨命。那麽对治这个贪心,就是淨命了,不贪;这个对治瞋心和愚痴心发出来的身语,能这样子,那叫做「正语、正业」,这用贪瞋痴来解释「正语、正业、正命」,这麽样讲。这样子讲,从此出家以后,就学习戒律,自己的生活所需,也不要是邪命,而要淨命,对治自己的贪瞋痴,那叫做正语、正业、正命,这样意思。下文解释八正道的时候,会有更详细解释,这里我们不解释,就讲到这里。 卯二、于三摩地资助义(分三科) 辰一、正见(分二科) 巳一、闻慧摄 此正见等,于所对治邪见等五,犹未能断,还即依止此五善法,从他闻音,展转发生闻慧正见。 这是第二科「于三摩地资助义」,就是解释这个意思,前边是「前导次第义」。一共分两科,「前导次第义」解释完了,这第二科「于三摩地资助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正见」。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闻慧摄」。 「此正见等,于所对治邪见等五」,「此正见等」就是前边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五法。对「于所对治邪见等五」,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这就是初开始出家的时候,当然还没能完全那麽样的合适。「犹未能断」,这五邪法还没有能够断掉,就是那个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不是那麽有力量,力量还不是很强大,所以对于所对治的邪见等五,还没能完全除断。那怎麽办呢? 「还即依止此五善法」,还是依止这五个善法,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就是安住在这里。安住在这里做什麽呢?「从他闻音」,从善知识边,从佛菩萨边,从师长边去听闻佛法。「展转发生闻慧正见」,从他闻法,或者从经论边闻,然后自己思惟,思惟又去从他闻法,从他闻法自己又思惟,就是这麽回事,所以叫做「展转」。你如果说是不读经论,自己去思惟,这个事也不行;你读了经论,听师长说法,而自己不思惟,也不行。所以又要听法,又要思惟,又要思惟,又要听法,所以「展转」。这样子,你才能够发生闻的智慧,这个「闻慧」就叫做「正见」。这个「正见」,那就是和前面那个正见又深一层了,又不同了,当然也互相有关连,这是解释这个「闻慧正见」。 巳二、思修慧摄 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方便观察。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 前边是「闻慧摄」,现在是「思修慧摄」,还要继续这样学习,这是第二科。 「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就是为了想要除灭所对治的垢法,就是贪瞋痴了,这个邪见、邪思惟、邪语、邪命,实在来说就是自己的贪瞋痴。「为欲断除所治法故」,你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思慧,学习修慧的,不能停留在闻慧,因为闻慧的力量不够。「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本来出家就是想要修学圣道的,修学圣道那个圣道,你需要在修习之前要准备好,要先有一个准备,就是资粮。「资粮」者因也,是因,由这个因而后才能得果。资粮就是人若有远行,到遥远的地方去,你走之前,你要拿点资粮路上需要,还要吃饭,你要有路费,有这些东西做资粮的。所以修行,修学圣道也是,你要有一个资粮,要准备圣道所需的方便。所以这样子「方便观察」,「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叫「方便观察」;「又为修习道资粮故」,要「方便观察」。这个「方便观察」,这个「方便」就是智慧,用善巧方便的智慧,来观察所治法,观察能对治道的资粮,这样子。