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印光大师论儒佛关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儒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佛教界也一直在提倡儒学,产生了儒佛并倡的局面,这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产生了良好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儒佛关系的认识存在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温印光大师关于儒佛关系的思想,以厘清二者的关系。

印光大师见高识卓,对儒佛二教的关系有着睿智的判定,他说:“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以世无一人不在伦常之内,亦无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复安徽万安校长书》)从总体上看,儒佛实则是相通的、一体的。印光大师处在西学东渐的时代,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当时被称为“故纸堆”,遭到了全盘否定。如果儒学不倡,佛法也必受伤害,所以印祖虽为净土宗祖师,却具有儒佛并弘的特点。但同时,他也对儒佛二教的差别有深刻而明确的认识,认为二者是“同而不同,不同而同”关系。

在心性本体层次,儒佛二教是相同的

大师说:“若究其本,则灵山泗水,同居一地。东鲁西竺,实无二天。”(《济南净居寺重兴碑记》)“儒佛之本体,固无二致。……何以言之,儒以诚为本,佛以觉为宗。诚即明德,由诚起明,因明致诚,则诚明合一,即明明德。觉有本觉,始觉,由本觉而起始觉,由始觉以证本觉,始本合一,则成佛。本觉即诚,始觉即明,如此说去,儒佛了无二致。”(《复汤昌宏居士书》)体性相同,正是儒佛二教相通的根据。如果否定了儒教,也就意味着不承认人的本性是诚(孔子称之为“仁”),人的道德修养(明)也就失去了内在的依据与方向,道德理论及其实践也必将失去灵魂而软弱无力,社会的道德大堤必将崩溃,当前中国社会不正处于这种状况吗?同理,这种否定儒教的思想语境也必然会否定佛教的体性(本觉)与修证功夫(始觉),而这正是近代以来渐成强势的文化理念。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只弘扬儒学而不知佛法,则必然缺乏佛家心性本体的高屋建瓴的宏大视野。这样就很容易在形而上的层面失落儒家的心性本体,把儒学变成与心性无关的外在理论与知识体系;在伦理实践层面则使儒学蜕变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道德说教与僵化律条,而这种局面,当下正在发生着。尽管儒佛的心性本体相同,但儒家的重点不在探讨本体问题,“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大师说:“然儒主经世,故其说注重伦常。于心性极致,不过略示端倪而已。若能研究佛学,有所悟会,则即伦常日用,无不一真毕露,左右逢源。”(《正学启蒙三字颂齐注序》)由此来看,佛法的心性学说能在本体层面给予儒学以极大支撑,从而使人伦日用成为宇宙人生最为究竟的真理的“显现”,即体即用,体用一如,这正是当今“德道重建”中所忽视的本体维度。

儒佛心性本体虽然了无二致,但二者的修证功夫却存在着巨大差别,不可同日而语。“儒佛之工夫,浅而论之,亦颇相同,深而论之,则天地悬殊。”(《复汤昌宏居士书》)这里的“浅而论之”,是指在人天层面,二者是相同的。儒家虽然重视人伦修养,但其功夫只相当于佛家的人天乘,所以并不能断烦恼从而出离三界。“儒道耶回,皆世间人天乘教。唯佛包摄各教,而为出世间了生脱死,识心达本,究竟成佛之大教。”(《复唐瑞岩居士书三》)“深而论之”是指从凡夫地发心修行、断除烦恼直至成佛而言,佛法的功夫包括了人天、声闻缘觉与菩萨乘,其功夫不但能断除见思二惑出离三界,而且能够尽断尘沙、无明,直至究竟成佛。所以,对儒家来说,“若声闻缘觉、菩萨、佛乘之利益,又何可得而测量者哉。”( 《正学启蒙三字颂齐注序》)

 

