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金刚上师 金刚弟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金刚上师 金刚弟子

 

  大手印是佛陀本质,被称做“善逝藏”,从无始以来一直存在於所有众生之中,它存在於我们每个人的心识或潜能里,不论国籍、种族或性别,无一例外。噶举派(白教)的见、修、行以大手印为根基,在此传承中,见乃对大手印的最先认知与了解。然后一个人的禅修以此正见为基础,再将此大手印的了解融入行为中,所以一开始对大手印有正见可导入对佛法的更深了解。

  如果说“善逝藏”平等普及於每一众生中,不论男女,那么我们可能会感到很疑惑,为什么有些人很优秀,有些则较拙劣;为什么有些人进第擢升,有些人平凡一生;为什么有些人已开悟,有些则未悟。这些区别的存在,并不因为大手印因人而异,而是“善逝藏”本来就平等地存在於所有众生之中。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无法认知大手印以及我们自身所产生不同阶段的业障,而使我们变成不平凡或平庸、开悟或未悟的原因。

  一般人都会谈论开悟的超自然特性以及开悟者不可言喻的智慧,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把开悟视为异国之物,我们以为自己必须在地底下或在不同的星球上找寻它,但无论我们花多少时间去寻找,我们都无法於外在世界中找到开悟的本质,因为这些本质事实上就存在於我们内心中,而且从无始以来就和我们是一体的,开悟者并不是从另一个星球或地底的某个洞找到开悟,他们在这地球上每天精进修行,以及遵循心灵之道,依此而发掘出他们自身的能力,即存在於自身的大手印本质,并且得到俱生大乐。

  我们平凡众生的最大问题是:尽管我们欲求快乐,却不知以何正确方式去得到,於是我们到处钻牛角尖。我们以为物质或科技发展能带给我们快乐,但因为我们总是依赖外在事物,最后则永远找不到快乐。永恒的快乐并非向外求,而是存在我们内心的本性中。这是无明产生的关键之处。有时我们会因说他人无明而心感不安,但我们却不愿去想自己本身亦是无明。在此所谓无明是指善逝藏,即大手印本质存在於我们自身中,而它却不为人所知——我们不知佛性存在於自身——那就是无明。因为我们无法认知开悟的本质,我们便从不凡者、外在的人或物上找寻开悟。

  这就好像你手掌心或口袋里正握著一块珍宝,但你却被牵引到别处寻找这块宝。不幸的是,你根本就找不到。然此并非是你不想去找,或是那块瑰宝不存在,而是因为太接近你了,而你却向外到处寻找。假如突然有一位善知识来到你身边告诉你:“看!瑰宝就在你手中。”此时你才会明白。这就是噶举派所谓的“佛即在你掌心中”之意。你开悟的本源就在这里,清净自身即认知开悟,根本无所谓外在的人能给予你本具的开悟特质或能力。

  虽然佛性——善逝藏早已存在你自身中,有时仍需得遇金刚上师而予以发掘,如此的开展才有可能使你真正认知自己心性的本质。照理来说,一位金刚上师应是某传承中有修为的上师,因为我们确信一位真正的传承持有一切方便法门和无虚伪的特性,而能传给我们佛法并且开展我们的本能。任何精神上师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他或她要有相当修为,并达到超越佛法字义的证悟。蒋贡康慈罗爵泰耶在“智慧之雨”中曾提到,一位精神上师应如一位自知本性的领导者,这样的上师才有能力去教导吾人认知心之本性。

  否则,若一个人只具文义上的了解,而不知实质的意义,那他就没有权力将佛法传给他人,不只如此,而且他的教法对任何人也不会有太大的利益,这就好像我想尝试去教英文一样。我是靠著学和背一两个单字来讲英文,几乎不知道这些字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想想看,如果我想继续背我所学到的字,然后试著去教他人,由于我只是背这些字而不知其意,甚至我可能会唸错,那么凡从我这里听到英文单字的人,不但会曲解字意而且发音也不会完全正确,这种同样的误解也会发生在某人只是了解字义就想告诉你有关心性的问题。你需要的是一位能真正教导你的大手印的具德上师。

  一位具德上师也必须引导你到成佛的境界。如我先前所说,只有证悟自性的人才能引导他人入佛道。如果一个不如法的上师不具任何证悟上的成就,然后想透过自己对字义了解而引导弟子入道,那么就会像我拜访中国期间发生在身上的事一样。当我在北京时,我想去参访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但因我不知位置在哪里,我便走路出发,然后沿途问人。现在问题来了,我所遇到的大多数人也都不知道那座寺院在哪里,但因爱面子的关系,每个人都不愿承认自己不知道路,反而东指一个、西指一个说:“就在那边。”於是我照著指示的路去走,但是每一次我再问另一个人时,他又指给我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就这样整天因许多人指给我各种不同的路而使我持续来回走了好久。幸运的是,我终於碰到一个真正知道路的老妇人,她叫我坐下,在一张纸上画地图,告诉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并指出我要去的那座寺院的正确路线。由于她的指引,我终於抵达那座寺院。那位妇人就如同一位如法上师——她经验老道,因为她住在当地很久了。一旦你有幸得遇这样的上师,就可以遵循他的指引,你所走的每一步将引导自己更接近开悟。若能遇这样已开悟的法侣是件可喜之事。

  但有时当我们遇到一位具有开悟的无限特质的金刚上师时,我们会起勇猛心,但突然之间,我们在修法上不再有耐心,因为我们已知开悟的结果,就想立刻能开悟。我们大多数人都想开悟,於是我们十分精进,希望能在一夜之间有所成就。然而当夜晚结束后仍无所觉悟时,我们便感到失望。所以我们必须坚忍,即使我们拥有金刚上师,也不能期待即刻开悟。