而这个事情要怎麽来呢?怎麽样去方便观察呢? 「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就是依据你从经典上所闻的,从师长边所闻的正法,你就发生了思慧,要专精思惟,要在閒居静处专精思惟。我曾经说过,就是经论上重要的要义,你要把那个文句背下来,背下来的时候,自己要思惟,自己在閒居寂静的地方,一方面经行可以思惟,坐在那里也可以思惟,当然加上奢摩他,这样去观察思惟去。这样思惟这个意思,我们说是,我也常会听见人家说,从经本上看,从师长上的解释,我听见了我心里也欢喜,但是做不到。这话说得对的,事实如此,做不到。 那麽应该怎麽辨呢?思惟,思惟这个事能做到,就和打妄想一样,就是想。怎麽想呢?当然不是尘劳的事情,不是色声香味触的事情,就是经论上的道理。经论上的道理,经论上他有现成的文句,文句里面,文以载道,文里面有道,文里面有义,所以你文要记住,没有这个文,没有办法思惟,文要记住,记住由这文所显示的义去思惟。那麽说文我不懂,不懂这话怎麽意思?那师长解释了嘛,解释了,你应该要记住,要认真的把他记住。记住了的时候,这文要背下来,按这个文去思惟,这个思惟你纯熟了以后,就能用了,在日常生活里面就可以用,就可以用这些事。 其中我在这里,我想起来一件事,我们不要说大话,我们就从开始来说,不要从中间说,也不从后边说,从开始说。开始是什麽?就是凡夫境界,从凡夫境界开始说,凡夫是这样的,有顺心的事情欢喜,不顺心的事情就不高兴,凡夫是这样的。是这样的时候,但是我现在,刚说这个正见,有了正见、正思惟的时候,这思想改变了,想要出家。出家这句话什麽意思?就是远离烦恼的意思,因为家是一个烦恼的境界,离开了家就是出离烦恼。出离烦恼,但是问题是什麽呢?我在家的时候有烦恼,那个烦恼不是从外边来的,是从自己心来的,从自己心里出来烦恼的。 现在要离开这个家,就要想我离开家,我和烦恼分家没有?我和烦恼分开没有?还是没有,和烦恼没有分开呀。没有分开的时候,我现在说要积极的要听闻正法,听闻正法,才有一个灭,这个毗奈耶,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毗奈耶是什麽?毗奈耶是个灭,毗奈耶者灭也,就是能灭烦恼,在正法中能灭烦恼,在这个地方要出家。出家的时候,你积极的要拿到,要取得这个正法。现在经论就是正法,师长所讲解的是正法,你要拿到。怎麽叫拿到?就是放在心里边,你心里面要有一部经。不是说我把经本打开,念一念是经,当然也是经,是的,但是这样不可以。你重要的,最低限度,重要的精要之义要放在心里面,不是要打开本才叫念经,不是的。心里面重要的你要有,有的时候常常思惟,常常思惟的时候,你在思惟的时候你要用,你用他,像是这个刀钝了磨一磨,磨一磨然后就用它砍,砍什麽就知道这个刀利了,是那个意思。 现在说是「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发生思慧」。怎麽知道「发生思慧」?就是你常常的思惟,思惟又思惟的时候,我刚才说这凡夫境界,有时候欢喜的境界,有时候不欢喜的境界,这欢喜境界的时候,我们自己不大觉悟,好像这欢喜是对的,就这样子。其实不是,欢喜的境界,我们欢喜的境界,我们就生欢喜心,就去执着,这是个错误;恼怒我们的境界,不高兴的境界,我就愤怒,愤怒,我是凡夫这也是对的,我不高兴也是对的,你要觉悟这是错误。对于不满意的地方我愤怒,要知道这也是错误;满意的地方生欢喜心,也是错误,要知道这个事情。我们只是说哎呀你出了家,你还有烦恼,这只是发脾气说烦恼,其实不只于此,心有所执着的地方都是不对。不对这时候,你有了思慧的时候,专精思惟的时候,你就是拿了一把刀了,手里有刀了,手里有刀的时候,烦恼者贼也,要杀贼呀,那麽的意思。 「发生思慧」也是法,游心法海六十年,这是法者水也,你心里面有法水了,有烦恼垢来了,就用法水洗一洗沐浴,就是要用。用的时候,在容易出问题的,我们也还是在发了脾气的时候有问题,是的,也是有问题,爱着的时候以为没有问题,其实有问题。