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73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四百五十页,第三行看起,品题,「七、天眼通愿」。七是第七愿,四十八愿里面第七。这一愿,夏莲老会集确实很精简,只有四个字:

【皆能洞视。】

下面念老给我们注解。『洞视』,「洞者,深也,通也」。他看得深,他能通达,没有障碍。「天眼通,又名天眼智通」。可见得通靠什么,根据什么?完全是智慧,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眼就是天眼,在耳就是天耳,天耳能闻,叫天耳通,下面会讲到。「又名生死智通」。六道里头的轮回,死生,不是死了以后就没有,死了以后他又生,生了之后他又死,死生可以说是没完没了,苦不堪言。下面给我们说,「天眼,天趣之眼」。这个趣也讲天道,五趣或者是六趣,跟五道、六道的意思相同。天人的天眼,「能见粗细远近一切之色」,眼的功能是见色,他的功能比我们大,你看他能见粗,粗显的,细是细微的。我们人道的眼睛非常有限,粗色,距离远了就看不清楚,我们要用望远镜来观察;细微的也看不清楚,要用显微镜来帮助。天人不需要工具,无论粗细远近,他统统能看得清楚,不但能看清楚,而且还能看到「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能够看到你未来,当然也能看到过去。《大智度论》第五卷说,「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自地,如果他是欲界天,欲界天就是自地,欲界天以下的叫下地。

中国人民间都拜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佛教里属于哪一层天?佛说天有二十八层,玉皇大帝在第二层。第一层四王天,四王天上面就是忉利天,忉利天主,中国人称他作玉皇大帝,他属于欲界。所谓欲界就是七情五欲没断,比我们人间要淡一点,没有我们这么执着,淡一点。欲界有六层天,一层比一层淡。往上去有夜摩天,第三层。第四层兜率天,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知足,他在那里等待时节因缘到了,他就到我们这个地球上来示现八相成道成佛,像释迦牟尼佛那个样子。什么时候来?他现在在兜率天,兜率天寿命终了的时候,他就下来了。兜率天的寿命很长,有时差,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一年也算三百六十日,寿命四千岁,是兜率天的四千岁。所以要合我们地球上来算,这个数量大得惊人,大概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有人说现在弥勒已经来了,这个是不确实的。世尊在《弥勒上生经》、《下生经》讲得很清楚。

学佛的同学要依教不依人,世尊给我们的四依法。佛灭度了,离开我们,佛在的时候以佛为师,佛不在了,以什么人为师?佛告诉我们「以戒为师」,又告诉我们四依法。四依法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佛所说的经论,决定可靠,依照经论修行,跟依佛在世没有两样。我们世间凡夫总有怀疑,释迦牟尼佛留下这些经典,翻成中国文,可靠吗?我在年轻的时候,这是很重的一个疑问,不能解决,我们对经典总是存疑。为什么?很明显的例子,古文,中国古人的文章,像古文里面随便选一篇文章,把它翻成白话文,十个人翻就十个样子,绝对找不到两个人相同的,《古文观止》大家常念的,里面只有三百多篇,古大德替我们精选的文章的代表。佛经是梵文,传到中国来了,在中国有不同的译本,像《无量寿经》,它有十二种的译本,每一本都不一样,这可靠吗?《金刚经》大家熟读的,知名度很高,这一部经有六种译本,全都传下来了,现在在《大藏经》里面诸位都可以看到,不一样。不完全一样,叫大同小异。如何能叫我们相信,这是大问题。

