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 |
 
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二章 牟尼赞普事略 王子牟尼赞普阳水虎年(682)生于札玛,年二十八即王位,管理邦土。纳如容萨·朵杰(683)为妃,行十善法。为王父逝世建经律论三藏供养,复制造大首顶殿顶翘角铁链,用以联络四大梵塔之伞盖,其上悬张大旗及大幡,呈设无量无边供品,并传谕曰:“汝等所有属民,于我先父之诸寺庙,除牛马兵器外,皆当以金银、财帛、珠宝、玉石、所有何宝,尽力为供。”以王命成重,百姓或献诸多金银财宝,或献炼玉续罗,或献衣物严饰,亦有仅以破袍碎布为供者。王见而问曰:“汝等藏上属民,信心深浅,何太悬殊,或以无量珍宝为供,或仅供破袍碎布。”属民对曰:“此非信心深浅之别,富裕者则有所献,贫乏者无以为供耳。”王曰:“同为我之治下臣民,不应贫富如此悬殊。”遂三次均衡财富。惟仅阅一年,富者仍富,贫者仍贫。王又曰:“虽三次平均财产,苦乐之情,仍如此悬殊,其因为何”诸受供大德高僧对曰:“皆由往昔布施之力所致耳。”王因而深信业果焉(684) 于是赞普乃大宏佛教,对诸受供大师与出家沙门,恭敬承侍,供其资养,奉如顶冠。以富强康乐之道护理王政。王妃卜容萨·甲摩尊者,乃昔王父之母甲摩萨之所转生也。王子少妃常绘于怀。及赴宋喀时,又殷切嘱托小王看顾,因此王子乃继纳其为妃。事为其母蔡邦萨所妒,遂藉口责谓王父去世时,卜容萨未曾卸装,来有悲伤,遣刑吏往杀之,殊为小王所救,其母愈生反见,乃进毒食而鸩杀王也。牟尼赞普在位一年零九月,寿二十九,卒于雍布王宫。王子牟尼赞普之陵传谓在: “阿葱王陵右前侧,命名拉日定波陵。” 第二十三章 王子牟底赞普和赤德松赞·塞拉 勒·江永之事略 复次,三次子牟底赞普将拥立为王(685)。当王父在世时,曾以无罪枉杀大臣武仁(686),为报此仇,故彼又为那囊人所杀。 “其陵建于顿喀达,命名甲日江定陵。” 于是又以王位授与赤德松赞·塞拉勒·江永(687)统御工邦。招聚僧伽,翻译往昔未译竟之经论文典,供养受供之班智达毗首羯罗,毗卢遮那乔吉(688)、莲花戒等诸应供大德,并以香灯供品供把先王所建诸大伽蓝寺宇。年方十九(689),纳拉孜为妃,拉生一子,子年十三时,其父即逝,王墓建于顿喀达。 第二十四章 王子丁赤事略 王子丁赤(690),年十四时即承王位。长妃生三子,次妃生拉结伦珠二子,共有五子(691)。建立僧伽,于先王所建诸大伽蓝广大供养服事。王寿五十五岁,阴火鸡年(692)逝于扎吉浦(693)。 “陵建神王之左侧,其中满以珍宝殉, 王母墓注水使高,其名甲青蚌所陵”。 如是云云。(原注:或谓王母为求王朝兴盛,以甘露灌墓,致墓地高耸)(见德格版原注)。 第二十五章 安达·热巴坚事略 王长子藏玛极喜佛法,出家为沙门。达玛好恶行,不堪为人主。故以王位授与次子热巴坚。王子安达·赤热巴坚(694),乃阳火犬年(695)降生。十二岁时,王父逝世,遂即王位。任用郑喀·白季永丹(696)为大伦,管理朝政。纳妃觉若萨·白季昂楚(697)等大小五妃。护持十善法律。迎请天竺班智达胜友,戒王菩提,施戒(698)等。由译师噶瓦·白孜、觉若·鲁伊坚赞、班第·耶协德等,充作翻译。首先修订译语,改制新名,然后用之翻译佛教典籍。如是厘定文字、举凡三次。即下至如升斗秤一切度量权衡器,亦皆取法天竺之制。建立闻、思、修之静修院与及讲、辩、著之讲学院。复于三十座寺庙中成立僧团,建智、净。贤之律仪院。于每~沙门,供民七户以为服役。