  开悟如培植一颗种子。一旦我把种子种在地上,你必须要有耐心去等待,如果你只想到花的颜色和香味将会如何而变得兴奋时,你可能会在兴奋之馀去翻动土壤,而且想把刚培植的植物挖出,希望它长得更快,因此虽然想培植出一朵花,你却反而抑制了它的生长。同样地,一旦你得遇一位金刚上师,你必须要有耐心和信心,并谨慎不要在你自己开悟之道上冒险,你只须秉持对此上师的信心而精进修持,而不要心存很大的期许,若能如此做,那么每刻的修持将会使你更接近开悟,因此你必须精进、耐心地修持而不存任何的期许和怀疑。

  大手印之道即是纯洁无瑕之道,同时也是深奥和实用之道。如果你选择一位具德上师教导你,你也修持得很好,那么你本身就能成为金刚弟子,也就有可能即身成佛。要成为一个金刚弟子,必须相当精进地修行,必须对上师具足信心,而且随时随地修行,以便增长你内心的觉悟力。如果你太急著开悟,那就会如同想把花拔出一样,但一株植物并非靠武力而成长的,它真正需要的是你细心的照顾。若你能如此做,这朵花自然会成长。同样地,若你能精进和有信心地修持,并舍弃一切期许,那么了悟便会在你心中自然地增长。藉著这样好的上师,以及你自身是个好弟子,你可以即身成佛。

  西藏有一句谚语诠释了金刚弟子的特质——他或她必须像个不会说话的哑巴,同时他必须坚持到底。这句谚语的意思是,金刚弟子之所以哑是因为在他心中,他对上师或佛法皆不起疑心,他会不加思索地精进修行以达成佛境界。我们必须做到那样,必须不起太多的问题、疑惑或期待而修行以达开悟,我们必须找一位金刚上师能以及成为一位金刚弟子——那是我们职责所在。

  培植一颗种子需要初步工作,你不可以把种子丢在硬土上,首先你必须翻动泥土,使其松软,同样地,若你想将大手印高深之法运用自如,不能不做止观的禅修。修持止观如翻土播种般,而这只是基础。再者,你不可以为修持一套止观就够了,止观是你进入大手印修持法之前的必修课程,而且要修到安住於心,但若不持续安住於心,则一小时或一个月,或甚至一年的止观修持亦不具任何意义。

  让我们这样说吧!你已准备好种花泥土,这块泥土可能很软,但若你只是把种子丢在上面,那株植物仍无法成长,因为土地太乾,它需要水的灌溉。你得灌溉土壤,之后再种种子,而且要不断照常浇水。同样地,若只透过止观而培养出一种安住於心的感觉是不够的。一个人必须永远培养利益众生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就像植物必须经常保持湿度一样,开悟的种子需要持续的慈悲和菩提心,这两种特质是根本,使我们能去认知心的本性。

  温度是培植花朵生长的第三必备特性。在开悟的成果中,温度代表智慧,它是长养智慧的必备条件,亦是修持止观和长养菩提心的必备条件,就如泥土,水和温度是种花的必备条件一样,这三种条件亦是成佛的必需品,只有在你培养出安住於心,菩提心和智慧时,你才算是具足开悟的三种必备特质。

  智慧有两种意义。本俱智慧指某人具有马上了解字义与根本意的自然能力,而另一方面,信念智慧则指某人可能聪明但不足以了解佛法的根本意,亦无法立刻认知究竟意义,不过如果那个人对上师具足信心,并遵循上师的指示,那么他也能达到开悟。

  本俱智慧就像视力很好的人,若有人为你指出目标的方向,你就能看清该往哪里走而不需要向导,你可以自己到达那里。若你眼盲,那你就得依靠某个眼睛正常的人。如果你把他视为向导,你便能到达目的地。因此,那就是信念智慧——虽然你不是很有智慧,但透过对上师的信心,仍能指引你达到开悟。

  有时候你可能会困惑为什么在数千名弟子中,有些弟子进步很多,而你却落於人后,或许你会这样想:“也许上师没有教我正确之道,说不定他使我开倒车,他教给别人的法比教给我的好。”但这并非上师是否教你好或坏的方法,或是上师想要提升你的佛性之问题,而是你本身尚未具足那三种必备条件——安住於心、菩提心和智慧,甚至如果上师教给你高深之法,若我不试著去了解和消化,你会因自己的修为不够而无法从中得到任何的成就。

  不过,一旦你具足第一种条件,并能精进修行,那你便能很快地体悟你的目标,为了达此程度,你必须积聚功德,也就是要行身、口、意十善业,这样的累积福德将加速你的成长,并使你更快达到开悟。届时,你将会具足这三种必备条件,加上若你依止一位金刚上师,那你达到开悟的机会也就指日可待了。事实上,它是近在眼前。

  但你必须了解,基本的责任仍属於弟子。你个人的责任不只是遵照金刚上师的指示,而且即使你拥有这样的具德上师,你自己的功德积聚和精进修行也是必要的。你们就好好的做个金刚弟子吧!

  摘自“正法眼”

 
 
 
前五篇文章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菩萨戒

星云法师: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85 懊悔

星云法师: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86 马年

星云法师: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87 高楼

星云法师: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88 余地

 

后五篇文章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一切法教源自法身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福慧二资粮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圆满之道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如何成为众所欢迎的人

星云法师: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83 打折扣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