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3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五十九面,倒数第七行从当中看起: 『杀伤』,「杀生致死或伤害其身」。这是杀伤两个字,这个现象,到处我们都能看得见,昨天有同修把七月份的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灾难,列了一个表给我看,七月份有一百七十多件。从这数目字上来看,今年三月只有四十几件,五月、六月、七月每个月增加,没有想到七月份,一个月所发现的,前面三个月加起来还超过,全球天灾人祸。这个地方是说杀伤,多半是指人祸。看这个趋势是每个月频率不断在上升,灾难一次比一次严重,我们应该要有高度的警觉。信息四面八方各处传过来,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它?真正学佛人确实像经里面所说的,第一就是要正信,有坚定的信心。学佛,入佛门来第一桩大事是皈依,皈依是什么意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以往我们没有依靠,也不知道回头,真正是随心所欲,胡作妄为,有意无意造了许许多多的罪业。现在我们明白,不仅是行为,即使是起心动念已经造业了,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在现前这个社会,如同经上所说的一模一样,读这个六品经文,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我们似乎感觉到,世尊是为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世尊在三千年前就晓得,今天社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告诉我们要救自己、要救家人、要救这个社会、要救地球,最重要的要有正信。正信要有依靠,依靠谁?依靠佛菩萨。佛菩萨在哪里?佛菩萨在这一部经。这一部经就是我们今天的皈依处,我们认真来学习,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来修正自己的心行,不善的行为。真正做到端心正意,我们才能够离开恐怖、离开忧虑,灾难现前不惊不怖,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们深信不疑,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 杀伤这个事情每个月都有。「吞噉」,念老在这里举的是畜生,「蛇能吞蛙,蛙食蚯蚓,故云迭相吞噉」。这个意思是现代人所说的弱肉强食,以为是应该的,不知道都在造罪业。蛇吞青蛙,我们问一问,蛇要不要偿命?因果定律里头,欠命的还命,欠债的还钱,果报酬偿丝毫不爽,这个都是欠命的还命。在动物界里头,我们看到这个文,想到这个欠命还命,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还不清!「以上诸句,明杀生恶」,这是第一个小段,世间众生都在造杀业。 下一段讲恶业的殃罚,果报现前了,「不知为善」乃至「不肯为善」,到这是一小段。这一小段是这么几句,「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瘖哑、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就这段经文。「皆表造恶之过失。以广为不善,复杀害生命」,这个世间愈是福报大的,杀业就愈重。故受『穷乞』,「贫穷、乞丐,讨饭度日者也」。『孤独』,「无父曰孤,无子曰独」,这都是人间非常凄惨的事情,小孩没有父亲,年老没有儿子养活,所谓说孤苦伶仃。「憬兴云:孤者无父母,独者无子女。」老年没有人照顾,小时候没有父母照顾,这都非常凄惨,全都是业报。『聋』,耳不能听。『盲』,眼睛看不见。『瘖』是哑巴,口不能言。瘖哑,这个都是口不能言。『痴』是愚痴、痴呆。『恶』,狠恶,我们常讲心狠手辣。『尪』是弱,身体的衰弱,智力的衰弱,都是属於这一类。『狂』,我们今天讲神经不正常。上面所说的,『不信道德,不肯为善』,这是把这些果报的因说出来了。 现在这个社会普遍不相信道德,认为古圣先贤所说的伦理道德,是古代那些帝王用这些手段欺骗人民,达到他专制的目的。现在人这样的批评,所以道德没有了,伦理没有了,善心善行没有了。现在人所崇尚的自由、民主,民主是什么?我自己当家,谁都不能管我;自由,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伦理道德不能规范他,完全抛弃了。父母、师长不能管教他,因为他有自由,他有人权;国家法律也不能规范他,他会钻法律的漏洞,真的,现实社会叫无法无天。我们了解这些原因,就能够意识到现在只有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方法现前了,就老天来管。虽然人不相信老天,老天降的这些殃罚,你可得要受。就今天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学佛的人懂得,决定没有所谓自然灾害,大自然是纯净纯善,大自然是无比的美好,自然怎么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所以灾难是人为的,是人类不善的心行感召来的这些灾难,就像经上常常给我们说的。 