所以大乘教里佛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一定要有人说,什么人说?说的人、解的人都要开悟。佛法不是从我们思惟当中流露出来的,不是的。凡夫言语文章都是从意识里头流出来的,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着,阿赖耶识的种子,阿赖耶识是记忆,从这流出来的,这是妄心,不是真心。佛法呢?佛法不从这些地方流出来的,它是从自性流出来的,这点我们要知道,自性就是真心,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凡圣同体,它是真的,它不生不灭;意识念头有生有灭,前念灭后念生,念念不住,它停不住。生灭心流出来的东西全是假的,全不是真的,一定要从真心流露。古时候讲究,现在没有了。古时候译经,参与译经的人员很多,译经院的规模很大,它有组织。主译的这个人一定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为什么?不会翻错,他所说的跟佛所说的没有抵触。所以一定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古时候讲经、注疏的标准就是要开悟,没有开悟的人不可以讲经、不可以注疏,这个要求很严格。一直到满清初年,在家居士参加译经、给经做注解也都要开悟。这个开悟,也是古人留下来学习重要的理念,所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得定;「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开悟。

古人教学生,真正有天才、有智慧,这个学生老师看重。老师教他,教他什么?教他,帮助他开悟。所以教他念书,用读诵的方法修定,不要解它的意思,儒家的典籍、佛家的经典都没有意思,就是叫你读诵。读诵的目的在哪里?把你的妄想念掉,把你的分别执着念掉,目的在此地。所以经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有意思不就有执着、有分别、有妄想了吗?那就开不了悟。所以读书的目的,它不是求知识,它求智慧。智慧从定中来的,定就生慧。用读书的方法修定,让你每天读这个书读得很熟,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掉。用这个方法,时间久了,老师不讲,一定要等你自见,其义自见,豁然开悟了,定久了开悟,悟了之后你把你悟入的境界向老师报告,老师给你印证,点头,没错,你真开悟了。这个法子,释迦牟尼佛用。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儒家接受了,道家也接受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无不讲求要遵循这个理念,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还写在《三字经》上,「教之道,贵以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你喜欢学哪一样东西都可以,但是要专一,不能杂乱。海贤老和尚常说「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还特别强调「真没有难事」。他老人家过来人,他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专,专一。

他有没有开悟?他开悟了。你看他平常跟人谈话,你细心去体会,那是开悟的人,那不是普通人。净土宗的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叫理一心不乱。他老人家说得很好:「念佛没有念到一心不乱,那都不算念佛。」你看他把念佛的标准定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清净心恢复了。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清净心现前就是阿罗汉,平等心现前就是菩萨,觉现前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经题上这五个字是你证得佛法,等于说现在的是拿到学位,第一个学位是清净心,清净心现前生小智慧,平等心现前生大智慧,平等心是菩萨。佛陀、菩萨、阿罗汉都是佛教学位的名称,人人都可以拿到。《华严经》上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当然可以拿到;又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跟佛平等,一切众生。这是什么?你的真心,你有真心!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迷了真心就叫做妄心。真心、妄心是一体,一个在觉,一个在迷,在觉我们叫它做真,在迷我们叫它做妄,如是而已。佛陀教人、教众生,只是教他破妄显真,破迷开悟,如是而已。悟了,跟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智慧一样的,德能一样的,相好也是一样的,没有丝毫差别。没开悟之前有差别,开悟之后没有差别,你回归到自性,自性是平等的。这六种神通,我们今天读的这是第一个,天眼。六种神通,佛说是我们的本能,每个人都有。六道凡夫为什么失掉?那就是迷了自性。迷了自性,你要修行,可以修得。修得,能得到,天人可以得到,但是不圆满,成佛才真正达到圆满。你的性德圆满现前,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佛法给我们讲真平等,不是佛在这里诱惑我们,本来就是。