但是你不妨爱着的地方暂时保留,这不高兴的地方,我和某人有一点问题,有问题的时候,我不高兴他,我也认为他会不高兴我,如果你随顺这个不高兴的境界,是不对的,如果你随顺这个不高兴,你还没有正式出家,你随时自己製造烦恼,随时由自己的不如理作意製造烦恼,你就是没有出家,就是没有出家。 那麽怎麽叫做出家呢?时时的要用这个闻、思、修慧出家,用这个思慧来断烦恼。我和某人不对劲,我先想,不管他有没有道理,我若心里不高兴,我就是不对,你先要这样觉悟。觉悟的时候,你用这思慧来断自己的,来消灭自己的执着心,他有没有道理我都不管,我就管我自己,我是不对,我要消灭我这个错误,我主动的要和他做一个很正常的一个法友。我不能我不高兴他,我见到他,我眼睛就瞪起来,不可以这样子,你这样子你就是没有出家,要觉悟这一点。不要因为以前有一点不对,继续的增长,继续增长恨,是不对的,不应该这样子。所以你这个闻慧是没有力量的,闻慧是一点降伏烦恼的力量是没有的;思慧是有力量了,你常常思惟常常思惟熟了,熟了的时候,什麽叫做熟?就是有烦恼一起来,你就能觉悟,这叫做熟了一点。 烦恼起来了,忘了,我学习的佛法,早已经十万八千里丢的那麽远,还是原来这烦恼在动,这就是不熟,这是不熟。所以要是怎麽样才熟?这释迦牟尼佛大智慧,告诉你这个是能办到的,不是办不到。若叫我们立刻的就要消灭烦恼,这是办不到的事情,是办不到。所以我们久远以来烦恼的熏习根深蒂固,烦恼的种子很有力量,种子有力量,发出来现行也是有力量。我们现在学习佛法,这个道心很软弱,很薄弱很薄弱的,用薄弱的力量,去同那个有大力量的烦恼斗,不可能的,斗不来的。但是怎麽办法可以斗呢? 你常常思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常常观常常观。烦恼是偶然的才有烦恼,不是刹那刹那时时有烦恼。但是现在学习佛法是时时的,我们说刹那刹那说太过了,我们办不到,但是前一个小时,后一个小时,我们总是不断的在正忆念在思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道理时时思惟时时思惟。时时思惟,你这个闻慧、思慧就出来了,就是有力量了,这个有力量的时候,就可以同烦恼可以斗了。这时候烦恼没有动,没有人来触恼你,没有人触恼你,你心平气和。心平气和的时候,你这个思慧的力量强了一点,你这时候就同自己斗,同自己的瞋心斗,断这个瞋心,思惟这个瞋是虚妄不真实的,是毕竟空的,一思惟这是空,就把这个瞋心就灭了。 当然这是现行,可是也影响了种子,你时常这样思惟了,这叫做「依闻慧,发生思慧」,这完全听分别心来消灭烦恼,思慧。这样子自己把这瞋心,逐渐逐渐地思惟,用法水来洗,用慧剑来杀害这个烦恼贼,慢慢地慢慢地这心就调柔了,瞋心就轻了。轻了的时候,见到那个不高兴的人,眼睛不会瞪起来,自然也还很平静,平静就你主动的和他要好,就把这件事解除去,同任何人都是这样子。这个方法是能办到的,就是经过思慧来改正自己,先在内心里面用思慧来消灭自己的恨,你常常这样做,常常这样做,这个恨自然轻微,轻微了就容易和人改善关係,这友好的关係就能保持恢复过来。所以从这上面来说,如果我没能做到,要知道自己是不对的,要做到这一点。所以你久了,这件事能办到,谁骂你,你心里没有什麽,不感觉有问题,谁讚歎你,也不感觉到有什麽值得特别的,很重视这件事,哎呀他讚歎我了,也不执着这个事的。慢慢地这个心他就调柔,调柔者没有烦恼的意思,是这样意思。不要像以前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恨在增长,爱也增长,这是不对的。 我们学习了佛法,学习闻慧,学习思慧,学习修慧,就是使烦恼不可以增长,要损灭他,使令他衰退。我今天早上我在那边经行,看那个树,好像有一棵树和旁边的树颜色有一点变,可能它有点问题。有点问题,就是这个烦恼树,你常常用闻思修慧来对治它,它渐渐地就衰退了,但是那棵树不可以衰退。那有什麽办法呢?其实我很久就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有时候想起来,有时候忘记了,念大悲咒,念二十一遍大悲咒,这个咒水浇上去浇它,这个枯树就能够复荣。