王每中坐时,极喜以发辫两端束以锦续,敷设于僧伽所坐之左右两旁,请僧众坐于其上,以示崇敬称为“头顶二部僧伽”。 又王欲为安奉本尊,于吴祥多(699)修建柏麦扎西格培寺(700)。遂由李域招请善巧工艺匠师,由尼泊尔招请甚多之塑匠石匠等,修建九层佛殿。下三层并其门楼等,皆用石建造。中三层并其门楼皆用砖建造。上三层并其门楼,皆用木建造。上有顶阁,共为九重。每顶阁之游廊间,为诸沙门讲经说法之处。其最上顶,有金龙玉龙,为凤鼓荡,如伞盖旋转。中间墙围之上,有宝石墙砖,飞像栏杆,饰以流苏樱治。复有伞盖、幢幡、宝鲨,铃锋、小铃,其声控钻。大殿金盖之宝顶,高与山开。此庙在吐蕃境内,绝其伦比。乍见之下,立生净信。为防巨风,顶盖四周,系以铁链,连于四方石狮子上。此上三层供奉赞普本尊神像,中三层内,居诸受供僧伽,下三层内王与诸臣僚居焉。如斯吴祥多无比吉祥增善伽蓝,其造塑之新奇者(701),即塑造帝释梵天像作为拉萨慈氏法轮殿之门神。木工之新奇者,于四大通天柱上、均以珍宝作为严饰。壁画之新奇者,若画古旧,仍可补绘。造一百零八柱瓶(702),作为修复之用。其熔铸之新奇者,则敬献大钟等是也。又正之受供僧娘·霞坚(703)及少数臣僚等在拉萨东面建噶鹿及木鹿寺(704),南面建噶瓦及噶卫沃(705),北面建正康及正康塔马(706)等寺。 赞普赤祖德赞热巴坚者,论其知慧具有灵变之相,其行为契合天人之举,其辖地广大富裕昌隆,等齐帝释天子,其权势声威,能使诸罪恶魔厉落魄丧胆。故于斯时四方归顺,几统御南赡三分有二之地也。 朔自往昔,汉藏交往之情,历代赞普舅甥亲睦之时,则互通聘问,失和之时,则动兵戎,如此之史实甚多。汉族史鉴名《唐书吐蕃传》(707)中则云:世尊示寂后一千五百六十六年时,汉地有工名唐,与吐蕃王朗日松赞同时,其太子太宗皇帝与赞普松赞干布同时。赞普遣使请婚,、汉主公主,未得唐主允婚,使者还妄语口。“天子遇我甚厚,吐蕃几得公主,会有黄霍尔·吐谷浑(708)者离间于王,遂未允也(709)”。赞普大怒即率藏军十万至松州地,派大臣雅通(710)率领士卒,大掠吐谷浑地。吐谷浑率众退守宗喀青海湖(711),所馀人财,悉掠归吐蕃。于是赞普又以诸种珍宝付与大臣色烈东赞(712)为使,向唐请婚。唐主遂以文成公主出降,并赐觉阿释迦像及丰厚奁仪而遣往吐蕃(713)。阳金犬年赞普松赞干布逝世,唐室又遣使吊祭,资金帛仪物甚众(714)。(原注:传汉军至藏时,曾纵火焚布达拉,觅觉阿像未获,即将不动金刚像运走约半日程地云,如此等等记于汉族史籍中,即松赞王时事也(715)。其孙芒松年十三时即接王位。以其年幼,尚不能治理王政,遂由臣噶代行王今,统治四方。斯时唐室曾遣将侵入吐蕃,吐蕃亦派大臣噶为将,率藏兵二十万,大败汉兵,劫掠城市,臣噶亦卒于军中(716)。芒松子为神圣赞普都松。其在位时,为吊祭王陵,唐又遣使资送金帛甚众(717)。其后噶子赞业定布(718)及吐谷浑之叛臣二人(719)率兵三万往寇黄河沿岸,劫掠其土地人民。遇唐将李敬[玄],黑齿常〔之〕(720)之兵,战而汉败,立即派刘审{札}率唐兵三千来援,袭击蕃营,蕃兵溃逃。然赞普都松孟布吉时,其势力辖土,与及福报享用,仍较胜于他王也。赞普赤德祖丹·麦阿葱与唐主中宗同时,唐主之女金城公主出嫁吐蕃(721)。公主嫁奁,有锦缯数万,及杂伎诸工,凡至王前所需之具,皆携之同来。上遣汉官左骁卫大将军杨矩二人为首率兵护送之(722)。共议谐和。 原绛峨和噶地(723)三十年间皆属吐蕃制下,王子赤松德赞时,甥舅不和,亦曾多次用兵。向·甲刹拉郎及大将拉桑鲁白等率蕃兵约二十万陷洮州州县、蛮子等地(724)。