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真功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念佛的四层功夫

当代净土宗显然是圆摄普被的大法门,它既是各宗之归属,又有自行之系统,因此可以称得上是契理契机的唯一了脱生死的捷径。 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0S1K-k#\v2aoO,oe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要素构成了往生极乐的资粮,信愿行三要素应平等摄持,不可偏倚。因为无真信则无由产生切愿,更无真实之行持,所以从信生愿,由愿导行,乃是净土行人趋入正道的必然过程。由此可知,信愿的归结点仍在于行,前者是前题,后者是实修,行持的浅深与散定,会反过来决定信愿的层次。因此,净土行人只有在信愿中导入行持的深化,又在行持的体验中开发出清净超然的信愿,方能深入佛陀悲智之愿海,感应道交相契相融。

lp

p!mN6Qb叶曼,儒释道兼修,南怀瑾,陈健民,弘扬国学,易经,佛

5ELL.w/D q+P#q6T%i

[文贤书院论坛 那么,净土的行持有多少层次呢,简单地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层功夫:即从少念到多;从外念到内;从迹念到神;从有念到无。一是从数量的多少来讲修持的功夫的程度;二是从五根对尘起念的功夫转移到内六根识尘起念的离外独静的功夫;三是从着意的声尘念之迹边一直深入到无意自念,轻松自如离于内外的空觉之神念——第七识之流注念;最后是从能所相对之念进入无生的真实无念之境,即入理一心不乱。以下详细分析各层次的功夫境界。www.wenxiansy.org[M#k YsZ

_ x

www.wenxiansy.org$ss3LS T:MS

一、从少念到多:

J&@d/[y5JG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

c}~oN Q.N叶曼,儒释道兼修,南怀瑾,陈健民,弘扬国学,易经,佛 初念佛的人,由于不习惯于持名之念与念力的不足以及常常不能自觉的称念,所以虽然有了初步的信愿,但信愿之力未能时时现前,仍旧被世俗种种妄想所牵制,往往打妄想的的时间多,念佛的时间少。初念者有这种情况,必须用多念佛号来克服,而多念的最好途径就是计数,如用念珠计数、数息计数或时钟计数等方法,使每日持念的佛号,从百至千,从千至万,从万乃至于十万声,随各人的精力与忙闲等,形成定课,不再退转,如此精进用功,佛号便慢慢地熟念不忘,信愿也就在行持中逐渐深入真切起来了。叶曼,儒释道兼修,南怀瑾,陈健民,弘扬国学,易经,佛-\ z%Tb`;\3O#d

www.wenxiansy.org:a d7?+i_b#T

初修之人,计数的行持至少要三年,佛号才能不离于心,督责之念力也会随之增强,自觉地能摄心于佛念之中,粗妄想自然而然地减少,人世间的苦恼与烦闷等事也就慢慢地降伏而达远离之境了。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7X6fJ~J9}

$k^|a E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 二、从外念到内: 文贤书院论坛@9V!Q

I&IMf$uL

~#w.^'R;g.DH.}']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 念佛有内外之别,外念即口念子耳闻,或手捏念珠,鼻随息而数等,是五根与五尘接触中归于佛号进行计数的一种念法,而内念则为意根中的识心持续佛号的串习之种子,机时起随顺的观照之下念,即是正念正听。外念在计数的过程中,由于出声念,金刚持,捏念珠或随息念等的相对立性的变化,使自身流入较粗的根尘运动中,无法达到离身忘境的轻安怡悦之地,所以在此过程中,念佛者往往有负担感,身心难以调和自然。因此第二步功夫就是要打破计数的执着以及身口的倚重,完全放下了外念的方法,凭借念熟了的佛号种子,直心而念,使心念与佛号融为一体——佛即心,心即佛,除此之外,更无它心。当然中间仍会有妄想浮现,但不要紧,更不要怕念,也不要随妄想跑,只是不理睬,平直而念,使全体的心念之力投入于佛念之中,忘记了外境,忘记了根身。如果达到了心佛相融,正念不昧的境地,即有超时间超空间的感受,但仍有感受,仍有念佛的舒畅感与轻安感,即住于身心的感受中。这是事一心不乱的初步现象,此处最关键的是一个“随”字,因为念到不知何处在念,也不用心去念时,不要把心念轻轻地随顺于涓涓而流显的佛号上,便是用功得力的时节,也是了断妄想,得入正定的唯一途径。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GH6Mc!w\y