这《大悲心陀尼罗经》说的,你不妨试一试,你们谁发心,发心念大悲咒水,用一杯水浇上去,用水浇它,可以这样子。 「次依闻慧,发生思慧」,我的意思就是这个爱烦恼也是不对的,不对,暂时先不动,爱总是人与人和气,暂时可以保留。这个恨,人与人是有问题了,我希望各位同学注意这一点,用这个思慧,思慧怎麽办法呢?先对治自己内心的恨,用思慧来对付他。我曾经说过这件事,但是这件事我想重覆的说,有这种需要。譬如说是观心无常,其实不只这心无常,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身也是无常,受无常,想也无常,心无常,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生灭了变化的时候,你看就光是修无常观,就可以断烦恼,都有这个力量。 怎麽样断法呢?你怎麽思惟呢?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先观察自己色受想行识,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像那个灯光似的,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并不是有一个常住不坏的光,一直在那里发光,不是的。它是继续那个电流来了,它们是有阴阳电的是怎麽样,还继续这样刹那刹那的发光,而不是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光,不是的。在这一个人也是那样子,一个人他的色受想行识,也不是有一个常恒住不变的人在那里生存,也是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灭又刹那生,这样子。你先这样观察自己是无常的,其他一切人也都是无常的。 说我想起来那个人头几天他骂我,他瞧不起我,他毁辱我,心里面恨他。原来你也想这是无常的,恨我那个人,他骂我那个人,他轻视我那个人,已经在多少天前,已经一刹那间就灭了,到第二刹那就不是了,不是头一刹那个骂我的那个人,轻视我那个人。轻视我那个人一刹那已经灭了,后一刹那不是那个了,而那个是我听到他骂我轻视我,那个色受想行识也一刹那间也灭了,也不是那个刹那了。说我要记住他,他骂我,这话就不对了,已经灭了,不是那个人了,这个道理是这样子。 我们说是这个人有断见,这个人有常见,这就是邪见。你有没有常见,你有没有断见,你自己想一想。如果你认为头几天骂那个人,你今天还恨他,他骂我,是名常见。所以你要是常常这样,我们只是听闻这种话,没有力量,一点力量也没有。你若是在自己静坐,这样思惟,这个时候,这个观一切法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灭刹那生,这个时候,这个智慧就有力量了。有力量的时候,一刹那已经过去了,所以现在我看见的某甲,不是骂我那个人了。我为什麽还要恨他呢?我若恨他,就表示我有常见,是不是?佛说这个道理真是妙得很,就是因为无常见,也可以消灭烦恼的,但是你要思惟才可以,你不思惟不行,你不作这个正忆念,不作这样思惟不可以。 说是静坐的时候,心里面就是静不下来,就是打妄想,其实你就可以想这些道理,这些道理是可以想的,和打妄想一样。怎麽能说想不来呢?为什麽偏要打妄想呢?「次依闻慧,发生思慧」,所以我们若是学习佛法与人讲,什麽叫做常见,什麽叫做断见,讲完了就算了,这样不行。你要思惟,思惟然后你就可以用,就可以断烦恼了。所以那个人有没有思慧,就从他的行动上可以知道的,而自己也知道,不是别人知道,自己可以知道,所以「次依闻慧,发生思慧」。 「复依思慧,发生修慧」,当然思慧还不是太有力量,力量还不是太够,还不是太够的。我们中国佛教是大乘佛教,大乘的确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但是我们看,你要读这《般若经》,他也说到无常的道理,大乘经论裡面也提到无常的道理。但是我们要承认胡适那句话不是没有根据,早就不是那麽一回事了,这句话没有完全错,没有完全错。