大师对儒佛功夫次第的差别曾有详细分析:“至于发挥其修证工夫浅深次第,则本虽同,而所证所到,大有不同也。儒者能明明德,为能如佛之三惑圆断,二严悉备乎?为如证法身菩萨之分破无明,分见佛性乎?为如声闻缘觉之断尽见思二惑乎?三者唯声闻断见思最为卑下,然已得六通自在。故紫柏云:若能直下忘情,山壁由之直度。初果尚七生天上,七返人间,而其道力,任运不犯杀戒,故凡所至处,虫自离开,所谓初果耕地,虫离四寸,况二三四果乎。儒教中学者且置,即以圣人言之,其圣人固多大权示现,则本且勿论。若据迹说,恐未能与见思净尽者比,况破无明证法性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乎。即谓明其明德,堪与破无明者比肩,然破无明者,有四十一位,为与最初之初住比肩耶?为与最后之等觉比肩耶?即与最后之等觉比肩,尚于明德未明至乎其极,直待再破一分无明,方可谓为诚明合一,始本无二耳!吾故曰,体同而发挥工夫证到不同也。世人闻同,即谓儒教全摄佛教。闻异,即谓佛教全非儒教。不知其同而不同,不同而同之所以然。”(《复汤昌宏居士书》)

总之,二者的异同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必须认识清楚。“儒释道体,本无二致。而其发挥理体与修持工夫,则大相悬殊。不知者以为同,则或致等寸木于岑楼。以为异,则或致置瓶盘于金外。若是人者,皆儒释二教之罪人也。”(《复福州佛学社书》)可见,把儒佛混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修证实践上,后果都是很严重的。

重视因果是印光大师思想的一大特点

在《文钞》中,处处可见印光大师对因果的强调。大师认为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基本法则,“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大师悲心切切,应劫而生,面对中华民族最苦难的时代,认为只有因果才能救世,“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复战德克居士书二》)“现在人的对证药,唯因果为第一。” (《复周群铮居士书七》)“若欲挽回世道人心,舍提倡因果报应,纵令其学识道德、神通智慧,与圣贤、佛菩萨相齐,亦无如之何矣!”(《历史感应统纪序》)

 

大师还明确指出,因果观念是儒佛二教共有的根本思想。“因果报应者,儒释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印光法师嘉言录题辞一》)“圣贤、佛菩萨参赞化育之道,其原始要终,不外因果二字。”(《历史感应统纪序》)

一般认为儒家侧重人伦与治世,只有佛家才重视因果,少有人注意到儒家也有因果观念。大师独具慧眼,把淹没在历史封尘中的儒家因果思想一一发掘出来,使其重放光彩。“因果一法,儒教亦极注重。”(《婺源县内成立佛光分社发隐》)“儒教圣人注重因果,见于经传者,多难胜数。”(《南通金沙区佛教居士林成立宣言》)

大师指出, 《尚书》中就有深刻的因果思想,并进行了详细分析。“洪范五福六极,实示人以三世因果之理。在儒书中,此为最深,最有关系。”(《复谢慧霖居士书十二》)在《尚书》中,“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说,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五福,六极,乃示前生之因,为今生之果。向,顺也。用,以也,得也。(一)寿,(二)富,(三)康宁,(五)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四)攸好德,乃前生修道修德之习性也。极,穷厄也。威,义当作违,悖逆也。谓前生所作所为,悖逆道德,致今生得(一)横死之凶,与夭寿之短折(凶与短折,合为第一)。(二)及身不康之疾,(三)心不宁之忧,(四)用不足之贫,(五)貌丑之恶,(六)身无能力之弱。……故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洪范,乃大禹所着,箕子以陈于武王者。末后五福六极之说,发明三世因果之义,极其确切。”(《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

大师认为《周易》也表现了因果思想,“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须知既有余庆余殃以及子孙,则本人之庆殃为更大矣。然本人庆殃,固不专在现生论,必并来生后世而论,方得圆满周到。即此语以察圣人之心,其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已彰明显着于言外矣。”(《南通金沙区佛教居士林成立宣言》)

 

“系辞传则曰,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非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说乎?”(《因果为儒释圣教之根本说》)除此以外,大师认为其他著作如《春秋》、《左传》、《二十四史》中皆有大量因果观念,“儒教经史中,因果事理,不胜其多。”(《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序》)