l'b#F2s+k%LVL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 念佛到了这一点,心中自然很欢喜,一般的烦恼不再生起,有一种平淡的感受,世俗的欲乐也不大动心。当然,习气深的人,也常常因为受染污而破坏正念,使功夫受阴而隔断。所以除了念佛之外,经常熏陶大乘佛法,听闻净土经论,对于提高智慧,对治烦恼习气,是很有益的。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E0G U yC

jJ,o7^:l U-Bwww.wenxiansy.org 三、从迹念到神:文贤书院论坛%t&sp,dj)t*N

wR+?#@'L#AW文贤书院论坛 一切有感觉的念佛都是有迹的。所谓迹就是痕迹之意。.正念佛时还有身体的轻安感受有心念的生灭变化,有能念的心与佛号对立,都属于迹的范围,有迹就有所住,有所住则皆是妄心的作用,虽是念佛,也得轻安,但中细的分别仍连续不断,时时在佛念中,涌现出来。如在这个基础上,正念佛时,不起分别,也不住在感觉上,一切不管,一切不着,只是随顺而念,念不执念,这样久而久之忽然心如虚空,忘记一切,身体顿失,,唯佛号仍在,心中念念相续,但不知从何念出,归于何处,无去无来,念心与佛号完全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此时似已到了全体是心,全心是佛的境地,但仍有虚空与佛声在,就是因为有这个在,所以只是事一心不乱的正境,而未能入理一心不乱,仍有微细的能所分别。www.wenxiansy.orgHW']!?E7Pu)D

t+~ U tR N叶曼,儒释道兼修,南怀瑾,陈健民,弘扬国学,易经,佛 到了这一步,生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身体很轻,精神很足,睡眠可以减少,疾病不易发生,睡觉时也容易进入忘身的正念境界。打坐中有人惊扰也影响不大,若保持较好的,随时都可以进入这样的定境。世间的烦恼到此已伏,信愿更切。此为因地初得胜益,如由此不断深入空而不着空,念而不执念,则能进破见思烦恼而生方便有余土。叶曼,儒释道兼修,南怀瑾,陈健民,弘扬国学,易经,佛'S7q O S\

j,U)H?

文贤书院论坛J0h

M{a;rW0@x

四、从有念到无念:

Ik*@#}X^%Towww.wenxiansy.org

b.G7BhV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 所谓有念,即是有佛号的声在,有虚空的觉受在,有光明,轻安与喜乐在,由此便有微细心中的"流注"之执。如住有此执中,就不能悟入真空妙有的如来藏实相妙境,所以仍须打破空有两边的分别之念,令入真实无念之妙念,这三个过程:1|4fQbp)b%kd

U;^ZEd3efZwww.wenxiansy.org (一)是保持事一心不退,安养其定。www.wenxiansy.org#_"QvZp5VW

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 l5dA

(二)是研习大乘中道实相之理,了悟法性本空不空的真义。叶曼,儒释道兼修,南怀瑾,陈健民,弘扬国学,易经,佛/]6ax6yj4P0v#B

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yG2q JB o|:A

(三)是以理导行,在正念中,体究于一心之源,使穷念源,达于念即无念,当体寂灭的湛然明静的性德。

4R3nkYJ7Jwww.wenxiansy.org

5uH{8~GA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 于是心地豁然大明含融一切。由此三步的理行观修,即证入理一心不乱的念佛三昧正境,此法可以参考<<念佛三昧论>>著作,穷研理性,究尽法体,方契实相无相之真际。叶曼老师弘扬国学的中国官方网站Es^*R$A$~@U*o

K

4`:^5TRQ2B4hW5I-f}

念佛到了“无”的功夫,即是这禅宗连“无”也无的功夫,此时一灵独照,十方一相,于是与禅宗彻悟者,同一心海,乃是三昧中之王三昧。所以念佛法门不可思议,古德云:“一名佛号非大彻大悟不能全提”正说明这一点。证念佛三昧者,不但往生自在,且于此生即能起妙用而广利众生。

 
 
 
前五篇文章

印祖:—--为什么要今生求生净土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问答

修行净土疑问解答(一)

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真为

净土基本常识

 

后五篇文章

净土真功夫之念佛四忌

初学净土,须读那些经典?为何***默颂我佛圣号时,杂念

《维摩经》云:成就八法,生于净土。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印光大师:

智敏上人:谈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