我们只是学习学习,就是为了给人讲,我要学习学习给你讲,讲完了就算了。你不承认这件事吗?说我们应该改变这件事,愿意念佛求生淨土,照样可以念佛求生淨土无妨害,但是修学无常观都是对的,你修学无我观,还是好的,和念佛无衡突。我们用无常观、无我观能减少烦恼,我们不是心不颠倒吗?心不颠倒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不是容易往生阿弥陀佛国吗?没有衡突嘛,是合的,并且提高了我们的品德,不是很好吗?所以不要说我念佛,我不要这个也可以。 你专心念佛也是好,我也讚成,可是你加上一点闻思修的智慧,不是更好吗?而且能断烦恼。如果说是我不加上闻思修的三慧,我不修无常观,也不修无我观,我就专心念佛,是很好,但是有个问题冲击你的时候,你的我就出来了,你的我我所就出来了。我我所是什麽东西?我我所就是叫你贪瞋痴的,有我我所的人一定有贪瞋痴,有贪瞋痴就是不庄严了。说我欢喜念佛,还很用功,是的,我完全相信是真的,但是你没有修无常观、无我观,你的我我所还在,我我所在,你的贪瞋痴也是在,当然比那不念佛,一天什麽也不用功的人是好一点,我也承认是好一点,但是还是有问题。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要误会了,我们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法,我们是实相无相微妙法门,说得很对,说得这麽高,结果你没有实相无相,你还是我,没有嘛! 所以我们若读《阿含经》,智者大师也说《阿含经》是大小共学,智者大师没有说他一定是小乘的,这麽意思。实在来说,是大小乘是指约人为主说的,这个人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是小乘,他发了出离心而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没有发大悲心,那麽这个人是小乘,约人为主说的,那麽回事。所以不要说嫌弃修四念处是小乘,这话说得不对,四念处没有大小乘的分别,大乘也是一样有四念处。说修无常观,并且我们应该注重实际,他有真实的作用,那麽修无常观也可以断烦恼,不是满好吗?所以「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发生修慧」是什麽呢?就是静坐了,你常常静坐,这奢摩他修得非常有力量。有力量的时候,你再去观察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力量就强大起来,决定可以断烦恼了,使力量非常的大,这个定是能帮助你得圣道,那个时候叫做「修慧」。所以是「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 这是分三科,第一科是「正见」,「正见」里面分二科,一个闻慧的正见,一个思慧、修慧的正见,这是解释这个「正见」。这个「正见」就和无漏的八正道那个正见相接近了,若是断了烦恼,就是那个七觉支,念择进喜轻安定捨,就是那个择,那个择就是这个正见,也就是八正道那个正见。 辰二、正精进 由此正见,于诸邪见,如实了知此是邪见;于诸正见,如实了此是正见;乃至正命,如实知已。为欲断除邪见等故,及为圆满正见等故,发勤精进。 这个第二科是「正精进」,前面是解释「正见」解释完了。我们《瑜伽师地论》,这个弥勒菩萨慈悲大智慧,说得很郑重的,一点也不含煳的,什麽叫做正见,你看闻思修慧是名「正见」。而闻慧是正见的一个根本,闻慧虽然没有力量,但是是思慧、修慧的根本,你没有闻慧,也不可能有思慧和修慧了。闻慧是什麽?是从佛菩萨所说的经律论里面来的,你从这里学习,你心里面还要思惟,这样子得到正见。闻慧虽然是没有力量,但是非常重要,所以不可以轻视经论,不可不读圣贤的书,经书不可不读,佛教的书不可不读,这是闻慧,这是闻思修三慧,是名「正见」。第二科说到「正精进」。 「由此正见,于诸邪见,如实了知此是邪见」,由前面这闻思修三慧的正见,你有了这个正见的时候,「于诸邪见,如实了知」。