印光大师认为,先儒的因果思想极具价值,对教化人心起着重大作用。因为儒教的格致诚正、尽义尽分等学说对上根之人来说,“自可通身担荷,中下之人,阳奉阴违,则无法可治。若闻三世因果,知能尽则有善报,不尽则有恶报,人纵愚顽,决无幸灾乐祸,趋凶避吉之念。由知三世善恶报应,虽不欲尽义尽分,以冀善报而惧恶报,亦必勉力尽义尽分矣。”(《佛川敦本学校缘起序》)但后来宋儒出于狭隘的门户之见,否定因果,断人善根,影响极为恶劣,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大师对其邪见的批驳不遗余力,“宋儒气量褊小,窃取佛经要义,发挥儒先圣人心法。欲后之学者,不闻佛法,故阴奉阳违,而特加辟驳,谓佛所说之因果轮回,实无其事,乃藉此以骗诱愚夫妇奉彼之教耳。由辟佛故,虽圣人所说之因果,及史汉所说之生死轮回各事迹,均不提及。……且谓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斫舂磨,将何所施。且神既飘散,谁复托生。如此说者,不但悖佛,亦大悖《四书五经》及史汉所载托生变化诸事迹。”(《婺源县内成立佛光分社发隐》)

 

大师认为这种否定因果的思想流毒影响深远,以致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动乱的源头。“是知今日之灭儒教,灭伦理,以期实行兽化者,其祸根皆从宋儒破斥因果之学说所伏也。甚矣,学说之误人也,虽洪水猛兽,其祸亦无此之酷烈也。”(《佛学救劫编序》)“呜呼哀哉,灭儒教者,非欧人也,乃宋儒也。”(《复谢慧霖居士书十五》)

在强调儒佛都重视因果的同时,印光大师也指出了二者在这方面的巨大差别。“因果之理,大发明实维佛经,而儒教经书,亦屡宣说。……但以其言简略,只说现世,及与子孙,未能详言过去现在未来。”(《因果录序》)“佛经无不详陈其宿因现果,现因后果。其言慈孝等,则与儒教相同。其详示三世因果处,则儒教便无闻焉。”(《复邓新安居士书》)儒学只重视现世,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而佛法则揭示了宇宙最为究竟的真理。佛五眼圆明,详知一切诸法的前因及后果,无事不知,无事不见。这种境界,是儒家圣贤不能企及的。

儒学与净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印光大师那着名的八句话,集中论述了儒与净的关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前四句是儒,后四句属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学佛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于此四句,则如无根之木,期其盛茂,无翼之鸟,冀其高飞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博地凡夫欲于现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无因而欲得果,未种而思收获,万无得理。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愿汝勉之。”(《复蔡契诚居士书三》)

前四句实则相当于《观经》净业三福的第一福,即人天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一切修行者所必须重视的,此为修行的基础。“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倘不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根本欠缺,与佛不相应,何由蒙佛垂慈接引,令其带业往生也。是故必须要孝亲敬长,兄弟姊妹,夫妇主仆,一一各须尽自己之职分。能于各宗,尽其职分,即为世间贤人善人。贤善之人念佛,则易于感佛。欲了生死,不可不注意伦常也。又须按净土经典所说,生信、发愿、专心念佛,决定现生求生西方。”(《复金益平居士书二》)一个具有真信、切愿、持名念佛的净业修行者,必定会尽心尽力地去做一个世间贤善之人;而贤善之人,则容易发起真信切愿,从而成就净业。

或问,如果没有学好儒学,是否影响往生呢?这关系到对往生标准的理解。“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蕅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往生的标准就是真信、切愿、持名念佛,三者具足,即可成就往生,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条件。所以,在阿弥陀佛的大愿中,往生的门槛是非常低的,成就往生并不是一件难事。《观经》下品下生中,五逆十恶都可往生,儒学没学好的人怎么会不能往生呢?若又问,既然五逆十恶都可往生,为什么还要学习儒学,努力去做一个世间善人呢?我们应当明确,《观经》中下品下生的五逆十恶,是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所犯的,他只是在“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如果一个人已经遇到了净土法门,却还犯五逆十恶,他一定没有“真信”,因为信包括“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如果具足真信,他一定努力去做一个世间善人,必定能成就往生。

 
 
 
前五篇文章

劝女人临产念观音-印光大师劝念观音开示

印光大师开示精华:《一函遍复》

印光大师:千万不要在家里杀生

印光大师:千万不要在家里杀生

印光大师讲故事:杀生吃肉的罪过

 

后五篇文章

学《六祖坛经》与学净土是否夹杂?

修净土受持其他经典是否如法?

沈阳的“空达净土”法门是咋回事?

修净土如何带旧业,不带新业?

如何辨别求生净土的心是否勇猛精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