我们看念老注解,括弧里头,「例如天人,则天道为自地」,天人的天眼,这自地,「修罗、人、畜生、鬼、地狱」,这五道叫下地。他得天眼,这底下的五道他看得很清楚。佛弟子,佛教人信、解、行、证,你才能得到果位,没有得到果位不算。我们说佛弟子,名字弟子,我们没有证得,证得才叫入门弟子,咱们在门外,不在门内。门内,以《华严经》说,有五十一个等级,这五十一个都叫菩萨。他是大乘,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十信,第二个十住,第三个十行,第四个十回向,第五个十地,完全靠证来分。你能够拿到第一个,就是十信位的初信位。我们用个比喻来说,十信好比小学(一年级到十年级),十住好比是中学(初中),十行好比是高中,十回向好比是大学,十地好比是研究所,咱们这样讲好讲。你上它的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就有两种神通现前,天眼通、天耳通,你就得到。天眼通,我们在人道,人道上面是天道,我们通的能力知道自地,人道没有障碍,以下的修罗、畜生、鬼(饿鬼)、地狱,你统统都能看到;欲界天,我们能看到,看你的功力,功力好的欲界六层天全看到,功力差一点的,大概可以看到四王天、忉利天。初果就有这个能力,这是十信初信位。二信位就又多两个,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宿命通是知道自己过去,过去一世、二世、三世、五世。阿罗汉能知道自己过去五百世,阿罗汉的地位跟菩萨比,是七信位的菩萨,十信里面的第七信他的断证跟阿罗汉平等。这后面能知道,愈往上提升,能量愈大。小乘提升到三果就有神足通,神足通就能分身、能变化。孙悟空七十二变,跟三果罗汉,三果叫阿那含,跟他相比那很逊色,三果罗汉不止七十二变,多多了。所以佛法讲求的信、解、行、证,有行没有证,这个没有果位,有行一定要有证。证,要老师给你印证。现在我们生在末法时期,生在这个乱世,我们相信有高人,高人住在深山里面、住在岩洞里面,没有缘分的人遇不到,遇到有缘分的真修行人,他可以给你作证。所以我们看到,唐朝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了,一定要五祖给他印证。帮你印证的人就是老师,你就是他的法子,传法的弟子,师徒如父子。自古以来没有例外的,没有无师自通的。没有人印证,说自通的,这个不可以。你真正达到这个水平,就能感动诸佛菩萨来给你印证。

我们接着往下看,「中六道众生诸物」,这是讲得天眼的,欲界天人得天眼的,「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他都能看见,他看得很清楚。「又天眼通者,《会疏》曰」,《会疏》是日本净宗的祖师《无量寿经》的注解,叫《会疏》,「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等相,及见一切障内障外、世出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也。」障内,譬如我们在这个房间里面,这房间是内,内里面我们能看见,外面看不见。得天眼通的人,他障内障外他都能看见,他能见到六道众生。十信菩萨,如果能够达到四信、五信,欲界里面他全看到了;达到六信、七信,他的天眼,六道他全部看到,能看到色界十八层天、无色界四层天,他全都能看到。七信位,断证功夫跟阿罗汉平等,这个时候他脱离六道轮回,他生到四圣法界,就是十法界的最上面的四层,再要能把无明烦恼放下,他就成佛。

无明是什么?我们今天讲的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一般人对它没有概念。起心动念很难懂,我们是在最近这十几年看了不少科学报告,才有一点概念。佛在经上有说明,讲得最清楚、最明白的,世尊跟弥勒菩萨的谈话。「佛问弥勒:心有所念」,是讲凡夫,六道凡夫,心里起了个念头,这一个念头里头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这几个字是经文,「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这一句话里头问了三桩事情,多少个念头成就一念,这一念把它分析,有很微细的念头,多少微细的念头;有几相,相是物质现象;识是精神现象,就是念头,佛问了三桩事情。弥勒菩萨回答是「拍手弹指之顷」,这一弹指,「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生灭,这念头的生灭。他说「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每一个念头都有物质现象,每一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受想行识,就是佛家讲的五蕴。我们看到这个,才真正有了个概念,佛家讲五蕴,原来是这么回事情。