对于那个错误的想法,你就会正确的知道了,知道这是邪见,「此是邪见」。「于诸正见,如实了知此是正见」,对于佛菩萨所说的正见正确的思想,你也能真实知道这是正见。这可见这个正见,你能知道他是正见,你能知道他是邪见,你本身要有什麽条件?你本身要有闻思修三慧的,闻思修三慧你才可以,你才能知道的。而这个闻慧刚才说过,就是要学习佛菩萨的经论,学习佛菩萨的经论,而不是说是我思慧的时候就不读经了,不是呀,一直的要读经,这思慧的时候要读经,修慧的时候还是要读经的,乃至到你是等觉菩萨了,还要听佛说法的。因为还有很多很多都不知道,不知道的事太多了。这个到了闻思修三慧你成就了,你才知道这是邪见,这是正见,你才知道。如果说是自己学习佛法了,但是学习的不是太及格,还不知道什麽是正见,什麽是邪见,这太遣憾了。 我说一句话,我不知道这句话说得你们感觉对不对,我们能学习《瑜伽师地论》,要发欢喜心,别人有的同学要来到我们这里来参加学习,我们要生欢喜心。哎呀,我们学习这样的佛法不生欢喜心吗?其馀的都是妙法,都应该生欢喜心,但是我们智慧不够,不知道不认识。但是这个弥勒菩萨说《瑜伽师地论》,我们容易明白一点,你看他这样讲,你看我们容易明白一点。我这样说法,你同意吗?当然这事是那样,我们的地方小,四个人住一个房间,也太委屈了,这也是遣憾的事情,做不到的事还是不要做,也是对的。 「乃至正命,如实知已」,说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你都能如实了知,如实了知这是正思惟,如实了知这是正语,这是正业、正命如实了知。如果没有这个闻思修三慧,你知道这是正命吗?你知道这是邪命事吗?你知道这个事情吗?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佛是大智慧,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都是空无所有,都是虚妄的。但是佛也安立这是正见,这是邪见;这是正思惟,这是邪思惟;这是正语,这是邪语;这是正业,这是邪业;这是正命,这是邪命,佛还是这样安立。安立也还是如幻如化的,但是你若这样做,你就是由凡而圣了,这叫做方便,这叫做善巧方便。 「为欲断除邪见等故,及为圆满正见等故,发勤精进」,这前面说是你因为有正见,你才知道什麽叫做邪见,什麽叫做正见,什麽叫做邪命,什麽叫做淨命。这是知道归知道,但是这事情也是很深奥的,你若有所执着,那就还不能说是,这正见还不圆满。有佛见、法见、菩提见,你看见执着有个佛是真实的,这还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个他方还是很深的。所以「为欲断除邪见等故,及为圆满正见等故,发勤精进」,要修行,要修行四念处,来断除这些不合法的地方,这些戏论的地方,断除邪见乃至邪命。 我以前说过,这好像是《大毗婆沙论》说的,说有一个居士要来见你,要去见的时候,要把衣服整理整理,是名邪命。你看这个事情,这个邪命到这麽程度,是名邪命,这麽程度。说我们很多的杀盗YIN妄,我都清淨了,持戒清淨,就是这麽一点,就是犯戒了,你就是犯了邪命,可见是非常的微细。若到了圣位,到了初地,到了二地,初地菩萨,到了二地才是戒清淨,要那样的的圣人戒才清淨。所以我们如果是凡夫学习佛法,那敢生高慢心,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不及格的,那敢生高慢心。所以「为欲断除邪见等故,及为圆满正见等故,发勤精进」,要努力的去修行,努力修行断自己的执着。 从这一段经文上看出来,能得到正见还不是容易,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说我把大藏经都看过多少遍了,得到正见,还不一定。你要有思慧,还要有修慧,在这地万看,你才能得到正见。得了正见,你还未必说是你就没有邪见,也可能你还有邪见,只是你知道就是了,还是有些地方还是不足,还要努力修行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