现在我们把灾难原因找出来了,它的原因就是十五个字,现在人所造的,杀盗YIN妄酒是恶业;现在人心里所想的,贪瞋痴慢疑,这是恶因;现在人情绪所表现的,是怨恨恼怒烦,总共十五个字,社会混乱,地球灾变异常,这是原因。对自己的疾病,是烦恼、是忧虑、是畏惧,身心不安表现在外面就心浮气躁。应对在环境那就是洪水、火山爆发、地球上温度上升,现在温度异常,热的超过四十度,冷的比冬天还要寒冷,零下二、三十度,反常,为什么反常?人心反常。《左传》上有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首先是人反常,然后是山河大地反常。正常的人是什么?仁义礼智信,这是正常的人。在佛法讲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YIN欲、不妄语、不饮酒,这个人是正常的人。古时候在祭祀大典里面一定要用酒,这酒盛的是什么酒?玄酒。玄酒是什么?是干净的水,礼是用这个,所以古人称为水酒,敬神的、敬宾客的,人有德、有礼这像个人。人要把五戒丢了、把五常丢了,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丢掉了,这叫弃常,常道抛弃掉了,社会变成什么?妖兴,妖魔鬼怪全出来了,人反常,妖魔鬼怪出现。古人说的那个话,看看我们现前的社会,不就是这样的吗?几千年前就说得那么清楚。 今天社会出问题,许许多多志士仁人都在着急,寻求化解的方法,恢复正常的方法,我也遇到不少人。我们很冷静、很细心去观察,今天的社会灾难真正的源头只有一个,我们把祖宗的教诲疏忽了。不但是疏忽,可以说遗弃,把它丢掉不要它,现在出事了。那要怎么解决?怎么挽回?还得乖乖的真正忏悔,把老祖宗东西请回来问题就解决。在中国老祖宗教给我们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把这个东西找回来,中国的社会就恢复到太平盛世。在大乘佛法里面,只要把三皈五戒十善找回来,问题就解决。几个人真正的觉悟?几个人真正回头?几个人能够有诚意、有恭敬心,来对待古圣先王、佛菩萨的教诲?我们想想,早年在我们年轻的时代,亲近一位长者表现出来的诚敬,比古人是比不上,比今人那要强得很多。我们的态度谦虚,真诚恭敬,言语简洁,写的文字规规矩矩,一笔一画没有潦草的。古时候的人看什么?看人心端正、诚实、恭敬,他看这个,字写的好坏没有关系,一笔一画整整齐齐,这叫敬。我们诸位细细看印光老法师的字,他不是个书法家,你细心看他的字,他的字一笔一画很恭敬,这比书法家还可贵,为什么?他真心流露。书法家是艺术品,字虽然好看,但是用真诚恭敬比不上印光法师。印光法师字虽然不是好看的,跟书法家不能比,可是他的精神,书法家比不上。从他文字里头看出他教别人诚敬,他自己做到了,一笔一画绝不苟且。 我们在现在人当中,我每天人家写给我东西很多,没有一个是一笔一画恭恭敬敬写来的。古时候你要参加考试,考试官看到你的卷子写得潦草不看,就不要你了。他头一个是看这个,就看你有没有诚敬,没有诚敬,再好的文章也不取你。为什么?你的才或者行,你的德没有,取人第一个是取德,才是在第二,你头一关就过不去。所以现在人不会写字,这没有关系,像印光法师那样,一笔一画整整齐齐、恭恭敬敬,那就是第一等的。世出世间法都从恭敬当中求得,没有恭敬心,你命里有这个财、有富贵,但是你的富贵享不久。命里没有深厚的积德,往往一生都保不住,享受几年,晚年身败名裂,那就福太薄。不知道惜福,有福的时候尽量去享,享完就没有了,晚年可怜。世尊一生教人惜福,他自己做给人看,用现在的话说,决定不浪费,我们在经典上,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的行谊。「所受之种种殃罚」,殃是祸,罚是罪,都在我们身体上,都在我们心念上,这人活在世间多可怜、多苦。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这种罪孽自作自受,没有人能够代替。 接着下举「尊贵」等,如经上所说『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从哪来的?『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表为善之得,弥显作恶之失」,用善恶做两个对比,我们看到印象就更深。「尊贵、豪富乃世间富贵之人」,贵是说在社会上有地位,富是拥有财富,这是世人心目当中所希望得到的,我们一般人讲做大官、发大财,有时候不能兼得,贵而不富,富而不贵;现在这个社会,富贵好像整合成一体了。古时候不是这样的,古时候贵一定是有德、有才华,不一定富有。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名臣退休之后两袖清风,过一般普通人的物质生活,很多!做官要做清官,不能贪图贿赂。做官你的收入是有限,国家给你的俸禄,你怎么可能发财?你发财那财从哪来?肯定有问题。古时候学而优则仕,这个仕就是做官;现在不是的,现在社会变了。中国古代社会把读书人排在第一位,士农工商,农民摆在第二,工人摆在第三,商人摆在最后。商人在古时候社会拥有财富再多,亿万财富,在聚会里面他的坐席是坐下面。首席第一桌那读书人,可能是个穷秀才,家里吃饭都有问题。社会崇尚道德,不崇尚财富,所以社会安定,人民不争,没有竞争,它社会安定。现在社会崇尚竞争,竞争上升就是斗争,我们常常听说有所谓权利斗争,争权夺利。 古人讲的是谦让,有学问、有道德,一生不做官,干什么?教学。世出世间圣人都走这条路,教学的功德大,为什么?他为国家、为社会、为天下培养人才,这个功德多大。所以教学是做最伟大的事业,也是最自在、最快乐的事业,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现在教学比古时候教学更快乐,为什么?