五蕴是什么?是精神、物质现象最小的单位,这个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所以物质跟精神是一不是二,物质里头一定有精神,就是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一定有物质,它分不开的。《心经》同学们念得很熟,「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最小的物质单位,五蕴皆空,怎么空?你掌握不住。它的速度是一秒钟,我们今天讲秒做单位,一弹指,一秒能弹多少次?有人告诉我,可以弹七次。真的,确实可以弹七次,三百二十兆再乘七,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一秒钟,无论是精神现象、是物质现象,已经生灭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哪一个相是你?这个我们冷静去思惟。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有相是假的,不可得,这么快的频率之下它的生灭相。不生不灭的本性,它里头没有物质现象,没有心理波动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所以叫真空,不可得。妙有,就是真空随缘生起相分。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末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佛法,这宇宙从哪来的?佛没有说神造的,没有说上帝造的,佛告诉我们,从心想生。这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咱们六道轮回十法界,是从念头产生的。整个宇宙,包括诸佛刹土,那就是能大师说自性能生万法。自性能生万法是全体,不是局部的;阿赖耶变现是局部的,不是全体。所以《华严》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宇宙是心现识变。心现是真的,就是实报土;识变的,把实报土变成方便土、同居土,方便土就是十法界的四圣法界,方便土,同居土就是六道。

佛家讲整个宇宙的缘起,跟今天科学所发现的相同。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学技术再不断的发达,我们相信二、三十年之后,不要很久;现在科学家已经把物质现象是什么搞清楚了,这宇宙的秘密揭穿了,物质是念头产生的,念头的真相是什么,现在还没搞清楚,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发现的。这佛在经上说的用第六意识,就是用我们的思想、用精密仪器来观察,我们制造这些仪器现在看到物质现象是假的,是念头波动现象产生的。念头波动现象从哪来的?佛说,这科学家都能发现,但是他见不到自性。为什么?自性是真心,真心离念,没有念头才能够见到,科学家有念头,有念头只能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再深他没办法。再深不能用仪器,用什么?用禅定,用甚深的禅定可以见到,那是真的,跟佛完全相同。换句话说,明心见性他见到了,没有见性的人见不到。

天眼,天眼好,能够看到六道众生生死。人道死了,修得还不错,来生又作人,又到人道来投胎。更殊胜的,修得好的,到天上去了,福报修得很大,人间没这个福报,到天上去享天福。如果修到禅定,四禅八定,四禅能修成功,他生到色界天;四空定能修成,他到四空天去了,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殊胜。《楞严经》上说,他能够修成第九定,他就离开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只到第八定,四禅八定,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轮回。佛法证得完全用戒定慧,戒是手段,目的是得定,定还是手段,目的是开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的教育圆满了。佛教你什么东西?什么也没教,你所得到的智慧、德能、相好全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所以佛说了一句话,「心外无物」,没有物。没有戒定,你所得来的那是科学技术。所以科学理念技术是有限度的,不是无限的,他能把阿赖耶的境界相找到,这个解决了,转相、业相他还没找到。我们希望他二、三十年当中找到,那个时候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是高等科学。他所找到的,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讲清楚、讲明白了,我们不能不佩服。要知道,最重要的要知道是我们的本性,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用什么方法成佛最稳当、最快速,我们有这个条件,我们这一生可以成就?那就是海贤老和尚用的,一句佛号。只要你专一就是修定,从早到晚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没有善恶,没有染净,没有是非,没有人我,乃至于连佛法也没有。《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你心里有佛法,坏了,心里没有东西,真心离念,没有念头,起心动念是无明。所以六根在六尘上起作用,眼见色、耳闻声,在这用功,用什么功?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佛知佛见;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菩萨;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阿罗汉;三个俱有就六道凡夫,你见色闻声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有执着这就凡夫。佛法修行没有别的,放下就是!就在生活当中,没有离开生活,没有离开工作,没有离开处事待人接物。海贤做出最好的榜样,你要细细看,你能把他看懂,把他看明白,你就有受用了,真不难。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法门:释尊五百大愿里最殊胜的愿

印光大师: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麼退转?为什么放不下?

净土法门:自己真有把握往生

净土法门:为什么我们今天学佛会这么困难?善根从哪来的?

 

后五篇文章

定弘法师:一念回心,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净土法门法语:业因果报是自己造的,只有自己才能解决

净土法门法语:人在这一生当中要解脱,要放下

净土法门: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22集)

定弘法师:断YIN欲,净土法门最有效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