其后甥舅仍归和好,遣使通聘,虽定和议,而又私云“赞普虽与我等和好,然心怀鬼城也(725)。”即当王子牟尼赞普与塞拉勒之世亦复如是:和好之时互通聘问,结怨之时,则以兵戎相见,如此之事,有其多起。 安达热巴坚(726)时,初甥舅未行和议,吐蕃率兵万余劫掠唐地诸城邑。其后唐室僧侣及吐蕾诸受供高僧者出,调停求和,并主盟事(727)。从此修好,甥舅互通聘礼,立盟以后,不再相仇。在汉地墨如(728)连界之处,赞普甥舅,各建一庙。于大石上,书日月形,象天上日月相系,地上赞普舅甥和好。汉地墨如以下,蓄不举兵,墨如以上,汉不举兵。彼此轮番护守,建立定时斥候。地保原地,石保原石,着安于著,汉安于汉,结立和盟。并请三宝,日月星辰,天帝神灵等作为凭证。甥舅双方,设坛盟誓。将此和盟文,镌三石碑(729),石碑阔者,书写唐主赞普二圣和约盟文。石碑窄者,书写汉蕃臣宰以下属吏及星算等人之姓名。此碑一立于拉萨,一立于唐主宫前,一立于汉蕃边界之墨如。若有背盟破约,吐蕃兴兵扰汉,则汉人于王宫前,三读碑文,而蕃人受其祸殃,若汉人兴兵侵蕃,则三读拉萨碑文,而汉人受其祸殃。由二君主加盖签印,唐蕃各属臣僚均同发愿立誓。 以上系概略述之,若欲详知藏汉媾和盟文,请阅拉萨石碑之文字。其后蒙古大将又来西藏,杀大臣穹霞(730),以此之故,汉藏又复失和。此汉藏史事之记录,乃出自汉主太宗皇帝时史家宋祁(731)所编著史鉴,其后又略有修改,与及近时所出汉地译人胡降祖(732)在新固德钦(733)译成之藏文,其年代稍有不符,当时之人名,亦各有译音不同,晚近国师仁钦扎(734)大师驻锡内地时,始将此汉藏和好史实,加以核对,于阴木鸡年(735)始在新固德钦付之枣梨,广为流布也。兹乃简略叙述,若欲详知汉藏和好之情,及舅甥诸史事,则请阅彼碑文可也。 上述安达·赤热巴坚王为有利佛教,乃以政权授与僧侣,制订教律和王法。于拉萨、桑耶、噶穹(736)等先祖所建之寺宇伽蓝,承侍供养。属民皆遵守十善法律。境域之中,无偷窃盗劫及诈伪等事。殊此又使嫉视宗教之臣民行动大受约束,于是民众彼此互相询问:“吾辈行动束缚如此,何因所致。”皆曰:“此乃彼彼之所为也。”咸对诸持净行者竖指而指之,或恶眼怒视。事为王所知悉,即曰:“我之沙门,不当以罪指相指,恶眼相视。今后有不听者,挖目断指。”王以崇敬佛教为白·达那坚(737)等诸权臣所不悦,遂共暗商毁坏教律之计。金云:若不弒王,殊难毁坏教律。或云:“纵已去王,但小王臧玛及郑喀·白永二人亦喜佛法,教律终不能毁,奈何,似此须先除小王臧玛及郑喀白永二人,后乃弑王。”议遂决。乃贿占卜星算者,共同扬言谓:“若小王久居此地,即将有灾患,邦土亦不安宁。”于是王子臧玛遂被放逐于巴卓门地(738)。其后白达那坚又进谗言,诬教相郑喀·白季永丹与王妃觉若萨·白季昂楚二人有私,致使信佛大臣遭受罪谴而被杀。及三年三十六岁,阴金鸡年(739),王以饮米酒入睡,白·达那坚及觉若·拉雷(740)二人强扭其颈,使头面背而死。此上几太平盛世共十有二代半,最极盛世共有五代云。 “安达赤热王陵墓,位于顿喀左角旁, 墓中满殉珠宝器,名称赤登芒日墓。” 此后,王之疆土犹如冬水,日渐下落,十善法律,如坏麦束,绳断分散,藏民福德,如油尽灯,利乐王治,如虹散空,罪恶行径,如大漠风沙,狂吹乱起,行善之心,如昨夜梦,渐就忘失。至于诸译师和受供高僧,皆以服役无人,各返乡里。所翻经典,其未竟者,亦唯弃之而已。诸喜乐佛法臣民,徒有悲伤,而亦无可如之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