古时候教学学生在眼前,现在用网路、用电视,学生不在眼前。真正有缘的学生,真正有志,立志好学,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成圣成贤、成佛成菩萨,不必在身边面对面,不必,用网路、用电视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古人也有,少,所谓私淑弟子,在中国从孟子是第一个。孟子好学,仰慕孔子,孔子已经过世了,怎么办?孔子的著作在,他找到孔子的著作,读孔子的书,学孔子。有疑问向孔子的学生请教,在那个时候孔子的学生还有,他学得很成功。所以中国在后世称孔子为至圣先师,称孟子为亚圣,第二个圣人。而不是孔子当年在世那个七十二贤人,不是的,是孟子;换句话说,孟子的成就超过七十二贤人。他开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开得好,我们找不到老师,找古人。学儒找孔子学,像孟子一样的好学就能成功;学佛别找别人,找释迦牟尼佛;学净土找阿弥陀佛,找别人干什么?经典都在,你好好的去读。 要有信心,一遍一遍的读,遍遍都有体会,你才能深入,什么时候你能够解经典里面的真实义?你妄念没有了。给诸位说,妄念没有了,就是你的业障消尽,你的真心显露了。你用真心来读佛经,那就是真佛来给你说法,你才能入佛境界,你就成佛了。一般人听经、读经,为什么成不了佛?妄念太多,意见太多了。你不是用诚敬心,你是用疑惑心,疑惑心怎么能解圣人的意思?其实圣人意思是什么?是自己自性真实义,圣人的经教是自性里流出来的。你现在不用妄心,你用真心,真心就是自性,你用自性看自性里流出来的,哪有看不懂的道理!你就全懂了,就这么个道理。佛是谁?佛是自己,不是别人,阿弥陀佛是自性觉,释迦牟尼佛是自性的清净慈悲。一切法不离自性,佛菩萨也不例外,佛法称为内学,人人平等,「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问题是这句话你听懂了没有?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看这讲的不都说这个吗?心想善,你就得尊贵、豪富、贤明、智勇,你就得这个;心行不善,那你就得到盲聋瘖哑、贫穷孤独,就得这些果报。今天社会堕胎的风气非常盛行,他得什么果报?他就得的是孤独,贫穷、孤独,他得这个果报。他将来投胎的时候到人道,父母双亡,为什么?你前世杀小孩,你得这个果报;到老的时候你没有儿女,没有人奉养你。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事实真相;知道事实真相,这事情能做吗?缺德太甚。现在社会大家不要儿女,儿女是累赘,到将来自己老的时候没人奉养。老人怎么样?我们常常听到,老人院里头常常有老人自杀。自杀解决不了问题,他生生世世要受这个果报,什么时候这个债能还清?全是自作自受。所以这段讲尊贵、豪富。 「贤明、智勇、才达,乃人中贤智之士」,圣人、贤人、有聪明才智之士,但是这些人不一定有富贵。「长者义兼二者」,尊贵也可以称长者,年岁大了,豪富也可以称长者,贤明、才达都可以称为长者,但是在古时候一般是四十以上,别人才能够用这个尊敬的称呼你,「乃积财具德者之通称,又为年长多财者之称号」。「世间富贵贤智之人,皆由过去世中行慈尽孝、修善积德所致」。这把因说出来,我们要想得到这个世间的善果,尊贵豪富都是善果,所有一切善行它的根就是孝道,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观经》佛所讲的净业三福,是一切佛法的大根大本,佛说得很清楚,这三条确确实实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任何菩萨修行成佛,都是以这个为根本;没有这个根本他就不能成就,你说多重要!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再「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头一条四句,孝亲摆在第一,尊师摆在第二。於是我们就明白了,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他的弟子们向四面八方去传教、去教学,只有传到中国这一支真正成功,所谓茁壮、开花、结果,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讲孝道,讲求孝亲尊师。所以佛法遇到这样的缘,就好像植物遇到这么好的这块土壤,有利於它生长,它在这里培植成功,印度反而没有了。 这些事实真相,我们都要深深去观察、去思惟,然后知道孝亲尊师的重要性,不能不认真学习。没有真正孝亲尊师的心,孔孟来教你、佛菩萨来教你,你都学不会,怎么学也学不像,原因自己不能不知道。实在说,老师教导我们是缘,因是什么?因是自己本具的。中国圣贤告诉我们「人性本善」,那是因;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因,本来是佛。诸佛菩萨帮助我们什么?帮助我们去作佛,回归到本来是佛。你本来不是佛,他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本来是佛,这是真因。所以我们要懂得自爱、要懂得自重,自己本来是圣、本来是贤、本来是佛、本来是菩萨,为什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於是就生起惭愧心、忏悔心,才真正回得了头来,回头就是! |